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l u l l i l l i i i i r l f i l l l l l i l l l r l r r rll l i i ii l ff l l l l l y 17 3 5 4 0 3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_ t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本文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 不包含为获得内墓直太堂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_ t 作的同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臻勘 日期: 砭丝、妄,垄乡 指导教师签名: 日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fj 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 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 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缒指导教师签名:粗 日期:塑! ! ! 三! ! !日 明代山西镇之滑石涧堡研究 提要 长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代表建筑,近些年,长城学研究 逐渐兴起。城堡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驻军、储备 粮饷、便于攻守的作用。前人对于长城的宏观论述和历史考证已有较 多成果,而对于城堡的个案研究还很少见。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对山西镇的重要军堡之一滑石涧堡和堡 中碑文从微观角度进行梳理和深入研究,将相关史实清晰的勾勒出 来,并以此为切入点,开拓明长城防御体系新的研究角度。 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滑石涧堡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和城堡现状 等;第二部分勾稽史料,叙述滑石涧堡的建立、发展过程,以及在滑 石涧堡处发生的军事冲突等问题;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考释 了滑石涧堡中的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和“镇宁”碑文;第四部分 根据滑石涧堡和碑文的内容考证了相关历史人物,论述了明代山西镇 外边长城的修建和滑石涧堡在山西镇长城防御体系中的地位等相关 历史问题。 关键词:明代山西镇,滑石涧堡,碑文,九边军镇制度 内蒙古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r e s e a r c ho nh u a s h i j i a nf o i 之to f s h a n x im i l i t a r yt o w ni nm i n gd y n a s t y a bs t r a c t t h eg r e a tw a l li s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n a t i o n a lh i s t o r i c a la n d c u l t u r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r e c e n ty e a r s ,r e s e a r c ho nt h eg r e a tw a l l g r a d u a l l ya r i s e s t h ef o r ti s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i nt h eg r e a tw a l ld e f e n s e s y s t e m ,p l a y i n gac r u c i a lr o l ei ng a r r i s o n 、p r o v i s i o n sa n df u n d sr e s e r v e s f o r 仃o o p s 、d e f e n s ea n do f f e n s e p r e d e c e s s o r sh a v em o r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 m a c r o s c o p i c a ld i s c u s s i o na n d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 ,b u tp a yn oa t t e n t i o nt o c a s es t u d yo nf o r t t h r o u g h f i e l ds u r v e y , a u t h o r a r r a n g e s a n dr e s e a r c h e s i n d e p t h h u a s h i j i a nf o r t ,o n eo fi m p o r t a n tm i l i t a r yf o r t s i ns h a n x it o w n ,a n d t a b l e ti n s c r i p t i o ni nm i c r o s c o p i cv i e w , d r a w st h eo u t l i n eo fh i s t o r i c a lf a c t s o f h u a s h i j i a nf o r t ,a n