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 要 有人说十九世纪是桥的世纪,二十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 地下空间的世纪。城市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地价不断上涨,交通日 益拥挤,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在城市中都能切身体会到的。 人们已经从最初的向高空要空间发展到向地下要空间,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 环境,满足现代人对城市空间的种种需求,这些都迫在眉睫!现代城市需要立体 化开发,地铁这种现代交通工具应运而生。空间能够改变时间,地铁提高了城市 交通效率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给地铁沿线的地下空间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同时 也为地铁沿线区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深刻的影响着城市商业格局。 本论文将从 1863 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始,通过对国内外地铁 站地下商业空间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然后解析了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几种基本形式和空间特征及其开发利用价 值。并剖析了地铁站与商业空间的互动关系。 接着探讨世界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规划设计的各种实例。通过分析法分析世 界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现状,和各个国家的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设计优势 及其特点。再进行综合讨论:这些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设计实例是在什么样的情 况下设计完成的,又受到什么因素影响等问题。并指出这些实例对现代地铁站地 下商业空间规划设计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找 出我国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规划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后根据武汉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分析武汉地铁二号线(江南)沿线各 个站点的环境特点以及商业需求,提出“武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下商业空间规 划设计思路。用实证研究法,以武汉地铁二号线(江南)沿线站点地下商业空间 的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分析,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来验证理论 成果的应用价值与实际操作方法。 最后得出适应我国地铁商业空间开发应用参考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关键词:城市,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设计规划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the bridge of the century,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the century of high-rise building,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ill be the century of underground space. rapid growth of cities brought about a series of problems: rising land prices, growing traffic conges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lack of resources . . these are our lives in cities can be vital to the experience. it has been from the original to be room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towards the sky to the underground to space, enhancing urban functions,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 to meet the modern needs of the urban space, all these are imminent! modern cities need to three-dimen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means of transport subway emerged. this paper will be built in london in 1863 the worlds first subway began, through the underground subway station o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spac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study, obtained research objectives of this article,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nd then parse the underground subway station several basic forms of commercial space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value in use. and analyze the subway st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of commercial space. then explore the underground subway station in the world