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唐代墓志的写人进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唐代墓志的写人进程唐代墓志的写人进程 研究生:刘城 指导老师:莫道才教授 年级:2003 级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方向:唐宋文学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唐代墓志为我们研究唐代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宗教、风俗提供了较为可 信的第一手资料。目前学术界对唐代墓志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史料价值上,如对以往存世史 料的校勘、订误及补充,以及从墓志看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情况。 相对于“史”来说,从“文学”的角度研究唐代墓志文本本身则显得薄弱了许多。而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墓志这一文体的演变,在国内则更是少有学者涉及。我通过考察最早 以墓志为标题的刘宋永初二年(421)的谢珫墓志 (或者从之前的墓志雏形算起)到写 作基本定型的唐代墓志,发现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人” ,也就是志主(由于“志主”一 词在墓志的研究当中已成为专有名词,故本文一律称墓志的写作对象为“志主” ,而不称 “墓主” ) 。对志主关注的变化,则影响着墓志写作的发展变化,即从最初的实用性如志墓 以防陵谷之变,到借以抒发对志主的哀悼之情,再到传记性和文学性的加强,最后墓志以 呈抒情性、传记性和文学性的面貌共同发展。而这个过程也印证着文体文风的变化,反映 着作家对当代文风进行革新的努力与力度。这个发展过程在唐代的墓志写作中是显现出来 的。所以从志主入手,来描述唐代墓志写作方式的演变甚至是墓志这一文体的演变轨迹, 我认为是一个应该是可行的研究方法。 所以我以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及赵超先生编辑的汉魏晋南北 朝墓志汇编中所收墓志为基础考察唐前墓志,以全唐文和周绍良、赵超二先生编辑 的唐代墓志汇编所收墓志为基础考察唐代墓志,希望能通过较多的对文本进行分析, 试图从志主的角度,即墓志对志主所关注的角度来探讨墓志在写人方面的一些演进轨道, 进而探讨墓志在写作方面的一些演变过程。 全文分三章。 第一章主要是通过描述唐前的墓志(包括几种较简单的志墓文字)在表现志主上的特 点及变化,勾勒出墓志从最初的雏形到南北朝的较成熟形态的演变过程,即其由简单的志 墓文字逐渐转变为对志主的关注。但即使是在南北朝时期真正成型的墓志,对志主的关注 也不是很纯粹的,其中有些含有很多家族的记录,有些多虚语套语的描写,抒情化较重, 这就导致了志主形象的模糊。但志主作为墓志的中心因素是不变的,并且关于志主的内容 是渐渐增多的。另外,在描写志主的形象方面蕴育着一些新变,庾信的墓志作品为当时集 大成之作。 第二章仔细地分析了唐代墓志写作上的新变, 即逐渐地把志主作为写作的中心。 首先, ii 在志主的范围扩大,对人物进行多角度关注,而不再是以政治、道德为评价标准,如表现 志主的风度、文学及学术上的才华、品质等方面均取得较深入的表现。另外,在塑造志主 形象方面也逐渐加大表现力度,首先是较多地记录志主一生的主要行事,这其中又主要以 其政治生涯为主,剔除掉其中的溢美夸饰之辞,墓志其实对于志主来说是一种履历式的存 在。随着对志主某些行事或个性进行具体地刻画,墓志向史传进行演变。而作家把一些艺 术表现手法运用到墓志当中并加以深化,使得墓志成为古代传记文学的一种。而到了韩愈 的那个时代,墓志在表现志主方面已经取得了较突出的成就。如何使志主的形象在墓志中 逐渐摆脱千人一面的局限而成为有血有肉的个人,是与韩愈同时代的作家所要关注的重点 所在,也是墓志在唐代的主要新变历程。但韩愈的墓志却和唐代墓志在写人之新变进程并 不是一致的。与韩愈同时代或稍后的一些作家,其墓志作品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把人物 较为逼真的刻画出来,极尽各种手法,把它当成志主的传记来写。而韩愈是把墓志当成文 体改革的一种尝试,来改变墓志写作模式化的痼疾,这就导致了他已经不是把志主的形象 刻画放在首位。韩愈把墓志由一种传记作品变成了一种文学散文。这影响了包括柳宗元在 内的一些作家。杜牧是唐代墓志写作的集大成者,他把唐代墓志的两种主要新变很好地结 合在一起。这一过程表现了唐代作家对文体文风改革的热情及当时文学创作的一些情况。 第三章是对唐代墓志在写人方面进行的一个总结,即探讨它是因袭与创新共存,甚至 是因袭大于创新,但墓志的传记性与文学性却是再也抵挡不住的变化。 关键词关键词:唐代;墓志;写人;进程 iii the course of depicicting the person in the tang the course of depicicting the person in the tangepitaph epitaph master student:liu cheng supervison:pro. mo daocai speciality: chinese classic literature theory field: literature of tang 卿初事我,须亦未长。倏忽光阴册余载,畴日良臣名将,并成灰土,唯我与卿白首相 见。卿历观书记,君臣偕老者几人?我看卿事我大忠赤,我托卿亦甚厚。 ”公感咽稽首 谢曰: “窃观天仪贬损, 良以盯食宵衣, 唯愿遵黄老之术, 养生卫寿, 则天下甚幸。 ” 这些细致的充满感情的描写所表现的志主与皇帝的密切关系,比那些说其卒后皇帝如何如 何难过的笼统套话具体形象得多,而薛元超的地位也不言而喻。 “天下之人,谓公为地矣” , “天下之人,谓公为貌矣” , “天下之人,谓公为文矣” , “天下之人,谓公为学矣” , “天下 之人,谓公为量矣” , “天下之人,谓公为言矣” , “天下之人,谓公为贤矣” , “天下之人, 谓公为相矣”等八个并列句的使用所展现的如此激昂气势在以往的墓志中也很罕见。