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与广告翻译学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论红字中体现的清教思想 2母语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3AnAnalysisof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ethodinTeachingSpokenEnglishinChina 4从爱玛中的言语反讽看乔拉的反讽理论 5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探讨 6ApplicationofConstructivismtoTask-basedReadingTeachinginSeniorHighSchool7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 8ACross-CulturalStudyonLinguisticTaboo 9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 10机器翻译回顾案例分析谷歌 11FunctionalEquivalenceinChapterTitleTranslationofADreamofRedMansions12关于王尔德童话的研究 13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14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 15涉外商函的特点及其翻译 16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17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799757938 18论中美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 19AStudyofCohesioninEnglishTradeCorrespondences 20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21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 22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 23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 24CulturalBarriersinCommunicationbetweenChineseandAmericans 25论某人住在一个多美的小城镇的语言艺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 26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 27论被动句的翻译 28论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 29疯女人的呐喊简爱中失语疯女人的解析 30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 31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32AFeministReadingofThePortraitofaLady 33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人的性格差异 34英语写作中干扰因素的分析 35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36从谚语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37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38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 39从目的论看中国企业简介的英译 40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41HumorandSatireinRunningforGovernor 42“eye”的认知分析 43ABriefComparisonBetweentheTwoTranslationVersionsofD.H.LawrencesTheWomanWhoRodeAway 44AComparativeAnalysisofEnglishVocabularyTeachingbetweenChinaandAmericaatthe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Level 45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 46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英汉禁忌语的异同 47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幽默性以同木乃伊的对话为例 48蝴蝶君中两位主角的心理冲突 49苔丝悲剧的自身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50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 51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研究 52浅析简爱的双重性格 53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 54ASurveyoftheManifestationsof“Babel”intheMovieBabel 55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 56浅析目的论下宣传标语的英译失误 57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58TheAnalysisofNarrativeTechniquesinWilliamFaulkners“ARoseforEmily” 59中国英语初探 60传统美德与反传统个性的结合小妇人中乔的形象分析 61教师在农村初中英语游戏教学中的角色分析以某中学为例 62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研究 63AStudyofTranslationofEnglishAdvertisingLanguagefromtheAestheticPerspective64英语公益广告中隐喻的应用及翻译研究 65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几种婚姻模式 66解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玫瑰”的象征意义 67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68ATentativeComparativeStudybetweenChineseWineCultureandWesternWineCulture69OnVirginiaWoolfsFeminisminARoomofOnesOwn 70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 71TheGrowthofHumphreyWeydeninTheSeaWolf 72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 73论英汉植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74AnAnalysisofAngelsAmbivalentPersonalityInTessoftheDUrbervilles 75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76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材料英译 77追求自然和谐的童真理想解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78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79分析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80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81TheInfluencesofElectronicCommerceonInternationalTrade 82HumanisminATaleofTwoCities 83言语行为理论与英文电影幽默语的翻译 84AnalysisonPaulMorelsLifePassagesfromthePerspectiveofLawrencesUnconscious85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帽子和鸭子的象征意义 86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87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88WhoWastoBlame:TheInfluenceofCommunityonPecola 89华兹华斯与阮籍诗作思想对比研究 90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 