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朝“改土归流”前后广西壮族土司司法制度探析 ( 硕士论文摘要) 专业:高校教师攻读硕士 研究方向:法律史 作者姓名:覃奕 指导教师:周伟文副教授 长期以来,大部分学者都将中国法制史的研究集中在历代中央政府制定法的 典章制度等方面,醉心于“书本上的法律”体系的构造与解释,而对于少数民族 习惯法以及少数民族司法制度的关注不够。因此,在民族地区法制现代化建设的 大背景下,少数民族法制的研究处于“失语”状态。 本文试图以清朝时期的“改土归流”为切入点,运用法制史的研究方法,从 司法主体、司法制度、司法程序等角度考察“改土归流”前后广西壮族土司制度 的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变化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改土归流”后,广西壮 族土司司法制度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其司法程序上,即通过“改土归流”,国家的 司法程序在广西壮族土司管辖的范围内逐渐得到适用。正如一些国内学者所言, 只有程序的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壮族土司统治下的 的人民的权利才渐渐得以保障。但是与此同时,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也应当看 到,广西壮族土司习惯法并没有在“改土归流”中消失,它仍然是调节广西壮族 人民生活的主要依据,仍然是广西壮族土司维持其统治的重要武器,并且对于现 在甚至将来广+ 西壮族人民的生活仍然发挥着作用。通过这场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博 弈,使我们能充分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多元性和深化对中国是由一个多 民族组成的国家的体悟。 本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在这一部分里,对到现阶段至壮族习惯法、土司制度研究 进行了回颐,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及材料的来源。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广西壮族土司的司法制度在清朝“改土归流”前后发生 的变化。主要包括广西壮族土司衙门的变化、广西壮族土司法律制度的变化及广 西壮族土司司法程序的变化。 第三部分为结语。在这一部分里,通过第二部分关于广西壮族土司的司法制 度在清朝“改土归流”前后发生的变化的探析,得出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清朝改土归流广西壮族土司 司法制度 as t u d yo nt h el e g a is y s t e mo fz h u a n gn a t j o n ii t y ing u a n g xip r o vin c e sd u rin g ”c h a n g et e rrif o r iai t ri b a ic h i e f sin t oo f f i c i a is ”in0 i n gd y n a s t y ( a b s t r a c t ) m a j o r :m a s t e ro f - l a w r e s e a r c hf i e l d :h i s t o r yo ft h el e g a ls y s t e m a u t h o r :q i ny i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z h o uw e i w e n f o ral o n gt i m e ,i n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l e g a ls y s t e m sr e s e a r c h ,m o s t s c h o l a r sp u tt h e i rh e a r ti nt h el a wm a d eb yg o v e r n m e n t t h e yf o c u s e do n t h e1 a wo nt h eb o o k s s ot h ec u s t o m a r y1 a w a n d l e g a ls y s t e mo fm i n o r i t y h a v e n te n o u g hc o n c e r n e d t h i sa r t i c l ei sas t u d yo nt h el e g a ls y s t e mo fz h u a n gn a t i o n l i t yi n g u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sd u r i n g ”c h a n gt e r r u t o r r i a lt r i b a l c h i e f si n t o o f f i c i a l s ”i nq i n gd y n a s t yb yu s e dt h e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o ft h eh i s t o r y o ft h ei e g a ls y s t e m i nt h i sa r t i c l e ,t h ea u t h o rw e l ld e s c r i b e dt h ec h a n g e o fz h u a n g n a t i o n i t yi ng u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sd u r i n g ”c h a n gt e r r u t o r r i a l t r i b a lc h i e f si n t oo f f i c i a l s ”i nq i n gd y n a s t yt h o u g ht h r e ep a r t sw h i c h i sj u d i c i a r y ,j u d i c i a ls y s t e ma n dj u d i c i a lp r o c e e d i n g s w ec a ns e et h e b i g g e s tc h a n g e i nl e g a ls y s t e mo ft e r r u t o r r i a lt r i b a lc h i e