(环境工程专业论文)电除尘器板电流密度检测装置的研究.pdf_第1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电除尘器板电流密度检测装置的研究.pdf_第2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电除尘器板电流密度检测装置的研究.pdf_第3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电除尘器板电流密度检测装置的研究.pdf_第4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电除尘器板电流密度检测装置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 北i u 力人。学坝i 。1 缸沦文摘业 l 包除尘器板l 乜流伴叟分拆i 足衡量其极配形优劣n 勺。个亚坚参数,研究稳定、快述、 方便地洲板电流密度的装簧对电除尘器的设训羽1 极配形式的开发郜很仃必要。本沦文 就电除尘器的板电流密度的测试捉山了新的方法,并就测试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如:i ( 电流) v ( 电压) 转换及电压信号的放大、a ( 模拟信号) d ( 数字信号) 转换及接 口电路、微机对数据的接收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说明。对有些部分,还提了多种实现与 案和方法,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微电流,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软件 a b s t r a c t t h ed e n s i t y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t h ee s pp l a t ec u r r e n t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e v a l u a t i n gi t 1 t i si m p o r t a n tt or e s e a r c ho nt h ed e v i c eo fs t e a d y , f a s ta n dc o n v e n i e n tm e a s u r i n gt h ep l a t e c u r r e n td e n s i t yf o rt h ed e s i g no fe s pa n de l e c t r o d e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b r i n g sf o r w a r d n e wm e t h o do nm e a s u r i n gt h ep l a t ec u r r e n td e n s i t yo fe s pa n di n t r o d u c e se a c hp a r t so ft h e m e a s u r i n gd e v i c es u c ha st h et r a n s f o r m i n go fi 0 ,t h em a g n i f i c a t i o no fp r e s s u r ec o d e ,t h e t r a n s f o r m i n go fa d t h ei n t e r f a c ac i r c u i t t h ed a t ar e c e i v i n gm e t h o do fc o m p u t e ra n de t c f o r s o m ep a r s ,m a n ym e t h o d sa r eb r o u g h tf o r w a r da n dc o m p a r e d z h o uw e n c h a n g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 d i r e c t e db yp r o f h um a n y i nz h a oy i k e yw o r s :f e e b l ec u r r e n t ;d a t ac o l l e c t i n g ;s y s t e mh a r d w a r e ;s o f t w a r e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硕l 学位论文电除尘器板电流晰度 l :) = 测装战的研 究,是本人在华:i 匕电力大学攻读硕上学位期间,庄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i = 作和取得 的研究成果。