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比较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比较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比较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比较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要 现阶段我国在延长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运动员进入高级阶段的训练控制,竞 技能力的保持和“大龄”运动员的训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使我国优秀男 子乒乓球运动员尽可能的保持较长时间最佳竞技能力和延长运动寿命,将是我国乒乓球 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分布特点和多年训练的年龄结 构特征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出运动成绩的年龄偏小,成长期短 , 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小且竞技保持阶段时间短,运动员退役年龄比世界早,并针对这 种运动员“早衰”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找出以上现象主要原因,提出合理 化建议和对策,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乒乓球竞技人才资源的利用率,保持我国乒乓球 运动整体水平领先发展趋势,保持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与延长运动寿命的研究提 供依据。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 和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和运动年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 论: (1)中国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平均年龄在 2000 年至 2009 期间呈上升趋 势,年龄段主要集中在 2535 岁,这说明乒乓球运动员竞技年龄有延长趋势;中国内与 国外相比运动员平均年龄要小 6 岁左右。 (2)不同打法类型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平均年龄表现为:削球类打法横拍两面 弧圈打法直拍类打法横拍弧圈快攻组合类打法;削球打法运动员年龄主要在 2538 岁区间,20 岁以下运动员没有,后备人才出现断层现象;横拍弧圈快攻组合类打法年龄 明显偏小且主要集中在 2124 岁,人数较多,打法类型占优势。 (3)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启蒙训练的年龄有逐年减小的趋势,早期专项化 训练的年龄也逐年提前,但基础训练年限在延长;国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启蒙训练的年 龄和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减小不明显, 但基础训练年限明显过短, 相比中国少 12年 。 (4)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专项化训练的年龄都较早,中国运动员比国外运 动员要早 12 岁; 中国男子运动员首次出成绩的年龄集中在 1317 岁, 国外在 1824岁 , 两者相比中国运动员成才年龄偏小。 (5)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在 2025 岁,国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 ii 员最佳竞技年龄在 2935 岁,两者相比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竞技年龄偏小;中国运动 员最佳竞技能力保持年限时间明显比国外运动员短,运动寿命的保持期较短。 (6)影响我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寿命主要因素是人文社会学因素,其次 是运动训练学。其中运动训练学的主要要素有:早期化专项训练、运动伤病;人文社会 学的主要要素有:运动员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社会舆论与个人生活的影响。 本文提出的主要对策有: (1)我们要在正确认识乒乓球运动项目特点的基础上,以中国与世界优秀男子乒 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年龄分布特点及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年龄特征为借鉴参考,进一步寻求 和探索科学化的早期训练方法,尽可能的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2)建议加强我国乒乓球基层教练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素质和 思想高度,为乒乓球运动的长远发展考虑,使其能根据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制定早期训练 和基础训练计划,注重各类打法的均衡培养。 (3)建议国家和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鼓励支持政策,扶持弱势打法的发展,以保 证各种打法后继有人,不至于出现断层现象。 (4)建议探索研究“大龄”运动员科学训练计划与方法,延长我国优秀男子乒乓 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限和运动寿命。 (5)建议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优秀运动员保障体系,为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提 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比较;多年训练年龄结构特征; iii abstractabstractabstract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china in the movement have so many problems to extend the campaign life of table tennis players, athletes at an advanced stage of training control, competitive ability to maintain and the older athletes in their training. therefore, how to make our best as much as possible to keep a long time the best athletic ability and extend the campaign life of mens table tennis players will be chinas table tennis coaches and sports workers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a and the world mens table tennis players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outstanding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e structure of many years training ,in this paper found that chinas outstanding athletic performance table tennis players age out of the small-growth period is short, the best sports athletes and sports to keep younger stage a short time, athletes in the world earlier than the retirement age. as wellasthe athletes premature aging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its main objectiveisto identify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soasto further enhance chinas table tennis util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to keep our sportasa whole stay ahead of the trend level, in order to further athletic