dt h e no p e n su pt h en e wa p p r o a c h so ft h eg r e a tw a l l d e f e n s es y s t e mi nm i n gd a y n a s t y c h a p t e ro n ei sa b o u tg e n e r ns i t u a t i o no fh u a s h i j i a nf o r t ,c o n c e r i n g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l o c a t i o n sa n d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c h a p t e rt w o i sa b o u t c o l l e c t i n g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t on a r r a t i n g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a n dm i l i t a r y i i 内蒙古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c o n f l i c ti nh u a s h i ji a nf o r t c h a p t e rt h r e ei st h ek e yp o i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g t a b l e ti n s c r i p t i o n at a l eo ff o u n d i n gh u a s h i ji a nf o r t a n d z h e n n i n g i nh u a s h i ji a nf o r t c h a p t e rf o u ri sa b o u tr e s e a r c h i n gs o m eh i s t o r i c a l f i g u r e sc o n c e r n i n g i n r e l a t i o nt o h u a s h i j i a n f o r t ,a n da n a l y z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h eg r e a tw a l lo fs h a n x it o w ni nm i n gd a y n a s t ya n dt h e p o s i t i o no fh u a s h i j i a nf o r ti ng r e a tw a l ld e f e n s es y s t e mo fs h a n x it o w n k e yw o r d s :s h a n x it o w ni nm i n gd a y n a s t y , h u a s h i j i a nf o r t ,t a b l e t i n s c r i p t i o n ,t h en i n ef r o n t i e rf o r t i f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o f 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i i i 目录 序言1 i 、选题背景i 2 、前人研究成果1 3 、运用材料及研究方法2 一、滑石涧堡概况3 i 、地理位置3 2 、城堡现状5 二、滑石涧堡历史沿革l o l 、滑石涧堡的建立和发展1 0 2 、滑石涧堡处的军事冲突1 3 三、碑文考释1 4 1 、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碑1 4 2 、“镇宁 碑2 3 四、相关历史问题2 5 i 、相关历史人物考略2 5 2 、明代山西镇外边长城的修建及防御2 8 结语3 4 参考文献3 6 附录4 0 附录一: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碑文4 0 附录二: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手册中的长城墙体及城堡设施名称 对照表4 2 后记4 4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4 5 内蒙古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1 、选题背景 序言 长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代表建筑,对于长城的研究,一是从考古学 角度研究长城本体及其附属设施,二是从历史学角度论述长城的地位及影响,或 者考证长城修建的年代、墙体分布与走向。长城百科全书记载:“长城,中国 古代巨型军事工程体系,由绵延伸展的一道或多道城墙,一重或多重关堡,以及 各种战斗设施、生活设施、报警烽堠、道路网络等组成。是一条以城墙为线,以 关隘为支撑点,纵深梯次相贯,点线结合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1 可见,长城并 非仅仅是一道砖石垒砌或夯土筑成的墙体而已,而是以墙体及其附近的各种附属 设施组成的一整套完备的多层次防御体系,包括长城墙体及墙体上附属设施( 敌 台、马面、城楼) 、墙体外设施,包括烽火台、挡马墙、壕沟、居住址等,以及 规模不等的关隘、城堡等。对于长城的研究,也不仅仅是长城实体建筑的考证, 还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个方面。2 总体来说,对于长城的宏观论述和历史考证已有较多成果,而对于长城防御 体系中城堡的个案研究还很少见。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对明代山西镇的重要军堡 之一滑石涧堡和堡中碑文从微观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有所突破。