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论文)叙事心理治疗视野中自我概念的转换与整合.pdf_第1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叙事心理治疗视野中自我概念的转换与整合.pdf_第2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叙事心理治疗视野中自我概念的转换与整合.pdf_第3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叙事心理治疗视野中自我概念的转换与整合.pdf_第4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叙事心理治疗视野中自我概念的转换与整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老毒罱 瑚年6 月j 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解密时间:年月 日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杀嗖另 川年易月r 日 底是对自我观的 么样的隐喻,都 治疗师都能清晰 无意识地受到所 现代心理治疗存在这样的预设,在千变万化的行为背后存在着一个作为人 的“自我 的稳定心理结构,它是各种心理过程的中心。当自我中存在着冲突 的力量,且长时间无法解决时,病态心理和行为就产生了。心理治疗的作用就 在于帮助当事人解决冲突,重新整合自我,使之处在理性的控制之下。从精神 分析到人本主义疗法无一例外的都是将人的自我内化为一种实体性存在的、稳 定的心理结构,进而通过各自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整来达到对当事人的治疗目的。 叙事心理治疗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疗法,它接受社会建构论和现象学。诠释学 的观点,认为自我并非精神实体,而是一种社会建构过程,在叙事治疗家看来, 自我乃是一种“叙事”行为,是当事人所说的“故事 。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在 说谎。当事人正是通过这种叙事或故事的过程把零零碎碎的经验组成有意义的 整体,并通过叙事的过程理解他的生活。因此,叙事和故事远非事件细节的陈 述和罗列,而是产生生活意义的方式方法。当当事人求助于治疗师时,大多数 情况下是他们已经无法把生活经验组合成连贯的整体。或者尽管他们有一个连 贯、紧凑的“故事 ,但是这个故事所反映的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主题。在这种情 况下,治疗师的任务是倾听当事人的“故事 ,从中发现当事人组合经验、产生 生活意义的方式方法,并帮助当事人建构一个积极的“故事 ,形成一个健康的 自我。叙事心理治疗正是由于这种建构意义、追寻价值、创造生活的独特性, 能够在以解决人的现实心理问题、提高人的心理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心理治疗领 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叙事心理治疗自我社会建构 a b s t r a c t s e l fi s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c o n c e p ti n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 h o wt h ec o u n s e l o rc o n s i d e r s t h es 仃u c t u r eo fs e l fa n dw h a tk i n do fm e t a p h o rt h ec o u n s e l o ru s e si ns e l f , a 1 1o fw h i e l l w i l lr e f l e c ti nt h em e t h o dt h a tt h ec o u n s e l o rc h o o s e si nc o n t a c tw i t ht h ec o u n s e l e e m a y b en o ta l lt 1 1 ec o u n s e l o r sc a ne x p r e s st h es 加c t u r ea n dk n o w l e d g eo fs e l fc l e a r l y , b u tc e r t a i n l yt h e ya l ec o n s c i o u s l yo ru n c o n s c i o u s l y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g u i d a n c eo f s e l f n et r a d i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i e sh a v es u c hk i n do fa s s u m p t i o nt h a tas t a b l e m e n t a ls t r u c t u r ea ss e l fe x i s t su n d e rt h ed i v e r s eb e h a v i o r s t h i sm e n t a ls t r u c t u r ei st h e c e n t e ro fa l lk i n d so fm e n t a lp r o c e s s e s 1 1 1 es i c km i n da n db e h a v i o ra p p e a rw h e nt h e c o n f l i c t i n gf o r c ee x i s t si nt h es e l fa n dc a n n o tb es o l v e df o rl o n g 1 1 1 ee f f e c to f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i st oh e l pt h ec o u n s e l e es o l v et h ec o n f l i c t ,r e a d j u s tt h es e l fa n dp u ti t u n d e rt h ec o n t r o lo fs e n s e n a r r a t i v