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pdf_第1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pdf_第2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pdf_第3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pdf_第4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简称 ior)是指当靶子出现在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时, 对其的反应变慢的现象,它是空间选择性注意的一种抑制现象。这种现象是 posner 和 cohen 发现的,他们认为返回抑制反映了人的心理机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注意不是 执着于原先注意过的位置,而是迅速转向以前未被注意过的位置。近年来,随着返回抑 制研究的深入,工作记忆与返回抑制的关系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国内外的研究者也从 不同角度下探讨返回抑制与工作记忆的关系。目前,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空 间工作记忆负载,空间工作记忆痕迹强度与返回抑制上,这些都是关于两者关系的间接 研究,而对于两者直接关系的探讨较少。 本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检验是否基于位置和基于客体的 ior 分别受到两种包含空 间工作记忆和非空间工作记忆的次任务的影响。从而验证我们的假设:基于位置的 ior 受到空间次任务的干扰,而基于客体的 ior 受到非空间次任务的干扰。 实验二为实验一的结果提供辅证。 我们采用了同一的被试分组来比较方向任务情景 和客体任务情景,同时设计了次任务类型作为一个被试内因素,确保两种情景中的不一 致不是因为个体差异所造成的。并且,我们在刺激上做了一些改变为了更近似于经典的 位置和客体线索范式。 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位置的 ior 受到空间工作记忆系统的干扰。(2) 基于客体的 ior 受到非空间工作记忆系统的干扰。 关键词:工作记忆;返回抑制;双任务范式 iii abstract inhibition of return is a phenomenon that when the target appears in the location previously noticed , peoples reaction time(rt) increased, it is a kind of inhibition in spatial selective attention. this phenomenon is found by posner and cohen, they suggest that inhibition of return reflect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so that attention is not paid attention attached to the original position, but quickly turned to the position previously not been notice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urther research in inhibition of return, scholars concer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memory and inhibition of return,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discuss from different angl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ibition and working memory. curren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tudies are focused on spatial working memory load, intensity and spatial working memory traces inhibition of return, these are indirect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ut less in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tested whether dual-task paradigm for location-based and object-based ior, respectively, are affected by non-spatial working memory and spatial working memory . to validate our hypothesis: location-based ior was disrupted by spatial secondary task, and object-based ior was disrupted by a non-spatial secondary task. experiment ii