commercial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 variety of examples. through the analysis method, the worlds underground subway station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pace, and the underground subway station in each country design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ercial space. and to point out that these examples of modern underground metro station the impact of commercial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especially on our ground floor commercial space station design impact.chinas underground subway station to find commercial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direc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then under the wuhan urban construction master plan, analysis of wuhan metro line (south) along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ite as well as business needs, put forward the wuhan metro line along the ground floor commercial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s. by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in order to wuhan metro line (south) site along the ground floor commercial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study. through a series of analysis, and sorted out the problem-solving ideas,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the actual method of operation.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o adapt to chinas commercial spac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tr reference value conclusions. keywords: city, subway, ground floor commercial space, design planning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湖北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第 1 章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环境与发展的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如何用前瞻性发展的眼 光来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确设计规划的任务,怎么才能建立起现代城市综 合交通体系,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实现跨 越式的发展,是今后城市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地 铁无疑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从一八六三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诞生至今 的一百四十七年间,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发展地铁交通。这种“大众快速城市铁路 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并逐渐取代传统的交通模式渗透 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为地铁开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活力并促使其健康发展,所以在世 界范围内已经开始备受关注。建设地铁已成为许多城市缓解城市交通矛盾的主要 手段。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铁空间,使其既能为城市服务,又能为子孙后代 造福,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地铁建设者和城市空间规划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当一个 国家的公共资源已经达到有限程度的时候,对于城市的公共投资是否能够实现最 大限度的回报,就将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目前,利用地铁周边的地下空间已经成为新兴的,且稳步发展的国际潮流。 伴随着城市的增长,现在和未来的高科技将使这种运动潮流有更大的发展,地铁 的发展带动地下空间的利用也将更加多样化。在通常情况下,地下空间还只局限 于仓库、车库和基础设施,而地下空间大量的优势将会促进其他类型空间的建设: 图书馆、艺术馆、购物中心这些服务性、参与性强的空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 地下空间当中。 虽然地下商业空间与传统的地面商业空间相比,在建设初期的费用更高一些, 但是随着实际经验的不断积累,大规模的设计开发活动和技术的进步,能够保证 建筑的造价无论在地下还是在地面都相差无几。由于世界范围内加速发展的城市 化进程,城市地价的飙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膨胀,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增长已成必然。在技术上,日本、瑞典、美国和其他一些国 家已经证明了利用地下商业空间是非常切实可行的。然而,要改善地下空间的使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用,使地下空间在将来变成一种完全可行的选择,就必须对地下空间的:空间环 境、空间尺度、空间规划、人们在地下空间生理和心理的感受等多方面,进行深 入的研究和设计理念的创新。 