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生物技术产业在改造传统产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粮食短缺、保护生 态环境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各国竞相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形成以美国走在 世界最前列,欧盟和日本处于第二层次,印度、以色列、韩国、中国处于第三层 次的世界发展格局。本文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微观基础状况,产业内生物农业、 生物医药、生物工业以及生物环保、能源、海洋等方面发展现状和趋势,生物技 术产品进出口贸易角度对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基于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产业 集群,政府在竞争优势中的新作用等方面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反思,并提炼 出指导意义,创新性地澄清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争,结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 补充了钻石模型。 通过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归纳和反思,我们认为生物技术产业要创 造和提升竞争优势应该着力于熟练劳动力,知识引进、吸收与创新能力,需求条 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产业集群及集群形成机制,政府 作用的正确定位等七个方面,并分析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在这七个方面 存在的优势与不利条件,然后提出实施人才开发战略,重视知识的引进和吸收, 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为生物技术产 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构建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及优化集群形成机制,政府要致力于法制建设、科技研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 生物安全评估机制等七个方面是创造和提升竞争优势的措施。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竞争优势;钻石模型; 知识引进;技术创新;产业集群 ii abstract abstract the biological technical industry demonstrates strong appeal in transforming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changing the style of economic increase, solving grain shorta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tc. various countries competitively develop biological technical industry, form and walk it with u.s.a. in forefront the most of world, european union and japan in the second level, india, israel, south korea, china in the third level of worlds develop pattern. this text is from the micro basic state of the biological technica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respects such as biological agriculture, biological medicine, biological industry and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ocean, etc.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in the industry, the products foreign trade angle of biotechnology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biological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at present. on the basis of pot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to promot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diamond model, industrys cluster and the new function of government ,review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refine directive significance out, has clarified the battle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novatively,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th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supplemented the diamond mode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sum up and review, we think the biological technical industry should create and promo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putting forth effort on skilled labors, introduce, absorb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knowledge, demand condition, relevant and supporting industry, competitive and orderly market environment, industrys cluster and forming mechanism of the cluster, the location of governments function, confirming seven respects.analyze of our country biological technical industry in the evolution in seven advantage and unfavorable conditions that respect exist these. then propose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talents tapping, pay attention to introduction and absorption of knowledge, establish enterprise achieve the new main body and strengthen cooperating with university, technology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as technology, create the good financing environment for biological technical industry, build the fair and order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market, construct biological cluster of technical industry and optimize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cluster, government should devote to legal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 iii improve tax revenue preferential policy and living beings safe assess mechanism to create and promo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key words: biological technical industry;competitive advantage; diamond model; knowledge is introduc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ustrys cluster 1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大国或强国的崛起都是以新兴主导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 前提和依托。