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史专业论文)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研究.pdf_第1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研究.pdf_第2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研究.pdf_第3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研究.pdf_第4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中国传统社会的民间调解分为乡里调解、宗族调解和亲邻调解,其中的乡里调解 是一种具有“半官方性质”的调解制度。乡里调解萌芽于原始部落协商解决纠纷的方 式,至明初通过教民榜文的颁行而被固定成为一种法定的调解制度。虽后榜文被 废除,但作为一种伴有官方权威的特殊调解方式,其己被民众深深所认同,并一直被 延用,对当今的基层调解方式亦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明代基层的里甲制度是明代乡里调解制度的载体,明初教民榜文第一条规定: “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 若不经由者不问虚实,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理断。”将里老人和里甲 法定为了民事纠纷及一些轻微刑事纠纷乡里调解主体,且此类纠纷必须由里甲、老人 理剖,不可越诉。明中后期,老人逐渐被废除,里甲制亦开始松弛,至清初最终被保 甲制所取代。清代乡里调解的调解人为保甲长、乡约和公局士绅。清代乡里调解较之 明代更为灵活,在某些纠纷申请方式上已无须递交申请书,举证也更为充分。 明清乡里调解制度因其调解人的权威性和亲近性以及解决纠纷的快速性和便捷 性而深受民众的肯定。乡里调解与宗族调解、亲邻调解相互配合、相互转化,为纠纷 解决机制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当代解纷机制的主要构成为诉讼与法院调解,而 日益增多的民间纠纷使得有限的司法资源显得疲惫不堪,因此可以明清乡里调解制度 作为参考构形建立一个以民间调解法为中心的,分区域调解、多部门联合调解的 民间调解体系。 关键字:乡里调解里老人民间调解法 a b s t r a c t t h ef o l km e d i a t i o n si nc h i n e s ea n t i q u es o c i e t yw e r ec o m p o s e do fc o u n t r ym e d i a t i o n , p h y l am e d i a t i o n a n dn e i g h b o r h o o d m e d i a t i o n c o u n t r y m e d i a t i o ni s ak i n do f “s e m i - o f f i c i a l ”m e d i a t i o ns y s t e m i to r i g i n a t e st h ew a yt os o l v ed i s p u t ew h i c hs o l v eb y c o n s u l t a t i o ni nt h et r i b e a n dt om i n gd y n a s t y , f o l l o wt h ep a s s i n go f j i a om i n gb a n g w e n , t h ec o u n t r ym e d i a t i o n w a sa d m i t t e da sal e g a lm e d i a t i o ns y s t e m a l t h o i g l lb a n g w e nw a sa b o l i s h e d ,b u ta sas p e c i a lm e d i a t i o na c c o m p a n y i n gt h eo f f i c i a lr i g h t , i tw a s d e e p l ya d m i r e db yp e o p l ea n dw a su s e da l lt h ew a y , i ta l s oi n f l u e n t st h ef o l km e d i a t i o n g r e a t l yn o w 删i as y s t e mi st h ec a n e ro fc o u n t r ym e d i a t i o ni nm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f w s ti t e mo f j i a om i n gb a n gw e n s a i d :“e v e r ys m a r tm a t t e rs o m e t h i n gl i k ef a r m l a n ds o i l ,h o u s e h o l d a n dm a r r i a g ew h i c h w o u l dn o ti n d i c tc a s u a l l y ,m u s tb et a k e nu p b yt h el e a d e ra n dt h ee l d e r i nl i i ft h ep l a i n t i f f w h oi n d i c t sc a s u a l l yw i l lb eb i t t e n6 0b yw o o d e ns t a f f , a n ds t i l lp u tt h e c a s eb a c kt ol e tl e a d e ra n de l d e rt a k eu p w h i c hm a d et h el e a d e ra n de l d e rb e c o m et h e m e d i a t i o nm a k e ro fc i v i lc a s ed i s p u t ea n ds o m es l i g h tc r i n l ed i