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星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态投 日期:知f d 年石月6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海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海南大学可以将本学 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成果,知识产权归属海南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砖教导师签名:;_ 彬 日期:加l o 年月日1 9 期:2 0 f o 年多月6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 “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国意j 金室 埕銮厦澄厦:旦坐生;日= 生i 旦三生筮盔。 一 导师签名:j 日期:如b 摘要 现代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教育不仅要使人具有各种现实规定的实然性,而 且更应赋予人以人所独有的应然性。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要教自然人如何在文化创造、 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变成文化人或者文明人。因此,关注人性、提升人性和完善人性, 始终是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性及其发展为逻辑起点,紧紧围绕人 性健康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展开论述,旨在构建起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 政治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承担其人性生成和建构的责任,还要担当起推动 人性升华与健康和谐发展的重担。 论文的研究,共分为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人性与人性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主要从人性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及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性发展的规 约和导引上重点分析了人性健康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三部分紧紧围绕人性健 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探讨了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 建。 关键词:人性人性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a b s t r a c t a ni m p o r t a n tp o 缸o ft h et h e o r yo fm o d e r ne d u c a t i o ni s :e d u c a t i o ni sn o to n l yt o p e o p l e 、析t hav a r i e t yo fp r a c t i c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r e a lp r o b a b i l i t y , b u ta l s os h o u l db eg i v e na u n i q u ep e r s o nt op e r s o nt ob ep r o b a b l e t h er e a lm e a n i n go f e d u c a t i o ni st ot e a c hi n d i v i d u a l s h o wc u l t u r a lc r e a t i o n ,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r o g r e s si nt h ep r o c e s st ob e c o m e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 ,o r c i v i l i z e d t h e r e f o r e ,c o n c e r n e da b o u th u m a nn a t u r e ,t oe n h a n c eh u m a nn a t u r ea n dp e r f e c t h u m a nn a t u r e ,i sa l w a y st h em o d e me d u c a t i o n ,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r n p o l i t i c a la n di d e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f a c e sa l li m p o r t a n tt a s kt h a tm u s tb ea d d r e s s e d t h el o g i c a ls t a r t i n gp o i n to ft h et o p i ci sh u m a nn a t u r ea n d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 d i s c u s s c l o s e l ya r o u n dt h e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n a t u r ea n dt h e 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 a i m st ob u i l dt h ep o l i t i c a la n di d e o l o g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m o d e lb a s e do nt h ea p p e a lo fh u m a nn a t u r ea n d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 ,s ot h a tp o l i t i c a la n d i d e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sn o to n l yt ot a k ei t s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f o rt h eg e n e r a t i o n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h u m a nn a t u r e ,b u ta l s ot a k eo nt h eb u r d e no fh u m a nn a t u r ep r o m o t i o na n dh a r m o n i o u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r e s e a r c h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e st h er e l e v a n t t h e o r y o fh u m a n i t ya n dh u m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 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e s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p o l i t i c a la n di d e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n d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 n a t u r e ;t h et 拉r dp a r tc l o s e l yd i s c u s s e sa r o u n dt h e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n a t u r e d e m a n d so fp o l i t i c a la n di d e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 d i s c u s s e s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p o l i t i c a la n d i d e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o f w h i c hi sb a s e do nt h e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d e m a n d s k e yw o r d s :h u m a nn a t u r e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n a t u r e p o l i t i c a la n di d e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导言1寸口 一、人性、人性发展及其价值6 ( 一) 人的本质与人性6 ( 二) 人性的生成性与发展性9 ( 三) 人性发展的价值性1 1 二、人性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f 1 3 ( 一) 人性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诉求1 4 ( 二) 人性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诉求1 6 ( 三) 人性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性诉求j 1 