f so fz h u a n g n a t i o n l i t y i ng u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si st h ej u d i c i a lp r o c e e d i n g s a ss o m e d o m e s t i cs c h o l a r ss a id ,t h ep r o c e s so fj u s t i c ei st h eo n l yt r u ej u s t i c e i n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c u s t o m a r yl a wo ft e r r u t o r r i a lt r i b a lc h i e f so f z h u a n gn a t i o n l i t yi ng u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sd i dn o td i s a p p e a r e d i tr e m a i n s r e g u l a t ep e o p l eli v i n gi ng u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s n o w ,e v e nt h ef u t u r e ,t h e p e o p l el i v i n gi ng u a n g x ic o n t i n u ep l a y i n gt h i sr o l e t h el a wm a d eb yq i n g d y n a s t y sg o v e r n m e n th a v el i t t l ei m p a c ti ng u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s t h r o u g h t h eg a m eo fn a ti o n a ll a w a n dc u s t o m a r yl a w ,w ec a nf u ll yu n d e r s t a n d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a lo fl a w t h e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ai n t r o d u c t i o n i nt h i sp a r t ,t h ea u t h o ri n t r o d u c e t h er e s e a r c ho f z h u a n gn a t i o n l i t y sc u s t o m a r yl a wa n dt e r r u t o r r i a l t r i b a lc h i e f so fz h u a n gn a t i o n l i t yi ng u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sb yn o w a n o t h e r i st h et h e o r y ,m e t h o d sa n ds n u r c em a t e r i a lo ft h er e s e a r c h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a b o u tt h ec h a n g eo nt h el e g a ls y s t e mo fz h u a n g n a t i o n l i t yi ng u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sd u r i n g ”c h a n gt e r r u t o r r i a lt r i b a i c h i e f s i n t oo f f i c i a l s ”i no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c h a n gi n c l u d et h eu d i c i a r y ,j u d i c i a l s y s t e ma n dj u d i c i a lp r o c e e d i n g s t h el a s tp a r ti sac o n c l u s i o n k e yw o r d s :q i n gd y n a s t y c h a n g t e r r u t o r r i st r i b a l c h i e f si n t oo f f i c i a l st e r r u t o r r i st r i b a l c h i e f so fz h u a n gn a t i o n l i t yi ng u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s l e g a ls y s t e m 清朝“改土归流 前后广西壮族土司司法制度探析 引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已建立起相对完 善的法律体系,采取了大规模的法律教育,培养了大批法律人才。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宪政目标。正是在法制现代化建 设的现实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分和执行民族政策、发展民 族社会及维护少数民族利益的需要,民族法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 益 为人们所重视。目前,有关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研究,有佘贻泽明代土司制度 ( 明史论丛之五,学生书局中华民国五十七年( 1 9 6 8 年) 版) 及中国土司 制度( 中国边疆学会丛书第一辑正中书局中华民国三十三年( 1 9 4 4 年) 初 版) ,比较系统的探讨我国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及消亡。钱钟范、梁颖等编的 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7 年1 1 月版) ,剖析了 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宗法性。