s p u t e s a n dt h e s ed i s p u t e o n l yc o u l db et a k e nu pb yl e a d e ra n de l d e ri nl i ,c o u l dn o ti n d i c tt oc o u n t yg o v e r n m e n t f r o mt h em i d d l ep e r i o do fm i n g , t h es y s t e mo fe l d e ri nl jw a sa b o l i s h e dg r a d u a l l y t h e s y s t e mo fl e a d e ri nl il o o s e n sd a yb yd a y ,a n dw a si n s t e a do ft h es y s t e mo fl e a d e ri nb a o t h em e d i a t i o nm a k e ri nc o u n t r ym e d i a t i o no fq i n gd y n a s t yi st h el e a d e ri nb a na n dj i a , t h ep e o p l ew h oc h a r g eo fc u l t u r ei nc o u n t r ya n dt h eg e n e r a li nb u r e a u t h ec o u n t r y m e d i a t i o ni nq i n gw a s m o r ef l e x i b l et h a nt h eo n ei nm i n g t h ea p p f i c a t i o nf o r mo f m e d i a t i o nw a sn o tn e e d e di ns o m ed i s p u t em e d i a t i o n ,a n dp r o o fo f f e rw a sm o r ea m p l e t h ec o u n t r ym e d i a t i o ni n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w a sa f f i r m e db yp e o p l e ,b e c a u s ei t s m e d i a t i o nm a k e rw a sa u t h o r i t a t i v ea n dc l o s e st o ,a n di tc o u l ds o l v et h ed i s p u t es w i f t l ya n d c o n v e n i e n t l y t h ec o u n t r ym e d i a t i o n , p h y l am e d i a t i o na n dn e i g h b o r h o o dm e d i a t i o nc o n v e r t a n dh e l pe a c ho t h e rw h i c ho f f e r e dad i v e r s i f i e ds t r u c t u r e t h es y s t e mo fs o l v i n gd i s p u t e m a i n l yc o m p o s e do fl i t i g a t i o na n dc o u r tm e d i a t i o n b u tt h ef o l kd i s p u t e sw h i c hi n c r e a s e d d a yb yd a ym a d et h el i m i t e dj u d i c a t o r ys o u r c et i r e dg r e a t l y s ow ec a l lm a k e t h ec o u n t r y m e d i a t i o ni nm i n ga n dq i n ga sar e f e r e n c et ob u i l dag r e a tf o l km e d i a t i o ns y s t e mw h i c h t a k e s ”f o l km e d i a t i o nl a w a sc e n t e r ,t a k e sr a t i n g sm e d i a t i o na n dc o n s o c i a t i o nm e d i a t i o na s c o n t e n t k e yw o r d s :c o u n t r ym e d i a t i o n ;e l d e ri nl i ;f o l km e d i a t i o nl a w 果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l 、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 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 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 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 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 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 定。 莒者签翥:二量蛰日期:硷2 :皇= 堡。 引言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各种利益分化重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民事纠 纷的日益增多,调解因其程序和效力的特殊性成为了学术界关心的热点,最高院2 0 0 4 年9 月颁布的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最近国务院各部委所颁 发的规章和文件,都力图将调解这一特殊的解纷机制扩大至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 有的学者提出在宏观的层面上借鉴英美法系的可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 a d r ) 调解机 制。