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分类号图书分类号 g641 密级密级 非密非密 udcudc 注注 1 1 378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a study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pon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牛诗琳牛诗琳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沈兴全沈兴全 教授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申请学位级别 法学硕士法学硕士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提交日期 2012 2012 年年 4 4 月月 20 20 日日 论文答辩日期论文答辩日期 2012 2012 年年 6 6 月月 2 2 日日 学位授予日期学位授予日期_年年_月月_日日 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人_ 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主席_ 2012 年年 6 月月 2 日日 注注 1 1: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 udcudc的分类的分类 原原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北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本人完全了解中北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 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学校可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学校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允许学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允许学 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学位 论文;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论文;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 后遵守此规定) 。后遵守此规定) 。 签签 名:名: 日期日期: 导师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日期: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改革,以及每年入学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不少高校中渐渐地 出现一些经济上有困难、或者学习上有困难、或者存在就业困难,甚至有心理障碍的特 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学生大的多,绝大部分人具 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征。轻则导致自愿休学、退学,行为严重的学生会出现主观 伤害他人, 自残、 轻生自杀等偏激行为, 不但影响了在校所有大学生的学业的正常进行, 也不利于自身身心健康成长。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精神背道而驰,做好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而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刻不容缓。 本课题研究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基本依据, 在当前建设和谐校园的客观要求下,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大学生特殊 群体的健康成长为最终目标,以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殊性”作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 究,对我大学生特殊群体的行为特征及消极影响有一定认知,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特殊 群体形成原因,进行深入探析,最终以高校教育为主,重点论证改进大学生特殊群体思 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a study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pon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 of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ed each year, some special groups such as those facing financial difficulties, or learning difficulties, or difficulties in finding jobs, and even a special group of mental disorders appear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s who are in these groups stand more pressure than other students,and most of them hav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for those who behave less seriously, voluntary suspension, withdrawal may be led to;for those serious,they may harm to others, self-mutilation, suicide and suicide extreme behavior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normal of all students in the schools academic, is not conducive to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this runs counter to the core spirit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d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around the corner, to make s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or this group has been done well is urgently needed.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views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based on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special groups as the ultimate goal.starting with the point special in students of special groups, through research, there are some certain cognition of th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negative impact,altogether with an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of special groups, the final college education, the focus of argumentation to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pecial group respons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pecial group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 目目 录录 1 1 绪论绪论 . .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2 1.2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现状研究 . 2 1.2.1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2 1.2.2 关于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研究 . 5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7 1.3.1 研究思路 . 7 1.3.2 研究方法 . 8 2 2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 10 2.1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概念及类型. 10 2.1.1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概念 . 10 2.1.2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类型 . 11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功能 . 15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15 2.2.2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15 2.3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18 2.3.1 理想信念教育 . 18 2.3.2 人格塑造教育 . 19 2.3.3 道德教育 . 20 2.3.4 人文精神教育 . 20 2.3.5 心理健康教育 . 21 3 3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 22 3.1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22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i 3.1.1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展全面人才的需要 . 22 3.1.2 构建和谐稳定校园的内在要求 . 23 3.2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24 3.2.1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固定 . 24 3.2.2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选择 . 24 3.2.3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不完善 . 25 3.2.4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 . 25 4 4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形成原因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形成原因 . 26 4.1 国内环境的原因 . 26 4.1.1 经济发展差异带来的思想教育的落差 . 26 4.1.2 市场经济大潮对特殊群体大学生思想的冲击 . 26 4.1.3 社会竞争激烈,就业问题凸显 . 27 4.2 学校环境的原因 . 27 4.2.1 学校教学体制的滞后性 . 27 4.2.2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区 . 28 4.3 家庭环境的因素 . 28 4.3.1 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 28 4.3.2 家庭结构残缺的影响 . 29 4.3.3 家庭经济困难的影响 . 30 4.3.4 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观方面的因素 . 