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i l l l l l l l i l l l l l l u l1 1 1 1 1 1 1i i 1 1 1 1 1 1il l u l y 17 3 3 0 2 9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 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涉密论文口 本学位论文属在年- 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非涉密论文口 论文作者签名:王泣丝日期:塑:墨:堑 导师签名:煎p 骛日期:塑! ! :墨塑! 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 中文提要 型世言、( - n 拍案惊奇和醒世恒言是明代重要的白话小说,版本和年 代比较可靠,口语化程度比较高,是研究明代汉语的重要语料。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计量统计法、穷尽描写法和历时比较法等。 本文以意义标准为主,对明代三种小说中的1 3 1 个主从关系连词进行了分类,将 其分为因果、假设、让步、条件、转折和目的等6 个小类。本文对这6 类连词进行了 详尽的描写,从而较为全面地呈现出明代小说中主从关系连词的总貌。 本文选取四个角度对明代三种小说中主从关系连词的特点进行归纳。从音节结构 来看,单音节连词3 6 个,计4 3 4 4 例;双音节连词9 2 个,计2 7 4 2 例;三音节连词3 个,计9 例。虽然连词个数以双音节连词居多,但从所有用例来看,则以单音节连词 为多。从使用方式来看,大多数主从关系连词不能和其他连词成对使用,这种连词共 1 0 9 个,占8 3 2 1 ;可以与其他连词成对使用的主从关系连词有2 2 个,只占1 6 7 9 。 从连接的语言单位来看,只能连接分旬的主从关系连词共有1 0 8 个,占到所有主从关 系连词的8 2 4 4 ,占有绝对优势;既能连接分句又能连接句子的主从关系连词数量较 少,只有2 3 个,占总数的1 7 5 6 。从主从关系连词在句中的位置来看,有8 8 个连词 可以连接有主语的分句或句子,其中只位于主语前的主从关系连词最多,共有4 2 个, 占到总数的4 7 7 3 ;既可位于主语前也可位于主语后的主从关系连词共3 6 个,占 4 0 9 l ;只位于主语后的主从关系连词最少,只有l o 个,占1 1 3 6 。 本文还将明代三种小说中的让步连词和敦煌变文中的让步连词进行了历时比较。 关键词:语法近代汉语明代小说主从关系连词 作者:王进超 指导老师:周晓林 a b s t r a c t s t u d yo ns u b o r d i n a t i n gc o n j u n c t i o n si nt h r e en o v e l si nm i n gd y n a s t y s t u d y o ns u b o r d i n a t i n gc o n ju n c t i o n si nt h r e en o v e l s i nm i n g d y n a s t y a b s t r a c t x i n g s h i y a n ,e r k ep a i a nj i n g q ia n d ) ( i n g s b jh e n g y a na r ei m p o r t a n tn o v e l si nm i n g d y n a s t y t h ev e r s i o na n da g eo ft h e ma r em o r er e l i a b l ea n dt h ed e g r e eo fs p o k e nl a n g u a g e o ft h e mi sr e l a t i v e l yh i g h s ot h et h r e en o v e l sa r ei m p o r t a n tb a s i cl i n g u i s t i cm a t e r i a l sw h i c h a r eu s e dt os t u d yc h i n e s ei nm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m a j o r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o ft h i sp a p e ra r eq u a n t i t a t i v em e t h o d s ,t h ee x h a u s t i v e d e s c r i p t i o n ,h i s t o r yc o m p a r i s o na n ds oo n w ed i v i d et h e131s u b o r d i n a t i n gc o n j u n c t i o n sa l t o g e t h e ri nt h et h r e en o v e l si nm i n g d y n a s t yi n t o6p a r t s ,w h i c ha r em a i n l yb a s e d o n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s t a n d a r d t h es i xp a r t sa r e c a u s e sa n de f f e c t sc o n j u n c t i o n ,s u p p o s i t i o nc o n j u n c t i o n , c o n c e