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对职业群体社会支持的研究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完善 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有意义的尝试。本课题首先对于社会支持、职业压 力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文献梳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原理与方 法对护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不足做了深入的实证分析。其中,关于护士社会 支持网络的分析主要立足于结构特征和构成两方面; 职业压力的研究主要从职业 压力源、职业压力的致因两方面进行阐述。继而,从社会支持不足的角度出发, 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 分析了护士职业压力状况下社会支持不足的情 况, 通过实例的调查研究, 论证了当前护士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尤其存在严重不足, 并且这种社会支持的不足对护士造成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不利影响。 最后针 对社会支持不足的要素提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本课题访谈和问卷调查以系统性,客观性为原则。访谈对象主要是护士个体 以及与护士互动密切相关的主体。问卷调查以湖北松滋五所医院的护士为主体, 问卷通过 spss 软件统计分析。 关键词:关键词:职业压力;社会支持 护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缺位的研究 ii abstract the research supports which to the professional community society is a current social universal attention hot topic, also is consummates our country exist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s well as a significant attempt. first of all, we carri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profession pressure, social support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on this foundation, we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nurse professional pressure and the social support vacancy thorough analysis using the sociological principle and the method. among them, social network based on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itutes; the professional pressure research mainly include professional pressure source, the cause of the professional pressure. subsequently, based on the angle of the lack of the social support, through depth communication 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y, analyzed the condition on the lack of social support under the nurses occupation pressure, through the exampl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proved the nurses official social support network an serious flaw, and this kind of flaw has created on in material and the spiritual dual adverse effect to the nurse. finally,aimed at the social support the flaw the essential factor to put forward in some policy proposal. this topic communication 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re taken on the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 objective as a principle. communication object mainly is the nurse individual as well as the main body which interacts with the nurse closely to be connect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ake the hubei songzi five hospitals nurses as a main body, asks the volume through the spss software statistical analysis. keywords: professional pressure,social support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 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第一章 导言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据 1998 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比已基本持平, 45.1%的劳动者为女性,职业女性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支主力军。在规模 庞大的职业女性队伍中, 护士群体也承载着更多的角色期望, 面临着更多的压力, 因而研究护士的职业压力,对职业女性的工作压力具有更显著的代表性。 社会支持对缓解护士的职业压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随着转型时期 社会的高风险化,护士的社会支持源也需要不断更新。对于护士,他们更需要体 系化的、网络化的支持,包括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持体系。根据美国心理学家 马斯洛 1943 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 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护士群体来说, 任何形式的帮助、 支持、理解、尊重、肯定以及赞同感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社会支持。 长久以来,对护士社会支持的关注则相对较少,社会对护士的职业形象过于 理想化,完美化,片面强调护士职业的需求型,忽视了护士职业的社会性一面, 使护士职业缺少生活性和主体性。 基于以上对于护士职业状况以及支持现状的分析, 本文将护士职业压力与社 会支持的不足作为研究的视角,主要研究护士职业生涯中获得社会支持的途径、 支持获得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对护士社会支持的重构提出合理 化的建议。