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专业论文)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研究.pdf_第1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研究.pdf_第2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研究.pdf_第3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研究.pdf_第4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旅游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一种特殊类型, 其安全权的保障与实现 程度是旅游消费者愿意消费的重要前提条件, 是推动旅游产业活动永 续发展的生命线,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国(地区)经济、政治、 文化与法制的发展现状。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不断向经营 者集中, 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安全权益容易被利益驱动的经 营者所侵犯,从而引发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模式 在短期内无法平衡这种失衡的利益关系,出现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借 助公权力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适当的干预,使失衡的天平恢复平衡。 本文在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相关基础理论理性梳理的基础上, 根 据经济法基础理论,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三层、五类主体,七种法 律关系及安全权与其他权益的关系进行分析, 探讨立法、 守法、 执法、 司法、 法律监督与法律责任在旅游消费者安全权保障中的具体运行机 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旅游消费安全现状,总结出我国当前旅游消费 者安全权法律保障所面临的九类主要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针对 性地提出以下几项解决对策:1、构建我国旅游基本法,专章规范旅 游安全保障;2、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构建新型旅游项目的强制保险 义务;3、构建社区法务服务系统,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4、规范旅 游开发利用,强制培养公民日常消费习惯;5、引入事故问责制,强 化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动态规范;6、构建以基层社区为主的安全联 动机制; 7、强化各部门间协调、加大后续监管力度;8、赋予消费 者协会代表诉权并与社区法务服务互动; 9、构建消费者实时评价平 台,将消费者的评价纳入年检系统。通过对我国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 律保障相关基础理论的梳理,主要问题的归纳、分析原因与提出相应 的解决对策, 力图为加强我国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的理论研究 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关键词】旅游消费者 安全权 法律分析 问题与对策 英文摘要 abstract as the lifeline of running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protected level and realization of tourists consuming safety rights reflect a country (regional)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legal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protection of safety rights of the subjects, consumers in a weak position in the market is an important precondition for them to be willing to consum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eveloped market mechanisms where concentration of resources is continuing to operators, safety interests of consumers resulting in a weak position are easily violated by those operators who are driven by commercial interests that cause a variety of new social problems. but self-regulating market mechanism can not balance such a relationship of interests in the short term that brings market failure, which needs government to do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with its public power, the invisible hand to restore balance in the scales of balanc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of economic law, the legal relations of tourists consuming safety rights is divided into seven levels with five types of subjects, and starts specific discussion following the former structure. from legislation, law-abiding, law enforcement, judicature, legal supervision to legal liability,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ts consuming