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研究.pdf_第1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研究.pdf_第2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研究.pdf_第3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研究.pdf_第4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报道了以柠檬酸、正丁醇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 t b c ) 和以合成的t b c 、乙酸酐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合成乙酰柠檬酸三丁 酯( a t b c ) 的研究结果。对a t b c 的催化合成尝试了用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合 成操作,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硫酸氢钠作催化剂合成t b c ,对反应物料配 比、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的用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 t b c 的收率达到了9 7 6 ,高于文献值9 5 o ;同时还采用大孔强酸性阳离子 交换树脂、4 a 分子筛作催化剂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成 果,上述两种催化剂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t b c 的收率分别为8 3 o 和7 6 5 。 利用上述合成的t b c ,在催化剂硫酸氢钠、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作 用下,用乙酸酐作为乙酰化试剂对a t b c 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反应的物料配 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的用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工 艺条件下,上述两种催化剂作用下a t b c 的收率分别为9 9 5 和9 9 8 ,高于文 献值。并且原料柠檬酸三丁酯转化率接近1 0 0 ,避免了t b c 与a t b c 分离困 难的问题,后处理工艺简单。还尝试了4 a 和h z s m 5 两种分子筛对该反应体系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不适于该体系。 采用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合成a t b c 时,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既是催化 剂,又是固定床的填料,实验发现,催化剂经过润湿后,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在 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达到较高的收率。初步考察了反应物的摩尔比、加热循环水的 温度、进料速率、催化剂装填高度对a t b c 收率的影响。在合适的条件下,t b c 的转化率接近1 0 0 ,而且基本无其他副产物生成。 在本文提出的精制工艺下得到的产品t b c 和a t b c 经过气相色谱分析其含 量均在9 9 以上,符合m o r f l e xc o 标准。 关键词: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 脂,催化,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浙江大学顿上学位论义 a b s t r a c t t r i b u t y lc i t r a t e ( t b c ) w a sc a t a l y t i c a l l ys y n t h e s i z e du s i n gc i t r i ca c i da n d n - b u t a n o la sr e a c t a n t s a c e t y lt r i b u t y lc i t r a t e ( a t b c lw a sc a t a l y t i c a l l ys y n t h e s i z e d u s i n gt b c a n da c e t i ca n h y d r i d ea sr e a c t a n t s s o d i u mb i s u l f a t ew a su s e da sc a t a l y s tf i r s t l yi os y n t h e s i z et b c t h ee f f e c to f m o l a rr a t i oo fr e a c t a n t s ,r e a c t i o nt i m e ,d o s a g eo fc a t a l y s to nt h ey i e l do ft b c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o p t i m i z e dc o n d i t i o n sw e r ea sf o l l o w s :m o l a rr a t i oo fn b u t a n o lt o c i t r i ca c i dw a s4 6 ,r e a c t i o nt i m ew a s1 4 0m i n u t e s ,d o s a g eo fc a t a l y s tw a s4 o fc i t r i c a c i dw e i g h t u n d e rt h ea b o v e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y i e l