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 硕士沧文摘要) 专业: 研究方向: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同等学力 民商法学 倪伟 陈康华副教授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在一定条件下否认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由 公司股东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制度。这项制度是为了弥补公司法人制度天生的弊 端而产生的。世界各国及审判均承认公司法人具有独立的人格地位,出资股东承 担有限责任。但实践中却出现了以公司独立人格为外衣,滥用公司人格权利,侵 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为了规制这种现象,各国司法实践中逐渐采用有条件的否 认公司法人格地位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本文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产生的背景入手,通过比较各主要国家运用公司 法人格制度的实际情况,探寻公司法人格制度背后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并试图归 纳了公司法人格制度的适用要件及场合。对学界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一些 认识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人格法人公司法人公司法人格否认 t h es y s t e mo fp e r s o n a iit yd e niai inc o r p o r a tio n l a w ( a b s t r a c t ) s p e c i a l i t y :e q u i v a l e n tk n o w l e d g e s t u d yd i r e c t i o n :c i v i lc o m m e r c i a ll a w a u t h o r :n i w e i t u t o r :p r o f e s s o rc h e n k a n g h u a t h es y s t e mo fp e r s o n a l i t yd e n i a li n c o r p o r a t i o nl a wi sas e to fr e g u l a t i o n s , w h i c ht h ep e r s o n a l i t yo ft h ec o r p o r a t i o ni sd e n i e di ns o m ec o n d i t i o na n dt h es h a r e h o l d e r sa r er e s p o n s i b l ef o r t h ed e b t t h es y s t e mc a m et ot h ew o r l di no r d e rt om a k eu pt h ef l a w i ti sw e l lk n o w n t h a tt h ec o r p o r a t i o nh a si n d e p e n d e n tp e r s o n a l i t y , a n dt h es h a r eh o l d e r st a k el i m i t e d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b u ti nf a c t ,t h es h a r eh o l d e r sa b u s et h er i g h t t ol i m i t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 ,t h es y s t e mo f d i s r e g a r do f c o r p o r a t i o np e r s o n a l i t yc a m et ob i r t h t h i s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i n g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s y s t e mf i r s t l y , c o m p a r e st h e p r a c t i c ea n dl o o kf o rt h et h e o r yb e h i n dt h es y s t e m a f t e rt h a t ,s o m ev i e wo nh o w a n dw h e nt oa p p l yt h e s y s t e ma l et a k e nu p t h ea u t h o ra l s oa r g u e sa b o u tt h e c o m m o nv i e w p o i n ti np r a c t i c e k e yw o r d p e r s o n a l it y1e g a lp e r s o n c o r p o r a t i o np e r s o n a li t y p e r s o n a l i t yd e n i a li nc o r p o r a t i o nl a w 2 论文独创性声明 倪伟的学位论文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其他研究者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签名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日期:2 0 0 6 年1 1 月1 日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政法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并制作光盘,学校可以公布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同时有 权将本学位论文加入全罾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保密的论文在解 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片;昌 公司法人制度之降生,似乎印证了罗马法的一句古老格言:“法之极,恶之 极”。其公司人格独立、有限责任的运用虽然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但 也带来了一系列伴随而来的消极作用。为了将这些消极影响限制到最低限度,公 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 很多学者均视公司法人格独立与公司法人格否认作为相互补充的两极。