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论“和谐”的雕塑——对现代城市雕塑的思考.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和谐”的雕塑——对现代城市雕塑的思考.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和谐”的雕塑——对现代城市雕塑的思考.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和谐”的雕塑——对现代城市雕塑的思考.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和谐”的雕塑——对现代城市雕塑的思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和谐”的雕塑——对现代城市雕塑的思考.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己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雕塑作为现代城市形象的 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对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高 品质生存环境的提升对大众情感理念的传达共享审美资源的发挥有着重要的 作用本文立足于对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进行解析发掘其深层次问题及原 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论述现代城市雕塑艺术有效服务于大众的途径 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完善优化生活方式提升环境品质和城市文化品位增强文 化氛围深化城市雕塑艺术与审美主体的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笔者尝试 提出将和谐的概念引入到城市雕塑的研究中重点探析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 相关问题从而避免千城一面克服城市雕塑艺术缺乏个性和历史文化特色等弊 端以促进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人环境自然社会趋于和谐 本文中笔者力图从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中的雕塑的认识出发同时结合近几 年的工程实践分八个章节对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相关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解析论述 第一部分对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有关概念进行解析指出研究目的 意义之所在第二到六章节分别阐述城市雕塑与环境文化材料色彩科学 技术的关系揭示城市雕塑与其自身中的美学社会学因素的必然联系及和谐 的雕塑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第七章节探讨城市雕塑的发展问题提出笔者设想 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以解决城市雕塑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后 一个章节对管理城市雕塑艺术创作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并提出了笔者 对已存在的不和谐的城市雕塑处理的个人看法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力求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原则以城市环境美学社 会学艺术学等多维视野系统的去探析当代正在方兴未艾日渐兴盛的现代城市 雕塑艺术发展以环境建设艺术设计理论作为探讨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发展的核 心方式和理论基础探究现代城市雕塑艺术摆脱当前困境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的可行性程度此外本文大量采用自然与社会科学与艺术多元交叉比较研 究的方法力求从中找出现代城市雕塑艺术问题解决的一些规律亦是本文的一 个特色 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作为一个尚在发展中的新颖研究课题横跨 众多学科笔者深深感到研究的难度很大但作为一个当前现实意义很强的课题 只得激励自己努力而为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雕塑和谐可持续发展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es in our country is already entered a stage of high-speed development. the city sculpture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modern city and it is close related to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moral civiliz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 modern citys surroundings, but also in expressing peoples feelings and concepts.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ring the aesthetic resources.