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根据竞争战略理论中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 势的源泉,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因此,培育和提升国内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知识产权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相互关系的角 度,深入研究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产权战略及其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 地位和作用,力求探索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核心竞争力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从中归纳总结出了核 心竞争力的内涵与性质。进而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现状和所存在 的关键问题,从理论上阐释了核心竞争力对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其次,本文介绍了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理论,详细论述了知识产 权战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提高企业核 心竞争力的关键和有效途径。 然后,文章针对我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严峻形势,重点阐述了知识产权战 略中的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和标准战略,并结合成功个案,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 如何在实旌知识产权战略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文章通过分析海尔集团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的作用,重点强调了我国企业应当如何通过实旌知识产权战略,来培育和提升 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核心竞争力 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t oc o m p e t e si nt h es t r 砒e 百ct l l e o r ) ,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v ep o w e ft h e o 彤t 1 1 e c o r e c o m p c t i t i v ep o w e ri s 1 ee n t e r p d s em a i m a i n sc o 埘n u e s t 1 1 e c o m p e t i t i v e a d v a l l t a g et l l ef b u n 协i n h e a d ,a l s oi se n h a n c e st h ce m e r p i i s ec o m p e t i t i v ep o w e r 血e m a i nm e 也o d t h e r e f o r e ,也ec u 】廿v a t i o na i l dt h ep r o i n o t i o nd o m e s t i ce n t e r p d s e sc o r e c o m p e t i t i v ep o w e r ,h a st h ev e r yi m p o r t a n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l l i sa n i c l e 矗d mt l l e i n t e l l e 咖a lp r o p e r 哆r i g h t ss 仃a t e g ya n dt h ec o r ec o m 删t i v ep o w e ri n n e rl i n ka n d e , h 觞t l l o r o u g h l ys t u m e dt 1 1 ec o r ec o m p e t i t j v ep o w e rt 1 1 e o r y ,t 1 1 ei n t e 】e c t i l a 】p r o p e n y r i g h t s 蚰_ a t e g ya n di t si nm e 廿l l l a n c e m e n te m e r p r i s ec o r cc o m p e t i t i v ep o w c rs t 咖s a 芏1 dt l l e 胁c t i o n ,m a k e se v e r ye 丘b r tt oe ) 叩l o r ep r o m o t e so l l rc o u n t r ye n t e r p r i s ec o r e c o m p e t i t i v ep o w e rm e e 侬露t i v ew a y t t h i sa r t i c l ef i r s tb r i e n yr e v i e w e dt h ec o r ec o i r l p e t i t i v ep o w e r 伍e o r ys c h o o lm 面o r p o i n t ,s u t m n a e st h ec o r ec o m p e t j t i v ep o w e rc o 衄o t a t i o na f l dt h en a t u r e t h 衄h a s a 1 1 a l y z e do u rc o 明t r ye n t e r l 埘s et l l ek e yq u e s t i o nw h i c ha i l de x i s 乜i nt h ec o r e c o m p e t i t i v ep o w e ra s p e c tp r c s e n ts i 删o n ,廿l e o r c t i c a l l yh 鲫e x p l a i n e dm ec o r e c o 埘p e t i t i v ep o w e r 也ev i t a ls i g i l i f i c a n c ew h i c hd e v e l o p st oo l l rc o u n t r ye n t e 掣j s e n e x t ,廿l i sa m c l ei n t r o d u c e dm ei n t e l l e c t l l a l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sa i l dt l l ei i n e l l e c t u a l p n ) p e r t yr i g h t ss 仃a t e g ye l 锄e n t a r yt l l e o r y ,i nd e t a i le l a b o r 。