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摘 要 在弘扬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学术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 政治理性理论的认识还相对薄弱没有形成较详尽较系统的认知体系但在 全球化日趋强劲发展的今天无论从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还是国内背景来看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时代课题 因此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辩证统一以及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 相统一应然分析与实然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沿着理性以及政治理性理论 的发展轨迹创新性地在政治哲学的视域中对政治理性进行了历史审视界定 了政治理性的科学内涵并从学理层面剖析了在政治发展中政治主体政治 过程以及政治目标的理性精神为现实政治社会的的正当性提供了价值引导和 规范标准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特殊国情探讨了当代中国政治理性建构的必要性并从应然性意义上对 当代中国政治理性的建构描绘了现实蓝图 关键词关键词政治哲学, 理性, 政治理性, 政治文明, 和谐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 ii abstract the academia is still have little knowledge on political rationality theory whic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even not form exhaustive and systemic cognitive- system, during the days which proclaiming main rhythm and constructing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ly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the doctrinal analysis and realistic reflect of political rationality” is a realistic topic which worth to be further research. therefore, this article use the research mean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systemic analysisdialectical unification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unified with logical analysis “should analysis” combined with “be analysi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rationality and political rationality, historically scan the political rationality in a creative way in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define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political rationality, and analysis the rational spirit of political subjectpolitical course and political goal during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doctrinal layer, which provide the leading value and normative standard for the justice of realistic political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 which roundly building well-off society and constructing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in our country,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political ration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n described the realistic blueprint of constructing political ration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should sense”. key words: political philosophy, rationality, political rationality, political civilization, harmonious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 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作为政治哲学的基本学理范畴之一政治理性是相对于政治神性和政治非 理性而言的作为独立学科体系的政治哲学其理论前提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 下完成对政治人性的设定在追溯反思人性存在的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 寻求政治社会存在的主体向度确立政治哲学存在与发展的逻辑前提在此基 础上从应然性意义上对政治理性进行学理探讨就成为政治哲学理论体系 的必然逻辑政治理性催生出政治主体的政治合法性能力促使其提出相应的 政治平等政治自由等政治权利以及推动社会为保障这些政治权利所应当具 有的政治制度的民主性质即政治民主的实现同时作为政治主体的价值属性 政治理性为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和谐共存与发展规范理性屏障从而在政治 现实层面上展现政治哲学的社会功能从政治价值层面上设定政治平等的路径 规范政治民主的图式描绘政治自由的蓝图从而为千百年来人们对政治正义 的不懈追求勾勒出科学的内涵和正当的实现途径也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建构提供价值导向奠定理论基础 政治理性的现实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任何政治理念的生成只能 是既定政治制度下人们长期民主政治实践的产物民主法治平等参与 正义等现代政治理性必须有与之相应的政治制度作保障民主政治作为我们不 懈追求的政治目标内在地包含了这些价值属性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 