ability to maintain excellent table tennis player and sports studies provide the basis for longevity. by means of materials collection, interviews and mathematical-statist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ag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and the worlds elite table tennis players , finally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1) elite mens table tennis athletes focus on 21-35 years of age, within the period from 2000 to 2009 before the upward trend, indicating competitive table tennis players to extend the age trend; chinese table tennis players age, exerciseissmaller than the worlds 6 years old. (2) the average age of athlet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lay wereasfollows: slice class play shake-hands grip both sides of loop play pen class play shake-hands grip loop combination of class fast attack style of play, chopping play athletes ages 25 to 38 age bracket, 20 years of age athletes do not have, a disruption in the phenomenon of reserve personnel, shake-hands grip loop fast-break style of play age of obvious combination of class focused on smaller accounts for 21 24 years old, play the dominant type. (3) chinese table tennis players the began training age trend of reduced year by year, from an average of 60 years to 80 years ahead of schedule and 1 2 years, china and the iv worlds best mens table tennis players at the age beginning of training, age special training, and the basis of length of the train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4) chinese and foreign elite male tennis players are all specialized training in early age, the chinese table tennis players to beasearlyas1-2 years of age than abroad; chinese athletes for the first time a performance focused on the age of 13 to 17 years abroad in 8 24-year-old chinese table tennis players compared with age talentistoo small. (5) the age range of our athletes the best sports in the 20 to 25-year-old range, the worlds best mens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the best competitive age range 29-35 years old, compared to chinese table tennis players age, smaller sports, china best athletic ability to keep athletes from other countries than in the short length of 3-4 years. (6) china and the worlds athletes training atan early time basically the same, but our best mens table tennis players retired older than athletes in other countriesasearlyas10 years or so, has little time to maintain the competitive age 6 to 7 years, there are athletes, premature aging phenomenon. (7) the impact on chinas table tennis player campaignisa major factor in life span human sociological factors, followed by the sports training school. one of the main elements of athletic training are: premature and excessive load of special training, sports injuries of athletes affected; humanistic sociology major elements include: athletes, imperfect knowledge structure, professionalism and personal values and economic interests to achieve contradictions, the public and personal life and so on. thiscame to the main measures are: (1)wewant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ort on the basis of the project, with china and the world movement of elite male table tennis player and athle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age characterized by years of training and experiences for, and further to seek and explore the early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s, asmuchaspossible to extend the athletes sports life. (2) recommended the strengthening of grass-roots coaches table tennis training in china and further enhance their operational capac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inking of the height of the table tennis long-term development considerations, according to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athlete development of early training and basic training programs, focusing on the balance training class play. (3) proposed state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ssued to encourage the appropriate policy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play to help the disadvantaged in order to ensure a variety of play successors, and will not appear faultbehavior. v (4) the proposed exploration and study, older athlete training programs and methods of science, extending our competitive elite male tennis players age, to extend the athletes life. (5) recommend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ppropriat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s best athletes, security system, to chinas best table tennis players to continue their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 keykeykeykey words:words:words:words: excellent mens table tennis player; age feature comparison; years of training on agestructure, 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数 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 分或全部内容。