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 i i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元末明初理学家赵汸是新安理学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朱子六传弟 子赵汸一生致力于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传播朱子理学思想,为朱子理学的继承 和发展做出了努力,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新安理学。赵汸曾从教于阆山书院,又自 建东山书院,讲学其中。为徽州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理学人才,为新安理学的兴盛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根据赵汸的著述春秋师说、左传补注、春秋 属辞、春秋集传以及东山存稿七卷,并结合明史 、 新安学系录 、 新安文献志等著作中所记载的有关赵汸的史实和文献,以及其他学者对赵汸 个人和学术思想的评价等等, 力图展现赵汸的理学思想以及 “和会朱、 陆” 思想。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交代了赵汸生活的时代背景,包括元 末明初,政治黑暗,政权更迭的历史背景以及程朱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学术 背景;还介绍了赵汸的生平,包括对他的早年游学的经历、著述、以及其弟子的 探讨。赵汸作为朱子后学为朱子理学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努力,从而丰富和发展 了新安理学,为徽州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理学人才,为新安理学的兴盛做出了积极 的贡献,被列为“休宁理学九贤”之一。 第二部分重点考察了赵汸针对元代理学学术发展的弊端,进而提出了求“真 知” 、求“实理”的新的治经主张,表达了赵汸力图摆脱盲目迷信朱子学的束缚、 争取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探求理学真谛的愿望。在赵汸提出求“实理”治经主张并 积极实践的同时,同时代另两位新安理学大家郑玉和朱升,也分别提出了求“本 领” 、求“真知”的观点。这对新安学派学术的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深刻影响了当时乃至清初新安学术的发展。 第三部分介绍了赵汸关于“朱、陆异同” 问题的看法。朱熹是理学的集大 成者,闽学的创始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人物。在为学 上, 陆九渊提倡 “尊德行” , 自称 “简易功夫” , 讥讽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为 “支 离” ,和朱熹曾经在鹅湖之会上展开激烈的辩论。 “朱、陆异同” 问题一直备受 关注。赵汸认为朱、陆的思想是“合并于暮岁” ,并主张“和会朱、陆” ,这可以 说是他学术思想中的一大亮点。赵汸“和会朱、陆”的主张,在其对问江右六 君子策中有所体现。他所提出的朱、陆“始异而终同”或者说“合并于暮岁” ii 的看法,成为元末明初“和会朱、陆”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部分介绍赵汸对春秋的探讨。结合前人对春秋的研究以及赵 汸本人的研究成果,这部分首先介绍他研究春秋的原因,以及归纳总结出研 究春秋“笔削之旨”的根本方法就是“属辞比事”法。赵汸在继承其师黄泽 思想的基础上,还指出了具体研究春秋的途径,即是“先考鲁史之法,再求 圣人之法”,体现了赵汸对春秋研究的独特个性和贡献。 综上所论,赵汸在元末明初新安理学以及整个理学界中,是一位有重大学术 成就的学者,是新安理学家思维方式进步表现的代表之一。赵汸的学说,系统、 完整,在历史上有巨大的影响力。他的思想作为新安理学思想的典型,对朱学思 想在徽州地区的传播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对徽州地区的文化价值观的反展和形成 都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新安理学、求实理、和会朱、陆、 春秋学 iii iii abstractabstract zhao pang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xinan neo-confucians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he teaches in lang shan academy, and built the dong shan academy, give lectures in it. zhao pang concentrates efforts on the thought establishing a theory along some particular line, imparted knowledge and educated people, spread and study of zhuzi xue, descendants is inherit that zhuzi xue and developed as zhuzi to have done out effort, have enriched and developed xinan neo-confucianism, thereby, have been that xinan area has trained large amount of neo-confucians , being prosperous for neo-confucianism has made