safety, it analyzes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legal protection for tourists consuming safety rights, sums up nine categories of major legal issues related to it that our country is facing with, 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1, constructing the tourism basic law with a special chapter to provide rules focused on legal protection for tourists consuming safety; 2, enhancing awareness of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building the mandatory insurance obligations of new types of tourism 英文摘要 projects; 3, building legal services systems of communities to reduce the costs of maintenance of consumers rights; 4, regula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with mandatory training for citizens consuming habits in daily; 5, introducing accident-accountability to strengthen the dynamic norms on market players operating; 6, building security- linkage mechanism based grass-roots communities; 7,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its follow-up supervision; 8, giving consumers association the rights of prosecution on behalf of consumers and building its interactive mechanism with legal services of community; 9, constructing real-time evaluating platform for customer service with the consumers evaluations into the annual system. this paper helps chinas theories development on legal protection for tourists consuming safety. key words: tourism consumers, safety rights, legal analysi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原创性声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 果。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考 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本人依法享 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 名 日 期: 签 名 日 期: 引言 1 引引 言言 一、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一、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1、科学依据 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们必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 消费,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深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 发展,国际声誉日渐提升,再加上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正吸引着越来越多 的国际旅游消费者远道而来观光消费,我们的公民也因经济环境的改善跨出国 门、开阔视界。鉴于此,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消费者的合法 权益是否得到有力的保障,不仅关系到一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声誉,体现一国的 法制环境,也决定着该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方向。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 机,要提升我国旅游服务业的消费水平,在积极供给可行的旅游产品的同时,我 们必须努力加强我国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强市场监管,正确运用事前 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救济的强有力手段保障旅游消费者的各项合法权利,以良 好的形象拉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2、现实依据 科技的进步、 信息技术、 交通通讯的发达, 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 人们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也迅速增多。同时,技术进步与专业 化分工也使得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闲暇。另外,无论是出 于商业目的还是单纯的愉悦与放松,在现代便捷的交通条件下,与外界交流的诉 求增多已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对外界事物增加了解的愿望今非昔比。鉴于各 种不同的动机促使旅游需求大幅增加(包括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 。从世界经济 发展规律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当一个社会体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相应 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一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引言 2 经济增长点,这是与前者的发展相辅相成的。