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与功能论文肾脏.doc_第1页
人体结构与功能论文肾脏.doc_第2页
人体结构与功能论文肾脏.doc_第3页
人体结构与功能论文肾脏.doc_第4页
人体结构与功能论文肾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姓名: 蔡淑芬班级:10生科2班 学号:101301219指导老师:胡俊西2013年06月18日摘要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组成,主管机体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功能。其中以肾脏的结构与功能最为复杂。肾脏功能和结构的最基本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又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脏不仅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还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形成尿并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具有内分泌功能。所以,肾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上述正常功能均可受到影响,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关键词:肾脏 肾单位 内分泌 功能异常 内环境稳定前言 排泄系统是指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不能再利用甚至是有毒的废物,同时,在动物摄取食物时将过多的水、盐以及一些有毒物质摄入体内,这些物质必须不断排出体外。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肾脏形成尿的方式完成。排泄系统在排出尿的同时还具有调节体内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功能。 肾是机体内最主要的排泄器官。它通过泌尿功能,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一、 肾脏在身体的具体部位 1.古时:肾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对象。在古代,人们主要通过解剖对肾的形态和部位进行认识,但是对肾脏的具体形态却未有确切的描述。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则只说明肾在腰部。至明代,赵献可于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也只作如下描述:“肾有二,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各有带两条,上条系于心包,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借助新型的仪器对肾进行了更加科学理性的剖析。 2.当代: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右肾门针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针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由于肝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脊肋角)二、 肾脏的形态 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呈红褐色,位于腹膜后脊柱的两旁浅窝中。每个肾脏约长9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中国成人肾的长10.511.5cm、宽57.2cm、厚23cm,男性肾重约100140g,女性的略轻两个肾脏的形态、大小和重量都大致相似,左肾较右肾略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右。肾脏的外形如蚕豆,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及内外侧缘。外缘隆起,内缘中间凹陷。肾的内缘中央凹陷的部分称为肾门。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输尿管均由此进出。三、 肾脏的结构 肾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红褐色,可分为内、外侧两缘,前、后两面和上、下两端。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盂、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由肾门凹向肾内,有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肾窦由肾实质围成,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肾的内缘中央有一凹陷,称为肾门。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输尿管均由此进出,这部分结构总称肾蒂。 肾脏内部的结构,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肾实质又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表浅部约1厘米,髓质由818个锥体形成 ,其底部与皮质相连形成肾乳头。肾皮质新鲜时呈红褐色,由一百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所构成,部分皮质伸展至髓质锥体间,成为肾柱。肾髓质新鲜时呈淡红色,为10-20个锥体随构成。肾锥体在切面上呈三角形。锥体底部向肾凸面,尖端向肾门,锥体主要组织为集合管,锥体尖端称肾乳头,每一个乳头有10-20个乳头管,向肾小盏漏斗部开口。在肾单位形成的尿液由此进入肾盏,再集合入肾盂,经输尿管,膀胱排流体外。 在肾窦内有肾小盏,为漏斗形的膜状小管,围绕肾乳头。肾椎体与肾小盏相连接。每肾有78个肾小盏,相邻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每肾有23个肾大盏电子烟生产厂家,肾大盏汇合成扁漏斗状的肾盂。肾孟出肾门后逐渐缩窄变细,移行为输尿管。四、肾脏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肾实质主要由肾单位、集合小管和结缔组织的肾间质构成。 1.肾单位 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可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球和其下属的近端肾小管、髓袢、远端肾小管组成。其中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最复杂,通过毛细血管袢的过滤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通过吸收和浓缩,将原尿改造为终尿。