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整个语言发展前沿领域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当 前词语发展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以某种比较热门的现象或思潮的出现为契机, 通过具有新造词语功能的各式各样的框架也就是词语模产生批量的新词语,词语 模框架由不变的词语“模标”和词语模中的空位“模槽”两部分构成。利用词语 模形成以模标为标记的一个个词语族,我们称之为“x”族词语。 本文主要分四章十三节分析了现代汉语词语模问题。第一章是绪论,该章从 语言学界存在的类词缀范围不断扩大,并由此引出了很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出发,提出了本文要探讨的“词语模”问题,并概述了词语模 问题研究概况,分析了词语模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二章是现代汉语词语模的界定,在总结前人对模标的四种观点的基础上阐 述了笔者认同李宇明观点的原因,由于大多数模标是介于词根与词缀之间的一种 过渡单位,词与短语之间具有模糊性,模标意义虚化程度具有模糊性,以及构词法 与构形法之间具有模糊性,文章在分析了模糊性问题后对词语模等概念进行了界 定,最后比较了“x”族词语与相关词语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章是对现代汉语词语模进行分析,本章借鉴了框架理论、“连续统”理 论和类推性理论等理论框架,对词语模的时代性、能产性、潜显性、理据性等特 点和它的构成类型,内在和外在的原因,社会意义和社会文化,人们的心理动机, 以及它给语言带来的新颖别致、言简意丰等交际效果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分析了词语模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并对词语模发展趋势作出了不 全面的预测。 关键词:词语模;模标;模槽; “x”族词语 abstract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are the language building material and the foreword most dynamic part of the entire language development ,the very marked characteristic of current language development is to take some kind of quite popular phenomena or ideological trend as the turning point, and to bring forth the batch of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rough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de namely all kinds of framework for a large variety of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the frame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is constituted by the invariable the sign of the mold and variable the vacancy of the mold . according to the expressing need, language element or word can be freely inserted into the vacancy of the mold to constitut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by using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ld, and form some phrase communities by taking the mold sign as a mark,we call it community ofx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is article mainly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and 13 sections to analyze the mold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modern chinese.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starts with many trouble caused by expandance of the affix scope, pointing out there is certain limita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so we propose the mold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modern chinese in this article. nextly we outlin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mold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analyze the necessi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ld.