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中文摘要 i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中文摘要 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问题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较大的问题。 争议的 焦点是诉讼实效制度是否应当适用于无效合同的确认, 合同被确认无效之后产生的相 关请求权是否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如果适用,诉讼时效期间怎么计算。我国合 同法 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都没有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然而我国法学界也未能 对这些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 从而导致同类的案件在不同的法官的审理下产生截然相 反的结果。 本文在阐述我国目前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无效合同确认是否适用诉讼时效问 题的不同观点并进行评析之后,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无效合同确认适用诉讼时效 制度。笔者从法律的秩序与正义价值选择、法经济学原理、诉讼时效的客体三个方面 论证了无效合同确认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合同被确认无效之后会产生返还财产、 赔偿损失等请求权,赔偿损失产生于缔约过失责任,属于债权请求权,理所当然适用 诉讼时效制度。而返还财产请求权,笔者认为应区别动产与登记的不动产和未登记的 不动产不同情况而确定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无效合同的确认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合同 履行期限届满计算,没有约定履行期且不能确定履行期的,从权利人第一次主张权利 而义务人拒绝时起算。无效合同被确认无效之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和赔偿损失的请 求权时效期间应当从合同被确认无效时计算。 关键词:关键词:无效合同 ; 诉讼时效 ; 起算点 作作 者:者:孙明丽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史浩明 英文摘要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ii the applicenr statute of limitations of invalid contract abstract the problem about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of invalid contract has always been hotly debated b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the focus of the controversy is whether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shall apply to the confirming of the invalid contract. if it s applicable, how to count it.thecontract law and relevant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have no clear rules for these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iled to form a unified understanding, which lead to similar cases have different verdicts. in chinas current practice and theory , whether apply to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jurists have different views and standpoints, after the author states the different views about whether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shall apply to the confirming of the invalid contract,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point of view that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shall apply to the confirming of the invalid contract.in the authors view from the order and justice value of law, contract law and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the object o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shall apply to the confirming of the invalid contract. property returned and compensation claims are caused by the confirming of the invalid contract. as for the return of property righ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should differ the the registration of real property and unregistered real estate and determine whether it apply to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invalid contract expiration of the limitation should begin from the contract confirmation calculations, without the performing period or the peforming period cant be confirmed,we can count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from the day that the creditors request the performing of the debt but the debtors refuse to fulfill.after the contract is confirmed as invalid, the right of property returned and claim compensation shall be calculated from when the contract is confirmed as invalid. key words :invalid contract ;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 starting point written by:sun mingli supervised by:shi haoming 目 录 引 言 . 