do f t b cr e a c h e d9 7 5 m e a n w h i l e , a m a c r o p o r o u ss t r o n g l ya c i d i cc a t i o ne x c h a n g er e s i na n d4 a z e o l a t ew e r ea l s ou s e da s c a t a l y s t s 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t h a tt h ey i e l d so ft b cw e r e8 3 0 a n d7 6 5 r e s p e c t i v e l yu n d e rt h eo p t i m i z e dc o n d i t i o n s u s i n gt b ca n d a c e t i c a n h y d r i d e a sr e a c t a n t s ,s o d i u mb i s u l f a t ea n da m a c r o p o r o u ss t r o n g l ya c i d i cc a t i o ne x c h a n g er e s i na sc a t a l y s t s ,s y n t h e s i s o fa t b c w a ss t u d i e d t h ee f f e c to fm o l a rr a t i oo fr e a c t a n t s ,r e a c t i o nt i m ea n dt e m p e r a t u r e , d o s a g eo fc a t a l y s to nt h ey i e l do ft b cw e r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 u n d e rt h eo p t i m i z e d 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y i e l d so fa t b cc a t a l y z e db ys u c ht w oc a t a l y s t sw e r e9 9 s a n d 9 9 8 r e s p e c t i v e l yw i t ht h ec o n v e r s i o no ft b ca l m o s t1 0 0 4 aa n dh z s m 一5 z e o l a t e sw e r et r i e da sc a t a l y s t s ,b u tt h er e s u l t sw e r ep o o r a t b cw a sa l s os y n t h e s i z e di nat u b u l a rf i x e d - b e dr e a c t o r am a c r o p o r o u s s t r o n g l ya c i d i c c a t i o ne x c h a n g er e s i n ;v a su s e da sc a t a l y s ta sw e l la st h ep a c k i n g m a t e r i a l t h ea c t i v i t yo fc a t a l y s tb e c a m eb e t t e ra t l e rb e i n gw e t t e db yt h er e a c t a n t s a n dt h ey i e l do fa t b cw a sh i g l le v e nu n d e rl o wt e m p e r t u r e t h ee f f e c to fm o l a rr a t i o o fr e a c t a n t s ,t e m p e r a t u r eo fc i r c u l a t e dw a t e r , f l o wr a t ea n dt h eh e i g h to fc a t a l y s t l o a d e do nt h ey i e l do ft b cw e r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 u n d e ra p p r o p r i a t e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o f t b cw a sa b o u t10 0 t h ep u r i t yo ft b ca n da t b ca f c e rp u r i f i c a t i o nw e r ea l lh i g h e rt h a n9 9 1 1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丈 a n a l y z e db yg c k e y w o r d s :p l a s t i c i z e gt r i - ”- b u t y lc i t r a t e ,a c e t y lt r i n - b u t y lc i t r a t e ,s u l f a t ed i s o d i u m , m a c r o p o r o u ss t r o n g l ya c i d i cc a t i o ne x c h a n g er e s i n ,c a t a l y z e ,s y n t h e s i z e , t u b u l a rf i x e d b e dr e a c t o r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前言 众所周知,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增塑剂领域中用量最大、品种最多、 应用最广的家族。其最具代表性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 o e ) 。它几乎应用于增 塑剂的所有领域。但随着近几年来的深入研究,国外不断有d o p 等邻苯二甲酸 酯增塑剂可能致癌的报道。1 9 8 0 年美国癌症研究所c i ) 根据用高剂量d o p 对 大白鼠和小白鼠进行毒理试验,研究的结果认为高剂量d o p 有致癌作用,美国 化学品制造者委员会主办的讨论会指出d o p 在兔子中是慢性致癌物。