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efinition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ld of modern chinese. on the basis of four views on the sign of the mold summed up by predecessor ,i agree with li yu-ming viewpoint. because there are the fuzziness of the sign of the mold between the stem and the affix , the fuzziness between the words and the phrases, the fuzziness in significance empty of the sign of the mold,and the fuzziness between word formation and word configuration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 of fuzziness,we definite some notions and compare community of x words and expressions with interrelat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ld in modern chinese,we learn form the frame theory, the continuum theory and the analogizing theory i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ld,and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ld such as the time characteristic, the openness, the late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vealing out to enter the vocabulary system to makes up the vacancy, the existence of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ld holding true ,and we study structural type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ld,the internal and exterior reasons, some specific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culture, the psychological motive of the people, the practical and aesthetic effect and so 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the mold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on chinese vocabulary system and prese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ld. keywords:the mold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e sign of the mold; the vacancy of the mold ;community ofx words and expressions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第一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发生变化,其中以词汇 的发展变化最为明显和突出。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汉语的构词方式发生 了一定的变化,由于某些语素或词语意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泛化和虚化,出现了 大量以它们为中心构成的新词和短语,这种方式构造词语速度快、数量多、范围 广、能力强。如: 卡: 爱心卡、 帮困卡、 校园卡、 医疗卡、 目录卡、 ip 卡、 新秀卡、 奖杯卡 工程:希望工程、温饱工程、放心工程、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送温暖 工程、211 工程、再就业工程、豆腐渣工程、安居工程、阳光工程、 基因工程、断代工程、文化工程 族:工薪族、上班族、追星族、打工族、飙车族、考研族、拇指族 看:看好、看旺、看涨、看落、看跌、看升、看紧、看有、看稳、看空 当前有很多词语以这种方式构成,因为中心词语“卡、工程、族”类似词缀, 尽管没有词缀那么典型,但很多学者倾向于将它们归入类词缀的范畴,吕叔湘认为 “有不少语素差不多可以算是前缀或后缀,然而还是差点儿,只可称为类前缀和 类后缀。 ”并列举了“前、难、代”等类前缀和“具” (用具、吹具、雨具、家具) 、 “件” (文件、邮件、信件) 、 “别” (性别、级别、国别)等类后缀, “说它们作为 前缀和后缀还差点儿,还得加个类字,是因为它们在语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 有时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 ” 可以看出吕叔湘是根据意义标准来定义类词缀的, 但语言学家定义类词缀的标准并不一致,有的侧重位置标准,有的侧重语音轻声 标准,有的侧重类词缀是否标明词性的标准,有的侧重能产性标准,在吕叔湘的 基础上扩大了类词缀的范围,如沈孟璎(1986)认为汉语词缀有扩大化的倾向, 还把“多、软、大、高”等均认定是类词缀、准词缀; 马庆株(1995)认为类词 缀有“棍、户、总、迷、派、犯、夫、鬼、生、士、手、徒、员、别、处、带、 度、法、份、观、理、论、热、坛、体、线、学、子、化” ; 汤志祥(2001)所 认为的类词缀除了一些与马庆株相同之外,还增加了“星、品、然、感、族、盲、 界、机、赛、节、式、款、型、群、物、剂、金、库、服、价、案、级、牌、片、 所、率、史、业”等; 陈光磊(2001)将“夫、家、匠、师、生、士、员、长、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517. 