active contribution out. and of article books from zhao pang “spring and autumn division says ”, “zuo zhuan adds supplemental notes ”, “spring and autumn is stored draft by diction ”, “spring and autumn gathers biography” and “dong shan document seven rolls”be tied in wedlock waiting for historical facts and document about zhao pang recorded by book middle“history of ming dynasty”, “xin an county learns to be record ”, “xinan county document aspiration”, the scholar strives to display zhao pang thought complete picture other to zhao pang individual and learning thought valuation etc. the main body of a text is allotted for four parts, part i mainly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 of times about zhao pang life , historical setting and politics dark ,cheng zhu neo-confucianism including yuan of powder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 transfers of governments become government philosophy learning background gradually; zhao pang all ones life article has been introduced,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including go through, authors work, and the person disciple who studies by traveling to his early years. zhao pang descendants inherits and develops zhu zi xue and have done out effort for zhu zi neo-confucianism , he have enriched and developed xinan neo-confucianism, an idealist philosophy in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reby , have been that xinan area has trained large amount of neo-confucianism, an idealist philosophy in the song and ming iv dynasties talented person , have been that xinan neo-confucianism , an idealist philosophy in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being prosperous has made active contribution out. “one of nine neo-confucianism in xiu ning ”. part ii priority has inspected the abuse that zhao pang developed specifically for acting for learning yuan , has sought a “genuine knowledge”, has asked new studying classics view “that reality manages” to go through analyzed its the cause appearing carefully, and then having suggested that way . zhao pang have expressed that striving to break away from follow blindly, and by self-thinking, seek neo-confucianism, desire the true meaning, has reflected zhao pang having comparatively sober thought mental consciousness. coeval another two xinan neo-confucianism, zheng yu and zhu sheng have brought forward the viewpoint seeking “ability”, seeking a“genuine knowledge” also respectively while zhao pang asks“the reality reason”to study classics advocating put forward and active practice, be that great achievement of their learning has establish a basis right now,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to xinan county school learning , also be