(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第一章选题依据 1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选题依据选题依据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1.1 选题背景 竞技运动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对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 学管理已成为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三大客观因素。科学选材可使一些具有运动天 赋的运动员较早的达到世界水平,而科学训练和管理则能保证运动员在较早达到世界级 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同时,继续保持其最佳竞技阶段并努力创造个人第二次竞技高峰。运 动员的早期选材、早期训练、多年培养已成为造就优秀运动员的必要步骤,运动员多年 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运动员获得较高的竞技能力并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并且尽可能 地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水平竞技能力。同样,纵观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整个过程,运动员的 早期选材、早期训练、多年培养造就了一批批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成绩面前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要看到目前乒乓球运动竞争之激烈 , 要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存在的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乒坛的一大发展趋势是优秀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在发生明 显变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年龄有逐渐减小趋势,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 较早而退役的时间也较早,整个运动寿命的保持没有国外运动员长;国外不少 30 岁以 上的运动员,像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等欧洲运动员 40 多岁的“高龄”还活跃在世 界乒坛,并仍保持着较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而我国一些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却在正是创造 最佳运动成绩的黄金年龄退役了,像刘国梁更是在达到个人竞技能力的巅峰期后就选择 了退役。因此,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相比世界其他国家竞技年龄段和运动寿命要短,大部 分优秀运动员在走向第二个运动成绩高峰期前就退出乒乓球比赛的舞台,这一方面限制 了他们向个人更高运动水平的冲击,另一方面从运动员的培养及竞技人才价值的实现来 说,这也无疑是巨大的损失。此外运动寿命也一直是竞技运动的热点,如何延长优秀运 动员的使用期,降低培养成本,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个人价值都得到最大的利用 和延伸,是当今竞技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怎样根据运动员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和乒乓球运动项目发展的需 求,在继续保持我国乒乓球运动的训练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运动员多年训练 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与训练负荷的强度,使我国运动员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后仍能 保持较长时间的世界先进水平并延长其运动寿命,已成为我国乒乓球教练员和运动员面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笔者就以近 10 年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年龄分布特征与多年训练年龄特 征的比较为出发点,在了解该项目多年训练与生长发育规律相符合的年龄结构特征的基 础上,以期找出我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年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最 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一方面是希望在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早期训练 和多年培养的年龄特征上找出些规律,给世界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早期培养和长期运动训 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找出我国在乒乓球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 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安排乒乓球运动员的多年训练,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提高运动训 练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1.2.11.2.11.2.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对近 10 年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年龄分布特征与多 年训练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在了解该项目多年训练与生长发育规律相符合的年龄结 构特征的基础上,以期找出我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年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 响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的对策。 1.2.21.2.21.2.21.2.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一方面是希望在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早期训练和多年培养的年龄特征上找 出些规律,给世界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早期培养和长期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另 一方面找出我国在乒乓球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安排乒 乓球运动员的多年训练,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第二章文献综述 3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定义 运动训练专家认为,一个运动员有四种年龄:1,日历年龄;2,生理年龄;3,心 理年龄;4,运动年龄1。