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从票证时期到网络时代及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光声影里的家与国精选两篇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从票证时期到网络时代说到时代变迁,日常生活中的亲历亲见的事情感触最深。面对现今物质的极大丰富,凭票证过日子的年代恍如昨天。当年票证比钱还重要,买什么几乎都得凭票或写本儿,定点定量。“票证经济”源于1949年之后,为保证人民生活的最低需求,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定量供应;1955年,全国通用粮票诞生,各地的粮食票证相继问世。当年的票证比今天的各种“卡”可多多了,记得有粮票、油票、布票、肉票、鸡蛋票、豆制品票、家具票、自行车票、工业券百姓的吃穿用行样样离不开票证。这些票证凭每户户口或副食本领取,统一发放。几乎所有食品物品,吃穿用行(工具),都要凭相关的票证购买。先说吃。民以食为天,为了生存,头等大事就是吃。那时亲朋好友一碰面,一准是一句:“您吃了吗?”透着老北京的热乎劲儿。这可不光是传统习惯,打从“困难时期”开始,不掏粮票甭打算在北京的各类饭馆吃上饭;上班路过早点铺,光有6分钱,没2两粮票,那热腾腾的大火烧就只有干瞅着的份儿。上小学的时候,我每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定期去中剪子巷的粮店领全家人一个月的粮票,顺便买两毛八一张的大饼。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月月都去,定时定点,每次都是按时完成任务。以前凭票证购买最多的当属大白菜。每年一入冬,大街边上胡同里的国营菜站旁,一堆堆的大白菜都插着小牌儿,一级菜多少钱,每个副食本可买多少斤;二级三级多少钱,不要本,随便买。哪家过冬也得买上个几百斤。白菜买回家,得先在太阳地里放放,散发一下水气,然后收起来,盖上草帘子或破棉被,隔三差五的还得翻动翻动。我家搬到楼房后,冬天阳台上专存大白菜,用旧报纸包起来,每棵白菜头朝阳,整整齐齐地码在放阳台上。大白菜曾长期是北京老百姓的“当家菜”。一搞市场经济,大白菜就当不了家了。20世纪80年代末,供需失衡,堆积如山的大白菜愁坏了菜农和政府。因而大白菜又有了一特神气的别名“爱国菜”买得越多越爱国。1988年,粮票改成本;1993年“购粮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以“储存大白菜运动”为代表的短缺经济随之结束。记得以前北京的新生婴儿凭医院开的出生证明发给奶证,每天供应两瓶牛奶。满一周岁减为一瓶,再掺兑“代乳粉”。代乳粉票和婴儿糖票,每月各发一张。凭票到指定商店能买由黄豆粉、大米粉加一点奶粉掺合成的代乳粉一斤,还有黄砂糖当时叫古巴糖。我每天早上会拿着粘在一小块硬纸板上的奶证,到家附近的奶站排队给弟弟取奶:先递上把一个月排成表格、每天占一格的奶证,发奶的阿姨拿圆珠笔在相应的格上打一对钩,特神气。再说 “穿”。说到穿衣,小时候记得人们常说,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没少穿姐姐穿过的旧衣服,妈妈还曾经在衣服、裤子上接一道两三寸长的宽边,那是因为衣服没穿坏,孩子个子长高了。过年之前家长领着去趟百货大楼买新衣服,可高兴啦,买了新衣服要珍惜着,等到过年的时候才拿出来穿。以前买衣服要凭布票,色彩和样式很单调。改革开放以前,映入眼帘的,千篇一律的是灰色或蓝色的中山装,小青年们爱穿的是绿色没有领章帽徽的解放军装。稍微颜色亮丽鲜艳一点的衣服根本没人敢穿,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指责。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老师多次告诫我们:学生不能穿“奇装异服”,还真有值班的老师站在学校门口挨个检查,穿了样式奇怪的衣服不许进学校。当时百姓生活水平有限,衣服的数量也很少。用当时的话讲,叫“艰苦朴素”,说到底还是供应紧张。1979年3月,法国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应邀来华,他是第一位来华的国际级服装大师。他率领12个外国服装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一场法国时装表演,轰动了当时的中国。记得1980年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女主角各式不重样的新颖时装,令人耳目一新。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喇叭裤也因此流行一时。第三说“用”。记得70年代初,家里的表哥结婚,苦于没有各类家具票,自然钱票也不富裕,表哥就各处搜罗木头,又买来弹簧等辅料,舞动锛、凿、斧、锯,在邻居的帮助下,打了从大衣柜到沙发床等全套家具。买不着三合板,就买纤维板代替。请人先在家具上满涂底色,再用几块剪成锯齿形的硬皮子在纤维板表面划出木纹,还是水曲柳的,最后罩上清漆,惟妙惟肖,足以乱真。