e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d i f f e r sf r o m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i e s n a r r a t i v e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o r i g i n a t e sf r o ma u s t r a l i aa n dn e wz e a l a n di nt h e8 0 so ft h e2 0 t h c e n t u r y i ti sc r e a t e db yt h ef a m i l yp s y c h o t h e r a p i s t sm i c h e l e 咖t ea n dd a v i de p s t o n n a r r a t i v e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t a k e st h ev i e w p o i n t s o fs o c i a lc o n s t m c t i o n i s ma n d 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 - h e r m e n e u t i c s i tc o n s i d e r ss e l fa sap r o c e s so fs o c i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s t e a do fam e n t a le n t i t y t h en a r r a t i v ep s y c h o t h e r a p i s t sc o n s i d e rs e l fa san a r r a t i v e p r o c e s so ras t o r yt h a tt h ec o u n s e l e et e l l s t i l i sd o e s n tm e a nt h a tt h ec o u n s e l e ei s l y i n g t h ec o u n s e l e ej u s tc o m b i n e st h es c a t t e r e de x p e r i e n c e sa saw h o l ea n d c o m p r e h e n d sh i s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st h r o u g ht h ep r o c e s so fn a r r a t i v eo rs t o r y t h e r e f o r e , n a r r a t i v eo rs t o r yi 8 1 1 tan a r r a t i o no re n u m e r a t i o no ft h ee v e n td e t a i l s b u taw a yt o p r o d u c et h em e a n i n go fl i f e w h e nt h ec o u n s e l e es e e k sh e l pf r o mt h ec o u n s e l o r , h e c a n n o tc o m b i n eh i s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sa sac o h e r e n tw h o l eu n d e rm o s t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o ra l t h o u 曲h eh a sac o h e r e n ta n dc o m p a c ts t o r y , t h es t o r yr e f l e c t sat h e m e w h i c hh e d o e s n tl i k e u n d e rt h i s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 t h ec o u n s e l o r st a s ki st ol i s t e nt ot h e c o u n s e l e e s s t o r ya n df i n do u tt h ew a yw h i c ht h ec o u n s e l e eu s e st oc o m b i n e e x p e r i e n c e sa n dp r o d u c el i f em e a n i n g s f u r t h e r m o r e , t h ec o u n s e l o rh e l p st h e i i i i i 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第一章绪论l 一、选题的缘由1 1 1 1 叙事心理治疗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1 1 1 2 自我概念在心理治疗中的特殊地位2 二、论文的总体框架3 第二章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5 第一节叙事心理治疗的产生背景5 2 1 1 时代的召唤:社会文化变迁导致的自我分裂”5 2 1 2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导引:叙事心理治疗的哲学渊源“6 第二节叙事心理治疗的产生和发展8 2 2 1 建构主义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8 2 2 2 进入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隐喻1 0 2 2 3 福柯的后现代权力哲学”1 2 2 2 4 叙事心理治疗的产生与发展一1 3 第三章叙事心理治疗的主要观点1 6 第一节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1 6 3 1 1 语言建构了现实1 6 3 1 2 “问题”是一种叙事”1 7 3 1 3 个体叙事主流叙事之间的冲突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 8 3 1 4 治疗师与来访者是互主体关系1 9 第二节叙事心理治疗的程序与技术1 9 3 2 1 