睡e d 也ei n t e l l e c t i l a l p r o p c n yr i g h t ss 舡m e g ya n dt h ee n t e r p r i s e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v ep o w e rr e c i p r o c i 吼 e x p l i c i t l yp m p o s e dt h ei i n p l 锄e n t a t i o ni n t e l l e c t t l a lp r o p e r t y r i g h t ss 乜a t e g y i s e n h a n c e s 也ee n t e r p r i s e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v e p o w 盯t h ek e y 锄dt 1 1 ee 脑c t i v ew a y n l e n ,t h ca n i c l c 廿l ei n t e l l e c t u a lp r o p e 啊r i g h t ss t e ms i t i l a t i o nw h i c h & e si n 、,i e wo fo i l rc o u n 仃ye n t e 印r i s e ,e l a b o r a t e d 谢me m p h a s i si nt h ei n t e l l e c t u a lp r o p e n y r i g h t ss 仃l t c g yp a t e n ts t r a t e g y ,l et r a d 啪a r ks 仃a t e g ya i l d 吐i cs t a n d a r ds t r a t e g y ,觚d u i l i 母廿l es u c c e s s f u ld o c 啪e m ,h o wa n a l y z e do u rc o u n t r ye n t e r p r i s et op r o m o t et h e e n t e i p r i s ew i t l le m p h a s i si nt l l ei i n p l e m e n 伽o ni m e l l e c t u a lp m p e n yr i g h t s 蛐g y i i t l l ec o r ec o m p e t l t l v ep o 、v e l f i n a l l y ,m e 矾c l e 恤o u g h 锄j y z e sm eh 妇掣o u p 也e 豳l k c n l a lp r o p c t t y r i 班ss t r a t e g yi nm ec u l 右v a t i o na i l d i nt h cp r o m o t i o ne n t e 删s e c o r ec o m p e 伽v e p o w e r 矗l n 州o n ,锄p h a s i z e dw i 也鲫p h a s i sh o w o u rc o 啪仃ye n t e r p r i s ed o e sh a v e t l l r o u 曲t h ei m p l 锄哪札i o nh n e l l e c n l a l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ss 删e g y ,t oc u l t i v a t e 髓dm e p r o m o t i o nc o r ec o m p e t i d v ep o w e r k e yw o r d s :e n t 唧r i s e c o r ec o m p 础i v cp o w e ri n t e l l e c t 砌p m p c n yr i g h t s s t r a t e 酣 i i i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 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 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签名凉霉婷 谢年f 月伽日 导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从2 0 世纪中叶开始在国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一直是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竞争优势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以实物型资产为主演变为以金融、 财务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主。在发展比较超前的企业群体( 以跨国公司为主) 中, 企业的核心利润和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一些高价值无形资产:品牌、 商誉、技术及知识产权等。于是,学者们开始关注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相 互关系。各跨国公司认识到知识产权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生产要素和创新 性竞争优势的基础,而且这种无形的智慧创造将成为2 1 世纪最有价值的财产形 式。因此,企业纷纷开始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知识产权,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以 专利为重点、以商标为先锋、以商业秘密为养分的一体化经营模式,为企业保 持持续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甚至将知识产权战略推向产业、区域、国 家层次。 我国已于2 0 0 1 年1 2 月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 全球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来。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作为国民经济最小单元的企业,将直接面对更加激烈的 国际竞争。我国入世后,在国民待遇、市场准入、投资领域、股权限制等方面 对外资企业的壁垒正在大大削弱,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急速增加,这在给我国 企业带来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技术等有益方面的同时,也直接造成了对国内企 业的冲击。 我国的许多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同时知识产权 意识淡薄,漠视知识产权战略,长期以来,主要以实物型资产如土地、矿产、 物业、机器设备、存货等作为企业活动的要素,丽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 权,很少被重视,少有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事实上,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 核心能力的培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战略培育了核心能 力,核心能力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又将为实施知识产权 战略提供资金、设备、人才等保障,从而构成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由此可见, 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 ( 二) 选题意义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国企业不仅要缩小同国外企业的差距,提高自身的 竞争力,而且还要积极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因此,我国企业必须首先从内部 抓起,注重培育和提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 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有利的市场地位。本文将从知识产权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 间的关系入手,分析知识产权战略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指出我 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积极 地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来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 模式。