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sata协议分析及其fpga实现.pdf_第1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sata协议分析及其fpga实现.pdf_第2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sata协议分析及其fpga实现.pdf_第3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sata协议分析及其fpga实现.pdf_第4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sata协议分析及其fpga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sata协议分析及其fpga实现.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十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p a r a l l e la 1 、ap r o t o c o lh a sa l r e a d yb e e nu s e do nd i s ki n t e r f a c ef o rt h ep a s tt w e n t ) r y e a r s n o w a d a y st h ep r o t o c o l sd m w b a c kl i m i t st h es y s t e m sp e 面肿a 1 1 c e ,a n dw i l lb e r e p l a c e db yt h es e r i a la r a ( s a t a ) a sah i g hs p e e d ys e r i a lb u s ,s a t ai n c l u d e st h ep o i n tt 0 p o i n tn 狮s f - e rm o d e ,e m b e d d e dd a t aa n dc o n a n d sc h e c k i n gu n i t ,s u p p o nh o tp l u g t h eb a n d 嘶d t hi s15 0 m bp e rs e c o n d ( s a t av e r s i o n1 0 a ) o r3 0 0 m bp e rs e c o n d ( s a i av e r s i o n2 o ) t h ep r o d u c t sb a s e do ns a t aa r eu s e d 掣e a t l yn o w ,m o s to fw h i c ha r ep r o v i d e db yt h eo t h e r c o u n t r i e s a n dn os a 队i pc o r ef o rf p g ai sd e v e l o p e d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i nc h i n a s oi t s s i g n i f i c a n tt od e s i g nas a l ai pc o r e t h i sp a p e rf i r s t l ya n a l y z e st h es a l r ap r o t o c o l ,锄dd e v e l o p st h el a y e rm o d e lo fs a l a a d a p t e r 1 1 1 e1 a y e rm o d e lc o n t a j n sa p p l i c a t i o n1 a y e r ,t i 彻s p o nl a y e r ,l i n kl a y e ra i l dp h y s i c a l l a y e r t oa c c o m p l i s ht l l epc o r e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d e s i g l ll a n g u a g e ,d e s i g i lt o o l sa i l d s e l e c t e dc h i p a 耐i te x p l a i n e dm ew h o l ei pc o r ei nd e t a i l ,w 1 1 i c hi n c l u d e sa l lt h em o d u l e s s e p a r a t e l y a t l a s t ,i tf i n i s h e d 出lm es t e p si n c l u d i i 培c o d e c ,s y n t h e s i sa i l dt e s t 1 1 1 em e s i sd e s i g 璐t h e1 5 g b p sd i 脏r e n t i a ls e r i a ls i g i l a ic o 皿n u n i c a t i o nc h 籼e lb a s e do n r o c k e t i om g t a n di ta c c o m p l i s h e sm u l t i p l es t a t em a c h i n ec o o p e r a t i o nd e s i g nu s i n gp a r a l l e l s t m c t u r e t oi m p r 0 v et l l e s p e e d ,i tu t i l i z e sm ep i p e l i n e 锄dd e s i 驴p a r a l l e l i nl l i g hs p e e d y d e s i g n c o n s i d e r i n gt i l ef a c tt h a td i f i e r e n tp a r t sh a v ed i f r e r e n tc o m p l e x i t y ,t l l ed e s i g nu s e s d i 虢r e n tp i p e l i n e s b yc m p s c o p ep r 0 龇l ds a t ab u s 锄a