新产业革命为落后国家后来居上提供了契机,如英国借助纺织、钢 铁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率先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化工业、电器等产业使德国成为 欧洲第一强国;日本借助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汽车等产业,实现了经济的 快速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作为继信息产业的又一高新技术产业,谁能把握这一发 展机遇,将对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新 兴工业化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 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地形复杂,物种丰富,是一个珍贵的 基因宝库,生物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许多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有较 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但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非常弱小的产业,产业化现 状不容乐观,生物产品产值较发达国家相差悬殊,产品科技含量、附加价值低, 大部分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如我国高新生物医药产品中 90%为仿制品,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不及美国的 1/15,出口额不到美国的 1%。因 此,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产业加以鼓励发展,如何让其迅速发展 壮大,扩大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优势, 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将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对产业竞争力分析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实际,探寻创造和提升我 国生物技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措施和对策。对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和增强国家 持续竞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目前对其进 行研究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世界各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 报告和趋势预测。主要体现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与中国生物 工程学会联合编写的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 (2003,2004,2005)中,对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二)国外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 经验(主要指政府政策)评述及启示。如美国生物产业融资状况、特点与趋势预 测(李志军,2004) ,形成和确保代际优势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组 织状况 (李志能, 2006) , 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田 杰棠,2004) ,国际生物技术产业政策评论及对我国的启示(朱信凯,2005) , (三) 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差距的对比,指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 2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如生物产业融资状况、问题及有关建议(李志军,2004) , 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方峻,2005) ,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的政策建议 (王萍, 2003) , 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研究 (顾建宁, 徐向阳, 2006) 。 (四)试图构建生物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如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国际竞争 力分析与评价(彭熠,黄祖辉,2006) ,生物技术竞争潜力与竞争力变化趋势的动 态分析(吴楠,冯中朝,2005) 。 从国外出版的一些关于生物高科技的书籍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从技术或科学的角度论述生物技术,比如由 esten publishing 出版的国际生物 技术过程 ,介绍了生物技术治疗学的发展,以及高新生物医药,高新生物化学制 品等等;二是从经济分析的角度,如 james d.gaisford 所著的生物技术经济学 (2003) ,主要论及生物技术诱发的消费者权益,社会伦理,环境保护,以及世界 发展,贸易政策,知识产权,投资收益和国际惯例有关的问题。 不可否认,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及成果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但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它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同国家的实际国情大相径庭,所提供的国外产业发 展理论和经验是否适用于中国,必须在把握中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地吸 收。 (二)所提供的有关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全面,是否抓住 了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实际上,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 背景条件下,如何培育一国产业、创造和提升竞争优势才是最根本的问题,而这 一点却恰恰在当前文献中不为多见。 因此本文首先了解世界和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国家竞争优势理 论进行反思,作为产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探寻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过程中的优势与不利条件,提出创造和提升竞争优势的措施和建议。