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docx_第1页
宁德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docx_第2页
宁德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德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马宏儒( 宁德师范学院艺术系,福建宁德 352100)摘要 系统分析了当前宁德发展生态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和机会,并就宁德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希望能对宁德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关键词 生态旅游; 宁德; 对策中图分类号S 181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 6611( 2013) 02 00666 02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Ningd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atusMA Hong-ru ( Department of Art,Ningde Normal College,Ningde,Fujian 352100)Abstract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chances of Ningde eco-tourism industry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which aimed to provide refernce for eco-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NingdeKey wordsEco-tourism; Ningde; Countermeasures旅游业一度被认为是“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传统旅游业发展遵 循产业革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旅游对象采用“掠夺式”的 开发和利用,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自然环境的承 载力,破坏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 展1。20 世纪 80 年代,由 Hetor Ceballos 和 Lascurain 两位 学者提出的以“走向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为主题的生 态旅游应运而生,在随后不到 20 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已成为 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被称为“绿色旅游”2。生态旅 游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将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结 合,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宁德俗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土地面积 1 34 万 km2 ,人口 340 万。由于宁德经济开发较晚,因此该地区的生 态环境优于闽南、闽中,是全国海岸线中生态环境保存最完 好的地区之一,极具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近年来,宁德紧 紧围绕建设闽东北山海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大力发 展生态旅游业,为推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 作用。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以太姥山、白水洋和白云山为核心景区的宁德地质公园,兼有水体景观、海岸岛屿 地貌和海蚀地貌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 组合,2010 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 络名录,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称号。1 2 深厚的人文、民族文化宁德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 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古越族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朱熹、 陆游、冯梦龙、戚继光等历代名人都在本地区留下足迹,如古 田朱熹魁龙书院、寿宁冯梦龙官宦遗址,霞浦赤岸日本空海 法师入唐漂着地等。宁德不仅拥有民俗宗教文化、廊桥文 化、海洋文化、鲤鱼文化、红色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而且拥 有剪纸、根雕、银雕等特色传统工艺,构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域 的文化景观。据统计,全市拥有“霍童线狮”、“畲族民歌”和“陈靖姑信俗”等 14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其 中“霍童线狮”的发源地霍童镇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人文积淀, 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宁德是全国著名的畲族人口聚居区,畲族人口达 18 14 万,约占全国的 1 /4。畲族人民在迁徙和拓荒殖土的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风俗习惯,从饮食、服饰、民居到宗教 信仰、音乐舞蹈、婚丧嫁娶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丰富 多彩的畲族民俗风情形成了宁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一大 民族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1宁德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1 1 丰富的自然资源 宁德依山傍海、山峦叠嶂、景色秀丽,集“山、海、川、岛、湖、林、洞”于一体,拥有众多独具特色 的自然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被誉为“海上仙都”的 太姥山景区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有武夷、雁荡山水之 秀丽,有黄山、泰山云雾之奇幻; 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 谜”的白水洋景区是全世界唯一的“浅水广场”,其平坦的河 床总面积达 8 万 m2 ,河床布水均匀,净无沙砾; 被誉为“福建 第一”的九龙漈瀑布群瀑瀑相连,峰异石怪,异趣迭出。此 外,还有胜似太湖的古田翠屏湖、有“海上天湖”之称的嵛山 岛以及天然良港三都澳等著名景区。其中白水洋鸳鸯溪1 3优良的地理区位 宁德市位于 118 32 120 44 E、2618 274N,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 4 20 2 ,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在欧亚板块 和太平洋板块长期相对作用中,形成山高谷深的地质特征。 宁德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市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值为95 94,位居福建省首位。