日历年龄指以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以年、月、日为单位进行 计算的年龄;生理年龄指以日历年龄为参照,以每个人生长、发育、成熟与衰老等生命 活动的不同阶段为依据而划分的年龄,一般分为早熟型、正常型、晚熟型 3 种生长发育 类型2。心理年龄指由于人们有着不同的性格情志、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而显示出与 自己日历年龄明显不符的年龄表象3。运动年龄指运动员从参加训练开始用公历计算的 年龄,反映了一个人参加运动训练的先后和发展的早晚,能反映运动员在系统训练过程 中的阶段性特点4。本文中重点要研究的年龄即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多年系统训练过 程中的运动年龄。 前苏联学者霍缅科夫研究认为: “运动寿命”是指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协调发 展的基础上达到最高的技术水平,并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和提高它的过程5。而广义的运 动寿命则为运动员以开始从事运动训练至终止运动生涯的一个长期系统过程,即基础训 练年龄段与竞技年龄段的总和6。而有学者研究认为: “运动寿命”的概念不宜用广义、 狭义来分,而应该像竞技保持阶段是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延长期一样,把竞技年龄段称为 “运动寿命的黄金时段”7。 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运动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使有机体达 到某种状态,以保证取得高水平的运动成绩。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又是一个连续而完 整的时间过程,年龄特征始终贯彻这个全过程8。我国的专家们已经将运动员的全程性 多年训练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竞技保 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运动负荷安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9。笔者在这里将专项提高阶段定义为从开始专业训练到首次出成绩的年龄阶段,最佳 竞技阶段定义为保持最佳竞技成绩的年限,而竞技保持阶段定义为从达到最高成绩到目 前为止保持在世界前 50 名的时间段。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2.2 关于运动员年龄的现有研究 乒乓球在我国发展较好,因此国内对乒乓球技战术与心理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对于 乒乓球运动员年龄方面的研究较少。张媛,苏丕仁等在对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年龄 特征的研究一文中,总结了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并指出中国优秀乒乓 球运动员开始训练的年龄提早,获得世界冠军的年龄呈年轻化;横拍进攻打法相对更容 易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直拍打法竞技保持年限有延长,削球打法由于打法稳定,可以保 持较长时间的最佳竞技状态。他们认为研究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非常有必要,为中国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竞技水平保持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并有助于运动队后备人才梯队 的建设。但是并没有提到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年龄结构特征,没有对运动员运 动寿命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蔡学玲,唐建军等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参赛运动 年年龄状况分析 一文中, 对第九届全运会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状况做了一个调查研究 , 文章认为目前我国男女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女队参赛的年轻选手人数比男队 多,队伍更年轻化,结构更为合理。文中还指出从本次比赛来看 16 岁以下年龄段在比 赛中无突出表现,因此重视 16 岁以下年龄选手的选拔与培养是备战奥运会任务的当务 之急。但该文没有对运动员的运动年龄的训练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年龄格局呈现出 新的特点。因此,本文将借鉴其他运动项目研究运动员年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乒乓球 运动自身项目特点,对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及多年训练年龄阶段特征进行 比较研究。本文主要按照项群理论对参考文献进行分类,以便归纳整理。 隔网对抗类项群文献综述:从项群理论来讲,与乒乓球运动项目在动作结构和比赛 评定方法上最为接近的是网球、排球和羽毛球,因此本文将对这四个项目的有关运动员 运动年龄的文献进行整理综述。郭立亚,杨锋在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年龄、球龄 与身体形态特征分析一文中,对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 指数及平均年龄、球龄做了详细的分析,文章认为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平均球龄不 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球龄特征与年龄特征基本一致,表现出运动员年龄越大,球龄越长 的特点。孙艳,姚德文在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兼析影响优秀网球运 动员寿命的因素一文中,对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转为职业球员的年龄、最佳竞技能力 形成阶段年龄、最佳竞技能力稳定和保持阶段年龄进行了分析,该文主要侧重于对世界 优秀网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相关研究。祝丹在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年龄、身高 、 第二章文献综述 5 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拦网高度诸因素对比分析一文中,对中国男排运动员 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年龄等做了对比分析,研究指出中国队在平均年龄上与世界强队有 差异,当前世界球队年龄呈现大龄化;文章研究还表明:2528 岁是排球运动员的最佳 年龄;邢红林,王成等在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与克托莱指数十年来 发展状况的研究一文中,分析了从 19962005 年我国参加男、女排球联赛的运动员在 年龄、体重、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的特征,文章认为:男排联赛年 龄层次构不合理,运动员年龄偏小,女排相对于男排年龄结构相对较合理。羽毛球方面 关于运动年龄的研究,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还没有发现。 技能主导同场对抗类项群文献综述:陈颇在20062007 赛季 nba运动员年龄、 球龄与身体形态特征分析一文中,分析了运动员年龄、球龄及身体形态中的身高体重 特征,文章认为:当运动员处于成才最佳运动年龄阶段,球队所拥有较高球龄运动员的 数量越多,那么,球队整体比赛经验水平则较高,在比赛关键时刻发就相对越稳定,取 得重大比赛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该文没有分析 nba 运动员处于最佳运动年龄阶 段或是竞技保持阶段的年龄特征。臧秋华在2006 年世界杯足球运动员年龄分布及身 体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以参加 2006 年第十八届足球世界杯的共 736 运动员为研究 对象, 研究了世界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年龄分布和身体形态特征指数分布情况,文章 指出:守门员的平均年龄要大于后卫、中场和前锋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且差异显著,后 卫的平均年龄要大于中场和前锋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但只与中场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差异 显著;中场与前锋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则差异不显著。