据本人所知,除了文中特刖加以标注和致驸之处外,论文中1 i 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f l 】o v 、v e e = 0 v 时,r 。一1 0 0 q ,且随v 的变化缓变。呵见,适当提高c d 4 0 5 1 的v 肋有利于减 小民。的影响:必须注意:提高v d d 的同时,应相应提高选通控制端a 、b 、c 的输入 逻辑电平。例如:取v d d 2 v ( v e e 一0 v ) ,可采用电源电压上拉筘位的方法,l 拉电阻 的阻值取1 5 k q 以上,使选通控制端信号的有效高电平不低于6 v 。这样,既保证c d 4 0 5 l 理想导通( 凡。小) ,又实现了c m o s 电平与丌l 电平的转换( 肚p 一般为t t l 电平) 。 可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多路开关的电源电压是降低其r o 。影响的种有 效措施。此外,适当提高电源电压,还可以同时减小导通电阻路差r 。和加快开关速 度。 2 3 2 4 、消除抖动引起的误差 和机械开关类似,多路开关在通道切换时也存在抖动过程,会出现瞬变现象。若此 时采集多路开关的输出信号,就可能引入很大的误差。 消除抖动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硬件电路来实现( 硬件方法) ,即用r c 滤波器 滤除抖动:另一种是用软件延时的方法来解决( 软件方法) 。本次设计中,我们采_ l f 的是 第平中方法。 2 3 2 5 、提高切换速度 r 多臻开关瀚切换蘧矮其鑫隽涵缩秘、l :幸 ;条髂以及羚, t l 爨秘惦况都蠢笑黎。掰蠢 的多路开关的平均传输! i 正迟时问t 。均随v 。,的升高m 减小。就c d 4 0 5 1 来说,当v 。= 5 v l 时,k ,= 7 2 0 n s :当v 。,= 1 0 v 州,t 。= 3 2 0 n s ;当v ,一1 5 vh 寸,t 。一2 i o n s 。i i j 她,j 垂、 提高多豫开荚麴电源邀承, ,f 蓦 袋其舅:荚建度。 传输信号的信号源内阻r o 对 功换时间有熬要影响。分析表明: j z 不变豹溪援f ,甥换霹闻远叛与s 印r o 越小,开关的动作就越快。 r o 还可同时减少多路开关的关断 貔漠差。嚣魏,在本次设浮中,我 板上采集下的小电流进行电压变j 用阻值比较小的高精度电阻。 e 垂孙l 垂蚕 多路开关盼 在其它条件 残正比, 男外,减少 漏电流造成 弱怼觚售号 换时。强调 黼2 - 5 蘧遘数鞍多鞋静嚣缀驳羧 当系统需爱的信号通道数较多时,可采用图2 - 5 所示的两级联接方式。图2 5 中假 设的是需要3 2 个信号通邀,将这3 2 个通道分成4 鳃,各组分别梭至4 个二级开关,信 号由二级开关输出。设每个开关的输凄电容为c 。,蹦竣出的总电容出3 2 c 。降至1 2 c 。电 路的时闯常数减少,开关遮度提高。_ i 乏外,这释联接方式还可鞭後多路开关的憨关叛漏 电流由3 1 i :降至大约1 0 i ,( 设每个开关的关断漏电流为i ,) ,从而减小关断漏电流造成 的误差。对上述两种作用,通道数越多效果越显著。当然,这种连接方式需要的开关数 楗建多些,逡避控潮迄搴爨聪复杂些,因露主要臻予傣号通道数较多弱绣台。 选择具有8 个输入端口的模拟开关c d 4 0 5 l ,分别将接出的6 4 路导线依次接在8 个 c d 4 0 5 1 上,并对导线和模拟开关分别编号,卜8 号导线连八模拟开关1 ,9 - 1 6 号导线连 续摸接开关2 ,1 7 2 4 号蟹线连接模拟开关3 ,戳次类接。褥凌8 薅模羧秀关输出 端连接至另一模拟开关,则6 4 路电压便l 。f 通过9 个模拟开关c d4 0 5 1 在一定控制逐次 输出。其框阁如图2 一l o 所示。 对搂羧开关瓣整割绥号,霹采臻瓣锌电路,跨数器级联躲方式产生。其挺鞫蘩下: 臣9 臣! 圆 圈2 - 6 对模拟开关的拣翩框陌 对上蚓巾的每级电路,均可选用市场上的集成芯片实现。每部分的组成如。f 时钟电路: 9 呵选粥现成的集成,枣片。也l l - 采用5 5 5 定时器淤 ,采翻汝嚣瀚l 毡豫,l _ j 散成 输频率羽il l i 卒比均为可调的矩形脉冲技牛器( 圈2 - 7 ) : r 1 嘲2 - 7 占空比r ,j 渊的矩形脉冲发生器 萁振荡频率为: ,。 ! :竺 。f r t + r 2 + r 3 ) c e e v o 这种振荡器输出波形的占空比为( 设电位器r 2 上部电阻+ r 1 为r 。电位器r 2 下部 电疆+ r 3 为: a ( ) :坠1 0 0 r a + r b 调节电位器使r a = r b ,即可经占空琵为5 0 ,输出波形成为标准的方波。 上述时钟稳定性差,于是选用稳定性极高的引英晶体振荡 i l 路( 图2 - 8 ) 恻2 - 8 石蜓晶体振荡电路 其后再加一非门整形将正弦波转换为矩形波作为时钟。 诗数器: l o 4 # 北i u 力人学顾j 。