正是在以上物质条件、精神需求与 外部经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一方面人们旅游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人们在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追求与满足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安全危机与隐患。名目繁多的旅游项目、旅 游线路、旅游服务企业、良莠不齐的服务管理水平与一件件侵犯旅游消费者安全 权益事件的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当前相关法律法规还缺乏充分的系统性和足够的 可操作性, 亟需对我国旅游安全权相关问题及其救济措施进行及时的学理分析和 梳理归纳, 从而为旅游安全权的充分实现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上的完善与 保障。 (二)研究目的 旅游消费者作为旅游产业运行的重要主体之一, 其消费安全权的保障直接影 响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但综合各主体,无论 是相对于国家、 社会中间机构、 还是旅游企业经营者; 无论是在资源掌握的多少, 还是信息了解详尽程度上,旅游消费者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一方面,旅游消 费者本身无法从自己现有有限的知识领域全面了解各类产品与服务, 并基于此做 出理性选择;另一方面,在选择消费一件产品或服务时,若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 在事前了解学习上,消费者会因不经济,成本太高而丧失消费该产品的动力。当 旅游消费者的安全权在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时, 其他权利也就 无从谈起,这时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无法及时、高效、公平的解决。这样 我们就需要通过法律的强有力手段进行事前规范、事中监管,事后救济,尽可能 避免损失发生,确保旅游消费者合法权利的实现,降低社会成本。 本文在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相关知识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从经济法视角系统 剖析参与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中的各类法律主体间的法律关系,以消费 者权益保护法等为依据,分析消费者安全权与消费者其他合法权益的关系,并 运用法律运行的逻辑理论,梳理消费者安全权相关国内外立法现状,运用守法机 制、执法机制、司法机制、法律监督与法律责任机制对消费者安全权的保障展开 具体分析, 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旅游消费者安全权保障存在的主要 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提供 初浅见解。 (三)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引言 3 从消费需求理论来看,一个产业的存续与健康发展离不开消费需求,没有终 端需求就没有市场,更形成不了产业。所以笔者认为产业的发展应以消费需求为 导向, 有需求有市场, 企业才有存在的必要, 产业才有发展的可能与发展的动力。 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应以保障最终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归宿点。 企业应在满足 消费者的需求、 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下获取利润, 谋求企业的持续发展。 有了庞大的同类消费群体,就可能形成一个特定的产业,产业中不同的供给 者分工合作形成巨大的产业链, 法律制度的建设是为了规范产业链中各行为主体 的行为从而促进产业活动的顺利开展。事前规定损害发生的后果与规制原则,事 中监督管理其活动的合法运行,尽量避免不法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事后对损 害予以合法合理的救济,以示对不法行为的惩戒与对受侵害者权利的救济,使法 律在其运行逻辑中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预防市场失灵可能带来的危害,最大 化的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2、现实意义 2009 年 12 月 1 日,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意见中 认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消费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 益好。在当前受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前提下,为充分发挥 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要把 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坚 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 游消费需求。 并提出要使我国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力争到 2020 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的远 大目标。 为了顺利实现意见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首先保障好以旅游消费者安全 权为核心的各项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完善市场经 营诚信机制,培育旅游消费者消费行为与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旅游消费者的消费 信心,更好的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最终促进旅游市场良性运转和产业的 蓬勃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旅游管理学领域,旅游安全目前在我国已经作为一个学科展开研究,如郑 向敏老师出版了旅游安全学 (2003)的专著,张进福的“旅游安全理论与实 引言 4 践” (2001) ;郑向敏,宋伟的“国内旅游安全研究综述” (2005) ;高玲,郑向敏 的“国外旅游安全研究综述” (2008)以及韩玉灵等以不同视角对旅游安全的危 机、不安全因素、行为、心理、表现形态等展开了较为具体的研究,为法学研究 的展开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法学领域对旅游安全的研究至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文献相对较 少,笔者通过对所有期刊文献的搜索,与旅游安全相关的法学文献仅有 30 余篇。 