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社会支持的文献回顾 一、社会支持的源起及界定 对社会支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于社会联系的 紧密程度与自杀的相关研究。20 世纪 70 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开始引入社会 支持这一概念,研究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 对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压力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 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即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和缓冲效应两种作用机制。 学术界对社会支持定义的界定有以下几种角度: 从功能角度出发来定义社会支 持。叶胜泉认为社会支持指“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从其他个人、团体或社会 组织中获得的物质、情感、信息和归属等方面的支持”。社会支持具体是指来自 护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缺位的研究 2 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所给予个 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 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 。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得到满足的程度。个人必须维持与他人的关系,以便得 到各种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对获得的支持进行评价,评价又导致网络资源的更 新。 因此,社会支持是行动者与他人的持续互动过程,并且受到个人与环境因素的 影响。但是,支持网络在一定时间内会在规模和构成上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 从接受者的主观评价来定义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至少两个人之间的资源交换, 并且资源的提供者或者接受者意识到, 这种资源交换的目的是促进接受者的幸福 状况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因而产生的情绪 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从“网络结构”视角来定义 社会支持 。社会网络指的是“由环绕在个人周围的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网络”, 而社会支持系统则是个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从社会支持系统所构成的联结网 络,人们可在需要时及时获得持续性的协助、情绪上的支持、接收到重要的信息 等支持 。 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 研究者在界定社会支持时不仅从其内容和结构上描 述,同时也将支持的主观与客观因素以及支持获得所借助的媒介纳入考虑的范 围。本文社会支持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主观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 持,包括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足程度,与个体的主观 感受密切相关。例如:情感支持。个体获得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 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例如:工具性支持,信息支 持,物质帮助。个体对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的利用程度。 二、社会支持的分类 按照社会支持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为客 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 在和参与。主观支持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 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我国学者肖水源提出,个体对社 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且,人 与人的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3 peggy a.thoits.stress,coping,and social support processes:what are we?what next?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95,(35):53-79 shumaker,s.a.& brownell,a.towards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closing conceptual gapsj.joural of social issues.1984,(40):11-36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2):98-100 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8-62 沈黎,汪光珩.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22-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持打下了基础。因此社会支持还应该包括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即个体在遇 到麻烦时、烦恼时对支持的利用程度 。 按照社会支持理论模式,社会支持网络一般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国家政 策、法律制度、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街道属于社会正式支持系统。家庭、 亲戚、朋友、邻居属于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由此构成了个人的社会支持来源的 两个基本渠道:一是正式的制度性支持,二是非正式的非制度化支持。在本文的 研究中,将护士所获得支持的关系类型划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大类,依据关系类 型的不同,护士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类型与强度也各异。 有关社会支持的内容,不同学者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维度, 例如,范德普尔将社会支持的内容划分为“情感支持”,“实际支持”,和“社 会交往”三维度。国内亦有学者将社会支持分为“情感支持”,“物质支持”, “信息支持”和“陪伴支持”四个维度 。研究发现,由于社会角色的不同提供 的支持内容也是不同的。 所有网络成员的集合为个人提供了稳定而有益的支持 。 阮曾媛琪通过对中国就业妇女社会支持的研究发现, 不同的社会关系所提供的社 会支持内容是不一样的。