1.1.2 研究意义 我们今天要研究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就要追溯到最早被人类用来作为掩蔽所 的洞穴。洞穴能提供一种带有防御性的空间环境,来抵抗外界恶劣的环境和气候。 千万年来这种形式的掩蔽所一直为人们所用,人们慢慢认识到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并把地下空间热学条件的优势应用于居住、商业、食品储存、和健康保健上。今 天,我们发现还存在三种群落仍然在使用地下空间,并且他们积累了上千年在这 种空间中居住的实际经验。最大的集中利用地下空间的群落,位于我国华北黄土 高原地区,我国使用地下空间有 4000 多年的历史,那里大约有 3500 万至 4000 万 人口居住在地下住宅窑洞中。第二大地区散布在突尼斯南部的马特马塔平原和撒 哈拉沙漠的北部,那里存在大约 20 个农村聚落。第三个地区在土耳其中部的卡帕 多基亚,这一地区利用地下空间作为居住地的实践,兴旺发展了 6000 多年。从人 类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看出所有的生命周期都是围绕着土地在旋转。随着科技 的发展,人类有能力创造和利用地下空间作多种类型的土地利用,这其中就包括 了以城市地铁站为中心的地下商业空间。 从人类文明的早期至今,地下空间利用的历史遍布世界各地。过去,由于技 术受限,这种地下建筑不能满足我们当代的需求。所以过去地下空间的利用局限 于住宅、仓库、地下墓穴、宗教中心、下水道、供水管以及开采自然资源的隧道。 过去由于缺乏安全的建造技术,作为商业空间来说只能提供一种低下的服务标准。 这些地下商业空间没有什么吸引力和竞争力,这可能是由于设计和建造之间在执 行过程中存在重大的差距。然而,利用地下空间的理念却具有积极的意义:扩展 城市空间,节约地球能源,甚至用于食品储藏和军事防御。 有人说十九世纪是桥的世纪,二十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 地下空间的世纪。城市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地价不断上涨,交通日 益拥挤,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在城市中都能切身体会到的。 人们已经从最初的向高空要空间发展到向地下要空间,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 环境,满足现代人对城市空间的种种需求,这些都迫在眉睫!现代城市需要立体 化开发,地铁这种现代交通工具应运而生。空间能够改变时间,地铁提高了城市 交通效率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给地铁沿线的地下空间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同时 也为地铁沿线区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深刻的影响着城市商业格局。我们研究城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市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1)节约资源: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特别是城市土地资 源。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越来越小。房价、地价不断上涨,形 成了城市土地资源寸土寸金的现状。为了拓展城市人口的生存空间,很多国家把 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就包括 了地铁、地下步行道、地下停车场等等。特别是地铁及跟地铁相关的地下商业空 间的规划利用,成为节约城市土地资源一个有效的途径。除土地资源以外,城市 的各种能源、水资源也极为珍贵。一般来说普通商业空间的能源消耗是比较大的, 有人统计用于普通商业空间的照明、通风、采暖等等能耗几乎占到了全国总能耗 的百分之十九点五。如果把这类商业空间放到地下,充分利用地下岩土良好的保 温、隔热性,这就无疑为节约城市的自然资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城市 交通。城市交通就像人体中的血脉,血脉不通人就活动不了。同样,一个城市如 果交通阻塞的问题不解决,那么这个城市势必得不到发展。国外的城市交通发展 经验表明建设城市地铁交通网与地下通道、停车场等综合体系是解决城市交通拥 堵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次城市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大气污染严重,绿地景观 越来越少。充斥我们眼球的是无数带有商业目的的办公大楼、大型百货商场等高 层建筑物。与其让这些商业建筑占用我们的城市土地资源、破坏城市景观环境, 不如把这些商业建筑放到地下,节约我们城市宝贵的地面建筑用地,消除城市生 态污染。 (3)地铁商业促进城市地铁交通长期有效的发展:地铁巨大的商业价值不在 于地铁本身,而在于随着地铁的出现带来的庞大人流。把人流成功的转化为客流 促进地铁商业空间的发展,最终支撑起整个地铁交通长期稳定的运营,形成一个 互利互补的有效机制,香港地铁商业空间在这方面就为我们做出了成功的榜样。 对于一个城市各项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和能源紧缺、城市地铁交通还不十分 发达、政府投入有限、服务设施缺乏、商业空间亟待开发的国家来说,以上三点 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地铁站周边空间特别是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利用已经变成世界范 围的一场设计运动。在大多数当代实例中,地下空间已经开始使用现代化的技术, 并与现代标准相一致。 技术先进的国家, 已经成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领导者。“世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界上第一条地铁是在一八六三年建成于英国伦敦,从此开始,地铁地下空间的发 展在国外历经了很长一段时间。国外地铁空间的开发利用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 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地下街,再到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相结合的地下街系统地下城,地下空间在旧城改造再利用中同样也发挥了积 极作用。