也正 是由于崔融是薛元超拔擢的崇文学士之一,其熟悉程度和感激之情为此文打下了情感的基 调。李慧说其是篇形神兼备的传记文学,是连接庾信与韩愈墓志写作的重要一个环节,可 谓中肯。1而贺知章在戴令言墓志57则通过详细的成长过程塑造了一个“不为小人儒” 的人物形象。 但在民间,一些不知名的作家在陈子昂之前就已经开始让墓志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他 们多运用纯熟的散体文进行写作。显庆年间的张士阶为其女作的张氏亡女墓志铭58, 完全是一种抒情散文的写法,其云:“时年始三岁,予尝从公宴罢,被而归,则昏昏无 觉知,婉侍坐于侧,终夕不寐。后丧同兄,哀过乎人,虽丧纪已终,日月逾远,每因中 表言及,或偶其平生笔砚戏弄之物,未尝不呜咽流涕,感动左右。”短短数语就把一个的 小女孩善良写出来。咸亨年间的盖蕃墓志59其父母相继薨于某地,文中有志主的心理 描写“窃念曰:倘得便近,一任经营,岂不易从。平生常事药师琉璃光佛,忽于 梦中仿佛见之曰:当如意。果授曹州离狐县丞。”文中有对死的预言,对死的从容态 度“行二十年,忽谓人曰:吾昔梦过韭两畦,是重九也。老子今年正八十一,其殁 乎?人曰:不详言胡为涉!府君曰:死者人之终也。贤圣未如之何?得非夭折, 幸耳,何讳为以总章二年十二月八日寝疾。”用这种带有神怪色彩的描写显出志主的孝 行,在当时都是极其少见的内容。圣历年间的崔行之墓志60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1 可参看李慧 试议墓志铭变格破体的文学现象文学遗产j.2005(3):132134。 38 与议论都是围绕着志主的“孝”进行着笔,如此有意识地刻画人物形象的墓志在当时上层 文人所写的墓志中也属极罕见的。 仪凤年间的王烈墓志61虽是骈散结合,但其中有“越以仪凤二年夏四月廿二日, 忽尔私行,慈亲怪其不归,开函检得遗语诗书十余纸,每云赴水而去,遂张皇求觅,获柩 洛滨。”墓志是为志主有所隐讳的文体,此把志主自杀的情况点明,不得不说是一种新奇 的写法。大足年间的泉献诚墓志62中详写志主受来俊臣诬陷而卒于非命的史实,长安 年间的程思义墓志 63记其与来俊臣做不畏的斗争, 杜并墓志64 写志主 16 岁却手刃 陷害父亲的仇人,这样的内容进入墓志不能不说是一种变革。 开元天宝年间以后,作家们有意识地运用散体创作,且开始注意把最能表现志主的经 历放入墓志中,而不再一味地铺排官历或是些“酒食燕会之薄录,风云月路之诗题”65。 并且还加入了不少怪异之事,使墓志有了神异色彩1。可以这么说,在表现志主方面,这时 民间的一些不知名的作家所取得的成绩要比陈子昂等当时提倡文体改革的领袖还要突出, 甚至和与韩愈同时代的那批作家相比也不逊色。但只是零星出现,没有形成一种声势。 二、与韩愈同时代作家之墓志二、与韩愈同时代作家之墓志 这里说的“与韩愈同时代” ,并不严格指同时代,也包括生活年代在韩愈稍前或稍后 的范围时间内,这时期的作家主要指与韩愈有联系的诸如权德舆、梁肃、欧阳詹、李观、 李翱、皇甫湜等与韩愈有较密切联系的作家,以及稍后的元稹、白居易等人。之所以要把 他们所写墓志放在一起考察,是因为他们几乎都是当时文体文风改革的热心参与者,其创 作能使文坛受到影响。他们写墓志已经基本用散体来行文,并且选择能表现志主个性的事 例来描写。这个转变是很明显的。他们之前的作家如常衮、王维等基本还是属于传统写法, 志主的形象还是比较模糊的,少有可观之作。李华虽然能以不是很成熟的散体运文,但写 起志主来还是过于简陋。颜真卿的杜济墓志铭是官历的铺排,而殷践猷墓志铭则 能突出了志主的博学。但这些都基本未能超越之前的陈子昂等人。真正起到开风气的要数 独孤及,他的墓志全用散体,虽然其中泛泛铺排志主主要经历的作品居多,但他已有意识 地把志主的具体行实写出来 2,虽然较质朴,多用主观陈述,但这毕竟是是他的独特贡献。 而到了韩愈这个时代,作者们又在前辈的基础上有了发展。線仲珊认为权德舆在写作 中比较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墓志中的人物大多各有其特点,并且他还善于从不同方面去 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极力使人物的性格具有多方面的特点,避免单调呆板 3。但我却 认为他的墓志并没有比前人突破多少。他也注意写志主具体的行事,但偏概说而不展开, 1 唐代墓志汇编中就有 4 例,分见于编号“136” “159” “174” “455” 。 2 如唐故特进太子少保郑国李公墓志铭(卷 391),唐故左(一作右)金吾卫将军河南阎公墓志铭(卷 392), 唐故商州录事参军郑府君墓志铭(卷 392),唐故范阳郡仓曹参军京兆韦公墓志铭(卷 392)等就是如此,之 前已有论述,不重复。 3 参看其硕士论文唐代墓志的文体变革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 :17。 39 有展开却没有很好的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刻画,多质实。欧阳詹与其相象。梁肃已会选择从 志主的生涯中选取几件重要的事着重笔墨,或是通过语言描写 1、议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志 主特点。 皇甫湜的韩文公墓志铭(卷687)为最佳,有一段写其为得极妙: 王庭凑反,围牛元翼於深,救兵十万,望不敢前,诏择庭臣往谕,众栗缩,先生 勇行。元稹言於上曰: “韩愈可惜。 ”穆宗悔,驰诏无径入,先生曰: “止君之仁,死臣 之义。 ”遂至贼营,麾其众责之,贼恇汗伏地,乃出元翼。 春秋美臧孙辰告籴於齐, 以为急病,校其难易,孰为宜褒?呜呼先生,真古所谓大臣者耶! 通过韩愈和懦弱之臣、 叛贼的形象对比, 把他为维护国家统一而勇闯贼营的精神逼真写出。 在文中,作者高度评价了韩愈文学上的成就: 先生之作,无圆无方,至是归工。抉经之心,执圣之权,尚友作者,跋邪抵异, 以扶孔氏,存皇之极。知与罪,非我计。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卌 校。及其酣放,豪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铿春丽,惊耀天下。