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ies sculptur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further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ies sculpture and gives some solutions. it is said that functions of the sculpture art in modern cities is to improve peoples living quality, optimize peoples living patter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ities surroundings and qualities. it is also has the functions of enhance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sculpture ar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of concordance into the study of city sculpture. the article concerns on exploring and analysing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extension of modern city sculpture art. it gives some solution in solving the city sculptures lack of specific character and lack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it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ns in how to make the surrounding of cities more concordance by using the city sculpture. the article wa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sculptures in modern cities and combines with the experience of doing projects to set forth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extension of sculpture art in modern cities, the existent problems and its solutions. 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in non-concordance phenomenon in city sculpture and explains some related conceptions. this part shows the purposes and the significance to do this study. chapter two to chapter six is the second part. this part set for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sculptures and the surroundings, the skill of process materials, the colour and the technology. the inexorable relation between the sculpture and the factors of sociology is also expounds in this part. this part also expound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cordant sculpture. the seven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issu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sculpture.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s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the author assumes about cities public art design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sculpture art.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autho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i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culpture art. the author shows some own opinions about how to dealing with the non-concordant city sculptures. the study means of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he author explores and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sculpture from many aspects that contains aesthetics of cities surroundings, sociology and art. in the article, theory of the surrounding construction and theory of the art designing is the key pattern and basic theory. it explores how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 of the present modern cities sculpture art and how to make the sculpture art sustainable develop. furthermore the author uses the comparative and intersectant methods to study the n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and ar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some law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modern city sculpture art.