8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性发展的规约与导引1 9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性发展的规约2 0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性发展的导引2 1 四、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2 3 ( 一) 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涵义及其确立依据2 3 ( - - ) 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2 5 ( 三) 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2 6 ( 四) 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现路径2 9 参考文献3 4 后记3 6 “ 导言 培养具有坚定人生信仰、政治立场和健全人格的公民,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健康发 展,始终是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的实现,不仅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而且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人性健康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促进人性的健康发展。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基于人性健康发展的要求而 组织、展开与实施,才能担当起推动人性升华和健康和谐发展的重担。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休谟曾经指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 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哲学和自 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与人的科学;因为这些科学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 并且是根据他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 成、发展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与人性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思想 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活动为前提,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和目的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 根本目的在于完善人性、提升人的价值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基于人性发展健 康要求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审视与研究,其宗旨和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人性健康发展 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与分析,探索出一种能够适应人性健康发展要求并积极促进 人性健康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模式,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基于人性发展健康要求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审视与研究,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完善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 效性都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从理论上讲,基于人性发展健康要求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审视与研究,旨在说明思 想政治教育只有遵循人性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其促进人自由全面健康发展的最终使命,有 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发展。 从实践上讲,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人性健康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的研究,从个体角度分析思想政治 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源,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改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 治工作局面。 其次,通过人性健康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改善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不强的困境,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推进我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再次,通过人性健康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的研究,确立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 。休谟人性论 m 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0 :6 7 1 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利于完善人性、提升人的价值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健康发展。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人性发展的角度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 要方面,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许多学者都曾对此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且取 得了许多成果。无疑,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都有着重要的借 鉴意义。 1 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思想家和教育家有着关注人性与道德教育的历史传统,几乎每一种道德教 育学说都能从其对人性的看法中找到根源和依据。 古希腊时期的大思想家柏拉图认为,以对人性及其问题的真正的理解为基础,清楚 地认识人的美德和人道实现的概念,通过教育和哲学王的治理,可以达到个人幸福和社 会稳定、灵魂和社会的和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的思想家针对中世纪哲学禁锢人 性的现实提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解放人、承认人的欲望和感情的观点。十七、十八世 纪的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提出重视人的价值研究,尤其是提出要按照受教育者的自然 发展规律来进行道德教育。 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中,以蒙台梭利和怀特海为代 表的新教育学派,主张人的内心精神生活是很多线条组成的网络,道德教育要遵循受教 育者的心理发展阶段,道德教育必须呈现出一定的“节律。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 主义教育学派,他强调“操作性条件作用 和“积极强化 在教育上的意义,认为“人 性 是非常富于可塑性的,因此可以利用可操作性条件的作用控制和改变人性,是人们 满足于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社会现实和“集体生活”。 以尼勒、莫里斯为代表的存在主义 教育学派,主张以“主观性 为道德教育的“第一原理”,把个人看作“道德教育的主 体”并认为道德教育应以“自我完成和“在发现自我的境遇中进行个人的自由发展” 为目标。 总之,二十世纪复兴的各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大都属于主体性道德教育学派, 主张道德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阶段,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通过道德教育的 手段来塑造“自我 以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但是这种教育忽视了教育主体的主体 性,不利于教育者自身主体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十世纪中后期产生的后现代道德教育学派,以罗蒂、詹姆逊等为代表的后现代道 德教育者提出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以主体间性为指导思想,主张“对话式”的教育方式, o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8 0 : 1 2 t 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8 0 : 3 1 5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岫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8 0 : 2 9 7 2 要求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主体性作用;在内容上去中心化,提倡多元化, 主张让各种声音、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台演出;在道德价值目标上,提倡培养创造性和 批判性的人格,让人学会自我创造、自我批判,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面对他人,从 此时此地的生存境遇中汲取精神力量,成为独特的真实的自我。