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论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pdf_第1页
(法学专业论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pdf_第2页
(法学专业论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pdf_第3页
(法学专业论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pdf_第4页
(法学专业论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惩罚性赔偿制度产生于英美法系,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包括 传统上不认同这一制度原理的一些大陆法系国家。我国1 9 9 3 年颁布 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以下简称消法) 中第4 9 条确立了惩罚 性赔偿制度,之后颁布的合同法中第1 1 3 条肯定了这- - n 度的合 同责任性质。各国学者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定义提出众多观点,笔者 从不同角度综合阐述其理论依据,认为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指,鉴于相 关施害人特定的行为,而由施害人向受害人给付的在受害人实际损失 之外的金钱赔偿。本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以及比较分 析方法,以讨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为主题, 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般理论及 其法理基础。其次,讲述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法律中的运用。重 点论及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运用以及适用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又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具体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 9 条中的体现,这一规定有助于遏制不法 经营,鼓励消费者依法维权,是对我国民法赔偿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 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如何完善我国相关制度提出了几点浅 显的建议。总之,本文通过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系统研究,探求完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方法,笔者希望并且相信 本文提出的相关观点可以为我国以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提供 相关参考,以期更好地为我国的消费者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作出贡献。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制度 a b s t r a c t t h es y s t e mo f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i so r i g i n a t e df r o mc o m m o n l a w ,t h e ng r a d u a l l yi th a sa l r e a d ya p p e a r e di nm a n yc i v i ll a w c o u n t r i e s ,i n c l u d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r i n c i p l eo ft h i ss y s t e m d o e sn o ta g r e ew i t hs o m ec i v i1l a wc o u n t r i e s t h ea r t i c l e4 9 o f c o n s u m e r p r o t e c t i o nl a w ( h e r e i n a f t e rr e f e r r e dt oa s ”c o n s u m e rl a w ”) o fo u rc o u n t r yw a sp r o m u l g a t e di n1 9 9 3 ,t h o u g h t t ob et h ef i r s t a t t e m p t t oi n t r o d u c e p u n iti v e d a m a g e sl i a b i l i t y i no u rc o u n t r y ,l a t e r 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 l i a b i l i t yw a sc o n f i r m e di nc o n t r a c tl a ws e c t i o n11 3 e v e r y s c h o l a rh a st h e i ro w np o i n to fv i e wi nm i n df o ri t sd e f i n i t i o n i nt h ec i v i l l e g i s l a t i o n t h ea u t h o r a n a l y s i s i t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f r o m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 sb a s e do nt h ee x i s t i n g t h e o r i e sa n ds u m m a r i z et h a t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s y s t e mi st h e e x t r am o n e t a r yc o m p e n s a t i o no t h e rt h a nt h ea c t u a ll o s sp a i db y t h ep e r p e t r a t o rt ot h ev i c t i mf o rs