同时,在理论上分析核心竞争力与知识产权的相关性,核心竞争力的培 育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相互关系,就我国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 略来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建议,希望能对我国企业切实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意 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预防现有知识产权的流失,以及合理利用知识产权, 提高竞争能力有所帮助。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基本框架和思路 导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一部分为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其简要回顾了核心竞争力理论流派的主 要观点,从中归纳总结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性质,然后分析我国企业在核心竞 争力方面的现状和所存在的关键问题,从理论上阐释核心竞争力对我国企业发 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研究知识产权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其通过介绍知识产 权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义和特性,详细论述了核心竞争力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相 互关系。 第三部分撼比业提升核心畿挚力的知识产权战略。叟拳舒对我瞬谯业西嗡 戆螺谖产蔽严峻黪势,魏套落惑舞垒盈辩漩产较翦藏磅经验,立是予中国壹建 的典体情况,煎点阐述知识产牧战略中专踟战略、商标战略班及标准战略。 巢瑁部分鼹个囊势辑,主要研究海承熊翻髂知识产粳虢磅与按心竞挚力。 文章弁籍了海家嶷蓬透过实蘸麴谖产教茂旗撬舞鸯监梭心竞争力靛方法,务辩 知淤产权战蜷程嫱育和提升娆救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蹙囊是拳文结论。文章鼠辩识产投竣醛的发震趋势八事,总结袋遴塑家衾 鼗知识产较蔑晦,针对我鬻惫馥在蠲臻声粳方覆存在辩鞫藤静热天孵0 辑嚣臻 的驻力,提出黜魔重视知识产权研究,蝽谢如拥有自壹知识产权和械心竞争力 端褒健垒盈熬必器嚣簿曩錾蛙。 ( = ) 掾祭墩的研究方法 1 、理论分析法。根据战略瞥避、知识产戡的纂本理论,剖析企非持续竞争 虢势静鬏溪 v 按心竞争鸯,掇讨舞鸯 产极撬醇与垒照拨。竞挚力黧辐蔓蓑誊, 2 、调查 群兜相比较箭析法。针对国内外企业时知 箭产粳战略状况避行舟艟 研究。 3 、窭证分橱法。臻套港多翁器蠢蜂惫1 2 褰镪遘暂裂橱,露壤臻璞谵努耨袋 熟缱论的可值艘狂有效性。 第一部分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从2 0 世纪中叶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企业核心竞争 力的研究,其雏形可追溯到2 0 世纪5 0 年代,那时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 会学家开始注重企业的各种优势和各种能力在竞争中的作用,开始探讨企业竞 争优势的源泉,各个理论流派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竞争优势 根源问题进行了研究。 ( 一) 企业优势外生论 1 、经济学竞争优势外生论 在原来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企业被视为一个“黑箱”。 其认为市场中的企业终究都是同质的,无所谓竞争优势。但是,现实中的同 一行业中的企业之间存在着盈利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对此做出解释,必 须突破完全竞争市场的这一假设。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修正了假设前提,在不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市场结 构) 假设下,重新分析了行业市场,认为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由不同 的市场结构所导致的。产业内存在进入障碍和推出障碍、政府的保护与限制、 产品的差异化所产生的相对垄断等,决定了企业的获利水平。美国哈佛大学的 梅森( e s m a s s o n ) 和贝恩( j s b a i n ) 承袭了上述一系列理论研究,提出了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一一市场行为一一市场绩效,即 所谓的s c p 模式。 虽然梅森一贝恩范式所主要考察的是某一产业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问 题,它的基本目的在于制定产业组织政策。但是,这一范式也注意到了企业间 绩效的差异,并认为这种差异是由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所决定的。换句话说, 由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是存在于企业之外的,由此可以推论出企业的绩效( 竞 争优势) 是外生的。 。d a v e n p o r tt h p l i t t i n gt h ee n t e r p r i s ei n t ot h ee n t e r p r i s es y s t e m h a r v a r db u s i n e s sr e v i 删 1 9 8 8 p 1 2 卜1 3 1 。周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新华社每口电讯,2 0 0 2 3 】1 2 、战略管理学中的竞争优势外生论 6 0 年代安德鲁斯提出了战略分析的s w 0 t 模型。在s w 0 t 模型中,o t 是指对 企业所处环境的分析,o ( 0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 代表未来环境的发展变化给企业发展 带来的机会;t ( t h r e a t s ) 代表未来环境的发展变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威胁。当 o 大于t 时,企业应采取强势战略,否则应采取弱势战略。s w 是对企业自身状 况进行的分析,s ( s t r e n g t h s ) 代表企业优势;w ( w e a k n e s s ) 代表企业经营劣势。 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去开拓和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 同时要避免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因此,企业应在s w o t 分析的基础上制 订自身的发展战略。7 0 年代,在战略理论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迈克尔波特 ( m i c h a e l e p o r t e r ) 将以结构一一行为一一绩效( s c p ) 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产 业组织理论引入了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分析的五种竞争力量 分析模型。