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细胞膜真核细胞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液泡,3,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双层膜),生长旺盛的细胞或生理功能活跃的细胞中线粒体居多。鸟翼的肌原纤维、精子的尾部基端线粒体数目较多。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人多。在体外培养细胞时,新生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或病变的细胞的线粒体多。,4,1.德国科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种动物部分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见下表).分析回答:(1)心肌细胞的数量最多,这是因为(2)动物冬眠状态下肝细胞中的线粒体比常态下多的原因是(3)从表中所示数据可以看出线粒体的多少与什么有关?,5,答案,心肌细胞运动量大,因不停的收缩舒张,需能量多。,6,答案,冬眠时动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靠肝脏,肝脏代谢加强,需能量多。,7,答案,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8,叶绿体: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器”,(双层膜),9,内质网和核糖体,内质网是膜连接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单层膜),(无膜结构),10,高尔基体:是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单层膜),2019/12/15,11,可编辑,12,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液泡:主要存在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物质,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还可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13,14,核糖体,内质网,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如藻类),细胞膜,溶酶体,细胞质,核仁,内质网,15,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叶绿体,细胞核,内质网,核仁,16,与能量转换有关,17,细胞骨架,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Microtubulesareshowningreen,actinisinredandmitoticchromosomesarecoloredblue.,18,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图解,19,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20,细胞质基质,有水、无机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细胞能量通货 ATP》教学课件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物理教育专业技能考核题集
- 2025年物业管理专业知识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建筑行业工程师招聘考试试题土木工程
- 2025年金属焊接材料及选用策略面试预测题
- 2025年仓库保管员应聘必-备知识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物业安全与风险管理中级考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炼钢工艺知识高级面试题预测及答题要点提炼
- 2025年物资储备管理局招聘考试题型分析及应对策略
- 电仪表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5、古人谈读书预习单和作业纸
- 《联合国宪章》中文版
- 中国古典文献学(全套)
- 地基换填处理计算(2017版)
- NB∕T 13007-2021 生物柴油(BD100)原料 废弃油脂
- GB/T 11918.1-2014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 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教材
- 家谱电子版模板2
- 地下室抗浮计算含锚杆计算表格(自动版)
- 职业健康体检表
- DB43∕T 990-2015 辣椒耐弱光性鉴定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