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研究 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 硕 士 生:吕 超 (签名) 指导教师:赖雄麟 (签名) 摘 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个人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主客 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 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 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只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 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的发展选 定方向,筹划未来,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前进。 职业生涯规划于 20 世纪初发源于美国。经过长期发展于 80 年代成为美国学校教育 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其具有指导性、专业性、实用性等特点,在促进高校 毕业生顺利就业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还处于起 步摸索阶段,主要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自建国以来实行的是按计划招生、统招统分的制 度。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 模式在全国普遍推行,各高校才开始开展就业指导活动。但在当时,各高校的生涯规划 指导工作,在内容和对象上都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无论从国际形势还是从我国自身的实际出发,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题都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此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大学 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为我国高等学校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 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顺利就业。设 计大学生的人生宏伟规划,更加体现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为指导,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查 阅文献、调查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大学生职 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原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 划过程设计及实现策略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提出切合目前大学生实际的设计原 则及设计方法,希望在学科建设及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关关 键键 词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实现策略 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理论研究 paper topic:the research of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career plan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specialty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ame : lv chao (signature) instructor : lai xionglin (signature) abstract career planning is to make effective arrangement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ideal career on the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hecking and analyzing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of the students caree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ir interest, hobbies, abilities, features a of trade-offs, and determining the best career goal combined with the tim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ir vocational orientatio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 is designed to help individuals find a suitable job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qualifications criteria, what is more, it is to help individuals truly understand their own self. selecting direction of themselves,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and continuing to move toward their goals are the purposes of career plan. career planning dated from the early 20th century, origina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he 1980s,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due to their guidance, professionalism, practicality, thus playing a key role in successfully promoting college graduates to get employed. currently, th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exploratory stage, mainly because of the planned enrollment and planned employ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our country. in the mid-1990s, the employment patterns of graduates-meeting supply and demand, two-way selection generally adopted in the country-the university began to carry out career guidance activiti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large degree of limitations and unity on the content and object of university career planning and guidance. in terms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our own reality, our career planning is the subject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depth study of this subject will not only help improve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u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agencies, but also is conducive to more effectively carrying out the work of vocational guidance, in order to ease the pressure on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o facilitate the successful employment. the ambitious plan of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reflect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education. this study is based marxist materialist view of history as a guide,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use of literature review, survey,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study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career planning, the status of the career planning and problem analysis, designing principles of the career planning process, the process desig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es for in-depth analysis and elaboration. it aims at proposing the design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we are hoping it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career plan,process design,strategies. thesis: theoretical research 目 录 i 目目 录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现状 .1 1.1.2 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1 1.2 研究意义 .2 1.2.1 现实意义 .2 1.2.2 理论意义 .2 1.3 文献综述 .3 1.3.1 国外研究概况 .3 1.3.2 国内研究概况 .4 1.3.3 归纳评述 .5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6 1.4.1 研究方法 .6 1.4.2 创新点 .6 2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7 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 .7 2.1.1 职业 .7 2.1.2 职业生涯 .7 2.1.3 职业生涯规划 .8 2.1.