学f 、) :沦义 小电路j 采川集成计数器7 4 1 ,s 1 6 1 实现的八进制汁数器( i 纠29 l : 图2 - 9 用集成计数器7 4 l s l 6 1 实现的八进制计数器 上图中的时钟输入c p 即为用5 5 5 定时器构成的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q 4 、q 2 、q l 即可输出相应的i 位二进制数( 0 0 0 1 1 1 ) 控制第一级( 1 8 号) 模拟开关,第二级 ( 9 号) 模拟开关由用5 5 5 定时器构成的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八分频后作为时钟再经上 述八进制计数器的输出来控制。这样,第二级( 9 号) 模拟开关的输出就依次得到1 6 4 始信号。采样频率h u 为由5 5 5 定时器构成的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频率,。 八分频信号可由上电路集成计数器7 4 l s l 6 1 的q 4 输出端得到。 华,i l l u 力人学坝i 。学化沦义 7 8 9 2 0 3 3 3 4 3 5 3 6 图2 1 08 输入端口的模拟丹灭扩塍为6 4 路 v 经实验论证,模拟开关c d 4 0 5 1 对输入电胜产生1 2 的衰减。凶此,l v 转换后所得 到的电压v i 两次通过模拟开关后,输出电压应为:v l :v i 4 。 2 3 2 6 、c d 4 0 5 1 的使用 在设讣中,本来是要求1 5 0 路的信号通道,后来考虑到实际情况,蚁取其中的6 4 路进行研究,这样,在采用c d 4 0 5 l 作为模拟开关使用时,只需要两级联接就可以了。 c d 4 0 5 1 是烈列商插式1 6 钝:脚的单8 通道烈阳模拟选擀w :哭。 在该模撅y f - :笑中,存+ 个“蔡l p 端( i n h ) ,它; j 殴控制开天l e 常l :佟,或者使它 处予高攥王态。奁它豹电源中,除了c m o s 电路通常所需的v 拱,jv s s 之辨,还蠢1 个 v 旺负电源,作j 1 足作电f 位移。有了这个v ,就可以使单电源( v s s = 0 v ) lf 1 :f 的 模拟开必能够传输正负极性的模拟信号。例血u ,当v d i ) = + 5 v ,v s s - 0 v ,v 雕= 5 v 时, 爱0 5 v 的数字蘩号羧蠲遣蛙端,裁霹暖黄输搽稻为5 v 鹣模亨羹蔫号。 下酾是c d 4 0 5 l 的功能表和一些主要性能参数: l 、功能表: f n h ( 禁止端)cba 公共o 1 端接向通道 ooooo ooell oo102 oo1l 3 0 l 0 毛)4 o 10 1 5 o l1o6 密l|l7 l 审中由关 2 、性能参数: 辍羧参数v “一0 。5 t 8 v 工 警激压为5 1 1 5 v ) ; 输入模拟电压:一0 ,5 v v 。+ o 5 v ( 典溅值o v 、v 。) ; 输入模拟信号电流:2 5 i f i a ( 最大) : 受载电阻:1 0 0 q ( 鼓小) 。 电稳麓参数( v 1 ) i = 1 5 v ,v 。= 0 v ,v 。一1 5 v ,t 产2 5 ,典攀值) ; 导通电阻r 。:8 0 q : 导通电阻路间差r 。:5 q ; 开关在关凝一f 懿添惫浚:0 。0 8 h a ; 开启时间t 。:1 6 0 n s : 关断时间t 。r :7 5 n s ; 舞关转换时闽t 。:t 2 0 n s 。 参照以t 的功能畿和经能参数,我们特意对c d 4 0 5 1 芯片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沌l 色力人。7 :坝卜彳他论殳 矿火验室! n ,我 f j 使用了模拟箱i :的空l 利插桃及闲筒电路导线,万删衷等设螯, 擀建了个比较简单的测试电路。 :街c dr 1 0 5 1 芯片插入钢埘捅柑,确认篱脚”日导线接通+ 5 v 电源和地线。 川恨导线将禁止端( 1 n h ) 与个0 1 按键开天棚连。面:这个荩础上,收出其一l 的三路输入通路分别接一个o 1 按键开关。 再取一路输入通路,用导线将其与电位器相连。 根据上边o 1 按键组合的不同,对照功能表,用万用表分别测山此时的电压输入值 和与之相对应的电压输出值。 调整电位器的阻值,使的输入电压不断变化。相应的,分别测出每个变化后的输出 电压值。 最后,经过多组测量结果的比较( 排除干扰的凶素) ,我们惊奇的发现:通过c d 4 0 5 1 输出的电压值都是相应的输入电压值的1 21 这样,从第二章末尾的结论中,我们就不难看出,通过两级的模拟开关之后,输出 的电压值v = 1 2 1 2 1 3 6 v = 3 4 v 。 为了实现下边a d 转换电压的要求值( 5 v ) ,我们有必要对上边的这个输出极值 进行放大处理,因此,我们选用了误差较小的差分式放大电路。 在设计的初期,为了简单,有人曾经提议不使用放大电路,而直接在输出端接上一 个很大的电阻,然后在上面取5 v 的电压值直接输送到a d 转换器中。