希望通 过本文的梳理和研究,能够将与滑石涧堡有关的史实清晰的勾勒出来,并以此为 切入点,开拓明长城防御体系新的研究角度。 2 、前人研究成果 对于滑石涧堡,前人做过一些实地调查,在一些著作中可看到记载,但仅止 于粗略的描述3 。真正研究滑石涧堡的文章有一篇,即吕成贵、顾全罗两位先生 l 中国长城学会编长城百科伞书总论,吉林人民h 版社1 9 9 4 年,第3 页。 2 关于长城的定义和长城学研究的内容,许多学者均有论述,包括景爱走i l l 跃城的误区,中国文物报 2 0 0 4 年1 月3 0 日;长城定义五要素,中国文物报2 0 0 4 年2 月1 3u ;k 城定义的思考,中国文物 报2 0 0 4 年4 月2 3 日;再说金边壕不是长城,中国文物报2 0 0 4 年4 月2u :罗哲文、董耀会长城 学的几个暴本理论问题,中国长城学会编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 h 版社1 9 9 5 年;李鸿 宾金界壕与长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 0 0 8 年第3 期;冯水谦界壕与长城论辩三题,东北史地 2 0 0 5 年第2 、3 期;等等。 3 e p 夏子明长城考实,档案出版社1 9 8 8 年,第1 9 1 页;中国长城学会编长城百科令书附录,第1 1 5 6 页;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 9 9 5 年,第l1 3 8 页;林岩、李益然主编长城辞典, 内蒙古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的滑石涧堡考一文1 ,通过实地调查,详细描述了堡中的一些遗迹文物,对 于本文是很大的补充。作者在堡中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发现了“创修滑石涧堡砖 城记”碑、“镇宁”碑、“滑石涧堡守操题名记”碑、明代水窖、清代“修理滑石 涧堡衙署碑记 和弹药库等遗存。可以看出,作者的调查较本文细致全面,但文 章并未过多涉及文献史料的解读和田野调查的考古学分析,而仅止于客观陈述城 堡现状,许多问题均言之不详。但是文章披露的调查资料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 便利,补充了本文在调查过程中的不足,因此还是非常感谢文章作者的成果。 清华大学李贞娥先生所作硕士论文长城山西镇段沿线明代城堡建筑研究 ( 2 0 0 5 年) ,文章没有专门研究滑石涧堡,而是以山西镇长城作为独立的防御体 系,研究其附属军事城堡的选址、城垣建筑、城防设施、城内军事建筑的特征。 天津大学李哲先生的硕士论文山西省雁北地区明代军事防御性聚落探析) ) ( 2 0 0 5 年) ,文章从军堡与长城墙体的位置关系、军堡内部及外围的防御设施、军堡的 选址与网络化布局等方面入手,从宏观的角度整体论述了雁北地区军堡的历史与 现状。这两篇文章均是从总体上论述明代山西镇或者雁北地区的军堡,且基本上 是从建筑学的角度研究,较少涉及历史问题。因此,目前除了滑石涧堡考一 文以外,还没有任何关于滑石涧堡的个案研究,而碑文的考释更是无人涉及。2 3 、运用材料及研究方法 首先是考古调查资料。笔者在读研究生期间,随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进 行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对滑石涧堡及其附近的长城墙体进行了实地考察,获取了 包括文字记录、图片、实物、拓片等多种形式的资料,主要有:( 1 ) 滑石涧堡城 址及其所分管明长城墙体现状;( 2 ) 滑石涧堡中石碑“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和 “镇宁 碑等。其次,明史史料总体较为丰富,包括明实录、明史、明会 典等基本史料,以及一些地方志、私人撰修的边疆史志等。笔者查阅了大量史 料,爬梳整理,依托实地调查材料,运用相关文献全面解读滑石涧堡及碑文。 本文主要是利用实地考察材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内容以文字论 述为主,辅之以图片、拓片、表格等资料,客观、完整的反映相关问题。 ,| :海文汇f i i 版社1 9 9 9 年,第6 5 、1 4 3 页。 l 吕成贵、顾伞罗滑石涧堡考,万里长城2 0 0 9 年第2 期。 2 顾伞罗 碑文,中国k 城博物馆2 0 0 9 年第1 期。本文只是将碑文全文抄录, 并未进行考释,且抄录的碑义多处与原文不一致。 2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地理位置 一、滑石涧堡概况 滑石涧堡现为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黄龙池乡滑石村,位于长城墙体南侧,此 段长城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山西省的分界线,相邻的内蒙古行政区划为内蒙古自治 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此处地势较高,为蒙古高原的南侧边缘,地形崎岖不平, 长城修建在连绵起伏的山脊上,滑石涧堡建于长城墙体南4 0 0 米处一座较高的山 丘顶部,站在城墙上可清晰的观察到周围的情况,为一处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图1 1 滑石涧堡位置示意图 滑石涧堡东面与水泉营堡、老营城相呼应,西面紧邻黄河,南屏偏头关,外 临大漠草原,在明代处于防守蒙古部落南侵的前沿阵地。二十多年前,长城专家 董耀会等人徒步考察明长城,曾经过滑石涧堡,在其著作明长城考实中有详 细叙述。1 1 明长城考实第五章第1 9 0 1 9 1 页,原文: “长城过榆皮窑口继续向西偏北,经正泥埝,至滑石涧口,长城只残存夯土墙,墙剥蚀严重,有些地 段外侧淤沙很多,已成坡状。