李世愉的清代土司制度论考( 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 9 9 8 年9 月第一版) 将研究土司制度的时期定格在清朝,着重论述了土 司制度与清朝的“改土归流”。龚荫的中国土司制度( 云南民族出版社,1 9 9 2 年6 月版)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中国的土司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另 外广西壮族简史编写组编写的壮族筒史( 广西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版) 从历史的角度也叙述了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演变过程。 以上关与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广西壮族的土司制度 的内容,为后人研究土司制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珍贵资料,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 具有重要的帮助和启示。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成果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第一,笼统的罗列、整理、汇编和描述土司制度的内容和分类,缺乏系统的学理 论说;第二,多用现代法律体系建构和评价土司习惯法体系,单纯地分为民事、 刑事等体系,而不是更加注重考察当时的历史背景:第三,主要都是从政治、经 济、文化、历史等角度来考察广西壮族的土司制度,基本上没有一个单独的章节 来论述广西壮族土司的司法制度。 在清朝时期,通过“改土归流”,清廷的法律已经开始渗入广西壮族社会, 改变了传统“以夷治夷”的土司制度,改变了全面适用壮族习惯法的司法政策。 同时,通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广西壮族具有自 治性质的土司制度已经被大规模废除或者处于被限制状态。本文试图对以下几个 问题进行讨论:在“改土归流”前后广西壮族的土司的司法制度中究竟发生了哪 些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在这场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博弈中,究竟是国家法 战胜了习惯法,还是习惯法战胜了国家法? 因此,本文将试图通过对文献的梳理 和田野调查,找出在“改土归流”前后,壮族土司制度在司法发面的变化,观察 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怎样得到表达和实践的,并考查它们在中国近代国家法 制统一适用背景下的运用。本文认为,近代壮族法制的研究可以为现实中广西壮 族自治区法治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例证。 本文研究所用的材料来自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写的广西壮族社 会历史调查( 第一册七册)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广西 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以及晚清由广西官书局抄编的广西民事习惯报告 书、刘锡藩领表纪蛮和近代广西及周边省份有关部门编撰的有关壮族的各 种著作,统计资料和调查报告。同时,本文还参阅了壮族近代各种史诗、神话、 传说和民歌等资料,并几次进行田野调查和网上查阅等方式广泛搜集相关资料, 相互佐证。此外,本文还参考了目前学术界关于近代壮族研究的著作和论文。本 文的时间范围大体定在清朝时期,因为清朝时期是“改土归流”实施比较彻底, 资料相对丰富的一个时期。本文的空间范围以广西壮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绝 大多数壮族居住于广西境内。在研究的理论方面,本文以民族学和法学相结合为 主来讨论清代壮族社会土司司法制度与国家法律的关系,以期对广西壮族土司司 法制度的研究做出一定贡献,并为现实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法制建设提供一些 启发。 第一章历史的背景:广西壮族土司制度 与“改土归流 广西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唐代的羁縻制度,形成于宋代,发展于元 代,深化于明代,崩溃于清代,到民国十八年,“改土归流”全部结束。延续了 一千年的土司制度,对于壮族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沿革 一、唐代广西壮族的羁縻制度 羁縻制度首先在唐代时实行,因俗而治,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的行政管 理制度,这是先秦以来我国汉族统治者对周边民族地区传统的成功经验。1 唐王 朝是在总结历代民族政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实行了羁縻制 度。唐初,在广西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的壮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以其首 领为都督、刺史”2 进行统治,产生了封建主义因素。其中,在邕管的左右江和红 水河流域这些经济、文化发展较落后的地区,设有羁縻州4 4 个,县5 个,峒1 1 个。它的机构设置与管理,大致有三种形式:第一,保留原有的统治机构;第二, “华官参治”,即派遣汉官充当羁縻州的一部分官员;第三,“监领制”,即在保 留原来的组织机构,承认其酋领统治地位的同时,中央派政治代表进行“监视督 导”。唐代这种羁縻制度模式在不破坏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下,保持原有或基本 保持各民族原有的统治机构,承认其首领的政治地位和直接统治本民族的权利。 羁糜制度实质上就是在这些州县峒地区,政治上在维护中央政府对这些土地的主 权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旧有的贵族进行统治;经济上让原有的生产方式维持 下去,只满足于征收贡税,“虽贡赋版籍,多不上吏部。”3 有唐代开始对四周少 数民族采用的羁縻制度,后来宋、元、明、清几个封建王朝的土司制度均不脱唐 代的羁縻制度巢臼。