这样做看似简单, 实际操作时却有很多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准确。原因有以下两点: 1 、如果在i v 变换时,采用火电阻,将输出电压直接放到足够大,那么,考虑到 模拟开关c d 4 0 5 1 的极限电压值只有1 8 v ,那么,很可能因为电压过大而烧坏芯片。并且, 并联的大电阻的共地干扰很大,噪声很可能将实际的信号淹没。所以,在这用大电阻行 彳i 通。有人说,是不是可以不用模拟开关? 这样是肯定不行的。没有了模拟开关,6 4 路的信号同时送到a d 转换器中,是不可能进行有效转换的。 2 、如果在模拟开关的输出端串上一个大电阻,那么得到的电压只会比3 4 v 更小, 达不到要求的5 v 电压;如果并l 一个大电阻,由于输出的是电压值,那么,再在这个 电阻 :取分压的话,也不会比3 4 v 更大。并且,如果电阻很人的话,在电阻上消耗的 能量就很大,热噪声及其它的干扰就会很难排除,同样也没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看来,我们只能通过电压放大的方法来实现设计的要求。 第三章 l v 转换及电压信号的放大 要检测电流信号,必须先将它转换为电压信号,即i v 转换。f 1 _ = i 于信号微弱,还需 将被测信号进行放大。这就是本章所要做的工作。 3 1l v 转换 i v 的转换方式很多,需要转换的原因也多种多样。通常,在许多精密仪器中所用 的榆测器的内阻很高( 1 0 1 2q ) ,输出的直流或缓变电流非常微弱( 1 0 - 1 5 1 0 7 a ) 。用于 放大微弱电流的放大器就是直流微电流放大器。 一种常用的由高性能运算放大器构成的i v 变换式直流微电流放大器的原理如下图 ( 图3 1 ) : r f u o 图3 1i v 变换式赢流微电流放人器原理图 忽略运锋放大器的输入电流,则被测电流i 将全部流过反馈电阻队又假定运算 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很大,点是虚地点,则输出电压为 u 。= i r , 这样就u j 以由输出电压测出被测电流。 例如i = 1 0 ”a 时,取r = 1 0 ”q ,则由上式可求出输出电压u # 1 0 11 1 0 “= l v 。 可见,虽然被测电流很微弱,但由于电阻r 取得很大,所以也能得到较大的输出电压。 由以卜 分析可以看出,欲使测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这种直流为电流放大 器至少应满足f 而两个条件: ( 1 ) 放大器输入电阻r 要足够高,即满足r 阽 此电力人学碳l j 晋位沦殳 ( 2 ) 噪研| i 漂移要小,被测信号电流,t l j 钾l 柴比耍i 罚,否则输l 曝j i i 刚h 或漂 移i 【! _ 胍将把输小的信号淹没或是输出信号难以辨别。 崴流微电流放火器所能仃敏放大的最小电流叫做,随流微电流放大器的炙敏度。 v 变换j 赢流微l j = l 流放大器的炙敏度一般能达到l o “一1 0 “a 。山上,日知,电1 1 lr l 的数 值越人,放大器的灵敏度越高。但r 增大时漂移及噪声亦随之上升,所以,当r l 足够大 时,再继续增加r 的数值,并1 i 能使放大器的灵敏度继续提高。 此外,增大r ;还受到下面两方面的限制: ( 1 ) 当r 过大时,要求放火器的输入阻抗更大,否则将对信号有很大的分流作用。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是有限的,所以,当r 大到一定程度后,将不会有效地增大灵敏度。 ( 2 ) r 。过大时,放大器的响应时间要增长。在i v 变换式亩流微电流放大器中, 输入待测电流后,放大器的输山电压不是立刻就达到稳定值,而是需要定时间,这个 时问就是放大器的响应时间t 。对要求快速测量的场合,响应时间t 。特别重要。而本设 计对响应时间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这一点酌情考虑即可。 采用这种方法来放大微电流,精确度较高,可使微弱信号不至于被噪声湮没。 相应的,由于要同时检测多点数据,我们还u t 以采取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即每点 对地之间串接一个同样阻值的高精度电阻,从电阻两端取出电压,那么墩的电压值 就是v = i 为了滤除干扰,在每个电阻两端跨接电容。 图32 柃测多点数据的一种简单勃钉的方法 具体实现电路如上图( 图3 2 ) : 根据从第一章得出的结论,考虑到1 3 6 m a 的 :限极限电流,兼顾电流太小时。信号可 能被淹没的现实,我们采用了1k q 的高精度小电阻来进行i v 变换。这样,参照上边的 公式,得l ? 限电压为1 3 6 v 。 由于同时检测多点数据,采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一多元电阻并联法,即每点 对地之间串接一个同样阻值的高精度电阻,从电阻两端取出电压。