playing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 deep development of the learning having affected that time even cleaning up original xinan county. and part iii has introduc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tiations of zhu xis philosophy and lu jiuyuans philosophy”, and zhao pangs view about “zhu xis philosophy and lu jiuyuans philosophy ”. zhu xi is the founder that an expert with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neo-confucianism, built fujian learns, cheng zhu school leading exponent. lu jiuyuan is start person of “lu wang xin xues”. be to having learned , to encouraged“simple acrobatic fighting ”、“to respect disgusting behavior , called self , ridicule zhu xis for the method pursuing to the very source of knowledge “being reduced to fragments”, they once unfolded fierce debating in at the meeting of goose lake. “the problem of zhu xis philosophy and lu jiuyuans philosophy” , thought is always to paid more attention to fully. zhao pang thinks that zhu there are exist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sixs thought and affects the other party mutually, he brings forward “peace conference zhu land” v v thought immediately, and this is also his maximal learning thought characteristic. zhao pang “harmonizing zhu xis philosophy and lu jiuyuans philosophy” view embodie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in the person “to asking about six gentlemen of jiang xi area schemes” . what his suggests that, six different but eventually same in other words, “merging in sunset year”view, becom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harmonizing zhu xis philosophy and lu jiuyuans philosophy” trends 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part iv introduces the zhao pang centre of gravity in academic research, namely to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our union zhao pang achievement to go into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cause introducing zhao pang that he studie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first. and on basis deciding to the point in all family who study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o in history summing up in zhao pang, having brought forward delicious basic method of asking a rope to be keen , honest and strict in observing and judging things or people is “law write prose narrative”. zhao pang points out the studies approach is “first deceased analyzed lu study concretely, law of asking a sage for help again”. have displayed the unique individuality that zhao pang studies face to fac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have embodied contribution study going ahead in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key word: xinan neo-confucianism, realistic manhiloaging, harmonizing zhu xis philosophy and lu jiuyuans philosophy,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vi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i abstractabstract . iii 引引 言言. 1 第一章第一章 赵汸的生平、著述及其影响赵汸的生平、著述及其影响 . 