从表面看,这种教育 既注重教育者的主体性,又注意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似乎很科学。然而,这种教育在 内容上没有相对固定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在教育方式上一味地寻求师生平等对话,不利 于教育者传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 总之,西方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人性与道德教育的研究,往往是独树一帜没有形成完 整的理论体系。 2 我国当代学者的研究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特别注重对人性的思考,对人性和道德教育的研究更是源远流 长。但新中国成立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始于改革开放,尤其是“以人为本 执政理念 的确立,对该问题的研究日渐趋热。学术界多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角度,对人性和思想 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观点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的命题。 忑 很多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视角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含义和具体内 容,主要观点有: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含义。刘洪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 k ! 哆 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四重内涵,即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性、遵循人性形成 和发展规律、采取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的方法与手段和力求教育对象人性的丰富和完善。 圆雷骥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研究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就 是指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提供人性依据和哲学根基的东西。国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具体内容。首先,提出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思想 政治教育存在的人性基础。如周勇、王金鑫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一文中指 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注重人的社会属 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的自然属性;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度重视人的社会属性的同 时,要加强人的个体意识、自然属性等人性基础研究。雷骥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性 基础研究一文中进一步补充指出,现实的个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及其相对应 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三大人性基础;并提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 本规律和具体规律、原则和方法又有其相应的人性基础,从而构建起了关于思想政治教 育规律、原则和方法人性基础的丰富而完善的理论体系。其次,人的需要和利益是思想 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人性基础。项久雨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一书中指出,价值主 。戚万学,唐汉卫后现代视野中的道德教育 j 教育研究,2 0 0 4 ( 7 ) :4 0 。刘洪波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摹础研究 d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 0 0 7 ( 4 ) :1 4 1 7 o 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 0 0 8 ( 6 ) :3 0 3 体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前提,价值主体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 动因,主体的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源泉;胡文明在人的全面发展:思 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一文中明确指出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思想政 治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观点二: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命题。 很多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视角阐述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原则和实现路 径,主要观点有: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原则。黄依群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及相关原则研 究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关爱原则、信任原则、 激励原则、隐性原则、尊重原则和宽容原则。 第二,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李俊在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指 出,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培育人性 化育人环境;优化人性化教育机制和丰富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四个方面。 由上述可知,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性关系的研究最大成果在于明确提出了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研究 和“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 的命题,并构建起了相对比 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人性健康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 对人性健康发展的价值”等问题尚缺少必要研究。本课题正是针对上述理论上的空缺, 试图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论文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以“现实的个人 的人性及其发展为 逻辑起点,紧紧围绕人性健康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展开论述,旨在构建起基于人 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立论依据研究。第一部分“人性、人性发展及其价值性”以马克思关于人的 本质和人性的论述为理论依据,从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关系和人性的生成与发展中,揭示 出人性发展的价值性,从而确立论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二,基本理论研究。包括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人性健康发展对思想 政治教育的诉求 ,从人性健康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人性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 价值性、规范性和情感性三大基本诉求。第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性发展的规约和 导引”,从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性健康发展的作用出发,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性发展 的规约与导引。 第三,论题实现研究。