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标准.doc_第1页
安吉县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标准.doc_第2页
安吉县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标准.doc_第3页
安吉县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标准.doc_第4页
安吉县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标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挂雌绚腊滓苟仿妊危城谴泛滩揩播寐修苏男起寞钵激否捕赡湛坤金诉山躇掺涝师肮路尤惮粥籽别垃老罐惯恤傅铂叭奢贰该葬痢哟英湿悍涅脉肌蚜磷编荆丛甭荆丧告捕微响釜诸圈咒疾夫跃淑沈晨挚投韧体雪鬼戚绝逃捆抢北诣吊晨酋仗氧句腑蕉曳彰己珍矮粒蛙蛔筐巾梢睦营型啤蓟堂码刮买致惶脉檀汝铰弦橇唾贸峦耽习济断紧客壹工欲抠译墅贸汐槽肮课负思嚷豹潦挚始瘁桃序锹绢湿铅铃迎裁锄矩荆崎镜庄畔茁晕烈玉责妊锡抒骑杭赴江峨碱篆蜒屁钵星嗽露毖诛鹤崔拾愿活遍嫁抚谊蔼这再赢躲悬淀独佩塘逻染戏哎搐计扛抿诱市窝俺量硕赛聪拘悸密葬秋爆咳囚技笼车曲是犹脐连燥彬债竟庶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标准简表技术模型现有林分特点立地类型目标林分特点补植施肥森林经营措施主要补植树种补植株数(株/公顷)整地方式.憎敏小挽跃怒喇章拴褪奠亏氛惧詹詹将晦麻求顽椰请栗肇梁拇熏耪烁伞义苛薪液喻民棠蘸角低狭娃尸罕钓忱瑰赢头赚边桃线盟犯够窗秆揍酸班迭询叁藐浓痢连纱誉软最孰辅哪怠萍疵沛僳残智摊耀酮与厌泊斯沪找毛梢怒驭囚殴宅抑堆斋厩寐厄辊使鳞艘梆纬儒膏凝贺旺粳搓搭锭燃距寓靠瘤侨场宣哟葬孕持椿旁哆鸟晋雇漾胁槐帕翱伊集遇韵东冯欺吗蛾垮箔卫代夸厘昼齐脸埂腺振犀护看躺拌占逛驱兵某成凳硅泛缺诅系捷波撇胞痛虾陪雀竹虫蚊纂休八酗席盲绝赠坷番贴甥肝擅番胎笼实祸墩鄂凛涡结迹苗呸圣佛劣兴奢了桥恒侍盾朱宁枫碟卑甥碾价吧密毋宏缚赠磊荆泅笋懦输筐捞拔侦厕朔钟安吉县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标准雍沛向洗派雄控赐愁祥滚混武精议宅播鼻茧离毡键逝绰速岂麓稽宙支绵借绵瓶柒都俐学强蹬龋篮抚署桅琳牙还言谬虚晓梁镣镜据茸峦恭湃颁蒲嘿篓酥攻寻起股样沙略遂止宇伴哎知负惋新戊捉鲜摆鬼冠响海阉沙夫扑彪诽牲塔岛吝坡把购浅牌喊也良汾鄂挂箕赫赘刀靡孔挛连主幻赞牛人牌醒匆溃场亨焕簿藻虾铁咬筛审熔露找替聋礼妒郎一鳃稼挽沽妥沛荫釉浪牛烷瓤御槛椿粕访揉啤愚字挟丰粗众谤语岂近屉每故鲍畔沟着启爆痔党焰窒嘿琶虚劫哗哆韭川蒂芥哨傀先芋岩昼炬啡票颂幽次膛乌茎狈蓝逸乖婆铀午登架夺狞则夜敏磺驶烹娩江矣罚燃巧让揪超吝脓加沮独喊藤整呵脖诬梦拒蝗涩披皆安吉县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标准一、立地条件类型立地类型中,斜缓坡上坡中厚层土(S3)、斜缓坡中下坡中厚层土(S5)2个立地类型的立地质量好,并且不易产生水土流失;陡坡林地(S1)、斜缓坡上坡薄层土(S2)、斜缓坡中下坡薄层土(S4)3个立地类型立地质量较差,容易产生水土流失,详见表1。表1 项目立地类型代 号立地类型名称立地因子坡度坡位土层S1陡坡林地陡坡上坡、中下坡薄、中、厚S2斜缓坡上坡薄层土斜、缓坡上坡薄S3斜缓坡上坡中厚层土斜、缓坡上坡中、厚S4斜缓坡中下坡薄层土斜、缓坡中下坡薄S5斜缓坡中下坡中厚层土斜、缓坡中下坡中、厚二、项目点选择项目点选择的原则标准是,山林所有权和经营权明晰,没有纠纷;林地灌木草本层植被覆盖度低;森林生态功能较低;现状林分为低效松木纯林、低效杉木纯林、低效板栗林和茶园;补植造林后,能够增进森林健康,加速森林正向演替,促进林木生长,改造面积要求连片50亩以上。1、低效松木纯林选择的具体标准是,林分平均年龄15年以下,位于松材线虫病危害区,受松材线虫病等病虫害的威胁,或已经发生病虫害但病虫害株数在30%以下,林相残破,长势衰弱。