而与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相关的法学文献就更少, 在各种网络期刊中输入 主题“旅游消费者安全权”共有相关文献 10 篇,其中邓小燕在“我国旅游消费 者安全权实现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指出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实现出现无法可 依、有法不依的困境,要求完善立法,加强执法以解决现有困境。其他相关文献 基本都处于概念解析层面的讨论。另外,笔者搜索到两篇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其 一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007 年孙若文的硕士毕业论文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研 究 ,该文主要从各国消费者安全权立法评析的视角展开论述。其二为华侨大学 法学院 2007 年赵英男的硕士毕业论文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该文主 要从旅游消费者各具体权能展开研究。 综上,目前我国管理学界对旅游安全的研究要超前于法学界,法学理论研究 方面相对较弱,很多领域尚属空白。所以,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方面的国 内外文献都很少,在笔者整个行文过程中,几乎没有直接的基础理论成果可以借 鉴,相关的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鉴于此,笔者力图立足于经济法基础理论与法 学基础理论,将理论的梳理运用于具体经济运行实践中,从法律关系与法律运行 逻辑的视角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展开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一定程度 上填补了该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 希望能为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发挥一点点 作用。 三、主要思路与结构安排三、主要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主要思路 本文在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进行基础梳理与理性认识的基础上, 根据经济法 基础理论,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三层、五类主体,七种法律关系及安全权与其 他权益的关系进行梳理,探讨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与法律责任在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保障中的具体运行机理, 并结合我国旅游消费安全现状总结当 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对策。 引言 5 (二)结构安排 全文共分五部分,导论加四章正文。导论部分主要对本文选题的背景依据、 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当前的研究现状等做了简要交代。 第一章主要讨论了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有关基础知识, 分析学界对旅游消费者 内涵尚存的争议,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论述旅游消费者的法律地位,梳理旅游消 费者特有的法律特征,并对其类型进行建设性的分类,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强调 加强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的必要性。 第二章根据经济法基础理论,以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三层、五类法律主体、 七种法律关系为逻辑起点,运用法理学基础理论对其逐步展开具体讨论,包括对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各种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 及旅游消费者安全权与其他合法权利的关系等。 第三章运用比较分析和学理分析的方法,以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 监督、法律责任的法律运行逻辑为链条,结合旅游活动运行的具体实践,展开在 实践中法律运行各环节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保障的具体运行机理的探讨。 第四章结合旅游产业的运行实践与法律现实, 总结分析当前旅游消费者安全 权法律保障所面临的九类主要问题与挑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方案。 四、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四、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实地考察研 究方法、访谈研究方法、网络收集新闻资讯研究方法、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等,具 体如下: 首先, 本文的写作建立在对旅游相关知识的大量阅读及其相关文献的收集吸 收上。 第二,本文将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揉入整个行文之中,以利借鉴。 第三,本文运用法学基础理论与经济法基础知识,系统分析法律对旅游消费 者安全权保障的运行机理。 第四,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对厦门鼓浪屿、兰州黄河风情线、西安书院 路、大唐不夜城等旅游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多个有多次旅游经历的消费者 进行了访谈。 第五,运用网络大量收集资料,进行参考佐证。 