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精神损害赔偿中,中国传统补偿性赔偿原则的指 导已不能使受害者受到有效和公正的救济。因此,本文认为,目前中国有必要引 进英美普通法系的惩罚性赔偿,使惩罚性赔偿原则成为精神损害赔偿的一个重要 指南。这样,中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就发展为惩罚性的精神损害赔偿从而能够实现 对受害者的充分抚慰和促进中国的社会和谐。 本文第一章第一节对惩罚性赔偿的概述是为第二节( 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 赔偿的关联) 提供了认识的前提。第二节的阐述并不局限于关联处的讨论,更重 要的是,借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民法理念进行批判。而第三节的讨论可以视为 第二节讨论的升华即对惩罚性赔偿原则与补偿性赔偿原则进行明确地界定,进而 阐发了在精神损害赔偿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推导出其 三项基本要求,使惩罚性赔偿原则形成了系统化。 另一方面,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正当性证明建基于伦理道德论和正当程序论并 由此展开。第二章的第一节主要以道德报应论和法律报应论作为理论根据从而使 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报应主义在精神损害赔偿中得到论证。第二节以功利主义为惩 罚性赔偿原则的另一理论基础并阐释其在精神损害赔偿中的合理性。当然,第一 节与第二节两种不同的立场在第三节获得调和并使之服务于惩罚性赔偿原则的 正当性证明。也就是说,惩罚性赔偿原则所具有的公正性和功利性源于它的正当 的手段和正当的目的的统一,因而它是正义的也是正当的。第三章从正当法律程 序的角度论证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正当性。运用这种研究方法试图表达“程序是实 体之母”的理念。因此,第一节从程序性方面侧重论证惩罚性赔偿原则能否符合 正当程序的要求,而第二节则从实体性方面论证惩罚性赔偿原则是否符合正当程 序。总之,无论是伦理道德论还是正当程序论,惩罚性赔偿原则在精神损害赔偿 中的适用具有正当性。 关键词:惩罚性赔偿;原则;正当性 a b s t r a c t w 油l ed c v e l o p m e n to fo u re c o n o m y 锄ds o c i e t y ,t l l e 仃a d i t i o n a lp r i n c i p l eo f t t l ec o m p e n s a t o 巧d 锄a g e sc 狮tb ea g o o dg u i d a n c et om es u 侬珊t og e te 绦娥i v e a n dj u s tr e d r e s si nt l l e6 e l do fm ee m o t i o n a ld i s t r e s sd 锄a g e so f c 1 1 i n a a c c o r d i n gt o t l l i s ,t h ea u t l l o rc o n s i d e r sm a ta tp r e s e i l tc h i n as h o u l di n t r o d u c em e p u 1 1 i t i v ed 锄a g e s u s e dmt h ec o 舢n o nl a wc o u n 仃i e ss l l c h 嬲m eu i l i t e ds t a t c s 觚db r i t a i ni n t ot 1 1 e e n l o t l o n a ld i s 觚sd 锄a g c ss 0t l l a tn l e 埘n c i p l eo ft h ep u l l i t i v ed 锄a g 髂w i l l b e 柚 1 m p o n 叫g u i d et ot l l e 锄o t i o n a ld i s 仃e s sd 锄a g e so fc l l i n a 耽e r e f o r e t h e 锄o t i o n a l d i s 骶s sd 锄a g e so fc h i n aw i l lb ep u i l i t i v e o i l l yi nt 1 1 i sw a y c 卸m e 啪o t i o n a ld i s 缸髑s d a m a g 茚o fc h i i l a 百v ee l l o u 曲c o n c i l i 砸o nt 0 廿l es i l f f e r 珂a 1 1 do u rh a n n o l l i o u ss o c i e t v w i l lb ep r o m o t e d 1 1 1 e 丘r s ts u b c h a p t e ri n c h a p t e r0 1 1 e ,t l l a ti s ,n l ei n 舾d u c t i o nt 0t l l ep u l l i t i v c q a m a g e sl sv e 巧1 m p o n a n tb e c a u s ei ti s 锄e s s e l l t i a lp 砌嗍u i s i t e 蠡) rt l l ea r g u m e n t so f n l en e x ts u b c h 印t e r sa 1 1 do t h e rc h 印t e r s a n di nm es e c o n ds u b c h a p t e rt h a ti s m e r e l a t l o n s h l pb e 研e e l lt h ep u i l i t i v ed a n l a g e sa n dt h ee i n o t i o n a