外化问题2 0 3 2 2 寻找例外”2 l 目录 3 2 3 善用文本2 2 3 2 4 重构故事“2 3 第四章现代心理治疗中自我概念的叙事渊源2 4 第一节现代心理治疗中的自我概念”2 4 4 1 1 人性层面的自我概念“2 4 4 1 2 人格层面的自我概念”2 4 4 1 3 自我意识层面上的自我概念”2 5 4 1 4 对传统心理学中自我概念的总结2 6 第二节“自我”的叙事渊源2 7 第五章叙事心理治疗模式下的自我概念3 0 第一节建构、关系与对话的自我:建构主义的取向3 0 5 1 1 建构的自我3 0 5 1 2 关系的自我3 1 5 1 3 对话的自我3 2 第二节叙事的自我:现象学诠释学的取向3 3 第三节思考与总结( 代结语) “3 5 参考文献3 7 致谢3 9 个人简历4 0 v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叙事心理治疗诞生于上世纪8 0 年代,创始人和代表者是澳大利亚临床心理 学家麦克怀特( m i c h a e lw h i t e ) 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 d a v i de p s t o n ) 。 它是后现代主义思潮渗透到临床心理学领域产生的结果。所谓叙事心理治疗, 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生活故 事,并以此为契机重新建构生活意义、唤起当事人内在力量的过程。 我一直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怀有浓厚的兴趣。但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流派中 的一些理念和技术是我难以接受和感到困惑的。咨询师在无能为力的来访者面 前是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专家,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决定来访者以后的生活。 但究竟是抑郁症还是强迫症,究竟是儿时的痛苦经历还是错误的认知方式完全 取决于现代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及咨询师的专业背景,来访者对此只能被动接 受。在导师的指引下,我结识了叙事心理治疗。不揭疮疤,不作诊断,用积极 的新故事去代替消极的i e l 故事,来访者在自己身上找到了打败问题敌人的力量, 来访者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这样一种轻松、平等而又有效的治疗方法解 除了我的疑惑,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除了对叙事心理治疗理论本身的兴趣, 我更关心它对自我概念的独特解读。心理治疗说到底是对自我的治疗和整合,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心理治疗领域自我概念的理论梳理,以及叙事心理治疗内 部关于自我概念的不同立场的比较,来展示叙事心理治疗的独特魅力。 一、选题的缘由 1 1 1 叙事心理治疗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2 0 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批判现代西方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 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这股思潮渗透到心理学中,产生了以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 后现代心理学。这种取向反映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便是包括叙事心理治疗 在内的一系列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的诞生。1 9 9 0 年,澳大利亚的麦克怀特及 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合作出版了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 ( n a r r a t i v em e a n s t ot h e r a p e u t i ce n d s ) 一书,被认为是叙事心理治疗诞生的标志。 同时,在当代叙事心理治疗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不同的叙事取向以现 第一章绪论 象学诠释学为哲学根基的叙事心理治疗,从而在对传统心理治疗叙事性整合的 过程中形成了叙事心理治疗运动的另一股力量。它并不完全赞同建构主义否定 绝对真理的相对主义立场。不少学者如保罗柯利、帕金豪思( p o l k i n g h o m c ) 、 卡尔( d a v i dc a r r ) 等人,都注重原初经验的真实性和人生意义的超越性,强调 文化建构所依据的普遍性,以及人类的共同命运和目的,因而与超越主义和世 界性范围的精神文化传统相契合。 以社会建构论和现象学诠释学为哲学基础的叙事心理治疗对“自我 概念 进行了不同于传统心理治疗的新的解读,不作诊断,不对问题追根溯源,不把 来访者看成“病人,而是把来访者看成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目标是帮助来访 者以一种新的言说方式来描述他们的经历,回归于现象学的本质,并重新诠释 生活事件,赋予生活新的意义。对来访者及其经历的充分尊重,对人的社会性 和现实性的强调以及积极的治疗取向等优点加之新颖独到的理论内涵使叙事心 理治疗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和青睐。国外的很多临床研究也证明了叙 事治疗的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叙事心理治疗强调尊重地倾听和言说,关注“自我 建构的不同方式,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叙事心理治疗己经不仅仅是一种疗法或技术,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政治立场,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心理学家对叙事心理治疗的 重视,以及叙事心理治疗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1 2 自我概念在心理治疗中的特殊地位 “自我”是心理治疗和咨询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咨询师怎样看待自我的组 织,在自我方面使用什么样的隐喻,都会反映在与当事人接触时所选择的方法 上面。