1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 2 (一)无效合同的界定 . 2 (二)我国实务界对于无效合同认定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不同立场 . 3 (三) 无效合同认定是否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理论争议 . 5 二、无效合同确认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法理分析 . 12 (一)无效合同确认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符合法的价值取向 . 12 1、法的价值取向 . 12 2、无效合同确认适用诉讼时效体现了法的价值取向 . 13 (二)无效合同确认适用诉讼时效符合法经济学原理 . 15 (三)无效合同确认之诉应为诉讼时效客体 . 16 1、诉讼时效的客体为请求权 . 16 三、无效合同被确认后财产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适用 . 20 (一)关于诉讼时效制度是否适用于财产返还请求权的理论争议 . 20 1、各种学说 . 20 2、以上各学说的评析 . 21 (二)无效合同确认后返还财产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 22 1、无效合同确认后财产返还请求权的性质 . 22 2、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 23 四、无效合同确认及相关请求权的时效期间起算 . 26 (一)无效合同确认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为 4 年 . 26 (二)无效合同确认的时效起算点 . 27 1、合同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 . 27 2、合同之外的第三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 . 28 3、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依职权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 . 28 (三)无效合同确认后相关请求权的时效期间起算. 29 1、财产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 29 2、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 32 结 语 . 33 参考文献 . 34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引 言 1 引 言 诉讼时效制度是民法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关于诉讼时效的适用问题, 我国 民 法通则以及合同法中都规定甚少。最高人民法院于 2008 年 9 月 1 日颁布实 行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 释。 该司法解释对诉讼时效制度存在的部分争议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无效合同有 关诉讼时效适用的问题却仍没有具体的阐述。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 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答记者问中,曾说到: “无效合同 所涉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的确是司法实务中急需规定的,但由于在讨论过程中,关 于诉讼时效起算点问题争议颇大,未形成倾向性意见,故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决定对 该问题暂不予以规定,待进一步研究。 ” 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概括起来可以归 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无效合同的确认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第二,无效合同确认 后产生的财产返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第三,关于无效合同适用诉讼时效 期间的起算问题。鉴于该问题的争议性以及重要性,笔者在分析各学说的基础上对无 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旨在为司法实践中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 一定思路并对我国无效合同确认相关立法的完善提供建议。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2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一)无效合同的界定 关于“无效合同”这个概念,我国民事立法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理论 界,学者们也没有对这个概念形成一致的认识。王利明教授认为无效合同是“合同虽 然成立, 但因其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法 律效力的合同。 ”1梁慧星教授认为,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法律要 件,确定、当然、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2也有学者认为, “无效民事行 为是指根本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 而自始确定当然的完全的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民事行为。 ”3虽然学界对于无效合同的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其表述也是不尽相 同,但本质上都是认为,无效合同是因严重欠缺合同有效要件,在法律上自始的、确 定的、当然的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我国合同法第 52 条即是对此类合同的规 定。 我国理论界并没有将无效合同与合同无效区别开来,韩世远教授认为, “合同无 效是指当事人所缔结的合同因严重欠缺生效要件, 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合意的内容赋 予效力。 ”4崔建远教授对合同无效表述为, “合同无效的合同严重欠缺有效要件,不 许按当事人合意的内容而是依据法律的直接的规定赋予法律效果,即合同无效。 ” 5笔 者认为,无效合同与合同无效不是同一个概念,不可以相互混淆或替代。