她将就业妇女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关系划分为七个方面, 包括配偶的支持、代际支持、亲属的支持、同代人的支持、邻里的支持、单位的 支持和付费的支持。 这些来自不同角色的支持为就业妇女缓解来自生活各个层面 的压力,为就业妇女提供诸如情感支持、物质性支持、信息支持等。不少的研究 都认为,个体网络的成员主要包括亲属,其次是邻居和朋友。张文娟、李树茁通 过分析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 子女 在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 。而张文宏、阮丹青通过研究 发现,在农村,邻居在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两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 三、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支持的解释 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存或者潜在的资源复合体,是一种社会 网络,认为资源是同大家都熟悉的,公认的网络分不开的,特定行动者占有的资 本的数量依赖于其网络规模和数量。科尔曼认为,某些行动者的利益处于其他行 动者的控制之下,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甚至单方面转 让对资源的控制, 结果就形成了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 这种持久存在的社会关系, 不仅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一种个人资源,这就是社会资本,其特定形 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183-187 程虹娟.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5):351-353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76-82 张文娟.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 究,2005,(5):73-80 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3):12-23 护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缺位的研究 4 式是权威关系、信任关系、规范信息网络、多功能的组织,有意创建的组织 。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像其他的资本一 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实现某些生产目的所不可或缺的,它通过对合作的 促进而提高社会的效率,并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所具有的通过促进合作 行动从而增进社会效率的诸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特征”或“能使参与者为追求 共同目的而更有效率地共同行动的诸如网络、规范和信任等社会生活的特征”。 社会资本的以上界定都是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 而社会支持行为发生的前提 也正是行动者之间社会关系的存在。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几种:张其仔将社会资 本定义为社会关系网络; 朱国宏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 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 边燕杰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 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资源的能力。目前,国内有不少学者从社会关 系网络的角度来界定和研究社会资本的, 这方面研究在国内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 具体来说,社会资本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制度社会资本,包括各种社会制度和习俗、传统、道德等规范,它作为 一种公用资源为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提供足够的方便,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李培 林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理解社会关系网络,提出“非制度化社会结构”,指在正式 制度之外,还有一种由各种社会要素如家庭、组织和社会潜网构成的松散的或准 制度化的结构,具有独特的资源配置功能。从而有两种资源配置机制:制度性的 和非制度性的。 前者包括权力授予关系和市场交换关系, 后者包括社会关系网络。 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可以视为从一种正式制度结构(计划体制,权力授予关系) 向另一种正式制度结构(市场体制,市场交换关系)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可能出现一个正式制度缺位,即“制度真空”的阶段 。这使社会关系网络(社会 资本)成了暂时的替代品,当市场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性资源配置方式在收入分 配和职业地位获得的许多领域里发挥作用时,作为一种非制度的资源配置方式, 社会资本的影响将会被削弱 。 二是关系社会资本,主要指以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为基础而建立的社 会关系网络。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这些社会关系可 以为个人实现自己的目标提供帮助。在一些学者看来,中国社会关系网络的发达 当归因于中国文化。正如“不把重点固定放在任何一方,而从乎其关系,彼此相 杨先明,周昭.论社会资本j.思想战线,2003,(6):5-9 庄洁.“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发展论坛,2003,(1):79-80 赵延东.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j.社会学研究,2002,(4):43-54 赵延东,风笑天.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j.学术季刊,2000,(2):138-1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交换:其重点实放在关系上了。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 。 费孝通也提出了 “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形容中国的关系网络。许多学者还注意到人情、面子等 作为一种文化机制和行为规范在维系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沿着这种研究思 路,还有学者用与社会地位相对的“个人地位”的概念来理解中国社会中的“关 系”。 三是身份社会资本,这是由于社会制度、家庭、教育、个人努力等因素造成 的个人在权力、威望等控制社会资源的方面的不同能力 。 本文所关注的主要是护士职业环境下关系社会资本的运用,也即以血缘、亲 缘、地缘、业缘等为基础而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运用。