p e c i f i cb e h a v i o rr e l a t e dt o p e r p e t r a t o r t h i s p a p e ri n t e g r a t e d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 a n a l y t i c a l m e t h o d s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o f e m p i r i c a l m e t h o d s ,t od i s c u s ss y s t e mo f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i nc h i n a s c o n s u m e rp r o t e c t i o nl a ws y s t e mo f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a st h et h e m e a n d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f i r s to fa l l ,i ti n t r o d u c e dt h e s y s t e mo fp u n i t i r ed a m a g e sa n dl e g a lb a s i sf o rt h eg e n e r a l t h e o r y s e c o n d ,i tc l e a r l ys h o w st h ev a l u eo f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 s y s t e me x i s ti n gi nc h i n a sc o n s u m e rl a w ,d e s c r i b e st h eu s eo f t h es y s t e mi nc h i n a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c o n s u m e rp r o t e c t i o nl a w 1 1 a n dp r o b l e m si na p p l i c a t i o n ,w h i c ha l s od e t a i l st h ee x p r e s s i o n o f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s y s t e mi nc h i n as p e c i f i c a l l yi nt h e c o n s u m e rp r o t e c t i o nl a wa r t i c l e4 9 t h ea r t i c l e4 9i st h e s u p p l e m e n ta n di m p r o v e m e n tt oo u rc o u n t r y sc i v i lc o m p e n s a t i o n s y s t e mw h i c hh e l p st oc u r bi l l i c i to p e r a t i o n sa n de n c o u r a g e c o n s u m e r s p r o t e c t i o n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l a w f i n a l l y , w i t hc h i n a sa c t u a ls i t u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o fp e r f e c t ”c o n s u m e r p r o t e c t i o nl a w ”s y s t e m ,t h en e e df o r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 ,a n dt h e a u t h o rp u tf o r w a r ds o m ep l a i na d v i c e so n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e r e l e v a n ti s s u e s i ns h o r t ,t h i sp a p e rb a s e do nt h ep u n i t i v e d a m a g e sr e g i m eo fs y s t e m a ti cr e s e a r c ht oe x p l o r et h es o u n d c o n s u m e rp r o t e c t i o nl a wm e a n st h es y s t e mo fp u n i t i v ed n m a g e s , ih o p ea n db e li e v et h a tt h ep r o p o s e di d e a sc a nm a k er e f e r e n c e f o ro u rf u r t h e rc o n s u m e rp r o t e c ti o nl a w s ,a n dc o n t r i b u t et o f u r t h e ri m p r o v e m e n t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n s u m e rp r o t e c ti o n l a w s , k e yw o r d s :c o n s u m e rp r o t e c t i o nl a w ;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 :p u n i t i v e d a m a g e ss y s t e m 。 i i i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绪论 一、选题意义 惩罚性赔偿制度源于英美法系,与传统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有质 的区别,民事责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补偿性赔偿标准。1 9 9 3 年的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引入了该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迎合了我 国的消费者运动,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 9 条也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如: 消费者的界定问题,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以及赔偿标准等等,本文 通过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系统研究,探求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方法,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提供参考,这是笔 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所在也是写作此文的实际意义所在。 