随着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建筑的扩建,在日本、西欧和北美出现了相当 数量的大型地下公共空间,有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音 乐厅、体育馆、大型实验室等地下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 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从专项 规划设计入手,逐步形成系统的规划,其中以地铁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最为 出色。一些地下空间利用较早和较为充分的国家,如北欧的瑞典、挪威和日本、 加拿大等,正从城市中某个区域的规划走向整个城市和某些系统的综合规划。各 个国家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 ” 1了解其特 色和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1 国外 国外研究方面,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城市设计著名教授吉迪恩s格兰 尼和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建筑学教授尾岛俊雄在城市地下空间设计一书中针 对目前大城市出现的城市聚集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措施,来应对今 天大都市中心所面临的许许多多在经济、社会、环境和物质等方面的问题。回应 这种需求而产生的许多设计概念,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地面扩展, 还论述了地下空间利用的可行方法,它是作为原有地上城市或新建城镇的一种补 充,并建议城市设计者用全面和整合的设计理念来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交 通、居住、物流系统、通讯、健康以及规划的许多其他方面。 日本:日本的地下商业中心应该是日本这个经济发达的岛国,对于地下空间 利用最为重要的进步。目前在日本的许多大中型城市,地下商业中心建成的数量 已达七十六个之多。这些商业购物中心中,有相当比例的设计技术上先进,运行 上精密,因而得到许多赞扬。 美国:美国的研究经验很特别。土地压力和地价上涨并没有构成一种压力因 素,而这些因素在其他国家促进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然而,出于美学的理由,美 国大多数的公用管道在地下延伸。美国有数百个覆土住区,90 多所学校,一些大 学图书馆,办公建筑,以及农业仓储空间设置在地下。这种现象首先开始于 1970 年,恰逢能源危机之时,它由关注环境而引发,主要关注覆土建筑的发展。建筑 被大约 2 至 3 米的厚厚的土层覆盖,目的是创造有效的绝热。其中一个最普遍的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利用地下空间的用途是覆土类居所。非居住的地下土地利用更加稳步地发展,重 点放在商业,仓储、办公、停车以及宗教、娱乐和农业设施。纽约,以及华盛顿 地区,还发展了地下的交通系统。现在,西雅图建成了一条 21 公里的公共汽车 隧道。从能源危机以来,美国在开发地下空间的过程中实际曾有过一段停顿。但 是现在预期会继续住宅以外的其他地下空间建设,尤其是在地价高昂,空间宝贵 的城区之中。 法国:虽然巴黎早在 1854 年就勾画了第一个地铁计划,但是直到 1900 年国 际博览会时,第一条地铁线路才正式起用,然后地下系统扩展成一个巨大的城市 网络。使用地铁的人次从第一年的 5500 万增长到 1913 年的 4.5 亿万。地下网络 成为巴黎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结构的一部分。在 1930 年至 1952 年间,地下网络延 展到所有的郊区。后来,它继续延伸,并与法国其他地区连接起来。 加拿大:加拿大的地下商业空间实践仅限于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的少量的地下 商业购物中心。其中蒙特利尔的一个地下商业空间建于 20 世纪 60 年代,被认为 是西方国家最先进、最大的地下商业购物中心之一,它包括了商店、办公、餐馆、 剧院和其他服务设施。在多伦多,通过一个复杂然而规划良好的网络使地下空间 逐渐发展成步行环线。魁北克市调查了市内现有的地下建筑,并制定出了评估地 下空间发展的一系列规划。 瑞典:瑞典绝大多数地下空间设计实践的重点放在斯德哥尔摩的商业购物中 心、汽车维修工业和军港的建设上。地下空间的利用在瑞典起始于 19 世纪中期的 隧道、输送管、涵洞、索道和通道工程,现代技术使瑞典人能够更深更广地深入花 岗岩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新的开发允许把地下深处的场地作为免费区域。瑞典 皇家图书馆地下的一个庞大的书店和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一个深层隧道,是 瑞典的地下空间利用的两个实例。隧道负担着将废水运送到排放点的任务,斯德 哥尔摩地下逶迤“蛇行”的溢流水池设计用来阻止未经处理的暴雨流入马卢湖。 1.2.2 国内 我国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有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我国可能有着世界上 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地下空间防御设施。 “我国最初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应用主要 在人防工程上:如果在遭遇核袭击的情况下,北京的人防系统在特定时间能够单 独容纳500万人,组成城市人口的二分之一。整个人防网络会给每一个社区提供子 系统,这些子系统彼此连接,并通过地下隧道通至北京城外几公里处。 ” 2从这个 角度来看关于现代中国城市地铁地下空间的发展道路,在束昱、柳昆、张美靓的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理论研究与编制实践和倪旭东、陶小马地铁车站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地下空间商业开发价值初探以及童林旭的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道路的 研究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要点: “(1)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论是原有城市的改 造还是新城市的建设,适时开发利用地铁站地下空间,对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和 聚集效应的增强,都可起到重要作用。(2)中国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上 很不平衡,只有当城市发展到对地下空间产生需求,又具备一定的开发条件时, 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才是合理的。