宁德市作为福建省东北翼的中心城市,南连福州,北接 浙江,西邻南平,东面与台湾隔海相望,位居长三角、珠三角 和台湾三大经济发达区中心位置,具有同时接受三大经济区 域辐射和带动的特殊条件,是连接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出海 口。宁德海岸线长 943 2 km,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 28 35% , 天然良港三都澳,位于太平洋西岸国际诸航线的中心位置,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 A 类项目( JA11301S) ;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 B 类项目( JBS10230 ) ; 服务海西建设项目( 2010H316 ) ;宁德师范学院青年资助项目( 2011303) 。马宏儒( 1980 ) ,女,辽宁凌源人,讲师,硕士,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E-mail: Mhr0428 163 com。2012-11-19作者简介收稿日期66741 卷 2 期马宏儒 宁德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距台湾基隆港仅 126 海里。过去宁德市由于交通不便,优越的生态资源禀赋难以得到有效开发。近年来,宁德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突飞猛进,104 国道贯穿全境,沈海高速公路、宁武 高速公路、温福高速铁路相继建成通车。这不仅为宁德市直 接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吸引富庶 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到宁德观光旅游,客源腹地广 阔,优势十分明显。文) ”而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收录的鲤鱼溪,由于水质的污染以及游客行人过量的投食,鲤鱼数量随之下降,也逐渐丧失 了原生态下野生鲤鱼特有的灵性,已很难再现“闻人声而至, 见人形而聚”的人鱼同乐的美妙情景。在景观设计上,没有 充分体现生态化设计理念,一些景区大兴土木,大造人文景 观,不少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破坏了原始自然美。这 些都严重影响了宁德地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 借鉴和运用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宁德发展生态旅游的劣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多行业的综合22 13宁德发展生态旅游的机遇性服务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由于历史、体制、观念及规划滞后等方面原因,宁德经济 不仅远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沿海地市,也落后于省 内的其他地市。长期以来对生态旅游业的资金投入不足,不 仅制约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而且也影响了对外宣传 的力度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近年来,尽管宁德地区生态旅 游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不尽人意,“吃、住、行、游、 购、娱”六大要素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条,存在“短板”现象,尤其在“购”这一环节上最为薄弱。总 体接待水平低,导致在宁德留宿过夜的游客不多,旅游消费 的经济拉动作用较弱。由国家旅游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 办的“完美假期旅游线路设计大赛”中,宁德地区的“闽 东北亲水游线路”从数千条竞选线路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 十佳旅游线路。然而,景区之间以及城市到主要景区之间, 尚未实现快速、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如堪称“中国冰臼宝 库”的福安冰臼和素有“海国桃源”的霞浦杨家溪交通建设 滞后,路面窄,路况差。3 1 产业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2009 年 12 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 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明确表示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 展生态旅游。在过去的 10 年中,中国政府曾两次把“生态” 作为旅游发展的年度主题,积极倡导走生态旅游、低碳旅游 的发展道路,促进旅游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全面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福建省政府颁 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 出,要充分发挥福建省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的生态优 势,重点推进绿色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 品。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为 全力打造海西东北翼特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基地,充分发挥旅 游产业在宁德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共宁德市委 宁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 施意见,实施意见表明宁德将全力打造以宁德世界地质公 园为主导的全国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3 2 市场空间巨大 生态旅游是增强人类环保意识和满足 人类回归自然的高品质旅游。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泛实施,以“走向自然、亲近自然、回归 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作为构建人类与自然新型伙伴关系 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倍受旅游者青睐,发展迅猛5。同时, 旅游者的需求也逐步走向个性化和多样化,不少游客的需求 已从单纯的“观光型”转向“观光 度假型”或“观光 科考 型”等多层面的需求1。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旅 游消费方式,已成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宁德市临近 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是相对富庶的地区,旅游需求巨大。 随着宁德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生态旅游品牌宣传力度的 加大,尤其是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国家 5A 级景区和“闽东北 亲水游”等旅游品牌的成功创建,为宁德生态旅游业发展带 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统计,仅在 2012 年的中秋、国庆 “双节”假日期间,宁德接待游客量达到 63 25 万人次,较去 年同期增长 31 21% ,综合旅游收入 35 250 15 万元,较去年 同期增长 67 12%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色目前宁德地区的旅游2 2产品结构单一,基本上以观光型产品为主,乡村会所、运动休闲和文化体验等动态的可参与型、体验型的生态旅游产品没 有得到开发或开发不足,无法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 求。