无效合同是 一类合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这类合同的效力是无效的,这个概念也是说明这种合同 的种类,它是个名词。根据我国合同法 ,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效力待定合同和可撤 销可变更合同而言的。合同无效是指合同的结果,考察的是合同本身的效力问题。导 致一个成立的合同无效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是可撤销合同被最终撤销而归于无效,二 是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未被追认而无效,最后是合同本身是无效的。可撤销的合同和 1 王利明: 合同法研究 (第一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版,第 628 页。 2 梁慧星: 民法总论 ,法律出版社 2001 年 5 月版,第 194 页。 3 郭明瑞、房绍坤: 民商法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3 月版,第 267 页。 4 韩世远: 合同法总论 ,法律出版社 2008 年 3 月版,第 144 页。 5 崔建远: 合同法 ,法律出版社 2007 年 7 月版,第 452 页。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3 效力待定的合同主要适用除斥期间的规定,因此本文研究的无效合同是指合同法 第 52 条规定的五种合同6。 (二)我国实务界对于无效合同认定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不同立场 关于无效合同的确认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从国外的立法例来看,有明确规 定的并不多,主要有两种立法选择:一是规定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如埃塞俄比亚民 法典第 1845 条规定: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履行合同之诉和宣告合同无效之诉,如 果在十年内未提起,则禁止再提起。 ”7二是规定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如意大利民 法典第 1422 条规定: “宣布无效的诉权不受时效届满的制约。 ”由于我国法律对无 效合同的确认和诉讼时效之间的关系未予明确的规定, 民法学界与诉讼法学界对此问 题论述的也比较少。 立法的缺陷以及理论的缺乏导致我国司法审判实务中经常被该问 题困扰。 从既判的案例来看,不同的法官在遇到关于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适用关 系的案件中的观点都不一样,笔者仅以下面两个案例说明这一事实。 案例一:1993 年 3 月 3 日,广西北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生集团)与北海市 威豪房地产开发公司(威豪公司)签订土地合作开发协议书 ,约定双方合作开发 乡镇企业范围内土地 150 亩。合同签订后,威豪公司依约支付合同价款给北生集团, 但北生集团未依约定办理蓝线图及转换合同,也未给威豪公司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且 北生集团至 2004 年未取得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也未对讼争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双方 当事人都当庭确认威豪公司在诉讼前一直未向北盛集团主张过权利。威豪公司、北海 公司(威豪公司系由北海公司申办成立,其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主管部门为 北海公司。 )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1、确认双方签订的土地合作开发协议书 无效;2、判令北生集团向其返还因无效合同取得的合作开发费用 2500 万元,并赔偿 利息损失。 一审法院判决认为:威豪公司于北生集团签订的土地合作开发协议书名为合 作开发,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房 地产开发经验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 7 条,北生集团未取得讼争土地的使用权即与 6 合同法第 52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 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 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7 参见李开国: 民法总则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3 年 9 月版,第 406 页。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4 威豪公司签订协议转让该土地的使用权,且既未对土地进行实际的投资开发,也未在 一审审理期间补办有关土地使用权登记或变更登记手续, 因此, 双方当事人签订的 土 地合作开发协议书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的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不适用于形成权。而威豪公司、北海公司关于确认合同无效的请 求权属于形成权之诉,不应受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 北生集团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上诉理由之一为:威豪公司的起诉已经过了诉 讼时效。二审法院对此上诉理由的判决为:合同效力的认定,是国家公权力对民事行 为进行的干预。合同无效系自始无效,单纯的时间经过不能改变无效合同的违法性。 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不应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而合同经确认无效之后,当 事人关于返还财产及赔偿损失的请求,应当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本案中, 威豪公司与北生集团签订的土地合作开发协议书被人民法院确认无效后,威豪公 司才享有财产返还的请求权,故威豪公司的起诉没有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8 案例二:1990 年 6 月 10 日李拥军与张晓明订立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李拥军以 四万元的价格将位于四台乡五河村的平房 3 间卖给张晓明。6 月 28 日,张晓明与李 拥军互相交付房款和平房,但是李拥军并没有去房产登记部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后 来,张晓明于 1995 年将平房拆掉并建了一个二层的楼房。此后张晓明一直居住在这 个楼房里直到 1998 年 2 月,该房子被划为拆迁房屋,拆迁公司答应给张晓明 15 万元 作为房屋拆迁补偿款。 