因此,唐朝时期的羁縻制度,可以说是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 萌芽。 1 钱中范:论先秦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的基本特征,载学术月刊1 9 9 0 年1 1 期,第3 4 页。 2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地理七下,中华书局i9 7 5 年4 月版,第一九页。 3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地理七下,中华书局1 9 7 5 年4 月版,第一九页。 二、宋代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形成 宋朝是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形成时期。按照宋王朝“守内”的原则,为了有 效地维护统治,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承袭唐制,继续实行羁縻府州制,并在承袭唐 制的基础上,制度更加严密,使中央王朝的势力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少数民族地区。 北宋王朝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治,在唐代的羁縻州县地区,健全和严密羁縻州县制 度,一般称为土官( 土司) 制度。“因其疆域,参唐制,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 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凡五十余所。“且“推其长雄者为首领,籍其民为壮丁。” 对当地土酋分别授以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等职务,给予“文贴朱记”, 使他世承官职,世统其民。“谨受疆土,修职贡,供征调”。宋王朝在广西境内设 置的羁縻州县峒,主要在如今广西左右江地区的侬、黄等壮族,如南丹酋帅莫洪 燕要求“内附”后,宋王朝即“诏刻印以给之”。5 在广西壮族地区封建领主济发展的基础上,为了管理土官,北宋王朝又委派 寨官、提举等汉官,驻军土官地区进行监督和控制。当时邕州有羁縻州县峒六十 多个,立横山寨,太平寨,水平寨,古万寨,迁隆寨来分别统领;庆元府羁縻州 县峒六十个,钦州则立七个羁縻峒。隶属关系非常严密,形成了从中央封建王朝 导地方经略使,再到寨官、提举,直到当地土官的封建隶属关系。 三、元代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发展 元代是广西土司制度的发展时期。元王朝统一的过程是先灭大理,招降了西 南各民族,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包围后,才最后灭南宋统一中国的。在这个过程 中,元王朝为了完成灭南宋的战略目标,根据西南民族地区的的实际情况,在唐 朝羁縻政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土著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充当地政权机构长官的土 官制度,其后亦称土司制度。故元王朝的土官制度,其实是土司制度的最初形式。 元代的土司土官制度及土司土官已完全纳入了封建国家的组织系统;并且元代土 司土官的官制更加严密和日益制度化,元王朝任命土司土官后,均赐予诰敕、印 4 马瑞临撰: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四裔七 5 【元】脱脱撰:柬史卷四百九十四蛮夷二, 新兴书局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十月版,考二五j 、j k 中华书局1 9 7 7 年1 2 月版,第一四一九九页。 章、虎符、驿玺尔、金银等作为信物,以“稗得以王官旌节,统摄其部落。”6 元王朝在广西的思明、太平、田州、镇安、来安等路,各设军民总管府,总 隶于广西两江军民宣慰司;庆远方面,另设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钦州 则设总管府。这些宣慰司、安抚司等较高级的地方官,多数由流官特别是蒙古贵 族担任,但其辖下的土司,则任用当地酋慰世袭的土官,继续统治当地的壮族人 们。由于元朝统治的加强,以前那些不直接对封建王朝的纳赋税、供徭役的土司, 这时也“皆赋役之,比于内地”7 了。 四、明代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深化 明代的广西土司有较大发展,明王朝一直以土司制度为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 基本政策,土司制度更是日臻完善。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对元代所封 分各地土司,均采取“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的方针,置于中央王朝 的统治之下。其中武职土官衔号“日宣慰司,日宣抚司,曰招讨司,日安抚司, 日长官司。以劳债之寡多,分尊卑之等差”而文职土官和流府、州、县一样, 以统一官制。同时规定土官“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9 并“额 以赋役”,使其听从明王朝的“驱调”。“在对土官的管理方面,“以府州县等官隶 验封( 吏部) ,宣慰、招讨等官隶武选( 兵部) 。隶验封者,布政司领之,隶武选 者,都指挥领之。于是文武相维,比于中土唉。”“这样,明王朝对壮族地区的统 治更进一步完备和严密了。 明代政府对土司土官的任用、升迁、惩处、土司地区的贡赋、教化、土兵的 调遣,即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都作了具体的制度。广西的 土司从桂西发展到桂东,使“广西全省惟苍梧一道无土司”了。据记载,明初 宣德六年,“左右两江设土官衙门大小四十九处”,”而到明中以后,由于壮、瑶 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而明王朝派重兵血腥镇压之后,往往采取“以夷 6 【明侏濂等撰:元史卷六十地理三,中华书局1 9 7 6 年4 月版,第一四四六页。 7 【明 宗濂等撰:元史卷五八地理一,中华书局1 9 7 6 年4 月版,第一三四六页。 8 【清 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十土司,中华书局1 9 7 4 年4 月版,第七九八二页。 