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法 律律 硕硕 士士 专专 业业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 the confirmation of 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defective contribution 作 者 姓 名: 董红琳 指 导 教 师: 侯东德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1 内容摘要 股东资格确认不是只出现在股东资格确认的案件里,也会出现在股权转让、 股东出资责任、股东权利行使等案件里。解决这些案件的前提就是确定股东资格 的有无。出资是公司财产的来源,是公司资本稳定的保障,也是公司股东的基本 义务。 但是出资并不是取得股东资格的必要条件, 瑕疵出资人可以取得股东资格。 瑕疵出资包括完全不出资和不适当出资。无论瑕疵出资表现形式如何,只要瑕疵 出资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公司股份,且有相关文件如股东 名册、 股份凭证、 公司章程等加以证明, 就能取得公司股东资格, 成为公司股东, 行使股东权利。但是,瑕疵出资股东行使股东权利并不是没有限制的,例如新增 资本优先购买权、股份转让权、表决权都应受到限制,以此来保护公司的正常运 作, 足额出资人的利益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瑕疵出资还涉及到股权转让效力及 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足额出资股东和公司债权人承认承担的问题。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问题。 从安达巨 鹰公司与首都国际公司、 协和健康公司股东确权赔偿纠纷上诉案的案例焦点上出 发,分析本案涉及的法律,包括瑕疵出资的认定,瑕疵出资与股东资格,瑕疵出 资与股东权利,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及瑕疵出资责任承担,进而对本案进行案例分 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及法律的分析,提出完事意见,使得瑕疵出资所涉及的问 题能够得到完善的解决。 本文的重点是瑕疵股东资格的认定、瑕疵出资股东权利的限制、瑕疵股权转 让的效力及瑕疵出资股东的责任承担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确认股东权利的限制范 围。 通过对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的分析, 提出几条完善瑕疵出资相关问题的建议, 为公司立法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瑕疵出资;股东资格;股权限制;股权转让;责任承担 1 abstract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shareholders not related with the 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 but related with the transfer of stock、the obligation、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to solve the problems, we must confirm the 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 firstly. because ,its the key to solve the related problems. investment is the source of the property of the company, is the company capital security, basic duty is also a shareholder of the company.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but not investment and acquisition of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the shareholders can obtain the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includes no contribution and inadequate investment. no matter how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forms, as long as the shareholders have the capacity for civil rights, obtain the shares of the company through the legal way, and the relevant documents such as the register of shareholders, stock certificate,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the company to prove, can obtain the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to become shareholders,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however, the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of shareholders to exercise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and not without limitations, such as the new capital of preemptive right, the right of transfer of shares, voting right should be restricted,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company, in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of the company interests.