91AnalysisonMoonImageinLawrencesNovelsIndustrialismandChauvinism92TheLinguisticFeaturesofAmericanInauguralAddress 93ImpactofLatinonEnglishVocabulary 94词义的选择和商务英语的汉译 95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96论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救赎中的反讽 97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98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 99TheStudyofChineseBodyLanguage 100永别了,武器的意象分析 101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102英汉恭维语语用对比研究 103当幸福来敲门的人际功能文本分析 104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成长悲剧的成因分析以及对当今青少年的启迪105AnAnalysisofAmericanandChineseCultureinKungFuPanda 106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 107论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 108ATentativeAnalysisoftheReasonsforMcDonaldsSuess 109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110美国个人主义对民众生活信念的影响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 111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 112浅析艾米丽?迪金森诗歌的主题思想 113论牧师的黑面纱中的宗教讽刺 114英语委婉语及其语用学原则 115凯瑟琳与苔丝悲剧命运的比较 116论英语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干扰及相应对策 117TheAnalysisofPearlinTheScarletLetter 118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119TheLinguisticFeaturesofAmericanInauguralAddress 120中英礼貌用语差异 121InfluencesofEncouragingWordsonStudentsInHighSchoolClasses 122浅析中英恭维语 123AStudyontheEffectiveWaystoImproveMemoryEfficiencyinConsecutiveInterpreting124西风颂两个汉译版本的文体分析 125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 126从英式桌球斯诺克看英国的绅士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27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128JaneAustensOpiniontowardsMarriageinPrideandPrejudice 129从翻译美学角度评析白朗宁夫人“HowdoILoveThee?”四种汉译本的得失130少儿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131论词典在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有效利用 132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133AnArchetypalStudyofJ.D.SalingersTheCatcherintheRye 134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135浅析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 136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 137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 138我,机器人中苏珊?卡尔文的女性角色分析 139Angelicdevil:ananalysisoftheimageofCatherineinWutheringHeights 140On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ChinaandAmericafromthefilmTheTreatment(GuaSha)141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142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 143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 144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 145论红字中珠儿的象征意蕴 146商标翻译的美学特征和技巧 147紫色后殖民语境中耐蒂的觉醒 148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 149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人物形象分析 150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151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152从绝望到适应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心理变化 153解析安娜与国王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154霍桑的矛盾心理及其体现在红字中的对比描写 155二战后美国摇滚乐的发展及影响 156试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理想家庭的破灭 157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58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 159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160CulturalConnotationofColorWordsi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 161浅析飘中的女性意识 162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评析夜色温柔中美国梦之破灭 163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164不同的音乐折射不同的文化 165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 166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167“理想化”和“反理想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题辩析 168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改善方法 169奥巴马演讲词的人际意义研究 170英汉基本色彩词的种类、特点与其文化映现对比 171浅析英语习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172OntheConceptualBlendingofBusinessEnglishWordChunksandTheirTranslation173论呼啸山庄中耐莉丁恩的作用 174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 175Onthe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ofEntertainmentNewsReportsViewedfromtheStylisticPerspective 176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 177从关联理论分析辛弃疾的诗词翻译 178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179UnavoidableTragedyACaseStudyofTessofthedUrbervilles 180“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开题报告+论)181关于英语谚语翻译的一些意见 182浅析贵妇画像中的心理描写 183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 184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开题报告+论) 185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 186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 187从文化角度谈旅游翻译 