美国中央 数据处理中心报道用于奶嘴( p a c i t e r s ) 和其它幼儿用品的d o p 可导致动物患癌症。 因此也必须将其考虑作为人类的致癌物。在动物试验,数字模拟以及某些其它假 设的基础上所做的模拟计算表明:食物用d o p 每年可使1 0 0 1 5 0 人死于肝癌, 肾透析病人所患的血友病便起因于d o p 与静脉接触,含d o p 的儿童用品与口接 触也会增加这种危险性i j j 。 因此各工业国家都在竞相研究能取代d o p 的无毒增塑剂,尤其是在食品包 装和医用制品工业已开发了一批相适应的增塑剂,柠檬酸酯类增塑剂由于其高度 的安全性为世界各国行家所瞩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我国d o p 仍然是最主要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儿童玩具、食 品包装材料中。都还大量使用d o p ,甚至医用制品( 如血浆袋等) 都还以d o p 为主增塑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增塑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研制取代 d o p 的无毒增塑剂是我国的当务之急。目前,柠檬酸酯类产品的制备,在我国 还刚刚开始,它的应用与国外相比还近乎于空白。尽管d o p 的致癌性还未作最 后的定论,但d o p 不能用于食品包装、儿童玩具、医用制品等与人的食物有直 接的联系产品还是显而易见的。丽我国柠檬酸产量较大,因此,研制柠檬酸三丁 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等柠檬酸下游产品,对于新型增塑剂的开发和拓宽柠檬酸 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等柠檬酸酯类不仅仅用在塑料行业作为增 塑剂,还可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用柠檬酸酯制备的润滑油具有很好的润滑性能, 而且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对很多有机物及树脂有很好的溶解性能,并具有改善聚合 物与金属之间粘结性能的特征,因而它广泛用于金属表面处理。此外,柠檬酸 一 塑垩查兰坐圭堂些丝茎 酯类还可以作为r 化行业的除臭剂、酶反应溶剂、色谱分板中的固定相、蛋白质 类溶液的消泡剂2 】等。 目前,国外生产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厂家很多,美国的p f i z e r 公司,商品名 为c i t r o f l e xa - 4 ;荷兰的n o u r yl a n d e 公司,商品名为e s t a b e xa t b c :法国的 m e l l e - b e z o n s 公司,商品名为a c t b ;日本的 y9 工,7 公司,商品名为= 工9p7 ,五a t c ;国内金陵石化公司研究院、湖南衡阳化工研究所、无锡溶 剂总厂、山东齐鲁石化公司等对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和生产 都有相关的研究。 柠檬酸三丁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路线都很简单,目前国内研究主要 侧重于合成,而合成研究的重点在于催化剂的不同;国外研究则侧重于柠檬酸酯 类的应用。 柠檬酸三丁酯由柠檬酸与正丁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酯化而得到,由于柠檬酸 存在三个羧基,同时酯化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求有催化剂的存在,同时需要有 带水剂及时带出反应生成的水,尽量使得柠檬酸完全转化,否则生成的产品纯度 难以提高,酸值过大,不能满足要求。酯化反应一般都是酸催化,催化剂一般都 是具有强酸性物质,如强质子酸、超强酸、杂多酸等。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是在柠檬酸三丁酯的基础上,用乙酰化试剂在催化剂存在 的条件下得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使得柠檬酸三丁酯完全 转化为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因为柠檬酸三丁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物理化学性质 非常相近,如果柠檬酸三丁酯不能完全转化,要得到符合要求的乙酰柠檬酸三丁 酯将很困难。 因此,本文对于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分别尝试了硫酸氢钠、大孔强酸性阳离 子交换树脂、4 a 分子筛等催化剂,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同时考察了反应时 间、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反应条件; 对于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尝试了硫酸氢钠、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 为催化剂,得到了很好的结果,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 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反应条件;实验还尝试了4 a 分子 筛和h z s m 一5 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发现4 a 分子筛和h z s m 5 分子筛对该合成体 系没有显著的作用。 浙江大学坝一【学位论文 根据t l c 跟踪乙酰化反应的实验结果,发现用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合成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反应过程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本文还尝试使用管式 固定床反应器来合成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并初步考察了 反应物料摩尔比、加热循环水温度、进料流量、催化剂层高度对乙酰柠檬酸三丁 酯收率的影响。 