但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更是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其实是一个乡村制 导的社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把重点放在从微观上研究中国基层乡村的调解模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于纠纷的解决方式,由于受传统“息讼”思想的影响和对诉 累的担心,乡村人往往会选择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其实这种纠纷解决方式在一定程 度上是一种历史调解模式的延续。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从远古时期部落首领依本部落的习惯对纠纷加以协商地解 决,到清代调解机制的多元化形式,传统的调解制度已经经历了千年的洗礼。因为在 传统社会,政府更加重视刑事案件,而对于老百姓非常关注的“民间细故”却更愿意 让基层社会自行去解决,表现在立法上即为“杖以下的案件,由州县自行解决”,这 就为调解创造了可行的空间。传统调解分为官府调解和民间调解,而往往官府调解的 最终结果仍然是将案件转嫁于民间,渝令民间自行调解息讼,并且官府也鼓励民间自 行解决民事纠纷。所以日本学者滋贺秀三在其的著作中写道:“县官更像一位调停子 女争吵的仁爱父母,而非执法严厉的裁判官。椰因此民问调解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传统民间调解分为乡里调解、宗族调解和亲邻调解,而每种调解方式不仅有其相 互问的依赖性和互通性,同时几种民间调解方式的相互作用与融合,构成了传统社会 民间解纷机制的第一线战斗力,并无时无刻不为政府减轻诉讼的负担而工作着。并随 着历史的潮流与时俱进的发展完善,对当今的基层乡村调解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在传统民间调解中乡里调解是最具有特色的一类。县以下政府依据地域和人口的特征 将人民分户置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基层自治的管理体制,通过一定的政策鼓 励赋予此自治体制一定的司法权限。在这种半官方的解纷机制下,人们更容易接受它 的调解成果,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保护小民不会因讼累而“财尽家 。( 日) 滋赞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和民间契约 ,法律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3 9 页 1 败”因此乡里调解在建立的依始就受到各方肯定,并最终在明清时形成了一套完备 的调解机制。 目前,学术界对乡里调解研究的专著为数不多,仅有一些学者在对明清民间调解 进行具体论述的同时,将乡里调解作为其中一种类型进行考查。此类著作包括黄宗智 先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一书,以及韩秀桃先生的明清 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一书,但都未对乡里调解进行具体的分阶段的研究。 本文拟分阶段对乡里调解进行系统剖析,并借助明清契约以及诉讼档案对明清乡 里调解的现实进行大略描绘,以期对明清乡里调解机制和模式进行具体研究,并以古 鉴今,对当今的解纷机制提出创造性的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括明清乡里调解的概念、乡里调解的产生发展以及在明清时的地位 以及历史渊源和成因。 第二部分,将乡里调解的发展分为明代和清代两个时期进行分阶段论述,并结合 徽州和巴县的契约和档案对乡里调解的程序和特点进行具体的研究。 第三部分,通过乡里调解的系统分析,揭示出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的特点包括:国 家对乡里调解制度的支持、乡里调解与其他调解类型的通融性、调解主体的权威性和 亲近性、调解范围的广泛性、调解程序的规范性和及时性以及调解书的性和证据性。 第四部分,依据第三部分所归纳出的特点,以古鉴今,提出国家通过立法创立基 层调解法体系的构想。建立以村治保协调委员会和乡镇城市纠纷调解中心的分区域 调解机制。同时联合多个部门如政法、公安、民政、共青团、妇联等联动调解。并通 过立法确定调解主体的标准、范围、程序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 本文选取了与近世最为接近,且民间调解机制相对成熟的明清时期为着眼点,以 案例实证的方法为主,通过归纳和演绎的相结合的方法,将传统民间乡里调解的具体 内容和运作方式多角度的展现出来,以解释和探寻传统乡里调解的内在机理。同时运 用分阶段研究的方法,将明清乡里调解分为明代和清代两个时间段逐一分析研究,以 期揭示出其发展流变的过程以及在各个时期的优点和与时俱进的变通性,还传统一个 轮廓性的面目。并运用系统分析法,多角度、多方位的考察民间调解与国家之间的关 系。最后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传统民间乡里调解对当下的调解制度的意义和可借鉴之 处,提出以创立基层调解法为基础的基层调解体系。 2 第一章明清乡里调解制度概述 一、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的概念分析 传统的调解在文献中被称为“理处”o 或“和息”。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 对调解的解释如下:“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之间发生民事权益纠纷,由当事人申请, 或者人民法院、法庭、群众调解组织认为有和好的可能时,为了减少讼累,经法庭或 群众调解组织从中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使当事人互相谅解,争端得以解决,是谓调 解”。