引言 6 (二)主要创新 1、本文主要立足于经济法基础理论与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将理论的梳理 运用于具体经济运行实践中,注重学科交叉研究。 2、根据文献的收集与梳理,学界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方面,少有 文献从法律关系与法律运行逻辑的视角对其展开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关的理 论研究也相对薄弱,行文中基本没有可直接参考的基础理论文献,所以本文在一 定程度上填补了该基础理论的空白。 3、本文在认真参阅资料与思考的基础上,对旅游消费者的法律内涵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建设性的分类,以利于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研究的 进一步展开。 4、创造性的提出了社区法务服务系统的构建;强制培养公民日常垃圾分类 处理的良好消费习惯;构建新型旅游项目的强制保险义务;以及构建消费者实时 评价平台等对策,以解决当下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障面对的主要问题,为加 强我国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法律保障理论研究贡献力量。 (三)不足之处: 本文的不足主要在于在整个行文中为了侧重于基础理论的探讨以及篇幅所 限,对旅游消费者安全权所表现的具体权能,如人身安全权与财产安全权,人身 权中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以及保险、 违约、侵权、第三方侵权等可能涉及的安全权的权能与侵害方式并未具体展开论 述,只是在适当的章节中进行了一般性的探讨,希望今后能有机会继续在该领域 内作更深入的研究。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 7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 根据所涉猎的相关文献所示, 对旅游消费者的表述与范围界定各不相同, 学 界尚无通论。从法律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旅游者、游客、观光者还是其他称谓, 我们均可称其为特定产业旅游产业的消费者。 从经济法基础理论分析, 一个 特定的产业的法律主体由三个层次、 五种类型的法律主体所构成, 具体为市场主 体、社会中间层和国家三层,其中市场主体又由经营者和消费者所共同组成,国 家公权力由行政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所行使。 在这三层五类法律主体结构中, 消 费者主体处于基础的核心地位, 其他各类主体的存在都以为其服务而存在。 马克 思曾说过: “生产资料的生产不能为生产而生产,它最终要受个人消费的限制。 ” 1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决定着市场的 发展方向。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安全又决定着消费动机与消费需求, 安全的消 费会促进原有的有效消费,保持消费忠诚,并带动潜在消费,变潜在消费为现实 有效消费, 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所以消费者安全权的切实保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要探讨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法律保障,我们有必要首先厘清旅游消费者的内涵, 范围,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等概念性界定。只有在厘清其内涵,予以准确的定位, 明确保护的主体, 并联系该领域的现实发展状态,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上, 才能为分析该领域的法律保障运行机理打好扎实的基础。 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旅游消费者 一、旅游消费者内涵论争一、旅游消费者内涵论争 (一)旅游消费者概念认定 旅游消费者作为旅游产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旅游经营者共同组成整个旅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241 页.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 8 游产业的市场主体。其参加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愉悦心情、开阔视野、调整身 心或丰富生活等,以利于更好的参与再生产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消费属 于生活消费中的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更侧重于满足消费者的发展或心理及情感 上的精神需求。 而对于消费者概念的界定, 国际国内学界都经历了较漫长的发展 过程: 1、旅游消费者的国际认定 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在 1937 年曾对“外国旅游者”作出过如下定义: “外国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超过 24 小时的人” 。 2并 对于出行的原因也以列举方式予以限定。1963 年,联合国旅行和旅游会议在罗 马举行,会议在 1937 年的定义基础上做了修改与补充,提出国际游客、旅游者 与游览者的概念。 认为国际游客是指出于除了从事带有报酬的职业外的任何原因 而访问一个除其居住国以外的人。并以 24 小时的逗留时间界限为分界点来区分 旅游者与游览者,即逗留 24 小时的人为旅游者,逗留不足 24 小时的为游览者。 31968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合会分别通过了这一定义,并建 议世界各国使用这一概念。 1973 年, 美国国家旅游资源评审委员会做如下定义: 旅游者是指为了出差、 消遣、个人事务或者出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游至少 50 英里的人,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美国调查局在其五年一度的“国 民旅游调查”中也规定,旅游者外出往返路程必须超过 100 英里。4 1984 年世界旅游组织对国内旅游者的概念作出了规定: 任何因消遣、 闲暇、 度假、体育、商务、公务、会议、疗养、学习和宗教目的,而在其居住国,不论 国籍如何,所进行 24 小时以上、一年以内旅行的人,均视为国内旅游者。