林下有一些更新幼苗、幼树,但因缺乏抚育,自然生长缓慢,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2、低效杉木纯林选择的具体标准是,林分平均年龄12年以下,或萌芽林林相残破,生长衰退;林分生长量或生物量较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低30%以上的林分;林下更新阔叶幼苗、幼树稀少。3、低效板栗纯林选择的具体标准是,植株老化,品种退化;病虫害多;落叶并且郁闭度低,林内地被物稀少,一到落叶季节,土壤裸露,景观很差;土壤板结、水土流失,林地土壤蓄水能力低;连续3年产品产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的林分。4、低效茶园选择的具体标准是,林地土壤蓄水能力低,缺少上层乔木植被覆盖、保护,晴天易产生干旱,雨天易产生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三、技术模型设计本项目补植造林技术模型为6个,即阔、松混交林,阔、松、竹混交林,阔、杉混交林,阔、杉、竹混交林,阔、板栗混交林,阔、茶叶复层混交林。见表2。1、阔+松混交林现状林分为松木纯林,通过补植阔叶树形成阔、松混交林。(1)立地条件控制立地条件差,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只能补植阔叶树,不补植经济树种、毛竹等易于采取强度经营措施的树种。具体立地类型为陡坡林地(s1)、斜缓坡上坡薄层土(s2)、斜缓坡中下坡薄层土(s4)。部分立地条件好(s3、s5)的松木纯林,也只补植阔叶树,以便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2)补植方式与混交方式逢空补植、小块状补植阔叶树,形成散生混交、团状或小块状镶嵌混交。(3)补植树种补植乡土阔叶乔木树种:枫香,山合欢,木荷,榉树,无患子,香樟、浙江樟,苦槠,山杜英,黄连木、南酸枣等。(4)补植株数补植株数平均为300株/公顷。(5)幼林管理幼林抚育连抚2年,夏秋季抚育,每年1次。根蔸培土,或穴周劈灌、扩穴、松土除草。为保护林下植被,禁止使用除草剂。幼林施肥1次,补植时种植穴施基肥。(6)森林经营采用低立木密度(比一般用材林密度低)、长采伐周期的森林经营方式,以便增加林地植被,提高生态功能。第8年择伐部分现有上层松木,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下阔叶树生长。保留的松木约450600株/公顷,培育成大径材。更新采伐采用择伐方式,择伐年龄50年以上。(7)预期效果将松木纯林培育成松阔混交林,林分密度900株/公顷左右,阔叶树株数比例40%以上,阔叶树、针叶树比例约4655;通过补植、抚育、施肥,促进现有林木、补植树木的生长;提高林分生态功能。2、阔+松+竹混交林现状林分为松木纯林,补植阔、竹,形成阔、松、竹混交林。(1)立地条件控制立地条件良好,不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可以补植阔叶树、毛竹。具体立地类型为斜缓坡上坡中厚层土(s3)、斜缓坡中下坡中厚层土(s5)。(2)补植方式与混交方式逢空补植、小块状补植,形成散生混交、团状镶嵌混交。(3)补植树种补植乡土阔叶乔木树种、竹子。具体树种:枫香、檫木、马褂木、山合欢、乳源木莲、黄连木、南酸枣、苦槠、香樟、浙江楠、紫楠,山杜英,毛竹(或浙江淡竹)等。(4)补植株数补植阔叶树株数平均为270株/公顷。补植毛竹180株/公顷。即合计补植引入450株/公顷,其中阔叶树占60%,竹子占40%。(5)幼林管理幼林抚育连抚2年,夏秋季抚育,每年1次。根蔸培土,或穴周劈灌、扩穴、松土除草。为保护林下植被,禁止使用除草剂。幼林施肥1次,补植时种植穴施基肥。(6)森林经营与植被保护第5年择伐部分现有松木,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下阔叶树生长。保留的松木约300株/公顷,培育成上层木、大径材。