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陈国岱摘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核心理论,及 他们之间的关系。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 :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 和集聚与贸易模型, 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 论之一。关键字 :克鲁格曼 新经济地理学 核心内容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著作 :国际经济学 , 流行的国际主义 , 地理和贸易 , 发展、地理和经济理 论 , 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报酬递增 , 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 战略性贸 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 , 兜售繁荣期望低谷时期的经济意识和空谈 , 汇率 的不稳定性 。一、新贸易理论保罗克鲁格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凭借自己的天才与勤 奋, 开拓出新贸易理论、 经济地理学等全新的研究领域, 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将此奖项颁 给他是为了表彰其“证明了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及经济活动区域的影响” 。克鲁 格曼获奖的原因是, 他从 1979年就开始从事的研究解释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以及何种商品出自何处及为什么会这样。传统的贸易理论包括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 (绝对比较优势论 :认为各 国相同产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 贸易可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而获 利。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 (相对比较优势论 :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不是绝 对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对成本的低廉。 每一个国家, 不管处于何种发展水平, 均可 生产本国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俄林的资源察赋说 :将国际贸易 的决定因素由劳动成本差别推广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差别, 认为各国生产要 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 (资源察赋状况 是决定国际贸易产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十分明显,以上贸易理论均基于国家间的差异,尤其是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 (绝 对差异可作为相对差异的特殊形式 来解释贸易。这意味着,国家间的相似性与 贸易量之间有相反的关系。 然而, 大量的世界贸易, 大多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织 (OECD成员间的贸易,是在生产要素察赋相似的国家进行的。而且,战后以 来的大部分年份, 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这些国家收入的比例均在上升。 以大多数 标准衡量, 这些国家在生产要素察赋上, 越来越趋于相似。 它们的贸易产品种类 也相似。新贸易理论就是试图解释这种贸易现象。1、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也承认国家之间的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 是,他的观点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以下明显不同之处。(l克氏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同类产品的贸易,代表了这 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 与国家生产要素享赋差异关 系不大。李嘉图等人的相对优势与贸易理论的基点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 新贸易理论则与此相反, 假设市场环境为不完全的流行特点。 在规模经济和收益 递增的驱动下,产出规模扩大带来生产成本下降。各国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 提高其收益。(2在以上理论前提下,各国发展何种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偶然性。 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区位,在较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和历史依赖的 (history一 dependent 。 克鲁格曼曾列举一些例子说明这种历史依赖性。 如 1895年美国佐治 亚州的达尔顿 (Dalton一个女孩为了送朋友结婚礼品,制作了一件簇状床罩。这 种特殊的手工艺结婚礼品,使得达尔顿在二次大战后成为美国的地毯制造之都。 全国最大的 20家地毯制造公司中, 有 6家位于达尔顿 ; 该市和邻近地区有 2万人 在地毯制造部门就业。 其它如纽约州特洛伊的衣领、 衣袖制造, 纽约州的格拉弗 斯维尔 (Gloversvine和约翰斯敦 (J。 hnston 的皮手套制造,麻省东北部的制鞋业 等,均有与达尔顿相似的原因。但是,一旦区域专业化格局形成以后,这种格局 将通过贸易不断积累发展下去。 推延至国家之间, 也就是说, 国家之间的专业化 和贸易格局,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 (path 一 dependence 。(3在不完全竞争和同类产品贸易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和报赏状况,取决于微观尺度上的生产技术条件。 生产技术变化, 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需求结 构和收益格局,从而影响相似要素条件下的贸易,促成同类产品的贸易。