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also relates to the validity of equity transfer and the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of shareholders on the company,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in full recognition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case analysis of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of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cognizance. starting from the case of disputes compensation anda giant eagle inc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any, union health shareholders right case, analysis of the case involved the law, includ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and the 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and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defective capital equity transfer and defects liability, then the case to case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legal case, put forward that opinion, makes the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relates to the problem can be solv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 to undertake blemish 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the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of shareholders rights, defective share 2 transfer effect and the liability of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of shareholders. the difficulty lies in how to confirm that the shareholders rights scop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egal issues on the case involved,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defect contribu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ny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key words: defective contribution;qualification;limitation of shareholder rights ;transfer the stock; obligation 1 目 录 引引言言1 一、案情简介一、案情简介2 二、争议焦点二、争议焦点3 三、瑕疵出资股东资格认定的基本理论三、瑕疵出资股东资格认定的基本理论3 (一) 瑕疵出资的含义和表现形式3 (二) 瑕疵出资与股东资格5 (三)瑕疵出资与股东权利9 (四)瑕疵出资股权转让11 (五)瑕疵出资责任的承担14 四、 案件分析及结论四、 案件分析及结论16 (一) 协和健康公司的股东是否履行了出资义务16 (二) 安达巨鹰公司是否应承担对协和健康公司的出资义务17 (三)安达巨鹰公司未对协和健康公司履行出资义务,是否享有股东权18 (四) 安达巨鹰公司是否应对首都国际公司承担违约责任19 (五) 结论20 五、 对我国现行法律相关规定的完善五、 对我国现行法律相关规定的完善20 (一) 建立瑕疵出资预防机制20 (二) 瑕疵出资股东权利行使限制漏洞之填补21 (三) 瑕疵出资后续法律问题23 六、 结语六、 结语25 七、 参考文献七、 参考文献26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法诉讼案件逐渐增多,而这些案件中有很大部分 都与股东资格认定有关。现行公司立法对设立公司、转让股份和责任承担中都有 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投资者在市场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规范的行为,而股东 资格认定也变得非常复杂。 对股东资格的认定也成了司法审判的难点和理论研究 的热点。如果无法对股东资格正确的认定,则会对投资和股权交易产生不良的影 响,对公司法制产生误导作用。 国外对股东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股东权利的研究, 而对股东权利的研究 又侧重于股东的表决权、控制权交易、股东诉讼以及股东权利保护等方面, 1很 少出现股东资格的著作,我国对股东资格的研究却较多。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发 达的国家,投资者公司法律意思强,投资行为规范;而我国的投资者公司法律意 识薄弱,公司法知识贫乏,投资行为不规范。 