李拥军得知此事于 2002 年 10 月要求张晓明与其平分房屋拆迁 款,张晓明没有答应,李拥军便以房屋买卖未办理过户手续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法 院判令双方所签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一审法院判决:由于张晓明与李拥军未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房 屋产权过户手续,所以房屋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双方当事人所签订的合同无效。由 于房屋已经拆迁,张晓明没有办法返还房屋给李拥军,则判令张晓明将房屋的拆迁补 偿款返还给李拥军。 一审判决之后,被告张晓明不服一审判决,遂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 审理认为,李拥军与张晓明的买卖合同标的房屋是在村委会分配的宅基地上建造 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不得自由买卖给城市市民,而李拥 军违反法律规定将其卖与张晓明,合同无效。但是房屋买卖合同是在 1992 年签订的, 8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06 年第 9 期,第 6-14 页。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5 被上诉人李拥军直到 2002 年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已经过了诉讼时 效,所以本院不支持其请求。故二审法院判决撤销原判,驳回一审原告也就是被上诉 人李拥军的诉讼请求。9 案例一中,一审和二审法官都认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但一 审法官认为,威豪公司、北海公司关于确认合同无效的请求权属于形成之诉,不应该 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而二审法官并未明确认合同无效的请求权的性质,他认为认定合 同是否有效是国家运用公权力对民事活动进行干预的一种表现。 合同被法律认定为无 效从合同成立之时就是无效的,而且之后任何时间提起都无法改变它的违法性,当事 人向法院请求确认合同无效,自然永远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制约。案例二中,法官直 接将诉讼时效适用于无效合同的确认。在相同的案件中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判决结 果,导致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明确的规 定,法官在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具体可以参考的法律依据和准绳。同时,无效合同的确 认是否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在理论界仍然存在巨大的争议。 (三)无效合同认定是否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理论争议 1、关于两种学说 (1)否定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应该受诉讼时效制度的限制, 但是在无 效合同认定是否受其他时间限制的问题上,学者的观点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无效 合同的确认不应该受任何时间的限制。 “无效的合同确定的无效,不因时间的经过而 补正。 ”10“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得随时主张其无效,就其主张,不发生除斥期间或消 灭时效之问题。 ”11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的理由是: 第一、合同无效是一种事实,事实自然应该永久的存在。无效合同的本质在于其 极端的违法性,无效合同是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的违反,因此,国家公权力应 该对这类合同进行否定性评价,不让其发生当事人所希望发生的结果。只要它违反的 强制性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共习俗没有发生改变, 对这类合同的否定性评价就不能发生 改变。这类合同的违法性应该一直持续下去,不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正是 9 马强: 合同法新问题判解研究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第 365-366 页。 10 韩世远: 合同法总论 (第二版) ,法律出版社 2008 年 3 月版,第 145 页。 11 史尚宽: 民法总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 月版,第 573 页。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6 由于这类合同的违法性状态一直存在, 所以对这类合同的无效确认就不应该受诉讼时 效的限制。 第二、对于无效合同,当事人任何时间都可以向法院提出确认合同无效,这样才 能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才符合社会正义。如果认为无效合同的确认应该受时效的限 制,那么在时效期间经过之后,违法的合同就会变成合法的合同,违法的行为将受到 法律的保护,违法的利益也会成为合法的利益,这样显然不符合社会正义,也与社会 秩序的形成相矛盾12。 第三、无效合同是自始、当然、 、绝对的无效。因为无效合同是对法律、行政法 规和社会利益的违反和侵害, 所以法院可以根据其职权主动的对无效合同进行效力审 查, 并非一定要在当事人积极主张之后才能进行审查。对无效合同进行审查并认定是 法院行使其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利益的职责和权力,也是国家评价、规范和指引民事 主体行为的重要途径,它当然不应该受到时效期间的限制。如果无效合同的认定适用 诉讼时效制度,这就意味着法律容忍了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并接受了相应的结果。这与 社会的整体价值是背道而驰的。13 另一种观点认为无效合同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是应该受除斥期间的限制。如 果不把无效合同的确认规定一个时间限制,那么合同的一方可以随时的主张合同无 效,并颠覆之前的经济秩序,这样对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是非常不公平的。在合同履 行多年之后,再允许一方确认合同无效,这样对市场经济秩序是极其不利的,这就与 法律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宗旨相违背。 对无效合同的认定加以时间限制的目的是在于 维护既存且稳定的事实状态,除斥期间的价值与其相同。14同时,他们还认为请求认 定合同无效的权利与请求撤销合同的权利性质是一样的, 都是因单方行为即可引起民 事法律关系的变更和消灭。请求认定合同无效的权利在本质上是一种形成权,其不应 当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而应当受除斥期间的限制。