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所谓调解即指双方当事者发生纠纷时,由第三者出面主 持,依据一定的规范,用说明、教育、感化的方式进行劝解、说和,使当事入双方深 明大义,互谅互让,协商解决纠纷,以达到息事宁人、和睦相处、维护社会安定与和 谐的目的。回 依照调解主体的不同,传统调解分为民间调解和官府调解。可能因民间调解的概 念较为清晰和简单,学者们在论及民间调解时并未给其做出明确界定。对于民间调解 的类型学界亦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将民间调解分为乡里调解( 或称为乡治调 解) 、宗族调解和邻里亲友调解( 或为自行调解) ;一些学者则将其仅分为宗族调解 和乡邻调解( 包含了乡里调解和亲邻调解) 。虽然后者看起来更为简练,但是乡里调 解和亲邻调解不论是在主体还是权威性上来看都有明显的区别,将其笼统的归为一 类,似有不妥,值得商榷。因此,在本文中亦采用了第一种及多数学者的分类方式, 将民间调解分为亲邻调解、宗族调解和乡里调解。 亲邻调解是指纠纷双方当事人共同或是各自邀请街邻、亲友、长辈或在乡里拥有 德高望重地位的人出面说和、调停。从而消除纠纷的一种纯民间调解制度。 宗族调解是指家族成员之间发生纠纷时,族长凭籍家法族规所进行断决处理的一 种家族内的解纷方式。“宗法观念是在共同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信条。家法 。田涛,许传玺、王宏治主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 上卷,法律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6 3 页,2 1 号档 案。 审姚思忠等人合约 ,参见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省档案馆主编: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遍 ,四川大学出版杜, 1 9 9 6 年版,第9 5 页。 o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8 4 年版,第5 8 9 页。 o 胡旭盛、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0 年第4 期, 第2 2 页。 o 参见刘敏:论传统调解制度一起仓4 造性转化一种法文化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1 9 9 9 年第1 期,第5 9 页;粱风荣:论我国古代传统的司法调解制度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 0 1 1 年第4 期,第7 3 页。 3 族规则是族内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法律化,它是族长、家长用来调处、裁判族 内民事纠纷的法律依据。族长和家长实质上是行使族内审判权的法官。官府既承认家 法族规对于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的法律效力,也认可族长对于族内民事纠纷的裁决。尤 其是明清时期,州县官经常批令族长去调处族内民事纠纷。”。 乡里调解的概念,学界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梁风荣女士在其著作中仅提到了乡 治调解是“具有半官方性质的调解”,并在后文中举例说明其包含了西周时的“六乡 六遂”、春秋时的调入、秦汉时乡啬夫、唐朝里村坊正、元代社长、明代里长老制以 及清代的乡保等乡里调解主体。刘敏先生则界定为:乡老、里正等最基层的小吏调 解一乡、一里的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并举例元代的社长和明代里长、里老调处 纠纷。的确,乡里调解最早出现于西周延续至清,经历了2 0 多个世纪的发展。明代 教民榜文的颁行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以成文法的形式对乡里调解予以系统制定,将 乡里调解制度的发展推至顶峰。除了梁凤荣女士在文中所列举的调解主体以外,还包 括明清的乡约、坊长、厢长以及清末团练公局中的乡绅。这些调解主体有的原始职责 已包括对民间纠纷的调解,有的调解职权则是由原职责引申而来;有的是由官方直接 指定担任,而有的则是通过乡民选举产生;有的来自于官府直接设立的行政机构,有 的来自于为官方单方面的赋予了其一定的调解职权社会团体。不管其的结构形式有多 么的复杂,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调解主体都具有一定的行政职权。 因此,乡里调解是指被官方赋予一定司法职能的基层社会乡村教化与治安维护机 构,对民间纠纷进行调处的一种基层解纷方式。 二、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的历史渊源 ( 一) 起源时期 调解的雏形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恩格斯曾概括道:“一切争端和纠纷,都由 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部落来解决,或者由各个氏族相互解决;在多数情况下历来 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 。在当时社会中人与人的纠纷是通过其所在的氏族部落互 相协商来解决;部落之间的纠纷总是由有关部族首领依照氏族习惯协商解决。进入阶 级社会,氏族部落开始瓦解,原始的纠纷协调方式己无法满足愈来愈复杂的纠纷的产 。张晋藩: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通论,法制与社会发展,1 9 9 6 年3 期,第2 3 页。 