民主政治原则落实为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同时法律制度建设为民主政治 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最终使政治过程中政治主体共同追求的目标政治文明 得以实现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政治理性的永恒追求无产阶级的政 治理想共产主义既是人类未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又实现了人的全面而 自由的发展标志着一代共产主义新人的出现是整个人类由必然王国到自由 王国的飞跃是一场人自身的革命当代中国政治理性建构最终就是要实现这 一政治目标 对政治理性的研究必然追溯到对理性的研究理性是哲学的最大特点从 希腊词源说哲学就是爱智而智慧就是人类理性的结晶理性范畴在西方 政治思想史中可谓源远流长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内省柏拉图对 理念的执着到亚里士多德直接把人规定为理性的动物这一认识的飞 跃把人所具有的理性和理性能力充分暴露出来并开启了古典西方将政治与理 性结为神圣同盟的探索近代西方是政治理性复兴与高扬的时代以洛克孟 德斯鸠和卢梭为代表的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就是高举理性这面旗帜来建立他们 的政治理论体系政府论论法的精神和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是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 2 其政治理性论的代表之作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法制三权分立代议 制构成了启蒙思想家设计新兴资产阶级政治蓝图的基本构架他们都把政治看 成是一个惟有通过理性方能妥当处理的领域当代西方是政治理性改造与重构 的时代国外学术界对政治理性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雷蒙阿隆19051983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可称得上是 20 世 纪最著名的陌生人之一陈喜贵在维护政治理性雷蒙阿隆的政治哲学 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其政治哲学思想雷蒙阿隆政治哲学的核心就是对政治 理性的维护他肯定人类自由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又必须在世界给定的限 度内来思考和行动他拒绝极端的思考方式既不肯定无所不包的历史决定论 又避免陷入激进的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在他看来人类不应该把自己交付给 终极理性也不应该陷入虚无的世界成为非理性的奴隶人类世界是多元的 但又是有理性的人的理性不是统一于终极真理而是分散于个体之中在实 际的选择和行动中体现出来人类既要看到政治和社会所提供的可能性又必 须承认和尊重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所受到的束缚这样的政治行动才会成为有理 性的行动概括起来讲阿隆的政治理性就是使每个人都有理性依据自己对 历史有限性的认识进行选择和行动并承担其后果采用阿隆形象化的说法 政治理性就是如果我处在部长的位置我将如何去做 与阿隆同时代的迈克尔欧克肖特19011990是 20 世纪英国最著名的 政治哲学家之一政治中的理性主义是其代表之作欧克肖特对近代政治基 本持批判态度他深刻地揭示了近代政治的哲学病根对种种弊端的诊断一 言以蔽之曰理性主义他所谓理性主义的理性不是一般的理性而是 近代以来流行的技术理性他提出两种知识即技术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前 者可以通过学习规则公式或书本掌握后者则类似于亚里士多德讲的睿智 只能通过长期的实践达到心领神会运用自如理性主义偏偏只相信和承认技 术知识理性主义对理性的信仰其实是对技术的信仰它所崇尚的理性是技术 理性理性主义政治是一种功利政治是完美的和一式的政治又是意识形态 政治或书本的政治欧克肖特在这里并不是要象许多西方哲学家那样进行理 性批判他关心的是这种理性主义对欧洲政治造成了什么影响在他看来这 种理性主义对政治的影响比对生活其他方面的影响更重要因为所有当代政治 都深深感染了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不再只是政治上的一种风格而成了一切应 受尊重的政治的风格标准在政治上我们整个的精神态度都类似地被决定了 欧克肖特并不认为理性主义政治造成的困境能轻易摆脱因为理性主义者能做 的只是用一个他希望成功的理性主义计划代替另一个他已经失败了的理性主义 计划他明智地指出只要促使理性主义政治出现的环境还在我们就必须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想我们的政治在气质上是理性主义的这就是说只要还处在现代性的条件下 人类就只能有理性主义的政治 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是道理性是道作为规律系统的应有之义中 国传统哲学强调理性与德性的统一理性为德性的基础并最终被德性所统摄 因此中国传统理性观念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理性观念重在道 德的认识能力和个人的道德践履它不是作为独立的哲学观念自立自足地发展 而是服从和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德性的道义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主要规定普遍适用于政治生活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德治仁政 礼治的政治学说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学政治哲学的统治与道德理性主义的德性传 统政治理性作为一种科学的政治理念在我国的传播肇始于五四运动伟大 的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民主自由科学成为这个 时期政治生活的主题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法治参与平等人权正义等现代政治理念已经广泛地散播于社会政治生 活中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驱力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政治理性的探讨和研究涉及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理 论和实践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政治理性进行过论述取得了 许多阶段性成果 韩震的重构理性主义信念一书在系统梳理理性非理性发展线索的基 础上探讨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重构理性必须坚持的五 个统一并从理性与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以及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内在 