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pdf_第1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pdf_第2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pdf_第3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pdf_第4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语言,是一个民族生存所必需的“呼吸” ,是它的灵魂之所在。然而,随着经 济全球化过程的加速,语言出现了大规模的衰退乃至消亡现象,许多民族语言, 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有了不同程度的濒危。 有关资料表明,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 由于政治、经济、战争、宗教、移民、文化等种种原因,先后已有 1000 多种语 言在地球上消亡。目前,世界上共有 6800 多种语言,而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 言消失掉。据语言学家们估计,到本世纪末,将有 50%甚至 90%的语言不再被使 用。我们生活在史无前例的世界性的语言衰落时期。 随着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们语言保护意识的增强,某些弱势语言 以及弱势文化现象的逐渐消亡引起世人的注意。20 世纪 70 年代,国外语言学界 开始关注语言的濒危现象,提出了“濒危语言”这一概念,此后,濒危语言的研 究和保护工作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关注,特别是 90 年代,国外的濒危语言研究达 到了一个“广泛的专业语言学关注的高潮”,199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该年 为抢救濒危语言年。 语言的消失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在对此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语言学 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关注语言濒危现象。自 90 年代以来,在教科文组织的积极倡导下,国际上召开了多次会议专门讨论濒危语 言问题,涌现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文章。此外,以濒危语言问题为主要工作内容 的机构也纷纷成立,这些机构的工作扩大了濒危语言问题的社会影响。这一切都 有效地加深了人们对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了濒危语言研究 的开展。目前,对濒危语言的研究、抢救和保护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 国家政府、高等院校和语言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并成为国际语 言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关于濒危语言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得到了学界的公认,内容涉及到对濒危 语言现象的调查、记录,濒危语言的个案研究,划分语言濒危的层级,分析造成 濒危语言现象的原因,对待濒危语言的态度的讨论,探讨濒危语言研究的价值以 及抢救濒危语言所采取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研究论文,从 数量到质量上都呈明显的多元化和上升趋势。但由于濒危语言研究仍是一个新课 题,因此,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ii 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其相关学术史、理清知识框架、梳理研究体系,进一步推 动濒危语言的研究,本文首先对以往濒危语言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按照相关的 国际会议、相关的组织机构、相关的研究专家及著作,分门别类地概括了濒危语 言研究的现状、发展脉络。然后总结出濒危语言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最后得 出这一领域今后需要拓展和努力的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语言;濒危;现状;反思;展望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language is a national survival required odem , it is the soul. however,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language appeared in a recession and even die phenomenon, and many national languages, especially minority language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ndangered . information shows that in the past century, because of politics, economy, war, religion, immigration, cultural and other reasons,there are more than 1,000 languages in the earth die out. at present, a total of 6800 world languages, but every two weeks there is a language disappeared. according to linguists estimates, by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there will be 50% or even up to 90% of the language is no longer being used. we live in an unprecedented period of world-wide decline of the language.