滑石涧口,亦称小口子,为明宣德九年( 公元1 4 3 4 年) 都督拿谦所筑,今关 口建筑已毁。滑石堡紧i 临长城南侧。此堡东接水泉,西遥望河套,内屏偏关,外近大漠,堪称偏关的极边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1 2 明代山西镇外边长城现状 滑石涧堡周围地势较为险要,北望长城在山峦中呈东一西走向延伸,城堡北 方3 0 0 米处为一座黄土夯筑的烽火台,与城堡遥相呼应,长城、烽火台与城堡构 成声势联络的体系。 图1 3 滑石涧堡附近的烽火台 滑石涧堡“在偏关县北六十里,东至边墙五里,北至边墙一里,明宣德九年 建,隆庆三年重修,周围一百八十丈,堡前有滑石涧。1 城堡东面有“水门沟口, 要塞。 滑石堡,宣德九年所建,今只残存夯土城堡。堡南城门楼上现存有万历十年( 公元1 5 8 2 年) 立的创 建滑石堡砖城记碑一幢,碑体完好,字迹清晰。还存有万历八年( 公元1 5 8 0 年) 的两块城门额匾,分别 阴刻楷书滑石涧堡四字和镇宁二字。” 1 【清】和坤等奉敕撰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八宁武府关隘,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 _ - - 四地 理类,第4 7 6 册,第2 1 6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文中称滑石涧堡为“隆庆三年重修”,按创修滑石涧 堡砖城记碑文记载,隆庆三年“复加修筑城,事竣,议设一防守官统御之”。正式大规模动工重修于万历 八年一十年( 1 5 8 0 - 1 5 8 2 ) 。 4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有敌楼,下有涌泉,向称险隘,相近有蠹虎口1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和皇 明世法录中还提到滑石涧堡北部的稍次边口草垛沟。2 现在由于人类活动 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城堡周围的地形地貌与明代时期相比已有差异,多数地段已 开垦成农田,农田之间挖制纵横交错的沟渠,山谷间河流多已干涸,有些沟口被 修建成道路。因此,史载之“水门沟口 、“霞虎口 、“滑石涧”以及“草垛沟 等关隘如今已难以辨认。 秽一 2 、城堡现状3 图1 4 滑石涧堡远景 滑石涧堡内高低不平,起伏较大,有几片农田,中部被修成打谷场,堡内现 存较多废弃的现代房屋,居民多已搬出,仅余5 户人家住在堡的北墙附近。 1 【清】和坤等奉敕撰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八宁武府关隘,第4 7 6 册,第2 1 6 页。 2 详见下文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皇明世法录:“内水门等处极冲,通大虏,草垛沟等处稍次之。” 3 吕成贵、顾全罗滑石涧堡考详细描述了城堡现状,提供了大量数据,与本文测量数据稍有不同,但均 系实地调查中的误差,且调查现状的不同并非本文的重点。 5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1 5 滑石涧堡平面图 城堡平面为矩形,周长5 5 0 米,面积1 8 6 0 0 平方米,四面城墙现高6 - 7 米, 堡中现存设施包括:1 座城门,4 座角楼,3 座马面。城门位于南墙中部,角楼 位于城墙四角,东、西、北三墙中部各有1 座马面,向外凸出。 图1 6 滑石涧堡城墙 城墙结构分为三层:最内层为黄褐土夯筑,夯层明显,厚度1 5 2 0 厘米;最 外层为条石砌筑,整齐而坚固,白灰勾缝;中层为黄土与碎石块混合物填充堆筑, 较松散。结合文献记载判断,城堡始建时仅为最内层的夯筑土墙,后来才甏以外 层的砖石,砌筑砖石时,中间留出一层空隙,待砖石砌筑牢固,再往中间填充黄 土与石块,堆筑而成。四面城墙均长1 4 0 米,砖石大部分被拆光,夯土外露,多 处坍塌,墙上还有人为挖制的洞口,可通往堡内。北墙顶部铺有青砖,南墙西南 角有一宽5 米的豁口,系村民经常出入而形成。 6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羽5 卿巍砷嘲啊舅啊_ 啊碍襞嚷f 一掷啊露粤孵聊唧。一2 铲。4 臻 图1 7 滑石涧堡城墙 表1 1 滑石涧堡测量古今对照表1 周长高度分管边墙 分管敌台 周一里零一百四步高三丈五尺 分管边墙一十八里 文献记载边墩砖楼一十五座 7 7 3 1 2 米1 1 0 8 米1 0 2 3 8 4 米 实地调查 5 5 0 米6 - 7 米 不详 不详 堡城门保存基本完整,门拱上方0 9 米处嵌有一块石碑“镇宁 碑,朱 红色砂岩,呈长方形,宽1 2 米,高0 8 米。城门通高6 米,总进深1 2 米,分 外、内两部分:外部:外侧城门洞内高4 米,宽2 6 米,进深3 7 米。外侧城 门洞基部为基石铺底,基石共9 层,高2 7 米。内部:内侧城门洞高5 米,宽 3 3 米,进深8 3 米。基部也为基石铺底,共8 层,高2 7 米。内外城门洞相接 合处两边向外括0 3 5 米,城门外两侧城墙的墙基宽5 5 米,高4 米,为1 2 层砌 筑条石,条石相互交错叠压垒砌,较为坚固,条石之上垒砌青砖,高3 3 米,城 门处城墙总体高度为7 3 米,门洞边沿为“三券三伏”式砌法。 1 明制l 里为5 6 8 8 米,l 丈为3 1 6 米。一里零一百四步约为7 3 3 1 2 米,高三丈五尺约为1 1 0 8 米,均与现 在的测量稍有差异,可能因古今长度换算单位不准确有关,也可能因时代久远,城堡多有损坏。李贞娥长 城山西镇段沿线明代城堡建筑研究( 清华大学2 0 0 5 年硕士论文) 记载:“对明代营造尺长,有文献记载, 明代宝钞长边墨边距离即营造尺长。一般认为明代一营造尺为3 2 c m 。但实际营造工程中,营造尺受时间因 素、地域、制作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傅熹年先生通过明代建筑实物的实测值来推算,认为明初洪武永乐年 间约为3 1 7 3 c m 左右,明中期为3 1 8 4 c m ,明后期为3 1 9 7 0 n 。