然而栗密窈眇,章妥句 适,精能之至,入神出天。呜呼极矣,后人无以加之矣,姬氏以来,一人而已矣! 可谓是精当! 2其人其文凸现。其余两篇少有具体描写之事件,与前一篇截然不同。 而在这些人当中, 李翱和元稹的墓志写人是最成功的, 他们能用浓重笔墨叙述一件事, 如元稹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卷655) 元和七年同节度副使,步射之众皆隶焉。魏帅季安卒,子怀谏始十馀岁,恶辈树 之,不累月,魏法大坏。一旦万众相叫噪,皆曰“田中丞当为帅。 ”公曰: “叱叱止止。 ” 众曰: “何谓也?”公曰: “尔辈牵制孺子犹一累,吾焉能受?尔辈即欲受吾使,用我 乎?”皆曰: “诺。 ”公曰: “孺子之家敢有辱者死,擅杀人者死,掠财者死,天子未命 敢有言吾麾节者死,讫吾世敢有不从吾忠孝者死,汝辈可乎?”皆曰“可。 ” 把他的处理紧急事变的能力通过其与哗变士兵详细对话客观的表现出来,不需要任何多余 评论。 3李翱也能以多个简洁的事例写出志主的个性且不流于浅浮与虚夸,如唐故福建等 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中丞赠右散骑常侍独孤公墓志铭(卷639)简单用三件直 言进谏之事写其正直 4。 1 其多用志主临终前的话语为塑造志主服务。 杭州临安县令裴君夫人常山阎氏墓志铭 (卷 521) , 冠军大将军检校左 卫将军开国男安定梁公墓志铭(并序) (卷 521) , 恒州真定县尉独孤君墓志铭 (卷 521) 。 2 与此极相似的是,白居易的墓志也是为挚友元稹所写的为最出色,而且也是很好地把元稹的文学成就及文名恰如其分 地加以表现: “公著文一百卷,题为元氏长庆集 ,又集古今刑政之书三百卷,号类集 ,并行於代。公凡为文,无 不臻极,尤工诗。在翰林时,穆宗前后索诗数百篇,命左右讽咏,宫中呼为元才子 ,自六宫、两都、八方至南蛮、 东夷国,皆写传之,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於珠玉。又观其述作编纂之旨,岂止於文章刀笔哉?实有心在於安人 治国,致君尧舜,致身伊皋耳。 ” 3 这在李翱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致仕上柱国宏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司空杨公墓志铭 (卷 639)也有所表 现: “时初诛李师道,得兖、郓州等十二州,列为三道。刘悟既除滑州,犹未出郓,及公至,悟出迎,公促之,悟即日 遂发。颁行赏赐,皆得其实。上甚悦,谓宰臣曰: 杨某不易得。 及浙西观察使李修死,上问宰臣崔群、皇甫鎛曰: 何 不进浙西人名?皇甫鎛知公方有恩,惧作相,遂言公所至皆有理绩,以臣所见,莫如杨某 ,凡数百言。上惟以一 字应之曰: 惜。 人闻之者,且以必为相矣。是时裴门下既出太原,崔中书为鎛所谮,鎛又改尊号中上旨,故鎛计竟行, 而公不相矣。 ”用那么长的篇幅把杨於陵不能为丞相的原因(因才被妒)细细道来,十分少见,这从侧面更衬托其才能。 4 这三件事是“十年,盗杀宰相,御史中丞伤以免,公疏请贬京兆尹,杀捕盗吏,事皆不行,君子壮之。 ” “敬宗御丹凤 门,大赦改元,宦官殴伤鄂县令崔发於鸡竿下,公疏请取其首为者杀之以正法。 ” “宝历元年改御史中丞,殿中王源植贬 40 李翱和元稹两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前人具体的叙事上加大篇幅,且在长篇对话中表现 人物,还辅之以神态、动作、心理描写,把人物给写活了,写丰腴了。墓志不再是关于人 物干瘪瘪的梗概,俨然就是一篇篇史传文学了。兹举李翱的故河南府司录参军卢君墓志 铭(卷639): 及为司录,始就官,承符吏请曰:“前例某等一十五人合钱二千,僦人与司录养 马,敢请命。”因出状。君诃曰:“汝试我耶?”使拽之,将加杖。承符吏众进叩曰: “前司隶皆然,故敢请。”君告曰:“司录岂不自有手力钱耶,用此赃何为?”因叱 出之,召主馔吏约之曰:“司录、判官、文学、参军,皆同官环处以食,精粗宜当一, 不合别二。无踵旧犯,吾不恕。”及月终,厨吏率其馀而分之,文学、参军得司录居 三之一,君晓之曰:“俸钱、职田、手力数既别官品矣,此餐钱之馀,不当计位高下, 从此后自司录至参军平分之。”旧事掾曹之下,各请家僮一人食钱,助本司府吏厨附 食,司录家僮或三人或四人,就公堂馀食,侵挠厨吏,弊日益长。君使家僮二人食钱 於司录府吏厨附食,家僮终不入官厨。召诸县府望吏告曰:“某居此岁久,官吏清浊 侵病人者,每闻之,司隶职当举非法,往各白汝长,宜慎安廉靖,以渑池令为戒。” 其所改易,皆克己便人,堪为故事。及君卒,士君子相吊哭,咸以为能高而位卑不副。 这种史传笔法在同时代的令狐峘笔下显得淋漓尽致。其所存的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 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墓志铭(卷394)堪称是墓志中最可称为历史传记的优秀之作。 全文三千七百多字,堪称鸿篇巨制。其中运用各种所能运用的表现手法把颜真卿的光辉一 生展现出来,既能全面地写其多方面才华(文词、书法、政绩、军事才能),又能选取重 点其忠烈来重点叙述,点面结合,堪称唐代墓志中写人的一流之作。作者特别把颜真 卿放在国家动乱之时代大背景中的英雄壮举来写表现他,更显得大气磅礴: 是时海内承平,禄山窃发,两河之间,未有奉章表者。时禄山陷洛阳,害留守李 忄登、中丞卢奕御史蒋清,以三人之首,传胁河北列郡。至平原,公斩其使,收三人 之首,哭而葬之,遂有表上闻。初元宗每朝以薄俗罪已,及得公表大悦,称叹者久之, 顾谓左右曰: “真卿何如人,而所为乃得尔! ”因就拜户部侍郎,兼领平原,又加河北 采访招讨使。仍赐以诏书云: “卿之一门,义冠千古。 ”由是公之德声,震於天下。 叛军的嚣张,颜真卿的反应,皇帝的赞许及天下对其的评价,几者同时道来就把当时的时 事之紧迫与志主的忠义凸现无疑。而以下的描写则纯粹是突出其大丈夫的气概: 建中四年,贼臣李希烈阻兵淮右,诏公奉使宣慰。豺狼方炽,或谕公逗遛以需, 公曰: “君命也,焉避之?”既见希烈,奉宣朝旨,词不屈,志不挠。贼党乃交刃胁 之,慢骂不逊,公视之凛如,责以悖逆,希烈不敢亢逼而退。久之,置酒大会,将饯 公复命,行有时矣。遇叛臣李元平陷我汝海,委质贼庭,公於座上数其背恩,厉气叱 责。