(3) 中国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现代化水平还比 较低,地铁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必须有助于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有助于城市效率的提高和聚集作用的加强,最终实现城市的高度现代化。(4)开发 利用城市地铁地下空间的规模、强度、时机,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和城市交通的 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中国条件下,少数发达的特大城市,用50年左右的时间,大 体分两个阶段实现城市现代化,完成地铁地下空间应负的使命,是有可能的,其 他多数城市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或迟或早都会走这样的发展道路。(5)为了使城 市地铁地下空间利用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应结合各个城市具体条件制订一 项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城市地铁地下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 的组成部分。 ” 3 蒋蓉、陈乃志发表的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商业空间开发,方向阳、陈 忠暖的地铁商业开发规划探析,特别是朱建明、王树理、张忠苗的地下空 间设计与实践中对我国目前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探 讨: “ (1)以广州黄沙地区站地下综合体为代表的:结合地铁站建设修建集商业、 娱乐、地铁换乘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体,与地面广场、汽车站、过街地道 等有机结合,形成多功能、综合性的换乘枢纽。 (2)以吉林市中心的地下商场为代表的:地下过街通道商场型,在市区交 通拥挤的道路交叉口,以修建过街地道为主,兼有商业和文娱设施的地下人行道 系统,既缓地面交通的混乱状态,做到人车分流,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是 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3)以沈阳站前广场地下综合体为代表的:站前广场的独立地下商场和车库 商场型。在火车站等有良好的经济地理条件的地方建造的以方便旅客和市民购 物为目的的地下商业空间。 (4)以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和香港街联合体为代表的:在城市中 心区繁华地带,结合广场、绿化、道路,修建综合性商业设施,集商业、文化娱 乐、停车及公共设施于一身,并逐步创造条件,向建设地下城发展。 (5)以西安钟鼓楼地下广场为代表的:在历史名城和城市的历史地段、风景名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胜地区,为保护地面传统风貌和自然景观不受破坏,常利用地下空间使问题得以 圆满解决。 (6)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一般高层建筑多采用箱形基础,有较大埋深,土层介 质的包围,使建筑物整体稳固性加强,箱形基础本身的内部空间为建造高层建筑 中的多层地下室提供了条件。将车库、设备用房和仓库等放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 中,是常规做法。改革开放以来,已累计建有 400 多万平方米。 (7)已建地下建筑、人防工程的改建利用是我国近年利用地下空间的一个主要 方面,改建后的地下建筑常被用作娱乐、商店、自行车库、仓库等。 ” 4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思路 本论文将从 1863 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始,通过对国内外地铁 商业空间的现状进行分析,解析地铁站商业空间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价值,探讨 世界地铁商业空间规划设计的各种模式,找出适应我国地铁站商业空间规划设计 的发展方式,然后根据武汉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19962020 年)提出“武汉 地铁二号线”沿线地下商业空间规划设计思路,最后得出结论。 通过实例分析法来分析世界地铁商业空间发展现状,探讨揭示世界各个国家 地铁商业空间设计的优势及其特点,再进行综合讨论。这些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 设计实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设计完成的,又受到什么因素影响等问题。并指出 这些实例对现代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规划设计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地铁站地下 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找出我国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规划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法,是以武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下商业 空间的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分析,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来 验证理论成果的应用价值与实际操作方法。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第 2 章 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概述 2.1 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特征 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是以城市地铁车站为依托,在一个地铁换乘枢纽站辐 射范围内的所有商业空间类型,主要是指地表以下以土壤或者岩体为主要介质的 公共空间领域。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在城市或者城市群中是相对开放的空间体, 博物馆、展览馆、商场、步行街、写字楼、宾馆、餐饮店、专卖店、美容美发店 等空间均可以包含在内,它的发展指标与许多城市活动指标相关。