188AnAnalysisoftheDividedHumanNatureinO.HeysMajorWorks 189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 190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 191法语给英语带来的影响 192希望和宿命论之间的挣扎-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 193 194从穿靴子的猫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 195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196浴火凤凰美国黑人作家眼中的黑人生活 197寂静的声音送菜升降机中的沉默 198从保罗的恋母情结角度分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199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200NaturalisminSisterCarrie 名称: 姓名: 学号:学院: 班级: 张瑞xx41000144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一班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后来哲学家塞尔(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最终使其成为语言学以及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将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概述,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近几年来言语行为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关键字: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综述 自从语用学被确认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来,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心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兴趣,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研究重点,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起到极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在理论上越来越完善,取得不少新的发展和成就,同时它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如今,言语行为理论已被应用于研究语言中的多种现象,并且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一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他“把语言视为一种游戏,是对语言的分析从语形和语义的层面转向于语用层面,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使用,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有价值”1。奥斯汀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和“意义使用论”的启示下,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奥斯汀划分了“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奥斯汀把表达有所述之言的句子称为“表述句”,而把表达有所为之言的句子称作“实施行为句”,简称“施为句”。表述句的目的在于以言指事,而施为句的目的是以言行事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种简单的两分法并不科学,表述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施为句。所以在这种理论的缺陷上,奥斯汀又发展了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也就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第二阶段。他把言语行为分为“以言指事”(locutionaryact)、“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act)、“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act)三类。在这三类行为中,语用研究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因为它与说话人的意图一致,所以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言外行为上。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美国哲学家塞尔(J.RSearl)继承并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把对言语行为的理论和对话语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3。塞尔认为奥斯汀对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只是对施为动词的分类。塞尔把以言行事行为重新分为五类:断言类(assertives)、指令类(directives)、承诺类(missives)、表达类(expressives)、宣告类(declarations)。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发展是他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就是解决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语句的字面意思和说话人的言外之意的关系问题,同时强调了语境和交际者双方共有的知识在理解话语时的重要性4。 奥斯汀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言交际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让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拓宽了应用的范畴。 奥斯汀认为施事行为是规约行为。但事实上,自然语境中的施事行为与仪式、典礼这种高度程式化的语境中的施事行为绝然不同,而且规约性更小。现实生活中只有小部分施事行 为是规约性的,他关于施事行为是规约性的观点具有片面性。奥斯汀对施事行为的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奥斯汀把对施事行为的分类等同于对施事动词的分类。他只是假定这两者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并不是客观事实。如“announce”(公布)是一个施事动词,但不代表一种施事行为,只表明做某一施事行为的方式。而且分类的各个类内部内容庞杂混乱。如表态行为类就包括了感谢、道歉、赞扬、祝贺、怜悯等等,纷繁混杂。另外一点是奥斯汀犯了行为等于效果的概念谬误。顾曰国(1994)说要判断说者是否做了某一取效行为不能不考虑他的动机和意向,奥斯汀忽略了这一点。他认为这种谬误的产生是因为奥斯汀用因果关系来解释效果的产生,把话语产生效果解释为因引起果。5孙淑芳(1998)也认为正是因为奥斯汀在对 6取效行为的概念将行为等同于效果,所以导致后来一些学者对取效行为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赵敦华(xx)认为奥斯汀对表达语义行为谈得极少,也没有深入探讨完成语旨行为(即施事行为)与取得语效行为(即取效行为)的关系、意义与句法对完成意旨行为(即施事行为)的限制等问题;认为奥斯汀的思想重区别,不重比较、联系,分析有余,综合不足。7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它的应用价值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很多专家和学者也着力于开发其应用价值。言语行为理论被应用在多种文化和语言当中,应用研究的成果相当显著。下面主要选取我国近几年来,对言语行为理论在多种文化和不同领域中取得的应用成果进行简单的综述。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是语篇语言学的研究焦点!对于语篇分析,胡壮麟认为:“语篇分析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的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具体的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的行为。”8黄国文认为:“语篇分析是指对比句子或语段更大的语言单位所作的语言分析,研究语篇中句子排列与衔接和连贯,是一种超句法分析,其目的在于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的语篇。”9不难看出,语篇分析的内容主要是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语境和体裁!