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f social linguistics and peoples enhanced awareness of the language protection. some weak language and disadvantaged cultural phenomena disappearing draw the worlds attention. in the 1970s, foreign language scholars begin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 then, the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in many countries had concern, especially in the 1990s, the foreign endangered language study reached a climax of extensive professional linguistics attention (david), in 1993, unesco determine the year to be endangered languages year. the disappearance of languages is a great lo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based on reaching a consensus on this issue , language academia, unesco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 take a series of actions to focus on the phenomenon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since the 1990s, actively advocated by unesco, sever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were held to discuss the issue of endangered languages,a number of thoughtful articles, both with controversial, but also descriptive , have begun to launch. in addition, the issue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as the main work of the agenc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se organizations work to expand the social impact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all thi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saving and protecting endangered languages is significa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study.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rescue and protection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have become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the unesco,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iv education language teachers and language researchers at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become the a hot research field of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cademia. the research about the endangered languages have been accepted by the academia,the contents relates to the phenomenon of the endangered languages of the investigation, records, case studies of endangered languag,analyzes the level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the attitude towards endangered languages, the value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research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saving endangered languages. both academic works or research papers from the quantity to quality, all the diversity and rising trend. but because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study is still a new topic, therefor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orthy of further discussion.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academic history, clear the knowledge framework, gjig the research system,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study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further study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the paper first of all reviewed the previ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endangered languages,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elated organizations and related research experts and works, classify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then summed up the problemd still exists in the study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efforts to this field,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y. key words:language; endangered; current situation; reflection; prospect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 濒危语言问题的提出和开展,起源于局部、个体语言的具体研究。语言工作 者们在对各自区域内的语言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对一些语言的使用人口 越来越少的现象产生了关注,专业的敏感性使得很多语言学家自觉地为即将消失 的语言保存素材。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资料的积累,语言濒危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 性日益显露,语言学家从个人的兴趣转变成了集体的讨论和行动。