地铁站地下商 业空间把地面建筑跟地下空间相结合,使其具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 地铁商业空间是个新兴的商业空间类型,这个新兴空间类型所具有的交通便 利的独有优势是传统商业空间所无法比拟的。在繁华的大都市中,地铁无疑是最 便利的交通工具。地铁运行后,会吸引大批乘客,许多乘客也会变成地铁商业的 顾客。而对于传统商圈来说,交通不便现在已成为许多商业设施无法吸引客源的 最主要原因之一。地铁商圈还能够扩大辐射范围,如果地铁站周围有好的商业空 间,即使几站地以外的顾客也有可能到此来消费。而传统商铺只能吸引一个区域 的顾客。 地铁站商业空间一般分为三大类:地铁站过道商铺、地铁站地下商业街、地 面商业中心。地铁站过道商铺是指建造在地铁站公共通道或地铁售票站附近的商 铺,这种类型的商铺各个地铁站到处可见,呈点状分布;地铁站地下商业街是指 在地铁车站附近,通过地下通道连接的地下商铺群。例如上海地铁 1、2 号线交汇 的人民广场站的迪美广场、1 号线的徐家汇站的徐家汇地铁商场等,这种商业空间 一般呈线性布局;地面商业中心是指建造在地铁车站地面以上的购物中心,如上 海 1 号线莘庄站的华联吉买盛超市等,这种商业空间规模一般比较大,属于块面 布局。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类商业空间中真正属于地铁公司的商铺只局限在地铁 售票站附近的地铁过道商铺。人们通常把地铁过道商铺与地铁地下商业街称为地 铁站地下商业空间,而没有把地面商业中心包括在其中。 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与地铁、城市商业存在着特殊关联性,研究地铁站地下 商业空间,主要是从商业的业态规模,业态的规划,建筑内部空间,与地铁站内 公共空间的整合,以及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经营模式等多方面入手,可以理解 为城市商业发展的一个特殊类别体系。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2.1.1 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基本形式及其特殊性 地铁地下商业空间因为建筑的需要,一般分为三种主要空间形式: 点式空间、 线式空间、立体式空间。 点式商业空间大多位于地铁站的公共空间部分,例如在过道、候车点、出入口 等区域设置的商业零售点,并且大多数以:报纸、杂志、饮料、电话卡等应急商 品为主,这些点式的商业空间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地铁运营商经营或出租位置经营, 为地铁站的乘客提供一些基本、必要的商业服务。 线式商业空间的构成一般是由一些街道式联接在一起的若干家商铺或店面所 构成的地铁通道商业空间。线式商业空间的位置可能会设置在地下的人行通道上, 也可能会设置在人流必经的一些层面上,构成地铁通道商业街或地下商城。商业 街主要是经营快速消费品,例如快餐店、药店、便利店、花店、书店等等。这类 商业空间与地铁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的消费人群就是出入于地铁的客流。地下 商城一般经营流行性服饰、皮具和其他中低档商品,目标消费人群通常可以确定 为大中学生以及追求时尚的年轻一族。 立体化式商业空间则是位于地铁站附近或相联的购物中心、超市等,而且这 类空间规模相对比较大,包括多个楼层的经营空间。其中,很多建筑的地下楼层 都是直接与地铁的通道相联接的,可以使出入地铁站的客流直接通过专用的通道 进入建筑内的商业空间。同时,这类商业空间由于规模的原因,虽然也是零售业 态,但因经营的品种多,范围广,目标客群除了入于地铁的客流也同时涵盖了地 面上的行人。 地铁站地下商空间业代表城市轨道交通中,与交通动线站点相联接的商业空 间形式。因为地铁是人流的重要集散地,这与商业的发展需要相符,因此提供了交 通与商业这两种业态之间的结合。 在中国,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有着其特定社会功能:就是地铁站地下商业空 间的意义更大程度上时在于配合地铁交通的运营。地铁作为一种大众交通工具, 使得人流大量的聚集,但由于特定空间的限制,地铁乘客就成为了地铁商业特定 的一类消费群体,参与到以地铁为依托的地铁站商业空间中来;地铁站商业空间 还有着与其他一般商业空间不同的特定时段就是:上下班高峰期间,这个特定的 时段中,地铁聚集的人流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快速流动性,这也就决定了地铁站地 下间特定的消费模式就是快捷、便利。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2.1.2 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环境特征 地铁站下商业空间的形式和特殊性在本章前面已经有所描述。地下商业空间 能有效利用地表和保护自然景观被认为是优点,而建设费用和人们对使用地下空 间的消极态度是它的基本缺点。地下空间的环境问题,在很多相关文献中指出其 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是一个积极正面的特征。意思就是说地下商业空间所形成的 封闭空间几乎不受到室外天气条件的影响。并且,室内温度是由其内在环境决定 的;其次,由于和外界是隔离的,地下商业空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热环境。反过 来说,内部环境也不会直接影响外界空间的环境。 我们知道在空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会产生热。在低温地区,冬季积蓄在 地下空间的热量会使供暖所需的能量消耗减少。在高温和高湿度的地区,比如日 本,夏季空调的使用会增加能量的消耗,由于这个原因,必须根据在其中活动的 非固人群所产生的热量来考虑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所形成的热环境问题(表 1) 。 公众道路一般是修建在室外空间,而商业空间中的道路往往都是在室内。地 下商业空间把室内和室外这两种不同的空间汇集到一个地下区域内,因为地下商 业空间的特殊设置,说明清楚其温度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 地下商业空间的热环境与工作时间,商业空间与室外的连接状况,热源和污 染源以及其被利用的类型都有关系(表 1)。大面积区域形成开阔的街区,在规模上 要比地面建筑大。通道就被设置在这些街区之间(图 1)。在通道里行走和在商店购 物的人们会产生热量,形成污染,这种污染主要由通风设施解决。因为是封闭空 间,污染不可能被自然的空气循环清除掉,必须安装相应的设备来对环境进行控 制。 像前面提到的,这些地下封闭空间的许多方面和地面公路及商业空间是不同 的。以下部分将对地下商业空间的内部环境做一个科学的研究。 我们看到一般地面商业空间,可以依靠其地面空间自身的自然采光、通风等 条件来把内部空间环境调节到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当然,这样是最为理想的做 法,既节约了能源的消耗,又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光线和空气。