第四部分“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 建 这部分是全文的归宿,是基于人性健康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意义的具体化。 o 黄依群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及相关原则研究 d 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 0 0 5 ( 5 ) :2 2 4 从人性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诉求出发,阐释了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 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涵义、特征和确立依据,并依据人性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 值性、规范性和情感性三大基本诉求,提出并确立了基于人性健康发展诉求的思想政治 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实现路径。 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在采用文 献阅读、尊重和借鉴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方法,努力将思想 政治教育学、人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进行融合,以期实现对 问题的综合研究与把握。 一、人性、人性发展及其价值 从古至今,人类对自身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人是什么? 人性是什么? 人的本质是 什么? 一直是人类思想史上古老又常新的话题,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斯芬克斯之谜。正如 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所言:“认识自我乃是哲学研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 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 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而人性问题是人类 思想史上最为重大的问题之一。 ( 一) 人的本质与人性 人的本质与人性的问题,如同哲学史上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一样,是中外思 想家们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几千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探索、讨论与 争鸣,从未停止过。从先秦的儒、墨、道、法、名等诸家对人性的自省,n - 程、朱熹、 董仲舒、王阳明、冯友兰、唐君毅等对人性的追问;从古希腊特尔斐阿波罗神庙中镌刻 着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到柏拉图对人的肉体与灵魂的二元本质的沉思;从基督教把 人理解为上帝的造物,到帕斯卡尔认为人是高贵与卑贱的混合物;从理性主义把人看作 是理性动物,到生物主义把人看作有生命的特殊生物:从尼采对人是道德生物的信条的 抨击,到存在主义哲学对“斯芬克斯之谜”的探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 的哲学、不同的思想家,都在尽力寻找人是什么的问题。因为对该问题的理解是解决其 他一系列人的理论问题的基础,这一问题不仅是一切人学问题产生的前提性条件和入学 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科学理解这一问题,必须先界定 清楚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基本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 1 人的本质 什么是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许多思想家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 点。宗教神学宣扬上帝造人说,认为人的本质是灵魂,由上帝主宰。康德认为人是“自 己目的 的存在,人自身实在有个使他与万物有别的能力理性,并明确指出人的理 性为自然立法。黑格尔则认为,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是思维着的理性,人的本质是绝 对精神。费尔巴哈则从人的心理欲望和生理机能上理解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爱和 宗教。 。i - 。 以上这些观点片面地强调人的自然性或精神性和创造性,忽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整体性和历史性,都未能超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藩篱,他们所说的人实际上都是抽象的人。 思斯特卡西尔人论 m 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4 :4 6 而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从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来研究“现实的、活生生 的人 ,指出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也即是不断生成人性的实践 活动本身,从而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人的真正本质。 第一,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 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表达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点,即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同时,他还指出“人的 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 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 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有意识的 生命活动 ,指的就是人的劳动和社会实践,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 的根本特征。人是社会实践和创造的动物,正是源于此,才使人作为万物中某个特殊的 “种 或“类 被确定下来,也才使人与动物从“种 或“类”上区别开来。 第二,人的本质是不断生成人性的实践活动本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不是脱离 主体而存在的东西,他们不能离开人的活动而存在,人的所有特性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 过对人的生存有根本作用的活动,即通过人的实践而产生的,并且由于人的实践的发展 而受到促进。人的本质正是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发挥出来,释放出来,或获得对象性的存 在,并成为人性发展或人性化过程的真正源泉和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通过实践 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总之,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一定社会 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是不断生成人性的实践活动本身。 2 人性 如同对人的本质的追问一样,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一直在探索什么是人性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性即人的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人所特 有的,也是一切人所普遍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 具体而言,人性是人同自然、社会 和自身三者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动物的一般特性,是人的自然性和文化性 的对立统一,其中文化性包括社会性和精神性。 。 第一,人的自然性即生物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征,它是人之为人的前提。人 作为自然存在物,首先是一种动物,必然和自然界中的其它动物一样具有某种共同的属 性,但人性中的自然性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动物的动物性,这种自然性是社会化了的自然 性即被提升了的人化的自然性。构成人性中的自然因素主要指:社会化了的食欲、性欲 和自我保护预防为等基本的物质欲望和需要。 而且人的自然性的实现过程与动物实现 本能需要过程不同,它需要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来证实。因此,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 m 北京:人民l l i 版社。1 9 9 5 :4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 m 北京:人民l n 版社,1 9 9 5 :4 6 。陈志尚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 m 北京:北京出版社。2 0 0 4 :9 2 肖群忠道德与人性 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 0 0 3 :3 0 7 性和精神性的生理基础,它为人性发展提供一种潜在的、有待塑造的可能性。 