对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粗产品的分离提纯,本文也作了较为详 细的研究,得到了符合要求的产品,经气相色谱分析,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 酸三丁酯的纯度均在9 9 以上。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概述 第二章文献综述 2 1 1 柠檬酸三丁酯的性质 柠檬酸三丁酯,c a 索引名为:1 , 2 ,3 - p r o p a n e t r i c a r b o x y l i ca c i d ,2 - h y d r o x y 一, t r i b u t y le s t e r 文献上常见英文名有:t r i b u t y lc i t r a t e ;t r i 一 - b u t y lc i t r a t e :c i t r i ca c i d , t r i b u t y le s t e r ;2 - h y d r o x y 一1 ,2 ,3 - p r o p a n e t r i c a r b o x y l i ca c i dt r i b u t y le s t e r ;b u t y lc i t r a t e ; c i t r o f l e x4 ;c i t r o f l e xc4 ;n s c8 4 9 1 。一般文献上简称t b c 。分子式为:c 1 8 h 3 2 0 7 , 分子量为3 6 0 4 5 ,c a 登录号为7 7 9 4 1 ,结构式如下所示: 0ii l “一b 。一。一。8 2 一r 。h 2 一。一。一4 i | 柠檬酸三丁酯的物理性质如下( 3 j = 无色油状液体,微有气味,不溶于水,溶 于甲醇、丙酮、c c h ,冰醋酸、蓖麻油、矿物油等有机溶剂:相对密度( 镏) 1 0 4 5 ,熔点一2 0 ,沸点2 3 3 ( 2 2 6 6 k p a ) ,1 7 9 ( 0 4 k p a ) ,沸点计算值3 8 9 8 ( 7 6 0 t o r t ) ,闪点1 8 5 。c ,黏度( 2 5 c ) 0 0 3 1 9 p a s ,折射率( 2 0 ) 为1 4 4 6 0 。 2 1 2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性质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c a 索引名为:1 ,2 ,3 - p r o p a n e t r i c a r b o x y l i ca c i d ,2 - ( a c e t y l o x y ) 一,t r i b u t y le s t e r 文献上常见英文名有:a c e t y lt r i b u t y lc i t r a t e ;c i t r i ca c i d , t r i b u t y le s t e r , a c e t a t e ;2 - a c e t o x y - l ,2 ,3 - p r o p a n e t r i c a r b o x y l i ca c i dt r i b u t y le s t e r ;a t b c ; a c e t y lb u t y lc i t r a t e ;a c e t y lt r i b u t y ic i t r a t e ;a c e t y l c i t r i ca c i dt r i b u t y le s t e r ;1 3 1 0 t r o l ; c i t r o f l e x a :c i t r o f l e x a 4 :e s t a f l e x a t c ;n s c3 8 9 4 ;s a n s o c i z e r a t b c :t r i b u t y l 2 - ( a c e t y l o x y ) 一1 2 ,3 一p r o p a n e t r i c a r b o x y l i ca c i d ;t r i b u t y lo a c e t ) ,l c i t r a t e ;t r i b u t y ! 一 塑垩查堂堡:! :兰垡堡兰 a c e t y l c i t r a t e :t r i b u t y l2 - a c e t o x y - 1 , 2 ,3 一p r o p a n e t r i c a r b o x y l a t e 。一般文献上简称 a t b c 。分子式为:c 2 0 h 3 4 0 8 ,分子量为4 0 2 4 8 ,c a 登录号为7 7 9 0 7 ,结构式 如下所示: oo a 亡o 0i| i n b u o c c h 2 一p c h 2 一c - - o b u n l c - - o b u n f 1 0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物理性质如下 4 :外观为无色油状液体,无味,相对密 度( 2 5 。c ) 1 0 4 6 ,折射率1 4 4 0 8 ( 2 5 5 c ) ,黏度4 2 7 m p a ( 2 5 。c ) ,凝固点一 8 0 。c ,沸点3 4 3 * ( 2 ( 0 1 m p a ) ,闪点( 开口法) 2 0 4 y 2 ,挥发速度9 1 0 6 9 c m 2 h ( 1 0 5 ) ,水解速度0 1 ( 1 0 0 。c ,6 h ) ,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水 中的溶解度小于0 0 0 2 9 1 0 0 m l ,无毒,各国均许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 2 1 3 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毒性 众所周知:柠檬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水果里面大量地含有它,其作 为食品添加剂早己被人们所认识,柠檬酸的酯类的低毒性同样很容易被人们所接 受。柠檬酸酯工业上用作聚合物的增塑剂。