契合中阐明了重建理性主义信念在这个充满挑战又孕育机遇的时代所践行的 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尤其在谈到理性与社会政治生活时作者区分了政治中 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进步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理性只 有在理性的驾驭下本能热情冲动和情感才能为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发挥 积极作用 冯玉珍在理性的悲哀与欢乐理性非理性批判一书中从历史和逻 辑相统一的角度对理性和非理性主义进行了全面阐释和系统批判从人类历史 发展的角度厘清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沿革与演变尤其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 起进行了深入考察冯玉珍认为在当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在直接或间接隐 蔽或公开的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要分析和批判非理性主义宣扬的各种 错误的人生态度和非道德倾向反对极端的利己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杨经录在理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理念一文中认为当 代理性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个体理性社会理性自然理性的有机统一是工具 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理性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是推动生产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 4 力发展的核心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精神是当代中国政治建 设的核心精神还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 吕嘉在政治理性与政治学一文中分析了政治理性的本质特征他指出 政治理性的本质特征是在形式上它是系统解释世界的理论体系意识形 态在性质上它是以认定阶级利益国家利益等集体利益为特征的集体理性 在功能上它是价值理性理论理性形而上理性实践理性工具理性等多 种理性功能的辩证统一要在政治行为分析基础上分析政治问题就必须对政 治理性的价值性质做出判断就是说政治学不仅需要建立政治理性理论 意识形态理论还需要建立一种价值理论一种能够为其价值判断提供价值标 准的价值理论 何颖在论政治理性的特征及其功能一文中界定了政治理性的涵义并阐 释了其特征和作用她指出政治理性作为表征着人的存在及人的本性的精神 现象是一种属人的理性政治理性是人类建立在一定的政治利益基础之上的精 神现象是受人的政治目的和意志所支配的精神活动及在政治生活中按一定逻 辑规则和逻辑程序运作的认知形式和认知能力政治理性作为对现实政治生活 的能动的反映有着自身的规定性表现为具有价值性合法性公共性群 体意向性意识形态性的特征政治理性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 用政治理性的价值性功能以价值观为核心具有对政治活动的导向与评价作用 政治理性的工具理性功能以理性为工具对政治活动具有追求合理性科学性 规范性的中介与规范作用政治理性的实践理性功能以道德理性为价值判断的 尺度对政治生活发挥着选择判定与支配的作用 从以上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政治哲学视野下的政治 理性基本问题的梳理和规范还存在着相对的不足独立研究很少缺乏系统的 阐述其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虽然有些学者的课题也涉及到理性政治理 性等内容但研究角度各有不同对政治理性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系 统的认识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是本文的前提从理性与非理性的学理探源出发界定了政治理性 的科学内涵并进一步阐明了政治理性与其相关范畴的关系为下文的深入研 究做铺垫 第二章是本文的基础从历史语境中探讨中西方政治理性的发展线索并 对其进行了学理比较和现实反思进而得出了适应时代和潮流发展的新型政治 理性观从而过渡到下文的进一步阐述 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以政治发展中政治主体政治过程政治目标为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入点对这三个层面所应蕴涵的理性精神展开全面分析为现实政治社会的的 正当性提供了价值引导和规范标准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内背景分析了当代中国进行政治 理性建构的必要性并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政治理性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与政治理性认知导向市场经济与政治理性精神保障政治主体意 识与政治理性理念灌输民主制度建设与政治理性现实追求政治参与与政治 理性实践诉求六个方面梳理了当代中国政治理性建构的现实选择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 6 第一章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 政治哲学视角下的政治理性是相对于政治神性和政治非理性而言的其学 理内涵寄寓了政治与理性含义的精髓本章以对理性和政治的涵义界定为逻辑 起点对政治理性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分析了政治理性与其相关范 畴的关系进一步拓展了对政治理性的学理认识 1.1 理性非理性及其辩证关系 1.1.1 理性 理性向来就存在理性reason概念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文化 背景和不同历史时代赋予理性错综复杂的内涵就哲学分析的角度而言理 性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在存在论意义上理性与物质性动物性相对应指一种特殊的实体自 然界的物质是混沌的和茫然无知的动物虽具有感知和活动能力但人却有自 我意识和理智人们曾认为这些就来自理性直到 17 世纪笛卡儿仍断定严 格来说我只是一个在思维着的东西即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者一个理性 除少数坚持心灵形而上学的哲学家之外不再把理性视为一种实体性存在 本体理性把理性视为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终根据作为支配包括人在内的 世界存在的客观结构体系和普遍必然性强调了外在于人的普遍理性的绝对确 定性和完满性柏拉图的宇宙理性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就是代表 