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密 级 公 开 u d c 单位代码 吉首大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哈耶克自由思想研究 the research on hayeks theory of liberty 研究研究生姓名生姓名 李 云 鹤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朱 兴 文 教授 副指导教师副指导教师 李 伟 迪 教授 学学 科科 专专 业业 法 学 理 论 研研 究究 方方 向向 法 治 理 论 提交论文日期 年 月 日 论文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论文评阅人 二一一 年 五 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首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 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吉首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吉首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 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目 录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哈耶克的生平及其思想的研究现状 . 1 第一节 哈耶克的生平 .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第二章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 4 第一节 哈耶克思想中的“自由” . 4 第二节 哈耶克思想中法治是保障“自由”的首选途径 . 9 第三章 哈耶克“法治下的自由”形成的思想渊源 . 15 第一节 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渊源 . 15 第二节 与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渊源 . 17 第四章 哈耶克“法治下的自由”形成的理论依据 . 20 第一节 哈耶克“法治下的自由”形成的认识论依据 . 20 第二节 哈耶克“法治下的自由”形成的知识论依据 . 22 第三节 哈耶克“法治下的自由”形成的社会秩序依据 . 25 第五章 哈耶克“法治下的自由”的几点启示 . 28 第一节 哈耶克“法治下的自由”在经济方面的启示 . 28 第二节 哈耶克“法治下的自由”在政治方面的启示 . 30 第三节 哈耶克“法治下的自由”在文化方面的启示 . 31 结 束 语 . 33 致 谢 . 35 参考文献 . 36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8 摘 要 第 i 页 摘摘 要要 作为新自由主义的精神领袖,哈耶克不但对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做了最为系 统的重新阐释,而且将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和经济思想融会贯通,形成了一 套独具特色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全球化潮流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蔓延,新 自由主义精神(尤其是哈耶克的自由理论)逐渐成为引导世界局势的主流意识形 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借鉴尤其是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思想,无疑能使我们 更好的融入当下世界的新形势。对先进经验、文化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自 惭形秽,相反则是一种更积极、更负责任的态度。我们知道,固步自封绝对不是 推进文明发展的应有态度,只有在与各种不同形式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 基础上,文明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法治建设是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因此, 对哈耶克自由理论的借鉴吸收,在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的主题是“哈耶克的自由思想” 。在正文中,我将对哈耶克的自由思想展 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尝试着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自然法法治精神。 在我看来,哈耶克所谓的真正的自由即为法治下的个人自由。本文在对哈耶克自 由思想中的“自由”进行内涵、特征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释哈耶克以法 治作为保障自由的首选工具这一观点。之后,我对哈耶克自由思想形成的思想渊 源和理论基础进行剖析。此外,我还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三个方面选取哈 耶克自由思想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并试图挖掘那些有借鉴价值的成分。最后, 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我在梳理前文的基础上,对哈耶克自由思想在未来社会法治 建设中的价值进行预测并予以简要说明。 主题词:个人自由,法治,自然法 abstract 第 ii 页 abstractabstract as the spiritual leader of new liberalism, hayek not only made the most systematic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iberalism, but also put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economic thoughts of classical liberalism together, forming a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of liberalism. with the increasing spread of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world, the spirit of new liberalism, especially hayeks theory of liberty,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which can lead the worlds situation in the