叛者惭赧,密以异语动於希烈,希烈意变,遂执公。囚於官舍,防以甲士。或掘 於侧,或积薪於前,或绐以瘗填,或许以焚烁,虐毒万计,期公毁节。公谓之曰: 韶州司马,公面谏其屈,不得请,凡五上疏,自请罢去,敬宗不许。 ” 41 愿假一剑,岂劳多端?服义而终,乃其所也。 贼竟不敢逼,贞元初,希烈陷汝州。 是时公幽辱已三岁矣,度必不全,乃自为墓志,以见其志。 把作者仔细地把真卿遇害的经过写出,其紧张的氛围、叛贼凶恶的威胁,真卿的毫不畏惧 交加在一起,让人看了热血沸腾。 “贼党乃交刃胁之,慢骂不逊”与“公视之凛如,责 以悖逆,希烈不敢亢逼而退”、“囚於官舍,防以甲士。或掘於侧,或积薪於前,或绐 以瘗填,或许以焚烁,虐毒万计,期公毁节”与真卿的语言“公谓之曰:愿假一剑,岂 劳多端?服义而终,乃其所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神态描写真卿得知安禄山叛乱 即“血愤中激”,奉使宣慰李希烈时“公於座上数其背恩,厉气叱责”与“叛者惭赧”的 神态相对比。真卿的气节与勇气给人以震撼。其中穿插着许多时事,又堪称史料,同时也 是一篇难得的史传文学。文中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个性。结构虽传统,无甚创新,但由 于内容的充实与其中贯穿着的浩然正气,使得此文成为一篇史诗般的英雄传记。史载令狐 峘长于修史,曾著玄宗实录100卷,代宗实录40卷,及预修唐书100卷、又130 卷,并佚。我们可以推测,他是以史官的身份来撰写此墓志的,其在文末说“以峘尝参公 会府,公卿之末,备位史臣,俾赞丕烈,永示将来,敢竭不才,恭述所闻”可资证明。令 狐峘有此墓志一篇,足矣。 明人王行在墓铭举例里曾说:“由齐至隋唐诸家文集,传者颇多,然词皆骈偶。 惟韩愈始以史传作之,后之文士率祖其体。”清人刘宝楠在汉石例中也认为韩愈之碑 志文把之前的“但主铭勋”“一变而为述事,后事史籍踳午,往往足资考证。故各家文集 碑志,尤为可贵。昌黎之功,诚以不细。”他们的论述值得商榷。从前文的论述来看,在 韩愈之前, 不少作家运用史传笔法来写墓志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韩愈是继承并加以发扬, 且以其一代文宗的影响力使其广泛使用。但他并不是开创者。而王、刘二人的论述这也可 说明韩愈在碑志文上的贡献大到足以使研究者们都忽视了其他人之前的努力。或者也可透 露出些信息,即早期的学者们没有机会接触太多的唐代墓志,而把目光注意力投到随着作 为韩愈文集一部分而流传于世的墓志作品。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韩愈的墓志文并对其进 行一番更合理的评价。 三三韩柳墓志:唐代墓韩柳墓志:唐代墓志写人新变中的新变志写人新变中的新变 1 1、 韩愈所写墓志韩愈所写墓志 志主的形象在唐代,是一步步朝着凸显个性的方面发展的。可以说,到了韩愈这里, 墓志中对志主的刻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家们已经想尽各种办法来表现人物,出现了不 少杰出之作。可以这么说,志主的刻画已是作家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1而对于韩愈墓志,学 1 在以韩愈为代表的作家,常用此种手法即先写出志主的特别之处(能表现志主个性的事例),然后再简单地铺叙其主 42 术界都一致认为他在塑造人物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例如宋人李耆卿在文章精义中 称赞韩愈“退之诸墓志,一人一样绝妙”,近人钱基博也用“随物赋形,各肖其人”来评 价韩愈写的墓志铭。但我却通过对唐代墓志总体的发展方向与韩愈的墓志创作进行对比, 发现其创作的总体倾向是和唐代墓志写人之新变进程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前面所举作家所 写的墓志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把人物逼真的刻画出来,极尽各种手法,详细道出,他 们把墓志当成是史传或一种带有文学色彩的人物传记。而韩愈则更多是把墓志当成文体改 革的一种尝试,来改革墓志这种文体模式化的痼疾,所以相比之下,他还是把志主的刻画 放在了其次。这就导致了他有时不花力气去刻画人物,而更注意文章的结构、语言等要素 方面的改革 1,使墓志文体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把它变成一种崭新的文体形式。其改革的结 果就是其墓志并没有在写人方面有更深的开拓,而是把墓志变成了一种文学散文,而不仅 仅是史传作品。崔融、令狐峘、元稹等人是沿着墓志写人、刻画人的道路上前进,他们的 目标是刻画志主,让志主留名于世,让世人知道志主是怎样的一个人,而韩愈则更多是从 文体的改革上入手。 我们首先看韩愈在写人方面上有哪些特点。在他所写的墓志中,很少仔细把志主一生 履历都记录下来,他多是选择很突出的某一事例或几件事例来写,突出志主的某一方面, 如虢州司户韩府君墓志铭只写韩绅卿谏上司狎民之事。有时他就只运用客观的陈述或 主观的评价来表现志主,而没有语言、行动等方面刻画,如李元宾墓铭(卷566): 李观字元宾,其先陇西人也。始来自江之东,年二十四举进士,三年登上第;又 举博学宏词,得太子校书。又一年,年二十九,客死于京师。既敛之三日,友人博陵 崔宏礼葬之于国东门之外七里,乡曰庆义,原曰嵩原。友人韩愈书石以志之。 作为一个与志主一起同游于梁肃门下、有着较密切关系的朋友兼“同年” ,按常理,韩愈 本应该把他的学识、人品等方面详细地记录下来,以传后人,但韩愈却用冷静的客观的叙 述道出,不能不说是太过简单 2。 即使在那些有着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较好的墓志中,其语言也是很简洁精练的,而不 像元稹、令狐峘等那样注重细节的雕刻,即使这样的作品,也并不能说韩愈的墓志在表现 人物方面有多么多么超人的成就。但他的特点,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局限于细节, 跳出细节,用尽可能少的笔墨把人物的个性刻画出来即点到为止。