ld i s 骶s sd 锄a g e s ,t h e a u t l l o rn o t0 1 1 l ye x p o u n d st 1 1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研e c i l l 锄b u ta l s o 硎“c i z e st h e 仃a d i t i o n a lc o n c e p t i o no fc i v i ll a w t h i si s h e l p f h lt 0 t h et l l i r d s u b c h a p t e rt h a t d i f j f 酾l t i a t 懿t 量l ep 矗n c i p l eo f l ec o m p e n s a t o 叫d a l l l a g e s6 o mm e p r i n c i p l eo fm e p u l l j t i v ed a m a g 懿i l lf a c t ,廿l ed i s c u s s i o na b o u tt l l et l l i r ds u b c h 印t e rc a i lb ec o n s i d e r e d a s 廿l ed i s t i l l a t i o no ft 1 1 es e c 0 n ds u b c h a p t c rw h i c hp u t s 内刑a r dm en 玳ei m p o r t a n t e i e l l l e i l t so rr e q u i r e i i l e n t so fm e 研n c i p i eo f m e 叫t i v ed 锄a g e st h a tc 锄b e a p p l i e dt ot l l ee m o t i o n “d i s 讯烙si l 锄a g e so fc l l i n ab o t l ln e c e s s 撕l ya i l df e a s i b l y b e s i d e st h j s ,t 1 1 el e 百t i m a t i o np r o b l e m so ft l l ep r i n c i p l eo ft l l ep u n i t i v ed 锄a g e s a r eb a s e d0 nt 1 1 et h e o d e so ft l l ee “c a lj u r i s p m d e n c e 锄d t l l ed u e p r o c e s so fl a w n l e l e 昏t i m a c yo ft l l ep r i n c i p l eo fn l ep u l l i t i v ed a m a g 豁i sp r o v e db yt l l er e t r i b u t i o i l i 锄 b a s c do nm em o r a lr e l 晒b u t i o n 觚dl e g a lr e t r i b u t i o ni n l e6 r s ts u b c h a p t c ro f c h a p t e r t w 0 a n di i lt l l es c c o n ds u b c h a p t e rt h eb e l l t l l 锄i s mo f m e 研n c i p l eo f l ep u i l i t i v e d 锄a g e si sp r o v c dc l e 砌y 勰w e l l o f 黜,t l l eu l l i t yo f o p p o s i t 豁o f t l l ep h i l o s o p h y o fl a wi se l u c i d a t e di nm em i r d 贴c h a p t 盯孤di t h a sac 0 咖n o n1 1 l l d e r s t 柚d i n go f v 甜u et 0 跚p p o n l ea r g u m e n t sa b o u tm e l e 西t i m a c yo f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m ep u i l i t i v e 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 d 锄a g e s t h a ti s t os a y ,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p u n i t i v ed 锄a g e sw h i c hi sj u s t 锄d u t i l i t 撕a 1 1o r i 西n a t e sf b mt h eu 1 1 i t yo ft h el e 百t i m a c yo fi t sm e 锄s 锄de 1 1 ds oi ti s 1 e 百t i m a t e a n di nt h el a s tc h a p t e rt l l a ti sc h a p t e rn 玳ei n c l u d i n g 觚os u b c h a p t e r s , t h ea u t l l o rp r o v 懿t h el e 百t i m a c yo ft h ep d n c i p l eo ft h ep u n i t i v ed 锄a g e sf b mt h e a i l 舀eo fd u ep r o c e s so fl a wt oe x p r e s st h ei d e at h a ti s p r o c e d u r a ll a wi sm o t h e ro f s u b s t a l l t i v el a w ”t h e r e f o r e ,i nt h e 研os u b c h a p t e r s ,s p e c i a l 锄p h a s i si sl a i d0 n w h e t h e rm