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作者:作者:_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单位:单位: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提交日期:2012 年 06 月 10 日 学位授予单位:内学位授予单位:内 蒙蒙 古古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刘建华教授 内蒙古科技大学 大学生博客行为的道德归因研究 赵 霞 大学生博客行为的道德归因研究 the research on moral attribu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log behaviors 研 究 生 姓 名:赵霞 指导教师姓名:刘建华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包头 014010,中国 candidate: zhao xia supervisor: liu jianhua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p.r.china 独独 创创 性性 说说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内蒙古科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 表示了谢意。 签名:_ 日期:_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 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 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 签名:_ 导师签名:_ 日期:_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摘 要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表现形式的不断更新,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越来 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并对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 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事实上,博客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又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如何对博客场域中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发挥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对于实现大学生博客场域的健康发展、增 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案分析法等多种 研究方法,从分析博客的概念入手,对博客的起源及发展做了简要介绍,并依次探 讨了博客的分类、特征、基本功能以及在大学生中扮演的角色。在研究过程中,主 要选取内蒙古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为样本,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大学生博客使 用现状以及大学生的博客行为特点。笔者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对博客网站上大学生 博客内容的细致分析,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层面有针 对性的探讨了博客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影响以及大学生博客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 并提出相关道德建构对策。 海德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决定于外界环境,或决定于主观 条件。大学生博客场域中呈现出的道德失范现象,究其根本,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 原因两个方面。主观上主要表现为对博客及自身在博客场域中的行为认识不到位、 个人道德修养缺乏、心理障碍以及行为控制能力差等;客观上主要集中在媒介影 响、教育监管缺失、社会道德环境中存在的道德功利性现象及博客立法滞后、法律 监管不到位。 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有序使用博客,在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导向性与交 互性相配合、疏通与引导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下提出相应道德建构策略。大学生博客 主体应自觉培养自律意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博客网站需加强监管和技术审查,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高校应注重校园网络文化宣传与建设,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队伍;政府应完善相关立法,明确博客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严格执法。目的 在于防治大学生在博客场域中的道德失范行为,构建大学生博客场域的道德秩序,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博客行为;道德归因;对策大学生;博客行为;道德归因;对策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manifestations of constantly updated, the blog as a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 of network attracts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of all ages, impacts the change of their mind and behavioral pattern silently, and brings new challeng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fact, the blog is the carriers and too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has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w to educat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blog,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blogs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study, comprehensive us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etho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case analysis and some other research methods. it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blog,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blog, and then discusses the blogs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basic functions and roles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mainly selec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students as samples,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on blog service situation and their blog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comprehensive survey result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colleges blog content on blog site, from moral cognition, moral emotion, moral will and moral behavior, four levels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blog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behavior and the reasons of moral misconduct,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of moral construction. fritz heider said that for a persons behavior there must be reasons for his decision, it