沈孟璎.再谈汉语新的词缀化倾向.南京大学学报,1986,4:38. 马庆株.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范围和分类.中国语言学报,1995,6:101-137. 汤志祥.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49-164. 2 手、汉、翁、倌、工、星、迷、族、佬、鬼、棍、蛋、虫、观、论、学、派、界、 度、率、气、类、品、种、件、具、子、是、来、角、型、式、牌、号、热、业、 科、处、局、厅、店、部、组”看作是类词缀。 有的甚至将“就是、要是、但是” 中的“是” , “可爱、可怜、可靠、可悲”中的“可” , “从来、将来、近来、本来” 中的“来”都认为是类词缀,使得汉语中划分类词缀的标准,类词缀的数目急剧 增多,这些语素是否真的具有普通语言学里提到的词缀的资格?是否有将“类词 缀”与“词根”等同起来的倾向?所以若不把类词缀统一在一个大致的范围,就 会把不属于词缀的大量语素划入类词缀,那么会造成整个类词缀的数目无限扩大。 词缀是一个从形态语言中引进来的概念,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缺乏严格 意义上的词形变化,在构词上不像印欧语言那样将词根、词缀、词尾分得很清楚, 词与短语、句子的界限很分明,构词法与构形法有明显的区别。在汉语中词根与 词缀之间、构形与构词之间、词与短语之间、词汇内容与句法手段之间具有一定 的模糊性,这些问题历来是富有争议的,现在又提出类词缀的概念,使得这些问 题变得更加复杂,如果象形态语言那样采用某个单一的标准来将汉语中没有明确 界限的连续性语言现象划分为离散性成分,将会给汉语带来很多问题,不利于汉 语言的发展,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类词缀问题,对语言中的新现 象进行充分的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定出一个既遵循普通语言学中语言发展的 渐变性规律又符合汉语本身实际情况的标准。 2002 年李宇明在语法研究录一书中提出了“词语模”概念,他认为“大 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就象造词模子(简称“词语 模” ) ,能批量产生新词语,并使其产生的新词语形成词语簇” , “词语模是具有新 造词语功能的各式各样的框架。这种框架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构成,模 标是指词语模中不变的词语,模槽指词语模中的空位” 。 在他的论述中,词语模 有特定的语素或词语作为标识(模标) ,像“超级、健康、瓶颈、科技、水货 、新潮、情结、明星”和“托、屋、支、运、名、外、宰”等都在 词语模考虑范围之内。本文引入词语模这个概念,主要是想用一种更符合汉语实 际、更科学的方法来看待以上问题,根据汉语词语模的存在现状,采取积极的态 度,用发展的眼光对这种结构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希望能解决语言中的某些棘 手的问题,并试图以普通语言学和描写词汇学为切口,综合运用普通语言学、框 架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拟用类推法和描述的方法分析词语 模的内部结构,利用演绎等推理方法解释利用这种结构形成的词语,并在对这些 词语进行概括性描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其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为汉语构词法和 汉语词汇多音节趋势的成因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陈光磊.汉语词法论.学林出版社,2001:21-31. 李宇明.语法研究录.商务印书馆,2002:3. 3 1.2 词语模问题研究概况 早在 1956 年,孙常叙在汉语词汇中首先提出了“同族词”这一概念。他 指出“同族词”既指同一个词根滋生出来的各个派生词之间有同行辈的亲族关系, 并列举了“良心、耐心、雄心、野心、热心”等,也指从同一个词根派生出来的 词语,认为“幕”和“膜”是同族词。刘叔新(1990)看到了同素族词的重要性, 他认为同素族词是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的结构组织。张志毅、张庆云(1994)根据 同素族词的核心词素意义的不同, 从中规划整理出一组组同素义族。 徐通锵 (1999) 先生在语言论这本书中把核心词素称为核心字,同素族词语称为“字组系族” , 提出了“离心字组”和“向心字组”的说法,认为核心词素因在词中的位置不同 而具有不同的语义功能。胡中文(2001)在同素族词语与语素义义项的归纳 中认为对具有相同目标语素的一族词语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这个语素的全部语素 意义纠正辞书的语素语义。苏新春(2002)在汉语词汇计量研究里分析了字 典和辞书对含有相同的词素“面”等字词族的语素义的修订。李宇明(2002)在 词语模一文中里提出了“词语模”的概念,并把它视之为形成词语簇的一种 新的构词法。 由某一框架形成系列词语的现象近十年来比较突出,对它们的研究也日益增 多,主要出现在能迅速反映语言变化的论文中,而较少出现在专著中。