徐军艳在中美优秀男子篮球运动 员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比较了中美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年龄,文章指出:我国 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比美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要小许多。王纪 信、王螽庆在中美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年龄特征比较一文中,运用 spssl0.0 统计 软件对 cba 与 nba 、中国国家队与美国国家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基础参数进行统计 分析,文章指出:球场上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平均年龄各不相同,我国 cba 后卫球员的 平均年龄为 25.4 岁,前锋球员的平均年龄为 25.6 岁,中锋球员的平均年龄为 24.5 岁; 美国 nba 运动员中,各位置球员的平均年龄为 28 岁左右,在 20022003 赛季,nba 后卫球员的平均年龄为 27.8 岁,前锋球员的平均年龄为 27.5 岁,中锋球员的平均年龄 为 28.6 岁。 技能主导格斗对抗项群文献综述:桂平在我国击剑运动员年龄特征与运动成绩关 系的研究一文中,分析了我国击剑运动员的年龄特征,文章指出:达到不同成绩阶段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的竞技水平还须具备与之相应的并受到剑龄制约的智能、体能、技能水平,就是达到某 一阶段的竞技能力就可能在该阶段出现应有的成绩,反之则不会或不能巩固和继续提高 这一成绩。这说明运动成绩与运动员年龄及其制约的智能、体能、技能水平都具有极其 密切的关系。文中总结出我国击剑运动员开始训练的时间迟了5年,剑龄少了6年,最后 导致运动寿命相应减少4.69.6年, 而这些是造成我国击剑整体竞技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之一;我国击剑运动员年龄阶段特征的不合理成份以及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并建议要加 强宏观领导和微观控制,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使其年龄阶段特征尽快趋于合理。 第三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7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为研究对象。以从 2000 年 4 月到 2009 年 4 月国际乒联世界排名前 50 的运动员为主要数据来源对象,以各运动员的运动 年龄、启蒙训练年龄、首次运动成绩年龄等作为研究的原始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3.2.13.2.13.2.1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课题参阅多篇有关文献资料。通过internet在国际乒联官方网站和其它 相关的网站中获取从2000年4月至2009 年4 月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的成绩排名及年龄 相关的基本参数,同时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3.2.23.2.23.2.23.2.2 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面访、电话咨询方式 ,征求了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教研室的 教授以及运动训练理论学的专家意见。 3.3.33.3.33.3.33.3.3 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 首先采用excel 2000 软件对运动员年龄、开始训练年龄与最佳竞技年龄等相关数 据指标进行分类及统计汇总,再运用spss 11. 5 软件对预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检 验,其具体方法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频数分析、及样本检验等。 3.2.43.2.43.2.43.2.4 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对统计结果和有关数据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8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的比较分析 4 4 4 4. . . .1 1 1 1. . . .1 1 1 1 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的分布特征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的分布特征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的分布特征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的分布特征 由于竞技训练的国际化竞争和训练理论的发展,运动训练理论上将那些在少年期间 即有可能表现出世界竞争水平的项目称为 “少年”运动项目,而其他仍然由成人占据优 势地位的项目称为“成人”运动项目。乒乓球运动虽然有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下 降 的趋势,但是纵观整个乒坛,还是属于 “成人”运动项目。运动训练学专家指出,2028 岁这个年龄区间是运动员身体全面发育的成熟期,而 2526 岁是运动员各项身体机能达 到最佳的黄金运动年龄,世界优秀运动员多数都是在这一阶段达到自己运动成绩的巅 峰。依相关理论与世界水平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年龄特征,结合乒乓球运动项目自身的特 点,本研究以 20002009 年进入国际乒联排名前 50 的 79 名男子运动员的基本日历年 龄为原始数据,其中国外占 50 人,国内29 人。将运动员年龄分成五段,分别是:a 段: 2024 岁;b 段:2529 岁;c 段:3035 岁;d 段:3640 岁;e 段:40 岁以上。 表表 1 1 1 1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分布百分比情况表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分布百分比情况表 从表1中可知,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大体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 2535 岁,占总数的58.2%;而在2029岁这个黄金运动年龄中,占到了总数的 35.5%,2024 岁占的比重最小,这说明目前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年龄层面上还是比较符合 运 动训练学规律的。36岁以上占到了32.9%,这表明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大龄人数 增多,竞技能力的保持有延长趋势。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与乒乓球项目特征和竞技能力的年龄特征有关的。因为, 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对技能主导类项群起决定性的作用,此类项群成才期需 812年 , 达到高水平的年龄大约在18到24岁以后,并且开始训练的年龄适宜在 1012岁。现代乒 乓球比赛快速的攻防转换及主动进攻的比赛特征,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日本学者加贺谷的研究: “人类的体力在2030 岁的广泛范围内一直都很充沛。根据 年龄段2024 岁2529 岁3035 岁3640 岁40 岁以上 人数(名)721251016 百分比(%) 8.926.631.612.720.2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9 推测,恐怕一般人的情况,如果充分进行身体活动,体力最充沛的时期是在发育成熟 以 后到30岁左右。”由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当今中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现在所处的主要 年 龄段在2535岁还是比较科学的。 