公司 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逻辑前提自然是对公司人格的确认。故本文拟从公司法人格制 度形成、历史发展等基本理论入手,剖手斤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相关价值理念及 实践运用情况,以期为我国相关理论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第一章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一般理论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作为一项在一定情形下否认公司独立法人格地位和股 东有限责任原则,要求公司背后股东直接承担责任的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司法实 践中有着不同的名字,例如“揭开公司面纱”、“直索”等等。但无论是在哪一个 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国家中,均承认公司法人格否认是对公司法人格独立 的神圣原则在一定条件下的变更,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逻辑前提是对公司人格的 确认。显然只有承认了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才会引申出公司人格与公司股东人 格的分离、公司责任与股东责任的分离,进而产生公司股东利用公司独立人格的 外农,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欲阐述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就应从硬 币的另一面“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入手,作一正本清源的理解。 第一节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基本理论 讨论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应当抓住三个要素:法人、人格、公司。只有当这三 个要素结合在一起,具备独立法人人格的公司产生时,我们才能说公司具备了独 立的法人人格,而不是依附于公司股东人格之上,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才得以真正 确立。 一、关于人格、法人、公司法人的基本理论。 ( 一) 关于人格的基本概念。 古罗马法中关于人的概念有三个词:h o m o 、c a p u t 、p e r s o n a 。h o m o 指生物 学意义上的人:c a p u t 愿意指头颅或书籍的一章,后被转借指权力义务主体,表 示法律上的人格;p e r s o n a 表示权利义务主体的各种身份。在古罗马时代,只有 贵族家长是权利主体,平民只是到后来才被承认是权利义务主体。1 可见罗马法 关于人格制度的最大贡献在于人与人格的分离,只要有具有人格的主体,他也就 具备了事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而无论他是否为“人”。这样的认知方式使 得法人人格的出现具备了可能性。例如在罗马法上就已经规定,国库( f i c u s ) 、 团体( c o r p o r a z i o n e ) 在一定条件下被赋予人的资格。2 当然这里所称的“人的 资格”尚不是完全如现今所称的具有独立财产独立承担责任的权力义务主体。 ( 二) 关于法人的基本概念。 由此可见,法人制度作为法律对社会经济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提出的客观 需要的一种制度安排3 脱胎于人的概念。其并不是从天丽降的。民法通说认为, 最原始的法人的概念肇始于古罗马奴隶社会时期。但也有学者认为,法人制度为 德国人所创造,为德国民法典所第一次在立法上确定。 众所周知,法人作为相对于自然人的一类民事主体已在历史上存在许久。但 是何谓法人,在学理上说法并不完全一致。史尚宽在其民法总论法人编中开 宗明义:法人( j u r i s t i s c h ep e r s o n n eo nj u r i d i q u e :m o r a lo ra r t i f i c i a l p e r s o n ) 谓自然人以外之得为权利义务主体之组织。5 有学者认为,在学理上通 常将法人定义为“法律赋予权利能力( 人格) 的一种团体人”。6 与后者相类似的 说法还有学者尹田认为,法人为私法上获得法律人格的团体。7 窃以为,两类概 念比较起来,似以后一类概念更为妥贴。因为史尚宽先生所持概念并非从正面角 1 参见用榭著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 9 9 4 年出版,第9 7 页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即便是认为法 人制度由德嗣人所创造的学者同样不否认法人概念的萌芽诞生于吉罗马,所谓的德冒人创造不过是立法规 制而已,因此这样的争辩显得并无必要且毫无意义 2 参见黄风译被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救科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5 0 页转引自尹田 著民事主体理论与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 0 0 3 年9 月出版,第1 5 0 贞 3 参见朱蕴慈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注理研究j ,法律出版社1 9 9 8 年t i 月出版第1 页 参冕尹田著民事主律理论与立法研究) ,法律如版社2 0 0 3 年9 月出版,第1 5 0 页 5 参见史尚宽藿民法蓐论,中嗣致 圭大学出敝社,2 0 0 0 年3 月蛙浦t ,第1 3 8 页 6 参见李舞嗣着t 民法总鲥研究k 法律出版杜,2 0 0 3 年9 月出版,第1 5 1 - 曩 参见尹1 t t 著民事主体理论与立_ l 击研究, 去律出版社t2 0 0 3 年9 、丹豳 ;匮r 第1 5 0 页 2 度对何喁法人予以定义。而是采取了类似逻辑中矛盾律的定义方法,这样的定义 方法并不能突出法人概念的特征。而后一种概念则从正面阐述了法人的基本特 征。当然无论哪一种定义方式,均认为法人的权利义务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 由法律所赋予。法律对法人人格的确认,实际上是对主体依自己独立意志进行行 为的资格的确认,也是对主体的法律地位的确认。 现令,无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民法学说中,民法意义上的人格均 被界定为能够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即法律上的人包括个人和团体,或者 说自然人和法人。8 两者的区别之处仅在于对非法人团体的认识不同。