程建军先生对地方工匠使用的传统木工尺调 查得到各地营造尺苏州2 7 5 0 0 n 、广州2 8 3 3 c m 、泉州3 0 o o c m 、太原31 6 0 c m 、大同31 6 0 c m 、北京3 2 o o c r a 等等。转引桂林明代靖江王陵营造尺初探林哲,桂林工学院学报2 0 0 4 年7 月第2 4 卷第3 期2 9 0 页) 在本研究冈对象限于山西,而一营造尺选定为3 1 6 0 c m 。明代一里为1 8 0 丈,一丈为2 步。总之,l 里= 1 8 0 丈= 3 6 0 步= 5 6 8 8 m ,一丈算为3 1 6 m ,并一步算为1 5 8 m 。”( 第3 9 页) 7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1 8 滑石涧堡城门 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石碑形制为三部分:碑首为二龙戏珠图案,图案 下方为题目:“创建滑石涧砖城记”,阴刻篆体。碑身:高1 8 米,厚0 2 米, 宽0 8 6 米。碑座表面为一圈莲花形纹饰,正面纹饰的上方左为麒麟,右为白 马,均为阳刻,线条细腻,神态逼真。碑座高0 6 米,宽1 1 2 米,厚o 6 米。 r 孬1 l l i f i 麓。_ 。j 瀑翌 曼圆7t 隘 露两蒯圈 巍耋蕴近。篓弘 图1 9 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石碑 山西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倚山傍河,背高南下,东倚台山之 胜,西含汾水之源,六盘踞其前,黄花枕其后,层峦合抱,鸟道纡翅”。1 到了明 代,山西的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特别是晋北地区,隔长城直接与北方游牧部落相 1 【清】和坤等奉敕撰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八宁武府,第4 7 6 册,第2 1 6 页。 8 内蒙古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接,明中期以后,俺答、吉囊诸部占据土默川、丰州一带,与明边境相隔极近, 使得山西北部滑石涧堡一带战略防御地位极为重要。 9 内蒙古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滑石涧堡历史沿革 1 、滑石涧堡的建立和发展 滑石涧堡始建于明宣德九年( 1 4 3 4 ) ,但据碑文记载,似乎明以前就有城堡, “至我朝,堡仅存基址尔”1 ,明代的滑石涧堡是在前朝已有旧址的基础上兴建 起来的,但因史籍无从查找,实地调查又无确证发现,故无考。本文只以明代滑 石涧堡的历史为研究切入点,暂不涉及明以前的历史。各种史籍对滑石涧堡的建 立、发展及战略地位均有详略不等的论述,包括三关志记载: 滑石涧堡,宣德九年建,官厅二座,营房三十间,仓廒一,草场一,在关北 六十里,外有壕,南有门有楼,水泉出柳沟南北山下,离本堡八里。2 三关志中的地图里绘有滑石涧堡3 ,并有文字记载,地图上文字不易辨 认,现抄录如下: 滑石涧遇阔二百六十步高二丈二尺东至草垛山二十五里西至黄河二十五里 守备百户一员旗军六十四名军火器二百四十七件。 图2 1三关志滑彳i 涧堡详图 其它史籍,例如: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和皇明世法录两书关于对滑石 涧堡的记载完全一样: 1 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碑文。 2 【明】廖希颜、孙继鲁三关志之地理总考偏头关,明嘉靖二十四年( 1 5 4 5 ) 刻本 3 三关志之偏头关图。 l o 内蒙古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滑石涧堡宣德九年建设土堡,万历八年砖包,周一里零一百四步,高三丈五 尺。原设防守,后改守备,裁革,止设操守一员,所领见在旗军三百名,马骡二 十匹头。分管边墙一十八里,边墩砖楼一十五座,内水门等处极冲,通大虏,草 垛沟等处稍次之。边外白塔儿一带酋首摆山户等驻牧。本堡孤悬一隅,咫尺虏巢, 未款之先北虏入犯无时。且沿边石磴纡回,虏每缘之以扰村疃,窑窨、西长嘴尤 易易焉。至水门迤西即接河套,冬深水结,浑无界限,尤难防范。议者欲易操守, 复设守备,量添军马,庶体统肃而兵威振,偏、老之屏翰益严矣。1 图2 2 宣人山曲三镇图说中的滑自涧堡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又堡( 草垛山堡) 西十五里为滑石涧堡,宣德九年置,万历八年增修,周一 里有奇。边口水门等处为最冲,草垛沟次之。边外白塔儿一带即部长驻牧。堡孤 悬一隅,咫尺外境,沿边石磴纡回,寇每缘之以入犯,至水门以西即接河套,冬 深冰洁,防御尤切。志云:滑石涧堡南去偏关六十里,北去边六里,西去大河二 十五里。2 1 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第3 6 0 3 6 1 页; 【明】陈仁锡撰争明世法录卷六十六边防( 明崇祯刻本,中国史学丛书影印史部1 6 ) ,第5 0 页。 2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二卷四十,第1 6 9 8 页,中华书局1 9 5 5 年铅印本。 内蒙古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山西为黄土高原地带,偏关以北以西一带地势险要,一旦失守,全晋危及, 所以这里的军堡一般修建较早。 表2 1 山西镇外边城堡修建时间一览表( 据修建时间排序) 1 分类城堡修建时间后期维修 宣德、天顺、成化、弘治年问展拓,万历二年 偏头关城洪武二十三年 砖包。 滑石涧堡 官德力年 万历八年砖包。 极边 水泉营堡宣德九年万历三年砖包。 老营城正统末年弘治十五年展拓,万历六年砖包。 城堡 八柳树堡景泰二年万历十五年砖包。 草垛山堡弘治十五年万历二十三年复建土筑,二十八年砖包。 