30 5 5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32 5.1 坚持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32 5.1.1 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原则 . 32 5.1.2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原则 . 32 5.1.3 坚持层次性原则 . 33 5.2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 34 5.2.1 思想政治教育与“特殊性”相结合 . 34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ii 5.2.2 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 . 35 5.2.3 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 . 37 5.2.4 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 37 5.3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 38 5.4 积极推动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建设 . 39 6 6 结束语结束语 . 4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45 致谢致谢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伴随着社会事业不断加速发展,经济也在 迅速发展,然而就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国内思想文化发展也呈现多元化,并且不断 地受到国际上各种思想政治思潮的冲击,使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 的战略位置,以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为前提,尤其是思想政治素养。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 大报告中也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 要把 “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 德素养和文化素质势在必行,在任何时候,坚持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 的根本任务不能动摇。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必然是“四有”新人的主力军,是党和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宝贵 的人力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一 贯坚持的传统,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与未来,促进思想 政治的提高以及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广大青年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这为进一步大幅度提升国民素质提供了基本保证。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改革,以及每年 入学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虽然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但是正因为如此,受教育收取 的费用也从之前全部国家承担慢慢地转变到一部分学生自己承担直至现在变为全额自 费,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大学生及家长承受的经济压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金融 危机依旧,就业竞争也异常激烈。不少高校中渐渐地出现一些经济上有困难、或者学习 上有困难、或者存在就业困难,甚至有心理障碍的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在人数上较 之以往有大幅度增多,他们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学生大的多,并且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 人具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征。轻则导致自愿休学、退学,行为严重的学生会出现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2 主观伤害他人,自残、轻生自杀等偏激行为,不但影响了在校所有大学生的学业的正常 进行, 也不利于自身身心健康成长。 这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精神背道而驰,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而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刻不 容缓。 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衍生和发展,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全民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氛围已经形成。 1.1.2 研究意义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解决好 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才能切实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团结,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成 才以及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这些年来, 在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把越来越多的关注投入到研究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的思想问题上,正是因为这个群体的 特殊性,它有着不确定的影响因素,逐渐使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成为 我们工作的重点。在此之前,我们多是寻找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取其相同的性格特点去 寻找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慢慢地就忽略了悄无声息在衍生的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因此, 在当前情况下,我们要以学生为根本,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地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 方法,高度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出现的新变化,重视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行为 特点的研究,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把整个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建设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2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现状研究 1.2.1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一直客观存在。最早1898年戊戌变法, 维新派创立了中国近代意义第一所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 蔡元培提出要 “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中强调了要加强道德教育和 世界观教育。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早 期的高校处于革命转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是一种必要的手段。随着社会 的发展以及对学生管理实践的不断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管理和教育密切联系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3 的有效方式。 1978年,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1996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 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保证高等学校教育有效实施,颁 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它集中体现了国家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于大学生 思想政治素养的要求。并提出了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 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 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 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 识2。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2004 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意见即中央 16 号文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3。2005 年 1 月, 中央召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 ,对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 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 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笔者在 cnki(中国期刊网)上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2004年-2011年 为年限区间,搜索获取21266条相关论文。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4 表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文献统计情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统计表 254 1652 2163 2569 3094 3423 4066 3981 47 913 1286 1543 1835 2012 2353 2185 132 612 714 741 895 1039 11641158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主题 关键字 篇名 从表1可以看出,自从2004年以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有刘丰林,张加明等著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 育创新研究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书中理论结合实践,对当代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一定深度的解析和创新, 深刻 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道路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规律。 