3 第一节第一节 赵汸生活的时代背景赵汸生活的时代背景 . 3 第二节第二节 赵汸的生平及求赵汸的生平及求学经历学经历 . 5 第三节第三节 赵汸的著述及其影响赵汸的著述及其影响 . 8 第二章第二章 赵汸“求实理”的治经思想赵汸“求实理”的治经思想 . 9 第一节第一节 “求实理”思想提出的学术背景“求实理”思想提出的学术背景 . 9 第二节“求实理”思想的提出第二节“求实理”思想的提出 . 10 第三节第三节 树立以“求实理”思想为指导的新学风树立以“求实理”思想为指导的新学风 . 12 第三章第三章 赵汸的“和会朱、陆”思想赵汸的“和会朱、陆”思想 . 15 第一节第一节 “朱、陆异同朱、陆异同”问题溯源问题溯源 . 15 第二节第二节 赵汸“和会朱、陆”的观点赵汸“和会朱、陆”的观点 . 20 第四章第四章 对春秋学说的研究对春秋学说的研究 . 24 第一节第一节 徽州学者对春秋的研究徽州学者对春秋的研究 . 24 第二节第二节 赵汸春秋学说思想探源赵汸春秋学说思想探源 . 26 第三节第三节 赵汸的春秋学思想赵汸的春秋学思想 . 28 结结 语语. 3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5 致致 谢谢. 3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8 引 言 1 引引 言言 新安理学是以传承朱熹理学为宗旨的理学派别。因古徽州又称“新安” ,故称 “新安理学” 。新安理学兴起于南宋、发展于元代、全盛于明初、衰落于明末、 终结于清朝。经历了七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对十二世纪以后中国哲学和学术思想 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新安人对朱熹及其学说有特殊的感情,对他极为推崇。 朱熹本人在新安故里广收弟子, 亲自讲学, 可以说桃李满天下, 其中有学术成就、 政治建树者有很多者。许多学者开始精研朱子之学,学成后又相继开书院、收门 徒、传理学。其中程大昌、吴儆、程若庸、陈栎、倪士毅、朱升、赵汸、范准、 汪循,这九位理学名儒造诣深邃,名重一时,被成为“休宁九贤” 。 赵汸就是元末明初(新安理学盛极复衰时期)理学界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 一。他针对元代理学学术发展之弊,提出了求“实理”的新的治经主张,深刻影 响了当时乃至清初新安学术的发展。他的“和会朱、陆”学说体现了他卓越的学 术思想。 “和会朱、陆”这一问题一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其中赵汸所提出的 朱、陆“始异而终同”等一系列的观点,成为元末明初“和会朱、陆”思潮的重 要组成部分。 另外, 赵汸对 春秋 的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个性。 其中包括探索 春 秋笔削之旨的“属辞比事” 法、 “先考鲁史遗法,再求圣人之法”的治学途径 以及关于春秋中具体问题的看法等等。这些系统的研究体系,在新安理学的 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体现了赵汸独特的学术思想。赵氏的春秋学 说,是我们今天研究春秋学史不可忽略的一派观点。同时,在经学史上,赵 汸的春秋研究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赵汸与同时代的春秋研究大家郑玉、 朱升一起,将新安理学关于春秋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此,我认为考察赵汸关于春秋研究的缘起、内容和特色,不仅有助 于我们了解赵汸的学术思想, 而且对我们深入研究朱子学的重要分支 “新安理学” 以及春秋学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赵汸思想研究 2 随着对新安理学和徽学研究的兴起, 赵汸作为元末明初里学界的重要代表人 物之一,他的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他的思想中有很多观点是值得我们深 入细致的探索的。目前国内对新安理学作深入研究的不是很多,其中有周晓光先 生的新安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年出版),其中较为全面的和详细 的论述了新安理学 600 余年的源流,演变及其影响;以及要提到李霞教授的论 新安理学的形成、演变及其阶段性特点 ( 中国哲学史 ,2003 年第 1 期)从总 体上对新安理学的发展过程作了详细的研究和概括等等。另外,在对赵汸哲学思 想方面的探索, 吴晓萍、 周晓光 先生的 论新安理学家赵汸的学说 ( 安 徽师大学报 第 26 卷 1998 年 第四期) ;以及周晓光先生的论元末明初新安 理学家赵汸(孔子研究 2000 年第二期)等等对赵汸的一些思想做了比较详 细的介绍。 就哲学方面研究, 很多哲学前辈的研究成果为本文进一步研究赵汸的哲学 思想奠定了基础, 开辟了道路。 希望通过本文能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元末明初理 学界的认识, 并通过赵汸的学术思想进一步了解朱子学的重要分支新安理 学。 