s s i o n sc o n j u n c t i o n , c o n d i t i o n c o n j u n c t i o n , t r a n s i t i o nc o n j u n c t i o n ,p u r p o s ec o n j u n c t i o n w ec a r r yo nt h e e x h a u s t e d d e s c r i p t i o no fe a c hk i n do ft h ec o n j u n c t i o n s ,s ow er e v e a lt h et o t a la p p e a r a n c eo ft h e s u b o r d i n a t i n gc o n j u n c t i o n sq u i t c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s u b o r d i n a t i n gc o n j u n c t i o n si nt h et h r e en o v e l si nm i n g d y n a s t yh a v eb e e nd e s c r i b e da n di n d u c ti n t h i sa r t i c l e a sf o rt h es y l l a b l es t r u c t u r e ,t h e m o n o s y l l a b l en o t ec o n j u n c t i o n sa r e3 6 ,c o u n t4 3 4 4e x a m p l e s d o u b l es y l l a b l ec o n j u n c t i o n s a r e9 2 ,c o u n t2 7 4 2e x a m p l e s t h r e es y l l a b l ec o n j u n c t i o n sa r e3 ,c o u n t9e x a m p l e s t h e r e f o r e ,t h en u m b e ro ft h ed o u b l es y l l a b l ec o n j u n c t i o n so c c u p yt h es u p e r i o r i t yw h i l et h e e x a m p l e so ft h em o n o s y l l a b l en o t ec o n j u n c t i o n so c c u p yt h es u p e r i o r i t y a sf o rt h eu s ew a y , t h es u b o r d i n a t i n gc o n j u n c t i o n sw h i c ho n l yc a nb eu s e di n d e p e n d e n ta r e1 0 9 ,a c c o u n t 8 3 2 1 ,c a nb eu s e di n d e p e n d e n to ri np a i r sa l e2 2 ,a c c o u n t1 6 7 9 a sf o rt h ec o n n e c t i o n l a n g u a g eu n i t ,t h es u b o r d i n a t i n gc o n j u n c t i o n sw h i c hc o n n e c tt h ec l a u s e so n l ya r e1 0 8 , a c c o u n t8 2 4 4 ,c o n n e c tb o t ht h ec l a u s e sa n ds e n t e n c e sa r e2 3 ,a c c o u n t1 7 5 6 a sf o rt h e s y n t a xp o s i t i o n ,t h es u b o r d i n a t i n gc o n j u n c t i o n st h a tc a nc o n n e c tt h ec l a u s e so rs e n t e n c e s w h i c hh a v et h es u b j e c ta r e8 8 i nt h e s ec o n j u n c t i o n s ,t h ec o n j u n c t i o n so n l yu s e db e f o r et h e s u b j e c ta r e4 2 ,w h i c ha r et h em o s t ,a c c o u n t4 7 7 3 ,o n l yu s e da f t e rt h es u b j e c ta r e1 0 , w h i c ha r et h el e a s t ,a c c o u n t11 3 6 o t h e r3 6b o t hm a yu s eb e f o r et h es u b j e c ta n da f t e ri t , s t u d yo ns u b o r d i n a t i n gc o n j u n c t i o n si nt h r e en o v e l si nm i n gd y n a s t y 垒垒! 