15 (2)肯定说 持肯定说的学者认为无效合同确认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其主要理由为: 第一、一切权利的行使都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 民法通则第 135 条规定“向 12 参见王利明: 关于无效合同认定的若干问题 ,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 年第 5 期,第 43 页。 13 参见余冬爱: 无效合同诉讼时效问题探析 ,载政治与法律2009 年第 1 期,第 133-134 页。 14 尹明: 确认合同无效有无时间限制 ,载民商法学2004 年第 12 期,第 107-108 页。 15 张耕、邓宏光: 无效合同性质之反思与重构 ,载求索2006 年 2 月,第 95 页。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7 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即对 当事人行使诉权的限制,符合法制社会“节制”的观念,有利于督促当事人积极行使 权利。据此,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都应受时效限制。 16 第二、在我国还未有统一的“民法典”的背景下, 民法通则充当了总则的角 色, 合同法是民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分则。而关于合同的诉讼时 效的问题,我国合同法中并没有特别的规定,所以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 的规定, 合同法应当遵循。纵观民法通则第七章和有关诉讼时效的法律法规, 对于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只有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70 条“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 、 管理 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 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17有明确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 关 于民事诉讼时效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 (下称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第 1 条规定。18 除此之外,再无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其他规定。既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无效合同的确 认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而且民法是私法,在私法领域“法无明文规定则不禁止”那 么无效合同的确认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而主张不受诉讼时效 的限制,既不符合法律规定,也没有法律依据。 第三、如果对主张合同无效的权利不加以时间上的限制,那么基于无效合同而产 生的所有法律关系就有可能处于悬而未决的不安状态,交易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对 主张合同无效的权利应该有一个期限的限制。19同时,如果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受诉讼 时效制度的限制, 就会为不诚实的当事人在时过境迁多年后借确认合同无效谋求不当 利益大开方便之门,它可以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机主动请求法院宣告合同无效。20这 样就为恶意诉讼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第四、合同的确认往往会导致财产返还、赔偿损失等一系列后果。我国目前仍有 16 参见吕伯涛: 适用合同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年 7 月版,第 306 页。 17 此点亦受理论界的质疑。质疑的观点认为,物权法已经确定了各类所有权平等保护原则,如果仍然针对国有非 经营性财产进行特殊保护,有违该原则。关于该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仍需要结合请求权的性质和诉讼时效的 立法目的进行分析。 18 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第 1 条规定: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 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 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 定的债权请求权” 。 19 参见庞小菊: 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刍议 ,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第 54 页。 20 参见丁广宇: 论缺乏过错因素不构成无效合同 , “中国民商法律网” 年 2 月 21 日。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8 大量无效合同存在,确认请求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也就意味着会有相当一部分给付 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这与诉讼时效制度的设立相矛盾。 2、关于两种学说的评价 (1)有关否定说 首先对于否定说的第一种观点,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第一、否定说认为无效合同的本质在于其违法性, 法院确认无效合同的效力只是 一个事实问题。笔者认为,无效合同的确认并不是一个事实问题,而是国家运用法律 对无效合同内容的否定性评价,是法律价值运用的结果。关于合同效力的根源,依法 律效力理论,合同设定的权利和义务是通过法律赋予的。单个的民事主体之间能够通 过签订合同的方式设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因为法律认为他们之间的共同意 志符合法律的规定,符合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且没有违背相关的社会秩序。法律是国家 意志的反应,国家通过法律维护社会的秩序或者创造某种秩序。因此,法律对合同的 效力的判断不是一呈不变的。因为法律在判断一个合同是否有效时,不仅要考虑到该 合同是否侵犯相关的利益,还要考虑合同是否会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财产交易是否 安全,也就是说法律既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又要兼顾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后者甚 至比前者更加重要。