具体来说,关系型社会 资本的构成有以下几类:血缘关系(自己及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亲缘 关系(自己及配偶的亲戚)、业缘关系(同事及同学)、地缘关系(邻里)和私人关系 (朋友)。这些构成了护士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全部,也是在求职及工作压力下的情 感支持与信息来源。当然,每个人有不同的情况与选择,因此所起的作用也是不 同的。 四、国内关于护士群体社会支持的研究 国内关于护士群体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心理学角度对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孟令芳对 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 研究结果认为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发 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特别是客观支持是影响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但护士对支 持的利用度较低。 而王翠丽通过对护士工作倦怠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发现影 响护士工作倦怠三维度的主要因素为:影响情绪疲惫的主要因素是:神经质、 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 总的工作压力、 家庭交流情况、 支持利用度、 经济状况; 影响护士去人格化倾向的主要因素是:总的工作压力、婚姻状况、精神质、自 尊、家庭交流。 影响护士个人成就感的主要因素是:积极应对方式、掩饰性、 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客观支持。 2、关于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对于护士工作倦怠的干预措施分别涉及 到了个体层面的自我调试以及组织层面的政策优待。 3、关于护士群体工作倦怠人群分布的比较研究,这项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关 于各科护士在工作倦怠各维度的上差异划分。 护士群体研究所涉足的学科领域较广,主要有心理学、护理学、社会学等, 其中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居多。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两点明显的不足:首 先,重复性研究多,研究的主题多以工作倦怠为主,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护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93 胡玉霞.家政服务员的社会支持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大学,2006 护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缺位的研究 6 士工作倦怠程度的了解和对相关因素的探讨上。其次,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方法 上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不多。 1.2.2 关于职业压力的文献回顾 一、关于职业压力的界定 对于职业压力的研究源自于对一般工作压力概念的理解。 卡普兰和康伯首先 将工作压力与工作特征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工作压力是由过分的工作要求或是不 充分供应的工作环境对个体造成的威胁。戴维丰塔纳把工作压力的产生原因划 分为综合原因和具体原因。综合原因包括组织能力差、支持不足、不确定和不安 全等;具体原因包括不明确的角色规定、角色矛盾、完美主义、缺少对决策的影 响力、工作过度和时间紧迫等 。summer decotiis 认为工作压力是个体和环境 交互作用的产物。 他对工作压力的定义是当个体被迫偏离正常的或希望的生活方 式时体验并表现出的不适应于所有的工作者, 某个外部因素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 是有压力的,而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可能够不成压力。gaines 等人将工作压力看 作是反应变量,他将过劳等同于工作压力。从以上的总结来看,国外学者对于职 业压力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相对稳定时期。 国内学者对于工作压力的界定以徐长江为代表,他认为:工作压力(job stress)是“在工作环境中,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的、持续地作用 于个体,在个性以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映过 程”。因此,职业压力有三方面的界定侧重将职业压力视为一种压力来源:工 作场所任何会引起压力的事件都是职业压力源;将职业压力视为一种压力反 应:因职业压力源所引起的任何生理、生理反应与行为;将职业压力视为个人 与环境互动之后,个人知觉到工作环境要求与个人资源有差距的历程 。 综合以上各家对于职业压力的定义,笔者认为,职业压力是在特定工作环境 下,压力源持续的作用于个体所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非健康状态。 二、护士职业压力的研究综述 关于工作压力源。对于此项研究国外以凯瑞库伯为代表,他对于引发工作 压力的原因及后果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最后归纳为六种因素,详见表 1.1: 石林.职业压力与应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0 姚向颖.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及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高等学校教 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表表 1. 1 凯瑞 库伯工作压力源表凯瑞 库伯工作压力源表 工作压力因素 引发因素 可能的后果 工作条件 数量工作超载 质量工作超载 生产线歇斯底里症 人的决定 物理危险 多变的工作 技术压力 体力和精力疲劳 精疲力竭 烦恼与紧张增加 角色压力 角色不稳定性 性别偏见和性别角色陈规 性骚扰 焦虑和紧张增加 工作成绩低 工作不满意 人际关系因素 不理想的工作和社会支持体系 政治竞争、妒忌或生气 缺乏对工人管理的关心 压力增加 血压上升 工作不满 职业发展 降职 升职 工作安全性 受挫的抱负心 低生产能力 失去自信 焦虑增加 工作不满 组织结构 僵化和非个人结构 政治斗争 监督不足或训练不足 不参与决策 低动力与生产力 工作不满 家庭工作相互影响 人口过剩 夫妇缺少支持 婚姻冲突 双重工作压力 精神冲突和疲劳增加 低动力和生产力 婚姻冲突增加 关于护士工作压力源。本文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一些观点,国外以 wheeler 和 graytoft 为代表,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反映出了护士工作压力源的一些 共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三方面,分别为工作方面的问题,人际方面的问题,自身 素质的问题(详见表 1.2),本文对于护士工作压力源的测量改编自李小妹的工 作压力源量表。 护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缺位的研究 8 表 1. 2 护士工作压力源表综述 表 1. 