第一章 赵汸的生平、著述及其影响 3 第一章第一章 赵汸的生平、著述及其影响赵汸的生平、著述及其影响 第一节第一节 赵汸生活的时代背景赵汸生活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背景一、政治背景 (一)黑暗的统治 元朝末年, 政治黑暗, 土地高度集中元政府的横征暴敛, 使得社会经济衰败,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据记载,当时“浙右病于徭役,民充坊里正者皆破 其家”。在赋税和徭役的双重盘剥下,加上大封建主之间频繁的内讧和战争, 官吏们的贪暴,以及自然灾害的袭击,使脆弱的蒙古、色目劳动者个体经济受 到严重摧残,不断破产。广大劳动人民一遇灾荒,就只能流亡了。在这种背景 下,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社会的变革成为大势所趋,不可阻遏。 (二)起义军的建立 元代各族人民反抗蒙古统治者的斗争,大多利用具有宗教性质的秘密会 社,当时北方民间最流行的秘密宗教是白莲教。公元 1351 年五月,白莲教领 袖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颍州颍上县的白鹿庄聚集了三千教徒,打出“虎贲三 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帜,宣誓起义。义军头裹 红巾,史称“红巾军”。 除红巾军外,起义军中规模较大的还有方国珍部(公元 1348 年起兵于浙 东)和张士诚部(1353 年起兵于高邮)。方国珍曾称雄浙东二十年。但他态 度动摇,屡次降元。最后投降于朱元璋。张士诚则聚众万余,攻克高邮,并以 高邮为都城,国号大周,自称诚王。1356 年张士诚南下,据有平江(苏州)、 湖州、杭州等地区,并迁都平江。后被朱元璋所败,投降了元朝。1363 年又 自称吴王。最后为朱元璋所灭。 红巾军方面,为了更有利于反元斗争,1355 年(至正十五年)二月,刘 福通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从砀山夹河迎至毫州称帝,国号大宋,改元龙凤。 在刘福通的领导下,红巾军攻占了大片地区,队伍迅速壮大,1358 年五月攻 占汴梁,并以汴梁为都。此时北方红巾军达到全盛时代。 (三)政权的更迭 赵汸思想研究 4 在此情形下,元统治者作困兽之斗,进行疯狂镇压,北伐各路起义军相继 失利,宋都汴梁也受到了元军的围攻。1359 年八月,元朝察罕贴木儿部攻下 了汴梁,韩林儿、刘福通撤退到安丰。1363 年二月,张士诚部下大将吕珍乘 机围安丰,刘福通派人到朱元璋处调兵解围,援军还没到达,刘福通已被吕珍 所杀害。朱元璋解安丰围后,迎韩林儿到滁州居住。1366 年十二月,朱元璋 派廖永忠迎接韩林儿到应天,在瓜步(江苏六合东南)渡江时船沉,韩林儿淹 死,以龙凤纪年的宋政权至此结束。 此前,1352 年二月,定远土豪郭子兴、农民孙德崖等响应刘福通,起义 于濠州,自称红军。闰三月,出身贫苦,曾为游方僧的朱元璋也参加到这支队 伍中来。朱元璋由于才略出众,深得郭子兴的器重。1355 年郭子兴死,朱元 璋掌握了这支军队的实际领导权。 1355 年六月,朱元璋南渡长江,夺取了太平路(安徽当涂)一带大片地 区。次年三月,他又亲率水陆大军攻克集庆路(南京),改名应天府,建立江 南行省。 攻下集庆前后, 朱元璋对地主阶级分子逐步采取了优容的态度, 以李善长 为帅府都事,汪广洋为帅府令史,陶安为令史。攻取集庆的策略就是陶安和冯 国用等人建议的。 元池州学正朱升还向朱元璋提出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的策略。后来刘基、宋濂等儒士,也得到朱元璋的特别重用。 由于朱元璋重用人才,策略得当,先后消灭和兼并了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 等其他义军,逐步成为势力最为强大的起义力量,最终在 1368 年推翻元朝, 建立了明政权。 二、学术背景二、学术背景 自从元代统治者以武力征服中原之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安抚民众,从 思想上控制人民。而在当时程朱理学已经获得南方士人的普遍认同,并发展成当 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南宋之后,许多理学家不愿意做官,退而建立书院,以讲学 为主。据统计,元朝的书院至少有四百零七所,多数在南方。对于这种情况,元 代统治者为稳固统治,在允许南方学者传播程朱之学的同时,支持精通程朱理学 的学者在北方大力宣讲,使其在政治统治中心得以广泛传播,这为程朱理学上升 为官方哲学创造了厚实的思想基础。 第一章 赵汸的生平、著述及其影响 5 尤其是程朱理学被纳入科举考试内容之后, 书院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程朱理学 是科举应试的基础知识,鼓励学子们通过潜心学习,实现科举入仕的梦想。书院 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拓展程朱理学的传播范围, 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其传播 的实际效果。虽然元代科举久废,但是以“儒学”为教育中心的学校和学院还是 发达的,他们虽然在通过科举进入宦途方面受到影响,但是仍然受到元朝廷的许 多优待,统治者还是要求儒士们宣扬三纲五常帮助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由此, 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在元明之际的徽州,学者们对程朱理学更是信奉不移,“凡六经传注, 非经朱子论定者,父兄不以教,子弟不以为学”,并在篁墩建“程朱三夫 子祠”。当时,徽州“书院林立,以紫阳为大”,紫阳书院被视为传播程朱 理学之圣坛。这一时期徽州著名的新安理学家,有休宁理学九贤、歙县的 钱时、曹泾、郑玉、唐仲实、姚琏、吴曰慎,祁门汪克宽和黟县李希士等。 新安理学的主要著作,有阐述程朱理学命题的四书发明、 太极篡疏、 礼记集成、六典撮要等。 