目前,和空气 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一样,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也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人 们一致认为,多数量、加速度的语言消失是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保 持语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保持生物多样性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濒危语言研究在具体语言状况的实际分析和普遍性规律的理论探讨两个方面 展开了规模不等的讨论,内容涉及到对濒危语言现象的调查、记录,濒危语言的 个案研究,划分语言濒危的层级,分析造成濒危语言现象的原因,对待濒危语言 的态度的讨论,探讨濒危语言研究的价值以及抢救濒危语言所采取的对策等方面 的研究。虽说濒危语言问题在语言学界有了一定的反响,但改善语言衰退消亡的 局面还需要语言使用群体的积极行动,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在全民中普及濒危语 言知识,如何拓展濒危语言研究的视野,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都是濒危 语言研究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比较法归纳法以往濒危语言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提出自身对于 濒危语言研究的一些看法,探讨有待拓展的研究领域和努力方向,对于推动这一 研究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2 第一章 濒危语言研究成果的回顾 强势语言凭借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优势快速扩展,挤占了许多历史 悠久的语言的生存空间,使得众多的语言加速消失或处于濒危状态,严重破坏了 人类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平衡。语言学家对语言濒危及语言死亡等问题的研究早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早在 198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乌克兰首都 基辅举行的语言专家会议上,语言学家们就讨论了濒危语言问题。然而,语言濒危 现象不仅仅是语言学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很快超出了语言学界的范围。90 年代,在语言学界的呼吁和推动下,社会各界对世界范围数量众多的语言消亡现 象引起了普遍关注。 美国语言学家穆夫温一篇论文中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毫 无疑问,90 年代将被铭记在语言学史上,这是一个语言学家对语言的濒危和消亡 问题日益重视的年代。 ”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语言消失的速度也更加迅速, 从而成为 21 世纪 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语言学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行 动来关注濒危语言问题。 一、关于濒危语言研究的重要国际会议 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国际委员会(cipsh)面对 语言濒危现象日益严重的局面,提出了编辑出版一本濒危语言红皮书的建议。 同年 8 月,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第 15 届世界语言学家大会”将濒危语言问题 作为大会的两大主题之一进行专题报告会。这次大会作出如下决议:“鉴于任何 一种语言的消亡都构成对人类的无可挽回的损失,对这种形势做出反应已成为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这些反应包括促进并资助语言学研究机 构对尚未研究或尚未充分描述的濒危语言在语法、词典和教科书以及口头文学等 方面进行描述。 ” 这一决议的通过,对于濒危语言的研究、挽救和保护起到了很 大的促进作用。 1993 年 11 月,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会通过决议,将“濒危语 言项目”(即濒危语言红皮书)接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接管理的项目,汇 mufwene,salikoko s,the ecology of language:new imperatives in linguistics curricula.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in a changing context,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 champaign,3031 october 1998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集世界濒危语言的信息及工作情况,从而为该研究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 保证和及时的帮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该年为抢救濒危语言年。 1995年11月18至21日, 为庆祝国际濒危语言资料交流中心international clearing house for endangered languages (ichel)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日本 东京大学召开了濒危语言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dangered language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在与会人员中,除美国阿拉 斯加大学著名社会语言学家 miehael krauss 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 stephen a.wurm 教授外,还有来自俄罗斯、德国、印度、泰国、挪威、荷兰、日本等国濒 危语言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会议作出决议:“这次来自世界各地的濒危语言问 题专家在此集会,对国际濒危语言情报交流中心及亚太地区语言学研究部的成立 表示衷心的拥护。作为关心世界濒危语言的语言学家,全体与会者保证竭尽全力 向国际濒危语言情报交流中心提供合作与协助,因为这是我们大家的一项极为重 要的事业。 ” 2001 年 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 31 届会议,一致通过了世界文 化多样性宣言 ,确认了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的相互关系。其实 施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要求成员国与语言族群合作。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行动计划要点中就语言保护提出了三项要求,对保护人类的语言遗产作出了明确 规定: 1.保持人类语言的多样性,支持用尽可能多的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 播。 2.