5 1991 年 wto 组织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联合召开“国际旅游统计工作会 议” ,会议对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普遍适用的概念达成共识,认为:旅游指的是 一个人旅游到他或她的通常环境以外的地方, 时间不少于一段指定的阶段, 主要 目的不是为了在所访问的地区获得经济利益的各种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旅 游消费者的核心概念。6。 从国际社会对旅游者内涵的界定来看, 经济发展不同, 对旅游消费者概念的 2吴忠军、程道品,旅游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版,第 62 页. 3 cohen. e . toward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social research,39(1),164. 4王德刚.旅游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9 页. 5韩玉灵.旅游法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0 页. 6韩玉灵.旅游法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1 页.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 9 界定也有所不同, 但总体上还是以旅游消费者的主体地位为基础并以参与旅游活 动为行为方式,强调旅游消费者心理享受为目的而形成的基本架构。 2、我国对旅游消费者的认定 我国目前尚无旅游业统一的专项法, 对该概念也还尚存争论。 但从我国国家 旅游局、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旅游统计制度中可以看出,我国基本移植了国际 上对“旅游者”的界定,与其相对应,将国际旅游者界定为海外游客、海外旅游 者以及海外一日游游客。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指导性原则和界定,将国内“旅游 者”也划分为国内游客、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我国法学界对旅游消费者为单个社会成员, 即为满足旅游生活需要而参与旅 游活动, 购买、 使用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的自然人, 不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已无异议。但对于其购买、使用旅游商品或旅游服务的范围界定仍然纵说纷纭, 即对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及空间界定尚存争议。 如韩玉灵老师在其 旅游法教程 中认为旅游者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 时间不超过一年, 进行游览、 度假、 探亲、 访友或其他形式旅游活动的个人。 7在这个界定中,作者也强调了空间的异地性、 时间的约束性、 非商业和非就业目的性。 王敬武认为旅游者为离开住地以寻求改 变心情状态,获取最大的身体和心理满足,达到心情愉快过程的人,并且认为只 能是发生在业余时间,与其职业性质无关。8以及旅游法(1990 年送审稿) 的规定,都强调了旅游的时空特性。 虽然为了能明确所保护的主体, 对旅游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的确不能过于 泛化, 但笔者认为对地域的异地性要求似乎有待商榷。 如若消费者在离家很近的 特定旅游场所消费某项特定的旅游项目, 该项服务中可以同时多人消费, 其中与 该消费者同时接受服务的还有其他异地消费者, 若在该服务过程中由于旅游经营 者过错或第三人过错, 发生多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那么该受害人的身份如何 界定,他既不满足异地性要求,也不满足时间性要求,但他与其他异地消费者同 时接受服务,支付相同费用,受到相同伤害,是不是要给以不同的身份界定,并 基于此给予不同的保护呢?鉴于此笔者认为, 旅游消费者的概念界定不应以消费 的地域性与消费时间的长短为标准, 这样容易造成身份界定的不平等性及差别待 遇。 故此笔者认为采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界定的消费者概念,结合旅游特 性进行界定比较妥当, 即: 旅游消费者是指为满足其旅游生活需要而从旅游市场 7韩玉灵.旅游法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年 9 月第 2 版,第 32 页. 8转引自董玉明等著.旅游法学论点评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年 6 月第 1 版,第 205 页.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 10 购买、 使用旅游商品或接受旅游服务的单个社会成员。 我们需强调的是以下几个 方面:第一、主体是单个社会成员,排除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第二 、目的是 为了满足其旅游生活需要;第三、地点是从旅游市场购买、使用;第四、行为是 购买、使用或接受商品或服务;第五、客体是旅游商品或旅游服务。满足这几个 要件即可视为旅游消费者。 3、消费者与旅游消费者的关系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是指为了生活消费需要 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单个社会成员。据此消费者具有以下法律特性: 第一,主体特性:单个社会成员,即自然人,排除法人及其它组织; 第二,行为特性:包括两方面,一为购买并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二为使用 商品或接受服务,前者是自己购买自己使用,即购买者和使用者是一致的;后者 是他人购买自己使用,购买者和使用者相分离,如他人送自己的礼物。这里所说 的购买是人们经由市场等价有偿地获取商品的财产所有权; 使用是人们根据商品 的性能和一般用途加以合理利用,并实际消耗于生活消费过程的行为。 第三, 消费客体: 商品和服务。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我们可看出, 这种商品和服务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以契约关系为纽带, 经由市场提供能满足人们 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产品。这些产品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要 求而进入市场。 第四,行为目的:为满足生活消费需要。 根据上文对旅游消费者与消费者的分析, 旅游消费者基本满足消费者的一般 法律特性,所以我们说,旅游消费者与消费者属于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旅游消费 者首先属于消费者, 但作为旅游消费者又有自己显著的特殊性, 二者在法律地位 上是下位概念与上位概念的关系。 