那么,取出的电压值 即为v = i i r 。 华,i e l 乜力人二坝l + 节 t 沦文 3 2謦动放大的实施及参数设定 差分式放大电路就其功能来说,是放大两个输入信号之差。由于它在电路和性能方 面有许多优点,因而成为集成运放的主要组成单冗。 3 2 1 、理想差分式放大电路 所悄理想差分式放大电路,即不用考虑内阻的消耗和外部的f 扰而抽象山的理想形 式。 v 线性放大电路 图3 3 理想差分式放人电路输 1 3 与输入关系 上图( 图3 3 ) 表示一个线性放大电路,它有两个输入端,分别接有信号电压v 与v 引输出端的信号电压为v o 。在电路完全对称的理想情况下,输出信号电压可完全 表示为 v o = a v d ( v i l v i 2 ) 式中a v d 是差分式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增益。 从上式可以看出,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端所共有的任何信号对输出电压都不会有影 响。但在一般情况下,实际的输出电压不仅取决于两个输入信号的差模信号v m 而且 还与两个输入信号的共模信号v j 。有关,它们分别表示为 v i d = v i i v i 2 v i c = l 2 ( v i l + v i 2 ) 也就是说,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之差,而共模信号则是两者的算术平均值。当 用共模和差模信号表示两个输入电压时,有 v i i = v i c + v i d 2 v i 2 = v i c v i d 2 在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i 司时存在的情况f ,对于线性放大电路来说,j j 利用整加原 理来求出总的输出电压。 | j v o = a v dv i d - - a v cv i c 式巾a v i ) _ v 。d v “为芳模f l l j l ;增益;a 、= v 。v 。为j i 模i 刚增8 & 。 如果铂似种情况的输入信号,种情况是v i - - + 5 0 v ,v i 二= 一5 0uv ;i ( i i 另种情 况是v ,l = 1 0 5 0uv ,v 、2 9 5 0 “v :那么尽铽阳种情况f 的差帙信号v d = 1 0 0uv 赴 ) f t i l 司的,但其共模信号却小致,油者v 。= 0 ,后抒v i c = 1 0 0 0uv 。而差分放人 电路的输山电鹾是小相i 司的。 3 2 2 、基本差分式放大电路 基本差分式放大电路由两个特性相同的b j t 组成对称电路,电路的参数也对称。电 路中有正负电源供电。两管的发射极连接在一起并接恒流源,恒流源的交流电阻很大, 在理想情况下为无穷大。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称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电 路。主要提供的是一个差模的电压输入和输出。 3 2 3 、零点漂移及如何抑制零点漂移 零点漂移( 简称零漂) ,就是当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短路时,输出端还有缓慢变化的 电压产生,即输出电压偏离原来的起始点而上下漂动。 在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中,当第一级放大电路的o 点由于某种原因( 如温度变化) 而稍有偏移对,第一级的输出电压将发生微小的变化,这种缓慢的微小变化就会逐级被 放大,致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产生较大的漂移电压。当零漂电压的大小叫+ 以和有效信号 电压相比时,就无法分辨是有效信号电压还是漂移电压,严重时漂移电压甚至把有效信 号电压淹没了,使放大电路无法 f 常工作。 为了表示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漂移,常把温度升高一度时,输出漂移电压v o 按放 大电路的总电压增益a v 折合到输入端的等效输入漂移电压v i ( = v o ,a v t ) 作为 温漂指标。 在差分式电路中,无论是温度变化,还是电源电压的波动都会引起两管集电极电流 以及相应的集电极电压相同的变化,其效果相当于在两个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由于电 路的对称性和恒流源偏置,在理想情况下,可使输出电压不变,从而一直了零点漂移。 当然,在实际情况下,要作到两管电路完全对称和理想恒流源是比较网难的,但是输山 漂移电压将大为减小。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差分式放大电路特别适门j 于作多级直接耦合 放大电路的输入级。 