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概论上.doc_第1页
戏剧艺术概论上.doc_第2页
戏剧艺术概论上.doc_第3页
戏剧艺术概论上.doc_第4页
戏剧艺术概论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戏剧艺术概论(上编:戏剧史概述)第1章 戏剧的起源第一节 西方戏剧的起源一、西方戏剧的起源 戏剧的雏形是两个, 一个是原始的舞蹈, 一个是原始的宗教。戏剧的起源不在四大文明古国,而在古希腊。请记住这样几个关键的概念:酒神节、酒神颂或山羊之歌阿瑞翁是祭祀、合唱队指挥,同时扮演的酒神第一个非神职人员的专业演员忒斯庇斯戏剧三要素:扮演角色的演员、观众、舞台因此说,希腊悲剧是最早的成熟的戏剧。二、西方戏剧的过程1、忒斯庇斯 作为第一个专职演员,用与50人的合唱 队对唱的形式讲述故事。2、埃斯库罗斯 设定了两个演员,使故事情节更丰富, 矛盾冲突更加突出。3、索福克勒斯 将演员增加到了3个,情节更加复杂,同 时淡化了合唱队“交待故事”的作用。4、欧里庇得斯 增加了“开场白”来交待故事梗概,使合 唱队可有可无,直至解散,戏剧开始分幕。第2节 中国戏剧的起源第三节 总结(见书)第二章 世界戏剧发展的三大分支第一节 广义的古典主义一、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三大悲剧诗人1、埃斯库罗斯的Oristia特点 (1)以写神的悲剧为主; (2)情节简单; (3)人物性格单一2、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特点(1)从写神转到写人 (2)情节复杂紧张 (3)表现了完美的英雄人物无法抗拒命运的悲剧3、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特点: (1)注重心理的描写 (2)由完美的理想人物转到了有缺陷的现实人物 (3)由英雄悲剧转写道家庭悲剧二、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莫里哀三、近代欧美现实主义戏剧1、形式上“第四堵墙”的观念2、重要剧作家(1)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易卜生和他的玩偶之家(2)易卜生的风格特点p21(3)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4)推销员之死的意义p26(5)契珂夫和肖伯纳第二节 反古典主义戏剧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的莎士比亚1、莎士比亚作品2、莎士比亚的剧作特点(1)取材(2)人性(3)冲突(4)语言p32-33二、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雨果1、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 冉阿让 马德兰 芳汀 柯赛特 马利尤斯 父亲 外祖父 警长沙威 流氓无产者德纳第埃2、雨果作品的特点(见书P36)三、现代主义的戏剧(20世纪初)(一)现代主义的特点1、加入了哲学元素2、以简化的、变形的手法来表现3、不再注重故事连贯和是否合理,而着重表现内心世界(二)流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荒诞派代表作是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第三节 东方戏剧(印度梵文剧 日本戏剧 中国戏曲)中国戏曲的起源远远晚于任何艺术文学样式,到12世纪才开始的,这与元代的科举制度有关四个时期:宋元、元代、明清、清后叶京剧(P51)一、宋元时期的“荆、刘、拜、杀”和琵琶记二、黄金时代的元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三、明清传奇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四、清代后叶的京剧(一)京剧的产生过程京剧是由安徽的徽剧、陕西的秦腔,湖北的汉调组成。先后经历了两次变革,第一次是将徽剧和秦腔合流,第二次是将徽剧与汉调合流。徽剧的基本唱腔是“二簧”,秦腔和汉调的基本唱腔是“西皮”,所以京剧最早不叫京剧而叫“皮黄腔”,是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清代道光年间,皮黄戏进京拜寿,被广泛认可。后来皮黄戏到上海演出,上海人觉得这个戏种来自京城,于是叫“京调”,后正式改称“京剧”。也就是说“京剧”这个词儿是上海人给定名的。在近百年的演化中,京剧集中了中国戏剧的全部特点,故称“国剧”。(二)京剧给中国戏剧带来的转折1、以演员为中心、而不是以编剧、导演为中心的体制(1)表演艺术与剧本文学极度不平衡(2)使中国戏剧既流派纷呈又没有固定形式(3)形成了过于注重唱腔的特殊局面2、宫廷化、典雅化,追求形式美,远离生活4、(三)京剧的辉煌时期(清末、民国、49年前后)(四)中国戏曲的特点:1、写意性(也叫虚拟性)2、程式化3、综合性第四节 三大分支的特征比较一、什么叫再现艺术? 