o 粱风荣:论我国古代传统的司法调解制度,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1 年第4 期,第7 4 页 转引自傅贤国:民问调解在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 生,于是官方开始介入民间纠纷,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地方官吏中就已有“调入” 之役。周礼地官载:“调入之职,司万民之难而谐合之。”也就是说调人只管调 处而不管审判,是专司调解的一职。而西周的召鼎中即有了在奴隶主贵族间的土 地租赁纠纷和债务纠纷的调解案例。 ( 二) 发展时期 经过奴隶社会的启蒙,至封建社会,调解与礼治结合,成为了封建统治者推行“礼” 和教化的工具。民间调解的记载始于秦代,秦朝时县以下的基层组织有乡,乡中设有 有秩、啬夫和“三老”,“三老”掌教化,调处民间纠纷。这即为后世乡里调解中的里 长老调解的起源。汉朝时,调解已被作为一项诉讼制度普遍应用到处理民事纠纷上。 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啬夫职听讼。”但 当时乡啬夫仅有调解的权利,不具有审判的性质唐朝乡里的讼事则是先由里正、村 正和坊正调解。宋代亦提倡调解,陆九渊做官时对纠纷“斟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 元朝时,乡里设社,至元新格即规定:“诸论婚姻、家 财、田宅、债负,若不系违法重事,并听社长以理谕解,免使妨费务农。”社长负有 调解职责,这是官方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以法律的方式阐述其对乡里调解的支持,但遗 憾的是没有同时颁布具体的细则。但不管怎样,秦朝至元朝时乡里制度及其调解功能 的发展为明朝乡里调解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三) 成熟时期 明初乡里调解为里长、里老调解制。每当会日,里长甲首与里老集合里民,讲谕 法令约规。有的里设有申明亭,里长将不孝不悌或犯奸盗者之姓名书于亭上,以示警 戒。朱元璋特别下令制教民榜文将乡里调解的制度法定化,使其的发展达致顶峰。 后因里甲制度松弛,里长老制亦逐渐被废除,至清代保甲制取代里甲制成为基层治安 管理体系的维护者。里长、里老的调解权责也随之转移给了保甲,随着乡约的兴起, 乡约与保甲配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乡里调解系统。至清末频繁的起义活动促使了团 练公局的产生,在某些地区公局亦成为了民间调解的场所,分担了一部分的民间细故 的调解权责,传统民间乡里调解达致完备。 o 宋史陆九渊传 5 三、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的形成 ( 一) 明代乡里调解制度的形成 明代的乡里调解是在里甲编制的基础上,以里甲长和里老人为主要调解人的一种 调解方式。 1 3 6 8 年朱元璋削平群雄始建大明朝,建国依始,地方行政建制较为复杂,乡、 县一级比较一致,而乡级以下则因府或各县而不同。布衣出身的朱元璋,深谙安抚小 民与乡村统治对中央集权的重要性,所以远仿宋代五等编制乡户,近参湖州等地之“小 黄册之法”,于洪武十四年( 1 3 8 1 年) 推行里甲制。明太祖实录载: ( 洪武十四年正月) ,是月,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 推丁粮多者十人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 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城 中日坊,近城甘乡,乡都日里,凡十年一周,先后则各以丁数多寡为次,每里编为一册,册之首 总为一图,其里中鳏寡孤独不任役者,则带管于百十户之外,而列入图后,名目畸零。 同时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七年( 1 3 9 4 年) 四月设立“老人制”,“命有司择民间高年 老人、公正可任事者,理其乡之词讼。若户婚、田宅、斗殴者,则会里胥决之,事涉 重者,始白于官。若不由里老处分,而径诉县官,此之谓越诉也。” 湖北蕲水县志 记载:老人“里设一名,惟教民劝俗,如汉三老之意,择行止颇端者充之。” 鉴于两者在里中的职责,因此,洪武三十年( 1 3 9 7 年) 朱元璋颁布教民榜文, 规定“民间婚户、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本里老人里甲断决,若系奸盗、 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即将里甲长、老人的司法职责法定化,并通过立 法将“里甲老人断决”设置司法审判中的第一环 从此,里甲除有征收税粮、征派力役和编撰黄册这些原始的经济权力外,还有了 乡村教化与治安维护的职责,成为了基层社会的“指导者”和“道德维持者”。同样 “里老人”也从基层乡里社会教化体系中的重要角色,演变为了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调 解主体之一。 之后虽然朱元璋在御制大明律序中申明:“其递年一切榜文禁例尽行革去, 今后法司只依律与大诰议罪。”且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一条鞭法” o 明太祖实录卷1 3 5 ,洪武十四年正月丙辰。 簟( 清)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花山文艺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3 6 5 页。 o 嘉靖蕲水县志 卷1 徭役, 6 的实施以及里甲长、老人素质下降等因素,使得里甲老人制名存实亡,甚至在某些地 区其部分职能已被保甲制和乡约所取代,使其地位和威信大不如前,但是从一些材料 中可知,直到万历年间老人仍然存在,并仍在民间诉讼中起着作用。 ( 二) 清代乡里调解制度的形成 清代乡里调解延续了明代调解与基层行政和教化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将调解的权 力赋予了基层治安维护系统保甲制的主体保甲长以及基层教化主体乡约。