current. in such circumstances, learning from hayeks neo-liberal ideology undoubtedly enables us to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contemporary world of the new situation. learning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and culture does not mean that we are ashamed of ourselves. on the contrary, it is a more positive and responsible attitude. we know that complacency is definitely not the right attitud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our civilization can get a long-lasting vitality by interaction with a variety of different forms of civilization. leg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therefore, learning from hayeks neo-liberal ideology is necessary in our legal construction.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hayeks theory of liberty. in the main text, i will try to give multi-angle and multi-level analysis of hayeks theory of liberty and reveal the spirit of natural law which is rich in hayeks theory of liberty. in my opinion, hayeks so-called true liberty is individual liberty under the rule of law. after analysis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 and value of liberty in hayeks mind, i will giv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that hayek takes constitutionality as the first choice to protect liberty. after this i analyze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hayeks theory of liberty. furthermore, i consider several selected issues of hayeks theory of liberty from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trying to find out the composition with reference value. finally, in the conclusion part of the paper, after a short summary, i give a prediction and brief description of this theorys value to the law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society. key words:individual liberty, the rule of law, natural law 第一章 哈耶克的生平及其思想的研究现状 第 1 页 第第一一章章 哈耶克的生平及其思想的研究现状哈耶克的生平及其思想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哈耶克的生平 弗里德里希 奥古斯特 冯 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 , 于 1899 年 5 月 8 日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梅森宫大街的一个贵族家庭。这个家族同 时也是维也纳著名的书香世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哈耶克曾加入奥地利军队 并在意大利前线短暂服兵役。1918 年 11 月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并依次获得法 学博士学位、政治学博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1927 年至 1931 年间,他担任奥 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1931 年,哈耶克受聘于伦敦大学,担任经济学和统计 学 tooke 讲座教授。之后,他获得英国国籍,并于 1944 年当选为英国皇家科学院 院长。在与凯恩斯展开的货币理论论战失利后,哈耶克转而集中研究古典自由主 义,并发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当时,该书在英国和德国占领区内曾一度被 列为禁书。随着读者文摘刊登了该书的简介后,哈耶克迅速获得了世界性的 威望。1947 年,哈耶克与来自欧美的近四十位专家,组建著名的自由国际学社 “朝圣山学社”(the mont pelerin society)。他当选为首任主席并连任 12 年。 1955 年秋,他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与道德科学教授一职。1962 年,哈耶克返 回欧洲,担任西德弗赖堡大学的名誉教授。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哈耶克的学术 成就才得到全世界的公认。1974 年,他与瑞典经济学家冈纳谬尔达尔一起获得诺 贝尔经济学奖。1992 年 3 月,哈耶克逝世。 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这不仅源于他对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贡 献,也与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一方面,在 西方思想界,哈耶克最为系统的阐述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庞大的、 具有原创性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哈耶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深感战争带给人 类的悲恸,因而对人类文明(尤其是欧洲文明)的发展陷入了忧思。