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导学案.doc_第1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导学案.doc_第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导学案.doc_第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导学案.doc_第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上) 编制: 审核: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第三单元 乘法卫星运行时间预习案【使用说明】1、自学课本第33页内容,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3、把自学中存在的疑惑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中。【预习导学】1、口算下列各题(一列一列算)89= 232= 145=890= 2032= 1405= 2、回忆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关知识链接】2010年8月1日晚上吃饭时,笑笑的爸爸高兴地说:“你们知道吗?今天凌晨5时30分,我们国家又成功发射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地说:“科学家们太棒了!” 爸爸说:“是啊!这些卫星能够成功发射,和科学家们准确无误的计算是分不开的。你一定要从小把计算学好啊!” 怎么样同学们我们也来练练计算吧!预习自测: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它绕地球转1圈需要114分。请你帮笑笑算一算这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20圈所用的时间:(将算试写下来)我的疑问或发现:_卫星运行时间探究案(一)【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如何计算21圈所用的时间?探究点二:如何计算?(1) 估算:(2)、计算:(3)比较估算和计算结果归纳总结:说说乘法竖式要注意什么?随堂检测:1、计算书上“试一试”的前两个。2、算一算:13212= 24515= 32826=注意:列竖式时,两个因数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所得积的末位就要和这一位对齐。)卫星运行时间训练案(一)卫星运行时间探究案(二)【学习目标】1、 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2、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重难点: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40825 =计算时要注意_探究点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47210 =计算时要注意_随堂检测:1、 计算书上“试一试”后两题。2、 森林医生看看第2题中的计算对不对,说说理由。3、 完成第1题。卫星运行时间训练案(二)有趣的算式预习案【使用说明】1、自学课本第42页内容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3、把自学中存在的疑惑或发现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或发现”中。学具准备: 电子计算器。【预习导学】同学们,知道吗?数学王国里充满了奥秘与神奇!传说数学王国里有一座山,山里有一座宝藏,等着人们去挖掘。不过,要想去挖掘宝藏,可得闯过四道关卡。每道关卡都有一组有趣的算式,如果你能找出算式中的规律,就表示你闯关成功!连闯四关,就有机会挖到宝藏。今天淘气和笑笑想去闯一闯,你们愿意与他们同行吗?那就带上你们的计算器一起出发吧预习自测:1、相信你能独立闯过第一关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1=1 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你发现什么了吗?请继续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_2、试闯2、3、4关我的疑问或发现:_有趣的算式探究案【学习目标】1、 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3、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难点: 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奇怪的142857用计算器计算:1428571=1428572=1428573=1428574=你发现了什么?请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1428575=1428576= 恭喜你闯过了第二关探究点二:神奇的9用计算器计算:9999=999999=99999999=你发现了什么?请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恭喜你闯过了第三关探究点三:寻找神秘的数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出4个你喜欢的数字。规则: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如:1,3,7,8。最大四位数:8731最小四位数:1378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减达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你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你也来试一试吧:归纳总结:今天,我们通过了对有趣算式的探索,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初步体会了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其实数学并不难,只要你平时善于动脑,认真思考,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就能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有趣的算式训练案从山脚到山顶有2222222层,每一层有5555555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找规律添结果。 2 25=20 2255=1210 222555=123210 22225555=12343210 2222255555=1234543210222222555555=22222225555555=2222222255555555=完成练习册习题。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预习案【使用说明】1、自学课本第47页内容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3、把自学中存在的疑惑或发现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或发现”中。【预习导学】预习自测:仿照例子写出几个算式:1、 40+5=5+40120+10=10+120_我发现:_2、5+4+5+6 =(6+4)+(5+5) 37+58+63=(37+63)+58 _我发现:_我的疑问或发现:_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探究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加法结合律1、算一算,看看下列两组算式有什么关系?