什么叫表现艺术?1、所谓的再现艺术,是指艺术作品再次呈现客观生活的原貌,而其艺术理念隐含在艺术作品之中(比如电视剧,西方古典戏剧)2、 所谓“表现艺术”,是指艺术作品不以客观生活的原貌为仿照对象,而是直接表现艺术作品的审美理念(比如舞蹈,西方现代戏剧)2、 三大分支的特征比较1、创作思想上: 古典主义侧重再现生活,使舞台形象尽可能的合情合理;而返古典主义侧重表现主义,注重人物的情绪和情感;中国戏曲是两者的结合,在人物形象上是表现主义的,在伦理道德上是再现主义的。 2、情节结构上:古典主义集中于高度浓缩的情节结构,而反古典主义是惯用的是自由开放、时空错位的情节,中国戏曲时空错位很少,注重“有头有尾”的线性叙事结构。3、艺术表现古典主义的语言运用注重可理解性;反古典主义注重暗示性和朦胧性,意味深长;中国戏曲则采取载歌载舞、注重外在技艺和形式美的场面,人物语言属于“歌剧性”语言。(在语言上中国戏曲更等同于西方的歌剧)第3章 中国现代戏剧第一节 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与发展一、产生1、几个常识:(1)产生地点:上海与天津(2)参与人物:高校的学生(李叔同、周恩来、曹禺)(3)中国第一个话剧剧社叫“春柳社”诞生于上海,组织者是李叔同。(4)1907年在东京李叔同组织演出了茶花女片断,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正式开端2、简要过程早期的话剧也叫做“新剧”或者“文明戏”,一方面仿效西方话剧的艺术样式,比如以“说话”而不是以“唱腔”为主,不穿戏装;另一方面又尽量保持着中国传统戏曲的风格,比如走台步等等,所以是一个古怪的“大杂烩”。但是在内容上,新剧是为政治斗争和当时的革命形势服务的,这样早期的新剧或者说文明戏是政治的附庸。这一特点决定了早期的话剧不可能是纯粹的艺术。此后,又很快堕落为为商业的附庸,最后走向低级趣味,直至走向灭亡二、洗礼与成熟中国话剧的洗礼与成熟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1、表现特征:(1)对早期的话剧彻底的否定(2)从内容到形式接受了易卜生的风格(3)建立起以导演为中心的话剧体制(4)实行了男女同台演出的写实主义表演2、两个黄金时代(1)抗战前后曹禺的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夏衍的上海屋檐下郭沫若的屈原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2)1977年以后上海的于无声处、天津的救救她辽宁的报春花、北京的天下第一楼等等21世纪以后 北京的“小众话剧”我爱桃花第二节 中国话剧传统一、现实主义的传统(人物、环境、内心)1、关注人物:中国话剧的中心是人物,关注现实人物、关注焦点人物、关注下层的小人物,这一特点既不同于古希腊的关注神和关注英雄,也不同于传统戏剧的关注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典型的是雷雨和上海屋檐下。2、关注环境:中国话剧中的人物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人物,这也不等同于古希腊和传统戏剧,而是把人物放在了典型的环境、典型的情境之中,再现这个环境和这个情境下的人物性格、内心冲突,比如上海屋檐下3、关注内心:在关注人物命运、再现环境的同时,中国话剧尽最大可能,以外部动作的形式、和内在独白的形式,展现人物内心的冲突,比如繁漪的动作、表情,匡复的内心。二、浪漫主义传统(代表作是原野和屈原)1、人物带有传奇色彩2、环境具有象征意义3、内心冲突以主观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中国话剧的里程碑雷雨周朴园 鲁侍萍 周萍(30岁) 鲁大海(20岁) 四凤(18岁)繁漪(36岁) 周冲(16岁)旁观者鲁贵 浪漫主义作品原野 焦阎王 焦老太太 焦大兴 孩子 仇虎 花金子剧本描写了被捕入狱8年的匡复被释放了。他到好友林志成家来探询自己妻子彩玉和女儿葆真的下落,却得知妻子已与志成同居,因为他们早就听说匡复已死,于是三个人都陷入难以解脱的内心矛盾和痛苦之中。彩玉想和匡复追寻过去的幸福,但林志成负疚欲走时,两人8年患难与共之情,又突然迸发,难以分手。匡复理解、原谅了他们,在孩子们向上精神的启发下,克服了自己一时的软弱与伤感,留言出走。全剧除了这条主要情节线而外,还有几组人物:失业的大学生,被迫出卖自己的女人,勉强糊口的小学教员,儿子战死的老报贩,这些人都拥挤在一个“屋檐下”,合奏着“小人物”的生活交响曲。 开卷问题1、 名词解释三一律: 一昼夜、一空间、一主题即故事发生的时间、发生的空间、故事情节要保持高度一致。第四堵墙:指对于演员角色来说,面对观众的那堵墙,观众可以通过这堵墙看到角色,角色而不能通过这堵墙看到观众,保证角色的真实性。