鼓励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实现各级教育中的语言多样化,鼓励自幼学习多种 语言。 3.在必要时,将传统教学方法纳入到教学工作中,以保存和充分利用有关文 化所特有的交流和传授知识的方法;只要为语言使用者的族群所允许,鼓励通过 全球网络普遍地利用所有的公有信息,包括促进数字空间的语言多样化。 2003年3月10-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在巴黎总部召开了国际专家会议, 来自 40 多个国家的 60 多位正式代表以及各濒危语言基金组织和重大语言学机构 的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派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研究 员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1.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濒危语言问题上的作用(并与其他政府、 非政 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4 府、学术机构相协调)。 2.评价维护和推动濒危语言继续生存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等。 3.讨论维护濒危语言的机制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4.制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4-2005 年度开展维护濒危语言工作的行动计 划。 会议还讨论并交流了保护濒危语言的方式和措施: 1.调查研究本地区、本群体的语言状况,根据国际公认标准鉴定各语言的活 力度并做出判断,采取相应措施将濒危语言或已经临近濒危的语言纳入工作和教 育计划。 2.采用现代化手段保存濒危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长篇故事,编写课本, 出版词典,录制口头文学作品,灌制音档等。 3.为无文字的濒危语言制订书写系统,加强濒危语言的母语教育,开展濒危 语言的广播、出版、创作,做好延缓母语消亡的工作。 4.积极开展濒危语言的保护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此次会议形成并通过 的关于行动计划的推荐书,报请 2003 年的联合国大会,使其形成各成员国领导 人的共识。 2007 年 5 月 16 日, 第 61 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一项决议, 宣布 2008 年为国际语言年,希望以此促进世界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增进 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委托教科文组织协调这一活动。 为了庆祝“国际语言年”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请各国政府、联合国各机构、 民间社会的各种组织、教育机构、专业协会和所有其它有关方面,积极开展各种 活动,弘扬并保护在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各种场合中的所有语言,特别是濒危语 言。教科文组织的目标是在国家、地区以及世界范围内广泛宣传这样的思想:无 论是在教育、行政和司法系统还是在文化表现形式方面以及传媒、电脑空间和商 业交流等领域,语言多样性和语言多元化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以濒危语言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组织或基金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语言濒危问题做了大量工作 , 出版了濒危语言地图册 , 编纂了濒危语言“红皮书” 和世界语言概况。教科文组织对濒危语言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的介入与协调, 对于世界各国语言学家开展濒危语言研究工作起了极大的推动 作用, 也使得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现了世界各国濒 危语言研究全面展开并迅猛发展的新局面。自 199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濒 危语言年后, 国际上濒危语言问题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组织和基金会纷纷成立, 有的是国际性的,有的是地区性质的, 有的是国家性质的,也有的是某个财团或 某个学校的。 (一) 濒危语言基金会 foundation for endangered languages (fel) 英国的濒危语言研究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布里斯托尔大学 的濒危语言基金会 foundation for endangered languages(fel)在 nieholas ostler 博士的积极倡导和英国各有关大学的著名语言学家积极响应下,于 1995 年 1 月 27 日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参加并积极活动于基金会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的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主席、伦敦东方与非洲研究院 r.h.robins 教授、英国 语言学会主席、萨里大学的 greville corbett 教授和牛津大学的 suzanne romaine 教授等。该基金会的第二次会议于 1995 年 4 月 21 日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大学举 行,与会代表围绕着“濒危语言的保护”这一主题就濒危语言研究中的术语问题、 语言的残存与复苏、语言教育等进行了深入、充分的讨论。到目前为止,该基金 会已先后在英国、美国、摩洛哥、爱尔兰、危地马拉等国家召开过多次关于濒危 语言的研讨会,分别探讨了专家在濒危语言研究中的作用、濒危语言与教育、濒 危语言与媒体等专题。 最近的几次是: 2006 年在印度迈索尔的召开的第十次会议, 主题是“濒危语言和多语化” ;2007 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第十一次会议, 主题是“濒危语言:研究面临的挑战和社会影响” ;2008 年在荷兰的 ljouwert/leeuwarden 举行的第十二次会议,主题是“关于濒危语言和语言的学 习” 。 濒危语言基金会的主要目标是: 1.通过所有的渠道和媒体提高人们的濒危语言意识。 2.在家庭、学校、媒体、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等所有场合支持濒危语言的 使用。 3.关注各项语言政策的实施,必要时向权威部门施加影响。 4.通过提供资助、 培训及提供设备来支持濒危语言的描述和有关资料的整理。 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6 5.收集与提供保护濒危语言所需的信息。 6.加强高等学校、慈善机构、文化机构、新闻媒体、国际语言项目及机构的 联系。 基金会还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办有自己的刊物基金会通 讯 ,主要刊登关于濒危语言研究的有关信息与动态、会员研究成果介绍、学术 会议征稿启事及会议简报等。