如高燕 (2000) “吧” 的词化过程 , 周士琦 (2000) “霸” 构成的新词语 ,林一心 (2001) 词族现象探微 ,张云秋(2001) “化”尾动词功能弱化的等级序列 ,殷志平 (2001) “零”的突破 ,张谊生(2002) “x 式”兼谈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 程 ,施春宏(2002) 说“界”和“坛” ,张谊生(2002) 当代新词“零 x”词 族探微兼论当代汉语构词方式演化的动因 ,周国祥(2003) 流行语“绿色 x” 词族探微 ,杨玉玲(2004) 说“秀” ,罗进军(2004) “x 性”词族探微 ,陈 德三(2004) 若干时尚词的解读与规范用法对“零、另类、工程”等词语进行 了分析,胡佩迦(2004) “版”新用法的认知考察等。 1.3 词语模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对词语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模的大量出现,有其独特的语言学研究价值。首先它说明了汉语的最佳 词音长度受到挑战,大量多音节词语的产生对双音节是否是最佳语音长度产生了质 疑。其次它们的存在既适应了表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又大大丰富和发展了 4 当代汉语的词语构成方式和表达手段。由于词语模在新词语的构造方面显示出一定 的优势, 它既具有相当的类推性和能产性,又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多样性,某些外来词 语还能成为汉语中能产性极强的构词语素,这对现有词汇的构成方式和结构方式产 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如: 多 :多渠道、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功能、 多媒体、多弹头、多卷 本、多晶体、多棱镜、多侧面 这里的“多”已经不是表示“数量大;过分的,不必要的;相差的;程度大 的” “多”了,它是词缀语素还是词根语素,形式上并没有明显的标记。这类新产 生的构词成分都还处于变化之中,大多虚化程度不高,也就更增加了判断的难度, 对它们的性质进行研究和判定,直接关系到对它们所构成词语结构方式的判定, 关系到对汉语词汇整体面貌的认识和判定。所以研究词语模能深化对汉语构词法 发展变化和词汇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和判定词语的结构方式、性质,动态 地看待汉语的发展变化。 2.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看,词汇是人类文化的反映,它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 学、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线索。首先出现频率稍高的某一族词语非常敏感地 反映社会变革、社会生活、社会心理、人们观念和社会上出现的新思潮, 社会关注 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较快的社会领域,它为人类在透视社会变革,考察人们思想观 念变化等方面提供了相当大的社会价值和认识价值。再有就是这些新词语记录了 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历史发展的有力证据,对它们的研究就是一种有意识地保留证 据,为后人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总之,词语模现象引导人们追踪 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社会文化动态,对它的研究具有语言学和超越语言学的意义。 3.3.丰富词典对词的释义,完善语素义义项的归纳和辞书的编纂。可以通过对 词语模构成的词语的考察,与某些词典的释义进行比较,从中找出现实生活中存 在而词典中没有收录的义项。例如: 现代汉语词典2002 年增补本中对“酷”的 解释是这样的:残酷:刑、吏;程度深的,极:热、寒 似。很明显, 这些释义涵盖不了“酷”族词“装酷、耍酷、扮酷、摆酷 ”中的“酷” ,这 里的“酷”是英语中的 cool 的音译词,它含有“时尚、流行”的意思。由于“酷” 的这个新义应用的很广泛,词典中又没有相应的释义,故可以添加到词典中去, 所以在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中就增加“酷”的新义“形容人外表英俊潇洒, 表情冷峻坚毅,有个性” ,也增加了“扮酷”一词。第 5 版中“酷”与 2002 年增 补本中的“酷”是同音词关系,而不是多义词关系,有关这一点,我们将在第四 章具体分析。 我们也可以找出某些概括性差的义项,对它进行补充。如“库”词典是这样 对它解释的储存大量东西的建筑物;姓。但“库”族词中的“语料库、数据 库、精子库、题库、血库 ”显然不属于以上两种意思,但也有“能储存大 5 量东西的物体”的意思,这个意义是对义项的补充,可以与之合并,增强它的 概括性。 而在词典的编纂方面,目前利用同一系列词语的最后一个语素相同的特点编 纂了大量的倒序词典,倒序词典在英语中比较常见,汉语中也出版了倒序现代 汉语词典 ,这充分说明了词语模在这些方面的作用。 4.4.词语模词语的大量涌现,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由于这类词 的大量产生和使用,它们又是语言里相当活跃的部分,以前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 重视,如果我们能对这一新现象、新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将会更好地为词语模 的正确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6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词语模界定 2.1 词语模的界定 2.1.1 目前语言学界对词语模模标的认识 我们研究的词语模如: 大:大气候、大礼拜、大文化、大环境、大贸易、大农业、大市场、大排挡、 大趋势、大裂变、大繁荣 点:视点、热点、焦点、零点、冰点、盲点 上述词语的模标“大” 、 “点”究竟是词根还是词缀抑或是类词缀?