或许并非每一个临床专家都能清晰地表达自我概念的结构和知识,但是, 他们的确是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所接受的自我概念的指导。因此,探讨叙 事心理治疗视野中自我概念的转换与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和积极的实践意义。 传统的心理治疗虽然在治疗理念和治疗方式上千差万别,但实质上却存在 着同样的预设:在千变万化的行为背后存在着一个作为人的“自我”的稳定心 理结构,它是各种心理过程的中心。当自我中存在着冲突的力量,且长时间无 法解决时,病态心理和行为就产生了。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患者 解决冲突,重新整合自我,使之处在理性的控制之下。 2 第一章绪论 叙事心理治疗不同于以往的各种传统治疗方法,因为叙事心理治疗是诞生 于后现代思潮下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深深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 而认为自我并非精神实体,自我乃是一种“叙事 的过程,是患者所说的“故 事”。而叙事和故事远非事件细节的陈述和罗列,而是产生生活意义的方式方法。 当患者求助于治疗和咨询专家时,大多数情况下是他们已经无法把生活经验组 合成连贯的整体,或者尽管他们有一个连贯、紧凑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所 反映的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临床专家的任务是倾听患者的 “故事”,从中发现患者组合经验、产生生活意义的方式方法,并帮助患者建构 一个更为积极的“故事 ,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由此,本文试图从自我的 叙事性角度深入探讨叙事心理治疗,并通过进一步阐释叙事治疗积极效果背后 的理论基础,对叙事心理治疗做出更为深入的理解。 二、论文的总体框架 任何一种理论或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历史文化的烙印。本文第一章 的第一节“心理治疗与咨询领域的叙事思潮 介绍了促使叙事心理治疗产生的 社会背景和哲学背景。第二节“叙事心理治疗的产生和发展”介绍了社会建构 论、叙事理论和福柯的后现代权力哲学对叙事心理治疗产生的直接促成作用, 以及叙事心理治疗从家庭治疗中产生的过程和发展现状。 本文第二章系统介绍了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的程序与技术。第 一节“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 介绍了叙事心理治疗对于实际治疗操作中语 言的作用、心理问题的性质与产生原因、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这四类问题持 有的与传统心理治疗不同的看法。叙事心理治疗认为语言的作用在于建构现实 而非反映现实,心理问题是一种叙事而非客观实在,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个 体叙事与社会主流叙事之间产生了冲突并非个体心理发生紊乱、分裂的结果, 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是主体间的平等关系而不是传统的主客体关系。第二节 “叙事心理治疗的程序与技术 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介绍了叙事心理治疗所特 有的治疗技术,分别是问题外化、发现例外、善用文本与重构故事。“问题外化” 是叙事心理治疗最具特色的技术,它是通过独特的问话方式帮助来访者把自己 与问题分离,从而清楚地看到人与问题地交互影响;“发现例外”就是帮助来访 者在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层面上寻找生活中不受或成功抵制当前问题困 扰的积极生活时间即“独特的结果 ,使来访者从中看到希望与自己的力量,为 3 第一章绪论 建构积极的新故事打下基础;“善用文本介绍了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叙事心理治 疗师是如何灵活广泛地使用各种文本的;“重构故事 是指当来访者在治疗中不 断发现那些积极的例外事件并重新唤起内在力量,他就可以为自己建构一个新 的生活故事,这个故事是积极美好的,是没有受到问题困扰的,新故事的产生 也意味着现实生活将向积极的方向改变。从而达到了叙事治疗的目的。 第三章和第四章作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分别对从现代心理治疗到叙事心理 治疗的自我概念的转变,以及两种叙事心理治疗模式的自我概念进行了系统的 分析和阐述。其中,第三章“现代心理治疗中自我概念的叙事渊源”,首先论述 了现代心理治疗中的自我观;在第二节“自我的叙事渊源 中,从叙事心理学 的视角分析梳理了传统心理治疗中曾出现过的关于自我的叙事理论。第四章“两 种叙事心理治疗模式下自我概念的转变与超越”,分别介绍了以建构主义为哲学 基础的叙事心理治疗立场关于自我的论述,和以现象学诠释学为方法论基础的 叙事心理治疗模式关于自我的研究。第三节“思考与总结( 代结语) 根据本 人对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解与把握,和对自我概念从传统到后现代主义的梳理, 对叙事心理治疗做出总结与评价。 4 第二章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 第二章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 第一节叙事心理治疗的产生背景 2 1 1 时代的召唤:社会文化变迁导致的自我分裂 从现代到后现代、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更替,最显著的标志是信息 技术的高速发展。