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city sculpture is still a developing new study. it is stretch over many subjects, so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author to study in it. but the author does his best to study in it because it is a subject of great significant. key words: public art, concordance, city sculp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当代城市雕塑的现状分析 1 1 当代城市雕塑的现状分析 1.1 优秀的城市雕塑必然是和谐的城市雕塑 中央美术学院的王克庆教授认为城市雕塑从学术范畴讲这一提法并不 确切应提室外雕塑为妥除室外雕塑或称户外雕塑外还有提为景观雕 塑公共艺术等由于城市雕塑这一提法通俗易懂为了促进雕塑艺术事业 的发展自 1982 年起便采用了城市雕塑的提法 1 城市雕塑作为一种与城市居民共存共在的公共艺术作为所在城市或社区 的重要文化建设项目和现代城市文化的鲜明标识堪称所在地的眼睛城市雕 塑具有双重特性作为公共艺术是一种与公共生活息息相关 的通俗艺术 作为造型艺术又是严格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高雅艺术同时它又和当地的城 市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当前 城市雕塑在我国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与其他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城市雕塑是强迫人们对其产生感触的形象艺术 优秀的城市雕塑具有美化城市环境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从而提升促进城市文化 的发展 2比如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雕塑博得了千万游人和参观者的瞩目与 敬仰受到了参加落成典礼的中央军委首长和许多参加过长征的老将军老红军 的称赞李大钊纪念像那如双翼平展的宽阔肩膀让人自然联想到李大钊的手 书联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开荒牛所蕴涵的开拓精神激励着一个城 市不断奋斗和进取成为一个城市的时代标志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所蕴涵的 在不断变革和发展中的优秀的炎黄子孙从来就是大智大勇坚韧不拔和敢于 牺牲的精神 3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以上优秀的城市雕塑中我们可 以得出一个结论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的视觉心理感应与作为审美对象的雕塑 群所体现的思想内涵达到沟通和融合主体精神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对雕塑 群给予尊重承认对雕塑群产生认同喜爱愿意在那里驻足并产生审美情感 的流露换言之这也是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活动生成和实现了审美对象的审美价 值这样的城市雕塑作品是成功的 4同样 成功的城市雕塑也必然是和谐 的作为审美对象的城市雕塑必须包含与环境文化材料色彩的多方面相互 协调的因素必须符合审美主体的社会普遍审美倾向才能真正成为能经受历史 1 王克庆交融与撞击j载于美术观察1998 年第 11 期第 4 页 2 于化云北京杜绝劣质城市雕塑j载于雕塑2002 年第 2 期第 19 页 3 江碧波关于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的创作载于用艺术对话江碧波雕塑m重庆重庆出版 社2003 年第 1 版第 44 页 4 梅城 邹广天 李大为当代中国城市雕塑散点透视谈环境.人.雕塑的关系及其他j载于美 术观察1998 年第 11 期第 7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当代城市雕塑的现状分析 2 检验的精品 但不可否认的是时下也有不少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乃至市民的 视觉审美带来了诸多的不和谐下文笔者将对不和谐的城市雕塑作比较详 细的阐述 1.2 不和谐城市雕塑现状分析 1.2.1 城市雕塑占用空间与城市规划的不和谐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这些概念如今已经深入人心 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某些城市雕塑建设作为城市各项设施建设的一个部分却 缺乏整体规划意识不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没有体现就是在分区规划乃至详细 规划中也重视不够某些城市雕塑建设的这种随意性盲目性造成的直接后果 就是大量选址不当品位不高造型粗俗盲目效仿西方的城市雕塑充斥着我们 的城市没有规划性还表现在某些领导习惯于大干快上集中开发用搞运动 搞一条街的方式来建造城市雕塑这样的作品其艺术质量艺术生命力可想 而知如重庆市某公园的大门雕塑该雕塑在形式上一味模仿西方古典雕塑颜 色造型与周围环境极不和谐显得极为突兀更有甚者在该公园附近还有一 面与之配套的浮雕墙内容上是西方古典传说周围环境却是中国的破旧民居 让人感到不知所云这样的雕塑与所在地文化区的地位极为不和谐 1.2.2 城市雕塑作品的管理与创作的不和谐 雕塑属于美术行业的重工业之一不仅受材料场地运输等因素的限 制而且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操作过程中大部分雕塑还要牵 涉到投资决策部门商业化色彩比较浓重功利性较为突出市场化因素较多 因此主题内容的选择表现方法的处理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雕塑家与有关领导协 调的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存在某些领导的个人喜好因素成为雕塑成功与否的 关键所在并客观上操纵了投资规模乃至雕塑本身的艺术命脉当前还存在相 当一部分领导或业主存在我出钱你来做的思维至于哪种内容何种形式 都由领导决策而雕塑家却没有宏观考虑整体设计的主动权无法发挥专家的 指导作用更谈不上大众的参与了基层领导或业主为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 形象的动机是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想法是好的但由于不了解艺术规律从 自身出发在各个细节规定了条条框框反而束缚了雕塑家创作的手脚做出来 的雕塑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一些保守的领导为稳妥起见眼睛总是盯着上 面上级部门做什么内容和形式的雕塑下面也就一阵风似的模仿很少采纳专 家的意见如雕塑家潘鹤在深圳做了开荒牛随着改革开放的趋势移至内地 