e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p u l l i tiv ed a m a g e si sa b l et om e e tt h ed e m a n d so f p r o c e d u r a ld u ep r o c e s sa n ds u b s t a i l t i v ed u ep r o c e s so fl a w a l li na l l ,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 t h e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a p p l i e di nt l l ef i e l do ft h ee m o t i o n a ld i s t r e s sd 锄a g e si s l e 垂t i m a t ef i r o mt h ed i f f 打e n t 锄酉e so f 们e wo ft h et h e o r yo ft h ee t h i c a lj u d s p r u d e i l c e a n dt h et h e o r yo ft h ed u ep r o c e s so fl a w 1 ( e yw o r d s : t h ep u n i t i v ed 锄a g e s ; p r i n c i p l e ;1 e 舀t i m a c y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 签名) :嬲裼 力汐4 7 年j 凋,眇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门大 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 子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 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 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奶,在 痧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作者签名:施笏诌日期:沙刃年朔r d 日 导师签名:行励矛日期:勿夕7 年厂月户日 导言 璺吉 寸日 本文对于在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的论述及其正当性证明最终要 表达一个基本观点:在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可以作为精神损害赔偿 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而且具有正当性。 老实说,在普通法系中它远非什么新问题,惩罚性赔偿已经历两个多世纪, 它不仅仅适用于精神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责任,而且适用于 合同责任、产品责任和保险责任等领域。但是,这样一个在普通法系有着深刻影 响的制度至今在中国( 大陆) 相关的研究者甚少,系统地针对惩罚性赔偿原则的 论著也难得一见,至于对其正当性证明更是无人问津。从齐二药假药事件”到“广 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人体免疫球蛋白事件”,从一幕幕农民工讨薪无果而走上绝路 的悲剧到一次次工伤矿难,一个个家庭的悲痛欲绝,再到杜某( 女) 诉山东省滕州 市计生指导站对其作节育手术中造成人身损害赔偿案( 判决的精神损害赔偿仅5 0 0 0 元) ,除了行政监管不力,除了司法不公之外,法律理念的滞后,立法的缺失 是否也是灾难和不幸的重要根源之一? 如果我们现有的法律尤其是民事侵权损 害赔偿原则已不能真正地实现扰慰民生,不能有效地维护和谐社会,如果我们还 对不合时宜的法律理念抱残守缺,那么它导致的不幸决不是仅仅在于个案而是我 们这个民族。一起“东芝笔记本电脑”案见证了中国相关法律的尴尬结局甚至耻 辱:中国消费者只是在电脑上被加了一些“补丁”而美国消费者获得赔偿1 0 1 5 亿 美元。这个让中国人一度心理失衡的巨大落差主要在于美国人有惩罚性赔偿制度 而中国人没有! 中国人获得的“补丁”还能怪谁呢? 怪的是同本人“厚此薄彼”还是 中国用户不争气? 如果我们不能从诸多的事件或案件中汲取教训,如果我们还停 留在补偿性赔偿原则这一认识层次上“刻舟求剑”,那么类似的“补丁”事件还会重 原告杜某在被告指导站接受节育手术,被告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造成原告右侧卵巢破裂2 5 厘米,左侧阔 韧带后叶近骶韧带处有3 - 4 厘米浆膜纵裂伤。经转医院抢救才脱险但长期未能治愈并导致神经症。原告向 滕州市人民法院起诉被告损害赔偿,其中要求精神损失2 0 万元,但2 0 0 0 年法院判决给予的精神损害赔偿 仅5 0 0 0 元祝铭山,主编精神损害赔偿纠纷【m 1 北京:中国法制f i 版社,2 0 0 4 8 4 8 8 1 9 9 9 年春,两名荚国东芝笔记本屯脑用户向地区法院起诉u 奉东芝公司,要求法院认定东芝笔记本电脑 内置的软盘控制器( f d c ) 有瑕疵即存在破坏数据町能,并要求东芝公司承担赔偿。此后地区法院按照集团诉 讼受理此案。东芝公司在开庭前与美国消费者达成和解,总共支付赔偿l o 5 亿美元但中国消费者只是被 在电脑上加了一些“补丁”后了事。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 h 鲰;逝n 垫壁曼:g g :q m 。