这是一个 相当复杂的语言现象,对词缀的定义,所包括的范围,词缀的特点以及如何识别 词缀,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 分析以上问题,尽管有些名称相同但涵盖的内容却不同,这些分歧产生的主要原 因是词根和词缀的边界具有不明晰性,而“类词缀”的提出更是模糊了词根与词 缀之间的界限。对于这个有争论的问题,语言学家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模标(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暂时借用李宇明的“模标”一 词)是结合面较宽、结合能力较强的语素。如赵元任列举了“不、单、多、泛、 准、非、反、伪”等词语,认为它们属于复合词中结合面宽的语素,而“人、师、 士、夫、心、性、气 ”是位于复合词末尾的结合面宽的语素。 杨锡彭认为 “热、学、型、角”之类有明显的词汇意义,只不过结合面较宽,结合能力 较强,但还是属于词根语素。 如果将它们看成类词缀,是把词缀的界限给扩大化 了。 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些模标是类词缀,这个问题我们在文章的开头已涉及过, 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三种观点是以朱宏一为代表,他综合了前两种观点,认为这些模标中有一 部分能和许多语素或词构成新词,是不定位语素,词汇意义没有完全虚化,是结 合面宽的语素。如式:新式、旧式、男式、式样;物:物产、物价、物品、物 体、物证、物资、财物、人物。而有一部分的词汇意义已有一定程度的虚化,并 且具有构成新词和标志词性的作用,是类词缀,如仅、非、化、性、家等。 第四种观点以李宇明为代表,他认为词语模是具有新造词语功能的各式各样的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113-117. 杨锡彭.关于词根与词缀的思考.汉语学习,2003,2:37-40. 朱宏一.汉语词缀的定义、范围、特点、和识别兼析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语法等级大纲.语言文字 学,2005,1:54-55. 7 框架。这种框架由词语模中不变的词语“模标”和词语模中的空位“模槽”两部 分构成。 2.1.2笔者的观点 我们认为以上四种观点都有各自立论的根据,都说明了一部分语言现象。但 我们更倾向于李宇明的观点,理由如下: 1.因为词语模这种以结构为主的观点很值得重视,结构具有简单明了,易于操 作的特点,这样能避免“类词缀”这类比较模糊的说法。 2. 现代汉语中构词方式有由 “词根词根” 构成的复合式合成词, 还有由 “词 根词缀”或“词缀词根”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现代汉语中存在很多象“儿 子” 这样的词语,但它们不是“词缀+词缀”的组合,因为“儿”和“子”既是 词根语素,又是词缀语素, “儿”如果作为词缀,就只能位于词尾而不能位于词首, 如能构成“杯儿、角儿”等,凡位于词首的“儿”一定是词根,在一个词里,一 个语素要么是词根要么是词缀,不可能同时兼任词根和词缀, “儿子”是“词根+ 后缀”而不是“后缀+后缀” ,所以到目前为止,汉语中不存在“词缀+词缀”的组 合。由于有些人认为“网”中的“网”是类词缀, “民”中的“民”也有类词缀 的的倾向,那么由“网”和“民”构成的“网民”就是类词缀与类词缀的组合, 那么汉语里岂不是将会出现“词缀词缀”的构词方式,词缀的意义比较虚化, 那么由这种方式构成的词语岂不是没有了概念意义。 3.我没有采用类词缀的说法,是因为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此所有不定位语 素,我们都不把它看成是词缀” , “真正的词缀只能是黏附在内词根成分上,它跟 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 ” 如典型词缀“子”在“桌子、 狮子、袖子”等中是定位语素,很多人认为“酒吧、氧吧、水吧、茶吧、冰吧、 影吧、书吧、餐吧、陶吧、知心吧、音乐吧、休闲吧、彩装吧”等中的“吧”是 类词缀,如果它是类词缀的话,应该具有词缀的某些性质,有结构位置上的定位 性,但“吧”还可以组成“吧男、吧女、吧台”等存在着明显的修饰关系的前置 格式,可见, “吧”是不定位语素,把它归入类词缀很难说得过去。 4.如果将词语模的模标看成是词缀的话,那么其前提是承认这些结构都是词, 这样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其中一个是词典收录词的问题,能产性很强的 词语模结构产生的所有的词语将会收录到现代汉语词典中,那么词典的厚度 可想而知,很难说得上它有什么使用价值,把词语模形成的结构都看成是词,是 否符合经济原则也值得深入探讨。 我们可以从这些词语中看到它们的相同点,那就是不管 “不、单、多、泛”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2:29. 8 中,还是 “人、师、士” ,还是“热、学、多、软、大”它们语义是否虚化,语 义是否泛化,都可把它们作为不变语素与其他成分结合,所以我认为用李宇明的 词语模观点来分析它们更适合,将类词缀称为词语模的模标更恰当。 2.2模糊性问题 模糊理论和连续统理论都说明了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语言在表达事物类属边界 或性质状态方面存在的亦此亦彼性,也就是说在a与非a之间存在着一个不明确的 界限区域,我们不能对它进行一刀切的分析,不能确定地认为某个语言现象是绝 对属于还是绝对不属于a区或非a区, 因为它可能属于a与非a之间的区域, 部分地 具有a区语法范畴的特点,又部分地具有非a区语法范畴的特点。 词语模在很多 方面显示了它在不明确区域内或多或少地同时具有两个不同语法范畴的特征,所 以笔者认为词语模有模糊性,它的模糊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2.2.1.大多数模标是介于词根与词缀之间的一种过渡单位 这主要是就单音节模标而言,单音节模标是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模标,如“科 盲、法盲、舞盲”等中的“盲”以及“时代感、跳跃感、紧迫感、节奏感、充实 感、正义感、优越感、恐惧感”等中的“感” 。 