马上许多城市就开始做牛的雕塑由以上就可见领导或业主的意志在雕塑领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当代城市雕塑的现状分析 3 域的造成的负面影响 1.2.3 城市雕塑内涵与外部环境的不和谐 雕塑作为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在主题内容表现形式和空间 尺度等诸方面均应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环境制约雕塑雕塑充实环境两 者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雕塑起着维系环境的空间的作用是人与环境交 流共存的媒体纵观当前城市雕塑的状况某些应用于城市空间中的雕塑作品 出现与环境脱节的现象雕塑内容与环境的性质迥异雕塑的作色与环境色不协 调雕塑体量与环境空间不相称等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联结问题长期以来 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许多城市雕塑由于没有处理好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一方 面作品自身的意义受到了损害另一方面非但没有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反而破坏了城市景观甚至造成视觉污染 1值得一提的是 雕塑底座的艺术处 理往往被建筑师和雕塑家忽略成为都不管的真空地带或是简单的画个草 图交由民工处置导致雕塑的风格与底座的处理极不吻合甚至产生冲突有些 装饰性很强的图标小品却被放置在高高的冰冷单调的四方台座上从而削弱了作 品的艺术魅力并限制了雕塑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城市雕塑抄袭模仿的较多 关注本土文化人文精神的作品较少缺少独创性不能反映当地的地域特色 1.2.4 城市雕塑的内容与形式与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不和谐 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建造城市雕塑的热潮几乎所有的城市包括中小城 市和城镇都在搞户外雕塑在城市中心广场城市入口重要地段重要街区 居民社区园林及商业区等都在搞雕塑建设但从整体感觉来说雕塑的形式和 内容都比较单一和雷同形成一窝蜂现象仕女风飞禽风走兽风很 多沿江与沿海城市雕塑都有船锚一般都以 腾飞发展飞跃等为主题 现代城市雕塑还存在雕塑的用料重复的现象不锈钢的抽象雕塑片状球体的组 合蜂拥而出油条上面顶鸡蛋大同小异的作品遍地都是从南到北从长江到 黄河到处能够看到不锈钢的雕塑更为可怕的是全国较大的城市都涌现出专业 定做批量销售雕塑作品的公司出现了畸形的雕塑商品批量化生产与应用的现象 而有的城市雕塑工程决策者热衷于贪大贪多急功近利往往给予雕塑家的创 作时间特别有限一哄而起草率收兵使一些重要城雕项目在设计制作的环节 上都给人以仓促上马推敲不够的印象有的作品在翻制放大过程中把关不够严 格贪图省工省钱好好的一件作品弄得粗糙变形造成雕塑作品质量下降 1 施梁对当下城市雕塑的几点看法j载于美术观察1998 年第 11 期第 14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当代城市雕塑的现状分析 4 1.3 不和谐城市雕塑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不和谐雕塑出现的原因很多笔者尝试对和谐与不和谐的原因 进行分析其表面原因主要有一管理体制的滞后和管理力度的薄弱二城 市雕塑的创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创作者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修养更 何况许多独立进行城市雕塑创作的非专业人员(包括一些没有接受过雕塑专业训练 的民间石雕艺人)三有的作者缺乏责任感没有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甚至单 纯追求经济效益四搞所谓献礼工程 任期工程给予雕塑家创作施工 的时间太短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等等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是城市 雕塑在立项创作过程中责权不明及投资方或决策者对雕塑艺术的自身发展规律 缺乏了解雕塑是一项非常专业性的艺术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发展历史由于 城市雕塑投资方或决策者大多是非专业人士并对雕塑艺术的内涵缺乏了解对雕 塑的认知停留在媒体的资源获取上所以在立项的时候已过早的把自己的喜好不 加分析地要求艺术家简单的予以引用照搬与此相对应的是某些艺术家为了 自身的利益在设计和创作的过程中也迎合投资方对形式与内容的要求把艺术 行为简单的变成商业行为违背的艺术的基本规律 1.4 把和谐概念引入雕塑研究的目的 由于城市雕塑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一个社会学公共领域的范畴那么仅用 艺术范畴内的普遍标准来衡量城市雕塑的艺术性的好坏高低或者割裂雕塑的艺术 性把它简单的看作社会学系统的一部分用社会学范畴中的普遍方法来解决城 市雕塑的社会性问题都是片面的雕塑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一 个部分笔者认为在国家大力号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有必要把和谐 的概念引入到雕塑中来通过探讨雕塑与环境雕塑与文化雕塑与材质雕塑 与色彩雕塑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揭示雕塑与其自身中的美学社会学因素的必 然联系(和谐的雕塑) 以期把雕塑自身的艺术性与雕塑相关的社会性有机的结合达 到一种和谐的相互促进关系 1.4.1 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研究目的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城市雕塑现代城市雕塑艺术与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研究目的主要是在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 需要的同时极力倡导和发展高科技保护城市乃至地球及人类的自然生态平衡 持续发展城市高品质的生存环境创造高品位城市的生活居住环境具体来看 一是创建高品质的生存空间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必须满足现代城市 