该基金会已成为英国濒危语言研究的核心机构,也 是国际濒危语言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濒危语言资料交流中心 international clearing house for endangered languages (ichel) 日本在 1994 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的要求, 在东 京大学的文学院建立了一个国际濒危语言资料交流中心 international clearing house for endangered languages (ichel), 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从事世界语言, 尤 其是亚太地区语言的研究,而重点又是濒危语言资料的收集。目前濒危语言资料 中心已储存有下列几种资料: 1.濒危语言红皮书的亚太地区部分语言的资料。2.世界其他地区各种语 言的资料(其中包括文本、实地调查笔记和语音资料等)。3.文本加工资料。4.各 种不同语言的排版及印刷设施等。 ichel 已举办了共 17 次大小不同的与濒危语言有关的问题的会议, 其中包括 以下国际专题讨论会: 濒危语言国际研讨会, 1995 年 11 月 18-20 日 欧亚大陆内的语言接触:突厥,乌拉尔和斯拉夫, 1997 年 11 月 15 日 少数民族语言与语言政策, 2000 年 10 月 7 日 较少使用的语言和语言学家的作用,2000 年 10 月 21 日 国际濒危语言资料交流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 以及 1995 年国际濒危语言学 术研讨会在东京的胜利召开,对日本政府官员和语言学家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把日本的濒危语言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日本新闻媒体对这一系列活动的详 细报道,大大提高了日本公众对濒危语言的熟悉程度和语言文化意识。1997 年, 国家颁布了阿伊努文化促进法,直接推动了日本遗产语言阿伊怒语的复苏。几年 来又连续召开了多次国内的濒危语言研讨会,探讨濒危语言研究的有关理论与实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地调查等问题。经日本文部省批准立项,目前已经全面开始了分为实地考察与语 言资料整理(a 类)和跨学科理论研究(b 类)两大类共 30 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其 研究范围涉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几乎所有的濒危语言。可以预料,日本国际濒危语 言资料交流中心将会为亚洲乃至全世界濒危语言研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 terralingua (地球语) : partnerships for linguistic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terralingua 1996 年在美国成立,是一个支持语言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和教育 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它发行了一份名为langscape的季刊,强调语言多样性 (linguistic diversity)、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一体 三面、互相重叠的观念。是一个支持语言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和教育的国际性组 织,它的网站()上有大量语言网站的链接,以及显示语言和生 物多样性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明图表。 terralingua 已经组织过几次有关的国际会议, 其中于 1996 在美国加里福尼亚伯克利举办的会议尤其重要。会议力图对以下问 题寻求答案: 1.生物、文化、语言的多样性是有关联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关系 的本质是什么? 2.社会经济因素在语言文化变化过程中和环境知识与行为变化中有什么作 用? 3.传统生态学知识的流失和保护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4.在这类知识的获得、积累、维护和传播的过程中,语言的角色是什么?语 言的消亡对此有何影响? 5.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知识来教育公众,使得他们意识到这种全球性的对于 语言、文化多元性的威胁,以及其与濒危的生态系统的关系? 为研究濒危语言, 自 1992 年美国语言学会设立美国濒危语言研究及保护委员 会以来, 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中国等相继建 立了保护濒危语言的组织和网站,设立了相关的项目, 出版了相关的书籍等。除 上述介绍外,还有美国耶鲁大学的“濒危语言基金会”the endangered language fund(elf),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美洲土著语言研究会”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of the americas (ssila);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西澳大 学联合建立的澳大利亚濒危语言论坛 endangered 一 languages 一 forum;德国科 隆大学的“濒危语言协会”society for endangered languages;比利时布鲁塞尔信 息中心的 “欧洲使用较少语言资料局”european bureau of lesser used languages 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8 等等。这些组织提高了人们对语言濒危问题的意识 , 它们搜集有关土语和小语 种的信息 ,促进这方面的研究 , 还提供小笔研究资金,用于将研究资料提供给 语言群落 ,并鼓励保存和复兴语言的项目。 三、濒危语言研究代表人物和相关著作 (一)濒危语言研究至 90 年代达到了一个“广泛的专业语言学关注的高潮” (david) , 研究语言濒危与消亡问题的语言学家日益增加, 在具体语言状况的实 际分析和普遍规律的理论探讨两方面展开了规模不等的研究,下文则是一些比较 有影响力的专家及他们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二)罗伯特.罗宾斯、尤金纽斯.乌伦伯克(1991)主编了濒危语言 (r.h.robins 二是对话语或语篇作微观研究,分析语言系统和语言使用的非生态特征。生态 语言学将语言、语言使用、语言研究作为当代生态问题的组成部分加以考察,是 一门应用学科。 濒危语言研究所关注的重点更多体现在语言的生态系统(包括语言的外生态 系统和内生态系统),直接服务于社会现实。