9 清1 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十土司中华书局1 9 7 4 年4 月版,第七九a - - - 页。 ”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十土司,中华书局1 9 7 4 年4 月版,第七九八一页。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十土司,中华书局1 9 7 4 年4 月版,第七九八二受。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十七广西土司一,中华书局1 9 7 4 年4 月版,第八二一六页。 ”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十七广西土司一,中华书局1 9 7 4 年4 月版,第八二o 二页。 制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那些起事地区,设置土千户所、土百户所和土巡检司 等军事机构,调用左右江溪峒和宜、融两州的土丁和偎兵驻守屯垦。在原来没有 土司的桂东新建立了土司。另一方面,随于那些势力过大、经常挑起事端的土司, 如田州、思恩两土府,明王朝派兵镇压以后,则采取“众建寡力”的政策,将其 原来广阔的辖地划分为若干小片,添设许多小土司以分而治之。这样,土司就不 断增多了。据记载,广西土司最多时,共有知府四、知州三十三,州同知一,知 县六,县丞一,主簿一,典史二,巡检四十一,副巡检一百零二,史目一,总计 竟达一百九十多人。“因为土官是壮族内部的统治阶级,在镇压少数民族人们方 面起着封建官府多起不到的作用,所以明王朝便把土司看成是不可少的工具,乐 于“宠之名号”,使之“奔走惟命”,“造成了明代土司知道日趋发展、盛极一时 的局面。 随着土司制度的发展,各地土司的封建王朝的矛盾也突出起来,一套旨在限 制土官权力的规章条例,也由于明王朝的逐步制定而完各。其中重要的有:规定 凡土官承袭,须取具宗支图本和土目保结,经上报地方官( 流官) 审定,然后亲 身赴京交部审核、具奏,再后经皇帝批准,才能继承土官的职位。至于何人应袭, 多少年岁才能承袭,以及承袭后多少给冠带,多少年才授实职,一概都有规定。 后来又进一步规定凡承袭的土官,必须“纳谷备赈”。并规定土官的婚姻和往来, 只限于本境的范围,“不许越省,并与外夷交接往来”等等,限制十分严格,控 制大为加强。 为了进一步消弱和限制土官的权利,从明初,普遍推行了一种所谓“流官辅 佐“,即”起府州正官皆以土人为之,而佐贰幕职参用流官“的办法,实行“土 流并役”的制度。这样,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的依附日益加强,中央封建王朝对 土司地区的统治也日益巩固,广西壮族地区的土司政权便隶属于中央封建王朝, 壮族土官的政治地位则相当于地方性的封建主,直接为中央封建王朝的民族压迫 政策服务了。 “粤西丛载卷s 1 l 广西土官及毛奇龄蛮司台志卷十二广西一。转引自壮族简史编写 组编: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4 0 页。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十土司,中华书局1 9 7 4 年4 月版,第七九八一页。 1 6 粤西丛载卷二四土官承袭例。转引自壮族简史编写组编: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4 0 页。 6 五、清朝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衰落 清代是广西土司土官制度的衰落时期。清入关后,于顺治三年开始向西南进 攻,以消灭明王朝残余势力。清军在逐步占领广西过程中,当地土司分三批先后 降顺。清政府在“因明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清代的广西土司制度。为了更好地 统治广西土司土官地区,清王朝对广西土司土官的承袭与奖、惩义务、经济政策、 文教政策等作出了比明王朝更为明确、具体、严密的规定,同时又对土司土官严 加防范,以防滋生事端,还对土司土官采取了限制的措施。如通过划定疆界省并 或缩小土司管辖的地方,不准土司土官擅自离开管辖地等限制措施,使广西土司 土官势力不像明代那样桀骜难治,使其抗命中央王朝的行为有所收敛,叛乱事件 也有所减少。但是土司土官制的存在,终究成为西南地区动乱不安的重要原因, 影响了国家统一和巩固。清朝政府在巩固了对全国统治地位后,不失时机地进行 改土归流。为了实现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直接管辖和统治,从清初起特别是从雍正 年问开始,推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对广西土官的“改土归流”,清王朝是在 如下的几种借口下进行的,如以”谋杀“贪劣”、“不法”等罪名改流;以“土民 请愿”而改流。”由雍正年间至清末,广西壮族地区多数以陆续改流,或则“名 虽土官,实已渐同郡县”,广西土司土官开始出现了衰落,经过雍正年间大规模 的改土归流,势强的土司土官已经“荡然无存”。 第二节广西壮族土司与“改土归流” 一、“改土归流”的缘由 土司制度在封建各朝代一直是政府统治少数民族地方的有力武器,然而随着 壮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司统治又十分残酷,土民反抗土司的斗争也愈发激 烈。正是基于这样几个因素,明朝中叶起,封建政府开始逐步实行“改土归流”, 以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 广西壮族土司掌握辖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大权,其治理模式是独裁而残酷 的。土司模仿朝廷组织衙署,如忻城土司,土官以下设八个传管官,分管全境的 十六堡里,催粮征役、治理民事;又有六个总番,分管日点、礼、吏、户、工各 7 吴永章:清代广西土司制度,载学术论坛1 9 8 4 年4 期第4 5 页。 7 科;另有师爷辅佐土官,在土司衙门内,有各式各样的杂役和兵差。关于壮族 土官与壮族基层民众的关系,恰如刘锡藩在领表纪蛮中指出,“所谓土司, 实即一贪残无知之专制官长,生杀自擅之土皇帝,而蛮民即寄命于其刀俎之下, 以度其地狱生活。彼之官世官也,彼之民世民也。田产子女,惟其所欲,苦乐安 危,唯其所主,草菅人命,若儿戏莫然,有咨太息于其侧者。”清人赵翼在檐 曝杂记中亦指出:“土官之于土民,其主仆之分最严,盖自祖宗千百年以来, 官常为主,民常为仆,故视土官,休戚相关,直如发乎天性,无可解免者。”