在认识论意义上理性是指人们借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 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和抽象思维能力关于此经验主义者如洛克 爱尔维修和休谟等人把人类的理性能力视为感觉经验的复合在这个意义上 近代经验主义者也属于理性主义的范畴相反唯理论者如笛卡儿斯宾诺 莎和黑格尔等人则断定与感性经验相对应理性是指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有 条理地进行思考的逻辑思维能力上述看法都有片面性综合起来作为人类 独特能力的理性应是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用自己的理智机能支配机 体活动调节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来适应环境 在价值论意义上理性强调价值理想目标和价值评判标准西方近代启蒙 理性主义的价值理性包括人性论人性人道人权精神价值目标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17. 笛卡儿. 第一哲学沉思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平等博爱正义至善和社会政治理性资产阶级理性王国价值理 性把价值取向和终极理想目标作为理性的基本内容着重从道德原则伦理规 范生活信念人生理想道义责任正义真理公正至善等维面加以规定 并从价值意义和理想目标判断人的本性和存在权利中国哲学也可以称之为道 德理性主义哲学在人与天人与命人与圣诸点上皆透显了理性自觉和精神 超越 马克思主义指明理性概念在自我重建中会走向适应社会实践整合需要的 符合自身逻辑发展的更高形态的新的综合和统一笔者认为可以将理性概括 为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在一定思维逻辑规律支配下的 人的理智的合理的自觉的逻辑能力和存在属性 1.1.2 非理性 西方哲学史可以说是理性不断确立权威的历史但非理性也一直是一 个重要的哲学术语哲学始于惊诧这就充分说明了人类在探索世界及自身 的奥秘之初就与人的非理性因素纠缠在一起 严格来讲非理性irrational不同于反理性antirational.非理性 哲学主要还是指一种非逻辑的本能欲望情感直观为哲学本体的哲学学说 反理性指一种新理性来代替旧理性强调认知的现象和经验的实证部分 而忽略本体和形而上部分 非理性同理性一样是一个有歧义的概念就哲学分析的角度而言 非理性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在存在论意义上非理性与理性实体相对应指一种具有理智无法穿越神 秘性质的特殊实体对于非理性主义者来说世界的本质是人的理智所不能理 解的神秘存在自然界的物质是混沌和茫然无知的人的自我意识和理智也是 有限和虚假的表象人和自然一样都受非理性本质的支配实际上人们的 精神世界同宇宙实体一样都是混沌无序的其活动是纯自发的不受任何因 果关系的制约也没有任何规律性的根据如果说理性主义强调世界的必然性 因果关系和有序性那么非理性主义则断定世界是偶然的盲目的和无序的 在认识论意义上非理性首要地是指超越一切理智的神秘的直觉顿悟和 感应能力的总和包括本能意志无意识冲动灵感体验等盲目的力量 它是超逻辑和非理性的非理性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无法借 助人们的理智活动认识只有通过超理智的直觉顿悟和体验才能获得某种 有价值的观念理性思维与科学知识都是肤浅的和不可靠的它们只能被当作 人们意志和本能冲动的相对工具当理性自诩发现某种普遍的真理时它无非 是以逻辑的外观为本能欲望找一种廉价的理由因此所有的理性观念最终都是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 8 伪装为真理的意识形态 在价值论意义上非理性表现为这样一种情绪人类生存的环境是陌生而 又荒谬的并且没有一个真正有根有据的理性意义这样人们的生命或者象 叔本华所讲的根本没有意义或者只能到尼采的权力意志超理智的非理性 本源中寻找根据就此而言非理性主义者认为价值和意义都不属于理性范 畴无法用理性概念加以把握不仅极端反理性的哲学家如尼采柏格森和 斯本格勒持这种观点某些片面的工具理性主义者也持类似的看法譬如维 特根斯坦就断定世界的意义必定来自世界之外的某种神秘之源 尽管非理性含义既相互重叠又相互抵触但至少非理性是与本能冲动 狂热盲目荒谬和感性相联系的因此笔者认为非理性是指人们在信念 上不相信现实会逐渐趋向合理的目标也不信赖人类主体的理智认识能力和 道德良知认为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的运作归根到底是受盲目的冲动所操纵 1.1.3 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 家福柯说非理性的癫狂就是理性本身的产物而癫狂发作过程中也包含语言 和推论等理性因素因此癫狂非癫狂理性非理性都十分错综复杂地交 织在一起当它们是一个整体时它们互不分离并在使它们产生分裂的交流 活动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此外马克思指出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理论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 方式只有借助于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同样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也只 有借助于实践力量才有可能 首先没有非理性的理性是空洞的理性认识的形成以直觉灵感顿悟 等非理性因素为条件人的认识有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 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的 再现第一条道路也就是从感性材料到抽象概念实质是从个别到一般从 有限到无限的质变单纯的理性分析是无法完成这种跳跃的必须借助于直觉 灵感想象来完成所以不仅理性概念的形成需要非理性的参与而且只有 有了激情热情意志理性的东西才能发挥作用 其次没有理性的非理性是盲目的第一正确认识的形成离不开理性对 非理性的整合人的认识最初是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存在的必须 加以理性的整合才能使潜沉在意识底层之中的价值观念获得确定的思想形 米歇尔福柯. 癫狂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史m.