清末团练公 局的士绅也拥有了一定的调解权能,以此形成了以保甲长、乡约、公局士绅为调解人 的乡里调解制度。 1 6 1 6 年大清国建立,在基层构建方面清统治者不加改变的实行了“拿来主义”, 延续了明后期的里甲与保甲并存的局面,两种制度各司其职,但随着政府对明代“一 条鞭法”的沿用和雍正时期“摊丁入亩”的实施,里甲制的人丁编审和里排徭役职能 失去了意义,户口编审和税赋催交的责任也渐渐被拥有强制权的保甲所取代,因此清 统治者更加重视保甲的基层管理能力。 乾隆二十二年( 1 7 5 7 年) ,清政府对保甲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形成了十六款 保甲条文,预示着保甲制对基层事务的全面渗入,其的职责也由单纯的治安防盗措施 扩展到了“集社会治安、人口编查、赋役征收等职能于一身的地方基层组织”o 。 虽初始的功能不同,但保甲的设置与里甲极为相似,据乾隆二十六年( 1 7 6 1 年) 东湖县( 今宜昌市) 知县林有席在禀复制府咨询地方情形书中所记载: 每十户一脾,十牌一甲,十甲一保,于是有牌头,甲长保正之役自绅衿士庶,军籍兵丁, 僧尼道士,铺户行店,庸工流寓,下至本地窃犯,苛系来历明白,无不分别编入乞丐亦有丐户, 付以腰牌船只各编号次,给以印照历任相沿,颇觉井然不紊。 除了保甲之外,从明代中期开始直至清末,乡约亦日渐盛行。乡约起源于宋代, 陕西蓝田的吕大临、吕大防兄弟于神宗熙宁九年( 1 0 7 6 年) 首先创立了吕氏乡约, 此时的乡约为乡里教化的基层组织,其主要目的是扬善惩恶,在乡里社会提倡互敬互 爱、患难与共的淳朴社会风气。明代乡约的设立亦延续了此种功能,并加入了其他职 能,如南赣乡约中提到:“故今特为乡约,以协和尔民,自今凡尔同约之民,皆 。周绍泉:徽州文书中所见明末清韧的粮长里长和老人,中国史研究,1 9 9 8 年第1 期,第1 3 3 页。 o 杨国安: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1 7 页 o 同治续修东湖县志卷4 疆域志上k 7 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 恶相告诫,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回同时政府管理通 过乡约逐渐向基层渗透。因此乡约组织成为了一种按政府要求、民间自办的社区基层 组织形式,其目的在于整饬社区生活秩序,加强以自我约制为主的社区管理。 至清代,清政府在乡设保甲制,却发现“州县编查保甲,本比间伍遗法,有司自 当实力奉行,乃日久玩生,类以市井无赖之徒成充甲长。”因此“今之州县官,奉大 吏之令,举行保甲而卒无成效。”o 故在保甲长之外,另倡乡约,从乡绅地主中选立约 正、副,甚至“给以冠带,待之礼貌”,“量给糜饩”,以调动乡绅参与地方政治的积 极性。源自于民间的乡约组织则往往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内部的问题,因乡约约正 了解本乡里的情况,更能做到办事公正。正如徐栋所言“乡党耳目之下必得其情,州 县案牍之间未必尽得其情,使用在民所处,较在官判断为更允矣。” 在乡约的鼎盛时 期,甚至一度形成乡约领导保甲的状况。之后,由于乡约的功能进一步的扩大,其与 保甲制相互作用、并行不悖,在保持其圣谕教化的同时,将其触角伸展至基层社会的 各个方面,包括:调处民间纠纷( 包括诉讼内和诉讼外的) 、协助调查取证、勾摄人 犯等。同时由于民间组织和宗族势力的进一步增强,宗族和社团组织乡约化现象逐步 深化,出现了“族正”、“族约”的“族保”这种宗族与乡里调解相结合的解纷系统。 清中后期,随着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进入了动荡时期,特别是白 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充分显示出旧秩序的脆弱,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能力大 为削弱。面对保甲控制系统的衰败窘境,各级官员和士绅不得不采取社会动员的手段, 借助团练民众的方式,达到社会秩序再“整合”的目的。各地士绅和乡族纷纷建立团 练组织,在乡村墟镇构筑堡寨,设立团练公局( 亦简称为公局) 或公所等机构。这些 获得清朝官方认可的团练局所,可以从地方筹措经费,从本土本族招集子弟,训练自 卫的民兵,因而在晚清的乡村社会控制中,实际上已取代了官方机构。其领导人局绅 亦被赋予了调解人的职责。 因保甲和乡约在民间的权威性和亲民性,使其经常会被要求配合州县处理日常的 案件,因而县官们对一些“户婚田土,词讼时间,不待证佐,已可悉其大半”回,有 的州县甚至规定“乡约、保正各司一事,一乡之中户婚田土,雀鼠争讼,为之剖 o ( 明) 王阳明:南赣乡约,王文成公全书卷1 7 ,明隆庆六年谢廷杰刻本 o 清朝文献通考卷2 1 职役考,新兴书局,1 9 5 5 年版 o 徐栋: 牧令书卷1 7 ,同治戊辰江苏书局刻本。 o 叶佩荪:行保甲 ,转引自徐栋:保甲书) 卷2 成规 8 断曲直,以免小民公庭守候之累。有不决者,乃送于州县。”回在巴县和黄岩档案中亦 可发现当事人在发生纠纷后,往往会“投约邻”、“投保向理”或者对于民间细故知县 在批文中常常要求当事人“投保”、“邀保”进行处理,“不必立案”。可见在乡村里发 生了纠纷后,人们更愿意去向保甲长或约邻说理调解。 黄岩档案中的公局士绅亦是人们在出现宗族之外的纠纷后调解的主要人选。黄岩 7 8 件档案中,有2 0 件是曾经通过或由县官批示“投局”理处的,有的甚至经过两三 次的局绅理处,可见局绅的调解能力被民众和官府所认同,成为了除宗族纠纷外民间 调解的首选。 四、明清期乡里调解制度的成因 ( 一) 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的思想成因 “无讼”思想流行为乡里调解制度的产生在意识层面铺平了道路。“无讼”思想在 中国的历史悠长,被中国人尊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即是“无讼”思想的倡导者。孔子说: “丘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圆“无讼”,即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冲突与摩 擦通过各自的忍让而得以协商解决。