comes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r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s. the reason of the moral anomie of students in blog field, in prime, can be divided into subjective reasons and objective reasons. for the subjective reasons, are specifically manifested in: not familiar with blog and the behavior of themselves in the blog field, lack of personal moral training,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and lack of ability to control their behaviors, and so on. objective reason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a, lack of supervision on education, the existence of moral behavior negative of social moral environment and backward legislation of blog. in order to guide students to use blog orderly,under the guidance of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self - education, guidance and interactivity, dredging and matched with the guide combination collage can put forward the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corresponding strategy of moral construction. so that collage can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consciousness of blog,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media quality education. the blog site has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technical review, so as to maintain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ampus network culture propaganda and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e the work tea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clarify tort liability in blog field and strict enforcement of the law. all of these are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ure morality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blog field, construct the moral order of students in blog field and strengthen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etwork domai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blog behaviors;moral attribution;countermeasure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1 引 言 . - 1 - 1.1 研究背景 . - 1 - 1.2 研究现状 . - 1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 1 - 1.2.2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 3 - 1.3 研究目的 . - 4 - 1.4 研究意义 . - 4 - 1.4.1 理论意义 . - 4 - 1.4.2 实践意义 . - 4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 . - 4 - 2 博客的概述 . - 6 - 2.1 博客概念的界定 . - 6 - 2.2 博客的起源及发展 . - 7 - 2.2.1 博客的起源 . - 7 - 2.2.2 博客的发展 . - 7 - 2.3 博客的分类和特征 . - 8 - 2.3.1 博客的分类 . - 8 - 2.3.2 博客的特征 . - 10 - 2.4 博客的基本功能 . - 12 - 2.4.1 沟通功能 . - 12 - 2.4.2 交往功能 . - 13 - 2.4.3 议政功能 . - 13 - 2.4.4 娱乐功能 . - 14 - 2.5 博客在大学生中的角色扮演 . - 14 - 2.5.1 风向标角色 . - 14 - 2.5.2 传声带角色 . - 15 - 2.5.3 减压阀角色 . - 15 - 3 博客对大学生的行为影响 . - 16 - 3.1 大学生博客使用现状 . - 16 - 3.2 博客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影响 . - 17 - 3.2.1 道德认知层面 . - 17 - 3.2.2 道德情感层面 . - 18 -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3.2.3 道德意志层面 . - 19 - 3.2.4 道德行为层面 . - 20 - 3.3 大学生博客道德行为失范的归因分析 . - 21 - 3.3.1 主观原因层面 . - 22 - 3.3.2 客观原因层面 . - 24 - 4 大学生博客行为的道德建构策略 . - 27 - 4.1 大学生博客行为的道德建构目标 . - 27 - 4.2 大学生博客行为的道德建构原则 . - 27 - 4.2.1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 - 27 - 4.2.2 导向性和交互性相配合原则 . - 27 - 4.2.3 疏通与引导相结合原则 . - 28 - 4.3 大学生博客行为的道德建构对策 . - 28 - 4.3.1 培养大学生博客主体的自律意识 . - 28 - 4.3.2 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 - 29 - 4.3.3 加强对博客网站的监管和技术审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 29 - 4.3.4 注重校园网络文化宣传与建设,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 - 30 - 4.3.5 完善相关立法,明确博客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严格执法 . - 30 - 结 论 . - 31 - 参 考 文 献 . - 32 - 附录 关于大学生博客行为的调查问卷 . - 35 - 在学研究成果 . - 38 - 致 谢 . - 39 -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1 引引 言言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1994 年 4 月 20 日,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 64k 专线 开通,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 5.13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38.3% 。互联网对 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促进了人们工作、学习和 生活方式的变革。博客作为互联网技术和内容创新的产物,以其参与、互动和个性化的 特征深受网民喜爱。据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使用博客 的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 3.19 亿人,博客应用占到各类网络应用使用率的 62.1%。博客 在各大综合门户网站中已成为标准配置,成为网民在互联网上的重要基础应用之一。 随着现实中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的进入博客,博客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成长性,对 网民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互动的习惯和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博客应用 的主流群体,大多数大学生博客主体认同网络生活的现实属性,认为发布在博客中的言 论同样要受到现实生活中道德与法律规范的约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相关互联网 法律法规,自律网络行为。博客的发展在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个人表达带来便利的同 时,也对大学生群体品德面貌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类似的隐私暴露、人身攻击、侮 辱谩骂、博客暴力等道德失范现象不时的呈现在大学生博客场域。大学生博客场域中的 这些道德失范现象究竟是公域的展示还是私域的泄愤,是权利的维护还是道德的失范。 