2 护士工作压力源表综述 工作压力源 wheeler 工作量、病房管理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工作环境 国 外 gray-toft 病人的死亡、与医生的冲突、缺乏支持、知识储备不足、工作 负担重、与其他护士的冲突及对病人的治疗了解较少 李小妹 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工作环 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 面的问题 赵红光 工作任务繁重、知识不够用和技能不熟练、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不协调 国 内 吴欣娟 护士地位太低、较低的薪水、工作量太大、病人陪伴家属难以 管理、害怕在护理,病人时发生差错 以上对护士工作压力方面研究具有的共性为: 人际冲突矛盾,其中最严重的是与病人关系的处理。 工作中的矛盾冲突,其中最亟待解决的是工作减负问题。 在参考上述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护士的职业压力从六个方面加以分析,分 别为:护士总体压力感;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 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1.2.3 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目前,关于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主要形成了三种理论模型。即社会支 持的主效应模型、缓冲器模型和动态效应模型。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具有 普遍的增益作用,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境,高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身 心状况,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换言之,主效应模型是指一 定的社会关系资源始终具有一种潜在的维护个体身心良好状态的作用, 而不论个 体是否处于压力状态下。缓冲器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对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具 gray-toft p,aderson j c. stress among hospital staff: its causes and effectsj.soe science medicine,1981,(7):639 wheeler h,riding r.occupational stress in general nurses and midwivesj.br j nurs,1994,(10):527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11): 645-649 吴欣娟,张晓静,高凤莉.护士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 志,2000,(4):197-199 赵红光,刘义兰,王桂兰等.护士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9):689-69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有有益的缓冲作用,对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亦即,缓冲效应模型的作用 是针对压力性事件的,社会支持缓冲了压力事件对个体的影响,保护了压力状态 下的个体免遭伤害。动态效应模型(the dynamic-effect model )认为:应将社会 支持和压力同时作为自变量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对身心健康水平起作用, 压力与 社会支持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这种关系将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 化。 国内学者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反映出几种趋势: 赞同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 如黄艺仪等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社 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常态下,护士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也 即,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社会支持通过三个方面影响健康: 调节思想、情感和行为以促进健康;培养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感知;促进人的健康 行为,如平衡饮食、锻炼、睡眠、合理用药等 。社会网络健全的人,通过遵守 健康常规,参加积极的健康活动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促进个人健康护理行为 。 赞同社会支持的缓冲模型。如张爱玲、李飞从组织层面的角度介入,认为 制定家庭支持政策,如灵活的工作时间、护士援助和辅导计划、托幼养老服务和 信息提供等,重视护理人员对护士家庭的支持,可有效降低护士的家庭冲突,进 而预防或矫正护士的工作压力 。 saito 则从人际支持的视角研究认为,同事支 持作为应激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具有缓冲应激的作用 。 赞同两种模型的交互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护士的职业压力 呈负相关 。在工作中,缺少管理者的支持会导致消极的情绪状态和低工作满意 度; 同时亲属及朋友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是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 黄艺仪,徐朝艳,张振路.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2007,(7):3-5 陈玮,马英花,姜秀霞.护士心身耗竭程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 报,2007,(15):1915-1916 张俊娥,李津,刘明.社会支持与健康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2, 6(17) :424- 425 张爱玲,李飞.护士职业压力相关因素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7,(2):106 saito e,sagawa y,kanagawa k.social support as a precdicator of health status among older adults living alone in japenj.nurs health science,2005,(1):29-36 陈素坤、王秋霞.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适应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9):659-662 何利清、徐敏.