然而城市的发展需 要我们去探求更多可以被利用的城市空间,所以我们想要积极的创造出一个跟地 面建筑内部空间环境相类似的地下商业空间。然而,一般地下商业空间的封闭性 较强,想要得到一个舒适的地下空间环境,更多地只能依靠我们人工来进行控制。 一般来说,岩石或土壤包围了地下商业空间的六个界面。这种包围直接导致 了其内部空间的空气质量、人们视觉和听觉质量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 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再加上现阶段人们对于地下空间的认识还处在较浅的层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面,甚至对地下空间会产生出片面、消极的情绪。其次,目前我们跟发达国家相 比对于地下空间的建造技术还存在一些差距。所以,要想完全满足地下商业空间 功能所要求的环境标准还是比较困难的。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我国公众对于地 下空间环境的认识还比较少,仅仅根据以往经验形成了一种“地下空间环境不如 地面空间环境” 5的社会心理。理性的说,这的确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事实上地 下空间和地面空间的环境质量确实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近些 年来为了消除这一差距,世界各国的城市空间设计规划者们都付出了巨大努力, 并且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比如说日本的地下商业街就在内部空间环境上得 到较高的评价。 人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空间环境可以分为:居住生活环境、工作生产环境、 商业购物环境等等多种空间环境类型。根据空间功能的不同,其内部环境也有着 不一样的标准。总的来说:不管什么类型的空间,一旦有人参与到其中,我们首 先应该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竭力满足人在空间中的各种生理和心 理需求。这两种需求直接反映到地下商业空间的内部环境中,就可以分为生理环 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 地下商业空间的生理环境包涵有空气环境、光环境和听觉环境三个内容。 空气环境:阳光、空气和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地下商业空 间中我们判断空气环境的质量的好坏,主要是通过空间中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 浓度的指标来衡量的。简单来说就是指地下空间中空气的: “舒适度和洁净度” 。 空气环境的“舒适度”体现在:地下空间中适合人活动的温度、相对湿度和地下 空间地面墙壁的湿、热辐射强度以及室内气流速度等等物理因素。空气环境的“洁 净度”体现在:地下空间空气中所含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含尘含 菌量等等。以上提到的地下空间中空气环境的所有指标,都应达到或超出国家所 规定的标准,才能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下空间环境。 光环境:照度、均衡度和色彩的适宜度是衡量地下空间中光环境三项指标。 地下空间光环境的质量取决于所在区域内,能够观察到的室外环境景观以及自然 光的透射程度。长久以来,光环境的营造一直是地下商业空间规划设计的薄弱环 节。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为地下商业空间创造出一种自然的、稳定的并且符合 人们视觉特点的光照环境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听觉环境:人在室内活动对听觉环境的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声信号能顺利 传递,在一定距离内保持良好的清晰度;二是背景噪声水平低,适合于工作或休 息;三是由室内声源引起的噪声强度能控制在允许噪声级以下。这三项要求在地 下空间中,除控制混响时间上与地面略有不同外,达到舒适标准一般不会太困难。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空间内部环境在人的心理上能引起一定的反应,如舒适、愉快等,这是一种 积极的反应;不适、烦闷等则属于消极反应。如果对于某种空间环境的消极心理 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或者重复次数较多,可能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或者形成一种 难以改变的成见,我们称其为心理障碍。地下空间环境本身的特点和由于这些特 点所引起的一些消极心理反应,如幽闭、压抑、担心自己的健康等,如果长期以 来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几乎已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地铁站地 下商业空间是一个不利因素。为了使这种状况得到改善,以进一步推动地铁站地 上商业空间的发开利用,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提高生理环境的质量, 除提高舒适度外,着重研究解决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 问题;二是科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设计出较简单的系统,解决天然光线和景物 传输到地下的问题,以及改善光环境和声环境等问题;第三个方面是从商业空间 室内设计上加以改进,增加空间布置上的灵活性,提高空间艺术处理的水平。 表 1 地下商业空间的环境特点、与地面环境的比较 地下商业空间 地面办公建筑 公路 使用时间与 外界连接 每天确定的时间半封 闭 工作时间封闭 无时间限制开发 热源和污染 源 大量非固定数量的 人群 饭店 固定设备 固定数量的人群 固定设备 大量非固定数量的 人群 固定设备 交通车辆 管理 私用、公用 私用 公用 地铁站地下空间 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 公用通道 商店 通道的功能 公共使用 开放空间 商店的功能 私用 封闭空间 图 1 地下商业空间的功能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2.1.3 地铁站商业空间的心理行为特征 与地铁站相联系的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心理行为特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 心理学问题,分别是旧观念,幽闭恐惧和空间形象。 旧观念: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排斥利用地下空间的心理学障碍。