塑璺 a c c o u n t4 0 9 1 i nt h i sp a p e r , w es e l e c tc o n c e s s i o n sc o n j u n c t i o n sw h i c he x i s ti nt h et h r e en o v e l si n m i n gd y n a s t ya n dd t m h u a n gb i a n w e nj i a o z h u ,t h e n w ec a r r yo u t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c o m p a r i s i o n k e yw o r d s :g r a m m a r ;m o d e mc h i n e s e ;n o v e l s i nm i n gd y n a s t y ;s u b o r d i n a t i n g c o n j u n c t i o n s h i w r i t t e n b y :w a n gj i n c h a o s u p e r v i s e db y :z h o ux i a o l i n 目录 前言1日盯青1 一、研究对象及价值l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3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5 第一章连词定义及分类7 第一节连词的定义7 第二节连词的再分类7 第三节主从关系连词与相关词类的界定一8 第二章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概貌1 2 第一节因果连词l2 第二节假设连词2 9 第三节让步连词一4 7 第四节条件连词6 3 第五节转折连词6 9 第六节目的连词7 4 第三章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特点7 7 第一节音节结构7 7 第二节使用方式7 8 第三节连接的语言单位8 1 第四节主从关系连词在句中的位置8 2 第四章历时比较8 6 结语9 1 参考文献9 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9 9 致谢1 0 0 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 前言 一、研究对象及价值 工上j 一 刖舌 近代汉语上承中古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汉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近 代汉语的上下限问题,现在学界还有争论。王力认为,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 鸦 片战争) 为近代汉语时期;吕叔湘认为,以晚唐五代( 第九世纪) 将汉语划分为古代 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时期是比较合适的,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的一个阶段;蒋绍愚 在近代汉语研究概要中认为近代汉语的上限或许可以提前到唐代初年,下限定为 清初。1 而综观各家的分类,明代都是近代汉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近代汉语发展的一 个重要阶段。因此,对明代汉语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明代白话小说是明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是研究明代汉语的重要文献材料, 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我们选择明代三种白话小说型世言、( - - n 拍案惊奇、醒世恒言作为语料,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年代和版本比较可靠。 型世言是一部明代崇祯年间刊行的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峥霄馆评 定通俗演义型世言,十卷,四十回,陆人龙著,大致刊行于崇祯五年( 1 6 3 2 ) 。原本 今藏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本文所用为中华书局1 9 9 3 年7 月出版的由覃君点校的型 世言,该版本以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所藏孤本型世言为底本,参校巴黎法国国 家图书馆藏本别本- n 拍案惊奇中相关篇章,和今存的两种三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是凌漾初继初刻拍案惊奇之后创作的第二部小说集。二 刻的首次刊行,是由尚友堂在崇祯五年( 1 6 3 2 ) 完成的。至今原刊本已经佚失了, 仅存尚友堂重刊本,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是从初刻 中移补过来的,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乃戏曲而非小说,不是原刊本所有的, 也是后来补入的。所以,二刻的这四十卷中,至少有两卷已经佚失了,实际仅存 1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 0 0 4 年,4 3 页;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1 9 8 5 年, l 页;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人学出版社,2 0 0 5 年,5 、6 页。 i 前言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 三十八卷。