这五种力量是:潜在进入威胁、现有竞争者竞争的激烈程度、替代 产品的威胁、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及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迈克尔波特 行业五种竞争力量分析的结果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有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选 择,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重点集中战略 。然而,波特的竞争理论 仍然有缺点,主要是波特的分析模型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无 法回答为什么产业内企业利润的分散程度要比产业间企业利润的分散程度大。 ( 二) 企业优势内生论 鲁梅尔特( r p r u m e l t ) 认为,超额利润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 内的相互关系。由此可以推论企业表现为超额利润率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 市场力量,而应当是市场力量以外的、存在于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在起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将企业以外相同的因素剥离出去以后,那么可以发现,所剩下的只 能是企业自身了 。 在这一背景下,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 眼点转移到了企业的层面上。在经过大约1 0 年对产业的分析模式修正之后,深 入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特殊源泉的思想已渐明朗,产生了众多的理论,其中 。顾乃康现代企业理论的新发展:企业知识理论,经济学动态,1 9 9 71 l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中译奉中国财经出版社,1 9 8 9 1 。于光胜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经济管理,2 0 0 41 1 2 9 包括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企业动态能力观点、企业能力观点、核心能力 观点等。 1 、企业资源基础论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可简称为“资源基础论”。其基本目标就是解析被经 济学家视为生产函数的企业这个“黑箱”,将其拆解为更为基本的成分,以寻找 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所在。资源基础论首创于1 9 8 4 年,以伯格沃纳菲尔特 ( b w e r n e r f e t ) 的经典论文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发表为标志。后来,一些学 者( 如蒂斯、舍恩、彼得夫等) 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企业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收益来自企业有价值的资源。判断资源是 否具有价值的主要标志是这些资源是否是稀缺的、难以替代的和可持续拥有的。 一旦拥有这样的资源,企业即可建立起有效的进入障碍,阻止新竞争者的侵入; 同时,可降低企业的资源使用成本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特别 是通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后,还可加快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创新并 提高创新质量,从而提高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因此,该理论观点被一些人 看成是联系企业能力和外部环境的桥梁。总的来说,企业是通过提高企业资源 的拥有量及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其获得竞争优势 。 这一理论观点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其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一理论忽视了资 源的经营能力,而这种将各种有价值的资源整合的能力恰恰是企业的一种核心 能力。不可否认,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企业战略制定、实施的重要基础。但是, 随着环境变化的加速,静态的资源价值判断标准已不能适应企业动态竞争的需 要,资源的稀缺性已不总是能保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因为,产品替代的速度 己大大加快,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当一种产品从市场上被消费者抛弃时, 构成该类产品的资源往往失去其价值。另外,动态的环境要求企业能及时调整 资源的配置,在这一调节过程中,往往原有可持续使用的资源价值大大降低。 许多企业因不愿承担这种调整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而拒绝改变原有资源的使用模 式,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惯性加大,逐步失去竞争优势。 bw e m e 出a r e s o l i r c e - b a dv i e wo f f i m l s 仃a l e 西cm 卸a g e m e n tj o u m a l 5 ,1 9 8 4 。丁福斯、克里斯蒂安克努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 译本)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 9 9 8 。顾乃康现代企业理论的新发展:企业知识理论经济学动态1 9 9 71 1 2 、企业能力基础论 资源基础论学者将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归结为各种资源。企业能力论学者 进一步认为,资源是相对静态、宽泛的一个概念,它并不等同于能力。企业能 力是企业适应、协调、驾驭内外环境,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是有效使 用资源,使其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作用于资源的能力。其本质是企业在某 方面的知识,如生产知识在生产人员的运用下与设备等要素结合形成生产能力 。1 9 9 0 年,c k 普拉哈拉德和g 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标志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诞生。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文 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集体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 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且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 。 核心竞争力是保持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和新事业发展的源泉,一个公司可 以获得超出市场的平均利润,就在于它能够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把这些能力与在 行业中取胜所要求的能力结合起来。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去寻找最有 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去发现如何运用这些能力获得最大利润的方式。