provides secondary evidence for the first experiment. in order to use the same task group to compare the direction task condition and the object task condition, we designed a secondary task type as within subjects factors, to ensure that inconsistencies in the two conditions is not caused b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we made some changes on the stimul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approximate location typical location and object cueing paradigms. the results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location-based ior was disrupted by a spatial working memory system. (2) object-based ior was disrupted by a non-spatial working memory system. key words: working memory;inhibition of return;dual-task paradigm 引言 1 引 言 自 20 世纪 60 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以来,注意作为心理活动的调节机制,一直是研 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早期的注意理论仅局限于对目标刺激的选择,认为注意是 单一的靶子激活加工。直到近 20 年,随着对未被选择的干扰刺激的关注,注意理论发 生了重大变化,抑制过程被引入注意研究,从而形成了包括靶子激活和干扰抑制的双加 工注意模型。在已经发现的多种抑制效应当中,返回抑制备受关注。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简称 ior)是一种当靶子出现在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时, 对它的反应变慢的现象。 自从 posner 和 cohen(1984)提出后,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举例来说,当人们寻找 桌子上的手表时,最佳的策略是记住原先注意到它时的位置,而不是重新寻找一遍。心 理学实验中观察到的人类行为与这一策略存在某种相似性。心理学界普遍认为,ior 是 一种非常普遍的抑制现象。ior 既可以出现在觉察任务中,也可以出现在辨别任务和选 择反应中(lupianez,milan,tomay,tipper,weaver,jerreat l,如果是绿色,按 j。接着会出现一句提 问,要求你回忆刚才图形中央出现过的箭头是指向左还是指向右,并按对应的方向键反 应。作出反应后,提问自动消失,开始呈现下一组。为熟悉实验,先做几次练习。准备 好后按空格键开始。 被试通过按空格键开始每一个组块的测试,在正式实验前进行 12 个序列的练习。 在每个测试的开始阶段,首先呈现一个空白屏,然后展示一个注视点图像,紧接着是一 个线索,注视点,记忆,注视点,最后呈现靶子图像。靶子图像出现在线索开始之后的 1330mssoa,停留 2000ms 或者直到被试反应。 正方形情景下,一次测试的实验流程如下: (1)呈现注视点,屏幕中央呈现一个“+”和两个重叠的正方形 1000ms。 (2)对随机选定的正方形进行线索化 260ms(变红或者变绿)。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21 (3)线索化后恢复到初始注视点状态 320ms。 (4)呈现记忆图像 430ms, 图像中央的 “+” 随机变为向左或者向右的箭头(方向任务); 双向箭头或者哑铃(客体任务)。 (5)恢复到注视点图像 320ms。 (6)呈现靶子,三角形的某个顶点随机变成红色或者绿色。要求被试看到靶子后,在 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快的按“f”或者“j”键进行反应。如果为红色按 “f”键,如果为绿色按“j”键。靶子呈现的时间为 2000ms,2000ms 内被试 不作答则自动跳过。 (7)在靶子之后呈现次任务,次任务的记忆问题如下:回忆刚才箭头的方向,向左还 是向右,并按相应键作答(方向任务);回忆刚才出现过的物体是双向箭头还是 哑铃,并按相应键作答(客体任务)。问题呈现直到被试按键反应为止。 (8)在反应之后,屏幕变为白色作为一个实验内的间隔休息(iti)持续 1000ms,然后 下一测验开始。 实验流程见图 3-1。 实验流程图 3-1 被试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快速和准确的判断靶子的颜色为红色还是绿色, 通过按计 算机键盘上的反应按键。被试被告知线索客体或者位置并不是随后靶子的预兆。另外在 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 22 主任务中,要求被试记忆箭头的方向(方向任务),或者客体的特性(客体任务)并且按对 应的按键对主任务作出反应。每一测试序列之间有一段休息时间,被试按空格键进行下 一序列的测试。 在点任务中,实验流程基本与上述一致。