本文所用为中华书局2 0 0 9 年1 月出版的( - - n 拍案惊奇,该版本据尚友 堂重刊本点校整理,并参考了现在通行的新整理本,卷二十三和卷四十两篇,仅存其 目,而无正文。鉴于初刻拍案惊奇和( - - n 拍案惊奇出自同一作者,在语言风 格、特点等方面比较相像,所以我们只选择其中之一种二刻拍案惊奇来作为语料。 醒世恒言为冯梦龙所辑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的第三部。醒世恒言大约刊行于天启七年( 1 6 2 7 ) 。现存版本有两种:一种是明叶 敬池刊本,此为醒世恒言的原刊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另有叶敬溪刊本,图、 序及行款皆同叶敬池本,疑和叶敬池本为同一本。另一种是衍庆堂翻刻本,有二种: 一为四十卷足本,即第二十三卷为金海陵纵欲亡身者;一为三十九卷本,即删去 金海陵,析张廷秀逃生救父为上下两卷者。本文所用为中华书局2 0 0 9 年1 月 出版的醒世恒言,该版本采用原刊本叶敬池刊本为底本,校以衍庆堂翻刻本( 四 十卷本) ,进行点校整理,并参考了今天通行的几种整理本,全书共四十卷。据胡士 莹考证,醒世恒言中宋人话本有三种,分别是第十四卷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第 三十一卷郑节使立功神臂弓、第三十三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1 元人话本有四种, 分别是第六卷小水湾天狐诒书、第十三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第十七卷张孝 基陈留认舅、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纵欲亡身;2 明人作品只有三十三卷。3 为了提高 语料的准确程度,我们在本文中只以醒世恒言中比较可靠的三十三卷明人作品做 为语料进行考察。由于其他两种语料都是全本,所以本文在语料的排列顺序上,将醒 世恒言放在最后,依次为型世言、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 第二,口语化程度比较高。 刘坚曾指出:话本大概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纯用白话来写的文学作品, 是我们研究词汇史和语法史最有用的材料之一”。4 我们所选择的三种语料,虽然经过 了文人的加工,但深受宋元话本的影响,基本上保持口语化的优点,所以还是具有较 高的研究价值的。 第三,体裁相近的三种语料可以更为客观地反映明代语言面貌。 三种小说型世言、( - - n 拍案惊奇、醒世恒言都是白话短篇小说集,深受 1 胡上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 9 8 5 年,2 0 6 、2 3 2 、2 3 3 页。 2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 9 8 5 年,2 9 5 、2 9 6 、2 9 7 页。 3 胡_ t 茕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 9 8 5 年,5 5 8 - 5 6 9 贞。 4 刘坚略谈“话本”的语言年代问题,运城师专学报,1 9 8 5 年第l 期。 2 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前言 话本影响,体裁相近。明代还有其他一些口语性较强的白话文献,但我们认为选择同 一文体的三种语料,更具有系统性和代表性,更容易发现这一时期的语法特点。 本文选择明代三种小说型世言、( - - n 拍案惊奇、醒世恒言中的连词加以 研究,限于篇幅,为了更深入地加以探讨,本文把讨论的内容设定为三种小说中的主 从关系连词。 关于本文中明代三种语料引文的说明。本文例证的格式有三种:一种是引用型 世言、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三种语料中的例证,以下简称型、二刻 和醒。如“又是应捕说了旬府中人,因此只在邻近疑猜。( 型第三十六回) ”, 括号中文字表示该例证出自型世言第三十六回;一种是第四章中引用敦煌变文 校注中的例子,如“虽即志心申体察,莫知来处辩其因。( 维摩诘经讲经文) ”, 括号中文字表示该例证出自敦煌变文校注中维摩诘经讲经文,未在括号内标 注敦煌变文校注;最后一种是引用其他文献的例子,如“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 论语子罕) ,括号中文字表示该例证出自论语中一篇子罕。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一) 近代汉语连词的研究现状 连词研究一直是近代汉语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其进行 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近代汉语连词的研究成果主要散见于一些语法专著和论文中。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没有提到“连词 这一专门的词类,但在其下卷表 达论中,已经提到有的句子要通过关系词来表达一定的关系,并举了一些例子,有的 关系词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连词。1 太田辰夫的中国语历史文法第一次对近代汉语连词进行了粗略概述。