3 2 4 、共模抑制比b 。 为了说明差分式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我们用共模抑制比作为一项技术指 标来衡量。其定义为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的电压增益a v o 与对共模信号的电压增益a v c 之比的绝对值,即 k c m r = la v d a v c 差模电压增益越大,共模电压增益越小,则共模抑制能力越强,放大电路的性能越 优良,因此希望k c m r 值越大越好。而且在设计单端输出的放大电路时,必须至少使共 # ,l 七l u 力人学顺j + 学化论文 模抑制比k c m r 大于共卡焚信号与誊模信号之比。 3 2 5 、关于0 p 0 7 的一些问题 在放大电路中我们需要世! 运算放大= ; ,0 p 0 7 作为呻p 常见但又舣实川n 勺放大器, 自然成为我们这次设计的苗选。 0 p 0 7 是一种超低失调高精度运算放大器。有个管脚,成敢列直插式排列。它具有火 渊电压低( 2 5uv ) ,火凋温漂小( 0 6uv 。c ) ,噪声小( v 。,= 0 6 m v ) ,宽输入范围( 1 4 v ) ,宽电源范围( 3 、1 8 v ) 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有下面几个极限参数: 电源电压:2 2 v ; 差模输入电压:3 0 v : 共模输入电压:2 2 v ; 贮存温度范围:一6 5 。1 5 0 。c 。 另外,在v 。= 1 5 v ,t = 2 5 的条件下,还有一些参数值得我们注意。下面的表格就 是其中的一部分: 典型值最大值 输入偏置电流i l b 1 o n a3 o n a 输入噪声电压v n j p p 0 3 5u v0 6 u v 输入噪声电流l n i p p1 4 p a3 0 p a 差模输入电阻r l d 2 0 mq6 0 m q 共模输入电阻r l c 2 0 0 g q 无 共模输入电压范围v l c r 1 3 v1 4 v 共模抑制比k c m r l l o d b 1 2 6 d b 电源电压抑制比k s v r 4 岱n n1 0 u v v 参照上面的表格,我们就能设计出合理的差分电路。 3 2 6 、实际的差分放大电路 通过以卜的分析,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我们采用了一种最常见,但又很实用的电 路来实现电压的放大功能。 1 9 + # 北i u 儿人学坝f 位沦殳 陶: _ 1 实际的笠分坡人i u 跚 l 图( i 钢3 - 4 ) 所示的电跺就是我仃j 砹汁所采圾的i 乜路原理h 。它足个具铂。i 滔输 入m 抗,低输f | | | 埘抗的仪刚坡人器。 此放火器山运放a ;、a :组成第一一级差分式电路,a 。组成笫j 一:绒羞分式电路。在第 级电路中,v 1 、v ? 分刈加到a 和a :的| 司卡【j | 端,r 和两个r ? 纰成的反馈喇络,引入了深度 的电压串联负反馈,两运放a 、a ! 的两输入端形成虚短和虚断,因而有 v r v ,= ( 1 + 2 r :r ) ( v 一v ! ) ; 进而,根据关系,得到 v 。= 一r ,r ;( v :, - v ) = 一r ;r 。( t + 2 r ! r ,) ( v , - v :) : 该放大器第一级是具有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电路,所以它的输入电阻很高。a ,、 a ? 选用相同特性的运放o p 0 7 ,则它们的共模输出电压和漂移电压也都相等,再通过a ; ( 也用o p 0 7 ) 组成的差分式电路,可以互相抵消,故它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和较小的 输出漂移电压,同时该电路有较高的差模电压增益。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路的性能,我们 严格挑选了几个外接电阻r i 、r 。和r 。 根据前一章最后的结论分析,从模拟开关输出的电压最大值为3 ,4 v 。在实际的操作 中,我们将该电压作为差放的输入即为v ,将v ! 取为0 ,即将v ! 所在的端接地。把r 。、 r ! 、r 和r 1 分别取值如图所示,则刚好可以满足输出最大值为5 v 的要求。这样,我们就 成功的实现了电压的放大。那么,下一步就应该是进行a i ) 转换了。 它们都是同相输入,输入电阻很高,并且由于电路对称性,可抑制零点漂移。第二 级由a 3 组成差动放大电路。 若r 2 = r 3 ,测r 1 的中点是地电位,同时若r 4 = r 5 ,r 6 = r 7 ,经分析计算,两级总的 电压放大系数为: a v f = v o v i = 一r 6 ( 1 + 2 r 2 r 1 ) r 4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测量放大器必须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要求电阻元件的精密 度很高,同时a l 、a 2 、a 3 均应采_ 【1 高精度犁运放,输入端的进线还要用绞合线以抑制 干扰的窜入。