(4新贸易理论认为,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为国家和区域采取战 略性贸易政策,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比如,有一些部门规模经济 (尤其是 外部经济 十分突出,区域可以通过促进这些部门的出口和发展,获得竞争优势。 也就是说, 战略性贸易政策, 可以使一个国家改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专业化格局, 向有利方向发展。二、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理论克鲁格曼创建器“新经济地理学”是受“新贸易理论”的启发,在很多时候 “新经济地理学” 都是新贸易理论的延伸。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完全植根于新古 典主义传统(即基于理性个人行为假设的均衡模型 ,偏向静态、完全竞争和不 变报酬的研究。 大部分模型构建将世界想象为没有运输成本的世界, 国际贸易模 式由技术差异或要素禀赋引起的比较优势来决定。 基于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发生 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的事实, 克鲁格曼构建了一种即使没有比较优势的国 家也会以提高福利为目的进行贸易的模型。 1979年他在对厂商层次规模报酬递 增和消费者多样化偏好效应的讨论中, 暗示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并借用迪 克西特与斯蒂格利兹(Dixit Stiglitz,D-S 模型来建立他的观点。克鲁格曼认为 其 “新经济地理学” 最大的贡献是帮助结束了主流经济学家不考虑空间结构问题 的做法。新经济地理学沿袭了传统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在迪克西特斯蒂格 利茨垄断竞争、 替代弹性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基础上将现实世界数学化、 抽 象化和模型化。 通过描述经济活动集聚的向心力和使经济活动分散的离心力, 揭 示经济活动的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如何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集聚以及其 微观基础决定因素。目前,新经济地理学第一代理论已经发展成熟,主要包括:核心边缘理论、城市演化理论和集聚与贸易理论。1.核心边缘理论。克鲁格曼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奠定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该理论通过离心力和向心力解释了报酬递增、 运输成本和要素 流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 离心力来源于某种固 化效应存在而导致交易成本增大, 向心力则主要取决于激励劳动者更接近消费品 生产商的“前向联系”以及激励生产者集聚在较大市场的“后向联系” 。例如, 如果某地区聚集有较多的公司, 那么这个地区产品差异显著, 竞争激烈, 而且在 同等条件下, 该地区工人将拥有较高的实际收入, 进一步诱使大量工人向该地区 迁移; 工人数量的增加会通过需求拉动效应扩大市场规模, 产生克鲁格曼在国际 贸易中分析的本地市场效应。 如果此时运输成本降低到某一适当水平, 则激励每 种产品的生产将会只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地区。 因而, 当运输成本足够低、 产品差 异性显著和生产规模足够大的前提条件下, “前向”和“后向”关联足以克服非 流动性农民产生的离心力,经济将会演化成“中心外围”模式,即所有制造业 都集中在一个地区。2. 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 (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演化 。 克鲁格曼认为在经 济动力学分析中,自组织理论和复杂理论十分重要。他在自组织经济一书中 将复杂理论用于空间理论分析,并用此方法设计城市发展过程研究的一般框架。 自组织理论展示了局部和小范围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大尺度的结构变化。 城市等 级规模模型通过揭示人口增长与迁移行为为大城市增长和新城市形成提供了基 础。 通过以上模型克氏企图展示自组织活动隐含在许多城市现象中。 为了说明一 个都市区商家的相互依存的区位决策是怎样导致多中心结构在这类结构中 商家集中在几个空间上分离的聚落中形成的, 克鲁格曼建立起多中心城市空 间自组织模型边缘城市模型。 克鲁格曼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空间自组织模型以对 厂商之间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其相互作用的分析为基础, 向我们清楚地阐明了经 由 “一只看不见的手” 形成大范围内的有规则的经济空间格局的内在机理。 它回 答了早期的杜能模型以及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的中心地方理论所不能回答的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中心地方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成为空间经济学、 特别是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 经济地理学的一项重要任 务是要解释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 :如制造带和农业带的区别,城市的存在以及 产业群聚的作用。 广义地说, 所有这些集中都是因为某种形式的集聚经济而形成 和存续的, 在这样的集聚经济中空间集中本身创造了可以支持进一步的或持续的集中的有利经济环境。 在传统城市体系研究的文献中, 只要假定有集聚经济的存 在就足够了。 但是,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必须进入到黑箱的内部, 以便从更为基本 的考察中导出空间集聚的自我强化特性。 这不仅仅是因为假定集聚经济的存在看 上去有点像假定某人的结论是理所当然的, 更重要的是, 通过对空间集聚的报酬 递增之源建模, 我们可以对这种报酬如何以及何时变化有所了解, 从而探讨经济 行为如何随之而改变。 克鲁格曼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空间自组织模型正是通过对黑 箱内部的动态演变机制的深入分析, 向人们勾画出一个随时间发展的滚雪球似的 城市或区域集中的图像。 这一动态模型己经成为新经济地理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理 论支持。