其 次有郑永廷的主导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与多样发展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8年出版)介绍了高校德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时代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多样发展的理论根据和借鉴,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再有章成斌等编著的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出版)在内容 上,从大学生入学、成长到成才的整个过程中选出与大学生紧密相关的六个主题,包括 理想规划、党建与团学、就业与创业等,具体到大学生的各个层面,以全面发展高素养 的人才为最终目标。以及北京高校德育30年 (北京出版社,2011年出版)一书中, 收录了很多名校对以往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讨论与总结, 对如 何重点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实施、途径实现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董晓丽,王 延辉主编的 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中指出和谐思维有容乃大,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5 弘扬和谐传统,构建和谐文化。 “和而不同”思想的现代启示,分析了和谐社会与大学 生思政教育的关系以及社会和谐与校园稳定的关系,从实践出发,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经济问题以及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不同层面进行改革创新。以上这些文献都是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层面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理论探究,并应和时代文化发展潮流,探索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对策 等, 这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和研究的成果为笔者在进行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 政治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经验。 在国外,很多国家是通过隐蔽的、意识形态化的方法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的灌输, 准确地说,是一种思想渗透,潜移默化的被大学生所汲取。如美国和欧洲的高校的大学 生工作机构, 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通过职业和心理的咨询等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 无形中在灌输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很多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各种 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建立比较完善的宿舍管理体系和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办法,配备专 业辅导员,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开展各种集体实践活动,用这种实际性质的 方式,传授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这种综合性、实践性、社会化的教育方式,比我们国家 现行的教育更易于接受。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同,导致各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的目标、原则、形式、实施方案上等有着极大的不同。但是我也可以看出虽然各国思政 教育都有特色,万变不离其中的核心始终都是“政治、法制、价值观、身心健康教育” 。 1.2.2 关于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研究 由于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人数不断增加,逐渐引起各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 度重视。 在国内,研究相似的著作有梁凯主编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成才研究 ,书中阐述了 从现实出发,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业困难群体等特殊群体的表现特征和某些相近的 心理和个性倾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找出成因,进而研究出这些学生特殊群体成才的方 法和途径。还有李文成主编大学生特殊群体行为研究 ,该书也无疑介绍了大学生特 殊群体行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各种大学生群体的行为特征、行为分析、及行为偏 差与矫正。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6 研究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论文目前还很少,这些研究成果对以下几 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首先是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定义的界定:魏志波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及教育对 策中界定“大学生特殊群体”为“一个与大学生特殊群体比较而言的相对概念,是指 那些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其学习上落后,在组织纪律上散漫,在家庭、心理、生理上存在 一定缺陷从而呈现出某种不良共同心理特征的群体。 ”张颖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透 视及引导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特殊群体是在思维方式、社会认知、心理需求、个性表 现、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称。 ”章志图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维稳工 作探析中认为“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指在经济状况、权益维护与实现、教育资源占有、 教育机会享受、就业机会选择和身心健康、竞争力与自身素质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相 对不利境况,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危机高校安全稳定的学生群体5。 ” 其次是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分类的研究情况:欧阳豫樊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 教育工作中把特殊群体分类为身心失调的学生、经济贫困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 沉迷网络的学生、贵族学生、恋爱群体、逃课学生等6。欧永美,李湘蓉高校学生特 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构建中将大学生特殊群体分类为贫困生群体、有生理缺陷的群体、 学业严重受挫的群体、就业弱势群体、心理障碍群体等。柏晓武,王浩特殊群体大学 生及其心理特点研究中将其分类为家境富裕群体、贫困生群体、学习受挫群体、网络 成瘾群体、恋爱严重受挫群体等。 再次是关于形成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原因分析:凡涛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中认为主要原因有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生自身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张爽,尹淼新时期高校大学 生特殊群体思想教育工作初探 中认为成因有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 自身因素。 贾鑫 科 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探索中分析特殊群体形成的成因为个人原因、 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 在国外,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体系最发达最完备的国家美国,随着高等教育 的大发展, 伴着21世纪大量人才涌入大学校园, 校园学生人口构成逐步呈现多样复杂化, 出现了处境不利的群体大学生特殊群体,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受到影响,并且日益 严重。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方案、政策以及拨款计划来帮助高校特殊群体,例如颁布实施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7 高等教育法 ,陆续出台高等教育修订法案 、 中等家庭学生资助法等一系列有 关高等教育的资助方案。相关部门对学生的家庭收入、人口、就读情况作了明细的统计 和比较,在资助方式上也显得灵活多样。虽然使得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学生能 够比较顺利的完成学业,但是不免因为实施过程相对顺利,一些非特殊群体的学生占取 特殊群体学生的受益位置,从而使一部分特殊群体学生处于边缘化地位,进一步阻碍了 他们完成学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该课题的研究不仅从根本上认识到大学生特殊群体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都大致研究了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基本定义、分类以及形 成原因等,针对不同的分类以及形成原因有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并且总结出了一些关于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对策。但是由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经验尚浅,加 之问题凸显的速度之快,特殊群体大学生数量的激增,不断地对我们对大学生特殊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使得对该课题的研究不免有不足的地方。我们对于大学生 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还不够,特别是在当前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下,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进行系统、完善的研究。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社会群体,通过对其成员运用思想观念、道德规 范和政治观点等手段,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使其成员的行 为符合特定的思想道德要求。作为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与行为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 教育是以人的思想、观念与立场的转变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为主要 研究对象的。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解决当 前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手段。 