随着9 0 年 代战略管理实践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理论显示了它的生命力,但是,这一理论 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的企业能力概念,并且理 论还不成体系:该理论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同时,没有给出较好的 用以识别、培育、维护核心竞争力的方法、没有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使用、 进行有效管理提出较好的操作模式或思路。 ( 三) 国内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在国内,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研究从2 0 世纪9 0 年代才开始,在翻 译、引进、消化国外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 些有价值的观点。第一种资源论观点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企业以独特方 式运用和配置资源的特殊资源。这也是经济学研究中资源观的研究焦点。李悠 诚等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无形资产,核心能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 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 。于光胜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经济管理,2 0 0 41 1 2 9 。p 怕- i a l a d ,h e m e l t h ec o r cc o m p e l c n c eo f t l cc o m p o 眦;0 l l h a r v a r db u s i n e s sr e v e v o i 6 6 。d 7 9 9 1 1 9 9 0 能力。第二种能力论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系列能力的综合。其认为 能力与资源是一对有关联但作用不同的概念,能力是通过优化配置资源而创造 竞争优势的生产力,资源是能力发挥的基础。丁开盛、周星和柳御林等学者分 别撰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具有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独 特营销的能力。它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 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并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是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一种资产和知识的互补体系,其强弱在很大程 度上受企业面临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动态的影响。第三种观点是资产、机制融合 论。程杞国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 业的核心资产包括人才、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在内的核心群因素, 其中高素质的核心人才是核心资产的核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全部核心资产 的综合运用和反映,是企业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 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规定及技能的有机组合。企业核心能力是形成核心技术和 核心产品的关键,核心人才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王秉安认为,企业核心竞 争力是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构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能在竞 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它是硬核心竞争力( 以核心产品形 式和核心技术或核心技能为主要特征) 和软核心竞争力( 经营管理) 的综合。 第四种观点是消费者剩余论。管益忻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消费者剩 余。消费者剩余是顾客得到的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品质与价值。第五种 观点为体制与制度论。左建军认为,企业体制和制度是生产关系。现代企业体 制与制度能够保证企业具有永久的活力、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 性,是企业最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发展其他竞争力的原动力和支 持平台。第六种观点为创新论。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创 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 。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何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2 0 1 1 2 5 。丁开盛、周星、柳御林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中华工商时掇,2 0 0 3 】1 2 5 o 程杞国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华工商时报,2 0 0 31 】2 5 ”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何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2 0 0 31 1 2 s 。管益忻、陈清泰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的熏要性中华工商时报,2 0 0 3 1 1 2 5 。来源于中华t 商时搬“何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2 0 0 3 1 1 2 5 销手段的能力。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企业尽快培育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 国的企业战略理论及竞争理论。 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性质 ( 一)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由上一节的论述,我们知道,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纷繁复杂,然而不同的 优势来源决定了优势的大小或强度以及影响范围,也将企业一般竞争力和核心 竞争力区别开来。通过比较企业一般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因素( 见表1 一1 ) ,我们就可以剥离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象,认识到它的本质是企业所特有 的隐形知识。 