通过对影响 整个欧洲的思想观念进行“时代精神分析”,哈耶克认识到欧洲文明(乃至整个 人类社会)当下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根源于支配文明发展背后的观念的危机。他 认为,在当时主流观念的支配下,人类社会要么走向自由,要么走向奴役。于是, 在他看来,人们如何体认危机以及如何重新阐释自由社会理论,对化解这场危机 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虽然,哈耶克曾多次针锋相对的批判集体主义或社会主义 的经济计划,但他对欧洲文明的反思却不止于此,而是深入到自由主义观念的核 心层面。另一方面,他发起组建的“朝圣山学社”,是著名的自由国际学社。这 个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社的成立,更是极大的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 的传播。之后,他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吸收并植入各种政策建议中,导 第一章 哈耶克的生平及其思想的研究现状 第 2 页 致了东欧、拉美等地的改革。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当政期间,也深受哈耶克自 由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官方曾授予他“自由勋章”。 哈耶克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既经历了新自由主义初创时的孤独与失落, 也见证了苏联解体后新自由主义的“辉煌”。此外,哈耶克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 博学之士。他的知识覆盖面涵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思想史、法学、心理学、 社会学以及植物学等领域。他毕生发表 130 篇文章和 25 本专著。其中,颇具代表 性的著作为价格与生产、资本纯理论、集体主义经济学、通往奴 役之路、自由秩序原理、法、立法与自由(总共三卷)、致命的自 负等。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哈耶克就是一个为个人自由而生的战士, 他的毕生精力都致力于追求人类自由的伟大事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哈耶克自由思想的研究现状 20 世纪七十年代,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风靡欧美国家,研究者的学术成果 层出不穷。 其中,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斯 考 德威尔主编的哈耶克评传;英国阿兰艾伯斯坦所著的哈耶克传;英国 约翰格雷的哈耶克论自由;英国安德鲁甘布尔著有自由的铁笼哈 耶克传等。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的哈耶克研究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地 自发成立的哈耶克研究组织(如“哈耶克协会”)在哈耶克自由思想的传播和发 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学者对哈耶克的研究和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种途 径:有的倾向于探讨哈耶克思想中的自由主义传统,有的是对哈耶克自由思想中 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社会秩序、自由、法治等)进行梳理、阐述,有的是将哈耶 克的思想与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还有的是将哈耶克的思想与保 守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对比分析,等。 二、国内关于哈耶克自由思想的研究现状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转变,国内学者 关于哈耶克思想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对待哈耶克新自 由主义思想的态度也大有改观。虽然,仍然存在一些学者基于意识层面的考虑, 对哈耶克新自由主义思想持有敌意。但是,更有不少学者认为对哈耶克自由思想 的研究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吸收,因而不必拘泥于意识形态层面的考虑。 目前,国内学者对哈耶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路径:第一种是社会理论研究 路径。以邓正来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在强调哈耶克“知与无 知”的知识观基础上,关注人类社会秩序的“型构”以及“型构”的正当性问题。 第一章 哈耶克的生平及其思想的研究现状 第 3 页 他不仅是哈耶克众多著作的译者,更是国内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权威。 第二种是法理学研究路径。以高全喜等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哈耶克的法律哲学 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他认为,把社会的政治问题转换为法律和宪政问题是哈耶克 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种是将自由主义理论与中国古典思想相结合 的研究路径。代表人物周德伟,是华人学界为数不多的哈耶克亲传弟子(20 世纪 30 年代,他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受到哈耶克的指教)。他认为哈耶克论述的制度 和传统,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因为它们都是在无数代人的行动中自 发形成的,而且在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种是经济学研究路 径。主要有吴易风、丁冰、汪丁丁、韦森等学者。他们从经济学角度,对哈耶克 的经济自由思想和主流经济学传统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哈耶克思想中的自由、法 治等几个主要范畴与其所主张的经济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此外,还有政治理论 研究路径。以刘军宁、秋风等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运用自由主义的基本常识,将哈 耶克的思想纳入政治学的理论范式进行研究。 三、对国内外关于哈耶克自由思想研究现状的评价 哈耶克的自由思想散见于其各学科知识的论述中。因此,想要全面、精确的 把握这一理论并非易事。虽然,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哈耶克自由思想进行了不同角 度的解释,但囿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考虑,对哈耶克自由思想的阐释并不十分到 位。