他先将 连词分为用于等立句的连词和用于主从句的连词两大类。用于等立句的连词又分为并 列、累加、选择、承接、转折,用于主从句的连词又分为两类:( 一) 时间、比较;( 二) 因果、让步、推论、假定、纵予、限定、不限定。2 香坂顺一白话语汇研究中对近代汉语中一些在使用方面比较有特点的连词进 1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 2 日 太山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最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年。 3 前言 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 行了描写,并分析了它们的来源,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他的水浒词汇研究( 虚词 部分) 对水浒中的连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将水浒中的连词分为表 示累加的连词、表示假定的连词、表示条件的连词、表示因果的连词等十几种,对各 类连词基本都能追溯其源流,比较明确地分析了它们的用法。1 刘坚、江蓝生等的近代汉语虚词研究中的介词、连词部分主要论述了“和 字由动词发展成连词和介词的过程,为“实词虚化”提供了一个例证,也是连词语法 化研究的一种尝试。2 向熹简明汉语史中“中古汉语连词的发展 、“近代汉语连词的发展 等章节 介绍了从魏晋至明清新产生的连词。书中提到的中古、近代新产生的连词,分为并列 连词、承接连词、选择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 让步连词,共一百六十多个。3 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对敦煌变文中的连词作了穷尽性的研究,他将连词 分为联合关系连词和主从关系连词,联合关系连词又分为并列、递进、选择三小类, 主从关系连词分为假设、纵予、让步、条件、取舍、因果、转折。4 俞光中、植田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着眼于近代汉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方面, 将近代汉语连词分为条件关系连词、因果关系连词、转折关系连词、让步关系连词、 联合关系连词。5 重要的论文如 3 3 4 例,醒5 4 5 例,如: ( 1 ) 王喜道:“不是这般说,我若被他算计了,你两个也靠我不得,这才是三十 六着,走为上着。 ( 型第九回) ( 2 ) 若只攻外面,反把毒气逼入里边,虽一时好得,还要后发。( 型第三十 八回) ( 3 ) 佥宪无隙可入,心里思量:“二房好一分家当,不过留得这一个黄毛小厮。 若断送了他,这家当怕不是我一个的? ( 二刻第四卷) ( 4 ) 道人道:“敝居只在山深处,原无多远。若随着贫道走去,顷刻就到。 ( 二 刻第十八卷) ( 5 ) 多寿道:“媳妇若晓得孩儿愿退,必然也放下了。 ( 醒第九卷) ( 6 ) 遐叔起初见浑家随着这班少年饮酒,那气恼倒包着身子,若没有这两个鼻 孔,险些儿肚子也胀穿了。( 醒第二十五卷) 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假设语气助词有“的话 等,近代汉语也有此类助词,如“时”、 “后 、“呵”等,常和假设连词配合使用。在我们所考察的三种语料中,只发现了假 设语气助词“时”的用例,其中和“若”搭配使用的为:型9 例,( ( - - - 刻1 3 例, 醒5 7 例,如: ( 7 ) - n ,要他酒饭吃,肉也得买一斤,烧刀子也要打两瓶请他;若在别家吃 第二章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概貌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 了来时,鸡也拿他只去准折,略一违拗,便频差拨将来。( 型第九回) ( 8 ) 若不见他在窗口时,便踱来踱去,一日穿梭般走这样百十遍。( 型第二 十六回) ( 9 ) 若不还他时,他须是个贡生,酸子智量必不干休。( 二刻第四卷) ( 1 0 ) 听听外边,越敲得紧了,道:“你若不开时,我门缝里自会进来。 c ( - - - n 第十六卷) ( 1 1 ) 九妈心下焦燥,欲待把他凌虐,又恐他烈性不从,反冷了他的心肠;欲待 由他,本是要他赚钱,若不接客时,就养到一百岁也没用。( 醒第三卷) ( 1 2 ) 子春谢道:“我杜子春若再败时,老翁也不必看觑我了。 ( 醒第三十七 卷) 江蓝生在时间词“时 和“後 的语法化一文中,首先回顾了汉语假设助词 的发展历程,然后运用语法化理论结合各个时期的语料描绘出了“时 的语法化过程, 并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解释。江先生指出假设助词“时 的出现时代不会晚于初 盛唐,其语法化过程共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v p ( 即谓词性成分) 时v p ;第 二阶段为“( 若) v p 时= v i a ;第三阶段为“既虽然v p 时= 既虽然v p ”;第四阶段 为“n p ( 名词性成分) 时= n p 。当“时 处在语法化的第一阶段时,语法化过程刚 刚开始,“时 还没有完全失去其时间意义,可以理解为时间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假设 语气助词;到了第二阶段,“时 已经完全语法化为假设语气助词;第三阶段、第四 阶段“时 的语法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分别语法化为一般停顿语气助词和名词话题标 记。