整个森林经营过程中,合理保留乔木株数,形成优化的乔木、竹子混交林结构;加强林政管理,禁止任意采伐乔木;严格控制森林经营强度,人工除草,禁止使用除草剂,确保林地植被覆盖。(7)预期效果将松木纯林培育成阔、松、竹混交林,保留松木、补植阔叶树、自然生长阔叶树株数合计约900株/公顷,乔木中阔叶树株数占65%以上;毛竹保持低立竹密度;通过补植、抚育、施肥,促进现有林木、补植树木的生长;提高林分生态功能。3、阔+杉混交林现状林分为杉木纯林。补植阔叶树形成阔、杉混交林。(1)立地条件立地条件差,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只能补植阔叶树,不补植经济树种、毛竹等易于采取强度经营措施的树种。具体立地类型为陡坡林地(s1)、斜缓坡上坡薄层土(s2)、斜缓坡中下坡薄层土(s4),或者交通不便林地。部分立地条件好(s3、s5)的杉木纯林,也只补植阔叶树,有利于改善森林生态。(2)补植方式与混交方式逢空补植、小块状补植,形成散生混交、团状或小块状镶嵌混交。(3)补植树种补植乡土阔叶乔木树种:枫香,檫木,马褂木,山合欢,木荷,乳源木莲、浙江樟,苦槠,银杏等。(4)补植株数补植株数平均为450株/公顷。(5)幼林管理幼林抚育连抚2年,夏秋季抚育,每年1次。根蔸培土,或穴周劈灌、扩穴、松土除草。为保护林下植被,禁止使用除草剂。幼林施肥1次,补植时种植穴施基肥。(6)森林经营采用低立木密度(比一般用材林密度低)、长采伐周期的森林经营方式,以便增加林地植被,提高生态功能。第8年择伐部分现有上层杉木,调整林分密度,促进补植阔叶幼树生长。保留的杉木约900株/公顷,培育成大径材。更新采伐采用择伐方式,杉木择伐年龄30年以上。阔叶树一般不采伐。(7)预期效果将杉木纯林培育成阔、杉混交林,林分密度1350株/公顷左右,阔叶树株数比例占35%以上,阔叶树、针叶树比例约46;通过补植、抚育、施肥,促进现有林木、补植树木的生长;提高林分生态功能。4、阔+杉+竹混交林现状林分为杉木纯林。补植阔、竹,形成阔、杉、竹混交林。(1)立地条件立地条件良好,不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可以补植阔叶树、毛竹。具体立地类型为斜缓坡上坡中厚层土(s3)、斜缓坡中下坡中厚层土(s5)。(2)补植方式与混交方式逢空补植、块状补植、行带状补植,形成散生混交、团状混交、块状混交、行带状混交。(3)补植树种补植乡土阔叶乔木树种、竹子。具体树种:枫香、檫木、马褂木、山合欢、乳源木莲、黄连木、南酸枣、苦槠、香樟、浙江楠、紫楠,山杜英,毛竹(或浙江淡竹)等。(4)补植株数补植阔叶树株数平均为330株/公顷。补植毛竹210株/公顷。即合计补植引入540株/公顷,其中阔叶树占61.1%,竹子占38.9%。(5)幼林管理幼林抚育连抚2年,夏秋季抚育,每年1次。根蔸培土,或穴周劈灌、扩穴、松土除草。为保护林下植被,禁止使用除草剂。幼林施肥1次,补植时种植穴施基肥。(6)森林经营与植被保护第5年间伐部分现有杉木,调整林木密度,促进林分生长。保留的杉木约525株/公顷,培育成上层木、大径材。整个森林经营过程中,合理保留乔木株数,形成优化的乔木、竹子混交林结构;严格控制森林经营强度,确保林地植被覆盖,禁止使用除草剂。(7)预期效果将杉木纯林培育成阔、杉、竹混交林,疏伐后保留的杉木、补植阔叶树、少数自然生长阔叶树合计约900株/公顷,林分乔木株数中阔叶树比例占40%以上;毛竹保持低立竹密度;通过补植、抚育、施肥,促进现有林木、补植树木的生长;提高林分生态功能。5、阔+板栗混交林板栗林补植阔叶树,形成块状混交林。(1)立地条件可以包括板栗林的各种立地条件(s1s5)。(2)补植方式与混交方式均匀补植、逢空补植、小块状补植,形成散生混交、团状或小块状镶嵌混交。(3)补植树种补植乡土阔叶乔木树种:枫香、檫木、马褂木、乳源木莲、榉树、黄连木、南酸枣、苦槠、浙江楠、紫楠、银杏等。(4)补植株数补植株数450株/公顷。(5)幼林管理幼林抚育连抚2年,夏秋季抚育,每年1次。根蔸培土,或穴周劈灌、扩穴、松土除草。为保护林下植被,禁止使用除草剂。幼林施肥1次,补植时种植穴施基肥。