新经济地理学的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一方面关注集聚的空间分布, 比如集聚 的数量、 规模和产业间的空间协同等现象; 另一方面抽象化集聚的内部空间结构, 将城市抽象为区位空间中的一点。 克鲁格曼在冯杜能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多区 域模型, 将城市定义为被农业腹地包围的制造业的集中地, 并且抽象为空间结构 均衡的等距离分布的集聚点。 随后, 藤田昌久和克鲁格曼采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提 出中心城市的存在来自于前向和后向联系的作用。 他们认为,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 加, 导致腹地外部延伸并且远离中心城区, 从而形成了众多新的城市。 一旦城市 的数目变得足够多, 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对力量的存在, 城市规模和城市之 间的距离往往保持大体固定水平。 随着农业、 工业运输成本的相对下降, 则可能 最终形成由大的核心城市组成的大都市群。3.产业集聚与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通过细微修正中心外围理论,把 研究重点从集聚资源转到特定产业的地域集聚, 并进一步从产业之间的关联、 运 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来研究产业集聚与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产业的 “后向关联” 和 “前向关联” 是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两种力量, 上游和下游生产 商由于运输成本和递增回报的影响集中在单一区位。 一方面, 产业集聚依赖于在 该产业商品上的支出(包括中间投入等商品支出 ,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则恰恰 能提供该产业的较大市场, 商品生产者则被激励到上游产业区位布局生产; 另一 方面, 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 具有较大规模产业的地区将为最终商品的生产 者提供多种中间投入品, 降低该产业的最终商品的成本, 激励中间产品的生产者 在所控制的最大市场内布局生产, 而这却恰恰是下游产业。 所以, 在特定的地域,“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可以产生一种专业化过程,使制造业或特定产 业集聚到有限的几个地区。 三、克鲁格曼经济地理研究的特点 1、 研究方法特点 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分析,多采用规范模型方法。首先,他根据所研究问题, 进行分析条件的简化假设。基于这些假设,进行十分严谨的分析。因此多数观点 伴以严格的数学证明。如果简化假设基础上的抽象分析与实际有出入,将对这些 假设条件进行修改4。与此比较,现在,多数经济地理学分析已经放弃规范分析模 型,一些西方经济地理学家更加倾向于对现实世界进行不同型式的政治经济学分 析。从政治经济学观点看,克氏的分析方法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缺乏对社会经济 总体大环境(尤其是生产关系的考虑;另一方面,对历史长期过程的演变也未给予 重视。 2、 对生产方式的侧重特点 一些经济地理学家认为,在当今现实世界中,大宗生产与柔性生产并存,大企 业与中小企业并存9。经济地理学中新产业区的研究,带动一部分学者更加关注 柔性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中小企业集聚现象10,11。对中小企业区域集聚的研 究,又带来了对生产活动外部经济的重视,甚至一些学者指出,内部规模经济和范 围经济已被不断增加的市场不确定性和快速的技术变化所减缓12,13。 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研究则侧重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侧面,即强调垄断市场结构。 他的许多模型建立在这一假设以及相应的内部规模经济之上。 尽管这些假设并不 完全与现实世界一致,但有些情况下,对特定的研究对象(如大型企业为主体的地 区仍有重要意义。 3、 对生产网络的关注特点 随着生产组织关系的发展,公司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1416。然而,在大公司 增长与当地企业联系的方式上,克鲁格曼的研究与常规经济地理学研究也有明显 不同。在经济地理学新产业区研究中,由于对柔性专业化的强调,从而总体上忽视 了不断增长的公司结构内部化和全球化。在组织网络上,主要关注大公司与产业 区的相互作用方式。与克鲁格曼的市场规模效应不同,它更强调公司与当地网络 的相互作用。在克鲁格曼的研究中,更加强调大型公司的内部增长。在组织间联 系上,克氏强调市场联系,忽视公司活动产生的非物质联系(如信息、技术联系和 非正式联系(如人际关系间基于信任的联系。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克鲁格曼的研究与经济地理学中的新产业研究、政 治经济学研究均各有不同侧重。 经济地理学一方面应通过这些不同观点之间的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收养协议范文集锦:全面解读收养合同要点
- 2025年度房地产估价代理服务协议
- 2025版汽车金融分期贷款购车合同范本
- 2025版浅析劳动合同中的定金合同条款适用
-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马场总场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版智能家居系统集成试用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度行政诉讼上诉状范本制作及授权使用合同
- 2025版全新商铺门面租赁合同范本提供
- 2025年度智能设备动产质押贷款协议范本
- 2025版私人住宅智能安防系统设计与安装合同
- 2025年大学英语六级写作与翻译练习题及详解
- 基础装修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海军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大队委选拔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血管外科常用药物
- 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 校长在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顺时而为造势而上燃光而行守念而稳
- 2025-2030中国光耦元件市场竞争风险及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州水务财务笔试题及答案
- 公交交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