德国法学界拉伦茨指出: “在利益衡量中,首先就必须考虑于此 设计的一种法益较其他法益是否有明显的价值优越。 ”21 第二、无效合同的确认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并不代表法律对违法行为的承认。关 于诉讼时效经过的效力,存在着三种立法例和相关理论学说: 一是诉权消灭说。即时效届满则诉权消灭,而实体权利并不消灭。诉权消灭说分 为起诉权消灭说和胜诉权消灭说。前者认为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就不得再向法院提 出诉讼请求,但是这不排除对方当事人主动愿意履行债务。采这种观点的主要有法国 民法典22。胜诉权消灭说是指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要求法院依法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 的权利丧失。主要代表国家有匈牙利23。 二是实体权利消灭说。这种学说认为时效期间经过之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归于 21 杨少南: 论无效合同与诉讼时效的适用 ,载现代法学2005 年第 2 期,第 92 页。 22 法国民法典第 2262 条规定: “一切物权或债权的诉权,均经过三十年的时效而消灭,援用此时效无须提出 权利证书,他人亦不得对其提出恶意抗辩” 。 23 匈牙利民法典第 325 条规定: “时效完成的请求权,不能在法院强制执行” 。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9 消灭,权利人无权再接受义务人履行义务。采取这种立法例的国家有日本。24 三是抗辩权发生说。即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诉权和实体权利都不消灭,仅发生义 务人依时效规定拒绝履行义务的抗辩权。德国民法典、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和前苏联 1964 年苏俄民法典采用此种立法例。25 我国民法通则只对诉讼时效进行规定,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诉讼时效经过的 效力如何。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 138 条的规定: “诉讼时效期满,当事人自愿履 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我国诉讼时效经过的效力肯定不是实体权利消灭说。根 据我国法律的规定, 时效期间届满仅仅说明权利人请求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 利有丧失的可能性,而非实际丧失,即时效期间届满后法院并非绝对地不再保护权利 人的权利,如权利人有正当事由或者义务人放弃时效利益,权利人仍有可能实现其权 利。而胜诉权的丧失意味着法院不再审查正当事由,即使义务人放弃时效利益,权利 人也不可能获得权利,因此我国采取得也不是胜诉权消灭说。显然,我国法律采取的 是抗辩权产生说。 即诉讼时效经过, 权利人的实体权和诉权都是存在的, 并没有丧失。 只是义务人可以以时效经过为由拒绝履行权利人的请求, 义务人是否行使抗辩权由自 己的意思决定,法院不予干涉。 根据诉讼时效经过的效力,我们可以看出,无效合同经过诉讼时效并不当然变成 有效合同。只是相应的义务人对权利人主张的请求权享有了抗辩权。如果义务人主张 抗辩权,则法院会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但是这并不是肯定无效合同的效力,而是 完全基于诉讼时效的经过。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之一就在于鞭笞权利睡眠人。诉讼时 效期间经过,权利人不积极行使权利,那么义务人就享有了抵抗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权 利。各国的刑法中都有给犯罪行为规定一个追诉期限,追诉期限经过之后,法律便不 再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认为犯罪行为人的行为变成合 法的了。 经过追诉期限的犯罪行为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是基于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的 考量。就算在一般的侵权情况下,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如果权利人不积极主 张损害赔偿请求权,则其权利可能因为诉讼时效的经过而失去法院的保护。这时候侵 害者免于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我们同样不能认为他的侵权行为就变成合法行为了。 24 日本民法典第 167 条规定: “l、债权,因十年不行使而消灭,2、债权或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因二十年 间不行使而消灭。 ”其第 173 条规定: “下列债权,因二年不行使而消灭” 。. 25 德国民法典第 222 条第 1 款规定: “消灭时效完成后,义务人有拒绝给付的权利” 。2002 年德国债法现代 化法第 214 条替代了这一规定,但其第 l 款中仍保留了同样内容: “消灭时效完成后,债务人有权拒绝给付” 。台 湾地区民法典的规定与此相同。 1964 年的苏俄民法典第 87 条规定:“诉讼时效在起诉前过期, 是拒绝应诉的理由” 。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10 26同样,规定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也当然不会改变无效合同的违法 性质, 况且确认合同无效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也为后面无效合同被确认无效之 后产生的相关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起算做铺垫。如果无效合同的确认不适用诉讼时效, 当事人可以随时主张之,待合同被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无效后,相关请求权的诉讼 时效自合同被确认无效之时产生, 这样子对于合同无效后产生的请求权设定诉讼时效 期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往往是为了主张无效合同被 确认之后产生的相关请求权。 第三、从理论上来说,无效合同的确是自始、当然、确定的无效,法院可以依职 权积极的确认合同无效。 但是这与法院的 “中间人” 的角色相矛盾。 我国采取的是 “不 告不理”的原则。法院审理案件具有被动性。在我们现实的市场经济中,有大量的无 效合同存在,这些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如果不积极的向法院主张确认合同无效,法院便 无从知道市场中会存在这些无效合同。 所以否定说中主张无效合同的确认不需要当事 人的积极主张,法院可以随时依职权进行审查的观点与法院的地位、职能、原则都是 不符的,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第四、强调无效合同不应该受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因为无效合同的违法性。