特别是在历 史悠久的中国,这跟中国的丧葬习俗有关,人们普遍认为地下空间带有一种不吉 祥,甚至恐怖的色彩。这种旧观念其实也同样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社会经济阶层。 直到今天,大多数人对地下空间状况仍然持有消极的印象,比如黑暗、潮湿、疾 病、隔离等等、贫穷和落后等等。 幽闭恐惧:是人类对置身于有限的、狭窄的或者封闭的空间中的一种反常的 情绪。其实通过对地下空间特殊的设计处理可以缓和人们对地下空间的感知,但 是却很难缓解人们的恐惧。基本上,封闭对人的感知是一个相对尺度,它涉及顶 棚高度、宽度和深度的设计尺寸;以及光和日照渗透、联系室外环境的空间设置、 空间大小、色彩深浅,或者封闭空间中自然环境的引入等因素。幽闭恐惧经常出 现于处在地下空间的老人、儿童和妇女中。我们有必要告知这些使用者有关地下 商业空间的正确信息,来尽力控制他们的幽闭恐惧情绪。当然,结合适宜的顶棚 高度、浅色色彩、宽敞的空间、自然因素和有直通室外的视线的设计,合理地利 用以上的以及其他的一些设计技巧,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对于地下空间的幽闭 恐惧,但是却能够大大减少这种消极心理。 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历史发展给很多人留下的是这种商业空间环境不如一 般地面上商业空间的看法。其实日本现代化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和开发就 具有很高品质,日本人就非常喜欢这种和地铁相连的地下商业空间的环境、容纳 内容和整体设计。这些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使用广泛,数量不断增长,并且采用 所有最新的技术和设备。设计师需要通过选址、色彩、空间尺度和形式引入来改 善使用者的感知。这样,设计师就会创造出对于利用地下商业空间发展的积极态 度。 总而言之,想要根除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旧观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需 要深入的探索和宣传。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创新的规划设计对与地下商业空间有 关的问题作出了应对时,人们的观念会相对应的发生改变。当人们认识到地铁地 下商业空间在空间环境的舒适性、健康状况、能效、环境品质以及更重要的是经 营商业空间经济费用减少给顾客带来更多的实惠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时,地下商业 空间的空间形象也会得到改善。 为消除这些对于地下商业空间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有以下建议: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1)设计:采用精细的、创新的地铁空间设计和大规模商业空间规划设计, 使它们把地铁站周边地下和地上的土地利用结合起来。这种设计应满足我们现代 的生活标准,并提供愉悦健康的购物环境。设计师应该考虑设置相对宽敞的商业 空间,有高敞的顶棚、尽量能让阳光射进的大窗户、运用浅色和令人愉快的色彩, 直接的室内外视线联系,以及适宜的将自然环境引入到地下商业空间环境中。 (2) 消费和使用: 增加地下商业空间的使用效率延长营业时间加强它的优势, 避免跟地面上商业空间一样的高额租赁费用,用相当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使它能够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竞争。 (3)公众形象:发展公众教育以使人们认识到,地下商业空间充分而积极地 回应了我们对空间的需求,并能满足我们现代的标准。 2.2 地铁站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价值 地铁商业空间的开发利用有着其特殊的价值和优势: “ (1)地铁与其区域内商业空间形成良性循环:政府出资建设地铁投入大、 成本回收周期长、在国内外普遍存在地铁运营亏损的状况,光凭地铁运营收入和 政府的补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其实地铁带来的不仅 仅是庞大的人流,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把这种“人流”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能够生 产出价值的“客流”而地铁商业就刚好契合了这种需求。地铁把地面的人流引入 到地下带来商机,地下商业空间的特殊性能够使人们享受舒适的购物餐饮休闲环 境,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使地下商业蓬勃发展,从而又促进地铁客流,形成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1.1 人的生殖 说课稿-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 facetoface的课件教学课件
- 信息服务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fable的写作课件教学课件
- e课件教学课件
- 第三单元活动3《制作作文文集》说课稿 安徽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ERP知识系统培训课件
- Unit 6 My clothes,my style 第5课时 Integration说课稿- 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鸭鸭题库及答案基础护理
- 2025年护理基础专科知识题库及答案
- 软件安全开发标准作业指导书
- 工厂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协议书(2篇)
- 外墙真石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环境保护体系和保证措施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产科联合多部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 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课件
- 【MOOC】生命的教育-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介绍2
- NB/T 11127-2023在用钢丝绳芯输送带报废检测技术规范
- 食品检测实验室操作规程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表单
- 5.申恒梅-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评价及异常数据判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