斯式体系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总体特征是,由内心的情感体验引发外部的形体动作,内外有机结合,达到“我就是”的艺术效果布氏体系2、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主张以理性思考来处理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使演员与观众清醒意识到“这是演戏”,来完成对故事的理性思考2、 简答题1、 宫廷化是京剧的一个特点,请你从四个方面说明这个特点在内容上,京剧剧本的内容大多以表现古代历史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生活为主,远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在历史上,京剧的诞生是由四大徽班晋京,受到清朝皇室的支持,得以发展的。在扮相上,京剧的服饰华美,舞台上的粉饰尽显华贵,一派宫廷典雅华美的气魄。在风格上,京剧形成之出就进了宫廷所以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同时也相应地减弱民间乡土气息,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2、 歌唱演员可以手拿话筒演出,但是戏剧戏曲演员绝对不可以手拿话筒,请解释这个是为什么?歌唱演员可以手拿话筒演出,是因为歌唱演员没有在扮演角色,而话筒的作用是传声、传音。戏剧戏曲演员是扮演角色、创作角色的演员,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演员本人,一个是角色,这是戏剧演出与其他演出决然不同的地方。并且戏剧是动作演出,演员手拿话筒表现不出来戏剧戏曲的大量动作语言,并且会破坏戏剧的假定性、戏剧情境。3、 中国戏曲界有一句行话,叫“宁穿破,不穿错”,请解释这是为什么。 “宁穿破,不穿错”的意思是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所穿的戏装(包括戏装的形制、色彩、图案、质料)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性,以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职业等方面的规定性相符合,而不能单纯的着眼于戏装本身的新鲜华丽,以致对人物的形象有所歪曲和破坏。 中国戏曲的特点之一是程式化,演员的服装如果不符合演员本身的身份和性格,就会破坏戏曲的程式化,似的戏剧不伦不类。4、 从广义上说,中国的京剧属于歌剧范畴,请解释这是为什么。5、 在中国戏曲界,无论京剧还是地方戏,都有男扮女或者女扮男的情况,而话剧、影视剧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情况,为什么?中国戏曲特点之一是写意性,经由节奏、韵律、姿态对生活动作进行加工、抽象、美化之后,再用它来表现生活,它的表现生活就不是写实性而是写意性戏剧追求意,而是不实。人物的化妆、服饰、动作都是写意的。化妆主要体现在脸谱:是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所以会出现男扮女、或者女扮男的情况。而话剧、影视剧是以写实为主,戏剧的审美特征基于艺术的现场的假定性,艺术的假定性是指,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达到了艺术中的“情理真实”的标准,所以话剧、影视剧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情况。6、 以香莲案为例,谈谈你对梅兰芳体系的理解梅兰芳体系是指,内在情感是体验的真实的,而外在动作是间离的唯美的,从总体看趋向于布莱希特。内在情感是体验的真实的,香莲案中,包拯为了伸张正义决定对陈世美先斩后奏时,秦香莲说,我不告了宁可自家受委屈,不愿百姓失好官和韩琪不肯滥杀无辜和不能背信弃义的只好自杀的情节表现中,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演员的情感。而外在的动作是间离的唯美的,在香莲案中的表现则是演员的无实物表演,京剧重在写意不在写实,重在唯美。7、 请以举例的方式,论述京剧与地方戏的差异。从风格上看,京剧的风格格调高雅,造型华美高贵,大气而远离生活,地方戏多有地方特色风情,更贴近百姓生活,因此格调多活泼。例如京剧香莲传中皇室的造型华美精致,节奏缓慢、场面大气,风格典雅。而评剧花为媒中,节奏轻快活泼,台词幽默风趣,服装贴近生活质朴。从主题上看,京剧大多描写古代王侯将相的历史故事,主题总体上是惩恶扬善,宣扬正义。而地方戏大多取材于民间生活,人物传奇,主题上大多是爱恨情仇,贴近生活。如京剧霸王别姬则讲述的是项羽被十面埋伏,又听得四面楚歌,在营中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迷路,来到乌江后自杀,而黄梅戏天仙配是古代汉族神话爱情故事,讲述的是七仙女爱上凡人董永与其结为夫妻被玉皇大帝发现,不得不与董永告别的故事。从节奏上看,京剧的节奏缓慢、唱腔委婉,动作缓慢,讲究整体美感,因而拥有华美而缓慢的宫廷风格。地方戏唱腔通俗,有地方特色,故事节奏较快且流畅。香莲案和花为媒从唱腔上看,京剧的念白分为京白和韵白。在京剧中,唱腔中念白更具有艺术性,多用于抒情。而地方戏的念白方式多是方言和韵白、叙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