肾小球由两部分构成,即位于中央的血管球和位于周围的肾小囊。 2.肾小体 肾小体有两极,血管极为小动脉出入的地方,此处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尿极为血管极的对侧与肾小管连接之处。 3.肾小球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拌状毛细血管网构成,又称为毛细血管袢,由内皮细胞、基底膜、上皮细胞组成。 4.肾小球旁器 肾小球旁器位于远端小管与肾小体血管极相接触的部位,由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极周细胞组成。球旁细胞为入球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衍化而成;致密斑为远端小管近肾小球血管极处紧靠肾小球一侧的上皮细胞形成的椭圆形隆起;球外系膜细胞为位于出、入球小动脉和致密斑之间的细胞群;极周细胞位于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与壁层细胞移行处。球旁细胞、球外系膜细胞可分泌肾素,而致密斑则可调节肾素的分泌,极周细胞参与钠离子的重吸收。 是一个毛细血管球,有滤过作用,滤过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其余部分形成原尿。(流经动脉血,不进行物质交换) 5.肾小囊 是肾小管盲端凹陷而成的双层囊,两层间的狭腔称为肾小囊腔。肾小囊的外层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在肾小球尿极处与近端肾小管上皮相连。在血管极处,外层细胞反折延续成肾小囊内层,紧包在成簇的毛细血管袢的外面。血管球是一团蟠曲成球状的毛细血管。一条入球小动脉由血管极处进入肾小球后反复分支形成互相吻合的毛细血管袢,最后又在血管极处汇成一条出球小动脉。 暂时储存原尿。(肾小球和肾小囊又统称为肾小体)注血液是被肾小球和肾小囊 壁过滤的。 6.肾小管 有重吸收作用,吸收原尿中全部蛋白质,葡萄糖以及部分水和无机盐,并把这些吸收来物质送回到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血液在这里进行气体交换。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肾静脉。),余下的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尿素等物质形成尿液。 1)近端小管 近端小管曲部又称为近曲小管,由立方上皮细胞组成,其管腔侧有大量微绒毛,它能使上皮细胞游离面的面积大为增加。相邻的上皮细胞通过侧突形成指状交叉,交叉间形成细胞外间隙,这些都有利于重吸收。近端小管直部的上皮细胞微绒毛较短,侧突亦少,故其重吸收能力较弱。 2)细段 细段的上皮细胞为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仅有少数微绒毛,相邻细胞的侧突不发达。其主要功能为重吸收水,而使尿浓缩。 3)远端小管 远端小管的曲部(远曲小管)和直部均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有短小的微绒毛和侧突,主要参与钾、钠、氯离子的代谢和调节酸碱平衡。五、肾脏的生理功能简介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之一,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它通过生成和排泄尿液,排除体内代谢物及有害物质,重吸收有用物质,可调节水,渗透压及酸碱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它分泌的各种物质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有关。因此,又说肾脏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有: 1.维持水的平衡。肾脏是通过生成尿液来实现这一功能的。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尿的生成来源于血浆,通过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球的重吸收,肾小管的排泄和分泌这三个过程来完成。在这三个过程中,除了生成尿液以外,肾脏同时根据体内水分的多少对尿量调节,从而保持水的平衡。维持人的正常生活。正常人两侧肾脏血流量每分钟10001200ml,其中血浆流量每分钟约600700ml。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每分钟约12015ml。两侧肾脏每日从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总量达150180升。所滤过的这部分血浆称之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及集合管,约99被重吸收。因此排出体外的尿液一终尿仅有15001800ml。尿的形成过程: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之后尿液进入肾小盂,经过肾盂的收缩进入输尿管,再经过输尿管的蠕动进入膀胱。 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由于压力关系,就滤出一种和血浆一样但不含蛋白质的液体叫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时又将其中绝大部分水、全部的糖和一部分盐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大部分氮不再吸回。剩下的含有残余物质的浓缩液体就是尿,约占原尿的1%。正常人一天尿量为10002000毫升,一般呈淡黄色,比重在1.0031.030之间。比重过高、过低或固定不变,尿量过多过少均有肾功能不全的可能。 2.排泄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毒物、药物) 肾脏通过生成尿液对血浆进行过滤,将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和其他一些进入人体的毒物,化学药物滤出,保留水分和营养物质,并通过排出尿液的方式将这些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人体不需要甚至是有害的废物,其中一小部分由胃肠道排泄外,绝大部分由肾脏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此外,肾脏还能把进入体内的一些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有些化学药品中毒会给肾脏造成损害,就是因为这些化学药品的排除要经过肾脏的缘故。如果肾脏有了病,这些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排泄受到影响,废物在体内积聚,就会引起各种病症。我们把肾脏的这种保留营养物质,排出毒素的作用形象地称作“血筛子”。 3.维持酸碱平衡 肾脏通过排泄酸性物质,回吸收碱性和碱性物质的方式来调节人体体内的酸碱平衡。人体在消化食物过程中及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产物所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和少量碱性物质释放入血液,然后排出体外。