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课题:22 桃花源记第1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象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手段朗读、研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步骤、内容、教学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2.写作背景。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诵读课文(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字音要读准。句读要分明。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2. 感知课文(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桃花源,再到桃花源(或桃源桃源桃源桃源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2. 重点掌握:(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4)一词多义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5)同义词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2.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3. 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最大努力。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反思:课题:22 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 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手段朗读、研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步骤、内容、教学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二、品读课文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渔人迷路了,会怎样?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仿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壁挂式马桶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钓钥匙应急预案
- 从地壳到大气层地球的全方位结构测试与答案解析
- 国王的智慧大考验测试题及答案深度解析
- 企业招商引资中的文化适配策略
- 9 奇特的房子造型说课稿小学美术广西版三年级下册-广西版
- 甘肃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 Z世代消费心理研究:2025年新消费品牌品牌形象重塑策略报告
- 土地资源资产价值的动态变化与预测模型
- 2024年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人身意外险理赔细则手册
- 2025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度云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库汇编及答案
- 保温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汇报
-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教学设计
- 01 华为采购管理架构(20P)
- HGT 6258-2023 塑料 热塑性聚酰亚胺(PI)树脂 (正式版)
- 环境污染与保护研究性报告
- 关于桂花酒的一个传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