我们看其这方面的代表 作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有这么一段(卷566): 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则于会肆言以折之,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 不敢出一语以对。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坐则与从史说古今君臣父子道, 要官历,这是守旧的做法,但同时也意味着作家把“表现个性”与“记录人生”分开,有意识地把志主的形象刻画放在 重要的位置。 1 当然这是避免谀墓的一种不得已的手法,或是与志主不熟悉的缘故。但是即使是很好的表现志主的墓志中,其文体方 面的创新也远比志主的塑造更具意义,更显眼。 2 其在铭文有如此议论: “寿也者,吾不知其所慕。夭也者,吾不知其所恶。生而不淑,孰谓其寿?死而不朽,孰谓之 夭?已虖元宾!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已虖元宾!竟何为哉,竟何为哉! ”作为一种主观评价,是精当的。而作 者似乎把重心放在了铭文的议论上,作为表达自己观点或感情的一个平台,志主的人物塑造,也就放在了其次。 43 顺则受成福,逆辄危辱诛死。曰: “公当为彼,不得为此。 ”从史常耸听喘汗。居五六 岁,益骄,有悖语,君争,无改悔色,则悉引从事,空一府往争之。从史虽羞,退益 甚。君泣语其徒曰: “吾所为止于是,不能以有加矣! ”遂以疾辞去。 “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则于会肆言以折之”,“益骄,有悖语,君争,无改悔”, “虽羞,退益甚”等句子可谓简当,本来可以多着笔墨的地方却不多一赘字。其幽州节 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也是如此。这两篇墓志确实是韩愈作品当中写人最生动 逼真之作,但它们与其他作家的有些作品相比,真正的超越不是很大,因为毕竟是属于正 常人格范围内的,是封建社会常见的人物性格。而韩愈所写的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卷564)则更显特别一些,写“奇男子”王适的“奇”事,通篇离不开一“奇”字。先 写他“怀负奇气”不肯走当时士人博取功名所要经过的的正常科举道路;后应“四科”试 因为“对话惊人”而受困;再写他自称“天下奇男子”投李将军幕下,并怒拒跋扈军阀卢 从史的罗致,通过这几件事已写出了一个有气节又玩世不恭、身世坎坷又旷达豪放的奇士 形象。文章在写他“奇”后,又特意补叙他伪造告身文书,冒充命官,骗娶侯氏女的喜剧 故事,把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骗婚经过写得可喜可笑,完全象一篇精彩的传奇小说。难怪 茅坤说此文“澹宕多奇”了。朝散大夫尚书库部郎中郑君墓志铭(卷563): 俸禄入门,与其所过逢吹笙弹筝,饮酒舞歌,诙调醉呼,连日夜不厌,费尽不复 顾问,或分挈以去,一无所爱惜,不为后日毫发计留也。遇其空无时,客至,请坐相 看,或竟日不能设食,客生各自引退,亦不为辞谢。与之游者,自少及老,未尝见其 颜色有若忧叹者。岂列御寇、庄周等所谓近于道者耶? 通过神态、动作极其逼真幽默的描写把志主郑群的“天性和乐”之自然天性写得很成功 1。 另外,作者的强烈感情使得韩愈墓志中的主观色彩很浓厚,增加了文中的抒情效果, 更具有“人情味”。由于所写对象多是自己熟悉和有过或多或少接触的人,所以韩愈笔下 就多流淌着自己的情感。为与自己性情志趣相契合的师友所做的如柳子厚墓志铭贞 曜先生墓志铭等自不用说,就是连立为反面教材的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也是难抑自 己的情感,“呜呼!可哀也已,可哀也已!” 看到韩愈墓志的成功及特别之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清这么一个问题,韩愈之前, 墓志的写人已经积累了非常多非常好的经验了,仔细考察唐代墓志写人进程就可以知道, 而韩愈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有所改进与提高,但并不是质的提高2,是处于一流水平而不是唯 1 除了把人物“奇”的一面突出外,韩愈把人物写得最好的一类就是文学家的墓志,柳子厚墓志铭(卷 563)中柳 宗元,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卷 563)中樊绍述,贞曜先生墓志铭(卷 564)中孟郊,三者有个极其相似的特点, 那就是并不以把志主写活或写得逼真为主,而是通过极其精当准确的议论来突出其文学上的成就或是人格,并指明自己 的某些观点,如柳子厚墓志铭中表达“土穷乃见节义”及“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 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所蕴 涵的“穷而后工”的文学观点。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表达“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这个在创作方面的观点。 贞曜先生墓志铭表达文学创作要“刿目钅术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摇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2 韩愈的有些墓志已经摆脱了记叙“嘉言善状”的传统局限,而是突出一个人的个性、特质。但并不能说,他的墓志表 现人物方面达到了更高的程度。他与前人或同时代之人的优秀墓志,在写人方面,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分出个孰高 孰低似乎不是很合适。 44 一的颠峰,虽然一流水平的作家唐代也没有几个。韩愈的墓志真正的贡献,我们在之前也 说过,是在于文体方面的改革上,人物的塑造并不是第一位。