二、研究现状 自从法律明确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来,学者加大了对该制度的 研究力度,从笔者查阅的资料来看,研究成果主要有:王利明教授发 表在民商法论丛中的惩罚性赔偿研究,梁慧星、郭明瑞在民法学 中都对该制度进行了探讨,相关的博士论文有张严方著消费者保护 法研究、关淑芳著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万方数据库的的相关硕 士论文有三十余篇,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我国目前对惩 罚性赔偿制度研究多集中在民商法领域,没有彻底从社会法的角度研 究惩罚性赔偿制度问题,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学者主要集中于惩罚性 赔偿的概念、特征、功能等方面,同时也对扩大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 用范围作了有益的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除结论外,本文分为4 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惩罚性赔偿制 度的一般理论,第二部分通过法经济学分析、人权保障等方面论述惩 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第三部分讲述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 国的运用,重点论及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运用 以及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一部分论述为完善我国消费者权 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提出意见。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1 、综合研究方法,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 一个重要制度,涉及到民商法等私法领域,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 法问题,在研究其存在的理念基础时,还结合了公法有关人权保障的 相关理论等等。 2 、实证分析方法,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笔者从现实案例出发,如“知假买假案件 ,从而提高文章的现实意 义。 3 、比较分析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综合比较国外的研究结果, 吸取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本文作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1 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述 1 1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般理论 研究惩罚性赔偿制度,我们必须先对该制度进行初步的了解,在 这一节,笔者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概念、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给下 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一 1 1 1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概念 惩罚性赔偿,其英文表述为“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 ”、“e x e m p l a r y d a m a g e ”,初期还被称为“s m a r tm o n e y ”等。“s m a r t ”在英文中是 剧痛的:厉害的,剧烈的意思。它是加害人向受害人给付的实际损失 之外的金钱赔偿;布莱克法律字典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对象 角度看,表示当被告对原告的加害行为具有严重的暴力压制、恶意或 欺诈,或者属于任意的、轻率的行为时,法院有合理依据判给原告超 过实际财产损失的赔偿金。另外,美国侵权法重述相关规定指 出,何谓惩罚性赔偿,即是指在损害赔偿和名义赔偿之外,为了惩罚 极端无理行为的人,并且为了恐吓阻止该行为人及他人在未来从事类 似相关行为而给予的赔偿。被告因为自己非善意性等罔顾他们权利于 不顾的行为而被判给予原告惩罚性赔偿。但惩罚性赔偿示范法则 从惩罚性赔偿金的承担方式出发,认为惩罚性赔偿是“判给原告的一 笔金钱赔偿,目的只是为惩罚和遏制被告的不法行为。”在美国,一 般是在加害人具有恶意、诈欺、邪恶动机等行为使侵害情节加重,法 院由此判给原告的超过实际所受损失的赔偿。 参见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3 0 8 页。 参见布莱克法律词典,法律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4 1 8 4 1 9 页。 林德瑞:( ( 论惩罚性赔偿金可保性之法律争议,载( 中正大学法学集刊1 9 9 9 年第2 期 3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对惩罚性赔偿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 认为它是一种惩罚加害人主观恶性的赔偿制度,并非以受害人实际损 失来定赔偿数额。也有学者认为它并非补偿性赔偿,而是为了对具 有恶性动机、意图极恶的或非道德的行为人给予相应的惩罚,以防他 人效尤的惩罚性赔偿。其性质与目的与刑罚无异,所以在适用上要严 格限制。 学者对惩罚性赔偿有不同的界定,主要是其定义的侧重点不同, 英国采用“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 s ”进行定义,其目的就是通过该制度让 不法行为人因其行为而付出额外的给付而感到痛苦。