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文章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国家 竞争优势理论对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对该理论进行了借鉴、吸收和发展,作为生 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指导,然后在第四章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探寻 我国生物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优势与不利条件,然后提出生物技术产业创造 和提升竞争优势的措施。 文章余下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界定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含义,认为生 物技术产业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本文所论述的主要是 指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概要描述了世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格局的三大层次,简单 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的发展状况。然后从生物技术产业的微观基础状 况,产业内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工业以及生物环保、能源、海洋等方面发 3 展现状和趋势,生物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角度对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进行分析。 第三章在分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论述时,遵循的是 首先提出竞争优势,然后针对如何提升产业竞争优势,从钻石模型内部各要素(包 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项关 键要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项要素) ,产业集群,政府作用探讨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 思路,接着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反思,澄清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争议, 认为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更具有现实意义;钻石模型所形成的国内 环境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但根据我国产业发展实际,在国际化背景条 件下,应重视产业(企业)知识引进、吸收和创新能力,并将这一要素作为钻石 模型的核心,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改;产业集群作为提升竞争力的一种产业空间 组织形式,应建设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政府在竞争优势中 的作用应该是进一步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环境,健全法制和市场机制。 第四章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参考第二章对生物技术 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寻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在七大方面存在的优势 与不利条件,其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利的需求条件和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先进水 的科研成果;不利条件表现在熟练劳动力紧缺,知识引进、吸收与创新能力较弱,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发展滞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亟待建立,产业集群及集群形 成机制亟待完善,政府措施不力(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政府科研支持力 度,政府优惠政策) 。 第五章探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要创造和提升竞争优势的措施,含七个方面的 内容,分别是实施人才开发战略,重视知识的引进和吸收,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 新主体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 境,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构建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及优化集群形成机制, 政府要致力于法制建设、科技研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生物安全评估机制。 1.4 创新之处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以国家竞争优势为视角,探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如何创造和提升国际 竞争力。 (二)基于国际化背景,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改,把知识的引进、吸收和创 新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并且认为知识要素是钻石模型的核心。 4 第二章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生物技术产业的含义及世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态势 2.1.1 生物技术产业的含义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技术又称为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 是按照预先的设计,运用现代生命科学、工程学和其它基础学科的知识,对生物 进行控制和改造,或模拟生物及其功能的高新技术。其核心是基因工程、细胞工 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 从经济学的意义来讲,产业是指提供相同(或相近)产品(服务)或具有相 同生产工艺过程的同一类企业的总称。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形成生物 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特别是近年来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的高技术生物产业发展迅猛。按生物产业存在的不同层次和方向,可分为传统生 物技术产业和现代生物技术产业。 传统生物技术产业是以人类长期以来在生产实践并总结经验过程中发明创造 的生物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如传统的自然农业、酿酒、面包发酵以及酱醋的制造, 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则是指以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纽带而形成 的产业。由于生物技术科学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领域和难以 想象的发展空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所涉及的领域会越来 越宽,其含义会更加丰富。在目前所知的范围内,现代生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医 药、农业、轻工食品、能源、新材料制造、环保、海洋、信息等领域。在研究我 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时,重点在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 2.1.2 世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态势 据美国著名咨询研究机构 ernst&young 公司 2004 年和 2005 年发表的第 18、 19 次全球生物技术年度报告分析,全球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约每五年翻一番,年 增长率高达 25%30%。 