英美法系 往往将非法人团体电视作权利义务主体,而大陆法系则将非法人团体视作合伙, 并不使其具备独立的法律人格。因此在大陆法系国家中,民法上的人格即权利义 务主体只有两类:个人人格和团体人格。而这里所称的团体人格即指法人人格。 q ( 三) 关于公司法人的基本概念及确立。 法人制度的发展与公司的确立有着密切联系。实践中,人们也经常将法人与 公司作为同义词使用。可以认为,法人制度“在公司形式上特别是在有限责任公 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获得了最商的实现。”只有当法人、人格、公司三者合为一 体的时候,我们才能称之为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正式确立。公司法人制度的萌芽 产生于罗马时代,但是在罗马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同样也不存在 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具有卓越法学才能的罗马人,由于他们的极度个人自由主义 的法律思想倾向,并没有能认识到具有高度团体法性质的公司制度。因而这一制 度的产生发展显得十分漫长。 就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两大分野而言,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概念多采取概括 规定的方式,以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日本国:商法第二编公司规定: “本法所指的公司,为阻商行为为开业目的而设立的社团”,“依本编成立的,以 营利为目的的社团,虽不以经营商行为为业者,亦视为公司”,“公司为法人”。” 韩国法律中的公司概念与日本法律相近似。其商法第1 6 9 条规定,“公司是指以 商行为及其他营利为且的而设立的社团”,第1 7 l 条第l 款同样强调了“公司是 。参见朱蕴慈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 9 9 8 年1 t 月出j 氍,第3 页 9 雾见朱蕴慧藿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 ,法律出版社,1 9 9 8 年1 1 月出版第4 页 ”参见卞耀武主编当代外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 9 9 5 年4 月版,第5 8 2 页 法人”。“台湾地区的公司法规定:“本法所称公司,谓以营利为目的依照公司法 组织登记成立之社团法人。”“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传统不同,英美法系国家不 甚注重对法律概念的严格界定,因而也就缺少明确的公司定义。 在公司法人制度产生确立方面,英美法系国家与大陆法系国家也存在些微不 同。在中世纪的英国,商业领域中的主要组织是商人基尔特( t h eg u i l d so f m e r c h a n t s ) 。基尔特虽为法律所承认,但它不是法人。每个基尔特成员都足以自 己的财产独立从事贸易。之后出现了康孟达( c o m m e n d a ) 和商合伙( s o c i e t a s ) 两种商事组织。这些商事组织虽然摆脱了血缘纽带,但仍没有独立的人格。直到 1 6 0 0 年英国著名的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当时的东印度公司“只有船舶是共有的, 贸易资本还是个个人的,仿佛是以一种组合公司的形式在进行贸易。在1 6 1 2 年, 各个人的资本才合为共同资本”。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股份公司的雏形。”但是此时 的东印度公司的成员还不是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并不属于完全意义i j 的公啊j 法 人。直到1 8 5 5 年的有限责任法和1 8 5 6 年的合股公司法,确立了股东有 限责任原则,才为英美法系的公司人格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公司制 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丽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合伙制度是大陆法系公司制度的一个重要渊源。在普 通台伙组织和康孟达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和股 份有限公司。然而,在1 8 0 4 年法国民法典并没有规定法入制度。“1 8 9 2 年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率先承认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地位,1 9 0 0 年德国 民法典则系统规定了法人制度。而这一规定标志着近代民法上法人制度的最终 确立。” 二、具有独立人格的公司法人的积极意义。 毫无疑问,公司是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无论是康孟达 ”参见吴日焕泽f 韩国公司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 0 0 0 年1 月版,第3 0 页 住参见赵旭东著企业与公司法缴论,法律出版社,2 0 0 3 年9 月版第1 2 3 页 ”参见朱蕴慈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 9 9 8 年1 1 月版,第7 页 l 有学者认为,1 8 0 4 年法国民法典未规定法人制度的原因在于由于对作为种“天赋权利”的私人 所有权之神圣的狂热,同时也是基于对封建团体之“所有权”的僧巷,1 8 0 4 法国民法典故意赋予团体 性财产的所有权以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法人制度当然只能沉默不语”。法国大革命之后, 个人自由主义思潮选到顶峰,嗣体人格的承认被认为舍造成对个人自由的压制妨碍社会进步并有可能导 致封建复辟。所以,法国民法舆对于 盍人制度毫无触及 1 5 参她尹田著民事主体理论与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 0 0 3 年9 月版,第1 5 4 撼 4 还是普通合伙组织的成员,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大利益的同时,在最大限 度内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失。正是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公司应运而生。法律赋 予公司以法人人格,使其独立于其成员,从而便于诉讼与交易:也是在这样的现 实需求下,公司被赋予法人人格,从而使公司以自己财产独立承担责任而不及于 成员的其他个人财产。