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诵读课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罗贯中及三国演义的有关文学常识。2、查字典,识记、积累字词。、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4、学习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3、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做人要谦逊自持,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2、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实现人生价值。3、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教学难点: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索、质疑问难等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杨修之死,作者罗贯中。课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的后半部分。原回目是“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古”,编者把题目改为“杨修之死”说明编者希望我们关注杨修的死因。二、资料助读1、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2、背景简介:曹操立太子的经过: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夏五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过了一年又五个月,到二十二年冬十月才立曹丕为魏太子。为什么会拖了这么久呢?里如下一段话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每进见难问,植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临菑侯。太祖(曹操)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位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3、关于杨修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汉太尉杨震五世孙。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薄。才华过人,思维敏捷,又是袁术外甥。4、关于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精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等书。善诗歌,龟虽寿、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曹操集。 三、整体感知1、注音佯惊问(yng ) 拈弓搭箭( nin ) 伺察(s ) 恃才放旷(sh) 高阜(f) 鸡肋(li)沉吟(yn)庖启(po)夏侯惇(dn)主簿(b)褒贬(bo)(bin)酥(s)簏(l)伺(s)谮(zn)曹丕(p)邺城(y)麾军(hu)高阜(f)绰刀(cho)2、解释词义主簿:文书之类的官。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谮害:诬陷,中伤。 佯装:假装。绰刀:抓取。 适庖官进鸡汤:正好。数犯曹操之忌:多次;忌讳。 人皆不晓其意:意图。 丕如其言:遵照。 植然其言:认为对。但嘉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只要;代词,指曹操。3、重点句翻译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译文: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译文: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人皆不晓其意。译文: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译文:曹操跳起来拔出剑杀了他,又上床睡着了。 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译文:经常邀请杨修谈古论今,一夜也不停。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译文: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译文:丞相并不在梦里,你们才真是在梦里啊!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译文: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条文来回答。 (注意,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任务,课堂上此教学内容放在小组竞赛中以问题的形式呈现。)4、“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每一次犯忌,曹操各有怎样的心理反应?事件 曹操的反应鸡肋事件 杨修被杀园门改阔 虽称美,心甚忌之众人分酥 虽喜笑,而心恶之梦中杀人 闻而愈恶之吴质事件 愈恶之 计出邺城 大怒为植答教 大怒,有杀修之心失利葬修5、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至3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第二部分(4至9段)插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10至12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6、记叙的顺序有哪些?(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找出插叙部分并思考插叙的作用。明确: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四、合作探究1、了解人物性格。 师: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曹操杀杨修。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其渊源的,杨修之死也是这样。这是情节发展的必然,也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下面请同学们以“杨修之死是否完全归因于曹操”展开辩论。 男生为正方,观点为:杨修之死归因于曹操。女生为反方,观点为:杨修之死不归因于曹操。 辩论要求:要有理有椐(你的观点要有事实依据)。在辩论中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明确:曹操阴险狡诈;杨修恃才放旷。 总结归纳: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行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做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2、把握杨修、曹操的形象。杨修曹操 恃才放旷阴险狡诈 才思敏捷城府很深 卖弄聪明表里不一 伺察敏锐虚伪多疑 轻率大意刚愎自用 果敢大胆残忍歹毒 谋略不凡暗藏祸心 料事如神固执虚伪 老谋深算 两个人物都独具个性,请同学们看一看他们的照片(打出二人图象)但是同学们看这都是三国中他们的形象,那么在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吗?请大家回家搜集材料,经过研讨写个小报告。 3、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杨修之死,了解到曹操性格阴险狡诈的一面,但是我们看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同学们心中的曹操是个什麽样的呢? 学生讲有关肯定曹操的故事:如他知人善用,他爱惜老百姓的麦田,他胸有大志等。(可背诵已经学过的龟虽寿观沧海等。) 教师总结:曹操阴险狡诈,奸诈狡猾,被称为“天下第一奸雄”,但这只是他性格中的一个方面,他还是个任人唯贤,善于招纳贤才,又有雄才大略的人。所以,他的性格是多面的,复杂的,我们要辨证的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问题。 4、那么,假如让你给曹操和杨修各进一言,你会和他们说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今天,有心理学家总结,杨修的死因与他的心理有关,只是当时的人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去考虑罢了。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讨论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自己,还有人认为另有它因,你持哪种观点呢?谈谈你的看法观点一:杨修之死,过在自己。因为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观点二:杨修之死,罪在曹操。因为曹操阴险虚伪、狡猾奸诈、狠毒、嫉贤妒能观点三:陷入曹丕曹植争夺接班之争,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杨修必然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必须为后任者扫清障碍。三国志魏书曹植“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于是以罪诛修。”就小说解读而言,以上三条角度不同,却都能成立。从历史上说,恐怕只有第三条是正确的。历史上曹操以爱才著称: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在曹操那里谋得一官半职。比如贾诩,以前是张绣一方的,后来随张绣一起投靠曹操,成了曹操前期的五大谋士之一;再比如文武双全的张辽,以前是吕布手下的一员猛将,后来也被曹操吸收进自己阵营里,成为曹操手下“五虎良将”之一;而不得不说的就是曾经在袁绍手下干事的陈琳,在一篇檄文里将曹操和他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而曹操知道他有才,所以在打败袁绍以后也没有杀他,六、归纳写作特色: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课文篇幅不长,但人物的性格却异常的鲜明突出,这是因为作家通过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性格。同一件事表现出两个人的不同态度、不同性格,从日常生活小事直到军国大事,矛盾冲突愈来愈激烈,人物的性格也愈来愈鲜明。 在记叙顺序上,本文采纳了插叙。而是收为己用。二曹操对杨修的重视非同一般,说他嫉妒杨修的才能是没有道理的。七、作业八、教学反思在这篇课文的讲授中,在教学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对于杨修这个人仅仅知道但并不了解,更不用说能经叔本人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等。因此在上课之前我采取了给学生讲授三国演义的方法,把三国演义的故事人物之间的关系给学生梳理一下,使学生对于本部作品有所了解。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2、这篇课文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曹操,曹操在三国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因此要让学生了解曹操,以致使他们能够对于双方的矛盾有一个深入的探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锻炼,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对文中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就是让学生的内心阅读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强调了在阅读的时候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并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有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文是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说,学生对此有很浓厚的兴趣,最适于放开手,让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课文。本课中,对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颇多争议。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最佳探究课题。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感悟到语文课堂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语文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教材上,宜拓展延伸。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这篇课文是名著中的名篇,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和感悟,这包括做人和作文上的。比如做人方面的。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学生从曹操、杨修身上发现了很多不足,那么给他们提提忠告也就不难了。在这一环节学生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窗销售合同范本与关键条款解析
- 离婚协议:子女抚养费及监护权争夺专项合同
- 石家庄市二手房买卖交易税费结算及申报合同
- 物业公司股权转让与社区安全保障服务合同
- 耕地改良用简易装载机租赁与土壤检测服务合同
- 离婚协议书:情感破裂双方房产、车辆及债务分割协议
- 离婚协议书: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及探望权协议
- 夫妻离婚协议书及共同债务清偿计划
- 夫妻感情破裂及财产分割离婚诉讼起诉协议
- 离婚财产分割及子女医疗费用承担协议范本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勿忘国耻教学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医学放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ppt培训课件
- 《中国音乐发展简史》PPT课件
- SLZ 549-2012 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 车用驱动电机原理与控制基础PPT课件(200页)
- 无砟轨道底座板首件施工总结(最新)
- 发酵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共82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