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9 2.1.5 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概念 . 10 2.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 12 2.2.1 职业选择理论 . 12 2.2.2 职业发展理论 . 13 2.2.3 职业锚理论. 14 2.3 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的全面发展 . 15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18 3.1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 18 3.2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 18 3.2.1 规划意识淡薄 . 18 3.2.2 职业目标模糊 . 19 3.2.3 自我认知不足 . 19 3.2.4 职业准备不够 . 20 3.2.5 职业取向偏颇 . 21 目 录 ii 3.2.6 实践能力缺乏 . 21 3.3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22 3.3.1 舆论宣传不足 . 22 3.3.2 大学生存在认识误区 . 22 3.3.3 大学生就业准备不足 . 23 3.3.4 职业生涯规划中指导服务机构不完善 . 23 3.3.5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系统体系缺乏 . 24 3.3.6 职业生涯规划中社会实践方向不明确 . 24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原则 . 26 4.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背景 . 26 4.2 大学生职业生涯链期的特殊性 . 26 4.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原则 . 26 4.3.1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 26 4.3.2 规划的个性化原则 . 27 4.3.3 规划的系统性原则 . 28 4.3.4 规划的主动性原则 . 28 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及实现策略 . 30 5.1 大学生职业生涯个人规划设计 . 30 5.1.1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 30 5.1.2 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 . 31 5.1.3 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 . 31 5.1.4 突施合理的成长计划 . 32 5.1.5 进行适时的评估修订 . 33 5.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策略 . 34 5.2.1 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加强人生职业生涯指导 . 34 5.2.2 设置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构建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 35 5.2.3 加强指导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职业生涯指导质量 . 35 5.2.4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的平台,保障社会实践活动实施 . 36 5.2.5 强化职业需要的实践训练,提高职业实战技能水平 . 37 5.2.6 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竞争能力 . 37 5.2.7 谋求有效的社会资源整合,促进职业生涯规划实施 . 39 6 结论 . 41 致谢 . 42 参考文献 . 43 1 绪论 1 1 1 绪论绪论 1.11.1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 1.1.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于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经过长期发展于80年代成为美国学校教育与 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其具有指导性、专业性、实用性等特点,在促进高校毕 业生顺利就业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还处于起步 摸索阶段,国内高校对于大学生生涯教育的重视、实施情况均较为复杂,大学生生涯规 划教育现状总体难以令人满意。 1.1.2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大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他们只在大学 生快毕业的时候才把职业生涯规划列为学生学习、了解的内容,把就业指导等同于职业 生涯规划,在指导对象上仅限于毕业生。在内容上仅局限于在就业指导课中加上有关职 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在形式上仅采用讲座辅导等,没有系统化的教学,也没有专职 部门与教学人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工作的开展。因为多数高校没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未能给学生进 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局限于一些职业生涯规划 的常识,缺少联系实际和个性化指导,而且案例分析不充分,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 高, 不能调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 达不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职业规划的效果。 由于高校的学生人数多,师资有限,时间有限,多数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时,只能 采取简单的理论教学。未能深入社会进行实践体验与锻炼。而缺乏与社会实际、现实形 势的结合,大学生便很难形成职业成就感、荣誉感,无法做出一份合理的有指导性的职 业生涯规划,从而导致学生只把生涯规划作为自己的一份作业,未能从内心深处形成共 鸣。有的高校在做生涯规划教育时,一味引导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而在奋斗 精神方面则缺乏相应的教育,导致一些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太过理想化,制定 的规划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只盯住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高收入、高地位的 岗位,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去不发达、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地区。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特殊性,他们的成长背景、经历、情感、兴趣是各不相 同的。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只是局限于就业政策与求职技巧的教育,属于统一指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挥、大锅饭式的笼统的指导形式,不能根据不同的个性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做出 适合个性发展的判断,对大学生实现理想就业没有太大的指导价值。 1.2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1.2.1现实意义 按照职业生涯理论,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的任务与表现特征 的差异,可以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等五个阶段。 大学时代对应探索阶段,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必然要求大学生对自 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预期的设计,需要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 因此,这一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语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 什么。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自我定位,规划人生。据有关资料显示,有些人频繁 地跳槽, 换工作, 除了追求高薪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 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没有清楚定位。研究表明,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由于人的可塑 性强。职业转换成本低。