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习作三口语交际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通过辩论,提高学生搜集资料、 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习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1.要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表现真情的美好和关爱他人的重要。2.要把事情发生的环境、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清楚地表达出来。3.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4.语言通顺、内容具体、人物鲜明、中心突出。口语交际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并参与辩论。来源:Zxxk.Com2.学会辩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3.通过辩论,提高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习作1.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的衬托。3.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口语交际【重点】来源:Z,xx,k.Com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间团结合作的精神。【难点】学会辩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主题鲜明,表达时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习作【重点】通过具体事例,运用本单元课文学到的习作方法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重点】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口语交际对于辩论,学生是初次接触,课前教师可适当讲解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运用反问,增强语气;辩论时说话要文明礼貌、大方得体、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根据辩论的话题可引导学生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说谎。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学课文,选好支持自己的事例。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由于学生情绪的高涨,辩论会可能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教师此时要成为辩论会主席,进行调控、指导。如,组织学生讨论,刚才的辩论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也可进行评选最佳辩手的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发挥出色的水平。二是引导学生善于倾听、接受别人合理的见解,不断完善对问题的认识。习作课前可引导学生留意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收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例。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王大爷几十年如一日打扫院子的公共卫生。教学时,可参考以下思路:1.组织学生讨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重要性,引出课题;2.读文中习作提示,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3.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回顾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4.指导学生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的描写抒发真情实感;5.给习作拟个题目;6.组织学生撰写并交流反馈。本次习作要求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在写之前,引导学生想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情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注意把事情写完整。【教师准备】1.搜集关于“哈尔滨停水事件”的图文或影像资料。2.提醒学生留意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收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来源:Zxxk.Com【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关爱”主题的例文一至两篇。2.搜集本单元课文中有关环境、心理、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3课时第课时口语交际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并参与辩论。2.学会辩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3.通过辩论,提高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重点】通过辩论,提高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难点】学会辩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主题鲜明,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来源:Zxxk.Com方法一 1.情景再现“哈尔滨停水事件”。2.事件回放。PPT出示: 2005年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发出公告,将从11月22日起对市区内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停水时间为4天。此公告发出后,哈尔滨市民纷纷抢购饮用水,一些商店饮用水断货。同时,群众中出现了松花江水源污染、哈尔滨将发生地震等传言,加剧了市民的恐慌心理。公告发出后,市民开始了大规模的抢购。当日下午,超市、批发部等处的交通也开始严重拥堵。当日午夜,省、市政府决定向媒体公布真相。22日凌晨,第二份公告发出,证实了上游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水污染的消息。为了方便居民储水,市政府在同日又发出了一个公告。针对这一事件,两天发布三个内容各异的市政府公告,对停水原因的解释发生了90度的转折。之后,市政府采取开井、调水等一系列应急措施,市民逃离哈市、抢购饮用水等恐慌行为渐渐平息。27日晚6时,哈市恢复了供水,省长带头喝了第一口水。至此,哈市危机宣告结束。设计意图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怎样让学生走进话题?我认为,空洞的说教肯定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交际情境,能让学生在听与说的互动过程中,培养参与意识,锻炼口语能力。方法二 明确要求,引入话题。1.读课本“口语交际”的内容,理解辩题。2.学生汇报口语交际的内容。3. PPT出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4.确定观点,准备辩论。先确定自己是持反对观点还是赞成观点,再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谎言,但谎言不一定都是善意的,以此勾起学生对辩论的兴趣。一、面对事件,有一说一。 1.交流:看了这样的新闻事件,你有什么想法呢?(自由交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来源:学.科.网2.探讨:你是否认同哈尔滨市政府的做法?试着说说你的理由。提示一:观点:认同。主要理由:市政府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引起广大市民的恐慌、骚动,并尽可能地行使政府职权,维护社会各行各业的正常与稳定。提示二:观点:反对。主要理由:政府应当以诚信为本,面对突发事件,不能隐瞒真相,更不能以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欺骗广大市民。3.小结:是要诚信,还是要善意的谎言?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理三分”。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场小小的辩论赛,正方辩题“讲诚信”,反方辩题“善意的谎言”。设计意图“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质。”这里的交流和探讨,重在让学生自由表达,既要根据新闻事件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又要在口语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交际素养。二、展开辩论,区分“谎言” 。1.明确要求。辩论前先确定自己是持赞成还是反对的观点,并选好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辩论时,要说清楚自己的观点,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并针对对方发言中的漏洞进行反驳。2.小组讨论。小组辩论以46人为宜,辩论时应做到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针对对方的发言进行反驳。设计意图通过辩论,让学生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3.全班辩论。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正、反双方分别推选四名选手参加辩论。提示:全班辩论时,老师要明确讲解辩论规则。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运用反问,增强语气;辩论时说话要文明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不可离开主题,挖苦、讽刺甚至攻击对方辩友。设计意图什么是辩论?怎样辩论?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明白辩论的基本要求,掌握辩论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引导学生就“讲诚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