而其他定义更侧 重于吓阻加害人或他人以后作出类似的行为。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 为惩罚性赔偿是指,鉴于相关施害人特定的行为j 而由施害人向受害 人给付的在受害人实际损失之外的金钱赔偿。 通过对惩罚性赔偿定义的研究我们可知,该制度除了具有普通民 事责任承担方式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主观上存在过错是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前提,只有在加害人主 观上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才适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其适用基础是加害人存在欺诈行为,而传统的民事赔偿,即便是主观 上无过错的人,也要承担无过错的民事赔偿责任。 2 、功能多样性,传统民事损害赔偿仅注重对受害人损害的修复, 具有极强的补偿性色彩,而惩罚性赔偿不仅是为了补偿受害者的损 失,同时还可以削弱施害人的经济基础,防止他们重新作恶;鼓励受 害人对侵权行为进行斗争。 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金可保性之法律争议,载中正大学法学集刊1 9 9 9 年第2 期。 朱柏松:消费者保护法之成立、构成及若干问题之提起,载法学丛刊1 9 9 4 年第4 期, 第4 6 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3 、主体的特殊性,惩罚性赔偿的赔偿主体是施害方,而不能是 施害人以外的第三方,排除了保险公司等机构代偿,接受赔偿的主体 是受害方。 1 1 2 惩罚性赔偿制度性质与功能 1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性质 民法上所称的赔偿,在无特别指称的情况下,一般是指对损害的 j 填补。惩罚性赔偿作为民事罚中的特例,除了补偿不法行为人损害外, 还要进一步处罚该具有恶意或粗暴的行为,并要吓阻本人及他人日后 再为类似的不法行为。这与刑罚的处罚与预防再犯有一定的相似性, 使得人们对惩罚的性质有了不同的观点。 传统大陆法坚持填补损害是民事赔偿的最高原则,王泽鉴教授认 为,加害人应当是赔偿受害人因侵权行为所受的全部损失,从受害人 方面看,损害赔偿之后应该是恢复到损害发生之前的状态。如果不以 此为原则,似与公平正义的理念不相符合。私法对应的是补偿,只 有公法才讨论惩罚,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惩罚与吓阻的目的,是属于刑 事处罚的吓阻,应为刑法或行政法规范,私法领域不应该承认,否则 混淆了公私法之间的划分。 、 美国司法实践也不认为它是对损害的赔偿,更倾向于是陪审团对 不法行为人科处的私罚金,惩罚被告并吓阻将来再发生类似的行为。 其主要目的在于惩罚与预防而不仅仅是填补损害,有些学者认为其为 民法和刑法的结合。当然也有学者抨击其为“反常”的法律现象。 本文作者倾向于认为惩罚性赔偿是一种准刑罚性质的赔偿,是一 种特殊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首先,它具有刑罚的一些特征但是又有 一些区别。一般认为刑罚针对的是犯罪行为而惩罚针对的是侵权行 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8 页。 硕士学位论文 为,在起动程序上,惩罚奉行不告不理原则,而刑事罚由国家机关主 动发起,从结果上看,惩罚的金钱交付给了原告,而刑事罚中的罚金 要必须归入国库。这些就决定了它不是刑罚赔偿。其次,我们研究的 惩罚是与刑事罚中的罚金相对的,而认定其具有准罚金性质。刑事罚 金作为刑罚方式之一,其本身具有惩罚、威吓、教育等目的。惩罚性 赔偿制度中的赔偿金其作用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二者都有惩罚和威 吓的功能。 一 2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知,惩罚性赔偿的功能主要体现的惩罚与威 吓,但这主要是针对消费关系中的经营者,尤其是不法经营者( 也包 括潜在的不法经营者) 而言的。惩罚的功能基础是建立在报应观念止 的,对不法经营者施加惩罚是对他为一已之利而不顾他人利益的一种 报应,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英美法系把惩罚作为该制度 的主要功能,其目的不是补偿受害人,而是惩罚加害人。通过对不法 经营者进行惩罚从而实现对这种不法行为的威吓,对个别而言,可以 消耗其经济力量防止其再犯,同时也可以起到一般预防作用,防止潜 在的不法行为发生。 对消费者而言,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施加超过实际损失之外的赔 偿金,可以消除其痛苦、愤恨的心理效应,从而达到安抚消费者的目 的,惩罚性赔偿的目的在于惩罚,而衡量惩罚的标准在于赔偿金额方 面,所以适用惩罚性赔偿金在一定程度上也补偿了消费者损失。诉讼 是实现正义的最后一道救济程序,同时诉讼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通 过惩罚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高额的赔偿金,因此消费者更愿意冒着风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险通过诉讼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激励受害消费者提起诉讼的积极 性。 对于社会而言,可以预防不法经营行为,通过适用惩罚性赔偿, 动摇、瓦解潜在的不法经营者的侥幸心理,迫使他们提供优质的产品 和服务,构建一个自由、诚信、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1 1 3 惩罚性赔偿制度与其他法律责任的比较研究 近年来惩罚性赔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适用范围也有扩大的 趋势,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著作权法等都在一定程序上 认可了这种制度,它尽管被人们所接受,但是一直也是争议不断,所 以我们有必要将其与民法中其他金钱性质的责任比较,探析他们之间 的差异。 : 1 ,惩罚性赔偿与违约金 在合同关系中,双方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违约金条款,出现违约 行为且无法定或约定的免责事由时,违约方对守约方承担支付违约金 责任。