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课时1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课时1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课时1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课时1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文题目古诗词三首课文分析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整首诗就像一幅钯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的意趣横生,意味深远。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学情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的古诗,能基本正确地进行朗读,结合注释内容粗知大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水平。怎样让学生更深入的对古诗词的语言的美和所表现的内容的美去品味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要引领学生达到的。因此,要把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热爱乡村风光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授人之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因而本课在设计时,立足学生已有的经验,先扶后放,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读懂诗意。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小组合作、适时点拨。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2.指导学生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读懂诗意,熟读成诵。2.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自学生字新词;参照自主预习卡做好预习。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微课设计指导一、意象铺展,切入正题。(约5分钟) 1.教师谈话:走进田园,就像走进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们欣赏到:那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那异国风情的牧场之国,相信这些现代美文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古代的乡村又是怎样的?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板书“乡村四月”)2.指导学生自由交流:四月是什么季节?那,你心中的“乡村四月”是怎样的?1.齐读课文题目。2.自由说心中的“乡村四月”是怎样的。 明白诗题和知晓作者,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古诗。通过情境创设感受乡村的美景。二、通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美。(约10分钟)1.引导学生说一说:谁来说说以前学古诗的方法?2.指导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四遍。读前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后两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读得有节奏、有板有眼。明白吗?3.检查生字“蚕”“桑”。4.引导学生配乐齐读全诗。1.分小组讨论,说说以前学古诗的方法。2.自由读诗四遍。把词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3.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请学生再读词句,指导读出词的节奏。4.学习生字“蚕”“桑”。5.配乐齐读。 语文教学注重以读为主。古诗教学中的读更为重要,只有进入诗歌意境的最高层次的读诗境界,才能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三、理解诗意,感悟诗的语言美。(约10分钟)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读了这么多次能结合注释说出诗意思吗?2.引导学生汇报对诗句的理解。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自由朗读。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汇报对诗的理解。3.想象画面自由朗读。 在学生讲了诗句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概括地讲讲,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再精练到课文中的诗句,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古诗的精练了。四、品味诗句,感悟诗的意境美。(约15分钟)1.引导学生品味第一、二句。(1)把这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读出来。(2)这雨让你又想起了哪些诗句?2.一动一静的杜鹃烟雨图已呈现我们面前了!读出动静的美感。3.引导学生说一说:此时此景,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吟诵这两句诗吧。4.教师小结。1.分小组自由朗读,品味诗句。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3.说一说:此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