2004 年, 全球生物技术产品营业收入达 546 亿美元, 较 2003 年增长 17%,由于营业收入中有 50%以上再投资于研发活动,因此全球研发支出额 亦提高 34%,达 220 亿美元。到 2006 年,经初步统计,全球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 额为 620 亿美元,其中医药生物技术产品为 400450 亿美元。另外转基因作物种 植面积达 1.02 亿公顷,农户数量首次超过 1000 万户,从 2005 年的 850 万户增加 到 1030 万户。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已形成以下基本格局:美国占据了绝对优势,拥有世 界上约一半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一半生物技术专利, 产出占全球营业收入的 70%及研 发支出的 70%以上;西欧和日本属于第二层次,各国政府都在调动企业、学校等资 5 源,积极建立强大的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基地,欧洲占全球生物技术产业 20%的营业 收入及 25%的研发支出;第三层次是印度、以色列、韩国、中国等国家。 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祥地,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 非常重视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国会将每年的 4 月 2128 日定为“生物科技周” , 2002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预算经费达 231 亿美元,五年时间 nih 的预算翻了一番,到 2002 年底,美国已拥有生物技术公司 1460 多家,产值 300 亿美元,从业人员 14 万。目前,美国拥有领先世界的波士顿、旧金山、金迭戈、 华盛顿和北卡罗来纳等五大生物产业基地,不仅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而且是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化的基础。 2004 年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收入为 427 亿美元, 约占全球的 78%。 欧盟(eu)在第六个科研计划框架中,把“生命科学,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基 因组技术和生物技术”确定为七个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并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2002 年,欧洲生物技术公司近 1900 家,总销售额为 137 亿美元,其中上市公司 102 家,实现销售收入 80 多亿美元,r&d 投入近 50 亿美元,雇员约 33000 人,欧 盟国家已决定在 2010 年以前要将科研方面的投入增加到 gdp 的 3%, 三分之一左右 指定用于生物技术研究方面。 政府为重振日本经济,一直酝酿着以生物技术立国的战略。2002 年 12 月,在 日本的第五次生物战略会议上,小泉首相确定了生物技术立国战略的轮廓,生物 技术立国战略由 3 部分组成:第一,加强研究开发,政府加大对生物技术领域研 究的政策倾斜;在五年时间内生物技术科研预算将增加一倍,估计 2006 年,生物 技术研发经费为 8800 亿日元;第二,加快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步伐,新药审定时间 将由现在的 57 年缩短为 3 年;第三,制定国民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实施计划,确 保生物技术安全并赢得国民信赖。日本生物技术产业结构呈现多样化,业者以酒 类制造商、食品厂商,制药公司与酿制剂制造商为主,2002 年,日本生物技术市 场规模达 1.8 万亿日元,其中医药诊断试剂约占生物技术市场总值的 46%,政府的 目标是:生物技术领域的预算占科研总预算的 13%左右,到 2010 年,国内生物技 术产业达 25 万亿日元(约 1865 亿美元)的规模。 印度原来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实力较弱,由于受计算机软件领域巨大成功 的鼓舞,印度已在卡纳塔克邦建立了 3 个生物技术园区,积极推动生物技术成果 的产业化,2005 年 5 月,印度还公布了未来十年生物科技发展战略草案。在生物 医学领域,印度强调生产适合发展中国家的药品,积极占领低购买力市场,对西 方制药公司已构成威胁,2003 年这一领域的销售收入为 5400 万美元。目前,印度 已有生物技术公司 240 多家,从业人员 2.5 万。据印度生物技术部专家估计,印 度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从 1999 年的 17.89 亿美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42.7 亿美 元。印度的合同研究机构(cro)的基因组测序、dna 文库构建、新型农作物品种的 6 遗传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学方面前景看好。 此外,以色列虽然受地域限制和持续的巴以冲突所形成的政治僵局的影响, 但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仍较为迅速, 生物技术产业的年销售额已从 1998 年的 3.86 亿美元增长到 2001 年的 8 亿美元,持续保持 20%以上的增长速度。韩国、中国的 台湾地区和巴西也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又一战略产业,2001 年,台湾地 区的生物技术产业产值达 1000 亿新台币。 2.2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小,基础薄弱,但在国家的推 动下,特别是 1986 年开始实施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计划)以来,我国的生物 技术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2.2.1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微观基础状况 从生物技术企业增长速度来看,随着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将研发中心向我国转 移,以及一批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创业。近几年来,我国生物技术企业数量迅速增 加。据不完全统计,1990 年中国大陆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约 274 个,生物技 术企业 36 家,1998 年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有 315 个,生物技术企业超过 261 家,到 2005 年涉及生物产业的开发区、科技园区、基地等园区有 168 个,与现代 生物技术相关或直接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数量近 3000 家,从事生 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员约 3000 人。如上海 2003 年新增研发型企业 56 家,年增 幅 80%以上,以上海开拓者药业为代表的专门从事委托研究(cro)的企业,由于与 跨国企业联系紧密,发展速度非常快。又如天津从事生物医药,诊断试剂,生化 药物,干细胞研发、生产活动的公司超过 60 家,其中多数是近年来新成立的。 从生物技术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所属领域来看,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主要应 用于医药、农业方面。根据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004 年对 1035 家 生物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72.14%的企业集中在这两个领域。另外,虽然全国各 地纷纷建立生物园区,鼓励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但初具规模的产业化地区主要 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其中上海、北京两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 点实验室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总数的 41%。 