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如果在这之前就对职业 有准确定位和长远规划,将非常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会引导大学生对其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和测定。借助相关量表正确认识自我,发现现有与潜在的自身优势,使大学生对自身有 清晰明确的认识,并借助这些认识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树立与自己主 客观条件最匹配的职业定位。当前我国实行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在 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天地和择业自主性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激烈的就业竞 争。 为了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必然要求大学生首先对自己的职业有个规划, 未雨绸缪,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能更好地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保证 求职择业过程更具科学性和经济性。对大部分高校而言,当前学生就业率直接与学校的 生存发展相关联,提高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毕业生校友的社会贡献度是高校办学效 果的重要考量依据。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能否就业、就业好坏 有一定的偶然性,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有不可逾越的规律性。毕业生的长远发展必须借助 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毕业生有好的职业生涯发展, 才能为高校赢得荣誉、声誉,从而提升办学水平。 1.2.2理论意义 大学生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会陷入各种误区,从而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 1 绪论 3 缺乏科学性,进而失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意义。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概念 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往往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认为职业生涯就是不断找工作,这种观 念显然有失偏颇。职业生涯是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的职业 发展进行规划。做自己事业的工程师,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管理。因此,通过本课 题的研究,要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以及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否则失之 毫厘谬之千里1。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在我国发展较晚,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研 究,提出切合目前大学生实际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希望在学科建设及大学生就业指 导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1.1.3 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兴起并得到发展,到目前经历了 较长时间的发展,主要分为五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职业指导理论的提出和基本模 式的建立,以帕森斯的特性一因素相匹配理论为代表,强调学生的特性与职业因素相匹 配;第二阶段,是强调对学生开展就业咨询。其中“指导学派”占统治地位,以威廉姆 斯出版的怎样咨询学生为标志;第三阶段注重学生个人发展,随着罗斯杰在 1942 年出版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职业指导的重点发生转变,由侧重开发职业素质测 试的技法转变为注重职业咨询的方法:第四阶段,通过把握人格特征,选择职业达到人 职匹配。代表人物为霍兰德,1959 年他创立了“人格一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第五阶段 是生涯指导。20 世纪 50 年代,金斯伯格等人提出了“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 一致的过程”的新观念,舒伯提出“生涯发展理论” ,指出“职业指导即协助个人发展并 接受统一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适当的职业角色形象,使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接受考 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以满足个人需要,同时造福社会。 ” 2由此开始了盛行至今的 西方大学生生涯辅导,代替了职业指导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经验的积累,美国的许多高校 在职业咨询、就业服务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指导大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确定专业定向、择业目标和规翘人生。 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的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从幼儿园到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是在各个 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它的要义是培养 学生的劳动观、职业观,是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 旨在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 生道路的能力,要求从幼儿园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将传授知识与学生将来的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工作方式和生存方式相结合。日本认为人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应该由人际关系形成能力、 信息活用能力、对将来的设计能力和计划与决定的能力四个方面构成。日本的人才结构 已经完成了从“t”字型向“大”字型的发展。原来“t”型的横表示教养,竖表示专业 能力。如今仅具有这两项还不够, “大”字一撇的下部表示专业,上部表示创造力,一 捺表示外语,一横的左半部表示教养,右半部表示沟通能力。 在许多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被视为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的重要组成 部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已成为一项产业,并得到政府立法的肯定与支持。 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设计的国家。在 20 世纪,美国曾两次 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改革 ,一次是在 70 年代制定 生计 教育法案 , 一次是在 90 年代制定 学校就业法案 。 英国政府于 1948 年通过 雇 佣和我国的高等教育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全面发展的人。1997 年英国的教育法明 确规定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有法定的义务对 1319 岁的学生进行“生涯教育” 。英国 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以法律为基础,用制度作保障的。其领先地位在世界上已经得到了公 认。英国的职业生涯设计服务机构很多,形成了卓越的服务网络,覆盖了整个国家。服 务对象众多,服务范围广泛,服务方式多样,为社会各类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极 大便利。德国政府不仅通过立法来保障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工作的有序进行,而且设立联 邦劳动局专门负责各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为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政府还专 门成立大学协调中心,并配有固定的编制和充足的经费 ,负责指导大学生对专业的选 择和更换,开办各种培训班和研讨会 ,培养学生的应聘技巧及附加能力3。 1.3.2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主要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自建国以来实行 的是按计划招生、统招统分的制度。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 “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 的就业模式在全国普遍推行, 各高校才开始开展就业指导活动。 但在当时,各高校的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在内容和对象上都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和 单一性。 有数据显示,在 2002 年以前国内几乎没有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文章发表; 从 20022005 年开始,相关论文的数量出现逐年增长,表明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开始得 到关注和重视;而在 20062008 年,相关论文数量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研究视角也呈 现多样化4。 因此,与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相比,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的 阶段,面临许多困难,也存在诸多问题。 