另外,为避免噪声干扰,必要时,r 6 、r 7 两端均应跨接电容。 3 2 7 输出电压和被测电流之间的关系 从i v 转换山的电压v i = i i r o ,那么i i - v i r o 通过测罱放大器后的电压放大倍数 a v f = v o v i = 一r 6 ( 1 + 2 r 2 r 1 ) r 4 此i b 力人学坝i j 学位论义 ! | jv i - v o a v f = 一v or lr 4 ( r 1 + 2r 2 ) 1 6 所以1i = 一v 0r 1r 4 ,r or 6 ( r 1 + 2r 2 ) ii i l l , i x - l o m a v o m a x = 5 v 所以,4 l r l r 4 r o r 6 ( r 1 + 2 r 2 ) i = i 一1 r o 卓a l = i i m a x v o m a x 卸一1 r o * a i = o 5 $ 1 0 一3 ;r o * a i = 2 1 0 3 由r o = 1 0 0 0 q ,推知a v f = 2 l o r n a 5 v 针对本设计,输出电压v o 的取值范围为o v 一5 v ,将差动放大的电压放大系数定为2 根据以上公式,可令r 2 :r 3 :r l = 1 0 0 0 ,r 6 = r 7 = 2 0 0q ,r 4 = r 5 = 3 0 0q 。 以上取值经w o r k b e n c h 仿真,确能实现预期效果。 2 l 第四章a d 转换及接口电路 放大后的 ej i i f z i 弓是模拟信号,要传送至微机,还必须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 j 进 行必要的a d 转换。同时,再通过接l 电路将数宁信号传送至微机。 4 1 、a d 转换的原因及a d 转换器的分类 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中需要处理的信息大部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而我们所用的 计算机都是数字计算机,只能识别、处理数字量。因此,在使用微机构成自动控制、自 动检测系统时,必须设置模拟接口。对外界的物理量进行采集时,要采用a d 转换器 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送入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当需要对执行部件进行控制时,又要 将计算机计算出的控制鼍转换成模拟量输出。所以,从差分放大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 需要经过a d 转换之后,才能被计算机处理:同样,计算机送出的控制信号,也必须经 过d a 转换,才能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 就a d 转换器件对信号转换方式的不同,a d 转换器可分为:电荷平衡式,双斜率 积分式,并行转换式,逐次逼近式等多种类型。其中双斜率积分式的转换速率较低,抗 干扰能力强;并行转换式转换速率高,抗干扰能力较差;而逐次逼近式的转换速率在前 两种之间,而且价格低。其转换速度中等,而精度较高,可靠性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 的一种模数转换器。逐次逼近式a d 转换器由比较器、d a 转换器、比较寄存器、时钟 发生器等几部分组成。常用型号有a d c 0 8 0 1 。0 8 0 5 ,0 8 0 8 ,0 8 0 9 ,a d 5 7 4 a 等。 4 2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 逐次逼近的方法在科研、生产活动以至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典型的例子是用天平 和砝码称一个未知质景的物体。一般操作过程如下:把待称的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个称盘 卜,把一个大砝码放在另一个称盘上,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如果这个大砝码比被称物 体重,就把这个大砝码取f 来,换一个次大的砝码;如果这个火砝码比被称物体轻,则 保留这个大砝码,i 司时也加卜一个次大砝码,再次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确定这个次大 砝码是否需要保留。