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对大学生博客失范行为进行道德归因分析,并提出建构性策 略,正是本论文的题中之意,也是笔者立意的初衷和基础。 1.2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整个国际学术界来看,对博客的研究是多视角、多方面、多价值取向的。以欧美 学界对博客的研究为例,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博客兴起及发展的原因;博客 营销的商业价值;政治博客的传播模式及其社会作用;博客的媒体价值;博客传播的社 会影响力;博客导致的实际的司法与伦理冲突,研究者对冲突性质、社会规约办法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互联网络状况白皮书r.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16.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的探索和研究;对博客洲际、国家发展形势的报告与研究;博客与教育等 。目前,美 国哈佛大学等其他著名学府均已开通博客平台,为广大师生服务。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现 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国外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 2002 年方兴东将博客引入我国,迄今已有十年多的发展历程。国内学界对博客 的研究相应可以划分为介绍推广、专业领域的探索及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三个阶段。 在介绍推广阶段主要是把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介进行介绍推广,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 在讨论博客的特点、历史、使用方法及使用感受等。随着博客的发展,博客逐渐进入多 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范畴,学者们纷纷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对博客展开研究。此时,博 客研究呈现出涉及主题广、研究范围宽的特点。诸如,周海英在“博客”的传播学分 析(江西社会科学 2004 年第 7 期)、方兴东,刘双桂,姜旭平,王俊秀博客与传 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以博客(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的传播学意义 初论(现代传播,2004 年第 2 期)都探讨了博客的传播学意义 。宋雪飞在博客在 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中从博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入手,探讨了博 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张俊超对博客应用于教育的现象学解读(华中科技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5 期)则从博客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角度对博客的教育应用进行了现象学解读 。博客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引发的问题也越来 越多,人们意识到博客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思想革命,由此引发了学界对博客 现象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第一是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为基础展开对博客公共性的讨论。如,刘敏在博客作为公共领域载体的优点与缺点 (新闻爱好者,2009 年第 21 期)中则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作为支点,对博客作 为公共领域载体的优缺点逐一进行了分析 。杨琳、周耀民在博客公共领域形成的可 能性及特征(当代传播,2008 年第 4 期)认为博客汇聚了大量的“私人”参与其 中,借助最具独立性的沟通媒介,在博客世界中进行批判性讨论并达成共识,具有形成 公共领域的可能。相比传统的公共领域,博客公共领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并指出从当前 博客发展的状况来看,博客公共领域亦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第二是关于博客话语 权争论,在肯定博客解放话语权的积极效果的同时,又指出了话语权应不仅仅是话语的 权利(right),还应有话语的权力(power)。樊庆磊在场域符号话语权解 读网络博客的新视角(新闻世界,2010 年第 10 期)中引入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 厄的场域理论,运用传播学中的符号与话语理论分析博客场域的内部规则与博客场域内 胡春阳.欧美博客研究评述j.现代传播,2006(3):74-78. 方兴东,刘双桂,姜旭平,王俊秀.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以博客(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 版的传播学意义初论j.现代传播,2004(2):80-86. 宋雪飞.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6):40-41. 张俊超.对博客应用于教育的现象学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20-122. 刘敏.博客作为公共领域载体的优点与缺点j.新闻爱好者,2009(21):26-27. 杨琳,周耀民.博客公共领域形成的可能性及特征j.当代传播,2008(4):80-83.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 部各种资本对话语权的争夺。指出参与到这个场域中的每个人都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本争 夺场域内的符号资本点击率,进而获得场域中更好的位置以达到自己争夺话语权力 的目的 。第三是对博客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的批判。这个阶段是博客研究的辉煌和反 思时期,对博客的研究更加具体与思辨。人们不仅要有认识、获取、分享信息的能力, 更应该具有筛选、解读、批判反思的能力。学者呼唤理性的回归,认为只有理性的博客 舆论才具有社会引导作用,进而引起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高度重视。此外,针对博客的研 究专著有方兴东、王俊秀合著的博客e 时代的盗火者被誉为是博客在中国发源启 蒙的开山之作,除了对博客在国外的发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以外还深刻的分析了博客在 中国初期的发展状态,并提出了“四零”原则作为博客的基本特征,指出博客的精神是 “思想共享” 。顺风和吴佑昕合著的顺风新博客论:互联网 2.0 新思维是中国第 一本纯原创博客研究专著 。杜庆杰的博客初探则从文化的角度对博客进行了分 析,借助社会交往理论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需要理由系统。著者指出:在社会交往中 博客发出的正是作者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聚集起来才形成社会的声音 。赵雅文的 博客:生性.生存.生态主要在博客实务层面的基础上,通过对传播学理论的运用研 究探讨博客本性和博客环境,最后对博客生态环境的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对博客生 性、博客生存、博客生态这三个异常分明的逻辑层级构建博客研究的“立体”体系 。 1.2.2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既有博客研究成果对充分发挥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优化博客思想政治教 育环境、构建和谐、稳定的博客秩序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本论文的写作也有着多 方面的启示和借鉴,但既有研究成果对博客的道德角度研究还是主要集中在博客道德现 象和由博客产生的道德问题及其社会化影响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网 络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下,目前的研究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当前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遇到的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大学生这 一特殊群体在博客中的道德行为,从内外因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归因研究,并提出相应对 策,以期抛砖引玉,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从这个角度深入研究, 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内容。 樊庆磊. 场域符号话语权解读网络博客的新视角j.新闻世界.2010(4):133-134. 方兴东,王俊秀著.