违约金可以分为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 赔偿性违约金是双方预先估计的损害赔偿的总额,而惩罚性违约 金是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时支付一笔金额作为惩罚,如果是惩罚 性违约金,则债权人除请求支付违约金外,更得请求履行主债务或请 求损害赔偿,如果是赔偿性违约金,则只能请求违约金,不得请求履 行主债务或请求赔偿损失。王利明教授认为:“在违约造成的损失 数额高于违约金的数额时,违约金属于赔偿性质的;在违约未造成损 失或造成的损害低于违约金的数额时,违约金属于惩罚性的 。 参见梁慧星:论合同责任,载( 学习与探索1 9 8 2 年第1 期;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 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 9 9 1 年版,第2 5 0 页。 参见王利明著:( 违约责任论( 修订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6 2 5 页。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合同法第1 1 4 条对违约金作出规定,违约金数额可以根 据实际损失适当的增减,该条第二款是关于违约金的典型表述,但对 该条第三款是否属于惩罚性赔偿学界尚存争论,多数学者认为,我国 违约金制度是以补偿性为原则,但也没有禁止惩罚性的赔偿,当事人 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单纯的惩罚性违约金。当事人的约定条款只要不 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当然有效。 一通过对上述有关违约金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违约金与惩罚性赔 偿至少存在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第一,二者是否约定不同。违约金是一种合同责任,以合法有效 的合同存在为前提即须有当事人的约定,而惩罚性赔偿由法院决定, 对于某些商场提示的“假一赔十”,笔者认为这应该只是惩罚性违约 金。 第二,适用范围与目的不同。前者只适用于合同领域,后者既可 以适用于违约责任案件也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案件等;前者适用的目的 是规范合同当事人的行为,而后者在惩罚不法行为人外,还可以吓阻 社会上的人为同类行为。 此外,惩罚性违约金在大陆法中被认可,但在英美法系中被认为 是无效的,惩罚性赔偿不仅在英美法系国家广为接受,近些年来也受 到不少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2 、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 在特定的侵权案件中,我国允许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即民 事主体因为自己的人身权利受到不合法的侵害,令其人身利益受到侵 害,请求加害人通过财产补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责任承担 参见王利明著:违约责任论( 修订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6 2 8 页。 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制度。精神损害赔偿已经得到我国学界和司法实践的认同,但是在 称呼上我们并没有采取精神损害赔偿金而是用精神损害抚慰金。 精神损害赔偿认为外在的、肉体上的伤害是一种损失,同时也认 为心灵和精神上的伤痛也是一种损失,可以通过财产赔偿的方式补偿 这种损失,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王利明教授认为其性质主要是 补偿性的,兼具惩罚性。本文作者认为人身权益是无价的,精神损害 赔偿只能是补偿性的,现今美国大多数州也认为精神损害赔偿是一种 补偿性的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与惩罚性赔偿只是不同性质的赔偿制度 而已,但二者可以并存,且前者并不以后者的存在为前提。 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二者作用不同,前者的主要作用在于惩罚与威吓,而后者是通过金钱 对被害人给予补偿。第二,适用范围上,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只适用于 侵权案件中,而且是针对特定的人身利益侵权案件才可以适用精神损 害赔偿,而惩罚性制度可以在合同领域适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第4 9 条之规定就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是合同履行中的内容。 第三,二者的法律特征不同,前者只要求加害人的行为是专横的、 恶意的,符合了惩罚的条件就可能要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采用的是 行为责任模式,而后者要求侵害行为致受害人正常的心理和精神平衡 被破坏,产生精神不安、恐慌等后果,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是一种结 果责任模式。 1 2 惩罚性赔偿制度历史回顾 惩罚性赔偿制度古而有之,从古代法到现代世界各国法中都可以 找到它的历史发展轨迹。 1 2 1 古代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杨立新著:侵权法论( 下) 吉林人民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6 7 1 页。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 条、第9 条。 硕士学位论文 早在1 8 世纪,汉穆拉比法典法令中就有被认为是最早的有 关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也有关于它的规定。 中国古代法律民刑不分,所以民事立法中也有浓厚的刑事色彩,必然 有不少惩罚的体现,从现有典籍中可以查找到有关惩罚性、赔偿性的 民事习惯规定。宋刑统与唐律的“征赃”规定了“盗者,倍 备”,并规定:实施盗窃行为的人贪图利益越重,惩罚的赔偿越多, 如“盗一尺,征二尺之类 也。 我们认为古代有关惩罚性赔偿的规定,以现代法律思维观察,诸 法规都是从刑法这一角度来规定的,而不是现代意义上民事法律中的 惩罚制度,不过从主观过错方面来考虑古今制度比较,对现代法中的 惩罚制度有一定借鉴意义。 