物资短缺真能逼出人的潜能!76年家里用领到的缝纫机票买了一台燕牌缝纫机。从此以后,家人的衣服、裤子、床单、窗帘都与这台缝纫机分不开了。就连刚上中学的我也试着在大人指导下,自己用缝纫机砸了一件粉色的汗衫,美美地穿了好几年呢!现在买成衣很方便,家家户户早已不用自己做衣服了,但家里的缝纫机现在还能用,偶尔的还用缝纫机砸个床单、枕套啥的,那机器还是非常好用,除了皮带轮老化些,其他什么事没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共搬过四次家,我们嫌缝纫机老了,占地儿,几次说扔掉算了,但80多岁的老母亲坚决不同意。的确,在那个年代,燕牌缝纫机为一家人的生活立下过汗马功劳呢!现在,燕牌缝纫机还静静的立在老母亲的卧室里,陪伴着老妈呢。每次听到缝纫机“哒哒哒”有节奏的、均匀的响声,都能勾起我们记忆深处对那个年代生活的美好回忆。第四说“行”。改革开放前的出行,不像现在这样“自由”,交通工具也不像现在这么多样。就城市交通而言,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一是自行车,二是公交车。买自行车,是青年人的一个小小的梦,因为一辆自行车大体在120多元,在那个时代,省吃简用,至少得积蓄一年,这架势不亚于今天买辆小轿车。没有自行车,只能乘公交。每每上下班高峰时间,挤公交的情形,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车站上往往有几十乃至上百人等候。公交车一来,你就得敢冒“生命危险”抢到前排,在车将停稳之前,即抓到车门或挤到车门附近,这样才可以确保上车“资格”。被挤上车之后,车上早已是人贴人,挤成“相片儿”了。没自行车也不想挤公交车的,就只能靠两条脚走,人们自嘲是“11路汽车”。我是80年代参加工作的,那时物资供应似乎充裕些了,但凤凰、飞鸽、永久自行车还是紧俏。我的第一辆自行是飞鸽26的男式自行车,墨绿色的横梁,电镀的瓦圈,车把前安了车筐,后轮瓦圈上还有个红色的小尾灯,右边车把上特意安上了双盖儿的“转铃”,擦干净后车体锃亮。刚上班时住家离单位不远,每天早上迎着朝阳,骑着亮闪闪的自行车上班,中午骑车回家吃饭,之后再骑回去上下午班。傍晚随着自行车流,伴着夕阳骑车回家。每每按着转铃,叮叮铃,叮叮铃,提示行人安全。那时年轻,人少车少的时候经常故意快骑,骑快了真是带风,引得旁人侧目相看,用今天的话说也是挺“拉风”的。哈哈。往事如烟。转眼40多年过去,现在有人又感叹吃什么都没味了。原因众多,敞开了供应后,不愁吃喝,国家的经济呈上升的趋势,生活富足,百姓和乐,现在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的人哪哪儿都是。从前可能是“为食而生存”,现在是“为生存而食”,这可有本质的区别!现在的服装,早已告别蓝绿灰时代,不仅色彩鲜艳,样式众多,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以至于很多人出门到不知选那件衣服穿了。人们的生活好了,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大人或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衣服? 现在,百姓大多住上了干净整洁的楼房,不仅是面积扩大了,卫生条件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呢!家里的各式家具、车辆不知换了多少次。家庭轿车早已普及,一家两辆、三辆轿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想去哪里,公交、地铁、快轨、小黄车、摩拜交通工具不是问题,开私家车出去,只是心想着路上别堵车,但愿能顺利找到停车场改革开放40年,城乡商品供应琳琅满目。现在,网购、电商盛行,网络的力量真是强大。甭管你在任何地儿,拿着手机,手指一动,想买啥买啥。没过两三天,“宝贝”即有快递小哥给你送到家。小到针头线脑儿,大到冰箱彩电,要啥有啥。现在人们出门,很少带现金了,人民币都不掏,直接刷卡;手机微信支付宝,快捷又方便。现在各单位大多用网络办公,我们也很少让交纸质的文稿了,如果还抱着旧的观念就跟不上形势了,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就说我自己吧,虽然网络电子信息手段方面跟不上现在的年轻人,但在吃穿用行方面没少用银子,的的确确是感受到了网络时代的方便与快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天道酬勤,日新月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改革事业迈入新时期。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接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所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光声影里的家与国 1985年,小儿刚满两岁。其时,一部港产电视剧霍元甲风靡了大江南北,也席卷着我们家那个仅百人的小山村。