复合法和附加法一直是现代汉语主要的构词方法。词根是词中表示基本意义 的语素,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词根的本质特点是它有完整的词汇意义, 词缀是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词根在一定的共时的相对平衡状态下各 司其职,但在历时的非平衡状态下又相互影响。像“影星”这类词的情况比较特 殊,一方面其中的“影”和“星”都有相对实在的语法意义,从这一点看,应将 它们看作复合词;但另一面,其中的“星”已有明显泛化的倾向,它已不再是天 文学中指的能发射光的天体,而表示在某方面有成就的一类人,按理说,它的用 法与“水手、舵手、打手”中的“手” ,与“农夫、更夫、挑夫、船夫”中的“夫” 是一样的,邢福义在其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将“手” 、 “夫”视为词缀,如果按 照邢福义的观点, “球星、歌星”等又可以看作附加词。那么象这类语素到底是词 根还是词缀?应该说是由于它们既不是典型的词根也不是典型的词缀的原因引起 的,除了典型的词根、典型的词缀外,在它们中间,情况复杂得很,还存在一些 更细微的过渡性成分,各个成员所处的位置和变化的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 接近词根一些,有的则接近词缀一些,有些成分甚至很难确定是靠近哪个。但我 们可以明确这样一个认识:词根、过渡成分、词缀等处于一个连续系统中。 黎千驹.现代汉语同义修辞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89. 9 2.2.2.词与短语断定上的模糊性 词与短语之间存在着过渡地带,王力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明确指出词与短语 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他认为“词与短语之间存在着过渡地带” , “ 在单词与仂语 之间,有所谓复合词的存在,典型的复合词是火车和铁路等,它们 不是纯粹的单词,因为火和车 , 铁和路都是有独立运用的可能的, 它们也不是仂语,因为火车不单纯是火烧的车, 铁路不单纯是铁造的路, 复合词似乎是词和仂语的缓冲地带 ,但是复合词在原则上应该是词的一种,它 不应该是词及仂语鼎足而三的东西。复合词实际上只是单词中的一种特殊的结构, 它并不能使词和仂语的界限更清晰,相反地,有了它更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 限 汉语的形态变化比较少,咱们很难从形态上辨别词和仂语的界限。 ” 用 词语模结构形成的词语,双音节双语素是大家公认的典型的词形结构,大多是定 型词,但三音节结构、四音节结构甚至更多音节结构,它们到底属于词还是属于 短语呢?还是属于词与短语的中间状态呢?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零距离” 这样的结构可以独立运用,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是合成词。 而有的学者却认 为“零距离”是偏正结构, “零”是用来修饰“距离”的,而对于四音节结构和四 音节以上的结构宜看作短语的结构。 笔者认为由词语模构成的语言单位介于词与 短语的中间状态,既不是纯粹的词,也不是纯粹的短语,如“零距离”可认为是 词,也可认为是短语,还可认为是介于词与短语之间的连续统,形成“词语” 交叉的语言现象。 2.2.3.模标意义虚化程度的模糊性 因为汉语的词缀都是在词根意义虚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多数人将意义 虚化作为判断词缀的标准之一,但语素意义虚化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连续统,词义 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虚化的程度具有梯度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容易 把握,即使是同一个词,词汇意义实在一点则是实语素,意义虚化一点则是虚语 素,其虚化是逐渐进行的,究竟要虚化到什么程度,词根才会转化为类词缀?而 又要虚化到何等程度,类词缀将会变成词缀?也就是说类词缀与词缀的界限,与 实语素的界限很难确定,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使得学者们归纳出来的词缀数量也各 有差别。意义虚化有程度的区别,张云秋对“化”尾动词进行功能方面的研究很 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发现“化”在功能弱化方面存在不很绝对的等级系列,在 意义方面存在等级差异是意义虚化的结果。如美化1同化2女性化3整体化4中的 王力.词和仂语的界限问题.中国语文,1953:3. 陈德三.若干时尚词的解读与规范用法.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2:38-39. 周荐.双字组合与词典收条.载中国辞书学文集.外语教学语研究出版社,1999:172. 10 “化1”动词性最强,具有及物动词的特点, “化2”可单独作谓语,不受程度副词 修饰,不能带宾语,相当于不及物动词, “化3”能受副词修饰,不能单独作谓语, “化4”动词性最弱,具有一些名词性特征。 总之,我们暂时没法找到科学的方法 来证明意义虚化程度,也没法找出意义虚化与模标的性质之间大致的量关系,也 就是不能通过意义虚化的“量”来说明模标的“质” 。 2.2.4.构词法与构形法之间的模糊性 传统的构词法与构形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构词法是指由语素构成词的规则, 是利用现有的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构成新词,可以对既成词的结构作语法分析, 在构词上,有这个语素是词无这个语素不是词,或者有无这个语素是不同的词。 构形法是指词的形态变化,指同一个词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的各种变形。