1 2 2 当今世界各国有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 惩罚性赔偿发端于英国,在美国得到发展完荸,成为英美法中一 个重要的民事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由于惩罚性赔偿制度颠覆了传 统民法责任承担理论,大陆法国家认为民事责任只能是补偿性质的, 这使得此种制度在世界各国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 l 、英国法上的惩罚性赔偿 1 2 7 5 年英国国会制定复数损害赔偿条款中规定有数倍于损失 的赔偿,这是现代严格意义上的惩罚性赔偿源头。1 7 6 3 年的w i l k e s v w o o d 案、h u c k l ev m o n e y 案是它适用的具体案例,这两案中有关 惩罚的判决在英国经常性地引用,法官在对于不法行为的诉讼中,对 陪审有这样的指示:在错误行为侵害的诉讼中,只要被告的行为不当 王雪琴: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 0 卷,金桥文化出版 社( 香港) 有限公司2 0 0 1 年版,第1 3 0 页。 s e ed a v i dg o w e n ,p u n i t i v ed a m a g ei np r o d u c tl i a b i l i t yl i t i g a t i o n ,7 4m i c h i g a nl a w r e v i e w ( 1 9 7 6 ) ,a t1 2 6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或是应当受到遣责的,就必须考虑到惩罚的给予问题。英国能建立这 种制度,其中两个主要原因是值得人们关注的:第一,英国扬名中外 的陪审团制度。普通法的早期时候,关于案件的调查与审判陪审团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陪审团掌握的案件的事实非常清楚,其次对 于损害赔偿数额相关陪审团也缺乏具体的计量标准,所以一般情况下 陪审团均有权利判决被告负担相应的超越一定损害数额的赔偿金额。 至1 8 世纪末期,普通法的法院对于相关案件制定了具体的赔偿标准, 但审判法院仍然不愿干涉陪审团作出超越损害赔偿金额的裁决。第 二,该制度有效地对精神损害赔偿案件被害人没办法得到经济赔偿予 以相应的补偿。早期的英国司法实践表明,一般精神上的痛苦没办法 用具体的金钱予以计算,所以被害人没法对损害赔偿予以请求,但是 惩罚性赔偿正好突破这种观念,使受害人获得物质上帮助以抚慰精神 上的痛苦。 j 尽管惩罚制度已被立法所采纳,但是也受到不少批评,批评者认 为,民事关系不应该与惩罚有联系,惩罚性赔偿体现了对被告的“惩 罚”,既然无法完全否定该制度,那么其适用条件必须严格限制, r o o k e sv ,b a r n a r d 案和c a s s e l l & c o l t d v b r o o m e 案分别确立了这 一原则即适用惩罚的条件应该受法律的严格限制。德弗林勋爵也指 出,关于适用它时理应考虑以下三方面重要因素:1 ) 只有原告是应 当受到惩罚的行为的受害者这一种情形,其它情形均不能得到惩罚性 赔偿;2 )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权力形成一类武器,在它可以用来保护 自由的情形下,同时也可以用来反对自由,所以,此种武器必须在限 定的狭窄范围内使用;3 ) 当事人的财产状况与评估补偿没有关系, 可是它却是评估惩罚标准的重大考虑因素。 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2 7 5 页。 1 1 硕士学位论文 2 、美国法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规定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美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适用,有关它的第一 个案例是1 7 8 4 年的g e n a yv n o r r i s 案,该案被告往原告喝的酒杯 中加入了一种化学上的药物,导致原告在饮用它之后身体不适,据此 法院表明,被告作为专业上的医生,一般情况下拥有充分的医学专业 知识,应当知道这种药品会给人体带来的损害后果,故判决被告承担 赔偿。1 7 9 1 年的c o r y e l lv c o l b o u g h 一案中,法院第一次明白宣示 了惩罚原则。该法院判决书中明确表示,对于惩罚的判决,它的首要 目的不是为了衡量被害人精神上或实际上的损害的大小,而是为了防 止将来同样的不法行为的发生,以此确立典范。此后,这种制度在 美国大多数州得到运用,至1 9 世纪中期,惩罚性赔偿逐渐成为美国 侵权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在向其他领域扩展,如合同领域、 产品责任领域、海事领域、家庭领域等等。 惩罚在美国运用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其惩罚与威吓功能,法院往 往会借用该制度对产品责任课以重罚,从而使得反对的呼声迭起。这 引起了学术界、司法实务界,甚至商业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对美 国惩罚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存废与否。商业界极 力呼吁废除惩罚性赔偿制度,因为惩罚数额的多寡与被告的财产状况 有关,不能不使人怀疑有瞄准富人,引发仇富心理的弊端,对于大企 业而言,就存在着被课以惩罚的潜在危险。同时,它也使企业停止或 减慢对新产品的研发及改进原产品。而且美国惩罚的范围过宽、数额 过高,却又无稍微固定的模式可循,全凭法官、陪审团的个人喜好, 这些原因加速了对此种制度的改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制定了 惩罚示范法草案。该法对惩罚性赔偿及赔偿金都作了严格规定。第三, 王立峰:论惩罚性损害赔偿,载( ( 民商法论丛( 第1 5 卷) 法律出版社2 0 0 0 版,第5 9 页。 陈聪富:美国惩罚性赔偿金的发展趋势一改革运动与实证研究的对峙,载台大法学论 丛1 9 9 7 年第l 期,第1 3 7 页。 1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惩罚赔偿制度是否违宪。在美国,它是否违宪一直存在争论,直到 1 9 8 6 年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始介入惩罚的合宪性问题。美国宪法 增修条文第5 条规定“禁止双重处罚”条款、第8 条“禁止课处过度 罚金 以及宪法修正案第1 4 条规定有“正当法律程序”。美国联邦 法院在r e xt r a i l e rc o v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和b r o w n i n g f e r r i s i n d u s t r i e so fv e r m o n t ,i n c v k e l e od i s p o s a l ,i n c 案中就惩罚性 赔偿是否违反上述第5 条和第8 条作出了回应,认为这两个条文不适 用于私人之间的民事诉讼,因而不存在违宪性问题,但是对于超额赔 偿是否违反正当程序原则,美国法院有不同的看法,尽管大部分的案 件都认为没有违反宪法,但是在1 9 9 6 年的b m w 案中,美国联邦法院 在惩罚案件中首次适用宪法修正案第1 4 条确认原判决违宪。 