l y z e r s ,t h ed e b u g g i n gp r o c e s s b e c o m ef 弧t e ra n dm o r ea c c u r a t e i ta c h i e v e st h es a t ai pc o r eb a s e do nt h es a l a1 0 a p r o t o c 0 1 f i m l l yt l l et e s td a t ai n d i c a t e sm a tm ed e s 咖m l 舢st h ep r o t o c o l sr e q u i r e m e n t s t h e s a t ai pc o i 也i sl l i 曲l yi n t e g r a t e d 锄dl o wc o s t i te n a b l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o l i d - s 龇 d i s km o r ec o n v e n i e n t k e yw o r d s :s e r i a la 队;f i e l dp r o g r u m n a b l eg a t ea j t a y ;r o c l 0 且e = i = 0 或者r d o d m w a k e a h b ! e m 吖 h g r a n l ma 均i n 仃 he口ciy托旷蕾翻b pb停hxb陀qm p b _ j 坩eh o c i j n p 1 1 y r c l yh r s l - n r s ln h 棚t em r x c i o c k p a r t i 铷 s 乱l q kp b 巾y s p d 柙l o d ep i 哪刊删n s y sc欺sm由ler t e s n o d e s p d s e i 图4 1s a t al p 侈0 化接口 根据综合报告,设计s a t ai p 最小周期为1 1 8 5 6 n s ,最大频率为8 4 3 4 5 m h z , 关键路径为s a t ac l k ,关键路径的各门单元逻辑名与延时见下表4 1 ,门延时总共 为5 9 0 l n s ,占总延时的4 9 8 ,线路延时总共为5 9 5 5 n s ,占总延时的5 0 2 。 表4 1 关键路径延时 综合报告给出了本s a t ai p 的资源占用情况,见表4 2 。 硕十学何论文 4 2 测试 表4 2f g p a 资源占用情况 本设计是基于s a t a 接口的固态硬盘开发,整个系统在x i l i n xv i n e x 一4 x c 4 v f x 6 0 芯片上实现。测试采用m i c r o b l a z e 嵌入式处理器软核对a t a 命令进 行简单处理,以s d r a m 与n a n df l a s h 作为数据存储,与主机进行数据传输, 验证设计i pc o r e 的正确性,同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s a t a 硬盘。测试计划主要 包括模块测试和整体测试,模块测试主要针对s a t a 物理层高速串行链路,整体 测试主要测试设计i pc o r e 的数据传输是否正确,命令是否正确执行。 4 1 1 测试平台 本论文的测试在固态硬盘硬件平台上,测试平台结构框图见图4 2 ,x i l i n x 公司的c h i p s c o p e 嵌入式调试软件通过在f p g a 工程文件中移植一段代码,可以捕 捉f p g a 内部信号,利用j a t g 传输到p c 主机端口显示,测试者能清楚的跟踪分 析f p g a 内部信号变化。s a t a 总线分析仪一端连接待测试的固态硬盘,另一端 连接p c 主机,通过捕捉s a t a 传输线上的信号,根据s a t a 协议将数据解码显 示,使得整个传输过程透明化,极大的提高了调试效率【3 8 】。 m 戮蛐 固态硬盘 控制器 s a t a p c 总线 主机 分析仪 c h i p s c o p e n a n df l a s h 芯片 f p g a 图4 2 测试平台结构框图 4 2 2s a t a 物理层高速串行传输测试 测试s a t a 物理层通信过程,r o c k e t l 0m g t l 模拟s a t a 从设备,r o c k e t i o m g t 0 模拟s a t a 主设备。使用s a t a 电缆( 长约5 0c m ) 连接起来形成环路,进 5 7 s a t a 协议分析及其f p g a 实现 行数据读回测试【3 9 1 。s a t a 物理层验证实验的硬件框图如图4 3 所示。 图4 3s a t a 物理层验证实验硬件框图 其中i n i t t x 模块产生t xp m a r e s e t 、t xp c s r e s e t 复位信号;f r a m eg e n 模块产生 带有k 2 8 5 字符的数据流,每次发送的数据位宽为2 0 位;i n i tr x 模块产生 r x p m a r e s e t 、r xp c s r e s e t 复位信号;f r a m ec h e c k 模块将发送的数据与实际接收到 的并行输出端口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到不一致,则e r rc o u n t 计数器就自加 一次,通过读取该计数器的值和记录r o c k e t i om g t 工作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该 系统中m g t 的错误率。经多次实际测试,r o c k e t i om g t 的误码率在1 0 1 0 以2 以 下,满足s a t a 协议要求。 4 2 3 数据传输测试 s a t a 控制器核主要功能是完成s a t a 协议规定各项控制功能,实现p i o 模 式和d m a 模式读取和写入数据。 s a t a 控制器核测试采用f i n i s a r 公司的r x 1 0 8 ps a t a 总线分析仪,系统上 电复位建立物理链接o o b 通信序列见图4 4 ,测试图说明主机与设备上电复位后 由o o b 通信建立物理层通信链路的过程。其中s t o r e 拌表示s a t a 总线分析仪采样 数据点数,t i m e s t a p 表示采样数据的时间戳,i n i t t r g t 表示主机向设备发送数 据,t r g t i n i t 表示设备向主机发送数据。