人们高品质生存需求应有超前的意识给未来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和必备条件 如象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美国自由女神像中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著名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当代城市雕塑的现状分析 5 雕塑建成之后它的意义和自身价值己成为人类的精神和时代科技文化的象征 显示着它的永久魅力二是景观的保护利用环境创新规划和人文景观设计应尽 量采取科学技术手段使之能达到环保技术指标是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努力方 向三是创造新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富有创造性能代表人类文 明发展进程的现代城市雕塑作品是艺术家设计师终身的追求现代城市雕塑作 品要符合功能美学规律应有人类历史回顾文化背景地域民族风格特征伦 理道德观念风格信仰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是科学技术所不能替代的是建 筑师艺术家设计师所不容忽视的设计策划切入点也是设计生命之所在我 们要运用丰富的阅历高深的修养和创造的想象力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发展现代 城市雕塑艺术 1.4.2 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研究意义 现代城市雕塑艺术不仅具有直接的实用功能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结构社会 生活的物质载体而且具有审美的精神功能美育功能和符号作用在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公共环境中人们使用公共设施借助公共 传播来交流享受现代城市雕塑艺术活动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己进入快速发展 的历史阶段通过对城市功能系统公共环境信息传播公共设施设备等与人 的关系的探索研究寻求运用现代城市雕塑艺术手段介入有效服务于大众的途 径从而总结规律提供基本原理达到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活方式提升环 境品质增强文化氛围深化现代城市环境与人的亲和力促进城市环境管理水 平的进一步提高使人设施环境自然社会趋于高度和谐同时避免千城 一面城市和景观缺乏个性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弊端现代城市雕塑艺术成功经验 的取得和建构实际操作规则的进一步完善对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塑造现代城市形 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5 和谐概念的界定与和谐的城市雕塑的特征 1.5.1 和谐的概念 重庆行政学院的戚攻教授在关于和谐问题的十二方面的断想一文中 对和谐的概念作了以下解释和谐是表述某种关系及关系状态的概念并 在理论适用上包罗万象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和谐是一 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和外延与整个人类社会及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进相联系并具 有阶段性特性它具有大跨度时间观念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泛文化性与阶级性统一的多向度的研究视角和谐命题的研究有共性与个性之分 一种跨越时空距离的解释是和谐是对一定社会结构中多元共生与同构要素的内 生性关系状态整体功能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动态平衡的过程的描述一种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当代城市雕塑的现状分析 6 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解释是和谐是社会主义制度结构内生性关系状态与整体功 能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动态平衡过程即非对立阶级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本 质要求和体现这种本质要求和体现的底蕴是和谐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既有时代 性和阶级性又是一个由小到大(数量与范围)由局部到整体(系统)由简到繁(结 构与功能)由低级到高级(水平与程度)由旧质到新质(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动态平 衡过程 1.5.2 和谐的城市雕塑的特征 从和谐的概念中可以看到和谐在理论适用上包罗万象作为人类创 造出的并包含人类的思维精神文化的城市雕塑也必然同自然社会人发 生关系并产生影响 成功的城市雕塑必然具有 和谐 的城市雕塑的美学特征和 谐的城市雕塑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于环境的规划合理空间的尺度美感地 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材质与加工技术的完美结合和公共环境的极度 融合美 1同时 和谐的城市雕塑也受科学技术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决策的影 响本文主要基于和谐的概念探讨城市雕塑与环境文化材质色彩 科学技术的关系揭示雕塑与其自身中的美学社会学因素的必然联系并对政 府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 1 蔺宝钢论城市雕塑的唯一性地域性时代性j载于雕塑2003 年第 2 期第 59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雕塑与环境的和谐 7 2 雕塑与环境的和谐 雕塑作为公共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大众的主要是起着社会效益 的重要精神产品它没有很强的使用价值更不可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它更 多的是起到美学意义上的提高大众文化品味和艺术素养的作用至少可以起到潜 移默化的作用无论是抽象的 意象的和具象的都应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观赏价 