当时,全村只有志好家有台14吋的黑白电视机,每晚天刚擦黑,他家的堂屋里便挤满了前来看电视的乡亲们。我和丈夫自不例外,而这样的日子坚持数月后,便觉得有点厌烦了,不久,在和公婆商量后,我们咬牙将全家两代人仅有的200元积蓄买了台黑白电视机。 1990年,因孩子上学缘故,我们三口之家住进了县城。1993年夏日里的一天中午,丈夫和一位搬运工一起,顶着烈日“吭哧吭哧”地抬了一只硕大的纸箱进了门。正在写暑假作业的小儿一见,忙对着厨房里烧饭的我大喊:妈,快来看呀,咱家买彩电啦。于我,内心是惊喜的,却故意表现出一番波澜不惊,随嘴答着:有啥奇怪的,这彩电还是我和你爸一道选的呢。 这台21吋大彩电给全家带来的无限欢乐却是无以言表的。每晚饭后,丈夫便打开它,聚精会神地收看新闻联播,并不时写下学习笔记。待到我收拾好厨房里的一应事务,便洗手坐下来,而丈夫也自觉地将遥控器交给我,陪我看起那缠绵悱恻的电视剧。于小儿,只有周末的晚上才能看会儿动画片,这时,我和爱人又如同商量好般,将选择权交予小儿。而全家人兴趣一致的时候也是有的,因为我们都喜爱文艺,每当有综艺大观、曲苑杂坛这类的文艺节目时,三口之家都会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地欣赏着,欢笑声始终环绕着不大的客厅。 一晃到了这年春节,我家的规矩是回乡下老家陪公婆过年。在准备好大包小包等过年物资后,丈夫突然提议把电视机带回老家,让老人家们也过过“彩电瘾”。大年三十那天,丈夫将电视机装在垫了棉絮的包装箱里,用绳索牢牢地捆扎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上,他骑得很慢,生怕箱子坠地,紧跟其后的我,更不时盯着箱子。途中,因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丈夫车座上的电视机,我还差点撞上行道树。那个除夕夜,一大家人都很开心,年迈的公爹在看完春节晚会后乐呵呵地说:还是彩电好,里面的人就跟真的一样。守岁时,丈夫悄悄凑过来说,等来年经济好了,给咱爸妈也买台彩电呗,我笑着点点头。次年春天,公婆果真也看上了彩电,而出钱的则是从事个体经营的小叔子。他说,哥嫂的经济压力并不小,就让我尽点孝心吧。 时光飞逝。期间,小儿早已长大成人,继而远赴外地求学。大三临近毕业时,为了方便他求职,我和丈夫一商量,给他买了一部彼时最流行的翻盖手机。而在给儿子买手机的同时,我们也给乡下的公婆买了部老年人手机,这款老年人手机字体、屏幕、按键、铃声都超大,还拥有一键紧急呼叫、助听器、手电筒等功能,老人家文化低、手指又不够灵活,用着方便贴心。对此,儿子很是开心,公婆更是激动不已。婆婆逢人便说孩子们孝顺,并多次向她的老姐妹们炫耀。 后来,儿子远赴外省考取了公务员,稍后是买婚房、娶妻生子。而我们,也随之迁居了过去。在这陆陆续续的十多年里,我们又相继换了电视,买了台式和笔记本电脑,装上了宽带。 今年春日,孩子们孝顺我们老两口一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7课 制作有链接的网页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七册黔教版
- 2025物流仓储服务合同专业版
- 2025年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深度解析
- 2025域名购买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工程建设项目安全合作协议样本
- 2025企业员工劳动合同协议
- Unit 2 What can you hear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牛津(绿色上教版)
- 2.1.1 食物 说课稿-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淮安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LED显示屏购销合同
- 铁路行李包裹运价表(铁路旅客运输规程)
- 2023浙江金华市义乌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招聘10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院护理部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
- 师范大学新生服务手册
- 第九组 生态监测与评价
- 西方国家的宪法制度课件
- 2021年色达县林业系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林业基础知识》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抢救车药品每月检查登记表
- 食品销售流程图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燃气供应服务员
- 水利工程设计标准化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