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数据进行剔除,把反应错误的数据和正负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剔除。若被 试的错误率超过 5%,则该名被试的全部数据不参与统计。所有 80 名被试的平均错误率 不高于 5,故实验数据全部纳入统计。因所有被试的错误率低于 3,故对错误率不 做分析, 只对这 80 名被试的反应时数据进行统计, 按照被试反应错误、 反应时小于 200ms 或大于 1500ms 的标准剔除不合格数据 (剔除率1%), 只统计每种实验条件下正确反映 的平均反应时。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 3-1。 表3-1 不同图形类型的两组被试与任务类型和线索化类型的描述统计 图形类型 任务类型 线索化类型 m sd 点 方向 无效 779.70 132.282 有效 795.90 135.805 客体 无效 683.90 161.699 有效 677.90 166.990 正方形 方向 无效 688.30 187.486 有效 711.90 185.559 客体 无效 713.50 102.799 有效 734.10 106.722 表 3-1 显示,点和正方形在不同的任务类型和线索化类型中的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和 标准差。结果显示,被试在在点情景下,方向任务中的有效线索比无效线索的平均反应 时长;客体任务中的无效线索比有效线索的平均反应时长。在正方形情景下,方向任务 中的有效线索比无效线索的平均反应时长。 客体任务中的有效线索比无效线索的平均反 应时长。 为了进一步考察图形类型与任务类型和线索化类型在被试的作答时间上的差异, 我 们对反应时数据进行 2(图形类型:点、正方形)2(任务类型:方向、客体)2(线索化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23 类型:有效、无效)混合设计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被试内效应检验结果见表 3-2。 表 3-2 被试内效应检验 source ss dfms f p 线索化类型 7398.400 1 7398.40020.515 .000 线索化类型图形类型 2890.000 1 2890.0008.014 .006 线索化类型任务类型 1587.600 1 1587.6004.402 .039 线索化类型图形类型任务类 型 921.600 1 921.600 2.555 .114 误差 27408.400 76360.637 从表 3-2 中可以看出,线索化类型主效应显著,f(1,76)=20.515,p=.000。表明 有效线索的反应时与无效线索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出现了 ior。 线索化类型与图形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76)=8.014,p=.006。线索化类型与 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76)=4.402,p=.039。线索化类型、图形类型和任务类 型三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f(1,76)=2.555,p=.114。被试间效应检验结果见表 3-3。 表 3-3 被试间效应检验 source ss df ms f p 图形类型 20070.400 1 20070.400 .446 .506 任务类型 69222.400 1 69222.400 1.538 .219 图形类型任务类型 170563.600 1 170563.6003.789 .055 误差 3421566.000 76 45020.605 从表 3-3 中可以看出,组间变量图形类型与任务类型主效应均不显著,其中图形类 型 f(1,76)=.446,p=.506,任务类型 f(1,76)=1.538,p=.219。表明各组被试在反应 时间上没有差异。图形类型与任务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1,76)=3.789,p=.055。 对线索类型和任务类型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点情景中,客体 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 24 任务中存在 ior,f(1,38)=71.71,p=.000;方向任务中不存在 ior,f(1,38)=.76, p=.389。在正方形情景中,方向任务中存在 ior,f(1,38)=3.96,p=.054;客体任务不 存在 ior,f(1,38)=.54,p=.465。 3.1.4 讨论 在实验一中,我们获得了显著的 ior 效应,验证了以往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在 双任务情景中,ior 分别受到在点情景中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和正方形情景中的非空间 工作记忆任务中的影响。 在点情景中, 客体任务中存在 ior, 而方向任务中不存在 ior, 即基于位置的 ior 受到包含空间工作记忆的次任务的干扰; 在正方形情景中, 方向任务 中存在 ior,而客体任务中不存在 ior,即基于客体的 ior 受到包含非空间工作记忆的 次任务的干扰。这些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假设:基于位置的 ior 和基于客体的 ior 分别 受到空间工作记忆和非空间的工作记忆的干扰。castel(2003)也证实了 ior 受到方向任 务的干扰,他们认为 ior 可能受到空间工作记忆系统的影响。