此外,国内学者的著作大多是从社会学、伦理学、道德学等角度对哈耶克的 自由思想进行研究。然而,从法学角度来对哈耶克的自由思想进行解读的则非常 稀少。但是,这一现象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哈耶克的自由思想中没有法律思想或 不重视法律的价值。相反,我认为,哈耶克的自由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法法 治精神。同时,哈耶克的自由思想中所谓的真正的“自由”(即个人自由)实为 法治下的自由,换句话说,哈耶克自由思想中个人自由的实现路径是“从规则到 法治再到自由”。 第二章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第 4 页 第二章第二章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自由,是哈耶克终其一生所秉持的价值目标,也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体系 的主题和核心范畴。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在其各学科的著述中均有不同程度的 体现。在自发秩序原理的导言中,哈耶克指出:“自由理想激发起了现代西 方文明的发展,而且这一理想的部分实现,亦使得现代西方文明取得了当下的成 就;但是对这个自由理想所做的有效的重述,却是发生在很早以前的事情了。事 实上,差不多一个世纪以来,现代西方文明赖以为基础的那些基本原则,已日渐 为人们所忽略和遗忘”。 哈耶克对自由思想的系统阐释,目的是促使自由理想重 返人们的心灵。因此,对哈耶克自由思想的探析,首先应该围绕“自由”展开。 但是,在哈耶克自由思想中,法治是保障自由的首选工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 认为,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法”,意 指自然法意义上的“法”,即认为一切制定法必须依宇宙秩序为基础。因此,对 哈耶克思想中“法治”的解读,将更有助于理解哈耶克个人自由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哈耶克思想中的“自由” 哈耶克自由思想中关于如何保障自由和实现自由的问题才是关键。虽然道德、 宗教、习俗等都可以起到促进自由的作用,但哈耶克认为保障自由的首选工具应 当是法治。哈耶克个人自由理想的实现得益于人们对合乎法治原则的法律(社会 秩序规则的法律化)的普遍遵循。同时,为了确保个人自由的实现,哈耶克还精 心设计出了一套具有原创性的新宪政模式作为其达致自由理想的制度安排。由此,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一、哈耶克对“自由”的定义 翻开西方思想史,我们可以发现自由一词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青睐。从古希腊 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洛克、康德、黑格尔,再到现当代的罗尔 斯、哈耶克、哈贝马斯等,无一不对自由展开过研究。可见,人类在追求自由的 道路上从未止步。虽然,对于自由一词的内涵,各位思想家众说纷纭,但自由精 神却早已植根于人类的观念中。 哈耶克在其“真个人主义”的立场上,所论证的自由实为个人自由。而对个 人自由的捍卫,也成为哈耶克毕生的学术追求。在哈耶克的自由思想体系中,自 由(liberty or freedom)指的是一种状态(condition),“在此状态中,一些人对另一些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 第二章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第 5 页 人所施以的强制(coercion),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之限度。” 亦即“一个人不 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 其中,个人自由 实现的条件是“他人实施的强制的不存在”,而所谓的“强制”是特指他人专断 下的强制,并非任何外在的限制。哈耶克认为,这才是原始意义上的自由。 二、哈耶克思想中的“自由”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自由 (一)哈耶克思想中的“自由”不同于“政治自由” 哈耶克认为,民主意义上的政治自由包涵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从个 人角度来说,政治自由意指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主要包括行使选举权、监 督立法和行政活动的权利等;第二,从民族角度来说,政治自由意指民族的自主 权。第一种意义上的政治自由,虽然从表面上看其参与者是个人,但实质上却是 与整个群体的利益相关的一种集体的自由权利。它是将原始意义上的自由暗中窃 换成了整体意义上的自由。不言而喻,第二种意义上的政治自由,即民族自由, 明显属于集体概念,而且是与个人自由相对立的。我们知道,哈耶克坚持方法论 个人主义。因此,他所谓的自由,只能是个人意义上的自由。也就是说,即使人 们拥有政治自由,也不能表明他们都是自由人。同理,一个自由民族的人民也未 必都是自由人。哈耶克之所以在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之间划清界限,并不是为了 反对政治自由,而仅仅是反对把二者不加区分的同等看待。他坚持认为,对政治 自由的追求,往往会致使个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强权政府,而放弃对原始意义上 的个人自由的追求。也就是说,二者是可以相互一致的,且具有同时实现的可能 性。但是,“对哈耶克来说,个人自由永远享有绝对领先地位。” 如此看来,相 对于哈耶克毕生捍卫的个人自由而言,政治自由只能居于次要地位。 (二)哈耶克思想中的“自由”不同于“内在自由” “内在自由”又被称为“主观”的自由或“形而上”的自由,它是指一个人 采取某种行动,是由于深思熟虑的意志、理性或持恒的信念的引导,而非受一时 的冲动或情势所驱使的一种状态。由此,我们可知,如果一个人不能遵循其深思 熟虑的意志的引导,或由于一时的冲动,或被情势所迫而做了理性要求其不应该 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做了“情绪的奴隶”,因而不具有“内在自由”。 事实上,由于人的意志、理性和信念都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它们与个人所处的社 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对意志、理性和信念的刻意追求将导致个人成为这些主 观东西的奴隶。哈耶克认为个人自由和内在自由是可以一致的。因此,对个人自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3.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3. 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哈耶克思想论集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4. 