博客-e 时代的盗火者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顺风,吴佑昕著.顺风新博客论:互联网2.0 新思维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杜庆杰.博客初探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赵雅文.博客:生性.生存.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4 -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随着博客的认知和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博客应用在网民中的应用已经趋于稳定,大 学生作为博客应用的主流群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研究分析博客对大学生的道德行 为影响,并对大学生博客道德失范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其目的就是要实现大学生博客场 域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健康文明的互联网环境。 1.4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随着博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博客在大学生网民中应用的逐步普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强,如何引导大学生有序使用博客,构建和谐的博客场域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的博客行为,并对其进 行道德归因分析,以期建构起大学生博客场域的道德秩序,其目的就是要实现大学生博 客场域的有序和健康发展。 1.4.1 理论意义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本研究有助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的视角,为防治大学生在博客领域的道德失范行为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优化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相关理论,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时代特点,开展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 1.4.2 实践意义实践意义 从实践上来说,本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对增强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进博客市场健康发展,构建健康文明和谐 的互联网环境。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 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自己注册博客参与观察、对个案进行追踪研究,并辅以调查 问卷的方式分析大学生博客使用现状,探讨了博客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影响,并对大学 生博客中的道德失范行为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提出相应道德建构策略。采用的研究方法主 要包括:文献分析法,即充分利用现有各种相关论著,期刊等文献资料,在学界前辈相 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得出自己的成果;参与观察法,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自己注册博客,浏览大学生博客的内容等收集第一手资料,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筛选整 合,以求得到本课题研究的核心理论或结论;问卷调查法,即通过发放“关于大学生博 客行为的调查问卷”,间接获得大学生在博客中的行为相关的材料和信息,并对其进行 定量和定性分析;个案分析法,即在参与观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有用信 息,通过对大学生博客的个案关注、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对其进行归因研究并提出解决 对策,以求有效推进博客市场健康发展,发挥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增强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文共四个部分,其中论文第一部分即引言部分简要说明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国内 外既有研究现状及不足,并明确了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及意义,同时概括说明了论文的基 本框架结构。论文第二部分对博客进行了概述,包括博客概念界定、博客的起源和发 展、博客分类和特征、博客的基本功能以及博客在大学生中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在分 析大学生博客使用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 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博客的道德失范行为,并以归因理论为基础从内外因两个维度对其 进行归因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明确了大学生博客行为的道德建构目标、原则以及策略, 以期构建健康、和谐的互联网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6 - 2 博客的概述博客的概述 2.1 博客概念的界定博客概念的界定 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 blog/blogger。blog 是 weblog 的简称。 webolg,其实是 web 和 log 的合成词。web 是指world wide web,即万维网或通称的 互联网;log 的原义则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而目前最流行的词 汇“blog”,一般公认是 peter merholz 在1999 年才命名的。中文把 blog 译为“网志” 或者“博客”,前者取义,后者取音。不仅写 blog 的“blogger”也被译为“博客”, 而且还可以作为动词用,写博客这种行为也可称为“博客”。从操作角度看,这是极其 简单便捷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使得任何译为网民只要愿意,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拥有 自己的博客,自由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姜奇平认为博客是一种对于知识的自由生产方式,是知识经济的 2.0 版,博客的出 现有助于我们克服对知识经济的片面理解 。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 说,blog 代表着“新闻媒体 3.0”。1.0 是指传统媒体或者说旧媒体,2.0 就是人们通常 所说的新媒体,而 3.0 就是以 blog 为趋势的自媒体(we-media)或者叫“个人媒体”。 美国useland 公司的 ceo 戴夫温纳(dave winer)认为博客就是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 音(the unedited voice of a person)。此外还有人认为 blog 是“继 e-mail、bbs、和 icq 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 笔者参引麦尚文等人写的博客日志: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从传播学角度看 blog 的勃兴认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网络为载体; 二是其内容的个性化表达;三是充分利用超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 客的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项目环境保护与绿化咨询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新能源产业担保合同要素与风险控制
- 2025年度高端别墅庭院搭棚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出国定居养老与退休规划服务合同
- 2025版能源项目委托担保合同模板
- 2025版电动汽车充电站配电柜销售合同
- 2025年物流代签合同委托书全新范本
- 2025房地产营销合作合同:海外地产项目营销推广服务
- 2025年度办公场地租赁与专业安保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端网约车司机入职服务协议范本
- 电梯扣款通知函
- 《恩施旅游,介绍》课件
- 《无铅压电陶瓷综述》课件
- UL891标准中文版-2019配电盘十二版
-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 乡村振兴大讲堂课程设计
- 农业代收代付业务管理规定
- 专业音响灯光租用协议(2024年版)
- 2024年短剧整合营销指南报告
-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广西南宁宾阳县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