公司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2002 年全球最大的医药企业辉瑞公司销 售额为 451.88 亿美元,最大的生物技术企业安进公司(amgen)销售额为 49.9 亿 美元,而 2003 年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上海医药(集团)公司销售额只有 150 亿元 人民币,最大的生物技术企业不足 5 亿元人民币,与跨国公司有巨大的差距。 7 2.2.2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及增长态势 据统计,1986 年除传统生物技术产品(如酒类)外,现代生物技术产品(如 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微生物农药)的总产值约 2 亿多人民币,截止 2003 年底, 我国现代生物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640 亿元,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为 200 亿人民币。到 2005 年,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约为 250 亿元,年增长率 20%以上。 (一) 农业方面,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的 研发与生产上。 据 2004 年统计,我国已批准抗虫棉、耐贮番茄等 6 种转基因植物商品化,其 中五种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当年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 370 万公顷,占全 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 5%,居世界第四位,到 2006 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 种植面积已达 352 万公顷,占全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 66%。 生物农药是近几年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我国生物农药的主体是微生物农药和 农用抗生素,其产业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昆 虫病源真菌制剂、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拮抗细菌生防制剂等方面。我国目前大 约有 200 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2004 年登记的生物农药活性成分品种为 140 种, 占我国农药总有效成分品种的 15%;产品 411 个,占注册登记农药产品的 8%;年 产量 1213 万吨制剂,约占农药总产量的 12%;年产值约 3 亿美元,占农药总产 值的 10%左右,使用面积约 4 亿多亩次。目前,每年新研制成功和登记注册的生物 农药品种以 4的速度递增。 生物饲料产品是包括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前沿技 术开发和应用于各种饲料工业的生物产品。我国生物饲料产品主要集中在饲料添 加剂上,包括饲料用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新型饲料蛋白 资源产品等,目前我国饲料用酶制剂年产量 5000 吨,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十分 之一。饲料用氨基酸类产品中,虽然大部分仍依赖进口,但赖氨酸和蛋氨酸已经 实现规模化生产,饲料用维生素类产品发展迅速,除个别产品外,其余产品基本 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二)医药生物技术产业领域。 2005 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为 4508 亿元,而生物医药产品(包括传统的生 物医药产品)实现总产值 1685 亿元,约占全国医药总产值的 37.4%。其中基因工 程药物和疫苗是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自从我国第一个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在 1989 年上市及 1992 年乙肝疫苗 获准大规模生产并投放市场以来,已有 ct 缺失霍乱疫苗、双价痢疾疫苗、狂犬疫 苗、血吸虫病疫苗、麻疹病毒疫苗等 25 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投入正式生产,其 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市药物为 9 种,另有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约 400 个,世 界市场上最畅销的前 20 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大部分也已在我国上市。 1996 年调 8 查时的销售额约为 2.2 亿元人民币,2000 年跟踪调查时,销售额已经达到 22.8 亿人民币,2005 年约 60 亿元。 目前临床诊断试剂以生化试剂和免疫诊断为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基因 技术为基础的临床诊断试剂和基因芯片的研制,可以快速地做出诊断。国家科技 部、科学院、自然科学基因委均列项支持,企业更是抢先进入。我国自 1997 年开 始生物芯片的研究以来,已研制出有一定实用意义的基因芯片及检测仪样机。目 前我国的生产生物芯片的生产企业约 30 余家,但大部分还处于研发阶段,只有为 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开始将产品投放市场。如我国首创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腺病毒、合胞病毒桥联酶标快速诊断试剂现已在全国 300 余家医院使用;国家计 委批准深圳一架公司在深圳建立生物芯片生产示范性基地;陕西超群科技股份公 司研制的 spgc-200 型 dna 芯片可以准确、快速地监测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 病毒,经国家药品监督局批准,已投入商品化生产。总体来看,生物诊断试剂产 品的销售额从 1996 年的 1.85 亿元增长至目前的约 30 亿人民币,从国外产品几乎 垄断的状况转变为国产产品占有 70%90%市场份额的局面。 (三)生物工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发展潜力巨大。 生物工业是指在工业领域的生产过程中使用或部分使用生物技术来实现产品 的制造过程,包括生物化工、功能食品等。目前我国主要应用领域是各种轻工业 发酵产品的制造,全国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工业企业近 250 家,部分已进入大规 模产业化阶段。几个主要产品在产量方面达到了世界前列,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 20 世纪 90 年代的水平。如药用氨基酸的生产厂家已达近百家,总产量已逾 4000 吨, 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发酵有机酸的主要产品柠檬酸, 产量已占全球的 30%以上, 居世界第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具备高效率催化作用的酶制剂,产品品种有 20 余种,年产量为 32 万吨,近 20 年间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超过 20%。又如,常州的 常茂生物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高效固定化酶柱式反应器,解决了复杂生 物反应系统中物料循环套用的关键技术,在产业化生产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 酒石酸年产量已突破 4000 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10%以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在生物环保、生物能源、生物海洋方面也具有一批重要成果,产业化 前景广阔。如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从野生麻风树果实中提取并加工出与柴油相近 但更环保的燃油,这种“生物柴油”不会出现黑烟弥漫的现象。