如此一来,个人的投资风险被限定在一个有限范围,从而 鼓励私人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避免了投资人唯恐自身无限承担责任的担心。正是 这种通过使财产独立化而产生的限制责任效果,构成了设立法人的本质动机。”正 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公司制度自其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得到了众多讴歌溢美之辞。 本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巴特尔先生就曾说过:“有限责任形态的公司乃 现代最伟大的创举以至于蒸汽以及电子的发明亦无法与其相媲美。” 应该说,有限责任制是作为具有独立法人人格地位的公司所具有的必有的题 中之义。作为独立的具有人格的民事主体,必然具有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而公 司能否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的唯一标志就在于它是否具有独立的财产。如果公司 的财产与公司股东的个人财产纠缠不清,每当需要公司承担责任的时候,必须要 由公司股东个人的财产来清偿公司责任,那么这样的公司也就并不能成为真正意 义上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民事主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制是 在公司身上发扬光大,公司是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制的集大成者。”当然在这里 还有必要强调一点的是,所谓的有限责任制指的是公司股东所承担的有限责任而 非公司的有限责任。就公司整体而言,其在承担责任时还是需要用归于其名下的 所有资产承担责任,并不存在其部分资产可以免责的情形。所谓的有限责任制是 指公司股东担责任的有限,公司股东以其投入公司资产为限承担责任。因此可以 说旦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独立的地位就必然引发公司股东有限责任的附随原 则,雨这个原刚恰恰也是广大公司股东所喜闻乐见的。 第二节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产生 ”参见邵建东译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 ,法律出版社,2 0 0 0 年8 月版,第8 1 4 、8 1 5 页 ”参见虞政平先生博士论文论股东有限黄任 。转引自s 姆v e n c b a h i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r p o r a t ec o m m o n l a w o o c f f i n e st ol i m i t e di i a b l l i t yc o m p a n i e s , m o n t l m al wr 甜i c w , w i n t e r , 1 9 9 4 p 5 5 ”其实独立人格和有限贲任制早在公司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例如在古罗马时代,部分国库就已被赋予独立 人格而在康盂达组织中也存在有限责任制的影子因此并不是说只有在公司出现后,独立人格和有限责 任制才出现。公司只不过将这两个原则创造性的结台在一起 5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产生的背景。 公司法人制度的诞生发展的起因就在于鼓励投资,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极大 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由于将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及股东有 限责任过于绝对化,从而使公司法人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 不合目的性,既充当奋发进取者的保护伞,也成为巧诈舞弊者的护身符。”实践 中,在公司法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进一步促使人们对公 司人格独立特性进行反思。例如美国在1 9 世纪末叶至1 9 1 0 前后,? 司法人格独 立所引发的问题存社会生活中充分得到了体现。1 8 7 3 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绝 大多数企业均采用公司形态经营,致使鱼龙混杂,良莠难分。为在争夺市场与资 源的自由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各公司注重结成合体力量,企业集中与企业结合 进程明显加快。公司的人格作为公司法的核心概念,对实现其目标已不再起作用。 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公司问题和托拉斯问题,把美国经济生活带入无序的漩涡之 中。 应该说这些弊端的出现与公司法人制度所存在的天然缺陷有,;密不可分的 关系。 首先,从制度层面上来说。公司法人制度这一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公司的 股东,而非公司或者债权人。这一制度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使股东规避过大的投资 风险、最大化实现投资利益的工具。制度设计的初衷即在于保护股东利益,平衡 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使得债权人承担一部分交易风险,以此提高股东投资热情、 促进公司发展、经济进步。因此公司法人制度的出现才能得到与蒸汽机发明相媲 美的赞誉。但是这种制度设计隐含着股东会在合理范围内行使公司权利,而不是 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信任,或者说这一制度从其产生起就存在利弊两端,只不过 是在某个阶段究竟考虑利多一点还是弊多一点的问题。 其次,出现公司法人制度弊端的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公司法人本身所隐藏的 道德风险。如果说公司法人制度上的缺陷是为这一制度的异变埋下了定时炸弹, 那么公司背后的股东作为经济人的天生的逐利性则引爆了这颗炸弹。 经济学家常假定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具有“利己心”( s e l f - i n t e r e s t e d ) ,其 坤参见蘩立东著公司人格否认论,载民商j 圭论丛第2 卷,法律出版社,1 9 9 4 年版,第3 2 5 页 6 所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2 0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公司股东作为经济行为人 的获利要求是通过公司经营活动而得以实现。