其中以酸性物质为主要排泄物。酸性物质分挥发性酸和非挥发性酸,前者指碳酸、后者包括硫酸、磷酸、乳酸、丙酮酸等。 肾脏调节酸碱平衡反应缓慢,但能充分调节血浆pH的变化,它的途径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通过肾小管细胞对NaHCO3的重吸收,保留和维持体内必需的碱储备。肾小管细胞可制造NH3,并不断扩散入肾小管腔内,与管腔内的强酸盐负离子(CI、SO42等)结合成NH4CI或(NH4)2SO4等铵盐随尿排出体外。肾小管所分泌的H,可与滤液中Na2HPO4所离解的Na进行交换,而使NaHPO4转变成NaH2PO4而排出体外,使之尿液酸化。还可通过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来维持酸碱平衡。 4.保持体液成分 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肾脏对体内的各种离子(电解质)具有调节作用。肾脏像钠离子的调节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对钾离子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照排;对氯离子是伴随钠离子的吸收排泄,H+、氨的分泌过程来完成。另外肾脏还调节磷、钙、镁等离子的平衡。这些电解质平衡对体液的渗透压稳定很重要。另外肾脏对体内酸碱平衡也起调节作用,肾脏能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能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的比例,当任何一种物质在血液中增多时,肾脏就会把增多的部分排出去。同时肾脏还能制造氨和马尿酸,以保持和调节酸碱平衡。很多肾脏病人出现酸中毒,就是因为肾脏失去了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功能而产生的。通常把肾脏调节体内水分,保持内环境(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度)稳定的功能称作“调节器”或“稳压器”。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酸、尿酸、肌酸以及一些酸性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后通过肾小管排出体外。除了由肾小球滤过外,肾小管尚可直接分泌其些代谢产物,如肌酐、氢离子、钾离子等,以排出体外。但在排泄分泌的同时尚有重吸收过程。如对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氨基酸以及碳酸氢根能全部重吸收。肾脏可对人体的物质,如血浆血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激素、维生素和钾、钠、氯等无机盐,进行调节,使其按一定比例和浓度存在于体内,以起到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 5.内分泌功能 肾脏能分泌和合成一些物质,起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它分泌的肾素、前列腺素,通过影响血管紧张素的生成而发挥调节血压和水盐代谢的作用。通过产生促红细胞生成因子,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造血,能刺激骨髓红系增值,分化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它分泌的维生素D,参与调节钙磷代谢,起到了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于功能的作用。 肾脏能产生某些激素类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有肾素、缓激肽、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1.25羟D3等。 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激肽缓激肽前列腺素系 统来调节血压。 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 活性VitD3 。调节钙磷代谢。 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当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T1/2明显延长,从而引起代谢紊乱。 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可影响及调节肾脏功能。 六、肾脏疾病(常见) 1.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严重破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后群。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预后严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 2.肾功能衰竭: 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肾功能衰竭系因多种疾病致使两肾在短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简称急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病发展至晚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证.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4期:肾贮备功能下降,患者无症状.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和贫血.尿毒症阶段,有尿毒症症状。 3.肾功能受损: 西医认为,肾脏是分泌尿液,排泄废物、毒物的重要器官,能起调节人体电解质浓度、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肾功能受损或逐渐衰退,肾的排泄和调节功效也将会降低。肾功能损害严重时,还会发生尿毒症而危及性命。 肾功能,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衰退,但生活中,有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行为,往往也会成为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 为了保护好肾脏,大家对以下“伤肾”因素一定要引起警觉。 4.肾炎 扁桃体炎是急性肾炎发病的重要病因,也是慢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反复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积极防治扁桃体炎对于肾小球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5.糖尿病引起肾脏损害的机理有: 血流动力学改变:糖尿病肾血流量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