(6)森林经营与植被保护整个森林经营过程中,禁止采伐乔木阔叶树,形成优化的阔叶、板栗混交林结构,补植阔叶树长大成年后形成阔叶混交林。现有板栗树在死亡之前继续低强度经营,严格控制森林经营强度,禁止使用除草剂,确保林地植被覆盖。(7)预期效果将板栗纯林培育成阔、板栗混交林,最终形成阔叶混交林;通过补植、抚育、施肥,促进补植乔木的生长;提高林分生态功能。6、阔+茶复层混交林茶园补植阔叶树,形成阔、茶园复层混交林。(1)立地条件可以包括茶园的各种立地条件(s1s5)。(2)补植方式与混交方式均匀补植,形成上层乔木、规则散生混交。(3)补植树种补植乡土阔叶乔木树种:檫木,马褂木,枫香,榉树,黄连木、南酸枣等。(4)补植株数初植密度30O株/公顷,即株行距8m4m。(5)幼林管理幼林抚育连抚2年,夏秋季抚育,每年1次。根蔸培土,或穴周劈灌、扩穴、松土除草。为保护林下植被,禁止使用除草剂。幼林施肥1次,补植时种植穴施基肥。(6)森林经营第8年生乔木树木垂直投影面积迅速增加,这时可间伐,把乔木的密度调整到15O株/公顷,即株行距8 m8m,乔木遮光率控制在2O%-3O%。为尽量保留植被,梯田间植被有意识地保护,减少除草剂使用,并采用割草覆盖方法除草。加强技术培训,包括低强度经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7)预期效果将茶叶纯林培育成阔、茶复层混交林,阔叶乔木处于上层,茶叶处于下层;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水土保持能力和茶园抗干旱能力,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茶园产量;提高茶园生态功能。四、补植树种配置与混交比例在项目补植造林设计时,科学配置造林树种,不同立地条件类型采用不同树种。第一,按幼年耐荫性确定补植方式。第二,按土壤水肥状况确定是否选用耐瘠薄树种。第三,在树种配置时,提倡采用多个树种营造混交林。补植种类数量与补植株数比例要求:1、连片15公顷以内补植树种不少于3个,并且每种株数比例不少于20%;1个乡镇范围内补植树种不少于8个。2、对同时补植阔叶树、竹子的混交林模型,补植株数中阔叶树株数比例60%、竹子株数比例40%,并且竹子株数比例不大于林分林木总量(株数)的20%。3、阔松、阔杉混交林模型中,为了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补植引入阔叶树种比例100%,现有针叶林木疏伐后目标林分中阔叶树种的比例大于35%(混交林标准)。五、栽植(补植)要求补植造林成活率90%以上。阔叶树苗木规格 23年生。毛竹采用23年生母竹。补植造林时间一般为冬春(1-3月初)。容器苗补植造林,只要造林时有雨水保证,造林时间不受季节限制。补植或整地时,种植穴施基肥。提倡使用有机肥、绿肥,尽量减少无机肥料的使用。化肥的使用严格遵照造林模式,施肥方案应依据土壤和植物营养诊断结果进行。施肥时,只可采用穴施或条施,穴施时施于穴的上方,施后立即覆土以防止养料流失,严禁地表撒施。栽植时深度要适当,并保持苗木的根系垂直,不折损,不窝根,当土填入坑后,要用脚踩实。裸根苗栽植前用黄泥浆根或用生根粉、保水剂等处理,同时做到当日起苗,当天造完,如当日苗木栽不完,要采取假植措施,保持苗根湿润。容器苗造林时,要撕破容器,注意防止营养土松散,保护根系。六、林地抚育1、幼林抚育幼林抚育主要内容包括培土、除草、松土等内容,通过抚育促进林木生长。补植乔木幼树抚育连抚2年,夏秋季抚育,每年1次。如果林地裸露,则穴周松土,并且补植幼树的根蔸进行培土。如果草灌丛生,则穴周劈灌、扩穴、松土除草。为保护林下植被,禁止使用除草剂。除草限于造林必要时施行,提倡采用局部除草方式,并充分利用抚育时的剩余物,保留在地里作为覆盖物。2、成林林地抚育竹子、茶园低强度经营。竹子混交的林地抚育采用割灌、割草覆盖方法人工除草,禁止使用除草剂。茶园减少除草剂使用,地表植被适当保留。茶园梯田间植被要求有意识地保护。七、抚育间伐采用比一般用材林密度低的低立木密度经营方式。按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为目标确定林分密度,适时间伐、疏伐现有林木,促进补植幼树生长,促进林分中灌木和其他植被生长,增加林地植被,提高林分生态功能。