值它代表了一个城市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各个时间段的记载是一部城 市发展史的形象代言人是人类文明的石头编年史 1因此 每件置于城市公共 空间的雕塑艺术品都应该有其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不应该成为不具个性的工艺 品或商品到处放置这样就会丧失城市雕塑建设的意义置放在环境中如果没有 和空间发生对应关系更没有城市文化的深层次体现同时也和城市雕塑的发展 方向和目的背道而驰也就谈不上通过城市雕塑的建设而体现其城市特征文化 品味和发展旅游的作用和目的更无法成为城市的标志和形象代言人纵观世界 范围内著名的城市都有其地域特色和文化定位以及最具形象代表的标志性雕 塑如一提到巴黎必然会联想到埃菲尔铁塔一提到纽约马上会想到自由女 神像一提到哥本哈根必然会想到海的女儿一提到广州必然会想到五羊雕 塑一提到重庆必然会想到歌乐山烈士群雕例子还有很多由此可以联想到 这些成功的城市雕塑无一例外的处理好了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本章笔者将就雕塑 与环境的关系作详细的分析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行为的场自然环境是一切环境的母体大自然的千变 万化自然界的千姿百态有我们赏不尽的美景叹不尽的风韵唐代诗人刘憎 虚在阙题一诗中写道道由白云尽春与春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春暖花开片片落叶随流水而飘去香溢远方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怀绪 魏晋时代的大画家顾恺之在游会稽(今绍兴)之后游人问他山川景色如何美他说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清新悦目的自然环境激发 起诗人和艺术家的诗情画意使人们置于佳境之中超脱于尘世之外 环境能改变人类固有的特性不同的环境空间使人产生出不同的心理感受 都市中生活的人们渴望来自大自然的洗涤却又摆脱不了嘈杂的城市中的繁忙 在冰冷呆板的水泥森林中许多人探寻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并存的合理性由 此产生了环境艺术 1 蔺宝钢论城市雕塑的唯一性地域性时代性j载于雕塑2003 年第 2 期第 59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雕塑与环境的和谐 8 雕塑与环境环境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亨利.摩尔十分吃惊于一位聪明的 收藏家把他的作品与苏格兰园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环境真是妙极了他说 所有的地方都是那么美无论如何看见他们使我确信那些雕塑我的雕 塑在这儿是最好的而不是在博物馆 1 环境艺术就是通过艺术手段把 建筑绘画雕塑及其他观赏艺术结合起来创造出能够使人们获得审美享受的 艺术环境 2环境艺术的研究范畴中 实际功能与所有物化形象的空间形态是并 存的所谓物化形象指的是那些构成各种物质界面的相关联的物像诸如广场 建筑庭院绿化壁画雕塑和特定的室内空间家具以及工业产品等等换 句话说各种物像的空间形态的艺术问题构成环境艺术本身的研究对象 2.1 概念的界定 2.1.1 环境 在环境学导论中所称的环境(environment)其中心事物是人类是以 人类为主题的外部世界 即人类生存 繁衍所必须的相关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 它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谓自然环境就是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 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和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 境要素它包括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在人类形成的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或上层建筑 2.1.2 环境的内涵和外延 环境是什么环境原本是指大自然历经亿万年演变而成的自然景观是高山 大海江河湖泊是森林草地沙漠荒丘等外延较大的概念有了人类以后人 们把自己赖以生存的聚居地用自己的意志进行改造或说营造成不同使用功能的 环境的总和这是由若干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物质空间它的 分类大致是一自然环境二人工环境三社会文化环境我们现在所说 的景观是指环境内涵中具有观赏与审美价值的自然或人工景物包括环境空间中 的建筑道路地面绿化水体栅栏座椅照明等一系列环境要素而环 境艺术是人类在选择乃至创造环境的生存历程中逐渐产生的是人类精神文明发 展的结果也是艺术与自然的结合它不仅改变了自然本身的价值同时也使环 境具有了相当的审美意义使人们面对日益增多的由钢筋水泥构成的冷漠的外部 世界 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人文的关怀 人类所处的环境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 1 (美)西德尼.劳伦斯等著叶潜译欧美著名雕塑公园j载于当代美术家1995 年第 2 期第 12 页 2 郭恩章环境艺术与城市设计j载于美术观察1998 年第 11 期第 15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雕塑与环境的和谐 9 图 2.1 中国重庆江碧波欢乐 fig2.1 jiangbibo, chongqing, china happiness 图片来源用艺术对话江碧波雕 塑 被人们按自己的意愿不断进行改造加工使它带上人类主观愿望的感情色彩 赋予它情调意境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环境艺术也是诸多因素契合的统一体互 相之间来不得半点的生拼硬凑而是应该围绕着预先考虑成熟的构思研究其生 态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再按一定的主题要求和情调意境去相互协调构成一个完 整的能够感染观众的艺术统一体 2.1.3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本文所指的公共艺术一般指的是城市雕塑)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 艺术手段和材料媒介创造的以人为核心以某一特定场所为依托具有一定形 式结构功能的面向公众的艺术作品它以一定的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精神环 