其实在他的 55 篇墓志中, 真正精心刻画的志主形象并不占多数,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他的墓志给我们所呈现的形式 上的新鲜感及构思的精巧,也就是宋人祝穆说的“韩退之作墓志最多,各有体制,未尝相 袭”,宋人李涂说:“退之墓志,篇篇不同,盖相题而设施也”。 首先,他的墓志很多没有人物刻画,只有简单的记录,这与之前我所举的同时代或之 前的一些墓志相比,甚至还不如。这些墓志,多是应别人请铭而作,且作者多不熟悉。 河 中府法曹张君墓碣铭开篇与乞铭者对话,然后只是记些“其族世名字事始终而铭曰”而 已。试大理评事胡君墓铭全是三字句。河南缑氏主簿唐充妻卢氏墓志铭写其父系 及母系的情况。襄阳卢丞墓志铭几乎以家属的行状来写其人。卢浑墓志铭只有几 句铭文。四门博士周况妻韩氏墓志铭河南缑氏主簿唐充妻卢氏墓志铭几乎不涉及 志主。这些志文基本无人物塑造(或与志主无甚关系)。有些墓志甚至并不是写人,而是 以抒情、议论为主。殿中少监马君墓志主人公马继祖是靠门荫而做官,平生无甚写之 处。但韩愈和他家三世都有交情,故全文只详写自己和马家三代人最初相识的印象(基本 上是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以及对这三代人相继去世的伤感。从作者所体现的感情看,此文 实是一篇抒情小品,并没有写出人的个性。故方苞评价说:“他无可述,故独裁生死离合 之迹。”这些墓志关注的基本不是志主本身,所以韩愈多从结构方面入手进行创新,这多 是其对志主生疏而避免“谀墓”的需要。 即使是详写志主的“嘉言善状”的墓志,韩愈也打破墓志的传统行文模式,不再按照 线性结构(其定义可看本文52页之脚注4)而是根据志主的特点及感情的需要来行文。如 贞曜先生墓志铭开头几次写“哭”来突出作者与友人对孟郊逝世的悲痛;南阳樊绍 述墓志铭开头罗列樊绍述著作以显出其文学家的成就。施先生墓铭一介绍志主时就 说“先生明毛郑诗,通春秋左氏传,善讲说”,广受其弟子爱戴,符合“先生” 称号。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开篇就写其“怀奇负气”之事且一直到文末,突出“奇” 字。这样写既突出了志主的特点,又表明了作者与他们的关系,不落俗套,让人眼前一亮。 碑志是种特殊文体,多受人之托,记述死者的“嘉言善状”、“扬善隐恶”是其通例, 吴讷说:“铭之义,称美不称恶,以尽孝子慈孙之心” 66。而韩愈的墓志不少是担负着表 达作者感情、观点的任务。最突出的莫过于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卷564),全文用 了不到100个字写志主服食金石药而亡的事实,然后花400字边记边议“以药败者(金石药) 六七公”的惨况,认为“此可以为诫者也”,几乎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这是韩愈以议论 方式写墓志铭的一种尝试了 1。 后世学者称其墓志“一人一妙绝”,我认为是主要以其所作墓志相比较而言的,指它 所写墓志的不雷同。但就从单个人物的塑造来说,评心而论,是不能都称为“绝妙”的。 1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卷 564)写其通五行书,但作者最想表达的还是如在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中对服丹药 的批判,以警示后人。 45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则显出了韩愈的求新与赏奇之追求,恰好反映了它在墓志文体革新中 的创举。墓志的写作到了韩愈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朝着如何表现志主、如何写好志主这个 趋势发展的。唐代的部分墓志使志主摆脱了“千人一面”的传统模式,写出了人物个性, 这是使用散体文进行写作的结果, 也是文体文风改革取得实绩的表现。 而韩愈则加大力度, 真正把墓志作为其文体改革的一块阵地,直接改革其文体本身的性质,其运文构思变化多 端,不再遵循传统的写作套路,也不再唯一地把墓志当成虚美志主、记录志主功业的一种 文体,而是变之为一种能自由使用、负担较多功能诸如表达自己的理想、观点及感情的文 体1。 关于韩愈的墓志在文体上的创新之处,时贤多有高见,此不便多谈2。但他们多把韩愈 墓志与传统的模式化墓志相比较,没有放在整个唐代墓志的新变当中来评论,略显单薄。 2 2、 柳宗元所作墓志柳宗元所作墓志 与韩愈齐名的柳宗元,其墓志也与韩愈有相似之处,也很注意墓志文体的创新,在篇 章的结构和构思方面都显示了较传统的一些革新。亡姑渭南县尉陈君夫人权厝志(卷 590)语言上也如唐故岭南经略副使御史马君墓志(卷589)志主的情况基本上是以志 主儿子的行状删取而成,自己不表达观点,避免“谀墓”。 故襄阳丞赵君墓志 (卷590) 完全写志主儿子寻志主的葬地的过程,全不类传统墓志。他在墓志中详细地介绍描述志主 得的病,如: 元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既乳,病肝气逆肺,牵拘左腋,巫医不能已。(朗 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卷589) 未及征,气乘肺,溢为水,浮肤而卒,年六十。(唐故安州刺史兼侍御史贬柳 州司马孟公墓志铭 ,卷589) 道发疽,元和十四年月日,终于河南敦厚里。(故试大理评事裴君墓志,卷 590) 下广州,中厉气呕泄,卒于公馆。 (故大理评事柳君墓志,卷590) 时已得骨髓病,日犹鼓音四五行。(筝郭师墓志,卷590) 后饵五石,病疡且乱。(故永州刺史崔君流配卌州 权厝志,卷589) 至广州,病痞疟加,六月二十八日卒。(吕侍御恭墓铭(并序)卷589) 1 在韩愈之前,一些作家就在某些方面改变了墓志的性质。如李观的故人墓志(并序) (卷 535)就是一篇独出心裁 的墓志,以一半的篇幅通过写子产与子皮、神农与龙吉的深厚交情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显示了一种浓浓的友 情。对他的生平也未做什么介绍。就只是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整篇文章笼罩在作者浓浓的哀痛之中。