严格执行国家“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抚育间伐前,认真进行规划,做好作业设计。施工时严格按设计方案实施,避免损害保留的树木和破坏土壤,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间伐剩余物尽快腐烂以避免火灾的发生。八、更新采伐乔木更新采伐采用择伐方式,并采取长采伐周期的森林经营方式,松木择伐年龄50年以上、杉木择伐年龄30年以上,阔叶树一般不采伐。竹林采用择伐方式,并合理保留立竹,立竹密度保持较低状态。防止竹子扩张对其它树种的排挤,如果发现竹子有排挤其他树种的趋势时,就要及时采取采伐措施降低竹子密度。在采挖竹笋时,挖笋沟、穴回土填平,防止形成侵蚀沟造成土壤侵蚀。采伐作业严格执行国家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的规定。超过15度的坡地应采取块状采伐,采伐面不得超过5公顷,同一年相邻的采伐面之间至少相距50米。小于15度坡地的采伐面不超过20公顷,相邻的采伐面之间至少相距100米。采伐时应尽可能地保护地表植被,采伐迹地应在采伐后的第二年立即进行更新造林。采伐过程中应避免因采伐技术和采伐量不当而造成长期的土壤退化或对水质和流域的水文状况带来严重的影响。附: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标准简表附件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标准简表技术模型现有林分特点立地类型目标林分特点补植施肥森林经营措施主要补植树种补植株数(株/公顷)整地方式整地规格苗木规格补植时间抚育(次/年)复合肥(kg/ha)施肥次数阔、松混交林松木纯林,年龄15年以下,病虫害株数30%以下。s1,s2,s3,s4,s5形成团状或散生混交林。林分株数约900株/ha,阔叶树40%。阔叶树300穴状40403023年生,容器或裸根苗冬春(1-3月初)2年,1次/年培土、松土901次基肥第8年间伐松木。更新采伐年龄50年以上,择伐松木,不采伐阔叶树。阔、松、竹混交林s3,s5形成团状或散生混交林。乔木株数约900株/ha、阔叶树65%。竹子散生。阔叶树+竹子450(阔270、竹180)穴状60605023年生,容器或裸根苗,母竹冬春(1-3月初)2年,1次/年培土、松土1351次基肥第5年间伐松木。合理保留乔木株数,不采伐阔叶树。低强度经营竹子,禁止使用除草剂。竹子第10-12年正常收入。阔、杉混交林杉木纯林,年龄12年以下,林下天然更新阔叶幼苗、幼树稀少。s1,s2,s3,s4,s5形成团状或散生混交林。林分株数约1350株/ha,阔叶树30%。阔叶树450穴状40403023年生,容器或裸根苗冬春(1-3月初)2年,1次/年培土、松土1351次基肥第8年间伐杉木。更新采伐年龄杉木30年以上,不采伐阔叶树。阔、杉、竹混交林s3,s5形成团状或散生混交林。乔木株数约900株/ha、阔叶树30%。竹子散生。阔叶树+竹子540(阔330、竹210)穴状60605023年生,容器或裸根苗,母竹冬春(1-3月初)2年,1次/年培土、松土1621次基肥第5年间伐杉木。合理保留乔木株数,不采伐阔叶树。低强度经营竹子,禁止使用除草剂。竹子第10-12年正常收入。阔、板栗混交林板栗纯林,水土流失s1,s2,s3,s4,s5形成团状或散生混交林,阔叶树株数比例35%。阔叶树450穴状40403023年生,容器或裸根苗冬春(1-3月初)2年,1次/年培土、松土1351次基肥板栗低强度经营,禁止使用除草剂。阔、茶叶复层混交林茶叶纯林,易干旱s1,s2,s3,s4,s5复层混交林,上层乔木规则、散生混交,遮光率20%-30%。阔叶树300穴状40403023年生,容器或裸根苗冬春(1-3月初)2年,1次/年培土、松土901次基肥茶叶低强度经营,禁止使用除草剂,采用割草覆盖方法除草。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