而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是脱离语境的句子或话语所实施的单个的行为。语篇分析和言语行为理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揭示语言运用的规律和语言的意义。 苗兴伟在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一文中很好地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篇分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言语行为和语篇分析的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语篇分析又进一步促进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10。刘森林运用语篇语用学的方法探讨了“语篇分析和言语行为理论之间密切的关系”11。这两篇文章都总结性地陈述了语篇分析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关系,同时由于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是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语境和体裁,故而之后讨论关于语篇和言语行为之间的关系的文章都呈现具体化的趋势。即语篇分析内容具体化,不仅是指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而且还意味着语篇体裁的具体化。 陈海庆和张绍杰从语篇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不同层面探讨语篇连贯的问题,提出了“语篇在言语行为不同层面上连贯的有形性、隐形性和无形性的理论模式”12,用言语行为理论解释语篇连贯就可以从语篇的内外关系、说话人的意图、受话人的认知和反应等方面完整地把握语篇连贯,更好地抓住语篇的实质。而卞凤莲和裴文斌则从语篇翻译的连贯性角度考察言语行为理论对语篇连贯之间密切的联系,认为“连贯的关键不是其语法成分的线性组合,而是对其中交际意图的揣摩和考量”13,因此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语篇的连贯性,能注重作者意图、隐喻等分析,从而有助于语篇的整体连贯的实现。 至于语篇体裁的具体化是指不总结性地分析语篇与言语行为之间的关系,而是细化要分析的语篇体裁,比较常见的语篇体裁有广告体裁、商务信函、合同体裁等等。如:栾吉斌、单军娜从“语篇的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的三个层面讨论了广告语篇的连贯”14,并结合 实例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对广告语篇连贯的解释力;蒲琴、李莹将言语行为理论与商务语篇结合起来,“剖析言语行为在国际贸易英语函电中的表现和作用,论证作为言语行为的国际贸易英语函电是如何以言行事的”15,为商务函电类语篇体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从上述中可以看出,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的结合越来越具体化,研究也逐渐细化,应用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研究 翻译学有着很悠久的历史,翻译研究也从研究翻译标准、翻译方法等逐渐转向为翻译和其他学科理论的结合研究。翻译学和语言学的联系历来就很紧密,很多语言学中的理论都对翻译研究有指导作用。BasilHatim&IanMason在其著作语篇与译者中就系统地分析了各种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示意义,其中言语行为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对翻译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我国近些年对翻译和言语行为结合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其中有概述性讨论翻译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也有具体的翻译文本、各种学科翻译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的分析。 翻译在实践过程中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的,有于源语文本方面,也有目标文本方面的,还有文本之外的因素,同时也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制约。而言语行为理论能够在目标文本更准确反应源语文本的目的和意图。因为翻译要看源语文本在语境中的含义,翻译中根据语境辨认原文的言外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字面意义往往不是原作者的真正用意。 作为译者无论采取何种翻译标准,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源语语言中的各种含义恰当地传递给目标读者,而“采用语用翻译视角,争取源语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语用等效”16,可以帮助译者在给定的语境中翻译出源语语言文化方面的含义,当然“为完成这个任务译者不仅需要运用句法、语义、文体等知识,也需要运用语用知识对文本的言外功能进行细致、深人的分析,然后在处理源语文本时才能确保翻译的最佳等效性”17。很多时候,原文和译文的绝对等值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不得不舍弃一些层面的等值,因为“译者的使命就是要尽量使译文与原文保持最大程度的等值,即表意、行事和取效三种行为的等值”17,所以在三种言语行为无法同时取得等值的时候,应该舍弃言内行为意义而追求译文与原文在言外行为意义和言后行为意义上的和谐统一。总的来说,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研究翻译,能够很好地传达出原文的意图,达到翻译的语用或功能对等,顺利地实现语言交际。 言语行为理论和翻译应用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成果,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司显柱根据“言语行为框架中形式、功能、情景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据此得出的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18,并且根据这一标准分析了同一原文本的三个汉译本的得失之处。两年后,司显柱结合文学翻译实例论述了文学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神韵$精神和意旨,而不是拘泥于对原文字眼的亦步亦趋”19。对于翻译界的难题英汉双关翻译,艾琳“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提出英汉双关最理想的翻译就是实现原文与译文在言内、言外、言后行为意义层面的完全对等”,并强调“最可行的翻译在于追求两者在上述三个层面的最大限度的接近”20。皮维以英语谚语为例论证了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翻译模型,这个模型“综合了言语行为分析模块和语境分析模块,并通过指令性和非指令性两类谚语的实证分析论证 21了该模型对于谚语翻译过程的有效性”。从以上的应用研究看出,言语行为理论和翻译 的应用研究结合越来越深,对翻译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且对翻译实践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言语行为理论与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言语中掌握语言现象;在言语中提高理解话语的能力;;在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语言。而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基本理论,冲击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 外语教学中心的转变。 在我国英语是第二语言,因此本文中所指的外语教学主要是英语教学。孙桂英从言语行为理论的关联理论视角,认为教师的话语如何能使学生在文化背景、情感及认知过程方面获得最大的关联性是至关重要的,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结论:“言语行为理论使诸多研究从以语言知识研究为中心转向以交际功能为中心;也使外语教学从以语言形式和教学方法为中心转向以语言功能和教学内容为中心。这样,使学习者不但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知道了正确的句子结构,而且还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语言以避免出现语用错误”。22 同样也有从文章理解的构建层面上分析两者的关系,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把对文章的理解建立在词、句子层面上,侧重于逐词逐句的分析,因此对文章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语言和形式;而高桂珍、时真妹探讨了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的外语教学应该将“逐词逐句的句子层次的教学变为篇章层次教学”23,这样才能走出句子的界限,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和视野上对语言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学生会高效地学习掌握语言、学会使用语言以避免语用错误。