1 绪论 5 (1)职业生涯规划未得到广泛的认识。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 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存在着认知的矛盾,许多人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楚的认 识,也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因此缺乏自身 职业生涯规划是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2)虽然高校中已经开始注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并却未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体 系。如今,许多的高校都开始为在校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对体系设置并不 科学、健全,课程内容设计、机构建设及人员专业素质上都存在很多问题。简单的将职 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理想规划、职业规划、环境规 划、组织规划、自我规划等。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只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才开设职业生涯 规划教育。并都把重点放在学生就业政策咨询、派遣等较低的层面上,职业生涯教育有 着很强的就业指导痕迹。学校教育长期以来缺乏培养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教育内容也 缺乏各种能力训练,无法引导学生对职业的研究和对自我的认知,致使同学普遍认为职 业生涯规划就是找工作,有的学校干脆就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前的集中培训,导 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前瞻性和全程性。 服务机构方面存在机构和人员建设不完善现象。相关的指导机构是对学生实施职业 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并无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机构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工作上;指导师资队 伍建设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人员大多来源干学校党务、政务等行政部门,导致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的严重匮乏和专业素质不高,影响了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 展。 教育实施方面存在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是一个持续的、 动态的过程,应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应该在从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开展,而不是到大 学,甚至是大四就业时才开展,这使得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论是从时间上 还是内容上都显得十分有限,缺乏系统性。另外,由于师资不足和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 加,造成高校在生涯规划指导中缺乏对不同要求、不同类别、不同条件学生的针对性研 究和了解,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缺乏个性化辅导和分类指导,从而导致我国职业生涯规划 指导不够系统科学,缺乏针对性。 1.3.3归纳评述 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提倡的较晚,是“摸着石头过河” ,始终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 阶段,而且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队伍建设以 及硬件设施等方面,还是在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不能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适应目前我国就业市场的变化和要求。 因此,无论从国际形势还是从我国自身的实际出发,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 课题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此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我 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为我国高等学校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也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顺利就 业。 设计大学生的人生宏伟规划, 更加体现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实践意义。 1.4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了大量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相关研究文 献,其中有我国专家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 划刚刚起步,需要借鉴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开展的比较早的美国的经验,因此本文搜集了 大量美国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细致整理,用以作为本文的理论 基础,指导本文的相关研究。 (2)访谈法 通过与陕西科技大学部分学生座谈,了解当代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找出 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以此作为本论文的事实依据,使本研究更具实效性,更能适应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需要。 (3)归纳演绎法及理论分析法 由于美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和实践开展较深入,所以在总结归纳美国职业生涯规 划的研究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的研究现状,对己有的研究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对我国 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理论、实践研究及指导等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设计。 1.4.2创新点 本课题研究将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指导,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查 阅文献、调查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市场经济背景下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总结。其次通过书籍及网络查阅、学习国内外大学生职业 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丰富理论基础。最后,结合国内高等教育体制及市场对人才的需 求标准。运用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构建出行之有效的大学 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设计。 2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7 2 2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2.1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 2.1.1职业 人们所面临的社会职业,是一个范围极广的领域。对于职业的含义,学术界也有不 同的看法。日本劳动问题专家保谷六郎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所得而发 挥个人能力,向社会作贡献的连续活动。我国学者姚裕群认为,职业是人的社会角色的 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5。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职业是一定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利用专 门的知识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种社会活动;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职 业是物质生活的来源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从内在的属性上来讲,职业必须具有相应的内 在要求,如知识、技能和技巧等2。职业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生命的价值 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工作中,它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本论文认为职业是 一系列有内在关系的工作的总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就是一种义务,是我们人类 获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它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体现职业内容的职业名称; 从事该职业所需要的资格和能力;工作的对象和内容;通过工作获取的报酬。 2.1.2职业生涯 美国心理学家萨珀(super)认为:职业生涯包括个人一生中多种职业和生活角色, 即自 青春期至退休所有有酬或无酬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