汉语尽 管不是屈折语,没有纯粹的构形语素,但这也并不说明汉语中完全不存在构形形 式,汉语中也有这样的语素,它们不起构词作用,纯粹表示语法意义,体现同一个词 的不同语法变化。 构词法与构形法的模糊性表现在它们之间存在交叉的部分,某些词在作为语 法形态标志的同时与构词现象相联系,即兼具有构词构形的双重作用,很明 显的表现是词语模的模标在与别的词语构成新词的同时语义发生变化,从而有了 类化作用,逐渐有了某一词类的形态标志,某一特殊意义的意义标志。例如“虫” , 具有“表示沉迷于某一事物的一类人”的意思,像“书虫、网虫、车虫” ,这类词 一般都是名词,这类表达手法的广泛用法,突破了传统语法学关于构词与构形的 界限,也说明了构词与构形之间不存在绝对分明的界限,这种用法丰富了汉语的 组合方式和表现手法,代表了当代汉语表达方式日趋灵活多样的新趋势,词语模 也代表了构词构形法的这种趋势。 汉语中的词语模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讲的复合式和派生式构词法,也不是通过缩 略的方式来构成新词,它可归属为兼有复合式和派生式构词法的一种特殊的构词 法,是现代汉语现阶段新词新语形成的一个重要方式、手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模标与模槽的组合是随机的、偶发的,且搭配相对灵活自如,这些词语并 不是词汇学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定型的词语,也并不都能进入词汇系统,除了一部 分词语可能是定型的以外,因模标与模槽搭配相对自由灵活,还有一部分词语可 能是语法学意义上的临时的语法词语,或者说是搭配比较自由的“准短语” 。 (2) 绝大多数模标由于意义多少发生了偏离,所以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词根, 张云秋.“化”尾动词功能弱化的等级序列.中国语文,2001,1:51. 石安石,詹人凤.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07. 11 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词缀。 (3)这些词语处于由词汇词语向语法词语的变化发展中,并且逐渐形成一个由 定型向自由,由单一向多样,由词汇向语法,由语言单位向言语形式发展的“词 语”连续统,两者之间的界限交融在一起,难以区分。 综合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给本文所涉及的词语模、模标、模槽以及由词语 模构成的词语等概念分别作出如下的定义。 词语模是一种构造新词语的模式,是将某词素或词语在某结构的相对固定的 位置作为核心部分,并能与不同性质的其它词或词语组合形成具有批量性系列性 的一群词语聚合的框架。 模标是词语模中的常量,位置相对固定,语义较基本义发生了偏移的语素、 词或短语,它附着的对象可以是词根语素,也可以是词或短语。本文的模标既包 括类词缀、词缀、也包括构词能力强的语素,这不仅是为了术语的同一,更是为 了遵循语言本身的规律。但作为模标的词汇单位,其词汇和语法性质应该基本相 同或相近,否则就不能看作是相同的模标。例如: “五谷、五官、五金”和“五纵 队(第五纵队) ”中的“五”不能看作是一样的模标,前者中的“五”是基数词, 后者中的“五”是序数词,所以它们不能归为一类。 模槽是词语模中的空位,它可以是语素,也可以是词或短语。 词语模、模标与模槽三者的关系可表述为以下的公式: 词语模词语模=模标模标+模槽模槽 或或 词语模词语模=模槽模槽+模标模标 利用词语模,根据表意的需要,自由地将语素或词嵌入模槽中构成新的词语, 并形成以模标为标记的一个个词语族,我们称之为“x”族词语或“x”同族词语。 如现代汉语中存在“霸”族词语、 “绿色”族词语、 “零”族词语等。某族词语中 词语大多处于词汇词语到语法词汇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如“上班族”可以认为是 词,可以认为是短语,也可以认为它处于词与短语的中间状态。 2.3“x”族词语与相关词语的比较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语言中最 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近年来社会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现象,这些新事物、新现象在语 言中的反映就是涌现大量的新词新语。新词语产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零散 不成系列的与成系列的。后者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批量性。例如:以“零”形 张宜生.说“x 式”兼谈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语言文字学,2002,9:55-64. 12 成的同族词语: 零距离、零接待、零换乘、零储蓄、零库存、零消费、零损失、零风险、 零利润、零首付、零增长、零伤亡、零负担、零就业、零高度、零关税、 零租金、零工资、零忍耐、零投诉、零干扰、零排放、零污染、零申报、 零返工、零宽恕、零容忍、零遗憾 例如: “零接待”无疑让那些在吃喝问题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人无机可乘。 ( 为 “零接待” 叫好 , 新民晚报 2002.8.4.) 再如以“绿色”形成的同族词语: 青春诠释绿色奥运 ( 人民日报 2004.12.21) 北京法院系统开辟 “绿色通道” ( 人民日报 2004.05.01) 西安今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 449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31.9,并开通 了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 ( 人民日报 2004.12.21) 这些词语是不是仿词?是不是同素词?是不是同源词?