自汉代以后,由于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国策,儒家学术被尊奉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无讼”思想更加广为流传。 在这种哲学观的指导下,历代统治者无不将“无讼”作为其追求法律秩序的最商目标, 各级地方官吏也以减少诉讼为己任,社会舆论也总是对那些致力于息讼的地方官褒扬 有加,把“无讼”视为社会清明的表现。隋书刘旷传中记载:“人争有讼者,( 刘 旷) 辄叮咛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穷乏。百姓感其德 化,更相笃励,曰:有君若此,何得为非! ”。 因此明清政府对民间细故的态度也都为“劝民向善、和息无讼”。明代海瑞曾说 过:“词讼繁多,大抵皆因民俗臼薄人心不古,惟己是私,见利则竞,以行诈得利者 为豪雄,而不知欺心之害,以健讼得胜者为壮士,而不顾终讼之凶。而又伦理不淳, 弟不逊兄,侄不逊叔,小有蒂芥,不能相事,则执为终身之憾,而媒孽讦告不止。不 知讲信修睦,不能推己及人,此讼所以日繁而莫可止也。”o 清代从顺治的圣谕六训、康熙的圣谕十六条,到雍正的圣谕广训,都 。龚景瀚:请设立乡官铎议, o 论语颜渊 o 海瑞集上 转引自徐栋:保甲书卷3 广存 9 含有息讼的内容。其中以康熙的圣谕十六条为代表,它明确要求:“敦孝弟以重 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 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习,讲法律以教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立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争讼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玩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弥 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实际上统治者对“无讼”的理解很简单,即通过对人民实 行教化以达到人人和睦相处,即使发生了矛盾,亦尽量通过非诉讼的途径解决。清朝 陆陇其在做河北灵寿知县时,每有民事案件,均传唤原告、被告到庭,教谕调停“尔 原、被非亲即故,非故即邻,平日皆情之至密者,今不过为户婚、田土、钱债细事, 一时拂意,不能忍耐,致启讼端一经官断,须有输赢,从此乡党变为讼仇,薄产 化为乌有,切齿数世,悔之晚矣。”o 清人于成龙在审理一邻里纠纷时也劝说道:“古 人十千买树,十万卜邻。即尔理尽直,彼理尽曲,区区小事,亦不应涉讼。”回因此调 解成为了人们贯彻“无讼”思想的最基本的体现。 ( 二) 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的政治成因 首先,国家对基层乡里社会管理和调整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型”特征 。国家正 式的政府机构仅仅到县这一层,而且县官们只关心钱粮赋役的征收,虽在基层有里甲 制,但他的主要的任务是征收赋役,且其人选都是由里民选举而生并非由官府直接选 派,不属于国家正规的行政组织的范畴。故国家对基层司法的控制在县这一节出现了 断裂和一个真空状态,这显然是统治者所无法忍受的。 其次,国法与乡里礼俗存在一定的分离。滋贺秀三先生在其著作清代诉讼制度 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情、理、法一文中谈及州县判决民事纠纷所用的依据 时归纳道:“决不是所有或大多数案件中都引照国法。从数量上看,未提及国法便得 出结论的案件更多。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由于可成为民事法律渊源的国法条文数量 极少,并且在如后述听讼的场合,对于,属于州县自理范围的轻罪通常不另行拟律, 所以这种情况是理所当然的。” 从中可知,国法对于民事方面的规定相当之少,更不 用说这些所谓的“民间细故”了。因此在基层民事行为中人们依照习俗行事,习俗在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法的空白。若没有一个带有官方性质的团体介入民间纠纷,则国 法无法控制民事纠纷,而使得基层解纷机制成为一盘散沙。 o ( 清) 吴炽昌:续客窗闲话 ,文化艺术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5 0 6 页。 尊( 清) 于成龙:清朝名吏判牍。 o 韩秀桃:中国古代札法合治思想在基层乡里社会中的实践 ,安徽大学学报,1 9 9 8 年第1 期,第2 0 页 o ( 目) 滋贺秀三等著: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杜,1 9 9 8 年版,第2 5 页 1 0 ( 三) 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的社会成因 首先,官吏昏庸无能、贪赃枉法使得民众纷纷越诉,赴京告状,有限的诉讼资源 已无力支撑如此繁多的诉讼。朱元璋在教民榜文中对其颁布该榜文的目的说的很 清楚,“自古人君,代天理物,建立百司,分理庶务以安民生。当时贤人君子,惟恐 不为君用;及为君用,无不尽心竭力,效其勤劳奈何所任之官多出民间,一时贤 否难知。儒非真儒,吏皆猾吏,往往贪赃坏法,倒持仁义,殃害小民,致令民间词讼 皆赴京来,如是连年不已。”可见,因官吏受贿枉法、颠倒黑白而贻害小民,基层官 府的公正性被大大削弱,使得人民赴京越诉,中央司法机关已疲累不堪,急需在基层 设立诉讼解决机制,分担诉讼。 其次,民众为了让自己的案件得到受理,常常会夸大纠纷的事实和后果,亦使得 官府在案情事实上须花大力气进行分辨,浪费了诉讼资源。据明史刑法志记载: “洪武末年,小民多越诉京师,及按其事,往往不实,乃严越诉之禁。”呵知乡民越 诉之内容常常不实,枉费官司,亦是官府为难之事,故设里长老制作为官府诉讼的前 置程序,将对小民诉讼在范围上进行初次筛选,更为合适。 