由于其产业的特殊性, 作为消费者组成部分的 旅游消费者,其消费产品与服务的内容及方式明显区别于其他一般产业消费者, 也正因为旅游消费者的特殊个性决定了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保护和关注。 (二)旅游消费者的法律地位 旅游消费者的法律地位, 是指法律赋予的, 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所 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以及应受到法律保护的资格。 旅游消费者的法律地 位由法律所规定,不能任意约定或剥夺。 1、旅游消费者居于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法律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由社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 11 会生产关系所决定, 是一个社会统治阶层意志的集中体现。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 家,人民当家作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决定了从形式意义上,单个社会成 员(旅游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这个大前提。从这一层面上 讲,作为我国旅游产业的特定消费者,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人人有权利平等的 购买、使用或接受旅游资源,与旅游经营者共同构成旅游市场主体,平等交易, 各自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违反该权利、义务关系即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旅游消费者处于弱势社会地位 随着经济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物质、精神产品越来越丰富,科 学技术越来越发达, 单个社会成员无法详细了解所有产品, 或了解详细资讯的成 本过高, 在特定领域各种资源越来越向经营者集中, 消费者相对于经营者来讲越 来越处于弱势地位, 形式意义上平等的天平开始失衡, 各种交易中消费者的话语 权逐渐丧失。 市场机制无法在短期内调节这种失衡的利益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需要国家公权力的干预, 运用法律的手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平衡二者的利 益分配关系, 降低为此付出的社会成本, 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3、外国旅游消费者法律地位受限 跨国旅游消费者相对于一国(地区)国内旅游消费者而言,基于国家主权及 安全的考虑, 以及由于国际条约或对等原则等因素的影响, 在保障其旅游消费基 本实现的情况下, 其法律地位有所限制, 如不能到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旅游等。 二、旅游消费者法律特征二、旅游消费者法律特征 作为特定产业的消费者,旅游消费者除了具有消费者所具有的一般性特征 外,还具有其特有的消费特征,总结包括旅游消费者主体身份的临时性、旅游消 费客体的不可储存性、 旅游消费行为的多环节性、 旅游消费空间的特定性等特征, 也正应为这些特性而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 (一)旅游消费者主体身份的临时性 人类的生存每天都在进行各种生活消费, 是各种日常生活产品的消费者。 但 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在参与旅游活动, 也就不可能每天都具备旅游消费者资格。 离 开特定旅游活动的参与, 旅游消费者的资格就不再适格, 所以只有具备特定旅游 消费目的, 进入特定旅游场所购买、 使用或接受旅游产品或服务的单个社会成员 才是旅游消费者,几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当缺少其中哪一个或几个要素时,该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 12 消费者将不再是特定的旅游消费者,所以其身份具有临时性。 (二)旅游消费客体的不可储存性 旅游消费者消费客体的不可储存性是针对单个旅游契约 (旅游合同) 而言的。 旅游消费的客体即旅游产品或服务是一系列的旅游劳动产品以各种不同的服务 形式表现出来, 进而决定了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必须具备同时性。 生产、 交换、消费的同时并存决定了当旅游消费者与经营者签订合同后(如与旅行社签 订了消费合同、在旅店定了房间、在旅游饭店定了餐) ,非经旅游经营者同意, 只能在约定的时间段消费。即旅游消费者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多为只在特定时间 拥有使用权、享受权,无法将这种权利储存。 (三)旅游消费行为的多环节性 旅游消费者多为调节或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开阔视野或走亲访 友等休闲性目的而出游。 在出游的活动中既要满足生理的基本需求, 更要满足心 理、精神上的各种需求。从与旅游服务经营者最初的合约开始,无论是团体游还 是自助游,均要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中的多个环节或所有环节, 如饮食问题、交通、游览问题、景点购物问题、娱乐问题、以及远行旅游者的住 宿问题等多个环节, 通过某环节或多环节的消费才能最终达到满足特定旅游消费 的目的。 (四)旅游消费空间的特定性 特定旅游服务的提供均以旅游消费者直接进入旅游目的地 (包括旅行社为消 费者所提供的进入特定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服务)为前提。其消费过程与旅游目的 地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旅游消费者要行使其基于旅游合同产生的权利 义务,必须通过到特定的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以营利为目的或公益性质的相应经 营场所, 购买、 使用或接受相应的旅游产品或服务, 这些场所或是各种旅游景点、 或是各种特定的旅游项目场所,并实际参与双方合同约定的特定旅游活动,旅游 消费才能得以实现。 学界认为这种消费应有时间上的上限和下限,笔者认为有待商榷,不超过 12 个月的上限倒是有一定的意义,因为我国法律上有规定,在一地居住一年, 即为常住地,也许此时,居住于此的目的已经超出了旅游本身的范围与意义。