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宇科普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1页
航宇科普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2页
航宇科普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3页
航宇科普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4页
航宇科普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实习报告一科普中心在两天的时间里,我参加了学校的实习,分别参观了上海航宇科普中心和学校所收藏的飞机发动机,并且认真听取了航空公司现任工程师在学校的讲座,对于世界航空史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我国的军用民用航空事业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了更多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对应工作的现状及前景, 从中受益颇多,也更加明确了我的奋斗目标。 在上午,我们早早起床,先后乘坐公交地铁来到了航宇科普中心,人到齐以后就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参观之旅,首先我们观看了一个准4d的小电影,效果真的很好,很立体,很真实;观看完小短片之后老师带领着大家去参观了展厅,展厅陈列有航空器材、航空器模型、航空器所涉及原理的模拟器材以及关于航空发展历史进程的一些图片,内容非常丰富,在一名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参观学习;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模拟驾驶舱,还展览有三种不同时期战斗机驾驶员驾驶战斗机时所穿的专用服装及头盔;以前也只是在电影见到,现在终于见到实物了,感觉很新奇;再往前走就是几个大型的飞行模型和许多关于飞行原理的模拟器, 这些模拟器可以把复杂抽象的原理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加容易被认知,被理解,非常有趣,与课本上的文字相比,我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容易理解,并些大家都争着去看去玩,去拍照,兴致勃勃的。接下来大家参观的就是一些就是一些较小型的飞机的模型和介绍各种飞机和航空历史的图片,不同时代的都有,从人类开始幻想飞行,到第一架飞机诞生,到喷气式飞机,到超音速飞机,从军用到民用,非常全面,有许多大家不知道的,带给大家许多震撼,大家都不知道原来空艇的体积如此之大,并且还做过类似于客机的运输工具,能载人的飞机是纸做的等等。墙上还投影有幻灯片,挂有电视,大家也都结合着模型一起讨论讨论其外形和和空气动力理论的知识, 领队老师也会根据每一副图来讲解介绍和航空知识,其中也夹杂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同学的提问,气氛很好,大家都很认真,乐在其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参观完展厅,我们下楼来到了一楼,这里有发动机和几架小型的训练用飞机!看到了巨大结构复杂的发动机,我们着实震撼了一把,不过更让人惊讶的是训练机的结构非常简单,发动机旁边还有发动机工作原理解释,走过发动机,我们看到了一排不同型号的战斗机,伊尔-14运输机,歼-8,歼-6强-5,还有导弹,很整齐的排成一排经过老师的一番介绍我们大概了解了这些战斗机的大致情况,首先伊尔-14为苏制多用途活塞式短程运 输机,是在前苏联伊尔-12型运输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的,1954年开始投入使用。伊尔14为活塞式双螺旋桨型设计,时速为412公里,最大航程1785公里,可载乘员1824人。与它的前身相比,伊尔-14飞机着重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和 舒适性,有较完善的除冰、防冰设备,有效防止了在机翼、尾翼和 螺旋 桨前缘出 现的积冰现象。最有特色的设计是,它的驾驶舱挡风玻璃可以电加温,不会 产生积霜而影响飞行员视线。伊尔14飞机的仪表板上还装有航向下滑仪,可以保证在云层高30米的复杂天气条件下安全着陆。此外,它的机舱密封性较好,即使在暴雨天气下飞行,机舱内仍能保持干燥、舒适。歼-8战斗机,歼八类型飞机是上世纪70年代是由中国沈阳飞机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和生产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属于第二代战斗机,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相继研制出歼8白天型,全天型,歼8各种战机。歼-8的发展重点是武器系统、火控系统、机载电子设备和动力装置。为给大 口径雷达天线提供空间,采用两侧进气方式,这也是该机与歼-7最大的外观区别。歼8 飞机的研制方案突出高空、高速、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加强火力等性能。