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电气化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电气化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电气化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电气化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实验室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姓名: 王康 学 号: T17960113030005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习中心:井冈山大学附属艺术学校奥鹏 住址: 江西省吉安市电力公司 电话:Email: 开题日期: 2015 年 1 月 5 日 指导教师: 杨珺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在信息高速发展的21 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测量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设备的性能和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测量技术也成为当今科技的一个主流,广泛地深入到研究和应用工程的各个领域。温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和人们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物理量,也是一种在生产、科研、生活中需要测量和控制的重要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量之一。温度的变化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生产等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对温度的测量至关重要。其测量控制一般使用各式各样形态的温度传感器。随着现代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作为各种信息的感知、采集、转换、传输相处理的功能器件,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日显突出,已成为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系统和计量测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工具,其用途已遍及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温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对温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我国温度测控设施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在技术上,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温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点。在今后的温控系统的研究中会趋于智能化,集成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更准确,更加稳定可靠。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冷冻库,粮仓,储罐,电信机房,电力机房,电缆线槽等测温和控制领域。轴瓦,缸体,纺机,空调等狭小空间工业设备测温和控制。汽车空调,冰箱,冷柜以及中低温干燥箱等。太阳能供热,制冷管道热量计量,中央空调分户热能计量等。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实验室及一些对温度极其敏感的大型公共场所,为达到对其温度的良好控制,本文从实用的角度以AT89C51为核心设计了一套温度智能控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基于AT89C51 单片机和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AT89C51 单片机分别采集各个温度点的温度,实现温度显示、报警等功能。它以AT89C51 单片机为主控制芯片,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实现温度的检测,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5。该系统采用了1602 显示模块,形象直观的显示测出的温度值。 基于AT89C51 单片机的单总线温度测控系统具有硬件组成简单、读数方便、精度高、测温范围广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四、 本课题研究方案 该方案使用了AT89C51 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以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 为温度测量元件,对各点温度进行检测,设置温度上下限,超过其温度值就报警。显示电路采用1602 液晶模块显示,使用二极管,电阻和蜂鸣器组成的报警电路。 基于DS18B20 的温度测量系统是一种分布式的温度测量系统,它可以远程对温度实现测量和监控,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煤矿、森林、火灾、高层建筑等场合,按照DS18B20 的通信协议,由主机向DS18B20 发送命令,读取DS18B20 转换的温度,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温度的测量,当温度超过一定的值时,报警器开始报警。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直接输出数字量,精度高,电路简单,只需要模拟DS18B20 的读写时序,根据DS18B20 的协议读取转换的温度。此方案硬件电路非常简单,但程序设计复杂一些,但是在课外对DS18B20、字符型液晶显示有所了解,而且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此类程序程序设计,并且我已经使用过开发工具KEIL 用C 语言对系统进行了程序设计,用单片机开发板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五、参考文献 1 郭天祥.51 单片机C 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 蔡美琴,毛敏等.MCS-51 系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陶红艳,余成波.传感器与现代检测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闫胜利.Altium Designer 实用宝典原理图与PCB 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朱清惠等.Proteus 教程:电子线路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