在这之后,也有不少人对言语行为理论和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有讨论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也有直接探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外语教学的关系。这些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起到的积极作用。 三言语行为的研究路向 (一)单语研究转向双语或多语综合比较研究 今后的言语行为研究将加快摆脱单语分析的局限,更加着重两种以上语言的综合对比分析,这将有助于人们更为客观评价语义理论系统,寻找符合实际操作的模式,进而把相关理论框架运用于语言翻译、语言习得、外语教学等诸多层面。 (二)多学科交叉研究 一般人认为言语行为属语用学研究范畴,“人们为实际交际目的在具体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是回答语言如何用之于行”,“体现言则行”。然而言语行为又与语义学关系密切,“研究语句的意义方面,在原则上与研究言语行为无任何区别”(Searle,1969;索振羽,2000)。纵观语义研究的历史,我们知道:语义学在经历了准备阶段(1825-1880)、词源学阶段(1880-1930)、结构主义阶段(1930-1962)后,目前正处于多元化阶段。多元化阶段的语义学研究呈现出的多学科、跨学科、多维度、多层次四大特点是今后语义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束定芳,2000)。基于言语行为与语义学的密切关系,言语行为的研究也将会是多学科、跨学科、多维度、多层次的。“从语言学发展的轨迹来看,18世纪是哲学的世纪,19世纪是历史比较的世纪,20世纪是描写和转换的世纪,21世纪将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世纪。”(王铭玉,1999,7) 四总结 本文粗略综述了近几年言语行为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其中详细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在语篇分析、翻译研究、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这些成果反映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价值,也反应出其应用范围和领域越趋宽广,研究深度逐渐加强。另外,也提出了言语行为的研究路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注意到,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研究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继续加强对言语行为理论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应用研究,促使言语行为理论取得新的发展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贵春,贺天平.现代西方语用哲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xx.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xx. 3朱慧敏.继承与发展:从言语行为到交往行为理论J.同济大学学报,xx(4). 4朱慧敏.语言哲学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发展评述J.山东社会科学,xx(3). 最新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永别了,武器一书所体现的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3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 4中英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5中英道歉语及应答差异 6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应用 7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 8浅析虚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 9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10论爱伦坡小说莫格街谋杀案中悬疑的设置 11TheAnalysisofPromotionStrategyofLOralinChina 12HowtoAvoidChinglishonEnglishWritingofSeniorHighSchoolStudents 13论织工马南中的象征意义 14从美国刑侦剧犯罪现场调查看讯问过程中合作原则的违反 15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6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17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弗兰克的人物分析 18TextCohesioninEnglishBusinessContracts 19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20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破灭的主要原因 21从时间视角分析伍尔芙的达洛卫夫人 22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23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 24TheOtherizationofChinainTheWomanWarrior 25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 26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27浅探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28麦田守望者成长主题解析 29分析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 30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 31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32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EuphemismsandInfluenceso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33恋爱中的女人人物及其人物关系的象征分析 34AnAnalysisofDavidCopperfieldsDualCharacter 35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帽子和鸭子的象征意义 36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37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圣克莱尔一家的人物分析 38AnAnalysisoftheTragicFateofMaryTurnerinTheGrassIsSinging 39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40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41RhetoricalArtand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SuggestionsofBusiness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42ComparisonsofSino-U.SFamilyEducation 43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44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 45中美婚姻观对比研究 46AnAnalysisoftheImagesinTheCatcherintheRye 47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48绿色山墙的安妮女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分析 49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50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51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52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53看不见的人中的“暗与明”意象探究 