黄龙池堡弘治十五年 万历十九年大阅裁革,二十三年建设土堡,二 十九年砖包。 马站堡正德十年隆庆六年展拓,万历六年砖包。 永兴堡正德十年 嘉靖二十四年重修,万历十八年砖包。 寺堰堡始建不明 嘉靖四十年由民堡改为官堡,万历十五年砖包。 内部贾家堡嘉靖四十五年万历十八年砖包。 城堡 韩家坪堡 隆庆二年 楼沟堡隆庆元年万历十七年砖包。 柏杨岭堡万历二年 桦林堡万历二十年万历二十九年砖包。 后期修建的老牛湾堡崇祯九年 极边城堡五眼井堡 崇祯十年 从中可以看出山西镇外边城堡的修建过程从明初一直延续到明术,这里的边 防体系建设一直没有停止,且位于长城附近的城堡修建一般均较早,可见战略地 位的重要,而滑石涧堡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座军堡。2 皇朝通典中有关于清代滑石涧堡的记载: 驻扎偏关县水泉堡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四百六十名;草垛山,把总一 人,兵九十七名;滑石涧堡,把总一人,兵九十七名。3 清代时,长城内外实现统一,清政府在明朝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略作调整,滑 石涧堡作为军事城堡的战略意义下降,变为民堡,成为边塞人民生活的村寨,最 高驻守由守备改为把总,驻军规模缩小,隶属于山西宁武府偏关县。4 1 资料来源: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 2 土雄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方孔炯全边略记( 第三辑) ,内蒙古人学 ;版社2 0 0 6 年,第4 6 页:“( 成化) 七年,兵侍陈宜巡边,复日:偏头东北p q 堡,乃通暖会,近贼窥之:捌柳、老营、滑石、黄 河七堡尤近贼境,得马营、焦义城、唐家堡、皇甫川悉皆防力单弱,何由强御? ” 3 【清】嵇璜等纂修曹仁虎等校对皇朝通典兵阴卷七十一,清光绪二十七年八月上海图书集成局遵 武英殿聚珍版校印,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 9 6 2 年影印本。 4 【清】雅德修汪本直纂山西志辑要卷首省志:卷六宁武府偏关县,清乾隆p q 十五年( 1 7 8 0 年) 刻奉。 1 2 内蒙古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2 、滑石涧堡处的军事冲突 滑石涧堡作为山西镇边防的极冲之地,附近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许多军事冲 突,主要有如下几次: 第一次: ( 成化十七年六月) 命巡按山西监察御史胡敬治偏头关守御千户张澄等罪, 并逮按察司佥事郝志义鞠之。初,澄令所部军余李让等越黄河捕山羊,虏执让驱 为前导,过河剽掠,百户曹雄守滑石涧堡匿不敢出。既而守备都指挥郭碹督兵追 虏,虏乃杀让而去。澄惧罪,复令夜不收周能投让尸于河以灭迹。事觉,敬令志 义敷之。 第二次: ( 成化二十年二月、1 4 8 4 年) 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边镛等奏:“二月问,虏 逼边境,四散钞掠,分守代州兼提督雁门等三关右参将都指挥使支玉与守备都指 挥郭碹率守关官军御之于滑石涧堡,转战五十余里,引还,阵亡三十余人。玉等 轻率寡谋,俱宜治罪。”2 第三次: ( 成化二十年三月、1 4 8 4 年) 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边镛等奏:“三月间,虏 贼拥众从东路入水泉营等处,分守代州右参将都指挥支玉即率都指挥高异、郭碹 等官军分道按伏,力战拒之。虏觇我东路有备,复从西路滑石涧等处四散突入。 寻遣支玉等会兵六道夹攻,臣与镇守太监刘政整兵为援,斩首一十五级,夺其马 七十余匹,弓箭甲仗等物二千二百余事,虏众溃散。事下兵部,乞降敕奖励其有 功并阵伤官军,侯勘报升赏。”从之。3 其他有关记载还有一些,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1 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一十六,成化卜七年六月乙巴,第3 7 4 7 3 7 4 8 页,台北中央研究院j 力史语言研究所 1 9 6 2 年影日j 本。 2 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成化二十年三月辛卯,第4 2 3 0 页。 3 明宪宗实录卷- 二百五十一,成化二十年四月己巳。第4 2 4 9 页。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碑文考释 1 、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碑 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均为阴刻楷体,共计1 3 2 7 字( 附录一) ,主要记述 了城堡的修建背景、修建过程、重修城堡中的各类设施,最后还论述了“加强战 备、居安思危的军事方略,碑文涉及到了很多关于明代山西镇防御的史实。 逸 滑石涧堡石碑 。 ,一涵 敞,。,。 ,一溷 图3 1 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碑文拓片 碑文分五部分,如下: ( 1 ) 开头一“堡仅存基址尔”为第一部分,介绍背景。原文: 国家建都北平,以宣大为肩背,以辽东为左臂,谓其外与虏接而内距京师无 口也,谋国之臣于此数镇恒注算焉。正德、嘉靖中,虏数数南犯,乃以我颓垣坏 1 4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壁,无暇为自治防,故辄入辄得志去。穆宗朝,虏掩答孽孙若妇款云中塞,诏许 纳之,虏大感我恩,因求贡,请封为外藩,自是南北弭兵矣。1 偏关北七十里, 古有滑石涧堡,至我朝,堡仅存基址尔。 首句“国家建都北平谋国之臣于此数镇恒注算焉”点明军事防御的总方 略。