土 官占据了辖境内大部分良田,设置名目繁多役田,分配给农奴们耕种,强迫其世 代服劳役。土官限制境内土民服饰穿戴范围和各种行为规范,画地为牢,民不敢 出,土官路过村庄,村民还必须回避或者低头站立或者跪迎于路旁,村庄寨老负 责招待,并贡纳财货。在基层村庄,土官主要通过其在村庄的代理人如郎首等进 行治理,郎首代表土官与村民发生直接的联系,在村庄里享有崇高的地位并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如安平土司( 今广西大新县) 的村庄中,郎首既是传统的村老又 是土官任命的村级统治代理人,其职责是征收粮款、夫役和贡纳,主持村内一切 事物如办理祭祀、公益、调整是非、参与案件审理以及必要的公共动员。”由于 土司衙门在诉讼上对壮族群众不管有理没理都敲骨吸髓,百姓负担很大。正如壮 族恨土官歌所唱的:“只因土官征徭役,罚钱罚款翻又番,卖田卖地家产尽, 又卖房屋来赎身。”2 。因此壮族村民之间的诉讼大多就在郎首处得到解决,很少到 “草菅人命,若儿戏莫然”的土官那儿去告状。 在社会经济基础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土司制度这个上层建筑,越来越不 能适应需要了。壮族人民连续不断的反抗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土司制度的统治。 因此,自明中叶以来,封建王朝逐步对土司统治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至 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改土归流”更为盛行。壮族地区原有的较大的土府、 州、县、峒、均于此时被裁革,由封建王朝派遣流官进行直接统治了。 “改土归流”并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有其政治经济的原因。首先是封建地 主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落后的封建领主制,确立封建地主制。其次,封建王朝 也想通过“改土归流”对边远地区进行直接控制。再次,封建王朝经过几个世纪 ”覃桂清著:广西忻城土司史话,广西人民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3 6 - 4 1 页。 付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四册) ,广西民族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 3 2 页。 2 0 李杰著: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探研,民族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2 7 7 页。 和土官的斗争,实际上已取得了对土官的支配地位,并通过派“佐贰”及掌握承 审权等办法,已将土官的权力大大消弱,为“改土归流”扫除了一定的障碍。因 此,封建王朝便利用人民群众纷起反对土官统治的机会,由逐步推行到大刀阔斧 地厉行“改土归流”政策。 二、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 明清时期的改流,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的。有的在土官犯罪时裁革;有 的在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时裁革;有的在土司绝嗣、宗族争袭时裁革;有的在邻 近土官互相侵地纷争时裁革;有的是在借口将土官管辖地划并别州而取消土司; 有的在农奴的强烈要求下而改流的。如清朝,田州土知州病故无子,族人争袭, 分党仇杀。人们饱受祸乱,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便聚集多人,到云贵总督刘长 祜那里哭诉受害的惨状,申请“改土归流”。刘长祜把这事奏知朝廷后,清王朝 以所谓“从民之请”革去田州土官的世袭职位,于次年改土田州所属燕峒地方置 恩隆县,裁去土知州,并改奉议州为流, j q 、| ,“等等。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 改流的条件已经成熟,遇有机会,立即改流,反映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并逐 步战胜封建领主经济的过程。此时,在广西,凡属稍为重要的土府、州、县、峒、 寨,无不改流,所存在土司多是弱小了。 但是,明清时期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反复 的斗争过程。开始时,有的土司在改流后,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复流为土的倒退 现象,如忻城,元朝以土官莫保为八仙屯千户。明洪武初改流官知县,裁撤屯兵, 即以他们为编户。但到宣德、正统年问,因当地瑶、壮等族人们屡起武装反抗, 流官知县无法应付,当地土绅便拥护莫保的后人为土官,并获得明王朝的批准, 让他世袭知县。从此,一县竟有两个县令,但流官只掌空印,寄居府城,而土官 却是实际统领者。到弘治年间,明王朝竟裁革流官,复流为土了。“封建王朝在 镇压了土官的叛乱后,实行了“改土归流”,但因情况复杂,矛盾重重,流官无 法处置,便将其大片辖地划分为若干小片,恢复土司统治。如思恩府土官岑睿自 持兵力雄厚,屡次出兵侵略邻境,明王朝派兵征讨,杀死岑睿,随即设置流官知 府,不久又在其境增设凤化县,委派流官统治。但岑睿部下的一些土目并不甘心, 2 1 高宗敕撰: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六刑考二,新兴书局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十月版,考四0 二一。 2 2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十七广西土司一,中华书局1 9 7 4 年4 月版,第八二一一、八二一二 页。 9 竞以复土相号召,煽惑土民,进行暴乱。明王朝虽派兵镇压,但暴乱一而再地复 起,府无宁日。至嘉靖七年,明王朝不得不利用土官“以治其民”,分其地为九 个土巡检司,封其土目为巡检进行统治。又如上思州黄姓土官,因“叛服无常”, 明王朝派官军讨平后,曾于弘治十八年,改设流官。但在正德六年土目黄聚众攻 城,平而复反,终不能治,不得不于嘉靖元年,仍以土官世袭。“类似这些复流 为土的事例,在明清两代屡见不鲜,反映了在“改土归流”过程中极为复杂的矛 盾,以及改流与反改流的反复斗争。这种反复,在新制度代替i h f i j 度时是难免的。 