正如第二章第二节所述,主机和设备 上电复位,设备复位完成后,未收到主机的c o m r e s e t 信号,表明主机复位未完 成,设备不断发送c o m i n i t 信号,请求建立链接。当主机复位完成后,就发送 c o m r e s e r 信号,然后设备以c o m i n i t 信号响应,然后主机发送c o m w a k e 信号校工f ,设备也发送c o m w a k e 信号进行校正,完成物理层通信链路的建立。 图4 4 右半为上电复位序列传输波形。 毒【阿而刁墨 一;f 一 e 目h 端一 翌! ! 竺意! _ _ 一 “参麓霹娑三 二:z = = - i i = ;:= 五二五五i 釜一芝_ j 茹二。 图44 系统上电复位0 0 b 通信序列 寄存器帧的发送与接收测试图见图4 5 ,测试图说明一次完整的寄存器帧的传 输过程。其中,i n i t i a t o r 一 t a r g 娃d e s c t i p t i o n 为主机向设备发送数据说明,t i d m a 表示设备向主机发送数据,t a r g e t ) j n i t i a t 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为设各向主机发送数据说 明,i i l i t i n o r 一 t a r g e t d e s c “p i i o n 为主机向设备发送数据说明。s a t axr d y 表明 开始帧传输,s a t aro k 表明数据传输校验正确。 p i o 读取与写入测试图见图46 。由于s a t a 协议规定数据线上的传输速度为 15 g b p s ,故不能记录所有采样数据,测试p i o 读写操作目的是观察数据帧的传 输正确,所以选择记录帧的类型,而不再记录基元,所以s t o r e # 记录的采样点数 是不连续的。d 计为数据传输方向,r n i t 代表主机发往设备,t r g t 代表设备发往 主机。逻辑地址支持4 8 位l b a 地址,测试s a t a 命令为r e a ds e c t o r ( s ) ( 指 令代码o x 2 0 ) 和w r i t es b c t o r ( s ) ( 指令代码o x 3 0 ) ,每次传输数据为一个 扇区的数据,测试结果表明p 1 0 模式读写正确。 d m a 读取与写入测试图见图47 。以设计的固态电子硬盘作为从盘启动,然 后在主机w l n d o w s x p 操作系统下,在硬盘中拷各测试数据。测试表明d m a 模式 读写正确,s a t a i p c o r e 能完成d m a 传输。系统采用的d m a 指令为r e a d d m a ( 指令代码0 x c 8 ) 和w r i t ed m a ( 指令代码0 x c a ) 。 ! i 坠塑坚坌! ! 丝圣塑! ! 童堡 图45 基元发送与接收测试图 叶 f r 湘e t m e t r gtr s “sl 0 r w 船釜避删 焉1 盎粼孺糊 o a l m t d m _ s _ 一 l b a d o 0 0 0s c - 删 l 且a t d 枷s 哪- b 岫r r _ d * 【耐5 1 2 l 弘一0 0 珊s d t - 哪 l 1 s _ l 吐- o _ c n - 哪 b e 0tr 酬耐5 1 2 l m - m s _ - l b - m 峨0s c t0 1 l b - d 0 蚴日c h 6 啦 日咖lt l * d 埘5 1 2 图46p i o 模式读写测试圈 mmmwm誉塞脚m豁mmm 硕+ 学位论文 c d 州u s i g 岍吣7 o h 盹 0 -t 口 d e d ” r 一6 t 儡曩日雹雹田i 。肛- r 一枷 t r 5t 目s “s eq 曲洲l n - “7 1 口3 9s _ 伽 品圈圈圈_ 嚣罂基“ t r s s m # 口自d r m z m c t r 6t 删删l n zo m “耐s c m ;0 啪 囱47d m a 模式读写测试图 将采用本设计的固态电子硬盘在w l n d o w sx p 操作系统下以从盘的方式启动, 启动命令流如下图48 所示。物理链接建立完成后,设备向主机发送r e z i s t e rf i s ( 3 4 h ) ,向主机表明处于就绪状态。主机发送r e g i 或e rf i s ( 2 7 h ) 更新设各控制 寄存器,然后发送l d e n t i f y 命令,请求读取设备信息。设各先发送p i os e t u pf i s ( 5 f h ) 配置p i o 传输参数,然后开始发送i d e n t i f y 信息,主机接着对设备进行 参数配置,然后读取设备的主引导记录m b r ( m 啪b o o ir e c o r d ) 与操作系统引导 记录区d b r ( d o sb o o t r e c o r d ) 等信息,完成对硬盘的识别过程。 怒器ll戮勰淼蓊淼黜黧嬲l|l|瑞嚣llilll然 s a t a 褂议分析及其f p g a 实现 c o m m 刊u s t n gr 肿肺rf 哪c 目m t m md - f r t m 图48 设备作为从盘启动命令流 硕十学何论文 结论与展望 s a t a 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 t a 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采用了串行方式传 输数据。本文给出了一个完整的s a 队i pc o r e 的设计细节,实现了s a r a 总线的 通信,并应用于固态存储领域,实现数据的存储。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 1 ) 详细的分析了s a t a1 0 a 协议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的高速串行传输和 o o b 协议实现s a l r a 设备复位和上电管理、链路层的编解码和校验处理、传输层 的帧封装和解封、应用层的指令解析等各层功能要求。 ( 2 ) 设计了s a t ai p 核,划分成4 个层次。应用层负责a t a 命令的解析,向 设备处理器提供访问窗口,实现数据存储;传输层负责执行主机命令,将数据和 命令打包经链路层传送;链路层负责向传输层提供一个可靠的虚拟通讯链路;物 理层负责实施最底层的电信号传递。 ( 3 ) 实现了高速并行c r c 编解码器,并行8 b 10 b 编解码器,基于线性回馈 移位寄存器的扰码器。实现了流水线的设计,在组合逻辑比较复杂的传输层获得 了更好的运行速度。 ( 4 ) 采用r o c k e t l 0m g t 高速串行数年据传输的硬核资源,设计支持s a t a 物理层1 5 g b p s 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电路,提供2 0 b i t 并行数据接口,并支持o o b 通信协议。 ( 5 ) 完成了s a t ai pc o r e 的模块测试和整体测试,给出模块和整体测试平 台、测试方法,并提供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达到设计要求。 s a t a 是新一代串行通讯的代表,协议复杂,速度高,数据流量大,牵涉到的 内容比较广泛,有很大的设计难度。本文对设计完成后的s a t a 芯片进行装机运 行测试,得到了良好的实验结果。但作为一个完整的i pc o r e ,要进行全功能测 试是不太可能的,本论文只对传输功能进行功能测试,很多少模块的测试都是用 软件进行时序仿真的,整个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符合了协议要求。 由于s a t a 协议的复杂性,本设计i pc o r e 在功能完整性方面还比较欠缺, 可配置性还做得不够,只能实现基本的传输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i pc o r e 强调可移植性,本设计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设计中还用到了片上 集成硬核,可移植比较弱,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在s a t a 协议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传输速率达到了3 g b s ,第三代标准也即 将出台,但是由于它们之间差别并不是很大,所以在本设计的基础上设计第二代 标准i pc o r e 是切实可行的。 6 3 s a t a 协议分析及其f p g a 实现 参考文献 【l 】 r i c h ,d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i nt r a n s i e n ts t o r a g ed e v i c ea t t a c h m e n t s c o m p u t e r ,2 0 0 7 , 4 0 ( 4 ) :1 0 2 1 0 4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l2 】 1 3 】 【1 4 】 15 】 【16 】 罗彬硬盘的接口方式及技术指标解析计算机与网络,2 0 0 7 ,( 4 ) :3 7 李冬,汪东升,薛一波串行a t a 总线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应用,2 0 0 5 ,3 1 ( 9 ) :1 3 m e n t or s e r i a la l t ai pd e v i c ec o n t r o l l e r ,、v w m e n t c o m p r o d u c t s i p a t a s e r i a l a t a 2 0 0 9 0 5 0 7 陈晓东,苏宛新,王化龙嵌入式s a t a 存储系统的研究电子技术应用,2 0 0 8 , 3 4 ( 4 ) :2 8 3 0 孙永明千兆高速串行接口集成电路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中国科 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 所,2 0 0 2 ,7 17 叶朝锋,黄松岭,徐云基于s a r a 的嵌入式高速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设计电测 与仪表,2 0 0 8 ,4 5 ( 2 ) :4 1 4 4 t o mb r o k a w 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s e r i a l a r a s t o r a g em a n a g e m e n ts o l u t i o n s , 2 0 0 0 ,5 ( 5 ) :5 0 - 5 6 k n u tg r i ms r u d ,h u b b e ns m i t h s e r i a la 1 1 as t o r a g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s :d e s i g n i n g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c o s t - e f f e c t i v ei o s o l u t i o n s u s a :i n t e lp r - e s s ,2 0 0 3 ,12 5 6 s e r i a la j aw o r k i n gg r o u p s e r i a l 肖l t ah i g hs p e e ds e r i a l i z e da ta t t a c h m e n t r e v 1 o a a p tt e c h n o l o g i e s ,i n c ,2 0 0 2 ,1 17 - 12 3 范俊基于f p g a 的s 觚a 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 0 0 6 ,6 1 6 叶项胜,陈利学基于f p g a 的s a t ai pc o r e 设计及其协议分析电子测量与 仪器学报,2 0 0 5 增刊:2 0 1 2 0 4 s e r i a l 肖姒w o r k i n gg r o u p s a t ap h y s i c a li n t e r f a c