永乐年间,明成祖为加强边防,迁都北京,将军事、政治中心由江南移到北 方,为抵御北边蒙古部落的南侵。后又将洪武、建文年间的大宁都司内迁,“始 以大宁地畀为兀良哈之地 2 。如此,辽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就凸显出来,“以辽东 为左臂 ,后分别于永乐元年( 1 4 0 3 ) 和宣德五年( 1 4 3 0 ) ,弃守东胜卫、开平卫, 使得宣府、大同、山西成为防御前沿阵地,“外与虏接”,此即“以宣大为肩背” 之意。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战略要地,明朝政府在宣府、大同、山西三镇投入 了巨大的精力,不断建构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以期加强防御,使之成为保障京 师安全的“肩背 。 ( 2 ) “隆庆三年 一“功始于万历庚辰,告成于壬午 为第二部分,叙述了 滑石涧堡的修建过程,是整个碑文的重点。原文: 隆庆三年( 1 5 6 9 ) 3 ,岢岚兵宪沾化范公、西路右参将榆林方公复加修筑城, 事竣,议设一防守官统御之。迨万历五年( 1 5 7 7 年) ,前都御史今总督宁夏成都 高公,缘秋防互市,历偏关,因而之边巡阅新修塞垣,抵滑石,谓阙地乃偏关之 保障,三关之锁钥也,其形险固,造物者设此以作藩篱防守,恐非所宜,且北虏 歇贡,狼烟少警,我固得向意内治,然斯重镇非得人以守之,孰为之控制哉? 迨 ( 万历) 六年( 1 5 7 8 年) 五月内遂疏请於朝,设一守备官,而募军六百名为防 御计,当大司马议覆,报可。第其堡城仍土为之,顾制度狭隘,墙垣嫌剥,实非 永久者谋。乃前省参今陟都御史东岱萧公曰:往岁虏侵掠不时,我不得措版钟4 , 故城堡随修随圮,仅仅限华夷,以故虏长驱无忌耳。今桑土可挹,绸缪宜备,不 可不预为之防。始谋易以砖石,高其墉,深其堑,诚乃一劳永逸,得算多也。是 役也,咨谋荒度经营中始,则高公、萧公乃以移镇去。缵继勋猷5 ,丕树成业, i “虏掩答孽孙若妇款云中塞,诏许纳之”所指史实为“把汉那吉投明事件”,“孽孙”指把汉那吉,“若妇” 指把汉那吉之妻把汉比妓。“因求贡,请封为外藩”指“俺答封贡”。 2 【清】张廷玉叨史成祖二卷六,中华书局点校本,1 9 7 4 年。 3 圆括日均为笔者所加,以下同。 4 措版钟,置办夯土所用央板,即准备t 具修筑城墙。版钟,古代用米夯筑士墙的夹板,夯筑墙体的建筑方 式被称为版筑。这里意为我方因边境战乱小断,故无暇修筑城堡。 5 缵继勋献。缵,读z u t n 。继承。猷,计谋、谋划。 内蒙古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则今抚台都御安丘辛公。克绪畴庸,辉章终绩,前省参陟都御太康王公、今整饬 岢岚左省参莱州胡公。胜算制于帷幄,率作竞于原野,则前陟肘印云中麻公、今 镇守大将军上谷王公。口山削谷,谋始成终,则前副总兵济宁赵公、榆林李公, 今永平陶公、前参将白登李君、今蔚州张君。转饷恤戎,综覆稽核,则管粮同知 汝阳胡君。胼胝为劳,始终底绩,则滑石守备今升都司保定常君。至于控驭三陲, 绮分万里,则前总督山阴吴公、今安肃郑公也。功始于万历庚辰( 八年,1 5 8 0 ) , 告成于壬午( 十年,15 8 2 ) 。 表3 1 滑石涧堡沿革表 时间 事项 备注 宣德九年始建 山西行都指挥使李谦建 重新修筑城堡,设立防 隆庆三年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碑文 守官一名。 革防守官,设立守备一 页玩六年 明会典镇戍一卷一二六 名,募军六百名。 万历十一年四月滑石涧堡守备江鳌改调腹里( 明 万历十一年 革守备,改设操守一名。神宗实录卷一百三十六) 、( ( 明会典镇戍一卷 一二六 涉及到的人物包括( 以碑文中出现顺序列举) :岢岚兵宪沾化范公、西路右 参将榆林方公、前都御史今总督宁夏成都高公、前省参今陟都御史东岱萧公、今 抚台都御安丘辛公、前省参陟都御太康王公、今整饬岢岚左省参莱州胡公、前陟 肘印云中麻公、今镇守大将军上谷王公、前副总兵济宁赵公、( 前副总兵) 榆林 李公、今( 副总兵) 永平陶公、前参将白登李君、今( 参将) 蔚州张君、管粮同 知汝阳胡君、滑石守备今升都司保定常君等。涉及到的官职包括都御史、总督、 行省参政、镇守大将军、总兵、参将、管粮同知、守备等。 表3 2 创修滑石涧堡相关人物表 籍 人 官职事项考略资料来源 贯物 山 吴 即吴兑,万历五明神宗实录卷六 前总督年四月总督宣大十一,万历五年四月 阴公 山西:植星冬 乙亥。 控驭三陲,绮分万里 安 郑 即郑洛,万历七明神宗实录卷九 今总督年八月总督宣大 十,万历七年八月丁 肃 公 山西乏植军冬 酉。 岢岚 沾 o + ,巳 不详 兵宪化公 西路右 榆 方 修筑城堡;设防守官 参将 林 公 不详 前都御成 高巡阅新修塞垣; 咨谋荒 史今总 都公 议设守备官,募度,经营 高文荐明神宗实录 相关官职和人物考释详见后文。 1 6 内蒙古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督宁夏 军六百名中始 前省参 今陟都 东萧 ( ( 山东通志、明神 御史 岱公 议修滑石涧堡 萧大亨 宗实录、山西通志 今抚台 安 喜 明神宗实录 都御 丘公 缵继勋猷,丕树成业辛应乾 山西通志 前省参太 王 陟都御康公 王璇 明神宗实录 今整饬 克绪畴庸,辉章终绩 岢岚左 菜胡 ( ( 明神宗实录卷一 省参 州公 胡来贡 百三十 前陟 一 明史、明穆宗实 2 ; 麻 肘印中公 胜算制于帷幄,率作竞于原 麻锦 录、明神宗实录、 今镇守 上 王 野。 山西志辑要 大将军 谷公 王国勋明神宗实录 前副济赵 总兵宁公 不详 前副榆李 总兵林 公 李真? 今前副水陶 总兵 平公 口山削谷,谋始成终不详 白 李山西通志、 前参将李东阳 登 君 大清一统志 今参将 蔚张 州君 不详 管粮 汝 胡 同知 阳君 转饷恤戎,综覆稽核 不详 滑石守 备今升 保常 胼胝为劳,始终底绩常世爵畿辅通志 定 君 都司 ( 3 ) “城计周围一里许”一“屹乎天险之峻,金城之固矣”为第三部分,详 细介绍了重修后的滑石涧堡内的各类建筑设施和特点。原文: 城计周围一里许,砖石各相半,上建面楼者二,角楼者四,各悬扁于其上。 东西敌台房各五问,左右厦房1 二间,马道2 二处,各有牌坊门柞。