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 卷m. 1956: 12716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m. 1995: 1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式第二非理性的作用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贝弗里奇在论述直觉产生的条件 时说对问题和资料进行长时间的思考直至达到思想的饱和这是最重要的 前提离开理性基础人类精神在缺少一翼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形成系统完整 的思想体系的第三非理性作用的正确发挥依赖于理性指导非理性是一种 不为理性所包含的非智力意识形式具有盲目性自发性不可预料性若放 任自流必然扰乱理性秩序所以必须在理性审视下监控非理性作用的发挥 再次现代脑科学表明人总是在意识中呈现实践所需要的信息而把以 往接受的暂时不用的信息潜存于无意识中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构成人的心理 活动的绝大部分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比老师高明他说意识就好象一个婴 儿天天从原始的无意识子宫中诞生诞生即转化非理性转化为理性反过 来理性也可以转变为非理性当有意识遇到困难无法继续下去时只得将某 对象的意识作为悬案搁置大脑深层对有意识的反复操作和运用导致思 维定势的形成和行为的常规化转化为无意识有意识长期不被利用和操作 有意识由于受到压抑也会转化为无意识 理性非理性作为人的两种不同能力各自处于对方之外每一方又无法 完全代替对方二者之所以在人的行为中互为条件互相转化感性经验之所 以向理性认识转化直觉和灵感知识之所以要逻辑化理性知识之所以积淀为 潜意识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实践的需要理性和非理性正是在实践中得以统一 起来的 1.2 政治及其理性诉求 1.2.1 政治界说 政治一词历史悠久且含义丰富其间经历了由互相混同到概念之间界 限比较清楚的发展过程 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古希腊政治与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古代儒家 对政治的阐释寄托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比如为政以德北宸居其所 众星拱之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古希腊政治即最高的 善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的公正 国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更指出城邦是最高的善他有句名言人 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 政治成为一门具有独立内涵的科学概念源于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在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 10 他看来政治就是掌权者的一种统治术现代西方行为主义学派也大多从国家 的权力权威等角度来揭示政治的本质内涵如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认为 政治的实质就是掌握不同权力的人在社会利益分配中的不同地位问题在我国 的政治学研究者中也有持这类观点的与此紧密联系的是在当代西方政治 学家中一部分人从权力和利益的关系分析政治的本质 近当代的政治家还有从制定政策做出决定进行管理的角度界定政治内 涵中国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政是众人之事治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 政治美国政治学家庞顿和吉尔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 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麦肯齐也认为政治就是参加一个社 会的全面管理的进程近几年我国也有政治学研究者开始从这个角度界定 政治范畴这些定义充分说明了政治现象的社会公共管理性质从一个重要方 面揭示了政治范畴的本质内容 上述对政治范畴的界定大体包括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政治管理和政 治谋略三个方面揭示了政治的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 义 1.2.2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总结政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政治范畴进行了 更加深刻的科学阐述 从政治的根源来看政治产生和发展的最终根源是经济在俄国十月社会 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强调经济方面的政治国家建设的政治甚至还说 今后最好的政治就是少谈政治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明确指 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 最根本利益这些思想,不仅是当前中国而且也是现代世界经济政治关系 的客观反映 他把自己这本政治学的副标题写作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在他的另 一部书权力和社会中则进一步指出政治这个范畴的核心内容是权力及其运行和权 势所发挥的作用 有的人认为政治就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 此结成的特定关系还有的人认为政治就是社会公共权力产生变更和运作的过程和结 果 包括前面提到的拉斯维尔他认为所谓政治主要是指权力的形成和权力的分配德国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也认为政治是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美国政治 学家大卫伊斯顿认为所谓政治就是涉及为社会进行的价值物和权威性分配的那一部 分社会交往 比如有的人认为政治就是一种人类协调社会关系控制社会秩序管理社会公共事 务的公共权威现象还有的人认为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统治管理 体系是人们基于某种利益需要建立维护参与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以制定政策来 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关系和活动的总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从政治的实质内容来看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马克思在共产 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一切阶级 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斗争的实质就是争取统治权力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强调了作为政治斗争的阶级斗争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当代社会 的现实生活也在不断地证明这样一个真理政治问题总是以不同的形式与国家 政权问题联系在一起 从政治的表现形式来看政治总是表现为重大社会阶级政党集团行 为它所涉及的是国家或社会生活中那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利害关系的问题 正如列宁所说的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 式任务和内容因此在任何社会中政治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取决于 