在实践中, 首都国际公司与安达巨鹰公司股东确权赔偿纠纷案作为国内首例 承认瑕疵出资股东资格,限制股东权利的案件,对我国公司法实践和理论都有着 重大的作用。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安达巨鹰公司与首都国际公司、协和健康公司 股东确权赔偿纠纷上诉案进行案例分析,明确股东资格认定的标准,进而探讨由 股东资格引起的系列问题。通过对案件争议焦点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出 相应的改善意见,规范我国投资者的行为。 1 侯东德: “股东权的契约解释”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8 年 4 月,第 2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认定 一、案情简介 上诉人(原审被告):安达新世纪巨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北京首都国际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原审第三人:协和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海泰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首都国际公 司)、新纪元公司是协和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和健康公司) 的发起人,各持股份 13000 万、4000 万、13000 万。三公司把资金汇入公司的临 时验资专户后,在天津市火炬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后,海泰集团 公司将 13000 万全部转走,新纪元公司将 3000 万转走。协和健康公司于 2003 年 5 月成立。之后,新纪元公司将 3000 万股份转让给了东盛药业公司,海泰集团 公司分别将 1000 万股转给了安达新世纪巨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 达巨鹰公司)、1200 万股转给了协和医药公司。东盛药业公司后以 5000 万的价 格将所持的 5000 万股权转让给安达巨鹰公司,并且约定安达巨鹰公司直接把转 让款支付给协和健康公司,履行相应的出资义务。协和医药公司将 10500 万作价 10500 万转让给安达巨鹰公司。截止到 2005 年 7 月,协和医药公司、东盛药业 公司、 海泰集团公司分别转让了协和健康公司股权 10500 万股、 5000 万股、 1000 万股给安达巨鹰公司,并且进行了工商变更登记。所以,安达巨鹰公司一共持有 协和健康公司 16500 万股的股权。到 2006 年 5 月 29 日,首都国际公司向黑龙江 省高级人民法院起诉的时候, 协和健康公司收到的实际出资只包括由首都国际公 司出资的 11000 万元,以及由新纪元公司出资的 1000 万元。 首都国际公司提出的诉讼请求如下:(1)请求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确认 安达巨鹰公司不享有对协和健康公司 16500 万股股权的股东权利;(2)要求安 达巨鹰公司立即履行对协和健康公司的出资义务;(3)要求安达巨鹰公司赔偿 首都国际公司违约金人民币 3000 万元; (4)安达巨鹰公司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 费用。 2 2 “安达巨鹰公司与首都国际公司、协和健康公司股东确权赔偿纠纷上诉案” ,最高人民法院精选案例判决 书。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 3 黑龙江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安达巨鹰公司具有股东资格,享有股东权利,但是 因受到限制,承担对首都国际公司的违约金。最高人民法院肯定了一审法院的判 决。 二、争议焦点 本案经过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审理, 总结案件的争议焦 点有:协和健康公司的原股东是否履行了出资义务;安达巨鹰公司是否应承担对 协和健康公司的出资义务;安达巨鹰公司未对协和健康公司履行出资义务,是有 享有股东权利;安达巨鹰公司是否应对首都国际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三、瑕疵出资股东资格认定的基本理论 (一)瑕疵出资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1.瑕疵出资的含义 出资是指股东 (发起人) 在公司设立或者增加资本时, 为取得股份或者股权, 根据法律、章程和协议的规定或者约定向公司交付财产或者履行给付义务。 3出 资是股东的基本义务,同时也是公司财产的唯一来源。股东应当依照公司法、公 司章程以及公司设立协议的具体规定,向公司履行出资义务。根据公司法规 定,有限责任公司在设立时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 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不管出资形式如何,在实际 的出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股东不履行、不完全履行的情况,即瑕疵出资。 关于瑕疵出资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学者认为“股东出资瑕疵,是 指公司在设立时股东不按照法律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要求, 在出资方式以及 对出资的处分等方面存在不完全符合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 。 4另有学者认为 “股东出资瑕疵是指股东缴付的现物存在品质上或权利上的瑕疵的情形, 包括法 3 赵旭东主编: 企业与公司法纵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56 页。 4 束景明: “试论出资瑕疵情形下的股东资格及其法律责任” , 法制与社会 ,2009 年第 4 期,第 117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律瑕疵和自然瑕疵。