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图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相图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相图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相图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相图分析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两组元在液态下完全互溶,在固态下有限互溶,并发生共晶反应时所构成的相图称作共晶相图。,共晶相图,相图分析相:相图中有L、三种相。,相区:相图中有三个单相区:L、;三个两相区:L+、L+、+;一个三相区:即水平线CED。,固溶线:溶解度点的连线称固溶线。,液固相线:液相线AEB,固相线ACEDB。A、B分别为Pb、Sn的熔点。,相图中的CF、DG线分别为Sn在Pb中和Pb在Sn中的固溶线。固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新固相的转变称作共晶转变或共晶反应。,共晶线:水平线CED。在共晶线对应的温度下(183),E点成分的合金同时结晶出C点成分的固溶体和D点成分的固溶体,形成这两个相的机械混合物:LE(C+D),共晶反应的产物,即两相的机械混合物称共晶体或共晶组织。发生共晶反应的温度称共晶温度。代表共晶温度和共晶成分的点称共晶点。,具有共晶成分的合金称共晶合金。在共晶线上,凡成分位于共晶点以左的合金称亚共晶合金;位于共晶点以右的合金称过共晶合金。,凡具有共晶线成分的合金液体冷却到共晶温度时都将发生共晶反应。,合金的结晶过程,含Sn量小于C点合金(合金)的结晶过程在3点以前为匀晶转变,结晶出单相固溶体,这种直接从液相中结晶出的固相称一次相或初生相。,温度降到3点以下,固溶体中的Sn过饱和,由于晶格不稳,开始析出(相变过程也称析出)新相相。由已有固相析出的新固相称二次相或次生相。由析出的二次用表示。,结晶过程中,各相溶质浓度(成分),各相的含量是多少?,室温下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随温度下降,和相的成分分别沿CF线和DG线变化,的重量增加。,由于二次相析出温度较低,一般十分细小。,合金室温组织为+。,成分大于D点合金结晶过程与合金相似,室温组织为+。,合金的结晶过程,共晶合金(合金)的结晶过程液态合金冷却到E点时,Pb和Sn同时饱和,发生共晶反应:LE(C+D)。,19.2,wt%Sn,温度,1,析出过程中两相相间形核、互相促进、共同长大,因而共晶组织较细,呈片、棒、点球等形状。,共晶组织形态,Pb-Sn共晶组织,在共晶转变过程中,L、三相共存,三个相的量在不断变化,但各自成分固定。共晶组织中的相称共晶相。,共晶转变结束时,和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共晶结束后,随温度下降,和的成分分别沿CF线和DG线变化,并从共晶中析出,从共晶中析出,由于共晶组织细,与共晶结合,与共晶结合,共晶合金的室温组织仍为(+)共晶体。,室温下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是多少?,E,合金的结晶过程,亚共晶合金(合金)的结晶过程合金液体在2点以前为匀晶转变。冷却到2点,固相成分变化到C点,液相成分变化到E点。,此时两相的相对重量为:,在2点,具有E点成分的剩余液体发生共晶反应:L(+),QE=QL,反应结束后,在共晶温度下、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温度继续下降,将从一次和共晶中析出,从共晶中析出。其室温组织为+(+)+。,过共晶合金结晶过程与亚共晶合金相似,不同的是一次相为,二次相为。室温组织为+(+)+。,Pb-Sn合金的结晶过程,组织组成物之间的差别主要在形态上。如、和共晶的结构成分相同,属同一个相,但它们的形态不同,分属不同的组织组成物。,组织组成物:组成合金显微组织的独立部分。,3、二元包晶相图,当两组元在液态下完全互溶,在固态下有限互溶,并发生包晶反应时所构成的相图称作包晶相图。,单相区:L、二相区:L+、L+、+三相区:L+(水平线PDC),在一定温度下,由一个液相包着一个固相生成另一新固相的反应称包晶转变或包晶反应。,水平线PDC称包晶线。,与该线成分对应的合金在该温度下发生包晶反应:LC+PD。