抢救、保护、振兴和发展作为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语言,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人类语言多样性,促进自然 生态多样性与人文生态多样性的健康和谐发展是濒危语言研究的现实目标和历 史使命,这也是濒危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偏离了这个目标,濒危语言研究 就失去了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而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濒危语言研究著名语言学家 david crystal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濒危语言问题国际专家会议(2003,巴黎) 的主题报告中提出,要创立一门“应用保护语言学”(applied preventive linguistics), 以期通过这门学科,将濒危语言理论、描写以及方法上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每一种 具体情况的濒危语言。他也十分明确地强调了濒危语言研究的应用属性。 在研究濒危语言时,研究者应该充分认识濒危语言研究的特殊性,不应该只 作纯粹的语言本体研究。在很多国家或地区,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对少数民族的 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14 语言研究仍处在描写的阶段,还没有达到从理论上深刻地阐述应该怎样对一种民 族语言进行全面的深刻分析。而这种描写不可能起到促进抢救民族语言的作用。 在濒危语言的研究里,我们往往会看到众多关于濒危语言名词概念的定义和阐述 的纠缠,以及关于某些基本或浅层次的问题的争论,比如,划分濒危语言的标准 是什么;是否应分出濒危语言或濒绝语言;危语言能否被抢救和恢复,有无抢救 和保护的必要;为什么会走向濒危和消亡,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语言濒危与消亡,等 等。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应该将它们作为濒危语言 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其实上述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 言活力与语言濒危文件中已经作了明确的定义和精辟的阐释。如果现在仍争论 这类问题,无异于纠缠大熊猫、藏羚羊属不属于保护动物,它们该不该保护、要 不要保护之类的问题。这样的研究只会把濒危语言研究引向无意义的空谈,陷入 形而上的纯思辩的死胡同。 基于濒危语言研究的特殊性,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确定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方案 来采取实际行动。研究者们应该达成一致的共识:濒危语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而且必须得到抢救和保护,如果措施得当,也完全能够得 到保护。濒危语言研究者的职责就是, 研究通过何种有效方法、途径和手段,向 公众宣传当代人类语言濒危的状况,使公众把对动植物自然界的情感类似地投射 到濒危语言上;同时必须研究抢救、延续、保护和振兴濒危语言的各种方法、途 径和手段,并努力将其付诸实践。 从目前来看,很多国家的或个人的濒危语言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一般的学术研 究层次上,对濒危语言的调查和记录基本上没有突破惯常的语言研究框架,科学 而完备的濒危语言研究程序和规范也还没有建立起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濒危 语言研究的应用属性认识不足,这种状况亟需改变。 (二)濒危语言研究缺乏综合性和社会协调性 语言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心理、文化、政治等因素。引起语言濒危的原 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所以,对濒危语言的研究抢救 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该具有极高的社会协调性,是一项精心组织的社会工程。 但是,以当前濒危语言研究总体状况来看,热潮之中明显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 性和不协调性。有些地区抢救语言不是从抢救文化多样性出发,而是为了得到更 多经济收入。例如人们通过整理过去的传说和习俗,通过舞蹈、讲故事的方式吸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引游客,这固然是一种客观上抢救语言与文化的行为。问题是,很多民族的舞蹈 已经彻底偏离了原有的形式,而所讲的故事并不是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而是通 过翻译成其他游客可以听懂的语言来进行。这样的话,人们所抢救的根本不是语 言,而是金钱,所以最终也会导致濒危语言和文化的消失,因为所整理出来的内 容往往不能够使被抢救的民族体会到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内容,因此起不到实际 的意义。 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片面性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例如,在美国印 第安人的切诺基保护区,虽然联邦政府制定了很多政策来保护印第安人的民族和 文化,同时,很多与语言与文化保护相关的科学家纷纷来到此地进行了语言与文 化整理工作,但是,保护区里的一切都是为了经济目的:生活在保护区的切诺基 人为了创收,得到了国家或者州政府的经济投入,建立了民族博物馆、提供文化 节目表演、表现生活习俗、食品、服装,甚至建立了专门讲授民族语言的学校。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考虑到与该民族相关的大环境,结果是很少有人在实际 生活中使用民族语言,而是使用英语。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是落后的,因此而不 愿意使用水井、烧柴、马车,而是使用自来水、煤气、电、汽车 来进行日常生 活。他们的商店里所出售商品很少有自己生产的,而是与美国其他商店、超市里 的相同。 在加拿大,因纽特人的语言保留情况是最好的,已经建立了努那武特 因纽特特区,有自己的电视台和广播、出版物,但是其变异也显得更为突出。因 纽特人的语言也在朝英语变化,在见面的时候,因纽特人传统上并不相互问候或 者致意,而是漠然相互而视,因此,在因纽特语言中没有“你好” 。由于受到英 语的影响,现在的因纽特人往往会用“你好”来相互致意。语言属于使用群体, 所以,语言群体自身的态度对语言前景至关重要。如果使用者群体对自己的语言 缺乏热情和信心,仅仅依靠外界的努力,那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语言的抢救应该是综合性的,应该通过国家的权威机构和政府行为来组织语 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专家进行全面考察,进行科学的统筹 计划,花尽可能少的钱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为濒危语言的保持尽一份努力。 (三)濒危语言研究者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缺乏全面理解 濒危语言研究已经成为当前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成了当前语言学者关注 的热点、焦点和亮点。近些年来,不少语言学者关注或转向濒危语言研究,这是 东方民族网: 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16 一种可喜的趋势。