可以说是抒情的 散文。但其墓志作品仅存此一篇。 2 可参考周敏韩愈碑志的创革之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张幼良论韩愈碑志文的无 法及其成因 j 常熟高专学报, 1999 (5) ; 贾文凤 标新立异奇花异葩谈韩愈 “墓志铭” 散文的特色 j 铜 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蒋玉斌试论韩愈墓志铭之“别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7);张 璇论韩愈墓志铭的创作构思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6) 。 46 这在唐代墓志中是十分少见的,似在宗元这里成为一种爱好,这也显示其求新的一面。 1他 也如韩愈般在墓志中传达自己的观点,如唐故邕管经略招讨等使朝散大夫持节都督邕州 诸军事守邕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李公墓志铭并序 (卷 589) : 尝合汞流黄丹砂为紫丹,能入火不动,以为神,服之且十年。然卒以是病,暴下 赤黑,数日薨。 宗元的批判之情也暗蕴其中。与韩愈批判一些志主服丹药有异曲同工之处,虽然没有那么 激烈。 在写人方面,其最大的贡献就是把目光扩展到了那些地位的下层百姓,并且毫不吝啬 自己的赞赏之情。他的很多传记都是“借为他人立传,反映中唐时代封建政治的黑暗和穷 人的痛苦,而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政见。”67如梓人传写一建筑师,种树郭橐驼传 写一善于种树的驼背之人,宋清传写一商人,童区寄传写一少年英雄。“作者在 这些传记中发现和肯定了下层人物的某种高贵品质或某种高超的技能,这是很难得的。” 68这在他所做的墓志中也是如此。筝郭师墓志(卷 590)写其琴艺之高超:“无名生 善音,能鼓十三弦。其为事天资独得,推七律三十五调,切密邃靡,布爪指,运掌孯,使 木声丝声均其所自出,屈折愉绎,学者无能如。”太府李卿外妇马淑志(卷 590)写 一艺伎马淑:“及移永州,州之骚人多李之旧,日载酒往焉。闻其操鸣弦为新声,抚节而 歌,莫不感动其音,美其容,以忘其居之远而名之辱,方幸其若是也。”通过用远居偏僻 的永州之士人忘记自己所处之偏和遭受到的贬谪之辱来衬托其琴声与美貌。 总的来说,柳宗元的墓志在文体及内容的“求新”方面还是与韩愈有着相同之处。而 在塑造志主形象方面还是没有什么超越其他同时代优秀之作的地方,有,也主要在语言的 简练得当及行文构思方面。 韩、柳传记文已不是以人传史,以记录历史事实为主的史传文,也不是纯粹的应用文, 而是倾向于传人为主的文学性散文,它已正式进入了文学范畴。韩愈的墓志由于使用场合 和它的篇幅、格式的局限,不可能较全面地记述人物的生平,也不可能多侧面地血肉丰满 地刻画人物形象。严格来说,他的墓志作为一种传记作品,只能算是一种人物素描而已。 柳宗元的传记作品格式也如史传,其内容主要在发议论,因而影响了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性 格刻画。 但墓志的写作特别是结构及行文方面在他们以后呈现出越来越新的面貌,与他们的创 新精神及创作实绩给当时及后学以极大的影响是很大联系的。韩柳之后的作者在墓志的构 思行文上要较前人更新颖, 如在长庆年间及之后, 作者把志主及其家人请铭之事详细道出, 且语句语气之类似韩愈,不能不说是受了韩柳的影响。另外如在开篇上,作家们写出了很 1 这就如同有些详细写志主如何被人冤枉而冤死一样,都属于不太合适入墓志的内容,而这实际上在当时及之前是时有 出现的。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这时期的诗歌现状。这时韩愈做诗为避免前人的熟套,语言与意象上力求新奇,甚至突兀怪 诞。其中他把过去人们觉得丑陋的如腹疼、肚泻、打呼噜、牙齿脱落等不雅观的现象或意象作为表现的对象。而柳宗元 在甚严肃的墓志中毫不忌讳地写下志主的疾病状况,我认为这与韩愈的做法应有联系,其革新的追求也或多或少地体现 在里面。这也影响到其他文人,如唐故张君墓志铭就把志主在江湖乞食等内容写入墓志,见周绍良主编唐代墓 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163。 47 多的新意,或引古事开头,如田在卞墓志 69开篇写一古事“延陵季子葬子于羸博之间, 其坟高可隐,仲尼往观而叹曰:季子于礼中哉!”及支子璋墓志 70引古事开篇: “昔蔡琰蔡邕夜鼓琴,忽弦断,姬时年六岁,曰:此是第二弦。邕曰:偶中耳。 琰曰:吴札观之,知兴亡之国;师旷吹律,议南风之所自。由此言之,何足不知。” 而温瑗墓志 71开篇点明其名与字的来历:“夫人以长姑及诸姑各立妇名及字,遂拱请 于先司空立其名,得名曰瑗,连姊妹兄弟之玉也;立字曰文羊,身被文彩,正直触邪,像 美玉有文彩,如神羊触立之义而称其德也。”也是比较独特的写法。这些都是之前未曾出 现的。而唐故朝议郎行尚书刑部员外郎会稽余公夫人河南方氏合袝墓志铭 72以志主为 官时各个阶段的同事对她的回忆与评价来构成全文的主架即其人生的经历,志主为官的经 历和个性都在各人的话中道出,这部分感觉就像一篇采访稿。文末才记其名讳家世。此写 法在唐代堪称独一无二。可以说,在韩柳在墓志写作上的求新给文坛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四、杜牧墓志:唐代墓志写人的集大成者四、杜牧墓志:唐代墓志写人的集大成者 这个结论,也许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商榷,或许还会遭到质问,但我还是想这样提出来, 以供大家参考与修正。 1 1、重视墓志的创作、重视墓志的创作 墓志在杜牧这里,成了极受重视的传记文体。他十分注意墓志的创作,这首先从志文 的篇幅可见一斑。全唐文所收其14篇墓志,唐故太子少师奇章郡开国公赠太尉牛公 墓志铭(并序)长达2820字,超1600字的有3篇,超1000字的有3篇,其余除了唐故进 士龚轺墓志外都超过了600字且近一千字。这在唐代是很少见的。初盛唐也有作家大量 写作长篇墓志,但多是泛泛之作。