继丹尼尔贝尔1 9 5 9 年首次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之后, 人们开始广泛使用“后 一次来称呼这个正在来临的新的时代。尽管目前对什 么是“后现代”、“后现代社会 、“后现代主义 尚未达成共识,但学界对 后现代的重要特征知识和信息爆炸的认知却惊人地一致。信息技术,特别 是计算机技术的日臻完善使当代社会日益进入技术饱和、知识饱和与信息饱和 的饱和社会1 。 然而,最重要的特征是关系的饱和。在传统社会,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 局限于家庭、邻居和同事等很小的范围内。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一个人的工 作环境不再是一个办公室或小小的工厂、农场,而是跨地区、跨国甚至跨洲际 的。小圈子里的社会关系已经成为历史。随着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职业 和不同角色的人在我们眼前的闪现,我们介入其中的关系无论是数量还是形态 都急剧增长。而几乎每一项重大技术的发展,都使我们面对更多的人,都将人 与人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从而导致以前不曾有过大量关系的发生,同时也导 致了旧的关系模式的改变。 现代文化中,人的自我具有内在的统合的特点,不同性质的心理特征或特 质之间互相整合,形成完整动态的人格统一体。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的 自我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异质性甚至相互矛盾的人格特征。自 我内部同时存在多种不协调的声音,打破了现代自我对同一性的承诺。人始终 处于不断地建构和重构的过程中,每一种真实的自我都面临自反性的质询,最 终不得不为另一种同样真实的自我让路。无论对于现代浪漫主义还是科学主义 的自我观而言,这种后现代的自我的混合都是无法想象的。心理学作为一门研 究人的学问,必然会追随研究对象的“人 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叙事心理学的 产生正是这样一种变化,它立足于后现代饱和社会中人性的转变,是对后现代 1 杨h 盯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6 4 7 5 第二章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 心理的探究与诠释。 2 1 2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导引:叙事心理治疗的哲学渊源 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是当代哲学和社会理论向心理学渗透的 结果,它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叙事转向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 是库恩的范式论;二是现象学;三是诠释学。 2 1 2 1 范式论:后现代主义的启蒙 库恩在1 9 6 2 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驳斥了实证主义的通过经验 证实而逐渐累积事实和发现的科学进步模式,认为科学发展的形态是范式的变 更,即一个理论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的“范式革命 。所谓范式,是从事某一种 科学活动的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守的研究“模型 。它包括共同体成员共有的 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和方法等,是科学家共同体从事科学活动的共有信念 和价值标准,也是科学家共同体的集团心理结构。库恩指出,科学研究总是在 范式的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的发现和科学的事实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于特定 范式的,范式决定了哪些研究发现是科学事实,哪些研究发现不是事实;在前 一个范式中构成科学事实的,在后一个范式中可能就不是事实了。库恩的范式 论观点表明了事实的相对性。 范式论对叙事心理学的影响,首先在于它以“范式优先 强调科学知识的 社会文化制约性,从而对于科学心理学中的经验主义、客观主义形成冲击,为 叙事心理学的批判现代心理学的心理观、自我观、知识观等提供了思想武器。 既然科学不是对事实的客观反映,而是“范式 的产物,那么,科学就失去了 “真理的光环,与宗教信仰、世俗观念别无二致。同时,范式论倡导“视角 主义 、“相对主义 观念为叙事心理学消除不同理论和研究取向之间的矛盾, 摆平和理顺各种理论和研究取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视角和可能性。 2 1 2 2 现象学: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叙事心理治疗的主要特征是对主客思维的批判与超越。科学世界观是主客 思维的典型代表,它是将外在于主体的周围世界对象化,在主客关系中展开对 对象世界的研究。孔德倡导的实证主义哲学就是采取了这样一种科学世界观, 它强调观察、描述和分析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这些受到了现象学的强烈批评, 胡塞尔的精神现象学受到康德先验哲学的影响,强调人的意识对经验现象的构 造作用。胡塞尔认为,实证主义不懂意识对经验现象的能动的构造作用,不懂 6 第二章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 只有通过意识的能动活动将经验现象的不同方面综合起来,经验世界才能向人 们呈现意义,而仅仅强调被动的客观观察、描述和统计,流于对经验现象的表 面认识,导致理论思维的浅薄。 胡塞尔晚年提出“生活世界观”。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指人们生活于其 中的现实的世界,是人以自主的地位、自主的意识和自主的选择同其它具有同 样自主性的人进行交往的世界。