该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成员因为他们是该社会政治力量的主体政治应该是人 民的事 从政治的活动方式来看政治又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在这个意义上 政治是一定阶级或政党处理重大社会矛盾的战略性手段或基本方法政治是一 种谋略是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政治艺术正是需要费力得来的费力主 要是要费脑力会思考动脑筋想问题善于积累政治经验解放思想勇 于创新敢于突破能够走前人所没有走的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政治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 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制定政策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关系与活动的总 和 1.2.3 政治的理性诉求 政治决定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塑造着人类文明的基本形式形成 于人类政治生活的政治经验在内容的深刻性复杂性等方面远远超过了经 济经验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经验理性即是经验的结晶因此政治就其本 质而言惟有借助于理性合乎规律的支配才能使社会从混乱无序趋于和谐有 序 如果说在哲学上以理性作为本原会导致柏拉图式的理念论或黑格尔 式的唯心主义的话那么在政治这个本身就是意志领域的方面恰恰比以非 理性作为本原要合理得多在中世纪天国统治着尘世神权取代了人权 迷信钳制着科学信仰战胜了理性教会假借上帝的名义完全泯灭人们的理 性长期进行最黑暗的统治神学政治最终导致了政治社会的理性迷失和人性 异化政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同样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背景下理 列宁全集: 第 3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8. 列宁选集: 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8.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 12 性观念实质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民众中存在根深蒂固的权威崇拜皇权至上 宗法思想等级观念和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封建思想封建帝王就凭 借着纲常伦理和道德规范以朕即国家这种荒谬的理论一代又一代的统治 下去这种深深根植于政治实践中的与民主法治相违背的非理性因素制约 了民主政治改革的进程严重干扰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运行和法治化建设 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作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代表虽然也只是代表了特定 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但毕竟是从理性出发来建立他们的政治理论他们把政治 看作是一个惟有通过理性方能妥当处理的领域从格劳秀斯斯宾诺莎到霍布 斯洛克从孟德斯鸠卢梭到潘恩康德以契约理念促成的理性政治论得 以逐步确立建立起风格迥异的政治蓝图自由平等民主正义人权 法制等构成了政治哲学家们设计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美好图景的基本构架借以 表达他们对神学政治的痛恨和对自由王国的向往并最终在风起云涌的政治实 践中实现了其政治哲学的现实价值 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政治必然就要求按照理性的方式来安排国家权力的结 构来控制政治的运行来规范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政治行为 近代以来中西方在政治统治上的实践已一再表明凡是以理性为基础建立起 来的政权结构和政治框架就比较稳定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不仅证明了人 类的理性能正确认识和解决政治问题而且也昭示我们政治惟有以一种理性 的方式来治理方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人类灾难实现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1.3 政治理性及其时代内涵 1.3.1 当前学术界关于政治理性的一般界定 在弘扬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政治文明的今天学术界对政治 理性的研究和探讨涉及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政治理性的建构 是一个全面完整的目标体系如何理解政治理性的科学含义对当代中国政治 理性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 探讨 有学者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政治理性的含义进行了一般性阐述认为政治 理性是政治主体必须拥有的价值属性舍此政治主体将无从提出政治生活的 价值诉求也难以保证政治参与过程的正当性和有序性政治理性必将为政治 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和谐存在和发展规范理性的屏障为千百年来人们对政治正 义的不懈追求勾勒出科学的内涵和正当的实现途径也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治文明的建构提供价值导向奠定理论基础 也有的论者在政治哲学的视域中界定政治理性的内涵认为政治理性作为 表征着人的存在及人的本性的精神现象是一种属人的理性政治理性是人类建 立在一定的政治利益基础之上的精神现象是受人的政治目的和意志所支配的 精神活动及在政治生活中按一定逻辑规则和逻辑程序运作的认知形式和认知能 力 从政治学的角度对政治理性进行概括是又一分析视角有的学者认为政 治理性的本质特征在形式上它是系统解释世界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 在性质上它是以认定阶级利益国家利益等集体利益为特征的集体理性在 功能上它是价值理性理论理性形而上理性实践理性工具理性等多种 理性功能的辩证统一政治学不仅不要建立政治理性理论意识形态理论 还需要建立一种价值理论一种能够为其价值判断提供价值标准的价值理论 当代西方是政治理性改造与重构的时代法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雷蒙阿隆 对政治理性的阐述极具代表性他政治哲学的核心就是对政治理性的维护他 肯定人类自由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又必须在世界给定的限度来思考和行动 他拒绝极端的思考方式既不肯定无所不包的历史决定论又避免陷入激进的 