如所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章程约定或国家规定的品质标准, 不具有相应的功能或效用,或者所交付的标的物存在着第三人的合法权利,影响 公司对标的物的占有、使用和处分” 。 5还有学者认为“股东瑕疵出资是指,在法 律对股东出资设定明确规则的情况下,股东出资未吻合这些规则,股东用以出资 的财产或财产权利本身存在瑕疵,或其他出资行为有瑕疵” 。 6虽然学者们从不同 的角度对瑕疵出资进行了表述,但可以看出其基本内涵是相似的。结合公司法的 规定,总结学者的观点,得出本文的观点是:瑕疵出资是指,股东违反法律、公 司章程或者股东协议的要求, 其出资的财产和财产权利或者出资行为本身存在瑕 疵,或其他有瑕疵的出资行为。 2.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 根据公司立法和实践的需要,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不 出资和不适当出资。 (1)完全不出资 完全不出资即股东没有遵守法律、公司章程及协议的规定或者约定,不履行 出资义务。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拒绝出资、出资不能、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 拒绝出资是指股东或者发起人在公司成立过程中或者成立后, 明确表示或者 用自己的行为表示拒绝履行股份认购协议内容的行为。 出资不能是指由于客观原 因导致股东或者发起人事实上或者法律上无法履行其出资义务的情形。 虚假出资是指股东表面上出资, 而事实上并没有支付对价而获得公司股权的 行为,在性质上属于欺诈行为。在实践中,虚假出资常表现为出资人应当交付的 财产实际上并未交付,或者应当转移的财产实际上并未转移,通过制作虚假证明 文件, 或与其他人恶意串通制作虚假资产证明等欺骗公司登记机关或公司及其股 东,以此骗取公司登记或者相应的股东权利。 抽逃出资是指出资人先将其承诺的财产和财产权利交付转移给公司, 在完成 公司登记、注册后又暗中将已经交付的财产和财产权利抽回的行为,在性质上也 属于欺诈行为。在实践中常表现为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或向公司借款变相抽回资 本,或利用有利地位将公司财产据为己有等。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 5 郑曙光: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违法形态与民事责任探究” , 法学 ,2003 年第 6 期。 6 潘福仁: 股权转让协议效力司法疑难问题 ,北京:法制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8 页。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 5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规定(三)第 12 条规定: “第一,将出资款项转入公 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第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第三,制作 虚假财务会计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第四,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第五,其 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如果股东有以上的行为,并且损害了公司 权益的,就可以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本案中,新纪元公司和海泰集团公司把汇 入验资账户, 待验资机构出具验资报告后又把资金转出的行为就构成抽逃出资的 行为。 (2)不适当出资 不适当出资是指股东虽然履行了部分出资义务,但出资行为并不符合出资协 议、公司章程和法律的规定或约定。不适当出资主要包括:不完全出资、延迟出 资、瑕疵给付。不完全出资是指股东未按照法律、公司章程和协议的规定或约定 向公司足额缴纳认购的股份数额。延迟出资是指股东未按照法律、公司章程和协 议的规定或约定的期限向公司履行出资义务。 瑕疵给付是指股东或发起人按照规 定或约定交付的非货币财产或转移的财产权利存在质量或权利上的瑕疵。 (二)瑕疵出资与股东资格 1.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 (1)股东资格的含义 在法学上, “资格”通常是指法律所赋予主体的权利能力。法律并不是任意 地赋予现实实体以权利内容的,而是基于立法目的的追求赋予追特定实体的,这 种特定实体经法律的承认才具有了承载权利的资格。 7 我们在判断某一主体是否 具有股东资格时,首先是考察该主体是否具有成为股东的可能性。如果判定该主 体不具有股东资格,其意在于表明该主体具有享有股东权利的能力,也就是说该 主体不存在成为主体的前提条件;反之,如果判定该主体具有股东资格,则表明 该主体具有成为股东的可能性。立法者通过相关法律的立法活动,确定股东资格 的能力要件,并以此作为事件生活中判断股东资格的标准。在现实生活中,股东 资格代表的是一般身份,表明该主体具有股东的身份,及股东这一主体在特定情 7 龙卫球: 民法总论 (第二版)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65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形下的身份状况。在主体的能力方面,股东资格实质上是指民事主体将其财产进 行投资运作的能力。 在主体身份方面, 股东资格的实质在于明确股东权利的载体, 确定股份财产利益的归属。 股东资格实质上还有一个侧面,即股东资格的平等性。 8主体资格通过权利能 力的赋予而取得,本身就反映出主体平等的观念。平等观念的实质在于主体资格 得到普遍尊重和认同,表现在法律承认主体时没有任何限制性条件。 9只要承认 了该主体资格,就必然隐含了承认该主体的平等。这也是瑕疵出资股东能够行使 股东权利的原因之一。 (2)股东资格取得的要件 现实生活中的实体要取得股东资格,应当具备特定公司的合法存在、取得股 东资格的主体适格、股东资格取得方式合法三项基本要件。 股东资格的取得以公司的合法存续为前提条件,没有公司的存续,就不可能 有该公司的股东存在。 民事主体只有在公司成立和存续时才有可能通过合法的途 径取得股东资格,在其他任何阶段都将无从取得股东资格。 