表1 1企业一般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比较 企业一般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可通过市场交易或模仿其他企业形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和不可模 成优势的优势因素仿的特有的稀缺优势因素 比 企业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具有的相企业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内具有的 对优势动态持续优势 一般竞争力具有可比较性和很大程核心竞争力是具有整体性,因果模 较 度上的可量化性糊性的“黑箱” 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拥有一定一般只有少数优秀的跨国企业才有核 竞争力 心竞争力 基于上述比较分析,本文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价值链若干关键环节 上,企业所特有的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可延展性的隐形知识。 对于这个定义需要做进一步的说明解释: 1 、核心竞争力在本质上是隐形知识。根据从认识角度对知识的分类,知识 由两类组成。一类是显形知识,是通过逻辑推理生产出来,通过正规学习而获 取的可被编码的知识。它可以被抽象并被储存在客观世界里,在没有知识携带 者( 知识主体) 参与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理解和共享。如技术规格、加工步骤、 。管益忻、陈清泰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中华工商时报,2 0 0 31 l2 5 工艺处理方法等。另一类是难以编码的隐形知识。这类知识主要存贮或内嵌于 人、群体或组织之中,具有个人特性,很难正式化或交流,难以言传、难以用 逻辑语言完全表述,是通过团队成员在组织结构环境中互动而获得。在长期特 有的经营环境中,企业提供了其与外部经济现实进行交互而选择隐形知识或显 形知识的特殊情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隐形知识将导致企业绩效的提高和 改善。这种隐形知识的长期累积,最终将形成核心竞争力。 2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特有的,使这一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因为核 心竞争力是难以言传,只可默会的隐形知识,难以为其他企业成功模仿和复制。 3 、核心竞争力具有整体性、因果模糊性,因此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一个“黑 箱”,通过企业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技能,显示它创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 巨大潜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隐形知识库,它可在定的时期产生出某一具体的竞争 优势因素,但核心竞争力并不等同于某一时期的具有特定核心产品、核心技术、 核心技能。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知识交叉融合的结果,是学习的结果,并在学习 的作用下动态发展。这一论述可由图l 一1 表示。 显形知识 隐形知识 企业跃期特有经营 环境选择知识过程 不同知识交叉融 合( 技术性知识、 制度性知识、管 理性知识) 知识动态交互 二= 图1 1 知识与核心竞争力的示意图 ( 二) 核心竞争力的性质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不同,主要 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 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同时,它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如生产 发动机方面的知识是本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它确实能为顾客带来价值利 益。这种价值利益包括节省燃油、快捷速度、操作简单、减少噪音及振动程度。 2 、难以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积累性学习和集体性学习的结果,是难以言传,只可默 会的隐形知识,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因而难以为其他企业成功模仿和复制。例 如,戴尔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并不是直销,而是建立在直销模式上的低成本配 件供应与装配运作体系的实施的隐形知识。据说,戴尔唯一不让参观的就是它 的配件供应与装配系统,也就是说,戴尔摸索出一套在接受订单后,快速而低 成本的配件供应与装配技能,使得消费者可以低价地接受个性化的服务。这也 就是为什么i b m 和康柏都曾经模仿戴尔的直销,但都无一成功,原因就是模仿 成本太高或效率太低。 3 、可延展性 延展性是指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 客户的需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含着一项或几项核心技术,而这些核心技术 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或多个核心产品,再由核心产品衍生出屉终产品。这个延展 过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主导力量。 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使企业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不仅是当前 的需求,而且包括了潜在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是通过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 其延展性,在新的领域内积极运用而得以实现的。延展性使核心竞争力更能保 证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成功。以日本夏普公司为例,其核心竞争力是液晶显示技 术,该项技术使夏普公司在笔记本电脑、袖珍计算器、大屏幕显像技术等领域 都具有竞争优势。 三、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企业在实力上同国外企业相比差距很大。长期以来,企业 对短期经济利益过分重视,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往往为企业决策层所忽 视。这带来了许多弊端,如企业的发展缺乏持续性战略核心,因而给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积累和提升带来较大障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高。总体看来, 目前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较低下。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具体反映: 1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所占份额并不高,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许多高新技 术领域,不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而且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产品品牌。