1 显然,我们所举例证中和“若 搭配使用的假设语气助词“时 正处在其自身语 法化的第二阶段。 “若”作假设连词,在上古时期就有用例,如: ( 1 3 )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 1 4 ) 若汉挑战,慎勿与战,无令得东而已。( 史记高祖本纪) 2 若还 用在前一小句,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型5 例,二刻2 例,醒1 6 例,如: 1 江蓝生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 0 0 2 年第4 期。 3 0 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 第二章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概貌 ( 1 ) 我尝道:人若能持正性,冠笄中有丈夫;人若还无贞志,衣冠中多女子。( 型 第三十七回) ( 2 ) 若还死者全无觉,落得生人不善良。( 二刻第十一卷) ( 3 ) 若还一打,邻里都要晓得了,传说开去,谁肯来娶他? ( 醒第十六卷) ( 4 ) 若还缺了一文,少不得敲个半死。( 醒第二十七卷) 席嘉指出,“若还 从六朝开始,“若 和“还”可以组合成“若还”,从唐宋时 期开始,“若还”固化为词,在人们的认知中“若还 表假设便成为一个整体。1 3 若是 据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连词“若是 隋唐时已开始使用。2 “若是”由 假设连词“若和判断动词“是”长期连用虚化而成,义同“如果”。通常用于前一 小句,后一小句得出结论。型4 7 例,( - - - n 6 3 例,醒4 1 例,如: ( 1 ) 又被盛氏看见,道:“若是来买的都是邻舍,本钱都要折与他。 ( 型第 三回) ( 2 ) 若是收了他的,到任他就作娇,告病不来请见,平日还有浸润。( 型第 二十四回) ( 3 ) 店主人道:“他轻则官司害你,重则强盗劫你。若是远来的人冲撞了他,好 歹就结果了性命! ( 二刻第四卷) ( 4 ) 又想道:“若是小入娘贼得知了这个消息,必定躲过我。且趁着未张扬时去 赚得他来,留住了,当官告他,不怕他飞到天外去。 ( 二刻第三十五卷) ( 5 ) 颜俊道:“若是贤弟固辞,便是推托了。”( 醒第七卷) ( 6 ) 若是五百年前合为夫妇,月下老赤绳系足,不论幽期明配,总是前缘判定, 不亏行止。( 醒第二十八卷) “若是 有时也和“时 搭配使用,如: ( 7 ) 毛烈道:“判爷休听他胡说。若是有银与小人时,须有小人收他的执照。”( 二 刻第十六卷) ( 8 ) 又想道:“若是尤少梅能事时,在岳丈前撺掇,权且迎来,那时我哪管时日 利与不利,且落得早些受用。 ( 醒第七卷) 1 席嘉与“组合同化”相关的几个连词演化的考察,语言研究,2 0 0 6 年第3 期。 2 【日】太田辰夫中国语j 力史文法,蒋绍愚,徐吕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3 0 7 页。 3 l 第二章 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概貌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 假设连词“若是 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如: ( 9 ) 他若是不来,咱们就找他去。1 4 若非 用在前一小句,假设过去的事实没有发生。型6 例,二刻2 7 例,醒1 4 例,如: ( 1 ) 若使当日没有沈实在那厢经营,沈刚便一败不振;后边若非他杜绝匪人, 安知不又败? ( 型第十五回) ( 2 ) 我又道:“若非早觉,未免不死狐手。”( 型第三十八回) ( 3 ) 就叫小二开门,见了夫妇二人,反谢道:“若非贤夫妇相叫起身,几乎一命 难存! ( 二刻第十五卷) ( 4 ) 知县发落已毕,笑道:“若非那边弄出,解这两个人来,这件未完何时了结 也! ( 二刻第二十五卷) ( 5 ) 若非今日我是死的,你是活的,怎知你为同年之情淡薄如此。( 醒第二 十六卷) ( 6 ) 若非他道出真情,连咱也陷于不义。( 醒第三十卷) “若”和“不是”连用时,有时也表达和“若非 一样的意思,型5 例,二 刻5 例,醒5 例,如: ( 1 ) 郑氏道:“老爷,妇人那时被这强贼劫财谋命,若不是朱玉捞救,妇人还有 甚身子嫁与朱家? ( 型第二十五回) ( 2 ) 纪老三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若不是大哥、三哥来,这两滴酒,几时 能勾到他泉下? ( 二刻第四卷) ( 3 ) 遐叔惊道:“。若不是我一意告辞,这早晚还被他留住,未得回来。 ( 醒 第二十五卷) 5 若果果若 二者都表示假设,用在前一小句,可以译为“如果。“若果 在三种语料中共出 现2 0 例,其中型7 例,二刻7 例,醒6 例,如: ( 1 ) 颜老道:“先生若果寻得,有价钱相应的,学生便买了送先生。( 型第 十九回)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1 1 6 6 页。 3 2 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第二章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概貌 ( 2 ) 御史道:“若果忤逆,我这里正法,该死的了,你靠谁人养老? 一( 型第 三十五回) ( 3 ) 那人笑容可掬道:“若果有兴,小子当为引路。