而“改土归流”既然是政治上的一个改革,也必然有个反复的过程这些反复的出 现,其主要的原因:第一、壮族的封建地主经济正在兴起,还不足以战胜封建领 主经济。据调查,在一些土司统治地区,如南丹,是在清乾隆年问,当地才有壮 族地主的出现。第二、明代末期,清朝初期还是土司的全盛时期,土司制度对于 统治还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仍土官以顺其情”。2 5 第三、由于土官统治时间已经 长久,又是打着民族的口号,是当地的“土酋”,有其传统的影响和株连根结的 势力,能够欺骗和号召一般的群众起来反抗流官。第四、封建王朝对土司的控制 往往是“徒有虚名”,还不能全面控制。他们既不能驻重兵、费巨饷以控制其, 更不能“尽诛其人”,弄到“异时虽欲改土设流,亦己无民可守”的地步,以至 “自撤潘篱”。“但随着壮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和壮族人民群众的不断 反抗斗争,上述原因不断发生变化。到清朝初叶,由于条件的成熟,“改土归流” 的推行就势如破竹了。 清朝初叶,清政府厉行“改土归流”之后,广西所剩的四十三个弱小土司, 也于清末陆续改流。清代的“改土归流”情况,史籍记载十分清楚,清朝续文 献通考卷一百三六载,民政部奏各省土司拟请改设流官称:“西南各省土府州 县及宣慰宣抚安抚长官诸司之制,大都沿自前明,远承唐宋,因仍旧俗,官其酋 长,俾之世守,用示羁縻。要皆封建之规,实殊牧令之治。康熙雍正年问,川楚 滇桂各省,迭议改土归流。如湖北之施南、湖南之永顺,四川之宁远,广西之泗 城,云南之东川,贵州之吉州、威宁等府厅州县,先后建置,渐成为内地。乾隆 2 3 高宗敕撰:续文献通考j 卷二四五广西土司,新兴书局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十月版,考六三一二a 。 2 4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十七广西土司一,中华书局1 9 7 4 年4 月版,第) k - - 二六页。 2 5 王守仁著:阳明全书卷四十。转引自壮族简史编写组编: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 版,第5 5 页。 2 6 王守仁著:阳明全书,奏复田州思恩平复疏。转引自壮族简史编写组编:壮族简史,广西人 民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5 5 页。 以后,大小金川,迨重烦兵力,改设民官而后,永远底定。比值筹备宪政,尤宜 扩充民治。近年各省,如云南之富州、镇康,四川之巴安等处,均经各该疆臣, 先后奏请改土归流。而广西一省改革尤多,所有土州县均因事奏请停袭,及撤任 调省,另派委员弹压代办。此外则四川之瞻对、察木多等处尚未实行,德尔格忒、 高日、春科等处甫经核准。伏维川、滇等省,僻处边陲,自非一律更张,不足以 巩固疆圉。惟各省情形不同,办法亦难一致,除湖北湖南土司已全改流官外,广 西土州县,贵州长官司等,名虽土官,实已渐同郡县,经画改置,当不甚难。四 川则未改流尚十之六七,云南土司多接# i - n ,甘肃土司从未变革,似须审慎办理, 乃可徐就范围。”这个奏章,将清末前的改土归流情况做了总结性叙述。所述改 流的过程和主要之点都很清楚明白,只是未有列出全部的数字罢了。 至清代末年,广西壮族地区的土官以基本改流完毕。这样,随着中央封建王 朝对壮族地区统治的加强,虽然国家制度和法律逐步深入壮族地区,但就壮族地 区的法律文化而言,中央政府仍然予以很大的保留。 第二章清朝“改土归流前后广西壮族土司 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一节清朝“改土归流”前后广西壮族的土司衙门 一、清朝“改土归流”前后广西壮族土司衙门的机构设置 广西壮族土司的审判机关是土司衙门。土司既是军、政长官,又是审判官。 土司公堂就是审判堂。“改土归流”前,有关广西壮族土司衙门的设置几无可查, 使我们难以得知土司衙门具体的设置。而“改土归流”后,广西壮族土司衙门除 土司审n # i - ,还有流官佐贰( 即师爷) ,协助土司审判和处理文案。在土司衙门 中,土官下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 科) ,一般设有总理、总诉、总目 和管家四大总管和六房( 科) 总番,各行其责。其中兵房( 科) 和刑房( 科) 总 番为执行拘捕、传讯和行刑之责,为土官审案之执行者。土司衙门管辖的各地方, 或划分为哨,或为化、或为里、堡,设总哨、总化或罩长、堡目。哨、化、里、 堡之下或为甲、或为亭,设甲目、亭目。总哨、总化、里长、堡目、甲目、亭目 2 7 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六职官二十二直省土官条,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本第二册,考八 九六四。转引自龚荫著:中国土司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1 9 9 2 年6 月版,第1 4 8 页。 1 1 均为土宫在各地的代理人。明清时期,土司境内的民刑案件,先诉至甲目、亭目; 若不能决,控至总哨、总化、里长、堡目;再不能决,始控于土司衙门,由土官 主持诉讼,审判。但土民畏惧官府,不敢见官,所发生的纠纷案件,往往不诉于 官,而诉之于寨老、村老,按照习惯法决断是非。寨老、村老不能决,始控于官。 在控于官的过程中,受土目、土官的各种盘剥,无论是与非,胜与败,原告和被 告无不倾家荡产,故土民不愿控于官。 二、广西壮族土司衙门在清朝“改土归流”中的变革形式 在清朝“改土归流”过程中,清政府根据广西壮族土司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 形式进行改革。广西壮族土司衙门的变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分别流土考成。鉴于土司旧无考成,雍正四年十二月清政府规定:“盗 由苗寨,专责土司;盗起内地,责在文员:盗自外来,责在武职。”土司如“故 纵苗蜾,扰害土民”既革职,“至养盗殃民者,题参严拿治罪,倘能严行约束, 擒拿盗贼,奏明加级,以示鼓励。” 二是设流官牵制。首先是在原来无流官的土州县新设流官。如雍正四年,广 西庆远府南丹土州同,那地土州设流官州判,”镇安府都康土州设流官吏目;六 年,向武士州设流官州判。”这就是所谓的流土并治,以保证在所有土司管辖之 地都有流官监督、牵制。同时,鉴于各省在土府州县中所设流官大小不一,“有 设立同知,州同者,有设立吏目者。同知,州同于土知府,知州尚可弹压,于吏 目则职分卑微,既无信印可行,又无书役可遣,土司意中倘有轻忽之念,则未必 肯遵其约束。”于是,雍正四年六月,雍正帝令各省将流官职位低微者重新改设, 以“使流土相适”。