这些酯的低毒性使它们较适合与食物 接触,柠檬酸- - z a 目( t e c ) 、柠檬酸三丁酯( t b c ) 、乙酰柠檬酸三乙酯( a t e c ) 、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a t b c ) 等己被美国仪器与药物管理局( f d a ) 批准可用于种种 与食品接触的间接食品添加剂。如:a 1 b c 、a r e c 等可用作粘结剂组分,树脂 和聚合物覆盖物的增塑剂,聚烯烃膜增塑剂,金属制造工艺中的表面润滑剂。食 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a t b c 、t b c 已被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日本 许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据资料报导:用含5 和1 0 的t b c 和a t b c 的饲料喂养大鼠6 周,5 对生长无影响。1 0 对生长有一些抑制作用。用较高剂量则有腹泻,对血细胞汁 数和组织病理无影响。a t b c 的l d 5 0 为大鼠( 经l 口) 3 0 m l 埏,小鼠( 经口) 2 5 m l 埏,猫( 经e 1 ) 5 0 m l k g 。如同其它醇反应一样,柠檬酸酯水解的速度 取决于其浓度,在低浓度时相当快,由于人类暴露于这些增塑剂的实际水平是远 浙江大学傅士学位论文 a c e t y l c i t r a t e :t r i b u l y l2 - a e e t o x y 一1 , 2 ,3 - p r o p n n e t f i e a r b o x y l a t e 般文献上简称 k r b c 。分子式为:c 2 0 h 3 4 0 8 ,分子量为4 0 2 4 8 ,c a 登录号为7 7 9 0 一7 结构式 如下所示: | i 10 n 。b u o c c h 2 一p c h2 一c o b u 。n j p o b u - f i i i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物理性质如下 4 】:外观为无色油状液体,无味,相对密 度( 2 56 c ) 1 0 4 6 ,折射率1 4 4 0 8 ( 2 5 5 c ) ,黏度4 2 7 m p a 。s ( 2 y c ) ,凝固点一 8 0 c ,沸点3 4 3 c ( 0 i m p a ) ,闪点( 开口法) 2 0 4 c ,挥发速度9 1 0 。6 9 c m e h ( 1 0 5 。c ) ,水解速度o i ( 1 0 0 ,6 h ) ,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水 中的溶解度小于0 0 0 2 9 1 0 0 m l ,无毒各国均许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 2 1 3 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毒性 众所周知:柠檬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水果里面大量地含有它,其作 为食品添加剂早己被人们所认识,柠檬酸的酯类的低毒性同样很容易被人们所接 受。柠檬酸酯工业上用作聚合物的增塑剂。这些酯的低毒性使它们较适合与食物 接触,柠檬酸三乙酯( t e c ) 、柠檬酸三丁酯( t b c ) 、乙酰柠檬酸三己酯( a t e c ) 、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椰c ) 等己被美国仪器与药物管理局( f d a ) 批准可用于种种 与食品接触的间接食品添加剂。如:a t b c 、a t e c 等可用作粘结剂组分,树脂 和聚合物覆盖物的增塑剂,聚烯烃膜增塑剂,金属制造工艺中的表面润滑剂。食 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a t b c 、t b c 已被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日本 许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据资料报导:用台5 和1 0 的t b c 和a t b c 的饲料喂养大鼠6 周,5 对生长无影响。1 0 对生长有一些抑制作用。用较高剂量则有腹泻,对血细胞汁 数和组织病理无影响。a t b c 韵l d 5 0 为大鼠( 经i z l ) 3 0 m l 蝇,小鼠( 经口) 2 5 m l k g ,猫( n n ) 5 0 m l k g 。如同其它醇反应一样,柠檬酸酯水解的速度 取决于其浓度,在低浓度时相当快,由于人类暴露于这些增塑剂的实际水平是远 取决于其浓度,在低浓度时相当快,由于人类暴露于这些增塑剂的实际水平是远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远低于一般研究采用的浓度,所以在体内条件下这些酯完全有可能迅速、彻底地 水解。表2 1 列出的是国外研究者提出的t b c 、a t b c 的毒性反应。 表2 】t b c 、a t b c 的毒性反应 h c a t h 和r e i l a y 将a t b c 和环氧大豆油用鼠伤寒沙门菌的突变形菌株 ( m u t a n t s t r a m so t s a l m o n e l l at y q h z m u r z u m ) 的细菌屏蔽法( q a c t e r i a ls c r e e n i n g m e t h o d ) 试验,结果认为a t b c 和环氧大豆油没有致变性的。b e l i s a r o 等人将 a t b c 等九种用于食品容器的添辊剂通过鼠伤寒沙门氏试验( 5 菌株) 评价同样认 为这九种添加剂无一是致变性的口1 。 m o c h i d a ,g o m y o d a ,f u j i t a 对a t b c 和d b s ( d i b u t y ls e b a c a t e ) 增塑的p v c 制品的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 t b c 无对人体有伤害的毒性,a t b c 和d b s 具有相近的1 3 5 0 值【5 j a 刘熙雄和刘镇波【6 】对a t b c 作了急性毒性与亚慢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 是选择体重1 8 2 4 克小白鼠2 0 只,雌雄各半,经口按2 0 8 3 0 m l k g 次灌入a t b c , 观察1 4 天均无动物死亡及中毒表现。