趔2 q q 5 鲤2 2 q 凶l8 里:h l 豳,2 0 0 5 一0 4 - 2 2 ,2 7 - 0 5 0 3 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 演,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人将会重复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在法律 制度上的困境乃至更多更大的阵痛。有前车之鉴,为何还要重蹈覆辙? 美国著名 法学家博登海默说道:“一个法律制度,如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或要求,而且死 死抱住上个时代的只是短暂意义的观念不放,那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的。在一个 变幻不定的世界中,如果把法律仅仅视为一种永恒性的工具,那么它就不能有效 的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观点和目睹中国的社会现状,本人确立这样的论题希 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及起到一点呐喊的现实意义。 尽管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一直以来都是法学界争论的热点难题,为此提出的各 种原则的说法多达2 0 种以上,但本文不打算对他们一一做出是非评断,本文 的着眼点在于针对当前主流原则即补偿性赔偿原则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提出一 些批判,旨在确立一种与主流原则互补的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并对其必要性和 可行性作了讨论同时也进行了正当性证明。尽管这一原则尚未被中国人深刻认 识,但本人相信它必将成为侵权责任、合同责任、产品责任和保险责任等领域的 重大问题。不论如何,本人所努力的只不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惩罚性赔偿 原则进行系统地论证,并尽量减少存在明显的致命缺陷,使之能够在精神损害赔 偿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指南。 诚然,就惩罚性赔偿原则而言,它始终是部门法的问题,但是对于它的研究, 却是开放性的,尤其是作为本文的重点部分即正当性的证明,它不仅关涉多种部 门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的探究,也关涉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的综合 知识及其运用。一个值得普遍关注和广泛探讨且具有时代意义的焦点问题显然是 一个前沿问题,如果我们简单地凭借一种学术范式或者某一种所谓的权威立场去 决定我们的研究方法,去论证乃至得出所谓的真理,这或许是“法学幼稚 的根 源之一。研究范式的转换和研究范式的多元是学术传统的革命,也是言论自由和 人的尊严的重建。法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研究,换一句话说,“人是法学 研究的逻辑起点 ,也应是法学研究的终点! 因此,对于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 偿原则的确立乃至其正当性的证明,本文尽力从比较法学、社会法学、法律伦理 【美】e 博登海默法理学一法哲学及其方法【m 】邓正来等译,北京:华夏 i 版社,1 9 8 7 3 l o 杨立新教授认为,“提 i 如此众多的赔偿原则,一是过于繁琐,二是大部分原则没有必要,或者说其不 是原则。”于是,他提出三原则即:1 法官自由裁量原则;2 区别对待原则;3 适当限制原则。杨立新侵权 法论( 第三版) 【m 】北京:人民法院f i j 版社,2 0 0 5 8 1 4 8 i6 胡玉鸿法学方法论导论 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2 3 2 1 2 导言 学、法哲学等多种路径进行阐释,并最终表达法学研究的人文精神或以人为本的 价值理念。进而言之,在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的背后蕴涵着财产的 剥夺和利益的衡平,而财产的剥夺和利益的衡平又渗透着道德因素。我们知道, 道德在内容上包括使社会有序化的最低限度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最高限度。而 最低限度的道德正是法律与道德的重合之处,人们称之为道德的底线。此外,利 益的冲突与协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的秩序。可见,利益便成为法与道德的 共同基础。我们也知道,维护社会秩序( 利益) 根本上说就是保障每一个个体的 正当利益。因此,立法应当体现人道主义,把人的尊重作为制度的终极目的和价 值取向。从这一角度讲,伦理道德是立法内容的深层渊源。作为正当性基础之一 的伦理道德论侧重从法哲学和法律伦理学的角度论证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 偿原则的正当性,反映了法律现象中的伦理和道德哲学问题,揭示了惩罚性赔偿 原则作为一项立法的道德依据和法律伦理要求即人不仅是社会的正当的手段,更 重要的是目的,确立了人的价值的最高地位,从而折射出法学真正成为推动人性 完善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正当性基础之二即正当程序论侧重从宪政和程序的 视角论证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正当性问题。实质上,依法治国就是 依程序而治,而程序是法律制度化的基石! 惩罚性赔偿原则应当符合正当程序的 要求,显示和强调平等、人道和j 下义的价值观,使人的尊严和正当利益获得维护, 归根到底,就是在立法和司法上的人权保障。 