而公司除了具有满足股东获得利益 的职能外,还承担了社会责任或说社会伦理道德的责任。“由于经纪人的本性使 然,当公司股东在法律约束不足时,其隐藏的道德危险就会浮出水面,为了实现 其利益的最大化,会想尽办法利用其出资权及其在公司中的优势地位,从事滥用 公司法人人格的各种行为,而使得公司背负的社会道德伦理义务难以实现。公司 独立人格制度使得股东与公司债务相隔离,公司法人制度本身缺乏实现其原本应 陔得到贯彻的公平正义之社会伦理价值目标的有力措施。而公司债务的相对人或 者因为无权介入公司经营管理,而在交易中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 合同之债) ; 或者成为股东利用公司法人独立原则、有限责任规避责任的牺牲品( 侵权之债) 。 7 , 二、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 出于试图对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独立、有限责任原则所带来的一些缺陷进行弥 补的考虑,在审判实践逐渐形成了一项新的原则,这就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原则, 在特定条件下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独立性。由于现实的需要,使美国首先开展了 完善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工作。美国法院针对过于绝对的公司人格独立问题 发展了在一定条件否认公司独立法人人格地位的原则,以探究当事人行为的经济 实质,规制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此后,这些经济发展中带有共性的问题,也相 继在其他国家出现,该原则很快被其他国家接受,并作了适合国情的改造。”当 然,学界对美国是否为世界上首先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国家也存在争议。有学 者认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源头在于1 6 6 8 年英国衡平法院就e d m u n d s 诉 b r o w n t i u i d 一案所作的判决。此后才为美国等国家所采用。“还有学者认为美 ”参见樊纲著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j ,上海三联书店1 9 9 5 年版第1 1 9 员 2 1 很多学者认为,公司法人制度除了自身所存在的经济义务外,还承担着社会道德伦理义务美国哈佛法 学院的多德( e m d o d d ) 教授指出,公众舆论如今已对商事公司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商事公司应具有社会 服务和追求利润两方面的功能。日本也有学者提出了企业的杜会责任问题t 并把承担社会责任视为现代企 业的基本特征井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企业仍像过去那样,只追求企业的个别利益而无视企业个别利益 与社会科益的协调发展,则会影响冒民经济的繁荣稳定。 2 2 参见朱蕴慈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 9 9 8 年6 月版,第7 l 、7 2 页 2 5 参见张爱华先生硕士论文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t2 0 0 3 年5 月1 0 日,第1 4 页 2 4 参见薪然、司国林著公司人格否认翻度的价值评析,载当代法学2 0 0 1 年第l i 期第1 4 页 7 国公司法中的否定公司法人格的制度带着明显带着“英国烙印”。2 5 而有的学者则 表示该制度最早是出现在美国还是英国,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普遍的看 法是它发端于英美国家的案例,由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创制并不断丰富。“但是基 于不同法系国家之间的法律文化传统的差异,公司法人格否认原则在具体适用上 仍存在各自特点。即便属于同一法系的不同国家在具体适用时也表现出些微差 别。 第二章各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情况 第一节英美法系国家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一、英国的法人格否认制度。 英国的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原则被称之为“刺破公司面纱”原理。在该国, 公司法人格否认最早在英国衡平法院于1 6 6 8 年就e d u m u n d s 诉b r o w n & t i u i d 一案 所作的判决中启用。但是该原理在英国的适用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有所 反复的。1 8 9 7 年英国衡平法院的萨洛蒙诉萨洛蒙有限公司案,对于公司法人格 的绝对尊重视为公司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该案例强调了公司与其成员在人格上 的完全分离,并告诫公众与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交易是要承担风险,应该知道与之 交易的后果。此外英国t 8 5 5 年有限责任法第7 条明确规定,公司成员不对任何 方式形成对意在针对公司对判决、裁定、命令负有责任,从而使公司责任与其成 员责任完全分离。这些当时被称为“公司人格独立的实体原则”严重影响了英国 法人格否认理论的实践。蒙洛萨一案还被一些学者称为“不幸的,后患无穷”的 判例。 虽然英国提出“刺破公司面纱”的否定公司法人格原理时间很早,但因受“公 司人格独立的实体原则”的观念影响较深,故其对否认公司法人格的适用相比较 其他国家而言显得较为保守。且在实践中并不轻易授予公司债权人直接追究公司 股东责任的权利。尽管如此,英国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中仍有其特点。其尽量 以成文法明确规定董事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的情形。2 7 当然在此仍需强调 2 5 参见朱伟一、董婉月编著美国经典案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牡,1 9 9 9 年5 月版,第2 7 7 页 拍参见沈四宝等编著揭开公司面纱法律原则与典型案例选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1 1 月 版,第8 页 2 7 参见孔样俊著公司法要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 9 9 7 年版,第2 0 0 、2 0 1 页 3 的是,虽然英国法律界一直都认为“立法机关可以锻造一柄能砸开公司外壳 ( c o r p o r a t es h e i l ) 的重锤,甚至无须借助于此锤,法院时刻准备好作砸开公 司外壳之尝试”,但是英国并不存在大量适用“刺破公司面纱”的案例。 