绝 大部分市场都被跨国公司所占有,许多国产品牌已被国外公司挤跨或兼并。 2 、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我国企业普遍自成体系,专业化协作水平低,盲目 多元化,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核心竞争力的 优势。以石化行业为例,英国b p 公司最新的分析报告认为:乙烯装置的经济规 模应达到8 5 一1 0 0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而我国目前的乙烯装置中,3 0 万吨 年以上的只有7 套。核心业务过渡分散的直接后果就是主业配置远未达到经济 规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相比之下,世界5 0 0 强企业 大都有建立在专业化分工优势上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能够获取超额利润,拥有 较长时间、较为稳定的竞争优势。 3 、企业的技术能力。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开发力量薄弱,投入少,资金使用 分散,造成我国多数行业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基本依赖于从国外引进,化工、医 药产品大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机械行业主要产品技术中有5 7 使用国外技 术,国内自主开发的仅占4 3 ;纺织行业出口服装中自己独立设计和制作的品 牌极少,大都是来样加工;电子工业在关键性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 上还比较落后,国产集成电路芯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只有2 0 一2 5 。总之, 。本小节的有关数据引自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寡协会编写的中国企业发展报告( 2 0 0 4 ) 企业管 理出版社,2 0 0 4p 5 3 6 4 1 2 许多产业内我国企业的研究开发还只限于外围技术,在产业核心技术上还对国 外引进技术有较大程度的依赖,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只能在低层 次开展竞争,使得我国企业在面临国外企业冲击时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低下反映在国际竞争中的直接表现是国际竞争力的 不足。这一点可以通过与世界5 0 0 强的比较看出,虽然我国企业在5 0 0 强排名 中的数量不断增加,2 0 0 4 年已达到1 8 家,但无论是在规模、效率、创新能力 等方面,我国企业都与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资产规模只相当于世界企业5 0 0 强的5 6 1 ,营业收入相当于世界5 0 0 强的7 3 ;人均营业收入为4 3 5 4 万元, 人均利润为1 5 3 万元,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企业5 0 0 强的1 6 2 3 和11 6 2 ,人 均资产只相当于世界5 0 0 强的1 2 4 6 。 在行业分布上。我国工业5 0 0 强主要分布在能源、原材料,制造业中的非 常少。这无疑说明我国制造业尚缺乏与国外同行业世界级企业相抗衡的大型企 业,其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上榜的中国1 8 家世界级5 0 0 强企业也都属于垄断性 的资源、电力、金融等行业。在国际化程度上,我国企业到2 0 0 4 年底累计对外 投资不过3 7 0 亿美元,只占累计外商投资总额的3 5 8 。 另外,我国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转移水平和 速度也较低,专利水平从数量、质量和产出效益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 的差距。 四、核心竞争力对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核心竞争力为我国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 依据。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把企业的资源与无形的知识和能 力结合起来,考虑到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成为支持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性的 根源所在。在市场环境中能保持长盛不衰的企业是因为它们具备了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所决定的持续化的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决定企业绩效的核心。 核心竞争力之所以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主要是由核心竞争 力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企 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它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更全 z 面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的产品 成本,从而实现更高而且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二,在竞 争方式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和超越。因而,企业能够 籍此走在竞争对手之前,在竞争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优势地位。第三,从 企业未来成长的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具有延展性。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竞争力 衍生出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从而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 获取更多的市场利润。可见,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创造出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使企业能在竞争中保持长期主动性,这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目前我国企业的实力普遍较弱,即使有一些成长迅速的企业,大都也是昙花一 现,很难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长期优势地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最 主要的缺陷就在于未能维护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核心竞争力为我国企业制订竞争战略提供了新的方向。