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仪式规范及流程_第1页
升旗仪式规范及流程_第2页
升旗仪式规范及流程_第3页
升旗仪式规范及流程_第4页
升旗仪式规范及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升旗仪式规范及流程篇一一、入场退场及站队1 、按照学校规定的升旗时间,一般为每周一的早晨北京时间 9:50 ,按时整队有序进场,到达指定地点。退场时,待主持人宣布后进行,排着整齐的队伍,按规定次序退场。进、退场做到迅速、安静、整齐。2 、站队时,精神饱满,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保持前后距离,不得出现推、拉、挤、说、笑等现象。3 、每班进场后以二路纵队在指定地点按每人一臂的距离站齐,面向国旗台,班主任一律站在本班队伍的前面,辅导员站在队伍的后面,其余教师男女各一排在指定地点列队。4 、全体师生着装整洁,学生穿校服,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队徽)。不得无故在教室滞留,因病须向班主任请假。5 、整队:由体育教师负责。6 、宣布升国旗仪式开始。二、出国旗1 、奏乐。旗手( 1 名)肩扛国旗,护旗( 2 名)在旗手两侧,执旗在前,护旗并列在后,三人以三角站立,仪仗 4 人并列在护旗手后面。伴随奏乐,按节奏由出旗点以整齐的正步走向升旗台。随着奏乐停止,变齐步走上升旗台,旗手、护旗手在旗杆下立正站立, 4 名仪仗手分别站在升旗台四角,面向旗杆立正。执旗手快速固定国旗,护旗手托旗, 2 名护旗手一人拉绳,一人拿旗角,等待升旗。整个过程训练有素,快静好,不得使国旗落地,做好升旗准备。2 、出旗过程中,全体师生整齐列队,立正站立,保持肃静,行注目礼。三、升国旗1 、奏 国歌。升旗手在国歌前奏结束时,立即把国旗展开,徐徐升旗,要求音乐停止时,正好升到顶端。2 、升旗过程中,全体师生保持肃静,脱帽立正,行注目礼致敬,目光随国旗的徐徐上升上移。场外人员在升旗时,不得走动、喧哗,待升旗仪式结束后方可走动或入内。少先队员行标准队礼(五指伸直并扰,由胸往上高举过头,掌心向左下方,胳膊与肩部成 45 度夹角),迟到的同学在原地站立,并敬礼。3 、升旗时,所有在场人员必须肃立,严肃认真,精神饱满,不得左顾右盼,交头接耳。4 、国歌伴奏应音调准确、保证质量。执旗手按要求固定好拉绳。5 、师生齐 唱国歌, 唱歌时 态度庄重,声音响亮,节奏准确,口齿清晰。6 、老师和学生在国旗下宣誓,都要使用国语,要脱稿。四、国旗下讲话1 、国旗下讲话:可由校领导、党团员及优秀团队代表或邀请劳动模范、优秀学生代表等先进人物作简短而有教育意义的讲话。讲话稿以前沿时事和德育等为讲话内容,字数在 500600 字左右,要精心认真准备,保证质量。讲话完毕,讲话稿交少先队存档。2 、讲话时要用普通话,自然流畅 , 语气生动 , 富有感染力、号召力。五、值周小结具体、客观、准确地指出值周中发现的优缺点,并进行分析,表扬与批评要清楚、公正。六、(机动项)A 、 “ 国旗下荣誉时刻。 ” (发奖状,表扬等)B 、自主教育活动:根据国内外时政大事、学校工作重点等,适当安排合理的教育活动,向学生进行教育提醒、动员鼓励。有关部门提前与政教处联系以便做好安排。七、升(降)国旗要求:1 、每周一早晨无特殊情况,应举行升国旗仪式,假期除外。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相关班级按要求交齐升旗的各种材料(主持词、讲话稿等)。2 、重大节日、纪念日及重要集会应举行升国旗仪式。3 、升挂国旗,应当早晨升起,傍晚降下。遇有恶劣天气可不举行升旗仪式并可不升挂国旗。升降国旗时,应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4 、主持人、旗手、护旗、仪仗人员由各班推选代表轮流担任。值周班级,负责每天升旗、降旗。旗手、护旗、仪仗队必须经过严格训练,举行升旗仪式时,旗手、护旗手、仪仗队着装必须统一,戴白手套,方可执行升降旗任务。5 、每次升旗仪式,讲话人员、主持人、音响准备人员、升旗手、护旗手、考勤人员等提前到指定地点做好准备。6 、每日放学静校前(含恶劣天气),由旗手和护旗及时降下国旗。在值周内,国旗降下后由旗手放到本班班主任处存放。放假或值周结束,国旗交德育办存放。7 、各班要确保国旗整洁,如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8 、升旗仪式全体教职工参加情况纳入考勤,必须准时参加,按指定位置站队,给学生做出表率,办公室检查并做好记录。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事先请假,按有关制度处理。篇二五 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学校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是对全校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广大师生爱国、爱校的精神,根据国旗法中有关条款的规定,对升旗仪式提出以下具体要求:一、我校每周一 课间操时间 举行升国旗仪式,全体师生都要整队集合参加升旗仪式,非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缺席。