e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 s a p i s ) r e v 1 0 a a p tt e c h n o l o g i e s ,i n c ,2 0 0 2 ,5 6 6 4 t 1 3 d 1 5 3 2 v 1 r 4 b a t a - a t a p i - 7 p d f a t a t t a c h m e n tw i t hp a c k e ti n t e r f a c e 2 0 0 4 0 7 01 x i l i n xi n c m i c r o b l a z ep r o c e s s o rr e f e r e n c eg u i d ee d k 9 1 u s a :x i l i n xi n c 2 0 0 7 ,2 5 3 0 x i l i n xi n c e m b e d d e ds y s t e mt o o l sr e f e r e n c em a n u a le d k 9 1 u s a :x i l i n xi n c , 硕十学位论文 【17 】 【18 】 【19 】 【2 0 】 【2 1 】 【2 2 】 【2 3 】 【2 4 】 【2 5 】 2 6 】 【2 7 】 【2 8 】 【2 9 】 【3 0 】 【3 1 】 【3 2 】 【3 3 】 3 4 】 【3 5 】 【3 6 】 2 0 0 7 1 5 2 一1 5 6 【 徐欣,于红旗基于f p g a 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0 0 5 , 3 5 6 3 6 0 d o u g l a sj s m i t h ap r a c t i c a lg u i d ef o rd e s i g n i n g ,s y n t h e s i z i n g ,a n ds i m u l a t i n g a s i c sa n df p g a su s i n gv h d lo rv e r i l o g n e wy b r k :a c mp r e s s ,l9 9 9 ,19 116 j a m e sr a r a n s t r o n g ,f g a i lg r a y v h d l 设计表示和综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 0 0 3 ,( 1 ) ,4 0 l 一4 4 0 戚新宇基于f p g a 设计的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航空电子技术,2 0 0 5 ,( 3 ) :5 1 5 4 林瑞清,孙佳佳,辛晓宁时序模型建立的静态时序分析技术微电子学与计算 机,2 0 0 5 ,( 1 0 ) :1 7 1 1 7 4 唐振宇a s i c 设计中的静态时序分析技术电子与封装,2 0 0 5 ,( 1 0 ) :3 2 3 4 程耀林f p g a 的系统设计方法解析现代电子技术,2 0 0 5 ,2 6 ( 1 9 ) :9 0 9 3 x i l i n xi n c v i n e x 一4 系歹u 概述u s a :x i l i n xl n c ,2 0 0 7 ,1 2 x i l i n xi n c v i r t e x 4r o c k e t i om u l t i g i g a b i tt r a n s c e i v e ru s e rg u i d e u s a :x i l i n xi n c ,2 0 0 7 ,3 4 - 38 欧阳干p c ie x p r e s s 物理层的设计与实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 0 0 6 ,2 7 3 5 李江涛r o c k e t i o 高速串行传输原理与实现雷达与对抗,2 0 0 4 ,( 4 ) :4 8 5 0 吴志勇,高世杰基于r o c k e t i o 的光纤旋连接系统的实现计算机测量与控 制,2 0 0 8 ,1 6 ( 3 ) :3 8 7 - 3 8 8 赵峥嵘,兰巨龙r o c k e t i o 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电子技术应用,2 0 0 5 ,3l ( 1 2 ) :5l 一5 3 田耕,胡彬,徐文波x i l i n xi s ed e s i g ns u i t e1 0 xf p g a 开发指南d s p 、嵌入式 与高速传输篇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 0 0 8 ,3 7 3 4 1 8 胡锦基于r o c k e t i o 的高速串行协议设计与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 0 0 8 , ( 2 4 ) :1 9 6 一1 9 7 x i l i n xi n c 嵌入式串行a t a 存储系统u s a :x i l i n xi n c ,2 0 0 6 1 3 1 8 a x w i d m e r ,p a f r a n a s z e k ad c b a l a n c e dp a i r t i t i o n e d b l o c k ,8 b l0 bt r a n s m i s s i o nc o d e 19 8 3 0 8 - 01 r a v ib u d r u k ,d o na n d e r s o n ,t o m s h a n l e y p c ie x p r e s ss y s t e m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d d i s o n 、e s l e yi n c 2 0 0 5 ,2 5 卜2 7 2 戴居丰,贺传峰,毛陆虹一种新的光纤通信8 b 1 0 b 编解码实现方法研究电路 与系统学报,2 0 0 5 ,10 ( 2 ) :3 0 3 4 田耕,胡彬,徐文波x i l i n xi s ed e s i g ns u i t e1 0 xf p g a 开发指南逻辑设计篇 北京:人民邮电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