亚慢性毒性试验选择3 2 只大白鼠分成四组, 每组八只,雌雄各半。按5 0 0 0 m g k g 、2 5 0 0 m g k g 、1 2 5 0 m g k g 剂量喂入,另一 组喂入茶油,对照试验三个月。结果表明,a t b c 在1 2 5 0 - 2 5 0 0 m g f k g 剂量下, 实验动物的心、脾、肺、睾丸及血液均正常,与荣油对照组无异。整个试验期内 大白鼠的体重均有增长,说明a t b c 对大白鼠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属于实际 无毒类。 2 1 4 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用途 t b c 作为聚氯乙稀( p v c ) 、p v c 一氯乙烯共聚物、纤维素树脂等的增塑剂, 相交性好,增塑效率高,耐寒,耐光,耐水性优良,挥发性小,无毒无臭,有抗 霉性,可用于食品包装和医疗卫生制品【4 1 。 a t b c 能与多种聚合物、共聚物及纤维素相容良好,粘度低,耐热性、刮寒 性、耐光性和耐水性优良。还能改善金属与聚合物的粘结性能,其最大特点是无 浙江大学f o i | 上学位论文 毒无臭,它除了作p v c 的增塑剂外,还可用于聚乙烯、聚异丁烯、丁二烯苯乙 烯共聚物、硝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和醋酸丁酯纤维素等,它是柠 檬酸酯中应用最多的品种,它可用于各种树脂的助剂,医药制品助剂、金属涂层、 酶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物抑制的控制溶剂、卫生用品中的除臭剂、色谱分析中的固 定相等。 对t b c 和a t b c 的用途分述如下: 1 各种树脂的助剂 由于t b c 、a t b c 与p v c 相容性良好,故作为p v c 的主增塑荆使用,它们 可使用普通混合方法与p v c 混合,用该产品增塑过的p v c 可呈现出良好的透明 度和低温性能,并在不同的介质中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较低的抽出率,是用于食 品包装材料的优良增塑剂。由于其毒性很低在医用领域也显示了其良好的前景。 s o ;k a ,p o l i e v k a 等将t b c 和a t b c 和t o c 及它们的a c 维生物与d o p 相比较, 这些柠檬酸酯都是用于卫生产品的和食品工业的合适的增塑剂i l j 。 s m i t h 等研究了用t b c 作为p v a ( p o l y v i n y la c e t a lr e s i n s ) 的增塑剂,使其 柔韧性和强度增加,并且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使得p v a 的乙醛基团转变 成了丁醛基团,犹如经过弹性处理口】。 l j t m g b e r g 等人研究了用t b c 及其低聚物作为p l a ( p o l yl a c t i ca c i d ) 的增塑 剂,考察了热和机械性能以及老化的问题,d s c 和d m a 检测发现这些增塑剂都 能极大的降低p l a 的玻璃化温度,增塑剂的分子量越低,效果越好 8 1 。 m a r c i l l a ,g a r c i a ,g a r c i a q u e s a d a 等研究了不同的增塑剂如a t b c 、a t e c 、 a t h c 、d e h p 、d h p 、d i n p 等在它们增塑的p v c 制品与外界接触时的迁移情 况,结果表明柠檬酸酯类具有良好的性能f 9 】。 有人用中分子量p v c l 0 0 份( 重量) ,增塑剂5 0 份,钙锌稳定剂2 5 ,硬酯 酸o 2 5 ,按此配方在3 2 5 3 4 0 c 掺混和辊炼5 1 0 分钟并压制成4 0 和7 0 密耳厚的 片材料( 在31 0 3 6 0 c ,3 2 0 0 0 磅m 2 ,3 分钟) ,然后在室温下存放4 8 小时, 除萃取试验用4 0 密耳厚的试样外,其它均取自7 0 密耳试样,按a s t m 方法进 行测试,数据如表2 2 所示。 浙江大学硕:i :学位论文 从表2 2 数据来看,a t b c 的各项性能比d o p 与d o a 有明显改进,比d o a 更明显。 日本宇部兴株式会社在聚乙烯或含醋酸乙烯 9 9 0 0 。 何节玉等3 2 以t i ( s 0 4 ) 2 s i 0 2 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该催化剂活性 高,选择性好,易分离,反应时间短,是种环境友好催化剂。考察了影响酯化 反应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t i ( s o & 负载量1 0 ,柠檬本以o 1 m o l ,正丁醇0 3 9 m o l ,催化剂1 2 9 ,反应温度1 4 5 c ,反应时间2 5 h ,在此条件下, 柠檬酸的转化率达9 6 5 ,产品收率9 9 。 孟宪昌等”1 制备了纳米固体超强酸s 0 4 2 - f e 2 0 3 用来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纳 米固体超强酸s 0 4 2 f e 2 0 3 比一般的非纳米固体超j 虽酸s 0 4 2 - m 。o 。的酯化催化反 应活性高,对柠檬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最佳工艺条件为 n ( 柠檬酸) :n ( 正丁醇) = o 1 ;o 4 5 ,催化剂用量为1 5 9 ( 柠檬酸为o 1 m o l 时) ,反 应时间为1 2 0 m i n ,酯化率可达9 9 1 。 宋艳芬等1 3 4 1 用磷铝固体酸做催化剂,以柠檬酸、正丁醇为原料,催化合成 柠檬酸三丁醋。考察了影响酯化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 为1 6 0 ,酸醇摩尔比为l :5 ,该条件下的单程酯化率为5 0 。 