(13+25)+4513+(25+45)(36+18)+2236+(18+22)2、再写出几个:_总结:三个数相加先把( )相加,再同第( );或者先把( )相加,再同第( ),他们的()不变。这叫做( )。3、怎样用字母写出发现的规律?_探究点二:加法交换律1、下面圆圈中可以填什么符号?7+8 8+7 1000+25 2 5+10002、我也写几个这样的式子:_总结:( )相加,( )两个加数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 )。3、怎样用字母写出发现的规律?_随堂检测: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82+_=_+8247+(30+8)=(_+_)+8(84+68)+32=84+(_+_)75+(48+25)=(_+_)+482、学会了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会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试试看!38+76+24 (88+45)+12 78+53+47+22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训练案一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5 + 36)+6445+( + ) 560+(140+70)(560+140)+ a +(27 + b )( + )+ b 369258147369( 147)(2347)5623( )654(97a)( 654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适当的数。126305305 2(2468)125246(8 ) 3214678=678 4225(75437)(22575)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64+73)+37 87+42+58 56+78+44 165+204+335+96 36+18+64 2512 48125 (28)(53)4125825 501224 25134 2825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预习案【使用说明】1、自学课本第47页内容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3、把自学中存在的疑惑或发现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或发现”中。【预习导学】预习自测:仿照例子写出几个算式:1、 40+5=5+40120+10=10+120_我发现:_2、5+4+5+6 =(6+4)+(5+5) 37+58+63=(37+63)+58 _我发现:_我的疑问或发现:_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探究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加法结合律1、算一算,看看下列两组算式有什么关系?(13+25)+4513+(25+45)(36+18)+2236+(18+22)2、再写出几个:_总结:三个数相加先把( )相加,再同第( );或者先把( )相加,再同第( ),他们的()不变。这叫做( )。3、怎样用字母写出发现的规律?_探究点二:加法交换律1、下面圆圈中可以填什么符号?7+8 8+7 1000+25 2 5+10002、我也写几个这样的式子:_总结:( )相加,( )两个加数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 )。3、怎样用字母写出发现的规律?_随堂检测: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82+_=_+8247+(30+8)=(_+_)+8(84+68)+32=84+(_+_)75+(48+25)=(_+_)+482、学会了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会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试试看!38+76+24 (88+45)+12 78+53+47+22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训练案一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5 + 36)+6445+( + ) 560+(140+70)(560+140)+ a +(27 + b )( + )+ b 369258147369( 147)(2347)5623( )654(97a)( 654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适当的数。126305305 2(2468)125246(8 ) 3214678=678 4225(75437)(22575)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64+73)+37 87+42+58 56+78+44 165+204+335+96 36+18+64 2512 48125 (28)(53)4125825 501224 25134 2825乘法分配律预习案【使用说明】请仔细阅读课本第47页内容,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并把自学中存在的疑惑或发现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或发现”中。【预习自测:】1、 口算:68+22= 235100= 121= 49025=100+26= 89125= 114+152= 358125=2、下面这些算式,哪两个可以用等号连起来?请把算式写在下面横线上。(必要的的时候,可以算一算来验证。)(4+5)6 3(10+8)(10+6)4 5(6+3)310+38 46+5656+63 104+6_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_你有什么发现:_我的疑问或发现:_乘法分配律探究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探索出乘法分配律。难点:用已学的知识解释乘法分配律,运用乘法分配律。【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乘法分配律1、看看课本47页的主题图,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怎样计算出工人叔叔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比比看谁算的快!3、交流讨论计算方法,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4、你能照样子写出和下面算式相等的式子吗?(25+9)4=_458+558=_5、结合这些例子讨论: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发现的规律吗?我的发现:_探究点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下面算式怎样计算简便?试一试(40+4)25 4264+4236= = = =你运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了什么?_随堂检测:1、根据运算定律,在中填上合适的数(12+50)3= 3+3 15(40 + 23) = 15+157820+2220=(+)206628 + 6632 + 6640=(+)66(+)=+2、完成课本49页“试一试”。乘法分配律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