3 、其他国家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德国在1 9 9 2 年承认美国的惩罚判决可以在德国境内强制执行, 同时,德国本土法院也出现了有关惩罚赔偿的案例,但是这些案件受 到了批评,主要还是与大陆法传统中的“损害赔偿原则相冲突。在 : 日本,目前主要限于学理上的讨论,立法及司法实务依然未采纳惩罚 性赔偿制度。我国台湾地区于1 9 8 8 年修订的“证券交易法 时首次 引进了这种制度,并相继在采用了“消费者保护法 、“公平交易 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同时,惩罚制度在台湾也引来非 议,有人认为些规定对企业经营者过苛,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2 3 构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理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惩罚性赔偿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接受程度远 远大于大陆法系国家,德国等传统大陆法国家对这种特殊的法律现象 多持反对意见,我认为,一种法律现象的存在并不是人们凭空想象的, 关淑芳: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0 0 8 年第4 版,第2 3 页。 1 3 硕士学位论文 应该是有它存在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该制度 存在的原因。 1 3 1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经济分析 法律经济分析又称为分析经济学,法经济学、法和经济学等,上 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于美国,出现之后便引起各国法学和经济学界的广 泛关注,成为一些国家创制法律规则的评价依据。 1 、法律经济分析基础理论 法律经济分析法学是指,根据考量理性行为个体面对相关的法律 规则所调整的相应行为,同时据此调整的行为所导致的相应后果所解 释的法律制度。法律经济分析法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假设和一个标 准。:两个假设包括有限理性假设和利益最大化假设。有限理性是相对 于完全理性而言的,完全理性是指,对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所产生的 成本和收益作出比较,理性行为人有充分的完全的有序的偏好,充足 信息和完美无缺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以此选择收益最大的方案, 但是实现完全理性所需要的因素是复杂的,+ 有外部社会环境的原因、 行为人自身的原因、资源和信息因素等,这使得行为人只能是有限理 性之人。另一个假设是利益最大化,有限理性人总想以最小的成本获 取最大的收益,在法律生活中,人们为权利而斗争,有限理性人依据 个人的喜好和利于自己的途径进行活动,追寻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 采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为更好的评价法律规定,法律经济分析方 法还采用了一效率一标准。它可以实现立法的预期效果,并且对法律 规则在人类的行为选择过程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作出相应的判 断。 2 、法律经济分析与惩罚性赔偿制度 1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设置了惩罚性赔偿,立法者通过对 惩罚金与不法行为者予以赔偿和打击,并且鼓励消费者同欺骗、诈骗 等不法行为作坚决地斗争。如何从法律经济分析理论的角度认识相关 制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存在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 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对相关经营者的成本一收益进行分析,经营者其行为选择 的主要动力在于对在经营过程中所获取的利益最大化,即使是实施侵 权行为也是为服务于获取最大利益这个目的,在行为过程中的成本即 指在实施侵权的时候所消耗的物资、对社会造成的损害乃至可z 月- , 匕p 。引起 的惩罚。经营者所付出的成本与侵权行为所带来的利益之间的比例关 系,决定着行为人的行为选择,在实践中,经营者实际侵犯消费者权 益的行为,主要原因在于其侵权行为成本过低、制裁过轻,而成本过 低主要反映在有关法律的适用或其实现过程中,成本降低之后,其预 期收益就有所增加,加上对未来的法律制裁也持乐观态度,从而使得 、 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不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得到保障,因此适 用惩罚,加强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制裁,加大经营者的违法 成本,极大的打击了经营者从事违法行为的动力。 其次,对相关消费者的成本一收益予以分析,消费者作为一般理 性人,一般都是对成本收益予以分析来寻求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消费 者购买或者购买之后发现商品为假冒伪劣产品,此时消费者是否进入 “ 起诉程序,是我国采用惩罚性制度的关键所在,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 产品后,是否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问题取决于他们预期诉讼成本与预期 诉讼利益之间的比例权衡关系,假如某个案件的审判费用还高于预期 判决价值,那么一般情况下理性的潜在原告不会贸然提起诉讼。依据 硕士学位论文 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一般应负担的成本包括:律师费用;机会 成本,即如果提起该诉讼所花费的时间而导致的其它机会的丧失;消 费者在胜诉后得到的补偿及其他损害带来的痛苦等等。法律若只规定 消费者在受不法行为侵害后,可以选择换货、退货补偿,却对消费者 在诉讼过程中所支付的相关费用的补偿置若罔闻,会导致消费者对 小额案件采取放任态度,通过适用惩罚性赔偿,调整消费者在维权案 件中的成本收益比例,从而调动消费者的诉讼积极性。 