急诊护士的职业压力与应对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7,(3):208-209 护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缺位的研究 10 问卷调查来对样本进行总体描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深度挖掘护士的内心 世界,本文将辅以深度访谈的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护士进行访谈。 1.3.2 研究工具 问卷内容包括:(1)护士的基本构成以及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情况; (2)护士的社会支持网;(3)护士就业支持网;(4)护士的工作压力源量表。 1.3.3 样本的抽取与资料的收集处理 抽样方法:该调查的问卷发放、回收及访谈全部在湖北松滋市进行。之所以 选择松滋市,除了人力与物力方面的考虑,还由于这是我从小成长的地方,对于 各方面情况都比较了解,便于调查的进行。而且本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 指标均处于湖北省的中等水平,故可以作为中部城市的代表。在松滋市共有五所 较大规模的医院, 分别为松滋市第一人民医院, 松滋中医院, 松滋市妇幼保健院, 松滋市血防医院,松滋市中西医合作医院。本研究以五所医院的所有护士作为抽 样总体,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各医 院护士的规模,确定各个医院将要抽取护士的比例。其次,按照科室护士人数占 全院护士总人数的比例确定在各科室要抽取的护士的名额。 然后在各科室按照随 机原则进行抽样,抽样样本同时照顾到了各年龄层的搭配,因此具有较好的代表 性,发放问卷 300 份,问卷对象约占护士总数的 50%。问卷于 2007 年 2 月由各 医院有关负责人发放给护士,回收有效问卷 293 份(按照问卷漏填少于三处的为 有效问卷进行统计),有效回收率 97.7%。全部问卷资料经过核实编码后,预先 输入 foxpro6.0 数据库,然后转换至 spss10.0 统计软件包进行逻辑纠错处理, 最后加以各项统计分析。 1.3.4 样本的基本特征 护士的工作是一份既需要专业技术也需要耐心,更需要责任心的工作,职 业的需求使得护士群体中女性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同时,由于其工作性质以及工 作负荷决定了护士群体必须以年龄相对较轻的女性为主, 由此吸纳了一部分年轻 女性开始她们的职业生涯。护士样本的构成见表 1.3。 年龄构成。293 名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年龄构成以中青年女性为主, 10.24%的样本年龄集中在 25 岁以下;25-30 岁的护士占了 45.05%;30-40 岁的 护士占了 35.15%;40 岁以上的达 9.56%。40 岁以上的护士一般会分配一些相对 较轻的工作任务,而且也不用加夜班。这个年龄段的护士不少已被提拔为中层干 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集中在大专和中专两个层次,分别占据了 32.08%和 64.16%,而本科的仅占 3.76%。对于本科的要求是最近招聘护士的一个筹码,由 于近几年就业环境的严峻,而且招聘人数的递减,能够获得本科学位的护士一般 会有更大的就业机率。而以前对于护士的要求是中专和大专均可。 婚姻状况。已婚的护士在调查样本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为 87.4%。未婚占 10.9%,离异占 1.7%。 职称。护士职称可以分为三个级别: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刚进院的学生 统称为护士,占 7.2%,拿到护士执照的护士晋级为护师,占 84.6%,护师到主管 护师的晋级有学历和业务上的双重考虑,所以人数较少占 8.2%。 从事护理工作的年限。样本显示,从事护理工作 5 年以下的护士所占比为 12.97%,而 5-10 年工龄的占 40.27%,10-20 年工龄的占 35.15%,20 年以上的占 11.61%。这说明护士队伍是一个累加的过程,而且近几年的逐年缩招使得工龄短 的护士比也逐年缩小。 用工方式。所调查护士中,在编人员为 87.7%,聘用的为 12.3%。聘用的护 士和在编的护士在工资待遇上有区别,作为一项制度,新进的护士均无编制,一 律为聘用,工作几年后根据具体情况再转正。 护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缺位的研究 12 表 1. 3 样本构成情况表 表 1. 3 样本构成情况表 类别特征 数量 百分比() 25 岁以下(包括 25 岁) 30 10.24 25 至 30 岁(包括 30 岁) 132 45.05 30 至 40 岁(包括 40 岁) 103 35.15 年龄 40 岁以上 28 9.56 高中或中专 188 64.16 大专 94 32.08 文化程度 本科 11 3.76 未婚 32 10.90 已婚 256 87.40 婚姻状况 离异 5 1.70 护士 21 7.20 护师 248 84.60 职称 主管护师 19 8.20 5 年以下(包括 5 年) 38 12.97 5-10 年(包括 10 年) 118 40.27 10-20 年(包括 20 年) 103 35.15 从事护理工作的 时间 20 年以上 34 11.61 在编人员 257 87.70 用工方式 聘用人员 36 12.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第二章第二章 护士的社会支持网络护士的社会支持网络 2.1 护士社会支持的结构特征 社会支持的本质即社会关系, 源于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的人际观以及护士工 作特征的特殊性,使得护士在社会网络中的人际交往上,更倾向选择初级社会关 系。当前,护士的交往对象主要以血缘亲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私人关 系等为主。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形容中国传统 社会中的关系网络,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不同 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有明显的亲疏、远近、上下之分。费孝通提出的“差序 格局”模式,十分契合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它是“以己为中心”来构 筑人际关系网络的。在传统社会,这一格局中离己最近的关系是家庭,在此基础 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具有排他性。 在人际交往中, 一般是关系越靠近家族血缘关系, “己”的中心就越容易被人们接纳,也就越容易形成合作、亲密的人际关系;越 是远离己”的中心,就越容易被人们排斥,就会形成疏淡的人际关系。由此形 成利益上“公,私”不分,行为上内外有别。对圈内人讲仁义、尽义务,对无关 的圈外人则循礼而讲利。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还具有封闭性 。这 种对亲缘、地缘关系的重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成为一种 “习性”,并具有很大的惯性 。 2.1.1 就业支持网的特征 张宛丽认为,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着三种社会资源配置关系权利授予关 系、市场交换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分别反映了两种形态的地位获得机制,即制 度获得机制(权力授予关系、 市场交换关系)和非制度安排机制(社会关系网络) 。 由此决定了职业获得存在三种主要的方式:首先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再分配 方式,即由国家统一地分配人们的工作,这种就业方式随着统包分配时代的结束 已不复存在,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市场获得工作,强调人们直接在市场中与雇主接 触,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获得工作;第三种方式是通过个人的关系。