,该反应是液相L包着固相,新相在L与的界面上形核,并向L和两个方向长大。,合金的结晶过程(1)包晶成分合金:匀晶包晶二次析出。室温组织为+II,(2)PD成分合金:匀晶包晶二次析出。室温组织为+II+II,(3)DC成分合金:匀晶包晶匀晶二次析出。室温组织为+II。,形成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稳定化合物是指在熔化前不发生分解的化合物(如Mg-Si系的Mg2Si和Fe-C系的Fe3C)。其成分固定,在相图中是一条垂线(代表一个单相区)。,分析方法:可把稳定化合物当作纯组元看待,将相图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分析。,单相固溶体的合金:性能随成分呈抛物线变化。,4、根据相图判断合金性能,相图机械性能的关系,共晶合金两相机械混合物的合金:性能与合金成分呈直线关系,是两相性能的算术平均值。,混=Q+QHB混=HBQ+HBQ(Q、Q为两相相对重量),形成稳定化合物的合金:性能-成分曲线出现拐点。,固溶体合金:液固相线间距越大、偏析倾向大,树枝晶发达,流动性降低,补缩能力下降,分散缩孔增加.共晶合金:结晶温度低,流动性好,缩孔集中,偏析小,铸造性能好。,相图铸造性能的关系,相图与铸造性能的关系,显微缩松,缩孔,使用性能与相图的关系,工艺性能与相图的关系,第三节铁碳合金相图,铁碳合金碳钢和铸铁,是工业应用最广的合金。,含碳量为0.02%2.14%的称碳钢含碳量2.14%的称铸铁。,一、Fe-Fe3C相图分析,组元:Fe、Fe3C,当碳在铁中的含量超过溶解度时,多余碳以Fe3C形式存在于铁碳合金,称为渗碳体。,Fe3C硬度高、强度低(b35MPa),脆性大,塑性几乎为零。Fe3C是一个亚稳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Fe3C3Fe+C(石墨),该反应对铸铁有重要意义。,碳在铁中的固溶度,铁素体,奥氏体,碳在-Fe中的固溶体称-铁素体,用表示。都是体心立方间隙固溶体。铁素体的溶碳能力很低,在727时最大为0.02%,室温下仅为0.008%。铁素体的组织为多边形晶粒,性能与纯铁相似。,铁素体,(1)铁素体:碳在-Fe中的固溶体称铁素体,用F或表示。,0.008%,0.02%,-铁素体,-铁素体,(2)奥氏体:碳在-Fe中的固溶体称奥氏体。用A或表示。是面心立方晶格的间隙固溶体。,组织为不规则多面体晶粒,晶界较直。强度低、塑性好,钢材热加工都在区进行。碳钢室温组织中无奥氏体。,奥氏体,奥氏体溶碳能力比铁素体大,1147时最大为2.14%。,特性点,2019/12/15,49,可编辑,特征线液相线ABCD,固相线AHJECF,三条水平线:HJB:包晶线LB+HJ,ECF:共晶线LCE+Fe3C共晶产物是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称作莱氏体,用Le表示。为蜂窝状,以Fe3C为基,性能硬而脆。,PSK:共析线SFP+Fe3C共析转变的产物是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称作珠光体,用P表示。,珠光体,珠光体的组织特点是两相呈片层相间分布,性能介于两相之间。PSK线又称A1线。,2.14,其它相线GS,GP固溶体转变线,GS又称A3线HN,JN固溶体转变线ES碳在-Fe中的固溶线。又称Acm线,2.14,相区六个单相区:Fe、Fe3C、L、七个两相区:L+、L+、L+Fe3C、+、+Fe3C、+、+Fe3C,L,L+,+,+Fe3C,+Fe3C,L+,L+Fe3C,+,三个三相区:三条水平线HJB(L+)、ECF(L+Fe3C)、PSK(+Fe3C),(一)工业纯铁(0.02%C)组织为单相铁素体(二)钢(0.022.14%C)高温组织为单相亚共析钢(0.020.77%C)共析钢(0.77%C)过共析钢(0.772.14%C),铁碳相图上的合金,按成分可分为三类:,2.14,二、Fe-Fe3C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三)白口铸铁(2.146.69%C)铸造性能好,硬而脆亚共晶白口铸铁(2.144.3%C)共晶白口铸铁(4.3%C)过共晶白口铸铁(4.36.69%C),2.14,工业纯铁的结晶过程1-2点间转变为,3-4点间,5-6点间,7点开始,从中析出Fe3C。,2.14,共析相图与共晶相图相似,共析线(PSK线)、共析点(S点)、共析温度、共析成分、共析合金(共析成分合金)、亚共析合金(共析线上共析点以左的合金)、过共析合金(共析线上共析点以右的合金)。