具备股东资格主体的一般性要件是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 是国家通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它是民事 主体向后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基础” 。 10股东享有的权利具有民事权利的属性,决定 了民事权利能力是股东资格主体的前提条件,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则不能成为具 有股东资格的主体。应当指出的是,正是股东享有权利的属性,使得民事权利能 力不仅是股东资格主体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主体维系股东资格的基础。一旦股 东丧失民事权利能力,就不再享有股东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没有必要成为股东资 格主体的要件。 11因为股东作为股份权利主体,在法律制度上表明了股份财产的 权利归属。在主体平等的现代社会,对股份财产的权利确认,不能因行为能力的 差异而有所不同。 而具备股东资格的实质性条件是法律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资 格取得的基本要求。具体的“股东资格”是对特定公司的股东而言的。要取得特 定公司的股东资格, 相关主体就必须符合法律或者公司章程对这一特定公司的相 8 沈贵明: 股东资格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第 50 页。 9 彭诚信: 主体性与私权制度研究以财产、契约的历史考察为基础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14-115 页。 10 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等: 民法学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52 页。 11 王利明: 民法总则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16 页。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 7 关规定。只有合格的主体才能取得特定公司的股东资格。 民事主体要取得股东资格,不仅主体本身要合格,而且其取得股东资格的方 式也必须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以及公司章程的要求。民事主体可 以通过公司设立取得股东资格,也可以通过受让股东转让的股份取得。无论以何 种方式取得股东资格, 只要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就可能导致该行为被确认为无 效。 12 (3)股东资格取得的证明文件 投资者取得股东资格,即具有股东身份。这种身份,应当由特定的法律文件 予以证明。能够证明股东资格的法律文件,既是表明股东身份的凭证,也是股东 资格的外观变现方式。一方面,股东资格的证明文件的外观特性,能使他人感知 到持有证明文件者所具有的股东身份;另一方面,股东的证明文件为具有股东身 份的人行使股东权利提供了必要、有效的根据。 首先,能够证明股东资格的基本文件是股东名册和股份凭证。由公司保管的 股东名册和公司签发、股东持有的股份凭证,表明股东成为公司成员的意志和公 司对股东身份的认可,反映了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合意关系。因此,股东名册和股 份凭证是对公司内部证明股东资格的基本文件。其次, 公司法第 25 条和 82 条规定了公司章程中应当载明的股东资格相关信息的内容, 是股东资格的外观表 现。所以,公司章程对股东资格具有一定的证明作用。最后,由于工商登记对公 司外部具有较强的公信力,登记中的股东信息能够对抗第三人,因此工商登记是 对外能够证明股东资格效力最高的证明文件。 2.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出资与股东资格的联系, 因此在瑕疵出资股东资格取得 的问题上,学界主要存在股东资格否定说、股东资格肯定说。随着新公司法 分期缴纳制度的规定,瑕疵出资人是否该享有股东资格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 否定说坚持“股东资格出资取得”原则,股东只有履行了出资义务才能取得 股东的身份和资格,如果没有履行出资义务,自无取得股东身份可言。 13否定说 能够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依赖于我国实行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度。但是新公司法 12 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等: 民法学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21 页。 13 刘瑞复: 中国公司法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16-117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规定股东可以分期缴纳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设立时的资本规则进行了修正, 这说明否定说的基础已经在动摇。在实践中,只要公司出资达到的法律规定的最 低注册资本,就可以取得法人资格,这也是对否定说的有力挑战。 肯定说认为出资与股东资格取得之间并不是相互对应的, 出资并不是取得股 东资格的前提条件,简单的以股东出资存在瑕疵而否定其股东身份与法理不符。 14从上文股东资格取得的要件分析,瑕疵出资人只要具备民事权利能力,通过合 法方式取得公司股份,有文件能够加以证明,瑕疵出资人就能取得股东资格。 首先,原理上,股东资格的取得实质上是股东以其财产向公司购买股份的一 种交易行为,股东向公司认购股份,如果未将出资财产交付公司,实质上是与公 司形成了一种债的关系,但只要公司和股东形成了认购股份的合意,就可以取得 股东资格。