二、美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美国与英国同属英美法系,具有较为接近的法律传统,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 称谓上,美国也与英国相类似。美国称公司法人格否认原则为“揭丌公司面纱”。 在美国,早在1 8 0 9 年的一个判例中,揭开公司面纱的问题就已显露。当时美国 最高法院为维护联邦法院的司法审判权,用揭开公司面纱来确定公司背后股东的 个人身份。当然,当时的这个判例仅仅是该项法律制度的萌芽。美国真正确立揭 开公司面纱原则源于1 9 0 5 年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公司一案。在该案中,美 国法院立场鲜明的表示,如果没有充分的反对理由,公司的独立人格原则| 是被 承认的。法人制度者,原为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大众的便利和公共利益而设置, 如果法人的观念被用来破坏公共利益,或使不法正当化,具有反社会的倾向性, 那么国家自然有权否认其法人人格,而将公司视为数人之组合。2 8 美国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原则时,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公司人格的利用应当 符合法律规定,符合社会公正的目的,否则将不被允许。即那些滥用公司法人格 于不适当的用途或不诚实的目的,有违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平、正义原则的行为是 不被允许的。美国的揭开公司面纱的原理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判例集中在利用公司法人形式规避法律义 务,利用公司回避契约义务,利用公司欺诈第三人。如大量的托拉斯利用母子公 司的关系来规避法律。但这些判例大都以命令违法的公司解体而告终。这还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格否认。 第二阶段为“形骸化”( 工具论) 时期,开始有意识的调整公司法人债权人 与公司支配股东的利益以保护债权人;同时,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时,不仅强调 是否有欺诈、滥用,违反公序良俗之原则,而且特别注重是否会导致不公平的结 果,是否将公司作为一种工具。但是由于理论上尚未达成统一认识,在具体适用 中被否认人格的公司被五花八门的表述为“甲壳”( s h e l l ) 、“另一个自我”( a l t e r 孙参见朱蕴慈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 9 9 8 年6 月敝,第7 8 页 9 e g o ) 、“披风”( c l o a k ) 、“器具”( t 0 0 1 ) 等等。据美国学者统计,此类比喻竟多 达3 5 个。美国著名法官卡多佐将这一时期等公司法人格否认问题形容为“仍被 包裹于比喻的迷雾中”。此时期的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只是为法官在处理案件时指 出了一个方向、一个思路,具体能走的多远则只能由各法官自行判断了。 第三阶段的主要标志是“深石原则”的提出。1 9 3 9 年泰勒诉标准石油电气 公司一案确立了“深石原则”,即子公司如果资产不足,又为母公司的利益而不 按正常方式经营业务,则子公司破产或重整时,母公司对予公司的债权地位应次 于优先股东与一般债权人的利益。有学者认为“深石原则”的出现是对公司法人 格否认理论的一个重大修正和理论探索。8 上述三个阶段并未形成令人信服的理论和较为一致的实践。在美国适用公司 法人格否认理论被考虑的因素极为复杂,这些因素均可能成为法官是否适用它的 理由。即使类似的案件,也会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使判决结果相互矛盾。凶此 适用中出现的混乱状况很难给以后面临这类案件的法官或诉讼当事人以明确的 指引。” 第二节大陆法系国家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情况 一、德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公司法人格否认在德国被称为“直索”( d u r c h g r i f f ) ,也被认为是严格责任 “,这一理论也被称之为“透视理论”,其具体涵义与英美国家的“刺破公司面纱”、 “揭开公司面纱”的涵义基本相同,即在特定情况下,法院可以不顾公司的机能, 使债权人可突破公司的独立人格,径直向公司法人背后的股东追索。1 9 2 0 年6 月2 2 日,德国最高法院在审判中首次无视公司的独立人格,将单独股东与公司 视为一体,开创了德国“透视理论”之先河。该案判决的法律依据是德国民法典 参见章臻著r 深石原则探析 ,载现代管理科学) 2 0 0 4 年第5 船,第1 1 2 页但笔者认为“深石 原剧”并不足以对“揭开公司面纱”的公司法入格否认理论作出如此重大的修正。深石原则”所规制的是 母子公司之间存在债权债务情况下,是否允许母公司优先受偿的情况其中并不存在否认子公司独立人格 的慵形,母公司与子公司都是被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公司因此这样的敛法与严格纛义上的公司法人格否 认做法是并不一致的“深石原则”仅仅是援制了母公蜀后于其他债扳太受偻,而不是否定了独立的公司人 捂因此“深石厥剡”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均属于如何解决母子公司略债投债务关系的方式,“深石原则”应 当挂税为是蒜决母子公司傅权填务闸最的一种手段,面不是对公荀法 格吾认制魔的修正 如参见来基越著公司法人帱否认法理研究 ,法律出版社,l 盼8 年6 月舨。第l 弛一1 3 9 页 ,i 参冕范健、赵敏著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载t 中臣法学 1 9 9 5 年第4 期 1 0 8 2 6 条关于权利滥用禁止的规定。2 应该说德国的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在判例中产 生起来的,但是德国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时却最得十分严格,并不像美国法官 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原理时显得有着极大的自由范围。