第二,人的社会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发生的各种关系,它是文化性的表现形 式。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界其他动物而成为社会的动物, 具有社会性。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不论是生活还是生产,以及从事其他各种社会实践 活动,都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和群体而单个人孤立地进行,而必须和外界发生一定的社 会关系。正因为此,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 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而且,个人的“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 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这种人的社会特质就是指人 的社会性。 第三,人的精神性是指人的意识性,它是文化性的本质内容。马克思在 1 8 4 8 年经 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提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正是由于人具有精神性,才 使人得以成为主体,人的实践才得以成为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的主动改变环境的行 为,而动物正是由于缺少这一点,他的活动只能停留于本能的被动适应环境的阶段。正 因如此,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 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这也说明,人的精神属性的 增强和丰富,是人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精神性是人性中最重要的属性,它基 于自然性和社会性,又高于这两种属性,是人类最值得骄傲的属性,恩格斯把“思维着 的精神”称为“物质的最高的精华 。 总之,人性是动物所没有而为人所特有的,而且是一切人都共同具有的各种属性的 总和,是人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的对立统一。要想深入地理解人性的内涵,我们还需要进 一步把握必须把握人性与人的本质关系。 3 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关系 人的本质和人性是人学中关系紧密而又容易混淆的两个基本范畴,两者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它们都是探究人的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即人的本质是 人性的积淀和统摄,是人性的根据、源泉和动力;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和丰富与 发展。同时,二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 第一,人的本质和人性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 践活动,是不断生成人性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 本特征和内在根据,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而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一切动物 而为人所特有的,也是一切人所普遍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它只是一般地揭示人类的 共同属性,主要指人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一般属性,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 第二,人的本质和人性具有不同的理论范畴。从外延上看,人性比人的本质更丰富;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2 7 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 劬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3 8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 岫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2 7 9 8 从内涵上看,人的本质比人性更根本、更深刻。人性是由人的属性、人的特性和人的本 质三个层次组成的系统,是指可以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各种特点,是人所具有的多种 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等所有属性的总称,它与人的存在是直接同一 的;人的本质仅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和最终根源,它渗透在全部人性之中,在 人性中占主导和核心地位并决定其他各种人性的根据,是人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人的本质和人性具有不同的理论视角。人性概念是在静态上对人类共同属性 的规定,而人的本质则是一个发生学意义上的概念。人性是对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那些 特性的综合,是人类共同的属性,而人的本质则是产生这些特性的内在的、具体的活动 机制,是历史地使人性成为其人性,并使之逐步得到发展的原因。如果说人性是人区别 于动物的特征和标志,那么人的本质应该是产生这些特征和标志的基础和源泉;如果说 人的本质是使人成为其人的原因,那么人性就是这个发生过程的产物。人性是说明人是 怎样的,而人的本质则是说明人为什么这样。 总之,人性和人的本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性总是 从各种侧面表现着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也要通过人的各种属性表现出来,脱离了人的本 质的人性和脱离了人性的人的本质都是不存在的。人的本质是人性的积淀和统摄,是人 性的根据、源泉和动力: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和丰富与发展,二者密不可分,但 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二) 人性的生成性与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从本质上讲是实践生成论入学。它认为人是一种非特定化、未完成 的存在物,人性并非是一开始就规定好的某种永恒不变的先验本质或即成的存在,而是 人通过实践活动自我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 已。圆人性是在社会历史中生成的,并在社会历史中发展起来的存在。 1 人性的生成性 人性的生成性,指人性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生成的,这种 生成就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是由潜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自我创造 过程。 第一,人性的核心部分即人性中的社会性具有生成性,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逐步获 得的。人的自然性只是一种潜在的、有待塑造的可能性,它为人性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 理基础和加工对象,社会性则是人性完善进步的重要条件。正是基于此,马克思说“人 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就 说明人性不是先天预成的神秘的抽象物,而是由人的后天社会实践及其所具有的各种社 。韩震生成的存在一关于任何社会的哲学思考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f j 版社。1 9 9 9 :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 m 北京:人民f 1 版社。1 9 9 5 :1 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6 0 9 会关系的总和所造就和决定的,并且就表现在人的全部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之中。 第二,人性的最主要部分即人性中的精神性具有生成性,是人以实践为基础的自我 创造过程。这种创造性不仅弥补了人在自然性方面的缺陷,而且人的创造性“作为一种 必然性,根植于人本身存在的结构之中”。高清海在人的“类生命 与“类哲学” 一书中曾用“无定性”表达了人和人性生成性的生命形态,同时指出人之外的“一切事 物都有它们具体的规定,它们的存在即包含了它们的本性。人就不同了。人虽然来自 于自然,人的本性却非先天的自然规定,人之为人是自己创生活动的产物。这就意味着, 人既没有给予的前定本性,人的本性也不是一经确定便永远不变化的;恰恰相反,人之 为人的那个本质永远处于没有终结的创生之中,人始终具有开放、无定的性质,永远处 于生成的过程中。 这就说明人性不仅是生成的,而且还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2 人性的发展性 发展作为一种自我超越性的变化是与本质先验的观念根本不同的,在严格意义上 说,一切动物都只有进化,只有人才有发展。人不仅是一种未完成意义上的生成性存在, 而且永远处于发展之中。人性不仅是生成性的,而且是发展性的。 第一,人性的发展性表现在自然性上。人和动物同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但是动 物的生命结构是特定化的,而人的生命结构则是未特定化的。正如米切尔兰德曼所说 “动物的器官适合于特殊的生活条件,而且每个物种的必要性,像一把钥匙一样,只适 用于一把锁。然而,人的器官并没有片面化地为了某种行为而被定向,在远古时代就未 被特定化。 