其次,实践中,根据公司法26 条规定,公司的出资达到法律规 定的最低注册资本时, 公司就可以成立, 其余部分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 这意味着,只要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达到注册资本的 20%,哪怕只有一个股东 缴纳了注册资本的 20%,而其他股东分文未付,公司也可以成立。法律没有规定 在此种情况下,只有这一个实际出资的股东才具有股东资格,所以,其他并未缴 纳出资的股东同样可以取得股东资格。由此可见,实际出资与股东资格的取得是 可以分离的,不是取得股东资格的条件。 15 承认瑕疵出资人的股东资格并不是忽视股东的出资义务,而是将瑕疵出资与 股东出资义务、瑕疵出资责任承担联系的最好选择。在公司、债权人、其他股东 或者受害人请求救济时,不管是要求履行出资义务,还是瑕疵出资的责任,其前 提都是要承认瑕疵出资人的股东资格。如果否定瑕疵出资人与公司的关系,将会 导致公司的出资义务无法得到履行,瑕疵出资责任也无追究的根据。这对于公司 稳定和交易安全都非常不利。在本案中,如果否认瑕疵出资人的股东资格,首都 国际公司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诉讼请求就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 另外,根据商事外观主义,股东名册、股份凭证、工商登记等在一定的范围 内都能够证明股东资格,具有一定的公示作用。因此,只要有文件能够证明瑕疵 出资人的股东资格,即使出资存在瑕疵,也可以根据这些文件确认瑕疵出资人的 股东资格。 14 叶林: “公司股东出资义务研究” , 河南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4 期。 15 李建伟: 公司法学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 284 页。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 9 因此,股东资格的取得与出资之间并非有必然的联系。只要符合上述的股东 资格取得要件,并且有相关文件加以证明,瑕疵出资人就能够取得公司的股东资 格。本案中海泰集团公司、东盛药业公司、协和医药公司及安达巨鹰公司虽然出 资存在出资瑕疵,但是依旧能够取得协和健康公司的股东资格。 (三)瑕疵出资与股东权利 1.瑕疵出资对股东权利的影响 股东资格反映股东的主体地位,股东权利是股东资格的具体体现。股东因其 股东的身份和地位而享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及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16故 瑕疵出资人取得股东资格,成为公司的股东,其具体体现就是能够享有和行使股 东权利。但瑕疵出资毕竟不是足额出资,瑕疵出资股东不能同足额出资股东一样 完整的行使股权。 根据民商法的基本理论, 瑕疵出资股东行使股权应当受到限制, 理由如下。 首先,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17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股权的取得以出资为对价,如果出资义务欠缺,还能完整的行使股东权利,就与 权利和义务对等相背离。 18同时,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如果瑕疵出资股东的股 权不受限制,在公司盈利的情况下,该股东不仅是低付出高回报,甚至可以用所 得利润来承担瑕疵出资责任。显然,这是义务与权利、风险和收益的失衡,违背 了民法公平的理念。 其次,根据上文所述,股东资格表明了股东的平等性。只要承认了该主体资 格,就必然隐含了承认该主体的平等。股东之间是平等的,平等地行使权利和履 行义务。股东平等包括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 19形式平等是指股东按其所持有的 股份平等地享有对公司的权利,其股权的大小根据所持有的股份确定。如利润分 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实质平等是指股东因股东 身份而平等的享有和行使对公司的权利,如股东知情权、出席股东大会的权利、 提案权等。如果瑕疵出资股东的股权行使不受到限制,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都会 16 施天涛: 公司法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37 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610 页。 18 李晓霖: “论股东瑕疵出资对股权行使的影响” ,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5 期,第 10 页。 19 刘俊海: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02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受到破坏,与股东平等相背离。 最后, 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 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 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可见, 股东享有权利大小与其实际出资有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瑕疵出资股东享有股东权利,但其股东权利的行使应当受到其实 际出资的影响。本案中,安达巨鹰公司对协和健康公司享有的 16500 万股股权应 当受到限制。法院基于对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肯定,从而确认安达巨鹰公司具有 协和健康公司的股东资格, 再根据以上论述的理由限制了安达巨鹰公司股权的行 使。 2.瑕疵出资影响哪些股东权利 股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权利,其内容非常复杂。在对股权进行限制的时应区 别对待, 有的权利应当受到限制, 而有些权利则无限制的必要。 根据不同的标准, 目前主要有三种分类方式:自益权与共益权,固有权和非固有权,比例股权与非 比例股权。本文从自益权和共益权的角度进行讨论。 自益权与共益权的分类依据股东权利的内容或者行使的目的进行分类的。 