因此,对于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正当性证明以伦理道德论和正 当程序论为基础或者说从法学研方法上的社会法学、法律伦理学、法哲学等角度 的论证,力图集中反映对人性的关注和对人权的珍视与维护,目的是昭示惩罚性 赔偿原则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怀。这正是本文写作的愿望,或许也是超乎本文 的价值期待。 3 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 第一章精神损害赔偿中的惩罚性赔偿原则 第一节惩罚性赔偿的概述 一、惩罚性赔偿的概念及其特点 惩罚性赔偿,这一在英美普通法系中已经历了2 0 0 多年的法律制度,尽 管总是引起人们诸多的纷争却不因此而衰落反而同趋成熟。尽管它在英美普 通法系侵权责任法中的影响慷称独占鳌头并逐步改变着大陆法系在同一领 域的传统理念,然而在中国却没那么走红,甚至鲜为人知! 真理是没有国度 的,即便真理是相对的,“拿来主义”又有何妨? 那么,惩罚性赔偿是什么? 我们认为,惩罚性赔偿是指法院根据受害者的诉讼请求就侵害者的故意或严 重过失行为致受害者损害而作出的超出实际损失或补偿性赔偿额的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惩罚性赔偿有其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 一) 惩罚性赔偿应由法院居中解决 惩罚性赔偿金是由法院裁决最终作出( 在英美普通法系它首先由陪审团 一致裁定) ,哪怕是调解解决,惩罚性赔偿金也不能单独由当事人自由讨价 还价而不顾或绕开法院的居中裁断,进一步说,任何其他国家机关和民间机 构都无权干预。因为惩罚性赔偿实质上表达了国家干预私人事务,当然也意 味着是一种惩罚即惩处与警戒,而这种运用于私法领域的干预权一方面要实 现私权的救济另一方面又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秩序,惟有法院最为合适 不过了,也只有司法才能表达一种最为权威性且中立性的判断。 ( 二) 诉讼由受害人或原告提出而不是国家机关主动介入或提起 上文所指的国家主动地干预私人事务并不意味法院插手当事人的起诉 权,法院依然保持“不告不理”的姿态。起诉权只能也只有由平等的民事主体 享有。众多的英美法判例足以明证。无论英国1 7 6 3 年w i l k e sv w o o d 一案, w i l k e s 被释放后便对搜查令的合法性提起诉讼,还是1 9 9 1 年p a c i f i cm a t u a l “f e w i l k 璐v w o o d 案件中, 原告w i l k 骼住所受到英国政府机关的搜查,w i l k 嚣被释放后便对搜查令的 合法性提起诉讼。李广辉外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研究【j 】比较法研究,2 0 0 5 ,( 2 ) :7 6 4 第一章精神损害赔偿中的惩罚性赔偿原则 1 1 1 s u r 锄c ec o v h d i p 名案,h a s l i p 及其他3 名市政府工作人员愤而起诉该代理人 及p a c 语cm a t u a ll i f e1 1 1 s u r 觚c ec o 要求损害赔偿,都表明了解决纠纷的起诉权归 属当事人自由处分,体现了私法自治即当事人能依其自我意愿自由地处分有关私 法上平等主体之间的事务并形成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私人执法的特色。 可见,尽管司法机关居中裁决,但是没有任何国家机关对当事人尚未起诉或放弃 起诉的纠纷的越俎代庖。 ( 三) 法庭判决的惩罚性赔偿金是补偿性损害赔偿或实际损害赔偿数额的 数倍以上 下面表格的内容可以清晰地说明这一点。 赔偿金英国 美 国 t x o p r o d u c t i o n c o r - p a c i 丘cm a t u a ll i f e 判例 h u c k l e v m o n e 尸p v a l l i a l l c e r e s o u r c i n s u r 锄c e c o v h a s l i p e sc o 印 补偿性 l 英镑3 0 0 0 美元 1 9 0 0 0 美元 赔偿 惩罚性 3 0 0 英镑8 4 万美元1 0 0 0 万美元 赔偿 倍数3 0 0 倍( 约) 2 0 0 倍( 约) 5 2 6 倍 1 9 9 1 年的名案即p i f i cm a t i i a l “f ei n s u r a n c o v h 豁i i p 。h 私l i p 是a l a b 枷a 市的一位职员,他参加上 诉人p a c i f i cm a t u a l “f el n s u r 锄c ec o 团体健康保险,但因上诉人的代理人私吞a l a b a m a 市代扣缴的保险赞 以致h 嬲l i p 的住院费用3 0 0 0 美元未能获得保险人的给付。h a s i i p 及其他3 名市政府工作人员愤而起诉请求 该代理人及i :诉人公一j 损害赔偿。陪市团决定i :诉人公t d 赔偿1 0 4 万美元,其中至少8 4 万美几属惩罚性 赔偿金即原告实际损失的2 0 0 倍。陈聪富侵权归则原则与损害赔偿【m 】北京:北京大学f f t 版社,2 0 0 5 2 3 2 1 7 6 3 年的h u c k l ev m o n c y 一案中,原告h u c k l e 足北布瑞顿报的一位印刷t 人,他在官府对该报的 一次搜查中被错误地拘禁了6 个小时。虽然原告在被拘禁期问受到非常礼貌的、有啤酒和牛排供应的待遇 但陪审团认为被告的行为苛常粗鲁,遂判决原告得到3 0 0 英镑( 约为原告实际损失的3 0 0 倍) 的赔偿。