德国对公司法人格否认 的适用始终非常严格,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没有任意扩大直索责任的适用范围, 即使在有关直索责任的一系列判决中,德国联邦最高法院也反复强调必须坚持有 限责任的基本原则,即直索责任的产生“不应该使我们轻率的和毫无限制的忽略 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而且随着德国公司法人格制度立法的完善, 原来以判例形式存在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已逐渐由公司法做出明确规定。德国 于t 9 8 0 年7 月11 曰重新公布的有限公司法中,就含有许多原来以判例形式存在 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内容。t 9 6 5 年股份公司法中对关系企业所作的详细规 定,也使原来需要通过判例形式来解决的属于公司法人格否认情形的康采恩问题 基本上可以依据该法来处理。目前,德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主要是以制定法 的形式存在的,如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3 2 条明确规定了在资本不足时的个人 责任,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公司需要增加自有资本时向公司提供的借贷资 本,在所有的破产程序中,都将被视为是公司的自有资本,如果是第三人向公司 提供这种借贷时,是由公司的某个股东提供担保的,那么该第三人将不会被视为 普通的债权人。若在破产程序中,他向有限责任公司债权主张之前,必须先向该 股东请求返还( 第3 2 a 条) ;如果在公司向该第三人偿还贷款后的1 2 个月内开始 了破产程序,提供了担保的股东就必须就公司向该第三人偿还的任何款项对公司 负责( 第3 2 b 条) 。” 二、日本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在日本,公司人格否认通常被称为“法人格否认”。二战结束后不久,首先 由原最高法院法官松田二郎博士和大隅健一郎博士对公司法人格否认作了最详 尽的介绍。之后,又有众多学者专家极力主张日本应大胆引入该制度。故日本于 2 0 世纪5 0 年代引进了美国判例法上关于“揭开公司面纱”的制度。地方法院则 迟至6 0 年代开始在判例中引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原理。但在实践中,日本法院对 北有学者认为。该案例并不是典型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它与“深石原则”相类似确立的是破产财产的分 配规则。 3 3 参见楚建译罗伯特霍思著德国民商法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敝社,1 9 9 6 年版,第2 8 2 页 l l 该原理对适用并末达成一致。1 9 6 9 年2 月2 7 日日本最高法院第- - + 法庭首开该 原理之先河。在这个判决中确认了法人格为纯粹形骸的场合、为回避法律的适用 而滥用法人的场合是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原理的范围。”但在此后东京地方法院 所受理的东京水俣病诉讼一案中,法官则认为,作为法人格形骸化适用法人格否 认法理的,不仅特定的个人或其他单股股东实质也完全支配公司这一点很重要, 而且还必须有法律要求公司必须遵守的重要事项未被遵守的要件,例如公司与单 独股东之间的财产混同、没有明确账簿记载、不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这些 要件不具备,就不能判定是法人形骸化等场合。由于水俣病一案不存在上述情形, 因此母公司虽然事实上支配着子公司,仍不能满足法人格形骸化等要件。另外, 法院认为该母公司虽然通过设立子公司转移了一部分资产,但母公司依然继续营 业,而且其投入子公司的资产转化为股份形式,并未使其资产减少。因此,三个 子公司的设立应视为母公司进行合理选择的经济行为,是扩展其经济活动的需 要。因此不存在规避损害赔偿责任而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情况。“ 除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众多分歧之外,近年来日本逐渐在立法j 二也有对公司 法人格否认的适用加以限制的趋势。1 9 9 0 年r 本商法修正案,不仅承认事实匕 的一人公司的继续存在,同时也认可了一人公司的设立( 日本商法1 6 5 条的修正 案) 。另外,有限公司最低本金则上升到3 0 0 万日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公 司的滥设。有学者推测,由于该修正案的实施,将减少否认公司法人格否认的事 例。“ 通过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分析得出如下几 点结论: l 、无论是英美国家的“刺破公司面纱”、“揭开公司面纱”,还是德日的“透 视”、“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原理,虽然名称多种多样,但是其基本涵义还是一致 的,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否认公司法人格的独立性。同时各国都承认对于法人格 的尊重是一般规则,而否认人格只是例外,否认本身并没有全面或者一般性在任 何情况下都消灭公司独立人格的效力。诚如有学者所言,公司法人格否认原理只 不过是在公司人格独立的高墙上钻了一个否认公司人格独立的小洞,只有在这一 ”参见朱蕴慈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 9 9 8 年6 月版,第9 2 、9 3 页 ”参见朱蕴慈著t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l ,法律出版社1 9 9 8 年6 月版,第2 3 1 、2 3 2 页 拍参见李凌燕译森本滋著法人格的否认,载外国法译评1 9 9 4 年第3 期,第9 3 页 1 2 小洞上,公司独立人格才被否认。而公司人格独立的整座墙仍然矗立,并不因 个小洞而崩塌。 2 、由于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两大法系的司法制度与技术风格不同,公司法 人格否认原理在英美法系国家首先获得发展并被广泛运用,而继受这一原则的大 陆法系诸国却趋向于缩小适用范围,并严格化其使用条件。 第三节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学者认为,我国学界所谓的公司人格否认学说,是从国外移植而来的,特别 是在选取“公司人格否认”之名称时,几乎完全是从日本照搬而来。其具体涵义 与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否认理论基本一致。”