自 益权为股东单独行使的权利,共益权为股东共同行使的权利。一般来讲,自益权 关系股东的财产利益,多以财产权为内容。在此意义上对于瑕疵出资股东的自益 权进行严格的限制是有必要的,否则明显有违公正和公平的基本原则。 20主要包 括股利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购买权、剩余财产非配请求权、股份转让权等。共 益权多与公共管理相关,强调股东对于公司事务的参与。共益权主要是与公司治 理有关,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如果加以限制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所以一般 不予限制。主要包括知情权、提案权、表决权、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股东代表 诉讼权等。 但是有些权利虽然是共益权, 因为其对公司的重要性, 也应加以限制, 如表决权。 表决权虽然被认为是共益权,却是以自益权为手段行使的。因此,表决权其 实具有共益权和自益权的双重特征。比如英国公司法甚至曾将表决权视为财产 20 张宝生: 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权利限制及其法律规制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 2009 年 会论文集。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 11 权, 21故对表决权是否应进行限制需要认真对待。表决权是一种控股权,是股东 参与管理公司事务的工具。 设想一下, 如果不对瑕疵出资股东的表决权进行限制, 很有可能会出现瑕疵出资股东操作公司的情况。 如果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进行恶 意的操控,对公司、其他足额出资股东甚至债权人都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害。即使 瑕疵出资人对公司进行善意的操控,也是对其他足额出资的股东权利的侵犯。所 以,表决权应当受到限制。而公司法第 43 条规定: “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 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并没有明确“出 资比例”是实缴出资比例还是认缴出资比例。虽然公司章程能在一定程度限制瑕 疵出资股东权利的行使,保护公司和足额出资股东的利益。但是为了更好地保障 公司稳定,保护足额出资股东的权利,应以司法解释加以明确为实缴出资比例。 在现行公司法中,只有第 35 条明确规定股东分取红利和新增资本优先 购买权应以其实缴出资比例为行使权利的依据。 对于股东的其他权利应该如何进 行限制只做了笼统的规定,并没有仔细说明。如公司法第 187 条第 2 款规定 “支付清算费用等费用之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出资比例分配, 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此处的“出资比例“和“股份比 例”都没有明确到底是实缴出资比例还是认缴出资比例。类似的规定还有公司 法第 72 条规定“两个以上股东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 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 17 条规定“股东 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 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 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做出 相应的合理限制” ,但该如何限制依然没有明确。因此,本案中法院对安达巨鹰 公司所持的 16500 万股的表决权、利润分配请求权及新股认购权进行了限制,但 是对于其他权利的限制却并未提及。 (四)瑕疵出资股权转让 1.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标准 瑕疵出资股东的股权受到限制,股份转让权就是被限制的权利之一。但股份 21 刘俊海: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利的保护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年版,第 49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转让权被限制并不意味着瑕疵出资股权不能被转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 19 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 的股东未履行或未适当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应当知道, 公司请求该转让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 支持” ;债权人在公司不能清偿债务的情况下也可以要求转让股东和受让股东承 担连带责任。 22为瑕疵出资股权转让的可能性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越来越多 的司法审判也支持瑕疵股权可以转让, 如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在某判决中肯定了瑕 疵出资股权的可转让性。 23 股权由资本形成,只有在流动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故瑕疵出资股权自然具 有可转让性。瑕疵出资股权的转让给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公司可以从让受让 人那里得到充足的资本,这对公司和足额出资股东甚至公司债权人都有益处。但 是,这并不代表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合同都有效。