但是也不可否认,有些涉足濒危语言研究的学者并不清楚自身 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角色定位,一定程度上只是在赶潮流、追热点。研究者角色定 位上的偏差,无疑会对濒危语言研究带来消极影响。当前濒危语言研究中,一些研 究者角色定位上认识模糊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 为寻求个人学术增长点而转向濒危语言研究。 为求得个人学术研究有所发 展或有新成果而转向濒危语言领域,把濒危语言研究作为个人学术增长点。蜻蜓 点水一样采取了某种语言的某个侧面,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了很多不合乎所 调查的民族真实情况的片面描述,或借机申请一些课题基金和出版著作,从而实 现个人学术创新和成果增长。这种角色定位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语言学研究有 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及丰富的成果积累,作为一名当代语言学者,要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必须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劳动,这确实十分不易。我们应 该提倡深入调查,如以萨丕尔(他在美国印第安人部落进行了长达 13 年的不间 断研究工作) 、jim merryman(他到非洲马里少数民族部落进行了 18 年的研究)等 人为榜样,克服困难,深入到少数民族团体中间,对所研究的民族和语言做出了 比较系统、客观的描述。 2、将濒危语言仅仅视为语言研究的资源。语言是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濒危 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是一种即将消亡的重要的资源。如果世上 90%的语言消 亡了,那么语言学也就差不多该退出历史舞台了。语言学家不应该只将濒危语言 作为语言研究的资源,认为濒危语言研究是语料收集和语言事实记录。语言多样 性是语言学的中心问题,濒危语言不但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而且对于人文科 学各领域的研究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应尽快而完整地抢救和保存这些资 源,而不应该仅仅沦为语言资源的索取者。 3、缺少服务意识。在濒危语言研究中,语言研究者为濒危语言民族或族群服 务的意识普遍淡薄,没有把自身的研究工作当作一项为濒危语言族群的服务事 业,从而使有关民族和族群对濒危语言和文化的保护产生怀疑,对外来专家学者 或相关工作者产生不信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第三 章对语言族群和进入濒危语言领域的外来专家的角色关系作了明确的阐述: 在少数民族语言族群中,越来越多的人对研究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要求 对指导研究的要求与条件拥有支配权(2)要求有权享有并在未来有权使用研究成 果。例如,他们要求享有征得他们同意与否决的权利;他们想了解研究成果能给自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己带来何种利益;他们希望有权决定研究成果的传播和使用方式。文件充分肯定 了濒危语言民族对自己母语研究的知情权和支配权,这就是说,确立了濒危语言 族群在濒危语言研究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显然,外来专家学者,不是濒危语言族群 的救世主和福音使者,而是地地道道的服务者,是濒危语言族群利益和权利的宣 传者和代言人。 因此,每一位进入濒危语言研究领域的学者,都应当为他们的研究对象的群体 工作,为这个群体的命运担负自己的责任,将语言的前途看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 事。对于濒危语言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研究,而应该超出研究范围,充 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牢固树立为濒危语言族群服务的观点,始终摆正自身服 务者的角色, 主动地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各种行动措施,保护乃至复兴濒临消失的 语言,使濒危语言研究真正体现它的社会价值。 二、对濒危语言研究的展望 近二十年来,各国都对濒危语言的研究做出了不懈努力:多次召开专题研讨 会,出版专门论著,成立基金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濒危语言作为世界语言 规划的重要内容,成立有关机构,设立大型课题,建立全球信息库,有计划、有 步骤地开展濒危语言的调查和语言资料保存工作。由于濒危语言研究仍是一个新 课题,其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得 出今后此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努力方向,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中国特色的濒危语言研究道路 就中国而言,我们应该发展中国特色的濒危语言研究道路,这是由我国国情 决定了的。1.目前,我国的濒危语言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 还隔得很远。2.国外的研究者对我国的语言状况也不一定了解得十分准确,如最 新出版的世界濒危语言地图对中国濒危语言分布的描述遗漏之处不少,有的地方 甚至还有错误。所以我国不必被动地跟在别的国家后面,而应借鉴他国的经验走 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道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设立“中国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调查研究中心”这样的常设工作机构,管理 和规划中国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的调查研究工作;设立国家级的“中国濒危语言 和濒危方言调查研究基金”,对中国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的调查研究及保护工作 提供长期的经费支持。每年定期发布“中国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红皮书” ,向全 世界说明中国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的调查研究成果。在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的调 查工作中,还可以考虑邀请一些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立场比较公正的西方语言学 濒危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18 家参加藏语等“敏感语言”的调查研究工作。我们应有意识地把濒危语言、濒危 方言的调查研究纳人国家主权、国家人权战略的范畴。此外,尽量创造条件绘制 中英文双语种的“中国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分布地图” ,在教科文组织的统一部 署和规划下全面系统地开展濒危语言和濒危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