刀( 二刻第四卷) ( 4 ) 富家子道:“若果蒙先生神法救得,当奉钱百万相报。 ( 二刻第三十三 卷) ( 5 ) 钦大郎道:“他若果是个女子,与兄成配,恩义两全,有何不可。刀( 1 :醒 第十卷) ( 6 ) 潘遇道:“若果有此事,房价自当倍奉。 ( 醒第二十八卷) “若果 在上古就有用例,如: ( 7 )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8 ) 今稠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 史记鲁 周公世家) “果若 只出现了两次,其中型和二刻各1 例,醒中未见,如: ( 1 ) 张秀才看字,待扯,沈氏笑道:“且慢,我们计议,果若断绝得来,我就把 兰馨与他。”( 型第二十八回) ( 2 ) 东老道:“果若是,汝母当姓祝了。( 二刻第七卷) 6 若使 由假设连词“若”和“使连用而成,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型2 l 例, 二刻4 例,醒1 例,如: ( 1 ) 也都是年少时持守定了,若使他当时少有苟且,也竟如薄生客死异地,贻 害老亲,还可望功名显大么? ( 型第十一回) ( 2 ) 若使他当日原是个书呆子,也只朝玩夜读,不能发科甲,也还作秀才。( 型 第二十八回) ( 3 ) 若使当时不知,在街上摇摆时节,不好似受了孙行者金箍棒一压,一齐做 了肉饼了。( 二刻第三十三卷) ( 4 ) 少府当下看见,便觉心怀开爽:“若使我不出城,怎知山中有这般境界? ” ( 醒第二十六卷) “若使”在上古就有用例,如: ( 5 ) 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哀之? 三1 3 釜三童塑垡三壁! :亟圭丛茎墨垄塑塑塑塑垡三登! :望圭丛茎墨堡塑塑壅 (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 1 7 倘 用在前一小句,提出假设的情况或条件,相当于“假如 、“如果”。“倘”的早期 用例如: ( 1 )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 庾子山集寄徐陵) ( 2 )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李太白全集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 型2 1 例,二刻1 8 例,醒8 3 例,如: ( 3 ) 等建文君去了,上轿回到驿中,暗想道:“o o ooo 。倘同他回去,朝廷或行害 了,恰是我杀害他了,如何是好? ( 型第八回) ( 4 ) 但幸不与爹娘同房,从今以后,倘可脱身,断不令你独处。( 型第三十 八回) ( 5 ) 刘秀才道是怪异,戏言道:“莫非我妻之灵乎? 倘阴间有知,当集我掌上。” ( 二刻第十三卷) ( 6 ) 夫人道:“妾处深闺,常因太尉晏会,窥见先生丰采,渴慕已久。今太尉不 在,闺中空闲,特邀先生一叙,倘不弃嫌,妾之幸也。 ( 二刻第三十四卷) ( 7 ) 对着慧娘道:“如今做下这等丑事,倘被裴家晓得,却怎地做人? ( 醒 第八卷) ( 8 ) 倘遇着个声气相投知音的知己,便兼旬累月,款留在家,不肯轻放出门。( 醒 第二十九卷) 8 倘或 由“倘”和“或”复合而成,用法同“倘”,可译为“如果”。香坂顺一认为,“倘 在假定事情万一发生这一点上带有跟“或 相似的意味,因此“倘或”被看作并列结 构。3 型2 例,二刻3 例,醒1 9 例,如: ( 1 ) 项总督与马巡抚计议道:“兵屯城下月余,师已老了,倘或黄河冰冻,虏兵 南来,若两处抵敌,势分力薄。( 型第十七回) ( 2 ) 当下分付家人:“早起做饭,天未明就要起身,倘或睡着了,饭熟时来叫一 声。( 二刻第十八卷) 1 汉语火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 第9 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 9 9 2 年,3 3 1 页。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5 6 9 页。 3 【日】香坂顺一白话语汇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华书局,1 9 9 7 年,4 0 贞。 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 第二章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概貌 ( 3 ) 倘或旁观的口嘴不紧,遇煞着处溜出半句话来,赢者反输,输者反赢,欲 待发恶,不为大事;欲待不抱怨,又忍气不过。( 醒第九卷) ( 4 ) 长儿道:“这文钱是要买椒的,倘或输与你了,把什么去买? ( 醒第三 十四卷) “倘或的较早用例如: ( 5 ) 倘或大限到来,如何免脱。( 敦煌变文集不知名变文) 9 倘然 用在前一小旬,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二刻1 例,醒1 6 例,型中 未见,如: ( 1 ) 倘然当官告理,且不顾他声名不妙,谁奈烦与他调唇弄舌? ( 二刻第四 卷) ( 2 ) 又想道:“如今姐夫病好,倘然要来同卧,这事便要决撒,快些回去罢。 ( 醒 第八卷) ( 3 ) 又道:“倘然死了,反来连累着你。不如先送到官,除了这祸根罢。 ( 醒 第二十七卷) 1 0 倘若 由“倘 和“若 复合而成,用在前一小句,可译为“如果”。二刻1 2 例,醒 1 4 例,型中未见,如: ( 1 ) 风生着了急,自想道:“倘若他当真打进,怎生是好? ”( 二刻第九卷) ( 2 ) 富家子道:“先生勿耍我! 