后两种方式 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j.社会学研究,2003,(1):21-29 卜长莉.社会关系网络是当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支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4,(2):66-68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 究,1996,(1):64-73 护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缺位的研究 14 与再分配方式之间的区别是通过运用劳动者自身的资本、 而不是由国家统一分配 来获得职业 。通过“关系”与通过“市场”的区别在于,市场强调的是人力资 本的重要性,而关系强调了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强调“关系”的理论认为不存在 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市场关系是嵌入在社会关系里的,因此个人的社会资本 对于职业地位以及社会资源的获得具有重要作用 。 护士就业支持网是护士社会 支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从求职就业开始的,研究护 士社会支持网,先从研究护士就业支持网入手。 为了更好地考察护士就业支持网的基本特征,我们所选的调查对象是 30 岁 或 30 岁以下的护士,因为随着近十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就业问题 在年轻护士上体现得更明显。而对于资历较老的护士,在她们毕业就职的年代基 本上还是包分配,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因此不在这一项调查之列。根据表 1 中列 举的样本构成情况, 我们再次抽取年龄在 30 岁或 30 岁以下的样本 (总数为 162) 进行求职支持的调查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在护士就职过程中非制度化就职支持 不仅利用次数更多,其有效性也更强(即更有助于护士求职)。 一、制度化的求职支持 本文中的正式途径的求职支持行为主要包括:学校或社会组织的招聘会、报 刊广告或网站等媒体、医院单独组织的招聘与学校向医疗机构推荐。据了解,这 两种通过正式网络的求职行为在护士的求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大, 护士参与 市场化的程度很低。我们通过问题“请问在您找工作的过程中利用了以下哪些正 式的求职途径?分别利用了几次?”来考察。通过附录二的统计来看,绝大多数 护士利用正式途径谋职的行为次数较少, 护士平均每人进行过 2.327 次正式途径 的谋职行为。在正式途径的求职行为中,护士通过报纸广告网站等媒体获知招聘 信息而直接去用人单位谋职的行为较少,仅为 0.815 次,因为护士的信息太过闭 塞, 根本无法找到这样的机会, 而且护士的专业对口性极强, 就业范围相对狭窄, 不像其他专业可以互相调剂,所以就业机会是比较难寻求的。医院单独组织的招 聘指某些医院在某些时候特定组织的内部招聘,这种机会一般很少,能够获知信 息的应聘者就更少,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次数也较少,仅为 0.228 次。而学校向 医疗机构推荐的毕业生就更少了,这种机会一般只会属于在校成绩非常拔尖的 人,故而求职者采用过这种方式的次数是最少的,仅为 0.148 次。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 究,1996,(1):64-73 贺飞.市场转型过程中职业获得方式的变化eb/ol.http:/. 2005-05-07 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社会学研究,1999,(3):1-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以下的个案能很好地说明其求职的基本特征: 护士对于制度化求职支持的获 取机会少,层次低,制度化的求职途径不足以解决大多数护士的求职需求。 案例 1:中医院护士 张某 由于每年毕业前夕,学校都会组织一些招聘会,但实际上能通过招聘会就业 的学生不多。招聘会时间不确定以及招聘会单位不理想,我们学生不能将希望寄 托于此。每年学校会推荐一些毕业生到各个医院,但是那是百分之几的机率,解 决不了什么问题。我自己也会浏览一些医院的网站,然后将求职信息的邮件发过 去,但是成功率并不乐观。 案例 2:第一人民医院护士 熊某 我们医院今年又新进了 15 名护士,基本上每年都进护士,只是数量并不多。 我们医院招聘信息不会在网站上公布,因此完全要靠自己打听。通过关系进医院 是相对保险的,但如果没有任何“背景”,进我们医院几乎不可能。而且,我们 医院的待遇相对要好一点,要想进我们医院,那就要看谁的关系硬了。 案例 3: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 杨某 我的工作是在招聘会上签的,因为中西医结合医院并不是很理想的单位,所 以很多同学都不愿意来,我之所以签下来是因为我就是本地人,而且我又不可能 依托关系进好医院,所以只能先自己找个安身之处。有的同学去了广州的一些医 院,但是工资不高,生活很辛苦,不可能在那立足,所以我觉得还是就近就业比 较合实际。 以上访谈的结果基本能验证问卷统计的结果, 案例 1 中的张某经历了 2 种方 式的求职努力,分别为: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但是均以失败告终。案 例 2 中的熊某揭露出了医院招聘所存在的一些弊端, 这些弊端可能导致护士求职 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停步
- 新闻联播中的新质生产力解读
- 新质生产力与新的生产关系
- 情人节的活动策划方案(标准模版)
- 2025年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方案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脏病学患者的护理综合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呼吸内科重症病例处理演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小儿外科手术术前术后护理综合评估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科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策略测试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领域解析
- 配电柜组装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林业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课件
- 2025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德育主任的发言稿:让责任与品格同行让梦想与行动齐飞
- 吴伯萧名篇阅读理解与教学设计
- 仓库基础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曲臂式高空作业车专项施工方案
- 2025秋人教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 SOP考试题及答案
-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办法
- 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 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一)(危险化学品无机产品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