李广 辉外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研究明比较法研究,2 0 0 5 ,( 2 ) :7 6 1 1 9 9 3 年t x op r o d u c t i o nc a 巾v a l l i 柚c er 嚣o u r c 髓c o r p 是一起著名赔偿案件。上诉人是一家石油及天 然气生产公司,被上诉人是专门出租石油及天然气权利的公司。上诉人以支付给被上诉人权利金为条件享 有开发勘探被土诉人拥有租赁权的土地。如果被i :诉人对该地的石油、天燃气与租赁权利减损时,该权利 金也心减少。后来,上诉人得知第三人对该地已拥有某些采矿权( 但不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便唆使第三人 共同瞒骗被上诉人,但遭到第三人拒绝。在被第三人拒绝后上诉人仍谎称其拥有该地的权利让渡书并要求 被上诉人依据约定减轻其权利金,但未能得逞。于是, :诉人使以同样理由起诉被l :诉人。被卜诉人则提 l l 反诉即i :诉人企图将该地石油及天然气的所有权据为己有而避免其理心支付的5 0 0 _ 8 3 0 万美元的权利 金。陪审团经一致评议后裁决认为卜诉人心赔偿被上诉人1 9 万美元补偿性损害赔偿及l o o o 万美元惩罚性 赔偿金。惩罚性赔偿额远远超出实际损失的5 2 6 倍,丽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此项惩罚性赔偿金并不违反正 当程序。同本页注,第2 3 3 2 3 4 页。 5 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 以上表格显示:惩罚性赔偿金远远地超过补偿性( 实际损害) 赔偿额,而且 前者是后者的数倍。尤其是t x op r o d u c t i o nc o 印v a l l i a n c er e s o u r c e sc o 印这 起著名赔偿案,惩罚性赔偿金高达l o o o 万美元,是补偿性赔偿的5 2 6 倍。另外, 我们发现,尽管上述判例体现的惩罚性赔偿数额如此巨大,但是它们都能为英美 国家的广大民众所接受。 二、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 ( 一) 主观要件即故意、恶意或严重过失( 行为) 1 主观上是故意的或恶意的 1 7 6 3 年w i l k e sv w o o d 及h u c k l ev m o n e y 案件中,在不法行为形成时,一 方是国王及其政府机关,另一方是私人出版商及其工人,很明显当事人之间具有 不对等关系。政府的不法行为和错误拘禁显然是强势者仗势欺人,意图报复伤害 甚至带有政治压迫,这种恶意行为不能不引起陪审团和法官的厌恶。1 7 8 4 年 g e 蛐a yv n o r r i s 一案,被告为了发泄私愤明知酒中加入的药物会致人剧烈疼痛 而不顾或放任这一后果发生,导致原告饮酒之后感到极度痛苦,主观动机是十分 恶劣的,因此,其行为在道德上具有非难性。该案是1 8 世纪一个关于惩罚性损 害赔偿的著名案件,也成为美国最早确认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标志。另外,美国1 9 9 3 年t x op r o d u “o nc o r p v a l l i a n c er e s o u r c e sc o m 案中,上诉人伪造权利让渡 书并着手欺诈被上诉人企图避免其理应支付的5 0 0 一8 3 0 万美元的权利金,其行为 也极端恶劣。美国“有1 4 个州要求被告行为必须具有恶意( m a l i c e ) 而伤害被害 人。囝才适用惩罚性损害赔偿,如俄亥俄州等。 2 主观上也可以是具有严重或重大过失 l9 9 1 年p a c i f i cm a m a ll i f e1 1 1 s 1 1 f a n c ec o v h a s l i p 名案中,上诉人的代理人私 吞a l a b 锄a 市代扣缴的保险费对h a s l i p 具有故意欺诈或恶意,但是p a c i 丘cm a t u a l “f ei n s u r a i l c ec o 疏于监管难以推卸其重大过失,最终联邦最高法院认为陪审团 判决p a d f i cm 咖a ll i f e l n s u r 锄c ec o 承担惩罚性损害赔偿是理所当然。显然,被 告对于可能造成他人严重损害的结果的疏忽或轻信的心理意识即重大过失是法 1 7 8 4 年,g 朋n a yv n o 而s 一案中,原告是一位医生与被告发生纠纷,双方准备以枪战解决,后来被告提议 以饮酒和解。然而被告在原告的酒中掺入某种药物,十是原告饮酒之后感到极度痛苫,最后法院判决被告承担 惩罚性损害赔偿。李广辉外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研究【j 】比较法研究,2 0 0 5 ,( 2 ) :7 6 陈聪富侵权归则原则与损害赔偿【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5 2 2 2 6 第一章精神损害赔偿中的惩罚性赔偿原则 官考虑是否适用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重要理由。美国“有8 个州仅要求被告具有重大 过失即可判决惩罚性赔偿金”。如新墨西哥州、密西西比州等。此外,美国“有 2 3 个州要求被告行为不必基于恶意,但须被告有意漠不关心、鲁莽而轻率的不尊 重他人权利。缅如科罗拉多州、阿肯色州等。这里的“漠不关心、鲁莽而轻率” 意指被告对于其有意识地不顾他人权利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的不法行为表 示全然不在意,也表明被告对于他人的权利、尊严、感受及安全毫不尊重或漠视。 当然,这类行为与纯粹的严重过失有别但又具有可非难性。 ( 二) 侵害者给受害者造成了损害后果或希望造成的损害( 可能损失) 1 9 9 1 年p a c i f i cm a t l l a l “f ei n s u m c ec o v h 髂l i p 一案,h a s l i p 住院费3 0 0 0 美 元未能获得保险人p a d f i cm a t u a ll i f ci l l s u r 锄c ec o 的给付是上诉人的代理人私吞 a l a b 锄a 市代扣缴的保险费所致即侵害者给受害者造成的主要实际损害。