但 任何意义上的下限,如逗留半天,一天,过夜,不过夜,都不能影响其作为旅游 消费者法律资格的有无。另外,学界还广泛强调旅游消费者接收服务的异地性, 甚至提出距离住处 50 英里或以上的地域要求,也有其不合理之处。正如我上文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 13 所述,同样的场所、同样的消费、同样的门票等会得出不同的法律身份。所以, 笔者认为不能以时间和地域界限作为评判旅游消费者身份资格的标准。 三、旅游消费者类型探讨三、旅游消费者类型探讨 不同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因不同的旅游需求而与旅游经营者签订不同内容的 旅游合同,权利义务也相应的各不相同,从而对于旅游安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学界对旅游消费者也有各种分类,如城市旅游消费者、乡村旅游消费者、背包旅 游消费者、自驾游旅游消费者、会展旅游消费者等等。笔者根据本研究的需要, 结合旅游现实生活,分别以旅游出游方式、是否出入国境、本地还是异地以及经 济、 时间等其他条件的成就与否, 将旅游消费者划分为组团旅游消费者与自助旅 游消费者、 跨境旅游消费者与境内旅游消费者、 本地旅游消费者和异地旅游消费 者、现实旅游消费者与潜在旅游消费者等类型。 (一)组团旅游消费者与自助旅游消费者 组团旅游消费者与自助旅游消费者, 笔者是以旅游消费者是否与旅行社等旅 游经营者签订旅游合同进行的分类。 组团旅游消费者, 顾名思义, 往往是通过单个旅游消费者或多个旅游消费者 与特定旅行社经营者事先签订旅游合同, 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设立、 变更或终止 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组团旅游消费者与旅游经营者签订的多为包价旅游合同, 这种合同约定下,旅游消费者的全部旅游行程,均在约定时间内由旅行社安排, 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旅游消费者只需支付合同约定的全部 旅游费用即可。 这种方式对旅游消费者来说, 可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的完全陌生而 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但也有可能因旅行社的不当经营管理而增加安全威胁, 所以组团旅游消费者选择一个好的旅行社对安全的保障非常重要。 自助旅游消费者, 包括全程自助与半自助形态。 全程自助旅游消费者比较自 由,不受合同时间、地点的限制,食、住、行、游、购、娱的具体内容均可由自 己临时决定与选择。 其不足在于在陌生的环境中, 要更多的分心于其他事物的选 择与关注中, 对特定旅游目的地的安全隐患不了解, 满足预定消费期望的成本和 风险比较大。为了避免完全自助游的不足,同时又保留相对自由支配的空间,旅 游消费者往往会选择半自助旅游形态,借助旅游经营者的专业知识、业务渠道、 职业经验,将部分旅游事项委托给旅游经营者代办,规避部分旅游风险。 (二)跨境旅游消费者与境内旅游消费者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 14 以是否出入国境消费将旅游消费者划分为跨境旅游消费者与境内旅游消费 者。学界也有海外游客与国内游客之称,二者的法律地位有所差别,旅游消费的 领域也因旅游目的地所在国的开放程度高低而有所区别。 跨境旅游消费者是指跨越一国(地区)国境到他国(地区)观光、度假、探 亲访友、 参加会议或从事其他文化交流活动的非本国常住居民。 其主要目的不是 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 跨境旅游消费者又因消费者来源的差别而分为入境 旅游消费者和出境旅游消费者。 入境旅游消费者为他国旅游消费者来境消费我国 旅游资源; 而出境旅游消费者是我国旅游消费者走出国门享受他国旅游资源。 无 论是出境游还是入境游, 都必须办理签证等手续且只能到旅游目的国所指定的旅 游目的地旅游,除因不可抗力因素,经申请相关部门批准外,旅游时间也有严格 限定。 境内旅游消费者,本文特指本国(地区)居民,在本国(地区)购买、使用 旅游产品或接受旅游服务的单个社会成员。 在此, 笔者将学界参考世界旅游组织 的指导性原则和定义所界定的国内游客、 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统称为境 内旅游消费者。9 (三)本地旅游消费者和异地旅游消费者 本地旅游消费者和异地旅游消费者是以旅游目的地所在行政区划为标准来 进行的划分。 本地旅游消费者指旅游目的地所在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当地居民中购 买、 使用旅游产品或接受旅游服务的单个社会成员。 异地旅游消费者指旅游目的 地行政区划以外的所有来旅游目的地消费的旅游消费者。 在这种分类中本地旅游消费者较熟悉本地旅游资源, 自主性较强, 安全权受 到侵犯的系数较异地消费者而言比较低。 所以学界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将本地旅游 消费者纳入研究的范围, 认为本地旅游消费者的旅游消费价值创造相对较小。 但 笔者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一方面,本地旅游者虽然在整个旅游消费价值链 上一次性的创造较小,如:不需过多的交通投入、饮食可自行安排、本地的旅游 纪念品对本旅游消费者没有多大吸引力。 但该类旅游消费者一方面是本地旅游资 源的重复消费者,另一方面,当下是一个劳动要素高度流动的时代,因本地旅游 消费者的存在,其亲人、朋友、商业合作伙伴的来访等都会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 9我国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是在参考了世界旅游组织的指导性原则和定义而提出的,并将其也划分为。 国内游客、国内旅游者、国内一日游游客。并有 10 公里以上地域要求,出游时间超过 6 小时、不足 24 小 时等要求作为区别界限,并有非谋取报酬的目的性要求。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理性认识 15 展与繁荣。 所以本地旅游消费者是整个旅游产业消费者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 分。 异地旅游消费者则是个比较泛化的概念, 它既包括了本国境内除旅游目的地 所在行政区划内消费者外的所有旅游消费者, 也包括了境外旅游消费者, 以及本 行政区划旅游消费者到行政区划外的旅游消费。 这类旅游消费者对旅游资源不太 熟悉,相对而言权益较容易受到侵犯,对消费安全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四)现实旅游消费者与潜在旅游消费者 以旅游消费者的时间、 经济以及其他条件的成就与否, 将旅游消费者划分为 现实旅游消费者与潜在旅游消费者。 现实旅游消费者,指有休闲的时间,有相应的可支配的经济来源,有特定旅 游消费意愿的旅游消费者。 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