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人类既要看到政治和社会所提供的可能性又必须承认 和尊重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所受到的束缚这样的政治行动才会成为有理性的行 动概括起来讲阿隆的政治理性就是使每个人都是有理性的依据自己对历 史有限性的认识进行选择和行动并承担其后果采用阿隆形象化的说法 政治理性就是如果我处在部长的位置我将如何去做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术界对政治理性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 由于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对政治理性基本问题的梳理 和规范还存在相对不足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性理论体系的认识还相对薄 弱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笔者认为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逐步推进学 术界对当代中国政治理性建构的研究将继续深化 1.3.2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性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 没有对理性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但可以说它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是对人类理性 的最好表述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从不 王岩.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论纲j. 哲学研究2006, (1). 何颖. 论政治理性的特征及其功能j. 政治学研究, 2006, (4). 吕嘉. 政治理性与政治学j. 学习与探索2003, (3). 陈喜贵. 维护政治理性雷蒙阿隆的政治哲学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 14 同角度对政治涵义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性 观正是融蕴于其理性观和政治观的精髓中表征着其政治理论的理性追求 理性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形式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扬而实际上却失落 了他们以思维内在性为存在论基础让理性离开了现实的人而本体化非理 性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抓住了由理性万能导致的理性独断以及由理性主义 精神构建的哲学体系思辨形而上学的缺点超越了传统理性主义的盲目独断而 走向了人自身存在的复归这种批判加剧了理性的沉沦最终也把非理性本体 化由理性的形而上学转变为非理性的形而上学而与自己的批判对象殊途同归 然而理性并不因为对传统理性主义片面性和抽象性的否定而被否定更不会 因为非理性主义的批判而走向彻底毁灭理性是一种人文精神具有自我肯定 的建构功能马克思在对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实现人的现实生存论转向的伟 大哲学运动中真正地建构了现实理性从根本上解决了理性的困境马克思 主义以实践为理论研究起点以物质存在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使理性的分野 得到有机统一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理性就是主体认识客观外部 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借此来指导实践规范主体行为的能力这一定义首先 承认了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性肯定主体具有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力并以 此来指导主体的物质实践其次承认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主体具有认识这一 规律的能力并以此来确定认识目标道德规范和社会理想理性并不是唯心 主义哲学家所谓的先天理性天赋观念和绝对精神而是主体在劳动 实践中逐步获得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观并不拒斥人类的认识成果它拒 斥的是伪科学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和社会学说史 上的一次革命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根据这些理论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出发对政治的涵义进行阐释构成了马克 思主义的政治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总表现为重大的社会行为事关全局利益政 治是一定政党或阶级进行统治的战略性手段或基本方法可以看出马克思主 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含了其它政治观的合理因 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观和政治观是科学认识其政治理性观的出发 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性观正是寄寓了上述理性与政治涵义的精髓反映了 人们对政治理想的永恒追求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的 政治理性观界定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政治主体围绕着特定的政治利益 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依靠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规则来规定和实现其政治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利的意志和能力它意味着政治主体在处理政治和社会事务时有能力认识政 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进一步指导具体的政治实践规范政治主体的行为 最终实现人类的政治理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1.3.3 政治理性的科学内涵 政治理性作为政治哲学研究的学理范畴之一至今尚无公认的定义究其 原因则是因为在哲学史中理性概念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具有不同的历 史内容并在与现实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生成和发展同样政治一词的内涵 至今学界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政治内涵的复杂性更增加了对政治理性释义的难 