然后再加上更小的砝码,如此进行f 去,留在天平称盘上的 砝码的质量总和一次比一次更逼近被称物体的质量。直到用最小砝码试称后,就得到了 被称物体的近似质量,这个结果是离散的数字量,量化单位是最小砝码的质量。 这种方法如果用于模数转换器,就构成了个逐次逼近型的a d c 。 逐次逼近犁a d c 的一次转换过程是以一个启动脉冲开始的,启动脉冲使控制电路 开始定时工作,时序控制电路在时钟信号作用f 发出一系列控制信号。首先把逐次逼近 寄存器清零,然后把最高位置1 输出d n = ( 1 0 0 0 0 ) 2 。这个数字信号加到d a c 的数 2 o 北i b 力人学坝1 学位论义 字输入端,行被转换成模拟l 也胍v i l ov o 和输入模拟l 乜j l iv l 一起被) j i i 剑比较器f n 挑个输 入端,当v o v i 时,比较器输v c = l ,v c 被反馈到控制l 乜路。控制电路存时钟作用f , 进入到下 甘拍,根据比较器输i nv c 的伉确定保留或消除s a r - l 的d 。! l v 。= l , 将清除d ,当v c = o ,将保留d n _ i = l 。同时控制电路把s a r 的次高位置l ,s a r 新的数 字输出又加到d a c ,d a c 新的输与v l 再次比较,控制电路根据新的比较结果确定是 否保留d + 2 。就这样逐位置l 、模数转换、比较、保留( 或清除) ,直到最低位,最后 d a c 的输出v o 与模拟输入电压v 1 相等或略小于v i ,偏差不超过v r e f 2 “,即 v o v l v o + v r = :v 2 ” 这时s a r 中的数字量( 即d a c 的数字输入量) 就被看做对v 一转换的数字结果。 设转换结束后逐次逼近寄存器s a r 中的值为d w ,根据模数转换关系式得d a c 的 输出值为 v o = v r e f 2 “d n 将此式代入上式得 v r e f 2 ”d n v l 2 0 0 0t h e n t e x t l ( i ) b a c k c o l o r = h f f b e e p e n di f n e x ti 9 设置t i m e r 控件的e n a b l e d 属性为f a ls e ,使定时器暂停。在“开始”按钮中 编写代粥,启动定时器操作。设鬣t i m e r 控件的i n t e r v a l 属性为6 0 0 0 0 , 令其每隔 分镑对a d 转换藜与计算褫接口获餐的数字锫憨进行一次硷测剥裴。 1 0 对“刷新”按钮编写程序,以便随时刷新数据,程序如下: d i mia si n t e g e r f o ri=0l o 6 3 t e x t l ( i ) t e x t = t e x t l ( i ) b a c k c o l o r ! & h s 0 0 0 0 0 0 5 n e x ti 。 栏j r 运”州,如图( i 划5 2 ) 所i : 自墨墨麓隆醛篓| 。 微电流自动循环检测系统 单位:微安 隰6 3f6 2 藤6 1 愿6 0 匿驰f 驰慝5 丁黑 5 8 照晤慝5 4f5 3 匦5 2f5 1 阿5 0 f 4 9f ”f ”f 稿f 稿f “躬p ”阿“孵 f ”f ”眄”f3 6 阿3 5f3 4 阿”f 3 2f 3 f ”f ”孵2 8f 珂f 2 6f 2 5f 2 4 2 3f 篮2 1f2 0 1 9 1 8f ”f 1 6f ”“”f ”“孵”f9f 8f 7 6 瘸5f 4f 3 2r 1r 圄! 叫! 叫 图5 - 2 模拟程序运行 至此,微电流采集工作完成。随后,还可以继续用v i s u a lb a s i c 语言对数据进行 计算和分析 第六耄结论 以t 凡鬻详细阐述了搬电流密度测试装置的没治服瑾、维成、多点电流密鹰的连续 检测方法。并对各部分电路的洋细组成逃行了醴明。纵观整个论文 - 以得出以f i _ 结论: i 本装鬟可以以很毓的岗期连续娥从被测点( 6 4 点) 提取捻测数据。 2 ,南予袋蠲了v i s u a lb a s i c 语蠢缡程实蕊霹微电流的硷溺,还可以逶一步翻瘸藏 语言的计算和分析功能对采集的微电流进行计算和分柝。 3 ,本段计各电路组成采用分块逐步实施的方法,比单纯采用数据采集板:诲约成本。 4 。奉竣诗分辑了骞耱实现方案和方法及其蒯獒,鸯利予实藏秘毅进。 5 本设计对系统组成的各部分叙述较为详尽,也可作为一般礴流信号采集的技术资 料。 参考文献 1 美s 小奥格尔斯比,电除尘器,水利电力山版社,1 9 9 0 2 高香林,除尘技术,华北电力大学,2 0 0 1 3 高香林,火电j 一除尘技术及电除尘器供电技术实验指导书华北电力大学, 1 9 9 0 4 胡满银等,实验室条件卜反电晕现象的分析研究,华北电力学院学报, n o 3 ,1 9 9 5 5 胡满银等,减弱电除尘器反电晕的板线匹配,河北电力技术,n o 4 ,1 9 9 1 6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0 7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