“同年十一月,广西太平府属之江州、太平、万承、龙英四土 州,庆远属之东兰土州,思恩府属之田州土州,均将流官吏目改为州同;太平府 属之安平、凭祥二土州,思恩府属之向武土州,均将流官吏目改为州判。” 2 8 清世宗实录卷5 l ,雍正四年十二戊寅。转引自李世愉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 9 9 8 年9 月第一版第6 3 页。 2 9 庆远府志卷六,秩官。转引自李世愉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8 年9 月 第一版,第6 3 页。 3 。镇安府志卷四秩官。转引自李世愉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8 年9 月 第一版,第6 3 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民族事务类,第0 8 7 2 号卷,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二日岳钟琪奏,转 弓i 自李世愉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8 年9 月第一版,第6 3 页。 3 2 清世宗实录卷5 0 ,雍正四年十一月辛亥,转引自李世偷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 三是将一些土司的部分领地削去,划归流官管辖,这是对土司权利的削弱和 限制。如雍正七年,将广西庆远府东兰土州内六哨地割出,新设东兰州,与东兰 土州并存;将永定长官司原辖清潭,南乡二里,忻城土县原辖功德,窑灰二里划 归宣山县理苗县丞专辖。” 四是对一些尚须保留的不法土司做降职惩罚。如广西东兰土知州降为土州同, 河东宣慰司、阿都宣抚司降为长官司,河西宣慰司降为土千总。 经过清朝的“改土归流”后,广西土司衙门的数目急剧下降,隶属关系也发 生变化,“今土司之未改流者广西土州二十有六:日忠州,日归德,日果化, 日下雷,日下石西,日思陵,曰凭祥,日江州,曰思州,日万承,日太平,日安 平,曰龙英,日都结,日结安,日上下冻,日佶伦,日茗州,曰茗盈,日镇远, e i n 地,日南丹,日田州,日向武,日都康,日上映。土县四:日罗阳,曰上林, 日罗白,曰忻城。长官司三:日迁隆峒、日永定,日永顺。 凡宣慰、宣抚、安抚、长官等司之承袭隶兵部,土府、土州之承袭隶吏部。 凡土司贡赋,获比年一贡,或三年一贡,各因其土产,谷米、牛皮、布,皆折以 银,而会计于户部。” 通过以上对广西壮族土司衙门在清朝“改土归流”前后变化的分析,我们不 难看出,对于清政府而言,无疑是加强了对广西壮族地区的控制。而对广西壮族 土司衙门而言,则在形式上更加接近清朝地方政府的设置了。 三、“改土归流”前后广西壮族土司违法的处理 广西壮族土司违法犯罪,不能由土官自行审理,而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进行审理。一般来说,土官内部互夺相残,或越境作乱,或征调不至,不期朝贡 等等,都是犯罪。但是由于土官的设置是为了“以夷制夷”,促使国家的统一与 安定,具有特殊性,所以对土官犯法犯罪的处理较流官轻。 唐朝羁縻州县时,“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 论。”5 即各民族内部的犯法事件,按本民族的俗法处理。至宋代,由于“风俗荒 版社1 9 9 8 年9 月第一版第6 3 页。 站清世宗实录卷5 4 ,雍正五年三月乙酉,转引自李世愉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 9 9 8 年9 月第一版第6 3 页。 3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编:清史稿一广西资料摘编( 内部资料) ,2 0 0 1 年印刷,第1 0 1 页。 ”唐律疏议刑名卷6 。 1 3 怪,不可尽以中国之法绳治,姑羁縻之而已”。”“外夷若指向杀伤,有本土之 法,苟以国法绳之,则必致生事,羁縻之道正在于此。”可见,对于“蛮人”内 部杀人等重大案件,亦不以国法是问。元代时,土官犯罪,虽依法处理,但“罚 而不废”。“对于“诸边隅镇守不严,他盗辄入境杀掠者,军官坐罪,民官不坐。” ”到明代,“凡土官,选用者有犯,以流官律定罪”。4 。土官犯法,或降职,或发配 异地,或不许世袭,以致坐死,但实际上与流官相比,则宽宥很多。“不可尽绳 以法”。“清代时土官犯罪亦有从轻的规定:“凡土官公罪应降三级以内调用者, 降一级留任;应降五级以内调任者,降二级留任;应革职者,降四级留任。如有 贪酷不法等罪,仍革职。遇降罚俸,各按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册教案全册
- 重庆考级速写8级课件
-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临床防治与护理规范指南
- 新解读《GB-T 18867-2014电子工业用气体 六氟化硫》
-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课件-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解读与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必背知识考点提纲填空练习版(含答案)
- 热点作家:陈忠实(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作品
- 数据分析-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专练-全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提高版)
- 老年人保养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阅读理解专练(含答案)
- GJB135B-2021合成航空发动机润滑油规范
- 2025年医疗质量管理质控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深圳2025年重大项目计划申报
- 【轻质减负】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情境化教学课件
- 学生不住校申请书
- 2025年边境巡逻机群无人机协同战术应用
- 老年病科试题及答案
- 中药饮片养护技术
- 八上必背文言文解析(全册)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Q1起重机指挥模拟考试题及答案2025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