值得注 意的是,在1 9 9 3 年t x op r o d u “o nc 0 r p v a l l i a l l c er e s o u r c 韶c o 印中,陪审团 裁决上诉人应赔偿被上诉人1 9 万美元补偿性损害赔偿说明这仅仅是实际损害, 而l 0 0 0 万美元惩罚性赔偿金中却考虑了上诉人企图蒙骗被上诉人以致实现避免 其理应支付的5 0 8 3 0 万美元的权利金则属于“希望造成的损害”。显然,侵害者 造成的“损害”包括实际损害和可能产生的损害后果。 ( 三) 适用范围:惩罚性赔偿不仅可以适用于侵权责任方面,而且可以适 用于合同违约责任、产品责任和保险责任等领域 英国的w i l k e sv w o o d 案中,官府非法搜查w i l k e s 的住宅及同一事件的 h u c k l ev m o n e y 案,h u c k l e 被非法拘禁表明早期英国惩罚性赔偿主要适用于恶意 人身伤害、个人受辱、诬告、诽谤、不法侵占住宅及防止利用公权力侵害私权( 如 恶意追诉犯罪、非法拘禁和遭受压迫) 等侵权损害,尤其是导致受害人的精神损 害。而1 9 9 3 年a bv s o u t hw e s tw a t e rs e r v i c 懿l t d 强调要援引1 9 6 4 年的r o o k 髓 v b 锄a r d 判例,关涉的侵权诉讼应当是1 9 6 4 年之前就适用过的惩罚性赔偿。很 明显,该案表明英国出现了限制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的做法。然而上议院就2 0 0 1 陈聪富侵权归则原则与损害赔偿【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5 2 2 3 同上,第2 2 2 页。 “英美法一般不将过失区分为重大过失、一般过失与轻微过失,但是,在适用惩罚性赔偿时,法官有可 能要考虑重大过失问题。如果行为人具有重大过失,则可能视为故意侵权行为,并施加惩罚性赔偿。”王 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a 】张新宝侵权法评论f c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 0 0 3 1 3 7 刘睿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比较研究m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 0 0 5 ,( 4 ) :2 0 1 7 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 年k u d d u sv c h i e fc o n s t a b l eo fl e i c e s t e r s l l i r ec o n s t a b u l a w 案的判决否定了上诉 法院的习惯做法。上议院法官在判决中指出把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加以限制的 做法显得僵硬,有可能会阻碍法律的发展。于是,“除了合同诉讼以外,包括过 失和种族、性别歧视在内的侵权诉讼都可以适用。囝 美国的g e 彻a yv n o r r i s 一案是侵权责任方面的典型判例,它表明惩罚性赔 偿是精神损害的救济方式。1 9 世纪末2 0 世纪以来,由于大型企业和公司蒸蒸日上、 蓬勃发展,政府监控不力,这些大企业、公司为追逐高额利润大量制造和销售假 冒伪劣等不合格产品欺诈、蒙蔽、坑害广大消费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现状 显然成为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的威胁。于是,惩罚性赔偿顺应时势显身手:从规 范个人走向处罚大型公司和企业。2 0 世纪7 0 年代,美国t o o lv 鼬c h a r d s o n m e r r e n i n c 一案是药品销售缺陷问题纠纷,也是惩罚性损害赔偿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 的明证。另外,2 0 世纪8 0 年代后,大部分惩罚性赔偿主要针对合同责任( 如t x o p r o d u c t i o nc o r p v a l l i a l l c er e s o u r c 髂c o 印的合同欺诈) ,矛头尤其指向保险合 同和雇佣合同。2 0 世纪9 0 年代的p a c i f i cm a t u a ll i f ei i l s u r a n c ec o v h a s l i p 案是保 险代理人私吞a 1 a b 锄a 市代扣缴的保险费引发的保险理赔纠纷,更是惩罚性损害 赔偿在保险责任方面的运用的典型之一。当然,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以后,一场对 惩罚性赔偿的批评运动使它在产品责任的适用有所降温。“尽管如此,美国的这一 制度正在而且也必将继续对其他国家的( 惩罚性) 损害赔偿制度产生深远的影 响。”不论如何,历经2 0 0 多年的普通法系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原则依然显示着其 普适性和生命力,同时也对美国的法学理论及判例实践的影响深刻而恒久。 综上所述,侵害者的恶性行为( 故意恶意和严重过失) 是实行惩罚性赔偿 的道德根据和法律归则上的主观要件;侵害者给受害者造成了损害或希望造成的 损害是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客观要素,而受害者或原告的起诉和法院的居中裁 断体现了私法自治的精神。当然,惩罚性赔偿金达到补偿性赔偿额的数倍是惩罚 | d j 上。 