度 政治理性是建立在对哲学理性的理解基础之上的然而正如前文指出 哲学视野中的理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理论流派均赋予其不同的含 义即使在同一时期人们对理性的理解视角也是不同的从哲学史发展的过 程来看理性概念伴随着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获得了本体论认识论价 值论人性论方法论等多重哲学含义并在多重性探索中不断深化这就表 明理性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应把理性本身的辩证发展过程和人们对理性 的辩证认识过程统一起来因此对理性的认识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人 类对理性的理解和认识反映出人类自身对世界对自我本性的认识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理性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普遍秩序合法性的追求在更深的层次上反 映出人们对自由和民主的诉求因此笔者认为可将理性定义为人们认识 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和思维能力并在一定思维逻辑和思维规律支配下 的人的理智的合理的自觉的逻辑能力和存在属性理性作为属人的理性 就其运行是主体的思维功能就结果是思维着的主体对外部存在的理智审 定 自政治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就与政治相伴须臾不可分离亚里士多德有 句名言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然而什么是政治对这个问题自古以 来都是众说纷谈的其内涵的不确定性并不逊色于理性前文已经谈到西方 学者围绕着国家说权力说分配说管理说对政治的含义进行概括马克思 主义经典作家则从阶级属性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等角度对政治的基本内容进 行了一般性规定国内学者近年来也开始从社会公共管理的视角揭示政治范畴 的本质内容综合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可将政治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 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制定政策以规定和实现特定 权利的一种关系与活动的总和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政治理性的学理分析与现实思考 16 政治理性的科学内涵寄寓了上述理性与政治含义的精髓集中反映了人们 政治追求的核心价值因此笔者认为政治哲学视角下的政治理性是相对于 政治神性和政治非理性而言的政治理性作为属人的理性是指政治主体在政 治生活中以一定的政治利益为基础依靠推理和行为实现一定政治目的和意志 的能力它意味着人们在处理政治和社会事务时有能力依靠一定的逻辑规则 和逻辑程序来认识政治共同体并通过理性指导下的行动来影响政治生活的运 行和发展政治理性催生出政治主体的政治合法性能力促使其提出相应的政 治平等政治自由等政治权利以及推动社会为保障这些政治权利所应当具有 的政治制度的民主性质即政治民主的实现 1.4 政治理性及其相关范畴关系 1.4.1 政治理性与政治神话 理性是哲学的最大特点智慧即是人类理性的结晶理性在本质上寻求并 坚持认识及其对象的普遍性明晰性和确定性由此可以推得政治理性作为 属人的理性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以一定的政治利益为基础依靠推理 和行为实现一定政治目的的意志和能力政治理性意味着人们在处理政治和社 会事务时有能力依靠一定的逻辑规则和逻辑程序来认识政治共同体并通过 理性指导下的政治实践活动来影响政治生活的运行和发展进而预测未来政治 形势的发展 与理性相对立神话是一组观念一组表象一组理论信仰与判断这 些信仰与我们的感觉经验公然对立并不存在任何与神话相一致的物理对 象这必然推论出神话是一种纯粹的幻象很明显神话已超出了理 性所能把握的限度它源于人类存在与非存在的冥然不分因而在 神话中不连贯的变动不居的非理性的因素占据了其内容的全部脱离于 感觉经验世界和客观实在人们无法诉诸理性来认识和理解神话因此政治 哲学视域中的政治神话也就成为与政治理性截然对立的概念一般来说政治 神话是指被他人所赞同的某种荒诞不经的政治信念是对政治理性的根本 否定政治神话意味着人们丧失了运用正常理性来判断政治生活的能力而它 赖以生存的力量就来自人们放弃理智思考对其绝对的依赖在政治神话下 对政治现象或问题的逻辑考察为情感的狂热奔放所代替 德恩斯特卡西尔. 国家的神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6. 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大百科全书(邓正来)译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2002: 59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在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财务报表分析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临床研究监查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餐饮管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融资专员人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广东教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资产评估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系统分析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IT项目主管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体育教师编制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作业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GB/T 21782.4-2025粉末涂料第4部分:爆炸下限的计算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南航街道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分析与提升策略
- 2025年机场货运区安全生产月试题及答案
- 《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预评价规程》(NBT 32039-2017)
- (高清版)DZT 0344-2020 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总则
- 汽车零部件出厂检验报告
- 中国近代史事件时间表
- 入厂安全告知书
- 机电安装冬季施工方案
- 工程材料询价(核价)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