在其中展开的是“主体间关系”,而不是科学世 界观中人与认识、征服、控制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生活世界”是主客体统 一的现实世界。胡塞尔指出,超越于人之外独立存在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他 的“生活世界就是要把外在独立于人的自然的世界( 客观) 和抽象的概念世 界( 主观) 统- - n 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来。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观为起点,当代 西方哲学开始发生重大转向,其主要特征是以超越主客关系,主张人与世界的 一体为旨归。 在现象学的生活世界观的引导下,加芬克尔的常人生活方法论对当代人文 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常人生活方法论不仅把社会科学研究的对 象由客观的社会现实转向主客一体的日常生活世界,而且主张用普通人处理日 常生活的方法、人与人交往互动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学家不再是站在 研究对象之外的观察者、描述者和分析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常人 。与此同 时,社会科学自身放弃了作为客体对立面的主体或反映者的地位,转而成为社 会互动的参与者2 。常人生活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者与 研究对象的关系、社会科学理论自身的性质等问题的新认识,几乎被叙事心理 治疗全盘吸收,成为其思想和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1 2 3 诠释学:从狄尔泰到伽达默尔 诠释学经历了从狄尔泰的方法论解释学到迦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发展。 狄尔泰认为诠释学不仅是正确理解文本、著作的有效手段,而且是研究历史、 社会,进入人的精神世界,获取人文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他强调人文科学与 自然科学的区别,认为自然科学借助观察的方法,说明外在于人的客观物质现 象,而人文科学则必须借助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描述文本隐含着的作者的内心 世界。狄尔泰的解释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对后现代心理学产生的促进作用主要体 现在它对于人文科学中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批评。 迦达默尔的解释学则彻底摒弃了主客关系的思维模式,他的“理解已经 2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4 6 - 5 0 7 第二章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 不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主观意识活动,不是人获得知识和真理的方式,而是人类 生存的基本方式和条件。而解释是解释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意义是在对话途 中生成或建构出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发现和 彰显隐含于其中的人的存在方式,而不是探索任何所谓的客观真理,这一点直 接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叙事心理治疗所吸收。 第二节叙事心理治疗的产生和发展 在心理学内部,后现代主义思潮从三个方面为叙事心理治疗的产生提供了 最直接的思想来源,首先叙事疗法直接借鉴了建构主义思想,从而使咨询师和 治疗家在看到社会对个体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建构的同时,看到了改变案主自我 的多种可能;其次,以j 布鲁纳( j b r u n e r ) 的人性化叙事隐喻为代表的叙事理 论,对传统心理治疗进行了反叛和超越,为咨询师和治疗家提供了自我组织与 意义改变的具体方式,以“讲故事 的方式进行咨询与治疗过程得到了认可和 创新;第三,福柯对现行医疗、教育和统治结构的后现代分析,则启发和鼓舞 着咨询师和治疗家脱离主流价值观即主流叙事的束缚,努力开拓全新的、更关 注案主本身的叙事方式,从而帮助案主解决所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追求更 符合个体需求的生活方式。正是这三种理念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兴起与实 践,使得这一领域诞生了独立的叙事疗法。 2 2 1 建构主义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 以格根( g e r g e n , k ) 、海尔( h a r r e ,r ) 和肖特( s h o r t e r , j ) 为代表的三种形态的社 会建构论心理学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他们的基本主张包 括以下三个方面3 :第一、知识不是经验归纳的产物。所有的知识皆为一种社会 建构,是置根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是人们在社会人际 交往中“发明 的,而不是通过所谓的客观方法“发现 的。知识和知识的对 象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更不是“反映和被反映 、“表征和被表征 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同时,建构是社会 性的,并非个体的、内在的。人际互动、社会协商、共同意识决定了知识和知 识的类型。第二,实在( r e a l i t y ) 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所谓的心理现象,包括意识、 情绪、认知等并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某个地方,而是一种社会文 3 叶浩生第二次认知革命与社会建构论的产生心理科学进展,2 0 0 3 ( 1 ) :3 2 8 第二章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 化的、语言的建构。