违法行 为一般包括三大类: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这 三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呈现递减趋势的。也就是说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最大, 行政违法行为次之,最后才是民事违法行为。关于犯罪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时效期 间我国法律都有明确的规定。27国家对于犯罪行为的处罚都规定了追诉期限,除了无 期徒刑和死刑外,追诉期限经过,其余的犯罪行为都不再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无效合 同的违法性远远小于犯罪行为,其更应该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如果认为确认合同无 效不应该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也就是合同成立之后任何时间都可以请求确认合同无 效,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行政违法行为经过二年、犯罪行为经过二十年就不再受法 律的追诉,而无效合同的确认却要永远接受法律的追究,这显然与法律体系中的统一 性和协调性原理相违背。 因此, 对于无效合同违法性的干预, 应当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26 方一青: 无效合同认定适用诉讼时效之思辨 ,载法制与社会2010 年第 2 期,第 65 页。 27 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 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行政处罚法第 29 条规定: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一、有关无效合同认定与诉讼时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争议 11 对于否定说的第二种观点, 即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应该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而应该受 除斥期间的限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也有不合理之处。除斥期间的客体是形成权, 而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并不是形成权。 形成权是指依单方意思表示就会引起法律关 系变更的权利。合同无效是自始、确定、当然的无效,无效合同的确认不会使双方当 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在实际的市场交易过程中,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并 不知道合同是无效的,无效合同经过法院的宣告而无效,合同的效力不能依单方的宣 告无效而无效,因此认为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是形成权的观点,不符合形成权的本质 特征。另外,我国法律中一般规定除斥期间为一年,由于可撤销合同以及效力待定的 合同往往只涉及到当事人或者小范围的第三人的利益, 规定一年的除斥期间对权利人 的利益的保护足已。但是无效合同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规定一年的除斥期间显 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2)有关肯定说 肯定说主要是从保护交易的稳定性以及民法通则中对诉讼时效的一些有关规 定,主张对无效合同的确认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但是笔者认为,无效合同是否适 用诉讼时效制度,归根结底是法律的正义价值与秩序价值之间的博弈,法的经济学原 理以及诉讼时效本身的一些基本理论。因此,单单从保护交易的稳定性以及现行法律 的明文规定这两点来说明无效合同的确认是否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是不充分的, 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法的价值、法的经济学原理以及从诉讼时效客体的源头说起, 故笔者将在下文重点论述我国合同法应该怎么样在众多法律价值中做出取舍。 二、无效合同确认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法理分析 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 12 二、无效合同确认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法理分析 通过上述对无效合同确认是否适用诉讼实效制度的学说比较和分析,笔者认为, 无效合同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理由如下: (一)无效合同确认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符合法的价值取向 在法律判断中经常包括价值判断,当法官决定采用类推适用的方式与否时,当法 官 “衡量” 相互冲突的法益或者利益时, 或者当法官考量生活关系的新发展及改变时, 他们都要以价值判断为基础。28关于诉讼时效,首先应当认识的一个问题是,对于一 个请求权时限问题的处理,不是一个单纯的应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而是一个 在充分考察法律价值取向基础上,判断如何适用以及适用到什么程度最合适的问题。 1、法的价值取向 法的价值是一个多元、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也就 是说一个国家的法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含有不同的价值内涵。 任何法律价值准 则和观念都是受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在这样的经济结构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制约 的。经济是基础,法律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传统社会中,经济发 展水平受亲缘等级的制约,比较落后,这时的法律价值也主要由相应的社会和文化价 值所决定。法律价值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法律的正义价值。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 社会分工也日益细化,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了自然经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摆脱传 统社会和文化的束缚,经济关系的变动带动了社会其他领域的关系的全面变革。人们 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秩序价值、效率价值日益凸显,甚至 成为主流价值观念。因此,现代法律的价值包括正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