二、举行奏国歌、升国旗仪式时,全体师生向国旗行注目礼,自觉肃立,精神饱满,不左顾右盼,不交头接耳,手上不拿东西,肩上不挂包。三、升旗由 各班级轮流 负责,并按国旗法规定执行。旗手、护旗要由品学兼优的同学轮流担任,并经过严格训练后方可胜任升降任务。四、国旗升起后,由 当天升国旗班级学生代表作国旗下讲话,如有必要由 学校领导或教师作国旗下讲话 。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升旗仪式结束后师生有秩序退场;在春秋等适宜季节, 学 生 必须 着校服参加升旗仪式。 学校将安排人员督查。五、学校在国庆节、劳动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都要升挂国旗,学校的重大活动也要升挂国旗,但不举行集体升旗仪式。六、 规定的升旗仪式时间,若因天气或特殊情况不能正常进行时,经领导批准方可不进行。七、全校师生员工都要做到尊重和爱护国旗,对升国旗仪式态度不端正者,对损坏国旗及设施者,对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追究责任。八、 出旗采用正步或齐步走;两名升旗手两名护旗手,采用 2 2 方队。流 程1 、宣布升旗仪式开始2 、出国旗3 、升国旗4 、升校旗5 、国旗下的讲话6 、升旗仪式结束。篇三升旗仪式是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升旗仪式,培养广大师生爱国、爱校的精神,使升旗仪式庄严有序并成为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规定,特做以下要求:一、升旗时间:每两周一次,星期二上午第二节大课间(如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另行通知)二、升旗地点:学校东运动场三、升旗安排:升旗组织过程政教处负责,旗手、护旗手要由品学兼优的同学经过严格选拔轮流担任,并进行相应训练后方可胜任升降任务;国旗下讲话学生由当周护旗班级推荐确定。四、规范要求:(一)学生1 准时到位。升旗仪式前的下课铃响后,全校学生按指定路线立即到规定地点集合,不得迟到和缺席。2 必须统一着校服,要求仪表整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到场后迅速站队,保持安静,不追逐打闹,不交头接耳。3 每班站四队,从前至后按由矮至高顺序排列,学生间隔一臂距离,全校南北成两排,对准标齐。4 国歌响起时,神情专注,行注目礼;听国旗下讲话,应保持安静,认真,尊重他人。宣誓仪式要求仪态端正,声音洪亮。5 升旗仪式结束后有秩序退场。6 上下楼梯注意安全,靠右行,不拥挤,不推拉,不喧闹。(二)班主任1 升旗仪式前应提前到规定地点等待,要求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指挥、带领学生按指定位置集合,认真做好升旗仪式的组织、管理,展现良好的班级风貌。2 指导学生排队,管理纪律,检查学生着装及仪容仪表,严格清点学生人数,严肃班级请假纪律。3 整队完毕时,站在学生队伍后面,随时观察、检查本班学生的秩序、纪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 升旗过程中班主任应给学生作好表率:仪表端庄,脱帽肃立,神情专注,行注目礼,班主任之间不说笑、不交流,不带书本等与升旗无关的物品。5 退场时指挥学生按秩序退场。(三)年级 组工作人员1 升旗仪式集合前到年级办公室、教室提醒师生迅速到操场集合参加升旗仪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靠右行,不拥挤,不推拉,不喧闹。2 清理各班滞留人员, 登记 未请假而不参加升旗仪式人员。3 安排每个年级两位安全值日教师,检查、督促教师到位。4 到操场巡视本年级学生及班主任情况,指导班主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处理偶发事件。(四)其他教师1 准时到指定地点集合参加升旗仪式,按指定位置站立,不得无故迟到、缺席,要为学生做好表率。2 仪表端庄,脱帽肃立,神情专注,行注目礼,不谈话,不带书本等与升旗无关的物品。3 教师站位一律站在主席台前 ,按照年级顺序依次站位,从北到南依次为 初一 年级 、初 二年级、 初三 年级,年级 组成员 站在本 年级教师的前列,全体行政人员站在最南一排,校委会成员站到主席台上。六、考勤要求:1 教师考勤, 由各年级 主任进行考勤, 考察 本 年级 应到 教师 人数、实到人数、缺勤教师姓名及原因,汇总到学校 教务处 进行公布,并计入学校绩效考勤。班主任由 政教处 进行考勤。2 学生考勤,由 学生会纪律检查部 学生进行考勤,检查内容包括班级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学生着装,整体纪律,入场退场等,进行 积分 、公布,并按时上交 政教处计入班级考核 。升旗仪式程序1. 整理队形 ,全校同学在指定位置集合整队,整齐队伍。(护旗班级在主席台左侧整队队形为 8 列纵队,班委会四人持国旗在队伍前)2 . 主持人宣布升旗仪式开始, 介绍护旗班级 。2. 出 旗。(广播播放少先队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