倘若天明开看仍复如旧,可不误了大事? 一( 二 刻第三十三卷) ( 3 ) 停了半晌,方道:“家丑不可外扬,倘若传到外边,被人耻笑。事已至此, 且再作区处! ( 醒第八卷) ( 4 ) 那时不是马上,定是舟中,身披甲胄,手执戈矛,在生死关系之际,倘若 一般终日吃酒,岂不把性命送了? ( 醒第三十六卷) 周刚指出“倘若 在中古时期已经出现,并举例如下: ( 5 ) 天宫倘若见,灯王愿可逢。( 梁简文帝正月八日燃灯应令诗) 1 1 1 倘使 1 周刚连词与相关问题,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2 年,1 9 8 页。 3 5 第二章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概貌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 由连词“倘 和“使”复合而成,用于前一小句,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假 如 等。“倘使”只在型世言中出现l 例,其他两种文献未发现用例,如: ( 1 ) 倘使柏氏负冤,简胜抱枉,固璞之罪,亦神之羞。( 型第二十一回) 向熹认为,“倘使”同“倘或 、“倘若”等都是唐代才出现的,如: ( 2 ) 倘使陈留逸调,下探柯亭之襟,会稽阴德,傍眷余溪之蔡;则回眸之报, 不独著于前龟,清亮之音,谁专称于往笛。( 骆宾王上郭赞府启) 1 不过,在其他工具书中有连词“倘使 唐代以前的用例: ( 3 ) 南冠今别楚,荆玉遂游秦。倘使如杨仆,宁为关外人。( 庾子山集率尔 成咏) 2 可见,“倘使 的成词年代早于唐代,可能在南北朝时期。 1 2 不然 表示否定性的假设,前面小句中提出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件,由“不然 引 出这一事件不发生可能造成的结果或结论,可译为“如果不是这样”、“否则。型 1 7 例,二刻1 5 例,醒1 9 例,如: ( 1 ) 因说自己同余姥姥灯市失钗,亏李侍讲给还,不然几乎忧愁病死。( 型 第十二回) ( 2 ) 妇人道:“这出丈夫之意,相公不妨俯从。不然,恐丈夫嗔我不能伏侍相公。 ( 型第三十一回) ( 3 ) 太守看见行首正在傍边,就指着巨觥分付道:“你可在此奉着总干,是必要 总干饮干,不然就要罚你。( 二刻第七卷) ( 4 ) 合家多感戴许公问得明白,不然几乎一命也没人偿了。( 二刻第二十一 卷) ( 5 ) 陆五汉探了婆子消息,心中欢喜,假意惊道:“早是与我说知,不然,几乎 做出事来。( 醒第十六卷) ( 6 ) 此时满船人相贺道:“郎君奇才,能动江神,乃得获安,不然,诸人皆不免 水厄。”( 醒第四十卷) “不然”最初是由副词“不和代词“然组成的偏正词组,如: 1 向熹简明汉语史( 下) ,高等教育 | 版社,1 9 9 3 年,3 0 7 页。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5 7 0 页。 3 6 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 第二章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概貌 ( 7 ) 思深哉! 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 不然,何忧之远也? 非令德之后,谁能若 是?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 8 ) 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 无为也。( 史记高祖本纪) 至于从什么时候“不然”开始作为一个连词来使用,学界尚无定论。 1 3 如 用于前一小句,提出假设的情况或条件,后一小句得出结果或结论,有时和“若 等对应使用,义同“如果 。型1 7 例,二刻9 例,醒3 4 例,如: ( 1 ) 此去令尊如有不幸,我务必收他骸骨,还打听令祖父母、令兄令姊消息来 覆你,时日难定,你可放心在此。( 型第一回) ( 2 ) 写到“听凭告理”处,皮匠还念两句道:“如岑氏遭逼不愤,致生事端,亦 某抵偿。”( 型第二十七回) ( 3 ) 如有隐匿不肯者,即拿家属问罪,财物入官。( 二刻第二十卷) ( 4 ) 将富翁捆缚住,着一个强盗将刀加颈,吓他道:“如有官兵救应,即先下手! ” ( 二刻第二十七卷) ( 5 ) 空照道:“郎君如有所嘱,必不敢违。”( 醒第十五卷) ( 6 ) 司户低责道:“。若得成名,便把不肖女与你为妻;如没有这般志气, 休得指望。 ( 醒第二十八卷) 假设连词“如 在上古就已出现,如: ( 7 )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 而) ( 8 ) 公日:“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 ( 毅梁传僖 公二年) 1 4 如若 由连词“如和“若 构成,二者连用为词,用于前一小句,表示假设的情况或 条件。可以译为“如果 。“如若在三种语料中只出现了5 例,其中型和二刻 各1 例,醒3 例,如: ( 1 ) 左边的又笑道:“。如若迟延,先打破桐乡,杀了阮鹗。随即踏平杭州, 活拿胡宗宪。 ( 型第七回) 第二章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概貌明代三种小说主从关系连词研究 ( 2 ) 孺人道:“。要烦你到西堂与我侄儿说此事,如若未娶,待与他圆成了 可好么? ( 二刻第三卷) (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