,铁碳合金相图,共析反应的产物是共析体铁碳合金中的共析体称珠光体,也是两相的机械混合物(铁素体+渗碳体)。,与共晶反应不同的是,共析反应的母相是固相,而不是液相。固态转变过冷度大,因而共析组织比共晶组织细。,珠光体,共析钢的结晶过程,1-2点间转变为。到S点发生共析转变:S(P+Fe3C),全部转变为珠光体P。,共析刚结束时,珠光体中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称共析渗碳体。S点以下,共析中析出Fe3C,与共析Fe3C结合不易分辨。室温组织为P。,珠光体,室温下,珠光体中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是多少?,4,3,2,1,9,1-2:匀晶反应2-3:包晶反应3-4:匀晶反应全部转变为。,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1,4,到4点,由中析出。到5点,成分沿GS线变到S点,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珠光体。,温度继续下降,中析出Fe3C,由于与共析Fe3C结合,且量少,忽略不计。,4,利用平衡组织中珠光体所占的面积百分比,可以近似估算亚共析钢的含碳量:C%=P面积%0.77%(忽略中含碳量,P面积%=QP),共析刚结束时各相的含量为:,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重量为:,亚共析钢室温下的组织为F+P。在0.020.77%C范围内珠光体的量随含碳量增加而增加。,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1-2点转变为,到3点,开始析出Fe3C。从奥氏体中析出的Fe3C称二次渗碳体,用Fe3C表示,其沿晶界呈网状分布。,温度下降,Fe3C量增加。到4点,成分沿ES线变化到S点,余下的转变为P。,过共析钢室温组织为P+Fe3C。,含1.4%C钢的组织,Fe3C量随含碳量而增加,含碳量为2.14%时,Fe3C量最大。,室温下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室温下两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重量百分比:,共晶白口铁的结晶过程,合金冷却到C点发生共晶反应全部转变为莱氏体,共晶转变结束时,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C点以下,成分沿ES线变化,共晶将析出Fe3C。Fe3C与共晶Fe3C结合,不易分辨。,温度降到2点,成分达到0.77%,此时,相的相对重量:,在2点,共晶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珠光体,这种由,P与Fe3C组成的共晶体称低温莱氏体,用Le表示.2点以下,共晶体中P的变化同共析钢。,共晶白口铁室温组织为Le(P+Fe3C),它保留了共晶转变产物的形态特征。,室温下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亚共晶白口铁的结晶过程,合金在12点间析出。到2点,液相成分变到C点,并转变为Le。23点间从中析出Fe3C,一次的Fe3C被共晶衬托出来。到3点,转变为P。,亚共晶白口铁室温组织为P+Fe3C+Le。,室温下组织组成物相对重量百分比为:,12点间从液相中析出Fe3C,这种渗碳体称一次渗碳体,用Fe3C表示,呈粗条片状。到2点,余下的液相成分变到C点并转变为Le。,过共晶白口铁的结晶过程,2点以下,Fe3C成分重量不再发生变化,Le变化同共晶合金,其室温组织为Fe3C+Le。,含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0.8%C时,组织为100%P,钢的性能即P的性能。1%C,Fe3C为晶界连续网状,强度下降,但硬度仍上升。2.14%C,组织中有以Fe3C为基的Le,合金很脆。,亚共析钢随含碳量增加,P量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含碳量对工艺性能的影响切削性能:中碳钢合适可锻性能:低碳钢好焊接性能:低碳钢好铸造性能:共晶合金好,作出典型合金冷却曲线示意图二元合金冷却曲线的特征是:在单相区和两相区冷却曲线为一斜线。,分析Fe-Fe3C合金的结晶过程,由一个相区进入另一相区时,冷却曲线出现拐点:,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