本研究的结论与 castel 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方向任务和客体任务中的出错率相同。表明在两个次任务中难 度或者记忆负荷是无差别的。 此外,有研究者认为确定包含的工作记忆为何种,应该考虑的是刺激的复杂程度。 换句话说,当图像更复杂(比如正方形图像),非空间工作记忆对于 ior 是相当重要的, 而不是空间工作记忆,当图像相对简单(比如点图像),空间工作记忆则变得非常重要。 这个争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被试在注意更加复杂的图像(包含客体表征)时,客体工作 记忆加工并保存这些信息。我们认为复杂性这一概念其并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本研究根据以往的研究,设置 soa 为 1330ms,并且证明该 soa 条件下,可以出 现 ior。在重叠的客体情景下,一个相对长的线索到靶子的 soa 是非常必要的。周伟 伦等人通过改变线索靶子的 soa(从 884 到 1360ms), 结果发现在相对短的 soa 的情景 下,并不会出现 ior。这一结论与 theeuwes 和 pratt(2003)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他们设 置了长达 883ms 的 soa,发现在采用重叠的客体的情景下,ior 并没有出现。 然而,本实验是在不同的实验任务中发现线索效应,而不是直接比较得出的。实验 结论可能是被试间的变异引起的。为了在更严格的条件下考察假设,实验二把任务类型 作为被试内变量,以消除个体差异的影响。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25 3.2 实验二 同一被试组中不同类型工作记忆对客体/位置 ior 的影响 3.2.1 目的 为了用同一被试分组来比较方向任务情景和客体任务情景, 我们设计次任务类型作 为一个被试内因素,确保两种情景中的不一致不是因为个体差异所造成的。并且,为了 更近似于经典的位置和客体线索范式,我们在刺激材料上做了一些改变,实验二为实验 一的结果提供辅证。 3.2.2 方法 1 被试 1 被试 河南大学本科生 40 名,同实验一要求,未参加实验一。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刺激材料和实验仪器基本同实验一。 区别:在实验组 c 中,注视点呈现八个黑色的处于空间位置的点,然后其中一个点 呈现为白色作为一个线索。在靶子图像中,一个点随机变为红色或者绿色。在实验组 d 中, 注视点为两个交错的黑色正方形, 然后我们用四个白色的 v 和 v 的顶点作为线索,v 为其中一个正方形重叠之外的突出部分。其中一个正方形(和它的末端顶点)变为绿色 或者红色作为靶子。 3 实验设计 3 实验设计 实验二同样采用 222 三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同实验一。因变量为被试测验反 应的反应时(rt)和正确率。 其中图形类型为被试间变量, 任务类型和线索化类型为被试 内变量。ior 量由有效线索与无效线索反应时相减而得。 实验中,被试分为两个组(实验组 c 和 d) ,每组 20 名。 4 实验程序 4 实验程序 由 e-prime 程序呈现指导语如下: 欢迎你参加我们的实验! 这是一个认知判断实验。 实验开始后首先呈现六个黑色圆点,图形中央有一个注视符“+” ,接着其中的一个圆点 会闪现一种颜色,然后图形中央的“+”会变成一个双向箭头或哑铃图形,最后六个点 中的某一个点会呈现一种颜色。 当你看到点呈现颜色后, 请尽可能快的判断是什么颜色, 并按对应键反应。如果是红色,按“f”;如果是绿色,按“j” 。接着会出现一句提问, 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 26 要求你回忆刚才图片中央出现过的图形,并根据具体要求按对应键反应。作出反应后, 提问自动消失,开始呈现下一组。为熟悉实验,先做几次练习。准备好后按空格键开始。 点情景下,一次测试的实验流程如下: (1)呈现注视点,屏幕中央呈现一个“+”和两个重叠的八个处于空间位置的点 1000ms。 (2)对随机选定的点进行线索化 260ms(其中一个点变亮)。 (3)线索化后恢复到初始注视点状态 320ms。 (4)呈现记忆图像 430ms,图像中央的“+”随机变为向左、向右的箭头、双向箭 头或者哑铃。 (5)恢复到注视点图像 320ms。 (6)呈现靶子,八个点中的一个随机变成红色或者绿色。要求被试看到靶子后,在 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快的按“f”或者“j”键进行反应。如果为红色按 “f”键,如果为绿色按“j”键。靶子呈现的时间为 2000ms,2000ms 内被试 不作答则自动跳过。 (7)在靶子之后呈现次任务,次任务的记忆问题如下:回忆刚才箭头的方向,向左、 向右、 双向箭头还是哑铃, 并按相应键作答。 问题呈现直到被试按键反应为止。 对应的按键分别为“” 、 “” 、 “1” 、 “2” 。 (8)在反应之后,屏幕变为白色作为一个实验内的间隔休息(iti)持续 1000ms,然 后下一测验开始。 实验流程见图 3-2。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27 实验流程图 3-2 每个被试在不同的组中进行方位和客体任务,以一个平衡 abba 的次序进行实验。 实验组 c 包含 120 个分测验,其中 1/8 为有效测验。实验组 d 包含 120 个测验,其中 半数是无效的测验。测验分为 6 个组块,其中 3 个组块为方向任务,另外 3 个为客体任 务。 实验组 c 是在点情景中,实验组 d 在正方形情景中,整个实验过程约 20 分钟。