2005 年 3 月,我 国的生物柴油生产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产品各项指标达到了美国 astm6751 标准,使用性能良好,完全能够作为柴油内燃机燃料,在今后五年内,我国将建 成年产量 2 万5 万吨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工程。 燃料乙醇也是生物能源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 为 102 万吨/年,并实现年混配 1020 万吨生物乙醇汽油的能力,成为仅次于巴西、 美国的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和使用国,占国内汽油消费市场的 20%。燃料乙醇产业 9 “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中,到 2010 年,乙醇汽油将占我国汽油消费量的一半以 上,并形成以“非粮”原料为主,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经济效益为中心、缓解能 源供应紧张和环境保护为目的生物燃料产业链。 生物海洋方面,自 1996 年以来,我国将海洋生物技术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 展计划(863 计划),并启动一系列重大项目。目前,转草鱼基因(即“全鱼”基因) 的鲤鱼(黄河鲤)实用化研究已居世界先进水平,转全鱼基因三倍体“吉鲤”也 培育成功。大连水产学院进行鲍的三倍体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功地进行鲍 三倍体规模化生产,截止 2000 年底,生产的三倍体鲍已达 400 万枚。天津制盐工程 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完成优良藻种的筛选和室内培养等多项科研成果,藻粉软胶囊 产品现已批量生产。 2.3 我国生物技术产品贸易状况 我国生物技术产品进出口主要是指治疗性产品(从生物中提取,如疫苗,人体 血液,血浆,蛋白质,单细胞抗体等),生物制品制造,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三大类。 在该定义中,在生物技术研究中所使用的科学仪器、环境技术产品及农业生物技术 产品是不包含在内的。而美国在统计生物技术产品进出口时,主要包括治疗性产 品和生物制品两大类,可见除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外,两国统计口径基本一致, 在研究两国生物高新技术产品时具有可比性。 2.3.1 进出口规模与进出口比率 表1显示了我国近年来生物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值及在总进出口中的百分 比,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值及在总产品出口中的百分比。 从出口方面来看,一般来说,一国高新技术产品在总商品出口中的份额越大, 那么这个国家获利就越多,竞争优势就越强。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 产品的出口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是非常明显的,从 1997 年的 96.88 亿美元上升到 2005 年的 2182.53 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商品出口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 由 1997 年的 13.9%增长至 2005 年的 30.0%。但与美国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 出口规模和所占份额明显偏小。比如 1996 年,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 口总额的 17.2%,我国 1997 年才为 5.3%;美国 1999 年这一数据为 20.2%,我国 2002 年(20.8%)才达到这一水平。 再看生物技术产品的出口,我国1997年生物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商品出口的 0.059%,2005年为0.035%,由于中国出口量的迅速增长,除2001年略有上升外, 在这8年时间内,这一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美国1996年的这一数据为1.1%,1999年 为1.05%。另外生物技术产品出口值增长也非常缓慢,据美国对2002年3月到2003 年3月期间的统计,生物技术产品出口额为71.4亿美元,到2004年3月,这一数据就 10 已经达到了387.2亿美元 ,而我国在出口量最高的年份(2005年)也只有2.68亿美 元。从这些数据看,我国的高新生物技术产业是在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距悬殊, 高新生物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总商品出口的贡献不大。 从进口方面来看,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量以及在进口中的比重增长迅速,长期 处于逆差状况,但到 2004 年开始出现顺差。生物技术产品每年进口量由 1997 年 的 0.17 亿美元上升到 2005 年的 1.42 亿美元,由于总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在进口 总量中的比重保持在 0.02%左右,与出口量相比,属于顺差,但差额不大,最大年 份也只略微超过 1 亿美元。 表1 我国生物高新技术进出口与贸易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 单位: 亿美元 1997 199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高新生物出 口值 1.07 1.04 1.66 1.67 1.90 2.19 2.68 高新生物进 口值 0.17 0.42 0.66 1.27 1.05 1.08 1.42 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 96.88 247.04 464.52 678.55 1103.20 1653.64 2182.53 高新技术产 品进口 197.83 375.98 641.07 828.39 1193.01 1613.45 1977.13 总出口 1827.9 1949.3 2661.0 3255.7 4383.7 5934.0 7620.0 总进口 1423.7 1657.0 2435.5 2952.0 4128.4 5613.8 6601.0 生物出口占 总出口 0.059% 0.053% 0.062% 0.051% 0.043% 0.037% 0.035% 生物进口占 总进口 0.012% 0.025% 0.027% 0.043% 0.025% 0.019% 0.022% 高技术出口 占总出口 5.3% 12.7% 17.5% 20.8% 25.2% 27.9% 28.6% 高技术进口 占总进口 13.9% 22.7% 26.3% 28.1% 28.9% 28.7% 30.0%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部网站;中国商务部网站;比率数据由作者计算得出。 该统计数据来自 http : / 年 份 产 品 值 11 2.3.2 出口结构 我国在高新生物技术产品出口方面主要是高新医药产品的出口,其出口的子 目有化学药品制造,中药材及中成药制造和生物制品制造。在这三类产品出口中, 化学药品制造产品的出口占主导地位。在表2中可以看到,1995年生物高新技术产 品的出口额为1.2732亿元,其中化学药品制造出口就有1.1012亿元。2001年的出口 为1.8338亿元,化学药品制造1.4969亿元。这就说明我国高新生物技术产品出口结 构十分单一。 另外,我国大中小企业在高新生物技术产品出口方面也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虽然是大型企业占据着出口的主导地位,但是小企业的高新生物技术产品出 口也非常可观。