1 3 2 惩罚性赔偿与人权保障 何谓人权,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权利,既包括人身方面的 基本权利也包括财产方面的基本权利。基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启 蒙思想家卢梭将财产权作为人的自然权利,成为天赋人权之重要组成 部分,人存在的合理性与财产存在的合理性是联系起来的,所以财产 权是基本人权,洛克也说过,人们参与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自己 的财产。在消费领域,假冒伪劣产品成为消费者财产权保障的最大障 碍,一方面,经营者为利益最大化,在消费关系中欺诈消费者,使消 费者让渡财产权却得不到合格的商品。这是对消费者财产权的侵害, 另一方面,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后,由于维权成本较高,使理性 的当事人会自动选择放弃诉讼,白认倒霉,这放纵了经营者的不法行 为,同时激起了他们通过不法行为获得的积极性,必然导致对其他潜 在财产权的侵害。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 9 条规定惩罚性制 度,消费者可以获得双倍赔偿。消费者在财产权受侵害后,可以通过 诉讼方式弥补财产损失,同时,通过惩罚性赔偿惩治与威胁不法经营 者,防止他们作出同类的不法行为,使正常的财产权免受不法行为的 侵害。因此,笔者认为消费领域适用它是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1 3 3 惩罚性赔偿制度与法价值 法的价值既包括法自身具有的某种价值因素,也包括通过发挥法 的社会作用而保护和增加的价值。惩罚性制度逐渐被各国法律所接 受,其所体现和追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正义 何为正义,正义具有着一张普洛秀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 以呈现不同的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从不同角度、层面和 标准都可以对正义进行定义。对正义经典定义有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 和矫正正义的学说,亚氏认为分配正义所要关注的是在社会成员或群 一 体成员之间进行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配置的问题。而矫正正义是 在分配正义的规范被一个社会成员违反时发挥作用的正义。 法律责任的设定基本上都是为实现矫正正义。但是由于法律制度 不完备等原因,使法律责任的这种目的难以实现。如传统民法中补偿 性赔偿制度,其主要关注点在于恢复受损利益,而不考虑受害人的其 他维权成本,如时间、律师费用等。在产品责任中,不顾侵权人的主 观过错,使实质上的正义很难实现。法律中引入赔偿制度,可以从两 个方面体现正义的追求。一方面,消费关系中,经营者是强者,消费 者是弱势群体,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的立法也是基于对弱者的保护而产 生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是消费者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武器,也是平衡经营者消费者 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此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的分配正义 之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我国消费者保护法中的惩罚性制度适用双倍 博登海默:法理学一法哲学及其方法( 中译本) ,华夏出版社1 9 8 7 版,第2 3 8 页。 参见博登海默:( 法理学一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版, 第2 7 9 - 2 8 1 页。 硕士学位论文 赔偿,因此,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后,会积极主动的进行 维权,使失衡的价值天秤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 、秩序 秩序是自然界或社会中存在的某种程序的一致性、连续性或稳定 性。秩序是人们的追求,只有在有序的社会环境下,才能真正的实 现利益最大化,秩序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同时秩序也是正义、平 等、安全的基础。如今,随着社会变化发展,工业化大生产大大提高 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也给人类带来痛苦,在消费领域,经营者一 消费者秩序不断受到挑战。因此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 惩罚性赔偿通过其惩罚作用,对不法行为进行惩治,消耗他们进行违 法活动的经济基础达到防止其再犯的目的,维护正常社会经济秩序。 参见博登海默:法理学一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版, 第2 7 9 - 2 8 1 页。 1 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2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法律中的运用 惩罚性赔偿与传统民法中的补偿性赔偿存在矛盾,所以在引进该 制度时大陆法系都是比较谨慎的。在英美法系国家,它在各领域中广 泛运用,而我国虽然是大陆法系国家,但是由于惩罚性制度特有的功 能,近年来对于惩罚的运用也越来越多,现行法律法规中,具体应用 该种制度的法律条款主要有: 2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 我国典型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产生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 9 条,该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 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 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它是在我国立法中影响最大的惩罚 性赔偿规定,虽然没有明确的使用“惩罚性赔偿”这一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