境为基础集中体现了艺术家的文化素 养和设计理念 公共艺术应具有三项要点 艺术性这是一种精神性的诉求 因为作品既然属于长久性如果精神性 与艺术性不高的话则可能褪变为视觉 垃圾 公共性就是为多数人提供一个美 的空间意识进而让多数人来认识这个 世界使生活情景能够产生意义 环境的关系性一件好的艺术品或 好的构想在被关心的空间里就有了 它的存在意义而它与环境间的关系并 不只是物理关系应该造成心理关系才 对 2.2 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和相 互影响的关系雕塑形体首先在环境空 间中通过它的表层界定了自己的体量和尺度 界定了自己的占有位置和外在形象 雕塑中的有着特殊形状的体积并不是静态地仅仅到最外层面为止任何一种雕塑 的体积都是能动地扩张地存在于一定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的环境空间和形体发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雕塑与环境的和谐 10 生密切的联系 1首先 无论是纪念性雕塑还是装饰性雕塑或功能性雕塑其内 容形式都应该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组成部分有的雕塑甚至是核心部分是一组环 境不管是人工还是自然环境的精神气质的体现它的塑造能够为环境传达出特 定文化或风俗的内涵因此它和环境有一种内在的深厚联系其次现代雕塑的 创作资源从形式内容到材料范围都较之以前更为宽泛其与环境的融和性和自 由度就更大在外观上不论是大小高度色彩还是材质的搭配都可以弥补周 围环境或建筑的单一不足从而在形式上更能丰富地占有空间而这些有着人文 主义色彩的雕塑艺术品尤其是由现代概念更广的雕塑艺术来填充由物质构成的 冷漠的物质空间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够提高其所在环境的品位和质量当然环 境空间的营造也反过来能突出雕塑的特性如纪念碑似的庄重严肃的雕塑作品 往往周围会安排象征永恒向上而又修剪得十分整齐的万年青等常绿植物以烘托这 一庄严的主题而小区休闲地带的环境就相对布局要轻松一些这里的环境与雕 塑更是一种互动的默契与让人放松的三维空间如图 2.1 重庆市朵力明都小区的 休闲雕塑就很好地与其所在的环境融合在一起雕塑的尺度为真人大小内容也 比较生活化一个三口之家在一片绿色的环境中欢快的游戏雕塑似乎不经意的 摆放 却让人感觉温馨和细腻 人们在这样一个让心灵得到安抚和平静的环境里 能驻足停留悠闲地休憩和欣赏让人亲切的雕塑作品使得雕塑与周围环境有着 默契的沟通与人们共呼吸长相存 2.2.1 雕塑的形与环境的关系 雕塑在视觉形态上的基本要素是形光色这三者按一定规律综合构成千 变万化的形态也是使雕塑呈现丰富多样性的原因城市雕塑的主要目的是美化 和装饰公共空间而公共环境的主体是人是由公众来参与欣赏和反馈信息 所以它首先要以人为中心这是城市雕塑存在和发展的前途雕塑的形光色 三要素中形无疑是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光和色的要素是依附形而存在的光 和色主要起烘托整体和气氛的辅助作用形通常指雕塑的形状或形体 有人认为 它是一种从感觉上描述物体而形成的观念它是构成雕塑三维空间的基本组成成 分因为体积和空间是雕塑的基本语言具有一定的表情与意义能对人的心理 产生影响 2如新古典主义雕塑形式的来源是古典主义美学涵盖的形 它使人联 想到希腊罗马雕刻所以说它的表情是希腊式的不管抽象雕塑还是具象雕塑 其形体都代表一种表现的张力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同中国画的石头其 1 何力平环境雕塑与空间结构j载于美术观察1998 年第 11 期第 8 页 2 孙振华著邹建平主编雕塑空间 m 湖南美术出版社 2 0 0 2 年 1 月第 1 版第 2 1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雕塑与环境的和谐 11 寓意完全依赖与对石头形象的坚实沉重乃至粗糙的感受与那些刚正质朴幼 拙等抽象概念联系在一起而并非石头本身的意义 雕塑的形大体上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实体的形二为空间的形以前人们多 注重实体的形 包括我们在学校中所受的正统雕塑教育 多半都在研究人体体积 体量比例等雕塑本身的实体因素当一旦上升到环境因素这一概念却发现空 间才是雕塑所要体现的主角更需要从空间的各种造型法则及美学效果方面来探 讨雕塑的形事实上实体与空间同时存在彼此互为条件相辅相成老子曾经 说过有天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也是 这个道理实体形的基本要素以点线面等几种基本形式出现它们在与环境 互相协调中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造型作用其效果与材料的色彩肌理和环 境中的光等因素有关这些实体的要素限定决定着空间的基本性质 2.2.2 环境对雕塑的影响 大凡人类都具备着这样一种与生俱来永不满足的追求完美的本能人们在 营造环境的同时,还对其进行各种装饰,设立雕塑或雕刻物即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且 不说建造广场宫殿,就是普通的庭院,也可以用雕塑来美化一番,这种借助感官在知 觉上追求完美事物的本能,是人类创造达到理想境界的一种手段 而且,人类有史以 来就从来没有放弃过这种手段什么样的环境,安放什么内容的城市雕塑是头等 重要的问题不能不加考虑地塑造与特定环境不相关的形象否则不但达不到 审美的效果反而会使观众产生怪诞和晦涩的心理任何外部空间雕塑必然要处 于一定的环境中并和环境保持着内在的联系环境的好坏对于雕塑来说影响极 大而雕塑作为标志性的精神产品就必须具有这个标志的唯一性和地 域性否则张冠李戴形成与环境极不协调的效果环境对雕塑的影响是全方位 的下面我们主要就位置形式尺度这几个主要方面来进行探讨 位置 一个好的室外雕塑家必须懂得诸如气候风水视觉美学建筑学以及园艺 学等相关的知识所以在各方齐心协力拟订城市雕塑工程计划时首先面临的问 题是选择合适的环境来放置雕塑古今中外的雕塑大师都十分重视地形环境的 选择和利用并力求使环境和雕塑取得有机的联系明代造园师在园冶中一 开始就强调相地的重要性并大力宣扬与分析各类环境的特点从而指出什 么样的地形条件适应于什么样的小品和造园的安排与设计因此如果去掉看 风水迷信的外衣它实际上也适合很多科学道理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刻佛教 雕刻无一不是选择风水最好之处来进行雕凿如重庆大足石刻唐代的安岳八庙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雕塑与环境的和谐 12 图 2.2 中国遵义江碧波红军万岁 fig2,2 jiangbibo, china, red army forever 图片来源用艺术对话江碧波雕塑 乡大卧佛 乐山大佛等石雕 让人身临其境之中能切实感受到它的巧夺天工之美 体现了先人们更懂得利用大的自然环境和材料并对这些条件的超凡的操纵力 正符合了佛家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境界堪称人类文明史的精华 