综上所述,赵汸所处的时代,是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的政权更迭的时 代,也是宋明理学统治地位日趋稳定的时代,也是新安理学鼎盛时期。 第二节第二节 赵汸的生平及求学经历赵汸的生平及求学经历 一、生平简介一、生平简介 赵汸(1319 年1370 年),字子常,安徽徽州(旧称新安,今黄山市)休宁龙 源人。在元末明初理学界中,赵氏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赵汸的出生, 有记载称“初,赵汸母亲梦见有飞鸟从齐云岩来云集在怀中,遂有妊感” ,生 于明年延祐六年巳末(1319 年)三月。赵汸资质甚高,从小就表现出卓绝的资 质,从小就“抱闻读书辄能成诵” 。 明史称其“初就外傅,读朱子四书 , 多所疑难,乃尽取朱子书读之” 然而,赵汸生逢乱世,自是命途多舛。当是时, “天下兵起,尝论为:为国 家者不能举天下大势以定攻守之宜,而所在浪战,不求智勇之士真可任将兵者, 使台省贵人,郡县俗吏共军旅之权,仗行省讨乱郡吏一切以矫假病民,而上 东山存稿之赵东山行状第 365 页。 明史卷 24 传 13 之赵汸传 。 赵汸思想研究 6 官方且守故常,不知通便长久之道。赏罚不明,故是非混淆,而治安拨乱之术, 行军克敌之方,皆废不讲,徒欲以岁月削平安可得哉?大率近岁用兵之失,不越 斯言,而先生经济之才亦可见。 ” 1352 年,兵起,赵汸奉母之命躲避战乱,丁酉(1357 年)寓于衢之柯山。 1359 年,结茅于星溪之古阆山。山深,人事几绝,潜心著述。赵汸虽辗转于干 戈之地,颠沛流离,但是他的进修之功并没有懈怠。1362 年春赵汸回到东山, 当时正值朱元璋定都金陵,屡次派人征召,但赵汸始终称病推辞。直到 1369 年 明朝廷遍诏山林遗士共同编修元史 ,赵汸始出山。等到编修元史结束后, 又辞官归乡。几年后,赵汸旧病复发,十一月丙申逝世。后世学者尊称“东山先 生” 。 二二 、游学经历、游学经历 赵汸早年曾受学于新安学者汪炎昶。关于汪炎昶, 新安文献志卷首先 贤事迹上 : “汪古逸炎昶,字懋远,紫岩宗臣族孙。 ” 同书卷七一江古逸先生 炎昶行状 :“先生姓汪氏, 讳炎昶, 字懋选, 自号古逸民, 学者称为古逸先生。 世居新安之婺源。 ” 汪炎昶广览群书,学风严谨,他的学术宗旨即为阐释发扬朱 子学,他曾取朱熹论语 、 大学 、 中庸 、 孟子四书,采择群书,发明其 微旨奥义,编撰四书集疏一书,遗憾的是,直至他去世,该书尚未最终脱稿。 可以说他是赵汸早年的经学思想启蒙老师。过了数年之后赵汸突然觉有所悟,遂 “励志圣贤之学, 不事举子业” 。 他产生了负笈四方的想法, 于是开始四处游学, 访遍诸郡之师。赵汸弱冠之年至元四年(1338 年),“鬻恒产以为裹粮亲友 或议其非,弗顾。闻九江黄楚望先生杜门著述,岁丁丑,乃往九江,拜之。” 上文中所提及黄泽,字楚望,其先乃长安人,“唐末有官于蜀者知资州内江 县, 大德年间,江西行省相臣闻其名,授江州景星书院山长,使食其禄以施 教。又为山长于东湖书院,受学者益众。” 在黄楚望先生行状中,提到赵 汸第一次登门拜访的情形, 赵汸问其请教 “治经之要” , 黄泽念赵汸是远道而来, 不以为不可教之,遂告之曰:“在致思而巳然不尽悟传注之失,则亦不知所以为 东山存稿附录 东山先生行状第 365 页。 新安文献志卷首先贤事迹上 第 16 页。 新安文献志卷七一江古逸先生炎昶行状 第 182 页。 东山存稿附录东山先生行状第 365 页。 东山存稿黄楚望先生行状第 336 页。 第一章 赵汸的生平、著述及其影响 7 思也。”;赵汸又向其请教“致思之道”,黄泽举例说明:“当以一事为例,女 有五不娶,其一为丧父长子,注曰无所受命,近代学说曰盖丧父而无兄者也。女 之丧父无兄者多矣。何罪?而见绝于人。如此其非先生之意名矣。姑以此思之。 或两三年、或七八年,倘得其说则知先儒说经其巳。通者未必皆当其未通者未尝 不可致思也。” 赵汸回去之后,进行了反复的思考斟酌。总结出“先儒说经,其已通者未必 皆当,其未通者未尝不可致思”、“当务守善而慎思之,毋轻发也”等致思之道 和治经之要,在此后成为赵汸治经的指导思想。 这次拜师,黄泽除在“致思”与“治经”之道方面对赵汸加以指点外,还具 体传授了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及治易和春秋的方法。至正三年(1343 年),赵汸第二次前往拜访黄泽,这次是与朱升同行的,地点是湓浦 。赵汸在 湓浦学习了两年,得到了黄泽亲自口授的六十四卦大义以及学春秋之要。丙 戌年, 第三次再游九江前往黄泽处拜访时, 黄先生则已经去世了。 赵汸悲痛万分, “先生穷经,以积思自悟为主,故其教人,引而不发,使其自思。”为纪念黄泽, 并将其学说传播后世,赵汸特撰春秋师说三卷,分为十一篇,四库馆臣 曰: “黄氏有关春秋的著作今皆不传,惟赖此书,尚可识黄氏之宗旨。” 元 史赵汸传述这段历史时提到“门人惟新安赵汸为高弟,得其春秋之学为多。” 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黄氏易学有易学滥觞一卷传世。 另外在东山赵先生汸行状中还提到了,赵汸请益于夏大之,得夏氏家传 先天易书 ;在杭州,拜渴黄文献公;翰林虞公(虞集)在临安,授馆于家一 岁, 遂求为学之道,此行赵汸“之所以日夜忧惧以求闻乎先觉之训,而未之有 得者也”。 随后,赵汸又闻江西吴先生(吴澄)“行修道立为世表仪”,观其 阁下所写的行状,而得知先生为学之方,遂请求其赐教“入德之门,道学渊源” 的问题。里面牵扯到了朱、陆异同的问题,后面将详细阐述。 赵汸曾在阆山书院任教,后来又自建东山书院,讲学其中。所教弟子甚多, 其中比较有成就的弟子有三个。金居敬,字元忠,休宁人,居敬资敏博学,师从 同上。 “湓”系湓水的简称,又名湓涧,因源出江西省瑞昌县清湓山东麓而得名(龙开河是其别名) ,顺流经九 江而入长江。因此,九江在晋代称“湓城”或“湓口城” ,其后又称作“湓浦港” 。至今该市西城区商号 仍多有以“湓浦”为名者。 明史卷 24 传 13 之赵汸传 。 同上。 赵汸思想研究 8 著名理学家朱升和赵汸,学业精进。后讲学古郎山,研精覃思,日益超诣。金氏 的著作主要有通鉴纲目凡例考异 、 春秋五论以及书集若干卷;另外一 弟子是高枢,字子运,也是休宁人,著有后圃集四卷。另外,倪士毅的儿子 倪尚谊 也是赵汸的门人,补春秋属辞 。 