针对歼7飞机的缺点,逐项加以改进,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提高:一最大速度为马赫数2.2;二最大升限2万米以上;三最大爬升率每秒200 米;四基本航程1,500 公里,最大航程2,000 公里;五规定了在高度为1.9 万米空中的作战时间;六安装改进设计的航炮和空空导弹;七安装搜索距离较大的雷达。歼8 飞机采取机头进气,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的空气动力布局形式。选用两台涡喷7甲 发动机,飞机的推重比为0.89,优于 歼7飞机。接下来就是强-5强击机,强-5强击机是中国研制的单座双发动机超音速轻型强击机。用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亦可执行空战任务 。是中国60年代发展的超音速强击机,自服役以来一直是中国空军的主力对地攻击机。该型机最初服役之时,性能曾是国内同时期战机中与世界水平最为接近的一款。进入新世纪后,这一服役已有40年的“老将”在经过航电系统和机载武器等升级后,仍担负着对地支援的重任,从70年代开始,强-5开始作为中国人民空军的对地打击主力而大量进入强击航空兵服役。强-5定型后,南昌 攻击机:强-5强击机飞机制造厂又根据部队的不同使用情况和外销的需要,发展出多种的攻击机,形成强-5家族,主要改型包括强-5甲型、强-5乙型、强-51型、强-5II型、强-5III型及强-5IV型等。最后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作为一种前线歼击机,歼-6的对地攻击能力相当薄弱。该机在不带副油箱时,可以在该挂点挂载50250千克的炸弹;或者利用机翼内侧挂点携带UB-8-57火箭发射器(苏联型号,国产型号不详),所用的S-5K57毫米火箭弹为对地攻击型,S-5M为对空型。有意思的是这个机翼内侧挂点。苏联和大部分米格-19用户均采用机翼后缘挂梁(位于主起落架舱后),而民主德国和中国则采用了前缘延伸挂梁,并为整个歼-6家族所沿用。文革期间,中国空军为提高歼-6的对地攻击能力,增设了外挂炸弹架,增强了攻击火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轰炸/攻击设备,歼-6对地攻击能力并没有获得显著改善,仍然是一种只能执行简单对地攻击任务的歼击机。图为 挂载装置以及红外导航导弹霸气侧漏,都非常有型,非常有科技感,上面安装了许多我们以前不知道的科技设备,也见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结构,比如装在发动机前端的雷达,减速板,可以组装挂载不同型号导弹的挂载装置等等,感觉很新奇,很有趣。图为 红旗2号地对空导弹;只剩下最后一项内容了,就是参观客机了,还有私人飞机,我们还进入飞机内部区参观了一下,可惜驾驶舱被锁住了,内能进去仔细看看图为 驾驶舱 至此我们的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之旅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长了不少见识,听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大家结伴回到宿舍。二实训楼参观 第二天我们在曹老师带领下,来到了实训楼,参观学校收藏的发动机 撇开以前学的书本知识,看实物感觉差以很大,有的很大,有的很小,你很难,想象如此的一个庞然大物的用途是给飞机增加动力,而不是负担,有的发动机比航宇科普中心的大很多,想一个巨兽一样,很难想象当它工作起来是什么情景,当然有的发动机体积也不大。这次参观主要是结合实物讲了一下涡喷-6发动机的具体工作原理,包括各个叶片的特点,是静还是动,气流进入不同部分的状态等等,老师的讲得很细致,自我感觉理解的很好,涡喷-6,是中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主要用于歼-6系列和强-5系列国产战斗机,这次参观老师的讲解加上我们自由观察总共大约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完全结束了,老师还给我们提了三个问题,分别是:1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压气机为什么是扩张管道、2燃烧室内壁上为什么有开口、3燃烧室有哪些类型?经过查证,我得出答案:1扩张管道是为了对进入压气机的来流起到减速增压的作用。2方便空气进入助燃。3分为三类预燃室、涡流室、统一燃烧室。我们几个就晃晃悠悠溜达回宿舍等待着下午最后的一个项目,听讲座。 三讲座等到下午终于讲座开始了,大家陆陆续续进入大教室找到座位坐好,来自一位航空公司工程师的讲座便开始了,不同于以往的讲坐,这次讲座大家明显劲头更足,兴趣也更高,更加认真,毕竟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专业的讲座,并且是由业内人士来讲,级别明显上了一个台阶,而这位工程师也不负众望,讲的东西都很有用处,与我们将来所做的工作相关程度都很大,讲了机修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还有一些在实际工作中所发生的故事,他还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的形式,以及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从中受益颇多;这次讲座包含的内容很多,而且很有用处,时间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