第二章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第 6 页 由进行理智地运用也是行得通的。但是,正是由于二者的这种紧密联系,哈耶克 认为对二者进行区分才更具必要性。首先,内在自由体现了一种规范范畴,即其 所涉内容是某种行为的意义、“应该”和“为什么”;而个人自由为内在自由的 实现奠定了基础,它试图在私人空间中排除他人的干涉,从而使行为(包括实现 内在自由的)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其次,内在自由是对个人意愿强度的描述,而 个人自由却指向对外在(任意)强制的排除。这说明,内在自由与人际关系没有 丝毫干系,而个人自由却是针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于“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是哈耶克思想中的自由概念的唯一对象” ,所以个人自由与内在自由之 间存在实质上的区别,两者不可混淆。 (三)哈耶克思想中的“自由”不同于“力量或能力意义上的自由” 哈耶克欲将个人自由与之划清界限的第三个自由概念,是“力量或能力意义 上的自由”。哈耶克强烈反对此种解释自由的方式。在他看来,“不干涉别人行 为和一个人具有有效的行为权力之间存在着决定性的重要差别”。 哈耶克所谓的 不自由,仅仅出现在一种状况下,即一个人受到外在的任意强制时。如此来看, 当一个人缺乏允许他做事的某种力量或能力时,并不意味着他是不自由的。例如, 在非由他人刻意造成的钱财匮乏、身体缺陷或其它客观条件不具备时,一个人处 于无法实现某些愿望的状态之中,我们不能依此断言他是不自由的。同理,即使 一个人拥有强壮的身体、富足的钱财或具备其它某些较好的客观条件,也不能表 明他较之一个身体孱弱、囊中羞涩或不具备该客观条件的人享有更多的自由。也 就是说,将是否自由与是否拥有财富、权力或其它客观条件等而视之的做法是非 常不恰当的。此外,在哈耶克看来,将自由解释为“力量或能力”的做法,会导 致人们不可避免的将自由视为一种财富,并且促使人们不自觉的倾向于赞成在政 府主导下对社会资源、财富的重新分配。这些做法不仅无助于个人自由的实现, 而且还是对个人自由的侵损。因此,“能力意义上的自由”,虽然具有自由的名 义,实质上却是对个人自由的严重威胁。 三、哈耶克的“自由”的特征分析 通过上述区分,我们可以发现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自由”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自由”具有“原始意义”。主要理由如下:首 先,个人自由相对于其它形式的自由,尤其是集体自由,具有逻辑优先性。也就 是说,个人自由是我们演说自由的逻辑起点。如果不存在个人自由,集体自由、 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哈耶克思想论集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4. 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哈耶克思想论集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5. 第二章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第 7 页 民族自由或政治自由等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个人自由具有抽象性。自由 并不为个人提供某种明确的赐物,而仅仅提供各种机遇或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 自由为个人提供的益处只能是未知的和不确定的。至于个人基于此获致的种种结 果,则并非属于自由所关注的对象。 第二,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自由”实为消极自由。积极自由(positive liberty) 和消极自由(negative liberty)的概念形成于伯林。我们知道,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主 张消极自由的传统,而后格林以来的西方及所谓的极权主义国家又提出了种种积 极自由政策。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是对上述二者进行综合而成的。积极自由,意 指“去做的自由”,即主体有权去做他想做的事的自由,是主体主动的、积极意 义上的自由;而消极自由,是“免于的自由”,即主体享有不遭受外在强制 的自由,是主体被动的、消极意义上的自由。哈耶克认为,个人自由的实现,要 求他人以某种方式的不作为,而绝不是他人以某种方式的作为。一个人是否自由, 取决于是否存在他人的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干涉。从某种意义上说,消极 自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划定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或者所谓的楚河汉界。在各自的 界限范围内,一个人的自主、自利、自为等,其他任何人都不得施加任意的有为 干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哈耶克描述的正是外在障碍或强制的不存在,因而属 于消极自由。 第三,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自由”所指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哈耶克 自由思想中的“自由”强调个人存在的社会性,这就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 在其论述范围内。哈耶克自由思想言说的起点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将自 由概念植根于对人性和社会性质进行有效解释的社会理论之中,主张自由主义者 不应当把个人假设为孤立的、非社会的人。他认为自由只能是人在其所处的社会 中所可能享有的自由。同时,他对自由概念提供的是一种经验主义、历史的和存 在论的解释,也就是说他不认同对自由所做的本质论、先验论的解释。他反对霍 布斯的“天赋自由”(natural freedom)观点,认为原始社会中的个人是没有自由的, 即“天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第四,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自由”是一种状态。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自 由”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社会中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强制被减至最小限度的 状态。哈耶克认为,“所谓的强制,我们意指一人的环境或情境为他人所控 制,以至于为了避免所谓的更大的危害,他被迫不能按自己的一贯的计划行事, 而只能服务于强制者的目的。” 