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方法.doc_第1页
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方法.doc_第2页
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方法.doc_第3页
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方法疫源地是指现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和传染源可能播散病原体的范围,亦即易感者可能受到感染的范围。疫源地消毒是对存在着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的一种重要措施。 疫源地消毒的分类 根据实施消毒时间的不同,疫源地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是指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目的是及时杀灭或去除传染源所排出的病原体,它需要多次重复进行。为便于工作的开展和保证消毒效果,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尽可能做到分住室、分饮食、分生活用具。消毒的主要对象是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主要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脓液、痂皮等)、生活用品或用具、衣物、被单、居室和生活污水。终末消毒是指在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如传染病病人住院、转移或死亡后,对其住所及污染的物品进行的消毒;医院内传染病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终末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遗留下来的病原微生物,这是消灭疫源地的重要措施。不同种类传染病的终末消毒执行如下: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霍乱、鼠疫、天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肺炭疽、艾滋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病,必须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或由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负责进行;对乙类传染病中的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白喉等,必须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由病人的陪伴人员或所在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也可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疫源地终末消毒工作程序1、消毒人员接到传染病消毒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赶赴疫点开展终末消毒工作。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2、消毒人员到达患者家后首先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是否符合,了解发病日期、病人居室、活动场所及日常使用的物品等情况,并据之确定消毒的对象、范围和方法。3、消毒前脱掉外衣,将其置于洁净处,穿戴好隔离服、帽、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和胶鞋;进行现场观察,了解污染情况,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并按面积或体积、物品多少计算出需配制的消毒药物量。4、在实施消毒前,检验人员可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以了解消毒前污染情况;关闭门窗,保护好水源,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若为肠道传染病,应先灭室内蝇,再进行其他消毒。5、将需集中消毒的污染衣服、床单等用品收集在一起进行处理,对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残余物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严格进行消毒。5、消毒顺序: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后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家具、墙壁等进行消毒。对呼吸道传染病疫源地重点做好空气消毒。对肠道传染病疫源地的终末消毒程序是:先采样检测,后进行消毒;先喷洒消毒表面。后浸泡消毒物品;先喷雾脚下通道,后喷洒污染区域;先喷洒墙壁,后喷洒物品;先消毒重点污染区,后消毒一般污染区;先消毒饮用水,后消毒污水;先消毒呕吐物,后消毒粪便。6、室内消毒完毕后须对其他污染处(如走廊、楼梯、厕所、下水道、自来水龙头或饮用水井等)进行消毒。7、对病人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或浸泡消毒。进行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3次。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如废弃物等,可在征得患者家人同意后进行焚烧。8、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卫生处理。9、消毒工作完毕后,消毒人员应将所有的消毒工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脱下隔离衣、帽、日罩、胶靴等,将衣服折叠好,使脏的一面卷在里面,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10、最后,消毒人员清洗双手并消毒,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离开前告诉病家消毒后1-2小时彻底开窗通风,擦拭打扫,并填写好工作记录。各种对象的基本消毒方法1、排泄物和分泌物:对粪便要先消毒后再入便池,对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升加漂白粉50g或20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L,搅匀放置2h;对尿液,每升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g或10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h;对成形粪便,用20%漂白粉乳剂或50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等,用1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530min。对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应煮沸15min,或浸泡于1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中作用1530min。2、食具和食物:对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对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min,或用12mg/L臭氧水冲洗11.5h。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应煮沸30min或用20%漂白粉乳剂、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h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3、地面、墙壁、门窗: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0.51g/L二溴海因或12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的吸液量为150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的吸液量为100ml/m2。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1次,喷药量为200-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1次,每次作用时间应长于60min;有芽胞污染时应用0.5%1.0%过氧乙酸溶液或30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喷洒量与繁殖体污染时相同,作用时间长于120min。4.手和皮肤:用0.5%碘伏溶液或0.5%氯已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3min,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3min。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5.空气: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m3、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ml/m3加热熏蒸2h,或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10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0.51h;对细菌芽胞的污染以2%过氧乙酸(10ml/m2)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0.51h。6.衣服、被褥、床单:对被细菌繁殖体或病毒污染的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min;对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则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具体方法是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置于密闭环境,用15%过氧乙酸7ml/m3加热熏蒸12h;被细菌芽胞污染时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熏蒸消毒用药量为15%过氧乙酸20ml/m3。7.污染的生活污水:对静止的污水水体按有效氯80100mg/L的量投入消毒剂,作用11.5h,保持余氯46mg/L后排放;对流动污水的水体,应先做分期截流,然后再按消毒静止污水水体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消毒和检测,符合要求后放流。8.家用物品、家具、玩具: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12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对布制玩具尽量做焚烧处理。9.病人尸体、动物尸体:对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炭疽等病人的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并将其口、鼻、耳、肛门、阴道用浸过0.5%过氧乙酸棉球堵塞后尽快火化。对因鼠疫、炭疽、狂犬病、禽流感等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一经发现,立即深埋于地面2m以下(炭疽病动物尸体并四周、上下要均匀铺垫5cm漂白粉)或焚烧,并应向死亡动物周围(鼠为3050cm,大动物为2m)喷撒漂白粉。各类传染病消毒方法一、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类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空气、空气中的飞沫和尘埃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肺结核、流脑、白喉、猩红热、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l 消毒方法1.空气:经常性开窗通风。2.对痰及口鼻分泌物:用纸盒、纸袋盛装后丢弃。3.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水沸腾后继续煮20分钟30分钟,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4.食物: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5.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涂擦,作用1小时,浸泡时消毒液要浸过容器。6.地面、墙壁、门窗: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7.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棉布类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浸泡在75以上的热水中30分钟。8.家用物品、家具、玩具:可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洗,再用清水洗净。9.手与皮肤: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用含有效碘0.5的碘伏溶液涂擦,作用1分钟。也可用75酒精涂擦,作用1分钟,或用经卫生部门批准的手消毒剂搓洗1分钟。二、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湿一类以粪口传播为主的传染病,粪便污染食物或饮水、手等,经粪口途径传播造成流行。这类传染病主要包括:甲型和戊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另外,甲型和戊型肝炎还可通过食用生的污染贝类,如:牡蛎、蛤、贻贝与毛蚶受感染。细菌性痢疾也可经由携带细菌的苍蝇、蟑螂等污染食物而传播。l消毒方法1.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水沸腾后继续煮20分钟30分钟,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2.食物: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3.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需及时清除,容器可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涂擦,作用1小时,浸泡时消毒液要浸过容器。4.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棉布类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浸泡在75以上的热水中30分钟。5.家用物品、家具、玩具:可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洗,再用清水洗净。6.手与皮肤: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用含有效碘0.5的碘伏溶液涂擦,作用1分钟。也可用75酒精涂擦,作用1分钟,或用经卫生部门批准的手消毒剂搓洗1分钟。三、经血传播的传染病经血传播的传染病主要经血液传播(如输血、使用血制品、静脉吸毒、通过诊疗器械等)和母婴传播,也可经性行为、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传播。主要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淋病和梅毒等。(一)消毒方法1.感染者和病人流出的血液与性分泌物:应就地进行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溶液(含有效氯5000mg/L)将流出的体液全部覆盖,作用20分钟30分钟。对血液污染的物品,应煮沸20分钟30分钟,或浸泡于含氯消毒剂溶液(含2000mg/L)中作用60分钟。2.地面、墙壁、门窗: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3.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棉布类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浸泡在75以上的热水中30分钟。4.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水沸腾后继续煮20分钟30分钟,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