第三节第三节 赵汸的著述及其影响赵汸的著述及其影响 赵汸的著述不多,主要是研究春秋之学的。明史赵汸传记载春 秋师说、春秋集传、春秋属辞、左传补注之外,还载有赵汸在明 朝建立之后,被诏,参与编修的元史。除传中所列外,另有春秋金钥匙, 此书已收入四库全书。赵汸的门人倪尚谊在春秋集传序中说,此书创稿 于至正戊子(1348 年),一再删削,于丁酉(1357 年)成编,后又于壬寅(1362 年) 重新修订,至昭公二十七年,病疾,“阁笔未续,序文亦不及改”。而于洪 武二年(1369 年)仲冬去世。门人倪尚谊“证以属辞义例,质之以平日所闻于先 生者,参互考据足成之。”并且倪尚谊还校订序文,而成其书一十五卷,藏 于东山精舍。 从赵汸著述来看,他对春秋三传都有深入的研究,而最能代表赵汸春 秋学的是春秋属辞与春秋集传。 另外,赵汸还有一重要著作东山存稿共七卷,附录一卷。东山存稿 中,收录了赵汸探求“实理”的治经主张,以及关于“和会朱、陆”的思想。 赵汸作为一位新安理学家,同其他同时期的新安理学家一样,一生致力于著 书立说、教书育人,传播朱子理学思想,作为朱子后人为朱子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做出了努力,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新安理学,为徽州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理学人才, 为新安理学的兴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明中期以后的徽州有关文献中,赵汸被 视为“新安理学先儒” 。在其故乡休宁,程若庸同其他八位宋元明理学家程大昌、 吴儆、陈栎、倪士毅、朱升、赵汸、范准、汪循,并列为“休宁理学九贤” ,明 万历年间,休宁县人曾在县治东门外为他们建造了“九贤坊” ,以示景仰。 关于倪尚谊的生平简介记载几乎没有,只有在提及赵汸和倪士毅的时候提到过他。 第二章 赵汸“求实理”的治经思想 9 第二章第二章 赵汸赵汸“求实理”“求实理”的治经思想的治经思想 第一节第一节 “求实理”“求实理”思想提出的学术背景思想提出的学术背景 赵汸之所以要提出新的治经主张,原因有很多,其中,元代朱子学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弊端,尤其是在当时新安理学家中严重存在的盲目迷信朱子之学的风 气,是促使赵汸深刻思考并提出新的治经主张的重要因素。 一一、元代朱子学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元代朱子学发展中存在的弊端 当时元代朝廷采用的科举取士法, 即是用朱熹的 四书集注 作为考题。 “设 科取士,非朱子之说者不用” 就是说应试者答题时,必须坚持“程、朱学说” 为指导思想,朱子著作理所当然的默认为权威的教科书。自朱子著作上升为教科 书之后,一些陋儒将它视为获取功名的敲门砖,志在名位,不在学术,使得朱学 “晦而不彰” 。同时在朱学阵营内部,由于秉承者资质不一,所学侧重亦不同, 在阐释朱子学时各持一端,致使“异论”纷出,扰乱朱子学本旨。事实正如程篁 墩所言: “自徽国公(朱熹)得河南两夫子之传,斯道复明于天下。及门之士厌 饫其说,盖充然各有得焉,顾未一再传能不失真者,则已寡矣! ” 这种弊端有两 个显著的特征:首先是学者们坚守朱熹学说,固守门户可谓坚守笃信,终生身体 力行, 以注疏集注作为学问的重点, 而其中真正能领略到朱学精髓的则寥寥无几。 其次是凡有悖于朱熹学说的言论,都倾尽全力的予以贬低排斥。 二二、新安理学家盲目迷信的风气、新安理学家盲目迷信的风气 自宋室南渡后,徽州一度被誉为“东南邹鲁” ,徽州学者对朱熹顶礼膜拜, 视朱学为圣学。赵汸在商山书院学田记中说: “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 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其学所本,则一以郡先师子朱子为归。 凡六经传注、 诸子百家之书, 非经朱子论定者, 父兄不以为教, 子弟不以为学也。 是以朱子之学虽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则惟新安之士为然。 ” 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暴露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海平面上升与特克斯岛海岸防护-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题
- 新工会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营养支持护理试题题库及答案
- 微内核安全认证中的隐私保护技术-洞察及研究
- 灿甘草提取物联合靶向血管内皮保护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研究-洞察及研究
- 情感分析在旅游口碑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麻醉科复杂手术麻醉方案设计实操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内科神经疾病诊断治疗方案设计评估答案及解析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
- 物业服务提升方案模板
-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含答案
- 信息科技风险安全
- 中建幕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诊所中药饮片清单汇编
- 红木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广西大学
- 招标代理机构遴选投标方案(技术标)
- 吊车施工专项方案
- 肺栓塞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