而“自由行动(free action),乃指一人依据其自己 的知识所确定的手段而追求其自己的目标,因此,这种自由行动所必须赖以为基 础的各种基本依据(data),是不能由他人依其意志所型构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 邓正来哈耶克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5. 邓正来哈耶克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5. 第二章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第 8 页 当一个人被迫服从他人的意志,采取旨在实现他人的目的而非自己目的的行动时, 便受到了强制。当然,在被强制的情况下,行为人仍然可以进行选择,只是在众 多的选择中,实施强制者希望其选择的行为,可能是当下最明智(可能遭受的痛 苦最少)的选择。因此,根据一个人在某一情境下的可选择范围的大小,并不能 够判断这个人是否自由。只有当一个人可以按其现有的意志行事,且他人无法操 纵各种条件对这个人施以任意强制时,他的行动才是自由的。哈耶克认为强制是 一种恶,理由是因为它“把人视作一无力思想和不能评估之人,实际上是把人彻 底沦为了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 强制,为个人追求各自的目标设定了障碍,因 而阻止了他对社会的可能贡献。需要指出的是,强制虽然是一种恶,却是无法完 全避免和十分必要的。无法避免,是说人类无法完全或绝对消灭强制。强制之所 以必要,是因为“防止强制的方法只有依凭威胁使用强制之一途(the threat of coercion)” 。自由社会解决任意强制的办法,是由国家来行使强制的垄断权,并 对国家权力进行十分严厉的限制。 四、哈耶克的“自由”的价值分析 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自由”既具有工具性价值,又具有终极性价值。也就 是说,自由之于哈耶克是工具性价值与终极性价值的统一。 (一)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自由”具有工具性价值 工具性价值,是指个体实现终极价值观的工具或手段。自由的工具性价值, 即在个体追求各自的利益或目标的过程中,自由为其利益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 助益的条件等。对哈耶克自由思想中“自由”的工具性价值的分析,可以从以下 三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从个人角度来讲,自由为个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因而具有工 具性价值。拥有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的个人,与无限广阔的未知世界相比,简直 是天壤之别。自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克服理性和知识方面的缺陷。由于 外在任意强制的不存在,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或意愿,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 才智,因而更容易达致自己的目标。比如,在允许自由买卖的市场中,商贩可以 自由的卖出自己的商品,而顾客也可以自由的买进其所需要的商品。 其次,从受主体影响的其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自由具有工具性价 值。每个人在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过程中,必然会自觉不自觉的为他人提供助益。 也就是说,对其他人的自由的实现而言,一个人的自由可能具有工具性价值。在 上例的自由市场中,商贩的自由卖出为顾客提供了自由买进的机会,而顾客的自 由买进也为商贩的自由售出提供了可能性。同理,对整个社会而言,自由在促进 邓正来哈耶克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5. 邓正来哈耶克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5. 第二章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第 9 页 社会的经济进步、文化进步和思想进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目 前整个社会的物质富裕就是自由的市场经济的结果。个人自由的实现必将使整个 社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最终致使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再次,从自由在其它价值(如民主、公平等)得以实现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 用这一角度来看,自由也具有工具性价值。在众多的价值中,自由不仅是其中之 一,而且为所有其它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 为,所有其它价值的渊源是自由,而自由是所有这些价值欲得以充分实现的基础 或前提。 (二)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自由”具有终极性价值 终极性价值,意指理想的终极存在状态,或者说是个体愿意用整个生命去实 现的目标。自由的终极性价值,是指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自由本身即是个人努 力追求的目标。在众多的价值中,哈耶克将个人自由置于优先的特殊地位,并认 为自由是人的终极性价值目标。这与康德伦理观的影响密不可分。受此种理论的 影响,哈耶克认为人的生命和自由本身就是十分宝贵的。他的“真个人主义”的 基础就是把每一个人都当作人来对待或尊重。在自由秩序原理的末尾部分, 哈耶克引用冯洪堡的话来为自己的思想进行概括。“本书所阐明的每一论点, 都明确且直接趋向于这样一个首要的大原则,即人得到最为多样化的发展具有着 绝对且本质的重要性。” 这说明,个人自由作为目的本身,在哈耶克的思想体系 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哈耶克是一位个人自由 至上主义者。 第二节 哈耶克思想中法治是保障“自由”的首选途径 一、哈耶克自由思想中保障“自由”的首选工具为法治 自由,是哈耶克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因此,如何保障自由的实现自然成为哈 耶克学术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知道,对哈耶克来说,自由存在的关键在于外在 任意强制的不存在。而外在的强制,除了来自其他人,还可能源自其他组织或国 家。在强制的这三种来源中,来自国家的强制尤其应当引起注意。如何对这些强 制进行限制呢?哈耶克认为,“减少强制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一种强制性权力, 其力量足以阻止这种强制。” 这样,如何减少强制的问题就被转换成了如何对这 种强制性权力进行监管的问题。“古典自由主义的办法是划定一块个人活动的私 人领域,授予国家对强制力的垄断权,然后把这种强制性权力限制在阻止强制的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 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183. 