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 的关系?这些同族词语的出现是不是利用某种框架?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值 得我们去思考。为了更好地理解“x”族词语的内涵,我们有必要区分下面几个基 本概念。 2.3.1“x”族词语与同族词语的比较 这两个名称讲的都是一族一族的词语, 有点相近, 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 “x”族词语的特点是这一系列词语有共同的模标。例如, “热”族词语有:出 国热、办学热、股票热、考研热、气功热、托福热等, “版”族词语有:现代版、 中国版、时尚版、北京版、精装版、刘德华版等等。这两例分别是以相同的语素 “x”如“热”和“版”为中心构成的。 任继昉在汉语语源学一书中以及张博在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 法一文中认为同族词和同源词两者的实质是一样的,同族词是指读音相同或相 近,意义相通,有共同的语源的一组词,都包括两个层面上的内容,一是指同一 语言的若干语词来源的共同性,如“益、溢” ;二是指亲属语言即由一个共同的原 始语言分化出来的不同语言间词语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发生学关系的一致性,他们 将词形和意义相近有同一来源的词语称为“同族词”而不采用“同源词”这一术 语,认为使用同源词这一术语会引起人们的误解,会以为同源词仅仅包括第一个 层面的内容而不包括第二个层面的内容。 总的来说,同源词是从历时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概念。本文所指的“x”族词语 是从一个词或短语滋生出来的词语, 各个词语之间有同行辈的关系, 也就是说 “x” 13 族词语是一个共时的概念,仅指共时状态下的含有相同语素或词并以它们为核心 的一组词或短语,这些词语处于同一共时平面,它们没有亲属关系,也几乎不存 在上下位词关系,而是平行关系。 2.3.2“x”族词语与同素词语的比较 同素词语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同素词语是构词语素完全相同的一组词, 广义的同素词语还包括构词语素部分相同的词。前者如“黄金”和“金黄” ,后者 如“力气、力矩、力量、力争、力行、才力、人力、不力、兵力 ” ,而且同 素词语的同一语素,意义基本上属于同一义位。否则,就是同形语素或同形词, 就不能互为同素词语。 “x”族词语与同素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 1.范围不同 从两者的定义来看,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导致了各自所包括的范围 大小不同。同素词语所包括的范围要比“x”族词语大, “x”族词语占构词语素 部分相同的同素词语中的一部分。 2.相同语素的位置不同 “x”族词语中的相同语素也就是模标在词语结构的位置相对固定,要么位于 词首要么位于词尾。如:位于词首的“高”通过模标“高”能构成“高消费、高 效率、高品位、高风险、高投资、高速度、高投入、高科技、高脂肪”等,再如 “大农业、大手笔、大制作、大文化、大开发”等。利用位于词尾的模标构成的 词语,如“内向型、智商型、创造型、封闭型、流线型、服务型”等。而在同素 词则不同,只要含有相同的语素而不管这些语素的位置,尽管“人心、心情”中 的“心”一个位于词首,一个位于词尾,但这两个词语有共同的语素“心” ,因而 它们是同素词。 2.3.3“x”族词语与生造词语的比较 新词语或是指汉语中本来没有的,随着新生事物、新现象的产生而产生的词 语,或是利用已有的构词材料,按照汉语的构词规律新创造出来的词语,或是旧 词语复活。生造词就是语言运用中通过任意拼凑而成的表义不明确、不为人们所 理解的词。 大多数“x”族词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新词语。比如自从 2001 年 2 月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防安全培训考试题库:消防信息化系统应用案例分析试题集
- 2025年企业征信数据挖掘与分析考试题库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句子结构分析训练题库试卷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动员试题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真模拟卷(古诗词与成语、典故等文化元素)
- 2025年西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解析集
- 2025年消防安知识培训考试题库:消防信息化建设消防安案例分析试题
- 2025年育婴师职业技能测评实践操作试题试卷
- 2025年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模拟题:数学应用问题解决案例分析及应用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会计分录专项冲刺模拟试题
- 《推销实务》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销售激励方案奖罚制度(3篇)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5-2026学年上学期升旗仪式演讲主题安排表
- GB/T 45875-2025精细陶瓷自然烧结条件下陶瓷粉体致密性的测定
- 中药足浴课件
- 新解读《水文资料整编规范 SL-T 247-2020》解读
- 家庭适老化改造案例研究及经验分享
- 中邮理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4年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治疗讲课件
-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