所以,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格、态度、情绪、认 知等并非一种内在的实在。并不存在一个超越历史和文化的内在的意识和心理 结构。所谓的实在、精神实体只不过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建构。第三,语言并非 具有确定意义的透明的媒介,也并非表达思维内容的中性的工具。作为“能指 的名称和作为“所指的实体之间并不是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关系是 人为的、偶然的。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来看,语言是先在的,能指并非仅仅具 有命名功能,它同时具有规范作用,规定了人们认识的方式,限定了思维的方 向。它为我们认识世界和自己提供了范畴和分类的方式,使我们能对意识和心 理进行分类,并用于解释新的经验。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元理论,建构主义 对心理学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促成了叙事心理 治疗在心理学内部的生成: 1 、心理疾病的根源:从本质论到建构论 建构主义使得人们对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源的理解发生了革命性 的转变。传统心理治疗相信,千变万化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本质,认 为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主体的知识是对客观物 质世界的反映和表征。具有这种倾向的心理学家把病理心理作为一种客观实在, 认为案主的所有症状都源于这种病理心理,病理心理因而成为案主的本质和症 状的原因。治疗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经验手段发掘出它的存在,找到解决问 题的方法,消除症状,拯救案主。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 话语的“精神实在 ,所谓心理现象是建构出来的。因此,所谓的“心理疾病 、 “心理失常、“心理问题”,不过是现代心理治疗通过某些话语程序合法地制造 出来的,它们构成了这一学科和行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且与社会文化 和政治经济因素挂钩,从而成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2 、心理治疗过程的核心:意义的重新建构 意义制造是建构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过程。社会建构论否定了“事实 和 “规律”的客观性。这一理论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但只存在于个人之外,并 不对人产生直接影响;真正对个人起作用的,是个体所体验到的世界。也就是 说,意义并不内在于客观事件之中,不是客观事件在人脑中的机械反映,而是 个体的主观建构,只有这种被个体所接受和认可的意义,才是真正对个体发生 作用的东西,并且实实在在地制约着人类的心理与行为。同时,个体的意义建 构往往受到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价值因素的制约。处于社会主流地位的 价值观限制和影响着个体的意义建构方式,甚至与个体本身喜欢或适合的意义 9 第二章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 建构方式相冲突,这就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治疗的核心过程,就不 是研究和强调所谓的客观心理现象和规律并以此改变“病态”的心理与行为, 而转变为对主观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以探索更符合个体本人的意义制造方式。 治疗师与案主之间的对话过程,就是双方的共同合作,探讨新话语、建立新思 维的建构过程。当人们对问题意义的理解发生变化,而以一种新的、符合案主 个人实际情况的意义体系取代原有的、压制个体思维方式的意义体系时,问题 就不成为问题,治疗也就可以宣告成功了。 3 、治疗师与案主关系的转变:从专家指导到共同合作 建构主义思想的引入还导致了心理治疗中对医患关系看法的革命。在传统 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是以专家的身份出现的。案主本人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 一个被分析者和执行建议者,是一个待治疗和待帮助的对象。尽管治疗师出于 达成疗效的目标,会表现尊重和接纳案主,但这更多是只是作为一种职业道德, 双方的关系本身并不是治疗过程的核心要素。建构主义否定了科学知识的客观 性和权威性,这也就相当于解除了治疗师的“专家 地位。在治疗过程中,案 主并不是治疗师手中的棋子,被动地接受后者的分析并执行后者的意图,而是 具有重新制造意义之巨大潜能的主观能动者。通过与治疗师的能力合作,他们 可以自发地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是治疗师帮助案主重新建构思想观 念和信仰体系,案主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同时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 的过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建构新的意义体系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意义总 是产生于一定的关系过程,没有关系,也就不可能产生意义。 2 2 2 进入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隐喻 较早在心理学领域提倡叙事思维的是心理学家萨宾( t h e o d o r es a r b i n ,1 9 1 1 - - 2 0 0 5 ) 。