内堡门改小楼 一座为更鼓3 ,谯角者设4 ,艮地5 建察院公署一所。内堡建守备公衙一所,乾地1 建 厦房,别称厦子、旁屋,四川、陕两方言,就足“厢房”,上房( 正房) 两边的配房。 2 马道,有三种解释: ( 1 ) 通车马的大路。庸李翱来南录:“癸未,如虎邶之山,息足千人石,窥剑池,宿望梅楼,观走砌 石,将游报恩,水洞,舟小通,无马道,不果游。”( 录白伞唐文卷六百三十八) ; ( 2 ) 宫中允许上马的地方。北史郭祚传卷刖十三:“故事:令、仆、中丞驺唱而入宫门,至于马道。 及祚为仆射,以为非尽敬之宜,言于帝,纳之。下诏御在太极,驺唱年止车门,御在朝堂,至司马门,驺 唱不入宫,自此始也。”( 中华书局1 9 7 4 年点校本) ;宋程大昌演繁露驺唱不入宫:“马道足许人上 马处也。”( 文渊阁p q 库全书奉,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5 年影印) ; ( 3 ) 校场或城墒i :跑马的路。【清】李宝赢官场现形记第六同:“且说这校场原存东门外头,地方甚是 空阔。上面一座高台,几间厂房,足演武厅;东面是将台,西面是马道。”( 风凰出版社2 0 0 7 年) 滑石涧堡 中的“马道”虑是校场j :跑马的路。 3 更鼓:又作更点,指夜里为报知时刻而于每更敲打大鼓。我国古代一般如此实行,从黄昏至破晓为一夜, 共分五更,每更皆由专门的执掌人员按时打鼓报时。这里“更鼓”心意为放置更鼓的地方。 4 碑文中“内堡门改小楼一座为更鼓,谯角肯设”句,“谯”意为“谯楼”,为城门上方的望楼,有谯鼓( 谯 楼更鼓) 、谯橹( 城f - j :的守望楼) 、谯阁等多种相关称谓。 5 “艮地”为东北方。艮,八卦之一,代表山。有艮背( 东北隅。背,通“北”,北方) 之称,与“艮地” 1 7 内蒙古大学硕一仁学位论文 中军官衙一所,堡前建把总官衙一所。叉创仓廒数间2 ,营房三- - f f 间3 ,分街衢4 为 五道。堡内建马王庙5 ,北楼塑真武像6 ,廓外7 建武安王庙8 ,以修祀典。缘堡去水 远,又凿水窖9 十一眼,每窖可容水千石余,以备不测。雉堞1 0 云连,梯楼相映, 屹乎天险之峻,金城1 1 之固矣。 滑石涧堡经过修缮,面貌焕然一新,增加了很多设施,有面楼、角楼、仓廒、 l 司义。 1 “乾地”为西北方。乾,八卦之一,代表天。有乾冈( 西北方位的山冈) 、乾风( 西北风) 、乾雷( 两北方 的响雷) 等称谓。 2 亦作“仓敖、仓厥”,为储藏粮食的处所。文献通考市籴二卷二十一:“得息米造成仓廒。”( 商务印书 馆万有文库,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月初版) :水浒传第1 【目l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问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 中华书局2 0 0 5 年) 滑石涧 堡中的仓廒应为储存军用粮草的处所。 3 营房,专供军队驻扎的房屋。【f j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畿辅四辅城记载:“每城置兵万人,内设营 房,外设教场。”( 中华书局1 9 5 9 年) 4 街衢,通衢大道。文选赋甲卷一:“班同两都赋:内则街衢洞达,闼阎且千”( 陈宏天赵福海陈 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f j 版社1 9 8 8 年) ;说文解字卷二下:“街,叫通道也。”( 中华 书局1 9 6 3 年版) ;尔雅释宫:“四达谓之衢。”町见,滑石涧堡内街道格局还是很规范的。 5 马工庙,祭祀马于爷的储字。马工,房宿的别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祭马r e :“马王者,房 星也。凡营伍中及蓄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u 祭之。”( 光绪三f 二年影印本) 俗语臼:“马王爷三只 眼”,现在常听人向对手示威说:“叫你知道马上爷三只眼”,町见马:e 爷的历害! 民间所称之“马王爷”就 是灵官马元帅,是道教诸神中1 f 常厉害的神将之一,又叫“三眼灵光、三眼灵耀、华光天千、华光大帝、 花酒马灵官”等。人间对马j 三爷极为虔敬,传说他有“妻财禄之祝,百叩百应”。民问求男生男,求女生女, 买卖一本万利,读书金榜题名,“感 l i l 应难、水受祭章”。民间又把马十爷视为“火神”,玉帝曾封他火部“兵 马大元帅”,他又有法宝“金砖”龙风降火龙”几条和“火丹”,只有真武帝用“北方壬之水”才能将其制 服。马王爷的“神诞”是九月二十八r ,可他八月初一就由天上下凡,如果八月初一这天下雨,那么一年 的火灾就少,只是北方和南方对马王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知识管理平台构建
- 项目信息反馈收集与处理流程模板
- 语言韵味:七夕吟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
- 医疗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书
- 碳交易市场结构-洞察及研究
- 合同管理流程标准化模板风险控制与执行版
- 农业种植新品种推广协议文本
- 取暖工作安全培训课件
- 装备制造面试题目及答案
- 化工厂环保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医院防控试题及答案
- 物业收费知识培训
- 专题22.6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期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校园“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年合肥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发展状况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