同本页注,。 1 9 6 7 年1 协iv r i c h a r d 鲫1 m e n 屯i ll n c 一案中,被告是一家著名医药商,其l l i 售的药品m e r 2 9 用于减低 血中胆同醇的分量治疗动脉硬化之用。被告在动物实验中得知该药会造成不正常皿液变化与眼睛模糊等症 状。但被告对医学专家及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报告时,掩饰该实验结果,对事实为不实陈述。该药品很快 被批准进入市场。经查,被告药品导致5 0 0 0 人眼睛忠白内障等严重伤害。陪审团判决被告应赔偿5o 万美 元惩罚性赔偿,其后凶双方i 司意和解赔偿2 5 万美元。陈聪富侵权归则原则与损害赔偿【m 】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 0 0 5 2 2 5 李广辉外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研究明比较法研究,2 0 0 5 ,( 2 ) :7 7 8 第一章精神损害赔偿中的惩罚性赔偿原则 性赔偿鲜明的特色。而这一点恰是要凸显惩罚性赔偿对侵害者的惩罚、遏制和威 慑的功能。基于此,惩罚性赔偿( p u i l i t i v ed 锄a g e s ) 也被称为报复性赔偿( v i n d i c 石v e d 锄a g e s ) 或示范性赔偿( e x e i n p l a d ,d 锄a g e s ) 。 第二节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的关联 一、精神损害与惩罚性赔偿 在上一节的讨论中,我们知道惩罚性赔偿最初是运用于侵权损害赔偿方面, 尤其是精神损害( e m o t i o n a l m e n t a ld i s 骶s s ) 赔偿,由此,我们不禁会问:精神 损害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究竟存在什么关系? 这里蕴涵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当自然人或其他民事主体遭受精神损害时是否就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 而第二 个问题是如果适用惩罚性赔偿,那么精神损害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的密切联系是什 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本人不打算讨论法人、其他非法人组织及违约领域的精神损 害赔偿问题,只想讨论自然人的精神损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适用惩罚性赔偿( 后 面的章节论及的精神损害赔偿也仅限定在自然人领域) 。 我们知道,精神损害赔偿是受害人或原告因其人身权利或其特定财产权利遭 受不法侵害,使其精神利益减损乃至丧失或导致精神痛苦或精神障碍而要求侵害 人或被告通过财产形式赔偿实现救济和保护。这里所说的精神利益( 包括人格利 益和身份利益) ,精神痛苦( 表现为受害人或原告产生悲伤、愤怒、恐惧、焦虑、 沮丧、抑郁、绝望等心理或精神上的异常状态,属非器质性精神病) 和精神障碍 ( 表现为思维、意识等医学上可诊断的神经疾患形态,属器质性精神病) 是法律 上的精神损害不同层面的结构形态。无论造成精神利益的损害还是精神痛苦或 精神障碍都应当对其进行救济,也就是说,“有损害必有救济( 1 1 h e r ei sn o 、m n g w i t l l o u ta 蚴e d y ) 。由此,救济取决于损害,而救济的方式要看损害的程度。 当然,如果单纯地考虑这一点,对于一般程度的精神损害或轻微的精神损害可采 用停止侵权、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救济方式;对于严重的 精神损害则应当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乃至其他救济途径。中国2 0 0 1 年3 月1 0 日施行 关今华,主编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与评算【m 】_ 匕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 0 0 2 1 8 8 1 9 1 孙笑侠,编译西方法谚精选【m 】北京:法律出版社,2 0 0 5 9 9 9 精神损害赔偿中惩罚性赔偿原则及其正当性 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即法释 【2 0 0 l 】7 号第八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 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权、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 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一) 从表面 上看是抬高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门槛,但就该司法解释的立法本意而言,其出发点 是为了防止受害人或原告滥用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同时也有利于限制法官自由 裁量权。然而,该解释强调精神损害的客观事实即“造成严重后果”,这意味着要 不要给予精神损害赔偿就看客观后果是否严重! ( 二) 我们认为,1 考虑损害的程 度或客观后果当然必要而且很重要,但是在现实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