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数据进行剔除,若被试的错误率超过 5,则该名被试的全部数据不参与统 计。所有 40 名被试的平均错误率不高于 5,故实验数据全部纳入统计。因所有被试的 错误率低于 3,故对错误率不做分析,只对这 40 名被试的反应时数据进行统计,按照 被试反应错误、 反应时小于200ms或大于1500ms的标准剔除不合格数据 (剔除率1), 只统计每种实验条件下正确反映的平均反应时。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 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 3-4。 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 28 表3-4 不同图形类型的两组被试与任务类型和线索化类型的描述统计 表 3-4 显示,点和正方形在不同的任务类型和线索化类型中的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和标准差。结果显示,被试在在点情景下,方向任务中的有效线索比无效线索的平均反 应时长;客体任务中的无效线索比有效线索的平均反应时长。在正方形情景下,方向任 务中的有效线索比无效线索的平均反应时长。 客体任务中的有效线索比无效线索的平均 反应时长。 为了进一步考察图形类型与任务类型和线索化类型在被试的作答时间上的差 异, 我们对反应时数据进行 2(图形类型: 点、 正方形)2(任务类型: 方向、 客体)2(线 索化类型:有效、无效)混合设计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被试间变量效应检验结果见表 3-5。 表 3-5 被试间变量效应检验 source ss df ms f p 线索化类型 6.709e7 1 6.709e7 912.853 .000 图形类型 129732.100 1 129732.100 1.765 .192 误差 2792969.775 38 73499.205 通过对被试作答的反应时的被试间变量效应检验,从表 3-5 中可知线索化类型主效 应极显著 f(1,38)=912.853,p=.000,表明实验中出现了 ior。而图形类型的主效应不 显著,f(1,38)=1.765,p=.192。被试内变量效应检验结果见表 3-6。 图形类型 任务类型 线索化类型 m sd 点 方向 无效 659.75 155.842 有效 721.85 151.209 客体 无效 670.65 157.825 有效 651.90 170.902 正方形 方向 无效 601.15 139.124 有效 652.00 138.296 客体 无效 604.20 119.010 有效 619.00 133.166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29 表 3-6 被试内变量效应检验: source ss dfms f p 任务类型 19802.500 1 19802.500 6.245 .017 任务类型图形类型 2117.025 1 2117.025 .688 .419 误差 120500.9751 3171.078 线索化类型 29702.500 1 29702.500 5.505 .024 线索化类型图形类型 1243.225 1 1243.225 .230 .634 误差 205039.775385395.784 任务类型线索化类型 34164.025 1 34164.025 9.095 .005 任务类型线索化类型图形类型 5017.600 1 5017.600 1.336 .255 误差 142741.875383756.365 从表3-6中可以看出,任务类型主效应显著,f(1,38)=6.245,p=0.017。任务类型 与图形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f(1,38)=.688,p=.419。线索化类型主效应显著,f(1, 38)=5.505,p=.024。线索化类型与图形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f(1,38)=.230,p=.634。 任务类型与线索化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1,38)=9.095,p=.005。三因素交互作用不显 著,f(1,38)=1.336,p=.255。对任务类型与线索化类型的交互作用进行进一步简单效 应分析,发现在点情景中,客体任务中存在ior,f(1,19)=11.45,p=.003;方向任务 不存在ior, f(1,19)=.43, p=.519。 在正方形情景中, 方向任务存在ior, f(1,19)=16.22, p=.001,客体任务不存在ior,f(1,19)=.42,p=.523。 3.2.4 讨论 实验二再次验证了实验一的结果。 因为在实验二中的任务类型是作为一个被试内因 素,所以此研究的结果不是由个体差异所引起的。另外,方向任务和客体任务情景中的 出错率相等, 即表明两种次任务探讨了不同种类的工作记忆而不是困难或者记忆负荷的 程度。 第四部分 总讨论与结论 31 第四部分 总讨论与结论 4.1 总讨论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双任务范式来检验是否不同种类的 ior(基于位置 和基于客体)由不同种类的工作记忆(空间和非空间)所干扰。在我们的实验中,两个实 验虽然同时证明了我们的假设,但略有不同。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两者的结论基本 达到一致,可以认为实验二的结果是对实验一起到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在本研究中,当被试需要记住一个箭头的方向时,只有基于位置的 ior 受到干扰。 