o 明史刑法志二 第二章明清乡里调解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明代的乡里调解制度的基本内容 明初洪武三十年( 1 3 6 7 年) 朱元璋因“吏皆狡吏,往往贪赃坏法,倒持仁义,殃 害小民,致令民间词皆赴京来,如是连年不已。”。故颁行以 圣谕六条为主要规劝 内容的教民榜文,并在其中规定了里甲、里老人初审制度,命:“民间户婚、田土、 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本里老人里甲决断,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 赴官陈告”,否则“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处断。”( 教民榜文第二条, 后文只写条款数) 。虽朱元璋后又在御制大明律序中申明将以前的榜文尽除革去, 今后只按“律”与大诰理断,但以里甲、老人为主体的乡里调解制度已被民间所 接受,形成了一套特有的调解方式,延续至万历年问。曲 ( 一) 明代乡里调解的主体 明代乡里调解主要的调解人为里甲长和老人,因“老人里甲与乡里人民住居相接, 田土相邻,平日是非善恶无不周知”( 第二条) ,以及朝廷委任给其的教化与税赋等职 责,人们觉得其为官府的化身,因此将他们设定为调解人,体现了明政府“以民治民” 治国方略。 i 、明代乡里调解的调解人 ( 1 ) 里甲长 明初,朱元璋命范敏编造黄册,范敏建议以十年为一周编行里甲制,为朱元璋所 采纳,故于洪武十四年,依范敏之法,命天下郡县编制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里, 推丁多者十人为长,余百户为十甲。凡十年一周,先后则各以丁数多寡为次。”。 由此可见明代的里甲制是以人户为中心,人丁为主进行编制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每里选出十户丁粮多者,每年一户的轮换担任里长。同时将余下的一百户分为十甲, 每十户为一甲,每年一户轮流充当甲首( 长) 之役。里长和甲酋( 长) 共同管理一里 之事,并以十年为一周期,重新推选,已达公平和均衡。 o 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主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皇明制书、宪章类编卷八教民榜文,书目 文献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2 8 7 页 o 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主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皇明制书、宪章类编卷八教民榜文 书目 文献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2 8 7 页。 o 韩秀桃先生所列举的明代3 8 件民事纠纷与民事契约文书中,依乡里调解解决的最后一件纠纷时间为万历二十六 年( 1 5 9 8 ) 。 o 正德大明会典,卷2 1 户部六户口二攒造黄册 1 2 甲长户为十户轮流担任,里长户则依“丁粮多者”来推选。其中以“丁”为主要 原则,“粮”为次要原则。洪懋德的丁粮或问中即记载:“国制之初,以人丁之多 少而制里甲,粮因从之。”里长与甲( 首) 长为该户中的一家之主担任,若该里( 甲) 长在承担职役期间死去,该职位由则其子所继承。如里甲编制与宗族相融合,则可能 出现两房共同继承里( 甲) 长一职的现象。除此之外,因有的里长户在职役期间会出 现丁粮消乏的情形,丁粮消乏便难以应役。因此,丁粮消乏的里长户便会要求告脱里 役,而将里长之役转交给一些丁粮大户,并且对于里长户的变更需要“具词告县”, 反应出了官府对里甲制的重视和控制。 教民榜文规定:“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 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若不经由者不问虚实,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 人理断。”( 第一条) 将调解的职责法定的赋予了里甲长如嘉靖十六年祁门十五都的 郑油等盗砍了郑德良家的松木,郑油自知理亏而托里长郑符、郑珠说合o 。 ( 2 ) 里老人 汉时已置三老,以为教化民众,其选任的标准为:“举民年五十以上者,有修行、 能率众为善,置以为三老。”国明代仍延续了此种选任方式,“择民间年高老人,公正、 可任事者”以及“年高有德,众所信服者,使劝民为善”国。而教民榜文有“决 断”资格里老人的选拔规定了更高的标准: 首先,年龄上需“五十以上”方可为老人,这与汉时规定相符。其次,在品行上 应为“平日在乡有德有行有见识、众所敬服者”且“不问曾朝观未曾朝观”。如果“有 年虽高大,见识短浅,不能辨别是非者,亦置老人之列,但不剖决事务”( 第四条) 。 可见,成为里老人只需达到一定的年龄即可,若想作为“剖决老人”在品行上还需更 高层次的要求。再次,其选择的方式为“本里众人推举”,推选的人数为“三名五名 十名”不等,且需“报名在官,令其剖决”( 第二条) 。因此可推,。剖决老人”的名 单是较固定的。同时与里长的任命相同,里老人的选任在一定程度上亦为官府所掌控。 如前所述,教民榜文在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里老人的基层理处职能,除此以 外,还包括劝谕教化( 第十六、十七、三十三条) 、督课赋税( 第二十二、二十九、 三十一条) 、治安防范( 第十五、十八、二十一条) 、兴学兴教( 第三十三、三十四条) m 嘉靖十六年祁门郑油立还文书,转引自韩秀桃:明清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 ,安徽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 版,第5 4 页。 o 汉书高帝纪上 。 o 明会典卷5 1 民政二 1 3 等职责。也正因为这些职责的存在使得里老人调解在明初得到了显著的成效,“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