圆人是非特定化的自然存在物,这种非特定化即未完成性表明人的存在与发 展具有未完成性、非特定性、发展性和开放性,而不是最终完成与某一确定状态。因此, 人是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的存在,他在不断地创造中生成自我,而人性在这种动态和发 展的过程中具备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存在的意义 和价值。 第二,人性的发展性更多地表现在文化性上。“文化是人的第二天性” ,人的文化 性是人类对包括自身在内的自然界按照更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目的不断进行的自觉 改造。它的发展是以人类生存活动的内容不断从物质性向精神性方面转化,而生存活动 的形式不断从个体性向社会性方面转化为基本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又贯穿着人的自由和 创造性。自由是人的文化性的精神内涵,表现为人的不受限制性、可塑性与创造性。正 是通过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创造与传承,人性中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才得以塑造和发展, 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得以有效进行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之,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变化的,人性是在自然性和文化性的矛盾运动中不 断生成和发展的。随着人性的发展,人的思想状况也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而 。t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 岫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0 :1 9 2 。k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叫 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0 :1 6 4 l i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 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0 :1 7 3 1 0 是可改变、可教育的。正因为此,思想政治教育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和有效进行的可能。 3 人性生成与发展的根源 人性生成与发展是通过人同自然、社会和自身三者的对象性活动逐渐实现的,这种 对象性活动即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人性既源于此又通过这种感性的实践活动所表现出 来。正是基于此,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 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人性的生成 与发展和感性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直接同一性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性的生成性与发展 性。 实践活动、生产活动是打开人的本质力量这本书的过程,人性的生成和发展就是通 过这个过程表现出来的。实践之所以成为人性生成和发展的根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人的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包含着人性生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定性:一方面,作为社会性的 实践活动,它不仅体现了人性中文化性的表现形式即社会性,而且还集中体现着人的存 在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联系,是人性生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定面;另一方面,这种实践活动 是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它体现了人性中文化性的本质内容即精神性,是人所进行的具 有创造性和主体性的活动,人性正是通过这种感性的实践活动得到实现和确证,因此就 成为人性产生和发展的主观规定面。圆前者揭示了人的主体活动的基础、动因、历史形 成及发展规律,后者则揭示了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及改造能力。人性正是在人们从事的 感性的实践活动的主客观规定在统一中生成,并在这种统一中得到不断发展。正如卡西 尔所说:“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形而上学的本性也不是他的物 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 w o r k ) 。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 定了人性的圆周。 国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永恒 人性。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个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 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换言之,人的劳作即感性的实践活动怎样,人的 本质就怎样;人的创造性活动如何,人性的面貌也就如何。因此,实践是人性生成与发 展根源。 ( 三) 人性发展的价值性 人性发展是指人性的层次结构和具体属性的丰富、深化和完善,是在人类通过自主 自觉的构建活动使自身自然性逐步提升与减弱、文化性逐渐增强与丰富的过程,或者说 是不断创造属人的对象世界,确证并占有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 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感性实践活动进程而展开和实现的。人性发展的价值性就体 现在通过人类感性的实践活动使人性朝着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状态发展,最终实现人自 。马克思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0 :8 8 。张治库人的存在i 发展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5 :8 3 。思斯特卡西尔人论 m 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4 :9 5 9 6 1 1 由、全面、充分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1 人的存在的自然性 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存活动。人的生存活动的展开,也即是在人自身的社会历史实 践活动中展开人的本质的本质化的过程。人的存在的自然性是指人存在于自然界各种力 量相互作用的系统和活动之中,并在这种人与自然的实践活动之中发展人自己的创造性 和内在形式的丰富性。它是人自身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自然基础。 第一,人的存在的自然性是人自身发展的生理前提。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人 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但从生理上看,人天生是软弱的,自然没有赋予人在各种不利 的自然条件下生存的肉体本能,人的各种器官没有为了适应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而被特 定化,因而,人在自然性上是未完全成的、不完善的和不确定的。这种未完全成性和不 确定性又造成了人无限的开放性与适应性,使人初步具备了自由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为 人类自身发展提供了发展前提。 第二,人的存在的自然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自然基础。人的自然性是人自身在与自 然的实践活动之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和内在形式的丰富性,这种自然性是社会化了的自 然性即被提升了的人化的自然性。人不是消极地、被动地靠本能去适应自然,而是把自 然作为自己活动的对象,通过感性的实践活动,自觉地、积极地、能动地去造自然,在 创造和改变着人自身的同时又创造出适合自己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资料和环境,即 “人化自然 。因此,人的存在的自然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自然基础。 2 人的存在的文化性 文化即人化,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又是理解人的钥匙,是人的“第二天性 。 人的存在的文化性是人存在于自然界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系统和活动之中,并在这种人 与自然的实践活动之中按照更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目的不断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创造 性和主体性。它是人自身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文化基础。 第一,人的存在的文化性是人自身发展的基本方向。作为一种多样性的存在物,人 决不是一个给定了的存在物,自然进化意义上的人早己定型,但人成为人的历史恰恰是 在这一阶段之后才真正开始的。人之所以成为其人,基于人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