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内分泌课件.ppt_第1页
情绪和内分泌课件.ppt_第2页
情绪和内分泌课件.ppt_第3页
情绪和内分泌课件.ppt_第4页
情绪和内分泌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绪和内分泌,目录,激素和各种情绪,情绪与内分泌的关系,1,2,各种腺体不但维持和调节人体最基本的生命运动,而且还维持和调节人的神经活动,保持人的正常感觉、反射和思考,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情绪与内分泌的关系,内分泌,情绪,影响,?,情绪感受主要基于内脏、腺体和骨骼肌等的身体反应在脑干、岛叶和躯体感觉皮层等脑区的映射和表征,它们最终在腹内侧前额皮层、扣带回皮层、杏仁核和下丘脑等脑区的参与下,形成情绪感受的主要方面。,情绪环路模型,身体环路:腹内侧前额皮层和杏仁核能够将刺激物的情绪信息通过脑干的传出结构传至躯体,引起内脏、腺体和骨骼肌等躯体状态的变化。接着,这些躯体信号可以映射到岛叶、躯体感觉皮层等脑区,由此产生了人们的情绪感受。似身体环路:主要依靠个体过去的经验或情景想象等心理表征,由此触发中枢脑区的躯体状态表征的激活,即在躯体状态实际上并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生了相应的情绪感受,加工情绪的神经环路,Subtitle,激素和各种情绪,1焦虑和激素,2抑郁和激素,3愤怒和激素,4恐惧和激素,5哭笑和激素,6幸福和激素,四种负面情绪和激素关系,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抑郁,愤怒,焦虑,恐惧,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雄性激素,影响焦虑的激素主要有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特别是蓝斑核,起警戒作用,可引起对危险的警惕和期待心情;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系统,特别是中锋核,能一直进行焦虑特有的适应性活动,因此他也具有重要的保持警戒和控制焦虑的作用。,焦虑和激素,2019/12/15,10,可编辑,影响抑郁的主要有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许多抗抑郁药,包括三环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回首阻滞剂和锂盐,均能够促使5羟色胺的正常活动,从而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抑郁症患者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较低。使用抗抑郁药物可以同时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因此可以改善抑郁症状。多巴胺也是儿茶酚胺类物质,他是影响人们情感的重要生理物质。一些研究中发现,在抑郁患者身上多巴胺代谢物的水平较低。,抑郁与激素,影响愤怒的激素主要有雄性激素、5羟色胺,人们生气的原因是觉得受到了威胁,这些感受促发边缘系统的冲动,从而影响大脑,分泌儿茶酚胺,迅速产生能持续一段时间的能量。一项研究发现,女性的睾丸激素水平与愤怒和语言攻击的测量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给女性注射了睾丸激素,结果发现这些女性在看到愤怒面孔照片后,心率暂时加速。在因攻击行为而被劝告的儿童和青少年中,5羟色胺水平低的人最有可能再次出现暴力行为。但5羟色胺与暴力行为增加之间的关联的大小仅为中等。实际上,神经元释放5羟色胺的现象发生在攻击行为进行的过程中,而不是在这个人正准备或抑制攻击的时候,愤怒与激素,影响恐惧的主要有多巴胺、5羟色胺,社交恐惧症的多巴胺假说:社交恐惧症患者脑中的多巴胺,比一般人少。医学界已经针对这样的作用机转,研发相关的抗忧郁剂,可以有效减轻社交恐惧症的症状。酚氟拉明猕猴试验:受支配的猴独处的时间要比支配者长,它们常常恐惧地审视周围的环境。它们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活动增强,5-HT功能受损,多巴胺神经递质减少,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恐惧与激素,人在大笑的同时会压抑住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心脏病发病率也因此降低。每当人体多分泌27%能够令人心情振奋的-内啡肽,帮助睡眠和细胞修复的人体生长激素含量会随之提高87%。想笑而没笑出声来也能够抑制与情绪低落相关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分泌。,真心流下的眼泪中含有大量与压力有关的激素和神经递质。眼泪是身体在压力下清除有害化学物质的途径,忍住不哭也就让身体无法自然排毒,最终会导致免疫力、记忆力和消化能力都将受到影响。,哭笑与激素,爱、感恩、满足感都会刺激催产素的生成。,当心情开朗或有强烈归属感时,心脏会分泌催产素,当人体内催产素含量上升时,会随之释放出大量DHEA激素,神经系统渐渐放松,压力也得到舒缓,能够延缓衰老,更能够促进细胞重生。同时,体内组织的供氧量大幅增加,复原速度进一步提高。此外,人在感恩时脑电活动与心电活动都趋于和谐,在这种状态下,大脑与心脏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幸福与激素,1刘飞,蔡厚德.情绪生理机制研究的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整合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04:616-622.2马庆霞,郭德俊.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3,03:328-333.3杨宏宇,林文娟.负性情绪图片诱发心血管和内分泌反应及与记忆成绩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07:421-424.4焦杨,蓝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