由于瑕疵出资股权转让的标的是 存在瑕疵的股权,这也使得该转让合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认定瑕疵出资股权 转让合同的效力时,应首先明确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标准。 首先,应当以现行法律规范为标准,恰当适用商法和民法规则。尽管私法自 治是民商事领域的主导理念,但是法律也对私法自治加以评价和约束, 24私法自 治并不能代替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在法律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时候,应 当遵循法律的规定。而在选择适用法律时也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商法与民法之 间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当两者对同一问题均有规定时,应当根据特别法 与一般法的原则,优先适用商法规则。只有在商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才考虑适 用民法规定。对于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公司法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实 践中一般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运作。因此,在认定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 时,应妥善地处理公司法与合同法的关系,灵活妥善地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区分商法与民法的价值取向,辩证的运用法律思维。商法与民法同属 私法,但是价值取向却有所不同。民法的价值取向在于公平,在其他价值与公平 相冲突时,应当坚持公平至上,同时兼顾效益等其他价值取向。商法的价值取向 在于促成交易,维护交易安全,注重成本和效益、投入与产出。在商事立法中, 22 徐维: “论瑕疵出资股东的权利限制” ,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1 年 4 月,第 28 页。 23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 “上海法院新公司法实施一周年司法调查” ,载于顾功耘主编: 公司 法律评论 (2007 年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41 页。 24 张彬: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效力研究-以协议转让为视角” ,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 年 4 月,第 22 页。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 13 效益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兼顾公平等其他价值取向。因此,在实践中应将民事纠 纷与商事纠纷加以区别,根据各不同的价值取向,辩证的运用商法思维和民法思 维。在解决商事纠纷时,应从保护商事交易的效益与安全出发,确保商事主体利 益的最大化。同时注意民法公平原则的应用,平等的保护主体的利益。在认定瑕 疵出资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时, 应根据商法的价值取向尊重主体在订立合同时的 意思表示,不轻易的认定合同无效,影响交易的效益与稳定。 2.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认定 关于认定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问题,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绝对无效 说,有效说,主观心态说和区别对待说。 绝对无效说认为瑕疵出资人没有履行出资义务,不具有股东资格,不享有股 东权利,因此与人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当然无效。 25有效说认为股权转让合同的 效力与出资瑕疵与否无关, 如果股东名册或者工商登记等文件将瑕疵出资人进行 了记载或登记,就能认定其具有股东资格,能够行使股东权利,因此股权转让合 同是有效的。因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身份或者资格的转移,在肯定瑕疵出资人具有 股东资格的情况下,瑕疵出资股东当然能够行使股东权利,转让股权。 26主观心 态说认为股权转让有效与否应由瑕疵出资股东就瑕疵出资事实是否存在欺诈决 定,与股东资格和瑕疵出资的事实无关。如果转让人未如实告知受让人有关瑕疵 出资的事实,而使得受让人善意接受股权,那么善意受让人可基于欺诈请求法院 撤销该股权转让合同。 如果受让人明知或应知该受让的股权存在瑕疵出资的情况 而仍然接受该股权的转让, 则表明受让人愿意接受该瑕疵股权及可能产生的法律 后果。此时,受让人就不享有撤销权,该股权转让合同即为有效。 27区别对待说 认为根据不同的资本制度认定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 “股权转让效力 判断视公司遵循法定资本制还是认缴自认制度设立而定” 。 28在认缴资本制下,瑕 疵出资者具有股东资格,因此股权转让合同有效。在法定资本制下,瑕疵出资人 不具有股东资格,因此股权转让合无效。 25 李后龙: “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认定的几个疑难问题” ,载奚晓明主编: 中国民商审判 ,2003 年第 1 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34 页。 26 俞宏雷: “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及民事责任的承担” ,刘贵祥主编: 中国民商事审判新问题 ,北京:人 民法院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45 页。 27 赵万一、卢代富主编: 公司法:国际经验借鉴与理论架构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