孙长勇等制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t m s 0 4 2 7 t 1 0 2 ,应用于柠檬酸和正丁 醇的酯化反应,与浓硫酸彝 s 0 4 2 n 0 2 等不同催化剂进行比较,并通过单因素实 验对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酯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 表明,t m s 0 4 2 t i 0 2 的催化性能优于其他催化剂,用于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反应的 柠檬酸转化率达9 4 4 ,柠檬酸三丁酯选择性为9 9 2 ,产率达9 3 6 ,产品纯 度 9 9 。重复使用5 次后,催化活性仍高达9 3 1 。 浙江大学坝土学位论文 杨秀利等f 3 6 1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s 0 4 2 一t i o f f l a 3 + 为催化剂,柠檬酸和正丁 醇为原料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反 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摩尔比为5 0 :1 ,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用量的0 ,6 ,带水剂 甲苯为正丁醇体积的l ,9 ,反应时间2 5 h ,其酯化率可达9 5 6 。 刘汉文等f 3 7 】研究了脱铝超稳y ( d u s y ) 沸石催化柠檬酸与丁醇的酯化反应。 考察了催化齐硅铝比、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 反应的影响。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柠檬酸三丁酯收率可达9 1 5 ,且催化剂可 重复使用。 行春丽掣3 8 悃磁性材料与固体超强酸组合,制备出磁一陛s 0 4 2 一腰e 2 + f e 2 3 + 0 4 。z r 0 2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用于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反应进行了活性测试和 催化剂回收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丁醇柠檬酸( 摩尔比) = 3 7 :1 ,反应 温度为1 5 0 c ,反应时间5h ,w ( 催化剂) = 1 2 ,柠檬酸的转化率达9 6 。 张小曼等 3 9 1 利用磁性对固体超强酸组装,制备出磁性s 0 4 2 z r 0 2 固体超强酸 催化剂,应用于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反应中,酯化率可达9 7 4 ,同时研究了合 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 丁欣宇等m 1 以固体超强酸s 2 0 8 2 t i 0 2 s i 0 2 作催化剂,用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 柠檬酸三丁酯,确定了该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柠檬酸用量为0 1m o l ,正丁醇与 柠檬酸的摩尔比为4 8 :1 ,催化剂用量( 以柠檬酸质量计) 1 4 ,1 3 0 m 4 0 c 下 反应3 5h ,柠檬酸的酯化率为9 5 1 。 金瑞娣等 4 t 1 以固体超强酸s 2 0 8 2 t i 0 2 s i 0 2 作催化剂,实验表明:当( z r ) : ( s i ) = l :1 3 ( 摩尔比) 时,用0 5m o l l 的过硫酸铵溶液浸渍2 h ,5 5 0 。c 焙烧3 h ,催化 剂用量为0 7 5 9 时,柠檬酸的转化率可达9 7 3 。 汪显阳等【4 2 以固体超强酸$ 2 0 8 2 t i 0 2 z r 0 2 为催化剂合成了柠檬酸三丁酯, 实验表明:s 2 0 s 2 - t i 0 2 z r 0 2 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当酸醇摩尔比为1 :4 ,反应 时间为3h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1 5 时,酯化率可达9 8 5 以上。 赖文忠等 4 3 1 以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以纳米c e 0 2 为催化荆催化合成无毒 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最佳条件为n ( 柠檬酸) :n ( 正丁醇) = 1 : 4 5 ,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2 0 ,反应时间为3 5 h ,反应温度为1 0 6 1 4 0 。c , 酯化率可达9 3 4 7 ,产品纯度 9 8 8 。 浙江大学顾1 学位论文 毛立新等1 以改性钛基固体酸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确定了酯 化优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5 o ( 以柠檬酸为基数的质量百分比) ,柠 檬酸0 ,1t o o l ,丁醇0 5 5m o l ,反应温度1 0 0 一1 5 0 ,反应时间9 0m i n 的条件下, 柠檬酸的酯化率到9 9 2 以上。 2 2 1 2 杂多酸催化剂 王炜等1 4 5 j 采用杂多酸1 2 钨磷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对实验条件如酯化 时间、原料比、催化剂用量等进行了探索,其最佳反应条件是:杂多酸0 2 9 ,柠 檬酸3 0 9 ,正丁醇4 0 9 ( 酸醇摩尔比1 :3 4 5 ) ,反应时n 3 d , 时。在此条件下,酯 化率接近1 0 0 ,收率达9 7 。 余新武等【4 6 1 采用新型的t i s i w l 2 0 船r r i 0 2 复相杂多酸催化催化合成柠檬酸三 丁酯,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重复使用次数对酯化率 的影响,找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酸醇比为1 :3 8 ,反应时间2 h ,催化剂用量 为总物料量的t ,温度1 1 0 。