1 国外的雕塑设计同样如此只不过因为它的地势多为宽广的平原加之西 方传统哲学中对空间的概念是直线性的将空间从初始点引向无限 2崇尚理性 的规范的几何形体所以园艺雕塑多是人工的栩栩如生的雕塑为主 一件城雕作品安放在环境当中的什么位置上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假如在一 个庄严的广场上安置供人玩耍的新奇怪诞的城市雕塑作品不仅有损于广场的严 肃性而且会使广场变成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的游乐场因此它应该放在什么地 方只能依环境艺术的题材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定有时在设置城市雕塑时会 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雕塑家如果在创作过程中精心推敲巧妙地对环境进行恰 如其分地改造往往可以得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同时适应观众的主要观点也是 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黑格尔认为雕刻作品可以摆在各种不同的地点例如建 筑物前面的广场台阶栏杆神龛等等雕刻作品的内容和题材也可随多种多样 的地点和建筑的性质而有无穷的变化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第 183 187 页重大题材的城雕一般要求放在广场的主轴线或是建筑物和其它环境的 正面主要位置上这样观众第一眼就可以发现它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雕塑就能发 挥它先入为主的第一效应而非重大题材的作品一般都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或 广场的两侧和其它环境中 的次要位置 在人流较多 车水马龙的十字街头也可 以安放城市雕塑一些人 的观点认为这些地方不宜 安放城市雕塑其理由是 雕塑安放在十字街头会引 人注目因而影响交通 持这种观点的人之所以产 生这些片面的看法是因 为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城市 雕塑作品的功能因素正 1 刘爱平雕塑与环境漫谈j载于雕塑2003 年第 2 期第 30 页 2 阎城张维颖著雕塑之美m新华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第 227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雕塑与环境的和谐 13 因为十字街人流多城市雕塑安放在那里就可以拥有更多的观众让更多的人接 受它的感染和熏陶一座城市雕塑建造的目的就是让人欣赏而十字街头是发挥 城市雕塑艺术功能最理想的地方古今中外放在十字街口的城雕作品比比皆是 不过在这种环境中建造城市雕塑必须注意造型构图不宜过于繁杂形体不宜过于 细腻起伏不宜采用过于丰富的表现手法造型应尽量单纯简炼轮廓清晰 块面明确 在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上不宜让人靠近或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观看 它只能以城市雕塑特有的博大壮观的效果去感人肺腑振奋人心以此发挥它的 特长和威力 在城市繁华的十字街口一般只适合安放具有感召力较强的城雕作品 任何人为创造的环境都有功能或主题思想 同时有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特别手法 在客观效果上必然形成自己的格调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如图 2.2心旷神怡的 花园宽阔庄重的广场各有各的效果各有各的构成手法总之无论处于什么 样的环境作者在城市雕塑创作构思中都必须亲临现场考察把握构成特定环境 的主要因素进行构思构图进而塑造出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采用方圆对比 散整相间横竖相破疏密相济黑白相衬冷暖色泽对比等等艺术手法以期 达到提高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形式 环境对雕塑的形式即造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与雕塑本身所处 的地域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西方的园林环境设计和我国古代的造园术就有很 大的不同西方很多国家的广场中心点必设雕塑广场周围的建筑向四周辐射 雕塑则通过广场的向心力达到视觉集中的统一点它的高度风格乃至体积大小 都与周围的建筑园林相一致而它的设计多为设计师精心布局的结果遵循的是 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而体现中国园林环境设计最典型的 特点是以中国南方园林为代表南方地形错落有致多丘陵而少平原自然地貌 的起伏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往往一小园内也是山重水复意趣无穷而雕 塑多因山石水流之势而设计形在景中令人无限回味这些雕塑以园艺小品居 多遵循的是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这些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环境设计 从而导致了雕塑风格形式的多样性到了现在由于经济发展的契机形成的东西 方文化的互相渗透我们所处的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好的方面 尤其是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设计理念促进了城市机制的现代化步伐但也 有不好的方面我国作为具有悠久传统的东方文化发源地却因经济发展带来的 急功近利思想而逐渐在丧失其自身文化的优点当下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盲目追求 个性原来建筑的问题是千篇一律如今的弊病则是千奇百怪影响中国城市和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雕塑与环境的和谐 14 图 2.3 中国浙江洪世清鱼龙窟 fig2.3 hongshiqing, china, cave of fish and dragon 图片来源雕塑空间 建筑发展的根本问题不是经济不是金钱而是观念什么是城市现代化对此问 题许多人有很深的误解以现代化的名义来破坏城市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我们 环境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