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不仅是游客的纪念品,也是旅游业 创收、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3。然而宁德市目前旅 游商品研究开发滞后,设计缺乏新颖性,包装简陋,缺少鲜明 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品位档次不高,难以刺激游客的购物欲 望。同时,文化在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足 够重视,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加工、文化包装不够,未能更 好地提高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生态旅游既包括自然生态 旅游,也包括人文生态旅游。虽然宁德拥有众多世界级、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遗憾的是生态旅游业未能与文化产 业有效地结合,打造出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 品牌。2 3 规划滞后 相较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更加注重经济、 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科学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 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的基础4。宁德地区 生态旅游规划工作仍相对滞后,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 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目前的旅游开发着重 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未 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以“三个世界唯一( 鱼冢、鱼葬、鱼祭3 3“海西”建设和区域旅游合作格局的形成 2009 年 5 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地方战略上升为 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作为海西东北翼中心城 市的宁德将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主动( 下转第 676 页)676安徽农业科学2013 年优点: 将同科或同属的植物种在一起,既便于养护管理,也易于游客区分科、属植物之间的差别( 图 5) 。5结语该研究从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布局与特点入手,调查了具有特色的园林花境景观,分析并总结了上海辰山植物园花境的类型、选用植物及施工养护的技术特点。上海辰山植物园 花境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园林植物景观生态配置的多样性, 同时又可以节省园林施工养护的成本,成为园林设计的 典范。参考文献1吴涤新 花卉应用与设计( 修订本) M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32RICHARD BIRD 花境设计师M 周武忠,译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周翔宇,刘坤良,王大广,等 岩石和药用植物园J 园林,2010( 5) : 32 354顾萃 辰山植物园花境的营建技术J 上海园林科技,2010( 3) : 7 9图 5 月季园中花境的应用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体的科学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郁、具有很高地质地貌科学价值和自然人文科学价值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必须加强旅 游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地理学、生态学知 识的专业性导游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将地质地貌的形成、 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达 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生态旅游目的。4 3 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 在生态旅 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宁德生态旅游发展必须根据旅 游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利用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交融的 独特优势,加快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最 具宁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饮食、服饰、戏曲舞蹈、风俗习惯和 民间技艺等,尤其是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它们有机融 入生态旅游中,培育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精 品线路。通过优化特色产品层次结构,打造差异化旅游产 品,加强名牌意识,努力实现生态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如“宁 德畲族风情游”、“宁德古廊桥文化之旅”、“宁德世界地质公 园游”等,以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来吸引游客。 参考文献1彭蝶飞 南岳衡山生态旅游构建及其运筹策略研究D 长沙: 湖南农 业大学,2008: 12秦立公 城市旅游产业资源的生态化整合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04( 2) : 69 703李春慧,单苍竹,孙向利 承德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 SWOT 分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6( 3) : 101 1044朱丽娜 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2010:245曹新向,丁圣彦,张明亮 探析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景观生态调控J 生态经济,2002( 12) : 57( 上接第 667 页)融入“海西”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产业,积极与 福州、莆田等周边地市及长三角、台湾地区进行合作。在推 进福州、莆田、宁德同城化建设背景下,于 2011 年与福州、莆 田两市签订旅游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将构建统一的旅游信 息网络平台,联手打造福莆宁旅游品牌,并于 2012 年 5 月实 行了“福莆宁旅游景区一票通”。4 促进宁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生态资源4 1生态旅游业是一种高度依赖生态资源的产业,必须树立绿色开发理念,重视生态旅游规划的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