从表3可以看到,我国小企业也为促进出口的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在2001年小型企业高新生物技术产品的出口已达到了60.13百万元,同期大型企 业仅92.92百万元,因此我国应该重视小型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 表2 我国生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单位: 100 million yuan 年份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生物高新技术 127.32 147.15 162.54 167.93 183.38 化学药品制造 110.12 121.06 136.84 139.22 149.69 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 10.29 11.97 13.81 15.09 14.97 生物制品制造 1.68 9.57 7.93 10.06 12.39 资料来源: 由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表3 我国大中小企业出口交货值单位: 100 million yuan 年份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大型企业 72.98 75.17 96.40 85.55 92.92 中型企业 23.00 22.58 20.47 27.03 30.32 小型企业 31.34 49.40 45.66 55.35 60.13 资料来源: 由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12 第三章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反思 3.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其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 (1995)一书 中,首先对传统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否定,主张用竞争优势代替比较优势 。竞争优 势是指在国际竞争中优于竞争对手的某种能力而产生的优势地位,表现为比竞争 对手创造更多增加值。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公司可以通过全球化和跨国 经营,可以轻易地获得比较优势所依赖的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要 素禀赋。取而代之的是,竞争优势应当依赖熟练的劳动力以及强大的科研基础。 这些资源是稀缺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因为这些资源需要通过长期持续不断 的投资来创造。 为了针对产业竞争优势来源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 波特提出了著名的 “钻 石模型” ,这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 钻石模型认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一个产业的(生产率 )成长最主 要受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状况四个 关键因素所组成国内环境的影响,政府和机遇虽不是关键要素,但对国家竞争优 势也有一定影响。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各种投入,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 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这些生产要素有两种基本分类方式,第一种分类方 式是将它们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 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员和半技术人工、融资等;高级生产要素则包括现代通 讯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各大学研究所等。第二种分类方式是根据它们 的专业化程度可分为一般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一般性生产要素包括公 路系统、融资、受过大学教育且上进心强的员工,它们可以被用于任何一种产业 上,而专业性生产要素则限制在技术型人力、先进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领域及 其它定义更明确且针对单一产业的要素。波特认为,高级和专业性生产要素比初 级和一般性生产要素更能提高本国产业的生产率。 需求条件是消费者(包括生产性企业消费)对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对企业而言,需求市场可分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波特认为,由于生产性企业 与母国需求市场的接近性和现实性,内需市场比外需市场更能成为产业发展的动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p2. 波特将竞争力归因于生产率的提升,这一观点在我国得到了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同。 13 力。在分析本国市场能否产生国家竞争优势时,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结构,市场 规模和国内需求的增长率,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迎合未来国际市场需求的 预期需求,提早需求和内需的迅速成长等可以为本国企业创造国际竞争优势提供 条件,此外,波特强调指出,国内市场的质量(如挑剔需求)远比市场需求量(市 场规模)更重要。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是指为该产业提供原材料、零组件、设备、技术、信息及 其它相关与支持性活动的企业和中介组织的集合。企业和供应商形成的价值链对 竞争优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供应商不断进行产业创新和升级,在国际市场上 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时,如果本产业企业具备有效应用这些相关产业的能力,则 能形成该国在这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涉及本国和外国供应商的问题上,波特 认为价值链的建立需要借助于供应商资深管理人员的密切合作,并通过实质活动 才能养成,由于本地市场更真实,较容易预测,甚至在成功之后所带来的社会地 位对本地供应商的激励效果也较大,而且企业与供应商在文化和地缘上的一致, 也使得它们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背景相近,设备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更相容,进 而降低沟通和执行时的成本,因此,与外国供应商相比,本国供应商的稳定性较 高,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有效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关系,会使得它们的 创新步伐加速。当然,也不可一味苛求国内所有供应商都得具备国际水平,可以 在海外寻求替代品,灵活思考哪里有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级造价工程师土建专业考试高频考点梳理
- 2025年IT科技项目主管竞聘实战指南及模拟题答案详解
- 2025年企业青年团员思想引领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兽用诊断制品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非接触式物位仪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新闻采辑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抗衰老医美提升沙龙课件
- 江苏省南京市励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新未来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测评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5年excel数据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 职级职等管理办法
- 互联网金融(第二版)课件 第1章 导论
- 工厂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 头颅CT“3B”阅片法课件
- 锁骨骨折病人护理查房
-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案
- 电解质紊乱患者的护理
- 抚州辅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高考地理真题(答案版)
-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