从我国公司法人 格否认理论的发展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围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公司中被撤并公司债权债务清理问题 的通知( 1 9 9 0 年1 2 月1 2 同) ( 以下简称通知) ”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开 办的其他企业被撤消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的批复( 1 9 9 4 年3 月3 0 日) ( 以 f 简称9 4 批复) 3 9 为标志。有学者认为,这些规范性文件已经包含了公司人格否 认制度的基本内容,从而认为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并不存在观念的障碍。4 0 也 有学者认为,这些做法与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类似,并称之为公司法人格否认相 关制度。“ 笔者认为,无论是通知还是9 4 批复所确认的法律措施虽然类似法人否认 但还不是真正的法人格否认原理,公司法人格否认与通知、9 4 批复在一些方面 ”参见郭升选著( “公司人格否认”辨,载法律科学2 0 0 0 年第3 期,第8 7 页 ”通知趣定:兰、各级党政机关及所属序列的事业单位凡是向其开办豹公司收取资金或实物,用于本机 关的财务开支或职工福利、奖励、补贴等开支的应在收取资金和实物的限度内,对公司所欠债务承担责 任;四、公司虽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但实际上没有自有资金。或者实有资金与注册瓷金不符的 (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由直接开办公司的主管部门或开办公司的申报单位、投资单位载注册资金范围内, 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五、注册瓷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对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对货 币体现。各级机关和单位己向公司投入对资盒一律不得抽回。公司的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如有抽逃、转移 瓷金、跨匿财产逃避债务的,应将抽回、转移的资金和隐匿的财产全部退回,偿还公司所欠馈务。如有剩 余的,凡是党政机* 投瓷的一律为国有财产由直接投资单位收回;属于集体企业投资的,应退回原投 资单位 持9 4 批复规定: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在其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虽与注册资金不 符,但达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困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倒实施细则第1 5 条第( 七) 项或者其他有关法规规 定的数额,并且具蔷了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应当认定其具备法人资格,以其独立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但 如果该企业被搬消或歇业后,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开办企业直当在该企业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与注 册资金差额内承担民事责任 柏蔟立东著公司人格否认论,载民商法论丛( 2 j ,法律出版社1 9 9 4 年版 4 1 参见朱蕴慈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杜,1 9 9 8 年6 月版,第3 5 4 页 1 3 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充其量是产生了类似公司法人格否认的萌芽: 其一,公司法人格否认仅是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否认法人格的机能,即在特定 案件的审理中无视公司法人的独立人格,排除股东的有限责任,案件处理后,该 公司法人即恢复其独立人格,换言之,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并不最终消灭公司 的法人资格。而通知、9 4 批复的规定,都是在公司或企业法人清算过程中采取 的措施属于法人格的彻底终止。 其二,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实际上是将特定法律关系的公司视为自然人 独资企业,因此,实施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的股东当然应承担无限责任,即以该 股东的所有财产承担责任。而通知和9 4 批复是根据滥设公司的不同情况规定滥 设公司的不同情况规定了多元原则。这些原则所确认的承担责任的范围不同,有 的仍坚持以出资额为限,如在注册资金范围内或自有资金与注册资金差额范围内 承担责任;有的则突破了出资额的界限,如在受益的范围内或抽逃、转移资金、 隐匿财产的范围内承担责任,仍茸先由公司、企业以其财产清偿债务,责任人所 承担的责任具有连带补充清偿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 第二个阶段,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 干问题的规定( 2 0 0 3 年1 月3 日) ( 以下简称2 0 0 3 司法解释) ”为标志。有学 者认为,上述规定表明我国首次以条文化的方式引入了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 在我国多年审判实践的经验总结基础上适时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原理的重大举 措,标志着我国司法界对该法理的确认。笔者认为,2 0 0 3 司法解释的确涉及到 了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核心内容。其一,该司法鳃释严格遵守了公司法人格独立、 出资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基本原则,坚持了被控股企业债务自负的基本原则;其 二,2 0 0 3 司法解释在承认股东有限责任的同时,规定了例外情况,如控制股东 有抽逃资金、逃避债务等滥用公司人格等行为,则应否认被控殷企业独立人格, 由控制股东承担责任。但是笔者对有关学者所谓“以条文化方式”一说略有异议。 上述内容虽然符合公司法人格否认原理的基本特征,但毕竟是由最高院以司法解 释的形式出现,与所谓条文化的立法方式确认尚有差距。2 0 0 3 司法解释的出笼 仅能证明中国在对待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态度上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