54歇斯底里的舞台自语者寻找格林先生主题解读 55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技巧 56会话含义理论在英文广告中的应用 57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 58多丽丝莱辛屋顶丽人与威廉福克纳干旱的九月中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59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 60 61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使用策略 62TheProcessofAnnasSpiritualIntegrationinDorisLessingsTheGoldenNotebook63凯特肖邦小说觉醒中的超验主义思想分析 64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 65圣经与人类文明起源 66金钱与婚姻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价值与导向 67化学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68从目的论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69从人际功能和言语行为理论解析儿子与情人的对话 70彼得潘孩子和成人共同的童话 71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浅谈 72亚哈与桑提亚哥人物的对比研究 73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74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75时间中的孩子成长主题分析 76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77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78对最蓝的眼睛黑人的悲剧命运的分析 79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80ESA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81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 82浅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女性意识 83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 84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85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欲望分析 86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的文体分析 87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分析 88 89从唐诗不同译本看数字词汇翻译得与失 90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 91雨中的猫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92DifferentCulturalConnotationsofAnimalglossariesinChineseandEnglish 93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94从热爱生命和马丁伊登中透视杰克伦敦心中对生命的执爱 95浅析美剧台词中幽默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 96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97“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开题报告+论)98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认知隐喻 99OntheDisillusionofGatsbysAmericanDream 100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101分析双城记中的讽刺用法 102从韦恩布斯的修辞理论角度分析爱玛中的修辞手法 103OnthePrincipleofEleganceintheTranslationofBusinessContracts 104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105傲慢与偏见的婚姻分析 106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 107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 108CharacterisFateAnAnalysisoftheTragicFateofHenchard 109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110到灯塔去的象征性隐喻分析 111汉语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研究 112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113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 114关联理论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的汉译 115从虎妈战歌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16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比较 117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 118YellowPeriltheImageofFuManchuintheWest 119用本我,自我,超我的弗洛伊德理论来解析红字 120双关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1中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2埃德加爱伦坡的文学理论在厄谢府倒塌中的应用 123对卡斯特桥市长主人公亨查德矛盾性格的分析 124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 125从谭恩美喜福会中审视中西文化冲突 126从盲人中的“血性意识”看劳伦斯的文明观 127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28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商务谈判委婉语研究 129从人性的枷锁分析毛姆的写作手法 130CulturalDifferencesandTranslationStrategies 131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132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形象解析 133企业资料的翻译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深圳市民办学校教师聘用合同书范本
- 2025江苏南通市川姜镇招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讲解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个人二手车买卖合同模板
- 2025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所属事业单位第十三届人博会引进人才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甘肃财贸职业学院考核招聘博士研究生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大岭乡储备村“两委”后备人才8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公开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2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国企运营资产管理办法
- 中国手机美容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Google】2025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市场数据、渠道打法、ROI全盘点)
- 校园导向标识设计
- 2025垂直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化落地现状及潜力应用场景分析报告
- 农业植保员培训课件
- 大班徒步秋游活动方案
- 成人高考计算机毕业论文
- 呼吸内科发热宣教
- 山洪防御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生防霸凌课件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