1.3.1 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基本依据, 在当前建设和谐校园的客观要求下,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大学生特殊 群体的健康成长为最终目标,以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殊性”作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8 究,对我大学生特殊群体的行为特征及消极影响有一定认知,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特殊 群体形成原因,进行深入探析,最终以高校教育为主,重点论证改进大学生特殊群体思 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讨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内涵及类型、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概念及功能;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 育、人格塑造教育、道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以及信息健康教育。 第二部分,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展全面人才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稳定校园的内在 要求。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挑战,包括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对象不固定、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选择、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沟通机制不完善以及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 第三部分,分析大学生特殊群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学校 环境、家庭环境方面的原因。 第四部分,研究创新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坚持大学生特 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层次性原则;创新大学生特殊群体思 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以及积极推动针对大学生特殊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建设。 1.3.2 研究方法 本篇论文采用从理论入手实际层层剖析的研究思路,以及多种研究工具相结合的研 究方法,最终提出创新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具体介绍如下。 (1) 文献研究法 在本篇论文的研究中, 要通过一大批专家学者以往对此问题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 文献来获得一定的研究资料,以便能全面、正确地了解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内涵和类型以 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资料,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2) 理论分析法 针对本篇论文提出的问题,利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更好 地指导本篇论文的研究,并力求使研究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9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 在本篇论文的研究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马克思 主义历史观的研究方法。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0 2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2.1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概念及类型 2.1.1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概念 2.1.1.1 群体 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是指“在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下协同活动的具有某种共 同社会心理特征的人的共同体。”可以看出群体的特点包括:个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对某些事物有一致地认同感,最重要的是对群体有归属感,有共同的人生观等。 群体通常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 分配很明确的群体。常见的正式群体有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两种:1.命令型群体。 由组织结构决定的,它由直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2.任务型群体。也 是由组织结构决定,它是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但任务型群体的界 限并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还可能跨越直接的层级关系。非正式群体是指成 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7。常见的 非正式群体也有两种: 1.利益型群体。 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特定目标而形成的群体; 2. 友谊型群体。是指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工作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可能有积 极作用,也可能有消极作用。管理者应善于利用和引导,使其对正式群体起到拾遗补缺 的作用。 2.1.1.2 大学生特殊群体 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在经济上较贫困、在学习上落后、在日常生活中散 漫、在家庭、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从而呈现出某种不良共同心理特征的非正式 群体。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大部分学生都具有某些相近的心理和个性倾向,表现为多疑、 敏感,自卑感强,因而性格孤僻,思想保守,对事物的认识偏激,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 孤芳自赏等。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差,看似平常的小事也极易造成他们思想上的包袱, 其中个别学生甚至存在不同成都的心理障碍8。然而,他们实际上与大多数学生没有什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1 么差别,只是自我感觉的“不同” ,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种种差距感,从而导致他们在 行动上的“与众不同” ,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2.1.2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类型 2.1.2.1 经济困难群体 家庭经济生活困难的大学生群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贫困大学生” 。根据教育 部和财政部 2007 年所发布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 导意见 ,家庭经济生活困难的大学生指的是“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9。 ” 家庭经济生活困难的大学生 大多来自偏远落户的农村地区以及城市低收入家庭。根据 2006 年中国贫困生调查报 告 , “2006 年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 405 万人,高校贫困生比例达 26%,而农、林、师 范类学校贫困生的比例超过 30%, 特困生比例超过 10%10。 ” 贫困大学生门往往学习刻苦, 能够吃苦耐劳,生活中有着顽强的意志。由于经济方面的压力,许多贫困大学生生活十 分节俭,除了日常必须开销之外,他们尽量为家里节省每一分钱,他们很少会和其他同 学一起参加聚餐、出游等社交活动。为了维持生计,在学校生活中,许多贫困大学生门 不得不花去更多的精力外出打工,这使得他们往往不能保证充足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由 于很少有时间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也使得他们在同学中变得不善 言谈,交往圈也变得十分狭窄,他们中间的一些人更是独来独往,加之从小生活环境的 影响,他们没有机会想起他大学生一样接触到许多新鲜事物,这更使他们缺乏和其他同 学之间的共同语言。以上这些现状也使特殊群体大学生们的思想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凸 显,容易在人群中变得自卑、内向和孤僻,心理焦虑感增强。 2.1.2.2 学习困难群体 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入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 各自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 必然有一部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大学生群体, 是指那些没有身体和智力障碍,但是由于自身的知识积累不够、学习理解能力欠缺、学 习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不能达到国家或学校规定的基本标准的 大学生。由高考的紧张气氛走入大学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一些大学生感觉自己终于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2 摆脱了老师、家长的严格束缚。他们不能认识到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小学、中学阶 段的学习,在大学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约束的能力,注重学生 综合素质的培养,反而由于缺少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开始放纵自己,开始沉溺于网络 游戏等容易使自身堕落的活动中,有些学生甚至逃课,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学习成 绩也开始逐渐下滑;一些大学生在参加高考时缺乏对报考院校和报考专业的重视,来到 大学校园之后发现自己所选学校与自己理想状态差距较大或对专业课程缺乏兴趣, 不能 及时调整心态,在学好专业课程之余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是 产生了对学校、专业甚至是老师的叛逆心理,学习积极性也逐渐减弱,学习成绩也逐渐 下降;还有一些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一直是学校里的优秀学生甚至是佼佼者,但大学 校园汇集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优秀学生,自己感到在同学中间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和光 环,不断增大的心理落差、不能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缺乏信息和毅力、抗挫折能 力较差等原因都使这些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开始一落千丈。此外, 家庭变故、恋爱受挫等突发原因,也使得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影响 了学习成绩。 2.1.2.3 生理缺陷大学生群体 生理缺陷群体包是指由于疾病或者外伤所导致的一种现代医学条件下尚无法使之 完全“复原”的器官或组织的“终局状态”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残疾。我们这里所说的 这部分特殊群体不单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理残疾,还有一部分由先天或者后天原因造成的 身体形态上异于其他大学生的人群。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