这是因为,杜牧一般只取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历写志 主,这就与其他志文以志主的人生经历铺排下来而显得长,是不同的。在记录志主的绝对 容量上,杜牧的墓志要大得多。 2 2、沿着唐代墓志写人方面的新变历程前行、沿着唐代墓志写人方面的新变历程前行 杜牧的墓志,几乎篇篇都可称为优秀的传记文学。人物的刻画是第一位的,其不惜花 浓重笔墨来写志主,但又不是泛泛铺叙,而是在选取了代表性的事例后,通过各种手法来 刻画志主,比前人更出色的是他在一篇当中设置了好几个描写十分细致的事例,这样使志 主的形象更饱满,更立体,而不是韩愈般的人物素描而已,俨然已经完完全全地变成了真 正的写人的作品。这在他的墓志常见。如唐故太子少师奇章郡开国公赠太尉牛公墓志铭 48 (并序)(卷755)就是如此。除了把人物写得饱满以外,他还能如韩愈般写出志主的 个性来,唐故东川节度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赠司徒周公墓志铭(卷755)就通过几 个例子把志主的谨慎写得极其逼真: 文宗复二史故事,公濡笔立石螭下,丞相退,必召语,旁侧窥帝每数十顾。 政事细大,必被顾问,公终身不言,事故不传。 武宗即位,以疾辞,出为工部侍郎华州剌史,八禁军二十四内司居华下者,籍役 等百姓,不敢妄出一辞。李太尉德裕伺公纤失,四年不得,知愈治不可盖抑。 唐故宣州观察使御史大夫韦公墓志铭(并序)(卷755)也是通过几件事情刻画 其直言进谏。 杜牧还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如他喜欢用侧面描写,用他人来比衬志主,仅举一例,那 就是设立一个反面人物,然后通过这个反面物的推荐或赞赏、礼遇来表明志主的威望及人 格。 镇武昌时,军容使仇士良为监军使,公律以礼敬。暑甚,大合军宴,拱手至暮, 一不摇扇。益自俭克,平居非公事不出内屏,周三岁,语言举止,率有常度。仇军容 开成末首议立武宗,权力震天下,每言至公,必合手加颡曰:“清德可服人,但过吝 官财,与人无一毫恩分耳。不肯引誉,不敢怨毁,淡居其中。”(唐故太子少师奇 章郡开国公赠太尉牛公墓志铭(并序),卷755) 夏六月,始逐丞相宗闵,立朋党语,钩挂名人,凡百日逐朝士三十三辈,天下悼 慑,以目受意。附凶者屡以公为言,注、训曰:“如去周殿中,恐人益惊。”竟不敢 议。注、训取公为起居舍人。(唐故东川节度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赠司徒周公墓 志铭,卷755) 君讳方元,字景业,刑部尚书赠司空贞公长子。贞公事宪宗皇帝,兄弟受寄四镇。 在汉南时,战淮西未利,监军使崔谈峻谗言中,入为太子宾客。后淮西平,李光颜移 郑滑,陈许无帅,帝闲燕独言曰:“劲兵三万,谁可付者。”谈峻侍侧曰:“有大臣 家不三十口,俸钱委库不取,小僮跣足市薪,此可乎?”帝曰:“谁为者?”谈峻进 即以贞公言,帝即日起贞公为陈许帅。其俭德服人如此。(唐故处州剌史李君墓志 铭(并序),卷755) 杜牧在写墓志时,喜欢把志主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中,通过志主的言行、与他人的交往 来使志主的形象不再是独立的、干瘪的。而且很多的记录都可以当成历史资料来读。 3 3、继承韩愈在文体改革方面的经验、继承韩愈在文体改革方面的经验 杜牧的墓志在文体结构方面也如韩愈、柳宗元一样,有意摆脱传统的束缚。他很少用 线性结构。如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 (卷 756)开篇就写宪宗嫁女之事,很有趣: 始宪宗时,宰相权德舆有婿独孤郁为翰林学士,帝爱其才,因命宰相曰: “我嫡女 49 既笄可嫁,德舆得婿独孤郁,我岂不得耶?可求其比。 ” 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 (卷 755)开篇甚奇: 牧大和元年举进士及第,乡贡上都,有司试於东都。在二都群进士中,往往有言 前十五年有进士李飞,自江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料作物仓储环境对品质影响研究-洞察及研究
- 赵继宗诗歌对文学理论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在红细胞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深海热液喷口区的潜在生物制药资源-洞察及研究
- 低代码框架技术局限-洞察及研究
- 四川省达州市崇德实验学校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城区联考数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西安市重点中学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什邡市城南学校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七中学教育集团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广西南宁上林县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火锅店引流截流回流方案
- 2025年档案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专用)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专用)原卷
- 国自然培训课件
- 2025安徽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统考试题及答案
- 2024网络主播新职业发展报告-快手
- 2025年4月自考0345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 2025届威海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定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