长期以来,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制定竞 争战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而核心竞争力作为其中之一,从对企业短期 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研究延伸到对企业长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研究,从 而得出为确保企业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比其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性 优化配雹资源的能力,也就是必须要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结论较为科学、 合理地阐释了企业盛袁的原因。因而,可以进一步说,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 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之间的长期性较量,具备了强势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能在 竞争中取得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把握住长期性竞争主动权。抓住这一主线,就 能带动企业方方面面工作的开展,把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战略性资 源优化配置到有利于企业长期性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上去。 最后,核心竞争力为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新思维。多元化经营 也称多角经营、多样化经营。美国学者戈特( m g o r t ) 在美国产业的多种经 营和一体化一书中对其下的定义是:个别企业供给市场不同质的产品和劳务的增 长。这里“不同质”是指产品和劳务的不同种类。多元化经营对推动我国企业 。康荣平、柯锭斌企业多元化经营经济科学i l j 版社1 9 9 9 0 2 7 2 8 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在企业 成长过程中,如果现有产品的市场基本已经饱和,以及原有产品在市场上没有 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企业只有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实现规模扩张:第二,提高 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当今的市场,由于受科学技术进步、激烈的竞争等 因素的影响,变化速度非常快。产品单一的企业,虽然有利于组织产业化大批 量生产而带来“规模经济”效益,但是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就会对企业造成很 大的冲击,甚至会陷入危机。而实行多元化的企业,由于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的 结构来适应这一变化,因而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第三,可以使企业降低 经营风险。一般来说,一组经营活动较之单一经营活动具有较小的风险。因为, 这一经营活动由于一些不可知因素而造成的坏运气会被其它经营活动的好运气 所抵消,所以好的或特别差的经营结果出现的几率被大大降低了。这种补偿作 用使企业可以获得平稳的收益率,即使存在某种程度的变异性,其变化也大大 低于非多元化经营的收益率的变化。可见,多元化经营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很大 的作用。核心竞争力不仅能保证企业在其现有事业领域上的顺利延伸,而且充 分论证和说明了任何行业只有其所要求的行业关键能力能够与企业现有核心竞 争力相匹配和一致。这就为我国企业在开展多元化经营时提供了一系列科学、 明晰的发展思路,为企业选择新事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使 我国企业能拥有并保持在市场上的长期优势竞争地位,获得更大的发展,从而 以更加有利的地位参与到全球竞争的国际大市场,我们的企业必须积极培养和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本文以下将主 要从知识产权这一角度,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进行探讨。 第二部分知识产权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的论述,我们知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 源。企业实施战略的真正目的在于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寻求企业持续竞争优 势并由此获得超额利润。而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 就是企业通过充分运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这就意味着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一方面,我们注意到进 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优势来源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以实物型资产为主演变为以金融、财务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主。在发展比较超 前的企业群体( 以跨国公司为主) 中,企业的核心利润和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 地体现为一些高价值无形资产:品牌、商誉、技术及知识产权等。因此我们有 理由推断:尽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具有因果模糊性的“黑箱”,但是核心竞争力 必定含有知识产权这个“元素”。 另一方面,在可竞争性市场上,一旦一个企业构建了某种竞争优势并由此 获得超额利润,那么由于利益法则使然,势必会有许多其他企业进行模仿和进 入,从而使其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消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模板木方采购合同
- 企业信用报告-抚顺科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2025年呼伦贝尔热敏电阻项目申请报告
- 低空经济行业服务订阅制商业模式2025年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
- 2025年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方案
- 中国氟虫双酰胺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年辅导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贵州工会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辅警面试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辅助人员考试(心理素质测试)模拟题库及答案(川省遂宁市2025)
- 美甲美睫劳务合同(2篇)
-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合格证》
- iata第 66版危险货物规则(dgr 66th)
- 吸痰护理课件
- 军队基本医疗设备配备标准
- 2024年09月全国2024届九江银行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通关知识培训课件
- “正大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权威完整改进版
- 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