1 9 8 3 年,在叙事是心理学的根隐喻( t l l e n a r r a t i v e a sa r o o t m e t a p h o r f o rp s y c h o l o g y ) 一文中,他借用了哲学家佩珀的“根隐喻 ( r o o tm e t a p h o r ) 4 的 概念,认为心理学的根比喻就是叙事,叙事是事件的基本组织原则。在叙事 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中萨宾第一次提出了“叙事心理学”的概念, 并明确提出:“人类思考、知觉、想象以及进行道德抉择都是依据叙事的结构。” 5 ,并主张用叙事范式代替传统的实证范式。该书的出版也标志着叙事心理学的 4 佩珀( p e p p e r , 1 9 4 2 ) 区分现代社会的四大根隐喻:形式论( f o r m i s m ) 、机械论( m e c h 柚i s i l l ) 、机体论 ( o r g a n i c i s m ) 和情境论( c o n t c x t u a l i s m ) ,其中情境论根隐喻为萨宾所接受和发展,认为叙事就是情境论 的表现形式,它更适于解释人类世界的复杂性。 5 转引自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6 1 5 1 1 0 第二章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 诞生。不过,当时萨宾的叙事思想的影响范畴在局限心理学理论和研究领域, 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界影响甚微,最早直接影响了后来诸多叙事治疗家的,是来 自于人类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 j e r o m eb r u n e r ) 的叙事理论。 在1 9 8 6 出版的代表作现实的心灵、可能的世界( a c t u a lm i n d s ,p o s s i b l e w o r l d s ) 一书中,布鲁纳划分了组织经验、建构现实的两种方式6 :一是范式模 式( p a r a d i g m a t i cm o d e ) ,或逻辑科学思维( 1 0 9 i c s c i e n t i f i cm o d e ) ;二是叙事模 式( n a r r a t i v em o d e ) 。范式思维实际就是逻辑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的思维观,认 为人类依靠严谨的理性分析、逻辑证明和实证观察来探索世界,人们像科学家 一样构想规则和理论以解释世界,关注的是普遍性而不是特殊性,并寻找客观 数据来验证其论断。世界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被这种思维排除在外,人们获得 的是对某一现象唯一的、形式化的理论解释;虽然对同一现象可能存在不同解 释,但最终的标准解释( 即真理) 却有且只有一个。叙事模式处理的却是人类 行为的意图,它植根于特殊的经验和情境进行思考,体现为故事、戏剧、传说 等。它追求不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一级一级地不断抽象,而是对日常生活的 顿悟。对同一现象的某一叙事不排斥其他方式的叙事,它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 的,依具体的人与情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意义。在叙事过程中,人们建构生活 其中的心理与文化事实。 此后,布鲁纳又提出的民俗心理学( f o l kp s y c h o l o g y ) 的概念,认为意义 ( m e a n i n g ) 应当成为人类心理学( h u m a np s y c h o l o g y ) 的核心概念。布鲁纳认 为,要了解一个人,就必然了解其意向状态( i n t e n t i o n a ls t a t e ) 如何塑造其经验 和行为,而对这种意向状态的了解又只能通过参与文化符号体系而达成。真正 塑造了人类生活和人类心灵的从而赋予行为意义的,是文化而不是生理。文化 通过其符号体系,即语言和话语模式,提供了对社会生活的逻辑和叙事表达及 共同生活的形式。民俗心理学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现实的解构,而其用以解构世 界的工具就是叙事。叙事是民俗心理学的本质和力量所在7 。 布鲁纳的观点直接影响了叙事疗法的创立者怀特( m i c h a e lw h i t e ,1 9 4 8 2 0 0 8 ) ,后者曾多次引用其著作作为自己治疗实践的理论基础。民俗心理学的概 念也为怀特所接受,他将自己的叙事疗法视为对民俗心理学的实践,以叙事为 文化载体( v e h i c l eo fc u l t u r e ) ,其任务就在于通过对意向状态的理解和解构,挖 掘出不同的生活意义,叙述出不同的生活故事,从而赋予其“个人能动性 6 b r u n e t , j 19 8 6 a c t u a lm i n d s ,p o s s i b l ew o r l d s c a m b r i d g e , m a :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9 8 6 11 4 3 7 b r u n e r , j a c t so f m e a n i n g c a m b r i d g e :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9 9 0 3 3 - - 6 5 1 1 第二章心理治疗领域的叙事思潮 ( p e r s o n a la g e n c y ) ,改变个体的生活观和价值信念,帮助个体追求更符合自身需 求的生活8 。而其他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则在怀特的引介下,在不同维度 上应用了布鲁纳的思想及其他叙事心理学理念,促成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叙事 转向。 2 2 3 福柯的后现代权力哲学 福柯的权力系谱学以翔实的分析说明了权力是如何渗透到学校、监狱、医 院等机构及社会科学中,同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