美布鲁斯考德威尔哈耶克评传m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45. 第二章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第 10 页 事情上。” 那么如何界定私人领域以及如何限制国家的强制性权力呢?哈耶克的 首选工具是法治。 人类的法治思想或传统,由来已久。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政治秩序最精妙 绝伦的称谓应当是法治而非民主。同时,他们已经认识到自由依赖于法治且二者 并不冲突。正是基于人类良好的法治思想和传统的考虑,哈耶克才把保障自由的 工具最终定位到法治途径。“只有在自由主义时代,法治才被有意识地加以发展, 并且是自由主义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是自由的保障,而且也是自由在 法律上的体现。” 他引用康德的话,说明法治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即“如果一个 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由此可知,哈耶克 思想中的“自由”不仅是法治下的自由,而且依赖于法律而存在。需要指出的是, 哈耶克所言的“法治”是良法之治,而恶法之治不被其认为是法治。 二、哈耶克自由思想中“法治”的基本内涵 哈耶克所谓的“法治”,“不是一种关注法律是什么的规则(a rule of the law), 而是一种关注法律应当是什么的规则, 亦即一种 元法律原则 (a meta-legal doctrine 亦可转译为超法律原则)或一种政治理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哈耶克的“法治”并非法律制度的内在部分,而是评 判某些法律规则正当性与否的标准,即只有符合其法治原则的法律才是正义的法 律。同时,哈耶克认为,在实在法的背后,还有“超法律原则”(即代表正义的 自然法)。实在法应该再现自然正义、规律或道德,而不仅仅是统治者意志的表 达。因此,法治只能是由这些合乎正义、维护自由的法律来统治。 三、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法治之法”形成于社会秩序规则 (一)社会秩序规则在哈耶克自由思想中的意义 通常人们认为,以产生时间的先后为标准,社会先于规则,即人们在社会已 存在的条件下为了维系社会才制定出规则。哈耶克在其自生自发秩序理论的基础 上形成了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实际上,这种说法只看到了规则对社会关系的维 护作用,而没有意识到倘若规则不存在,人类社会是无法形成的。对此,哈耶克 认为正是由于共同规则的存在,那些类似一盘散沙的小群体才结合起来并逐渐组 成了社会。正是在批判建构论唯理主义者社会秩序二分观,宣扬社会秩序三分观 的基础上,哈耶克形成了与社会秩序规则一分观相区别的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 他将社会秩序规则划分为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其中内部规则又被进一步界分为 美布鲁斯考德威尔哈耶克评传m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46.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2.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2.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60-261. 第二章 哈耶克的“自由”实为“法治下的自由” 第 11 页 “阐明的规则”和“未阐明的规则”。关于社会秩序规则的意义,他在建构 主义的谬误一文中指出,“人不仅是追求目的(purpose-seeking)的动物,而且还 是一种遵循规则(rule-following)的动物。” 也就是说,行动者对其在社会中的行 动方式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对社会行为规则的遵循。在众多不同行动 者的互动中,人类社会秩序才得以存续。我们知道,秩序(尤其是自生自发秩序) 在哈耶克看来是实现自由的前提条件。可见,整体社会秩序的形成得益于人们对 规则的遵循。自由社会之中规则的法律化,对哈耶克而言,才是真正的法律。 (二)哈耶克自由思想中“法治之法”的形成路径 公法实为外部规则的法律化。哈耶克所谓的外部规则,意指根据统治者或组 织的意志而制定的规则。外部规则必定是履行统治者或组织所分配的任务的规则。 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外部规则的适用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命令,它们指向承担特 定任务或负有特殊职责的个人或组织,并服务于统治者的目的。哈耶克将外部规 则视作一种独特类型,并明确承认它们是一个组织或者外部秩序得以良好运行所 必备的工具。哈耶克认为,外部规则的法律化,即为立法的法律。在哈耶克看来, “经由立法之方法而制定出来的法律主要是公法。” 据此,可以认为,我们所熟 知的宪法性法律(constitutional law)、财政立法领域的法律(financial legis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工工艺操作安全认证考试预测题及培训教程
- 2025年初识专利挖掘和专利申请流程模拟题集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养老护理员高级面试指南认知症照护方向模拟题解析
- 2025年防爆通讯及仪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舒血宁注射液项目发展计划
- 抢修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开学考试模拟(2)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无菌包装用包装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再生塑料:PVC再生料项目发展计划
- 徭役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中学藏文散文教学课件大纲
- 第4课《乡愁》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兵役法教学课件
- 第六届山东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题库(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全国《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铁路调车工作》课件
- 数据挖掘(第2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课程整体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