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重复使用1 0 次,活性 下降仅1 左右,选择性保持不变。 吴葳祥等1 4 7 悃硅钨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比、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硅钨酸均相催化酯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反应的影响。在柠 檬酸用量为2 1 9 ,正丁醇为5 5 m l ,催化剂量为o 3 9 ,反应时间2 5 h ,反应温度1 4 5 的优化条件下,柠檬酸三丁酯收率为9 8 3 。 左阳芳等4 ”用自制的附载杂多酸催化剂催化柠檬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合成 柠檬酸三丁酯,确定其优化反应条件是:柠檬酸与正丁醇的摩尔 匕为1 :4 5 ,催 化剂用量为0 8 ,反应时间为3 5 h ,反应温度在1 0 0 1 6 0 之间。 董玉环等合成了钨硅酸三乙醇铵盐,作为柠檬酸和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 剂,其最挂工艺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6 :l ,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1 ,反 应时间3 h ,柠檬酸的转化率高达9 6 9 。钨硅酸三乙醇铵盐催化剂不溶于醇,易 回收,可重复使用5 次以上。 刘春涛等5 川研究了用自制的杂多酸为催化剂催化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柠檬 酸三丁酯的反应。在杂多酸0 2 9 ,柠檬酸3 0 9 ,酸醇摩尔比为1 :3 4 ,反应时间为 3 h ,反应温度为1 4 5 1 5 0 的条件下,酯化率可达到9 7 0 4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秦国平等f 5 l 】制备了锆交联累托土乃c l r 、s 0 4 2 7 z r - c l r 用于催化合成柠檬酸 三丁酯,s 0 4 2 z r - c l r , 显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柠檬酸的转化率达到了 9 5 6 3 。 欧知义等5 2 l t i 开究ts 0 1 g e l 固定化磷钨酸催化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柠檬酸三 丁酯,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酸醇摩尔比1 :4 ,催化剂用量2 5 ( 磷钨酸与 柠檬酸质量比) ,反应时间3 5 h ,反应温度1 4 0 1 4 5 。c ,柠檬酸三丁酯的产率大于 9 5 ,催化剂重复使用7 次,产率仍达8 7 以上。 宋艳芬等【5 3 】制备了负载h 3 p w l 2 0 4 0 ( p w ) 杂多酸的p w m c m 4 1 催化剂,考 察了不同负载质量分数的p w m c m 4 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催化剂 的活化温度、酸醇摩尔比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最佳操作条件: p w m c m - 4 1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磷钨酸最佳负载质量分数4 0 ,催化剂焙烧温 度3 0 0 ,酸醇摩尔比l :4 ,反应温度1 4 0 c ,反应时间6 7 h 。 余新武等1 5 卅以混合金属氧化物固载杂多酸催化弃i j h p a t i 0 2 w 0 3 催化合成柠 檬酸三丁酯,实验表明,h p a t i 0 2 w 0 3 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当醇酸比为3 7 5 : 1 ,催化剂用量为1 0 ,反应时间1 5h ,柠檬酸三丁酯收率达到9 2 4 。 2 2 1 3 无机盐催化剂 无机盐催化剂就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硫酸盐或硫酸 复盐,一类是固体氯化物。 l 、硫酸盐或硫酸复盐 乐治平等5 5 1 以水溶性自4 j k a i ( s 0 4 ) 2 1 2 h 2 0 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分 数的2 ,醇酸比为5 0 :1 。 李月珍等 5 6 1 研究了以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采用单纯型搜索法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柠檬酸用量0 1 m o l 的条件下,正丁醇 用量0 4 2 m o l ,催化剂用量2 9 ,反应时间2 5 h ,产率达至1 j 9 7 1 8 。 刘桂华等 5 7 1 采用硫酸高铈催化柠檬酸和正丁醇酯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确 定最佳合成条件为:柠檬酸用量为0 0 5 m o l ,正丁醇5 0 m l ,硫酸高铈0 6 9 ,反应 时问为2 h ,转化率为9 8 2 。 浙江大学顶士学位论文 周惠良等5 目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得到的最佳反应 条件为:酸醇摩尔比1 :4 ,催化剂用量4 o ,反应温度1 1 0 - - 1 4 0 c ,反应时间 为3 5 h ,柠檬酸三丁酯的收率达g u 9 5 0 。 朱万仁等5 9 1 采用黄铁矾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发现黄铁矾具有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