4 4 4 4. . . .1 1 1 1. . . .2 2 2 2 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的分布特征比较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的分布特征比较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的分布特征比较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的分布特征比较 表表 2 2 2 2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分布特征比较百分比情况表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分布特征比较百分比情况表 (%) 从上表看出,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主要集中在 2535 岁,占 76.7%;国 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年龄主要集中在 25 岁以上,占 96%。国内在 2024 岁年 龄段比国外多 12.2%,国外在 36 岁上年龄段比国内多 42.9%。 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中国乒乓球运动普及程度高,训练体制完善,运动员接受 训练年龄较小,在2024 岁年龄段有 16.2%的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就不足为怪了; 相反 , 国外运动员没有较早地接受系统的训练,只有 4%的运动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 36 岁 以上年龄段,国内所占比例较少,主要是由于国内较为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并且在 大 型比赛中大胆启用新人,这就促使大批运动员过早地退役;由于国外训练体制不完善 和 后备力量的不足,本土运动员只有长期持续留在乒乓球舞台,同时加上国内大龄退役 运 动员流动到国外,这两方面直接造成国外运动员整体 年龄偏大。 4 4 4 4. . . .1 1 1 1. . . .3 3 3 3 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平均年龄的比较分析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平均年龄的比较分析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平均年龄的比较分析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平均年龄的比较分析 4.1.3.1 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平均年龄分布情况 表表 3 3 3 320002000200020002009200920092009 年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前年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前 50505050 名的平均年龄分布表(岁)名的平均年龄分布表(岁) 上表为20002009年国际乒联排名前 50名的男子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情况 (见表 3), 依表可见,目前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从表3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9年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稳定在 29 岁左右,由标准差看出中外优秀选手间的平均年龄范围离差较大且趋向于 2336 岁;进 入世界前 50 名的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增长幅度不大,但总体呈增长趋势。 4.1.3.22000 年至 2009 年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平均年龄比较 年龄段2024 岁2529 岁3035 岁3640 岁40 岁以上 中国 外国 16.233.243.55 2.1 4222420 30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平均 年龄 28 4.52 28.8 5.56 28.89 5.74 29.10 5.80 29.81 6.34 29.47 5.63 29.55 6.04 30.89 6.33 30.23 6.64 29.41 6.13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10 表表 4 4 4 42000-20092000-20092000-20092000-2009 年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前年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前 50505050 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比较表(岁)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比较表(岁) 从表 4 可以看出,国内优秀男子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远小于国外,2000 年中国优秀男 子乒乓球运动员平均年龄较国外小 6 岁,这说明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出成绩较早,存 在严重的早期专项化训练问题。 纵观这 10 年,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呈逐 年增加趋势,从 23 岁到 27 岁年龄跨度为 5,10 年内进入世界排名前 50 的运动员比较 固定,变化只是排名的变化,这说明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竞技水平保持较稳定。 国外 从 2000 年到 2009 年平均年龄基本稳定在 311 岁,与中国相比稍微偏大。 之所以出现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平均年龄大于国内的情况,是因为我国乒乓球运动 员的培养体制是举国体制,从小就接受较为系统的专业化训练,取得最高成绩的年龄 较 小;同时由于国内乒乓球人才济济,造成运动员退役年龄较小,这就促使运动员整个 平 均年龄较小。与之相反,国外运动员取得最高成绩年龄和退役年龄普遍较大,所以整 个 平均年龄较大。 4.2 优秀男子乒乓球不同打法类型运动员年龄分布特征比较 有研究表明,足球、篮球场上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呈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那么乒 乓 球运动的不同打法类型运动员是否也存在年龄特征上的差别呢?根据所收集的从2000 年 4 月到 2009 年 4 月国际乒联前 50 名的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资料,将运动员按打 法类型分为:a、直拍快攻及弧圈类 b、横拍弧圈快攻结合类 c、横拍两面弧圈类 d、削 球类四大类,并对各种打法类型运动员年龄分布及结构进行分析。 4.2.14.2.14.2.14.2.1 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不同打法类型平均年龄分布情况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不同打法类型平均年龄分布情况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不同打法类型平均年龄分布情况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不同打法类型平均年龄分布情况 表表 5 5 5 5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不同打法类型平均年龄及百分比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不同打法类型平均年龄及百分比 从表 5 可以看出,直拍快攻类打法中国和国外运动员各占一半的比例,横拍弧圈快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中国23.86 4.10 23.92 3.59 24.19 3.85 24.94 3.98 24.94 4.31 25.88 4.35 26.35 4.78 27.69 4.67 26.73 3.81 26.94 4.21 外国30.24 2.92 30.78 4.98 31.40 4.98 31.29 5.34 32.32 5.76 31.45 5.32 31.37 5.98 31.37 5.98 31.88 7.08 30.86 6.67 打法类型直拍快攻及弧圈类横拍弧圈快攻组合类横拍两面弧圈类削球打法类 平均年龄(岁)27235.0425.935.3228.654.7130.806.22 中国(%)5065.27.720 外国(%)5034.892.380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1 攻组合类中国占优势,比国外多出了 30.4%,削球打法中国处于弱势。各种打法类型 运 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