而被试需要记住客体的特征时, 只有基于客体的 ior 受到干扰。 方向任务对于基于位置 的 ior 的干扰预示它们可能需要相同的资源,该资源即空间工作记忆。castel(2003)也 证实了 ior 受到方向任务的干扰,他们认为 ior 可能受到空间工作记忆系统的影响。 本研究的结论与该结论相一致。同时,我们也区分了在两种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的 ior 的影响。我们的实验结果发现:基于客体的 ior 受到非空间次任务的干扰,从而进 一步预示基于客体的 ior 受到非空间工作记忆系统的干扰。 实验一和实验二中, 都分别在呈现序列中加入了由工作记忆所加工和控制的箭头或 者客体。我们认为,其对于 ior 的干扰,至少有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外周 线索的加工与注视点位置所呈现的信息可能享有共同的机制, 从而导致了一种基于相似 性的干扰。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实验是,berger 和 henik(2000)采用一个处于中心位置 的箭头线索(标志着极有可能是靶子的位置)和一个外周线索(不提供任何信息)进行实 验,结果发现 ior 由外周线索所引起。显而易见的,这种方式的实验处理是同时呈现两 个线索,而其结果不受呈现次序的影响。此外,berlucchi(2000)的实验中设计处于中心 位置的线索包含一个数字,该数字标志着其很有可能是靶子位置,实验结果与 berger 的结论相一致。然而,在本研究中,线索图像和记忆图像的间隔时间是 580ms,在如此 短暂的间隔时间下, 我们认为不太可能是由于外周线索的加工和注视点所呈现的信息的 相互作用,进而对 ior 产生有效的干扰。 第二种观点认为, 对于 ior 的干扰更有可能是基于实验设计本身, 该观点主张应以 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在 ior 中所起的作用为研究的中心。 这种观点认为受到抑制的位置由 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 32 某种形式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所操控, 而实验中的干预任务占用了相同的工作记忆加工 进程,从而干扰了视觉对于抑制位置的搜寻。alan d. castel(2003)发现任务中仅是出现 箭头并不会影响和干扰 ior,只有当被试需要记住这些箭头的空间信息时,ior 才会受 到干扰。此外,castel 等人在对比旋转的探测物体的实验中还发现,如果要求被试记住 客体的位置信息时, 也可以出现类似的结果。 这些实验结论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即 ior 可能受到空间工作记忆系统的容量所调节。 已有研究证实空间工作记忆具有一个 相对有限的容量,或许仅能加工一个单位的空间信息(baddeley 如果是绿色,按 j。接着会出现一句提问,要求你回忆刚才图形中央出现过的 箭头是指向左还是指向右,并按对应的方向键反应。作出反应后,提问自动消失,开始 呈现下一组。为熟悉实验,先做几次练习。准备好后按空格键开始。 iorb: 欢迎你参加我们的实验!这是一个认知判断实验。实验开始后首先呈现六个黑白圆 点,图形中央有一个注视符“+” ,接着其中的三个圆点会闪现一种颜色,然后图形中央 的“+”会变成一个双向箭头或哑铃图形,最后六个点中的某一个点会呈现一种颜色。 当你看到点呈现颜色后, 请尽可能快的判断是什么颜色, 并按对应键反应。 如果是红色, 按“f”;如果是绿色,按“j” 。接着会出现一句提问,要求你回忆刚才图形中央出现过 的是双向箭头还是哑铃,并按对应键反应。如果是双向箭头,按“1” ;如果是哑铃,按 “2” 。作出反应后,提问自动消失,开始呈现下一组。为熟悉实验,先做几次练习。准 备好后按空格键开始。 ior2a: 欢迎你参加我们的实验!这是一个认知判断实验。实验开始后首先呈现两个交错的 黑白正方形,图形中央有一个注视符“+” ,接着其中的一个正方形会闪现一种颜色,然 后图形中央的“+”会变成一个双向箭头或一个哑铃图案,最后正方形的某一个顶点会 呈现一种颜色。当你看到顶点呈现颜色后,请尽可能快的判断是什么颜色,并按对应键 反应。如果是红色,按 f;如果是绿色,按 j。接着会出现一句提问,要求你回忆刚才中 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 44 央出现过的图案是双向箭头还是哑铃,并按对应的键反应。如果是双向箭头,按 1;如果 是哑铃,按 2。作出反应后,提问自动消失,开始呈现下一组。为熟悉实验,先做几次 练习。准备好后按空格键开始。 ior2b: 欢迎你参加我们的实验!这是一个认知判断实验。实验开始后首先呈现六个黑白圆 点,图形中央有一个注视符“+” ,接着其中的三个圆点会闪现一种颜色,然后图形中央 的“+”会变成一个向左或向右的箭头,最后六个点中的某一个点会呈现一种颜色。当 你看到点呈现颜色后,请尽可能快的判断是什么颜色,并按对应键反应。如果是红色, 按“f”;如果是绿色,按“j” 。接着会出现一句提问,要求你回忆刚才中央出现过的箭 头是指向左还是指向右,并按对应的方向键反应。作出反应后,提问自动消失,开始呈 现下一组。为熟悉实验,先做几次练习。准备好后按空格键开始。 iorc: 欢迎你参加我们的实验!这是一个认知判断实验。实验开始后首先呈现六个黑色圆 点,图形中央有一个注视符“+” ,接着其中的一个圆点会闪现一种颜色,然后图形中央 的“+”会变成一个双向箭头或哑铃图形,最后六个点中的某一个点会呈现一种颜色。 当你看到点呈现颜色后, 请尽可能快的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